土耳其為什麼支持敘反對派
A. 庫爾德人是敘利亞抵抗『伊斯蘭國』的關鍵,為何土耳其要對他們發起襲擊
民族和民族之間會產生沖突,一般都是和利益有關系的,之前雖然庫爾德人曾經幫助土耳其一起抵抗伊斯蘭國,但是一旦涉及到自己的利益,土耳其自然不會對對方手下留情了。
給錢給武器給培訓軍隊上崗。結果打著打著把庫爾德人打出來了。人家庫爾德人早想獨立建國了,美國覺得,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結果土耳其突然反應過來了,我們國內也有一大片以前庫爾德人的領土哇!我們國內也有很多庫爾德人啊!這樣下去要玩出火來了,到時庫爾德強大了要獨立,什麼大國夢啊!這不落毛的鳳凰比雞丑,於是土耳其美國就關起門來秘密談判。
現在我們看到的結果是庫爾德人被土耳其猛打,土耳其可不會手下留情。為自己做事的時候肯定是不遺餘力的,連美軍基地附近的庫爾德武裝都不放過。
B. 敘利亞經常發生戰爭,到底是國家問題還是人民問題
「阿拉伯之春」影響最深的國家,至今已經打了8年,是內戰嗎?
「顏色革命」到了阿拉伯國家,就演變成「阿拉伯之春」,從突尼西亞開始,迅速席捲西亞北非地區。一些國家陷入內戰混亂之中。像利比亞、敘利亞都發生戰爭,最慘的當屬敘利亞,打了8年,國家打得支離破碎。不過敘利亞阿薩德政權保住了,而且目前已經占據了敘利亞大部分領土,俄羅斯宣布敘利亞戰爭已經結束,但敘利亞境內還依然有大國利益,真正離結束還很遠。
敘利亞戰爭也會成為今後世界戰爭的一個「典範」,大國之間的代理人戰爭,這就是今後戰爭的一個特點。
C. 敘利亞土耳其發生沖突的原因
原因有三:
1、土耳其政府親美。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忠誠狗腿子。支持敘利亞反對派,正好向美國主子表明忠心,好撈點好處。
2、土耳其以土耳其族(屬突厥人)為主,與阿拉伯人的國家關系一直比較微妙。支持敘利亞反對派,可以挑起敘內戰,使阿拉伯世界大亂,讓土耳其人漁翁得利。
3、土耳其人以遜尼派穆斯林為主,敘利亞反對派也以遜尼派穆斯林為主,而敘統治者巴沙爾家族是什葉派,土耳其在情感上更願意支持敘利亞反對派。
D. 土耳其為什麼不顧美國和俄國的反對,執意進入敘利亞打擊庫爾德
生活在土耳其、敘利亞和邊境地區的庫爾德族一直想割地建國,已經鬧了幾十年,土耳其境內庫爾德工人黨在土耳其境內製造了多次武裝襲擊,土耳其就把它列為了恐怖組織,美國為了推翻阿薩德於是收買支援敘利亞境內的庫爾德人成立了敘利亞民主軍,軍事能力越發壯大,所以土耳其要趁美國撤出的時機下大氣力出兵解決這個心腹之患。
E. 敘反動派在東北部綁架平民,是土耳其的責任嗎
敘利亞反動派綁架平民完全是土耳其的責任,在敘利亞國家的反動派武裝是土耳其默許支持的,反動派在土耳其授意情況下想將原來滯留土耳其境內的上百萬的敘利亞居民。驅除出境安置在敘利亞東北地區,所以就要使用武力驅趕當地居住的原住民。以便將這批敘利亞人安置在此。
可以說土耳其為了自己國家大業能夠擴大發展用盡了手段,敘利亞暴動和綁架平民種種行為,歸根究底就是土耳其的責任,如果不是土耳其授意,反動武裝根本不會對平民下手,只會跟巴沙爾政府軍隊對抗。
F. 土耳其,敘利亞之間的矛盾是怎麼產生的
1.被奧斯曼統治、剝削四百年:
早在16世紀,敘利亞就被納入土耳其的前身奧斯曼帝國的版圖,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奧斯曼帝國一直對敘利亞實施專橫的壓迫和無情的經濟掠奪。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奧斯曼帝國變本加厲地進行掠奪,並打擊阿拉伯民族主義分子。僅在1915年,從敘利亞強征了當年9成的糧食產量,戰爭後三年,45萬敘利亞和黎巴嫩人死於非命。
2.因領土問題再添仇怨:
亞歷山大勒塔是所謂天然的敘利亞的組成部分,在經濟、宗教、文化方面與敘利亞有著密切關系,但該地區也生活著大量土耳其人。
1936年,土耳其政府提出對亞歷山大勒塔的主權要求,法國很快做出讓步。這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山雨欲來,為了拉攏土耳其,法國、英國已經決定以這塊土地為誘餌。
3.冷戰時期的離合:
1957年10月,敘利亞在聯合國控告土耳其,敘利亞問題一下成了國際危機,美蘇兩強則分別支持自己的盟友。不過,這場危機最終沒有發展成公開的軍事對抗。
1957年危機只是敘土緊張關系的一個縮影,由於兩國結怨已久,之後的近半個世紀,敘土關系經歷了緊張與緩和、沖突與合作的艱難歷程。
(6)土耳其為什麼支持敘反對派擴展閱讀
奧斯曼時期,敘利亞與土耳其矛盾的起因:
1516年,敘利亞被納入曾一度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奧斯曼帝國版圖,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奧斯曼政府對敘利亞人民政治上專橫壓迫,經濟上無情掠奪,文化上實行愚民政策。
18世紀後,隨著奧斯曼帝國的衰落,外國資本大量侵入敘利亞。18世紀末葉,法國資本在敘利亞各大城市佔絕對優勢。外國資本的侵入,促使敘利亞在19世紀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
1831至1840年,名義上屬於奧斯曼帝國的藩屬的埃及總督穆罕默德·阿里佔領敘利亞長達10年之久。
19世紀下半葉,敘利亞的民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領導的阿拉伯民族文化復興運動在敘利亞和黎巴嫩蓬勃發展。代表人物有布斯塔尼、阿卜杜勒·拉赫曼·卡瓦基比等。
文化復興運動激發了阿拉伯人民的民族意識,為阿拉伯的民族解放運動鋪平了道路。一些秘密的民族主義組織相繼建立,如「青年阿拉伯協會」和「盟約社」。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敘利亞人民蒙受更加深重的災難。奧斯曼帝國軍事當局強迫敘利亞人民充當炮灰,殘酷鎮壓愛國分子。
1916年6月,麥加的謝里夫海珊舉行反土起義,海珊的第三子費薩爾率軍由阿拉伯半島北上,與英軍協同作戰,大批敘利亞人參加了戰斗。
1918年10月費薩爾攻佔敘利亞,在大馬士革成立阿拉伯政府,結束了奧斯曼帝國在敘利亞長達300多年的封建軍事統治。
此後,黎巴嫩和敘利亞沿海地帶由法國控制,從亞喀巴到阿勒頗的敘利亞內地由費薩爾的軍隊控制。
參考資料
敘利亞-網路
G. 土耳其,敘利亞之間的矛盾是怎麼產生的
先是土耳其一架偵察機被敘利亞防空部隊擊落,關系就緊張了,再加上這次敘利亞炮彈落在土耳其境內導致5人死亡,現在關系劍拔弩張。
H. 土耳其出兵敘利亞,這屬於侵略行為嗎
當然屬於侵略行為,屬於干涉他國的內政。敘利亞在怎麼打仗,那是自己家的事情,外面的人從道義上來說是沒有權利插手的,敘利亞也沒有邀請土耳其來參與戰爭,土耳其出兵敘利亞是有著自己的政治目的的,並不是好心來幫助敘利亞。
自去年中東巨變後,土耳其憑借其經濟、軍事、人口等方面的實力已成為地區最突出的強國之一。敘利亞危機爆發後,本來和大馬士革關系不錯的土耳其態度急轉,公開力挺敘利亞反對派,組織了一次次國際會議為反對派籌資、打氣,土耳其事實上成為了敘反對派的大後方。敘土沖突升級是敘利亞危機外溢效應的一部分,是西方借外力推動敘政權更迭戰略的新動向,部分國家在敘利亞問題上擺出唯恐天下不亂的架勢。
I. 為什麼土耳其和敘利亞沖突開戰到底是什麼原因。
一是教派不同,二是都有庫爾德問題,敘利亞利用庫爾德問題牽制土耳其,土耳其因此希望敘利亞早日解決問題穩定下來,以免庫爾德人渾水摸魚。
J. 為什麼,土耳其派遣數百名敘利亞武裝分子參加阿亞戰爭
土耳其的國家戰略就是成為“四海之地”,即成為裏海、黑海、地中海、波斯灣中間地區的能源產區石油管線進入歐洲的樞紐,這其中最重要的兩個國家一個是亞塞拜然,一個就是卡達。
亞塞拜然佔有最大份額的裏海原油份額,且地形深入裏海中心,沒有亞塞拜然同意,裏海石油儲藏就不可能開采出來。同時,亞塞拜然與土耳其一樣都是突厥系國家,土耳其在亞塞拜然建立軍事基地,就是為了保住亞塞拜然在裏海開發中的核心地位。
納卡沖突爆發以後,土耳其除了親自上陣外,還同時派遣敘利亞土系反對派武裝從阿芙琳前往納卡地區,據路透社報道,這些派往亞塞拜然的敘利亞激進分子月薪為1,500至2,000美元,武裝分子表示,土耳其派他們前往亞塞拜然的任務是保護石油設施。
現在美國支持的帕希尼揚政府參與納卡爭端,不僅直接損害亞塞拜然國家安全,也直接損害土耳其能源利益,故而土耳其反應最大。正是由於保住納卡就等於保住了亞塞拜然,所以土空軍不惜親自出動F16戰機擊落亞美尼亞戰機原因就在這里,這些都與土耳其“四海之地”戰略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