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的阿達納在哪個國家
㈠ 中國第一古屍在哪出土土耳其的第四大城市是南非的「紫楹城」又是哪個城市
中國第一古屍在荊門出土,中國第二大石林在恩施太陽河鄉。世界上最大的野生珙桐林在神農架。奧斯曼的文化發源地在布爾薩,土耳其的第四大城市布爾薩,土耳其的紡織工業中心在布爾薩
㈡ 土耳其的各個城市及位置
土耳其的各個城市及位置如圖所示。
相關城市著名景區以及風景名勝地。
伊斯坦布爾及馬爾馬拉海地區
伊斯坦布爾:藍色清真寺 聖索菲亞大教堂 托普卡帕皇宮 古競技場 蘇丹舊城區 博斯普魯斯海峽 大巴扎
布爾薩:綠色清真寺
恰納卡萊:加里波利戰役舊址 達達尼爾海峽 特洛伊古城遺址(木馬屠城記)
伊茲密爾及愛琴海地區 伊茲密 爾艾菲斯
丹尼斯里:棉花堡(帕姆卡萊)
貝爾加瑪 切什梅 阿拉恰特 希林傑小鎮 博德魯姆 阿伊瓦勒克 庫薩達斯 馬爾馬里斯 塞爾柱 阿索斯 福恰 迪基里 米萊特
安塔利亞及地中海地區
安塔利亞:阿斯潘多斯古劇場
費特耶:土耳其死海
阿達納 埃斯基謝希爾
安卡拉及中部安納托利亞地區
安卡拉:國父陵 安卡拉城堡番紅花城
孔亞:土耳其轉舞
卡帕多奇亞(怪石堡):格萊梅露天博物館 洞穴酒店 怪石堡熱氣球 山地自行車開賽利
特拉布宗及黑海地區
特拉布宗:蘇梅拉修道院
吉雷松阿馬斯亞 里澤
埃爾祖魯姆及東部安納托利亞地區
埃爾祖魯姆:滑雪度假村 亞拉臘山
迪亞巴克爾及東南安納托利亞地區
附錄:
土耳其地圖中文版頁面鏈接http://www.onegreen.net/maps/m/turkey.htm
㈢ ANDANA在土耳其的哪個地方
阿達納(Adana)
土耳其阿達納省省會,位於地中海東北角,跨塞伊漢河兩岸,距河口約40公里,可通行小船,但以塞漢河三角洲西緣梅爾辛為港口,相距51公里。有農業機械、棉紡織、人造纖維、煙草、橄欖油、皮革、水泥、木材等工廠。人口約77萬。古城鎮,已有3,400年歷史,最早為呂底亞人聚落,後為羅馬帝國軍事要地。長期為阿達納平原農業區的農產品集散地,並為安納托利亞與阿拉伯國家進行貿易的重要場所。1870年設市。1918年為法國所佔,1922年歸還土耳其。四周土地肥沃,南部有傑伊漢河和塞伊漢河灌 溉之利。重要的綜合性工業中心,有棉紡、人造纖維、橄欖油、木材、煙草等廠。 對外交通方便,輪船可自河口直達。有鐵路通往地中海沿岸的梅爾辛港、伊斯坦布爾和安卡拉,是土耳其通往敘利亞、伊朗、伊拉克鐵路上的重要工商業城市。
㈣ 土耳其首都到底實在哪裡
安卡拉(Ankara)是地處歐亞之交的國家——土耳其的首都。它位於小亞細亞半島上安納托利亞高原的西北部,是一座海拔900米左右的高原城市。
安卡拉成為土耳其的首都還是近代的事情。在顯赫一時的奧斯曼帝國時期,土耳其的首都是博斯普魯斯海峽邊上的伊斯坦布爾。隨著奧斯曼帝國的日益衰落和俄、英、法等帝國主義勢力的侵入,到了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土耳其面臨被瓜分的危險。首都伊斯坦布爾也經常處於歐洲帝國主義列強的炮艦威脅之下,1920年還被英軍佔領過伊斯坦布爾市。被尊為「土耳其之父」的穆斯塔法·凱末爾便到小亞細亞半島組織對外反抗外國侵略、對內推翻蘇丹封建帝制的資產階級革命。由於地理位置適中,交通方便,安卡拉逐漸成了斗爭的中心。同時也出於安全方面的考慮,革命勝利以後,安卡拉便被定為共和國首都。
安卡拉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上古世紀。有些歷史學家認為,早在公元前13世紀以前,赫蒂人就在安卡拉建立了城堡,當時稱為「安庫瓦」,或其變音「安基拉」。另一種傳說則認為這座城市是在公元前700年左右為弗里吉亞國王米達斯所建,由於他在那裡發現了一個鐵錨,這便成了這座城市的名字。之後,幾經變化就成了「安卡拉」。
共和國成立以前,安卡拉不過是個小城,現在已發展為有人口390萬(2002年)的現代化都市,僅次於經濟中心、古都伊斯坦布爾。安卡拉市區分新舊兩部分,老城以修建在一座小山丘上的古城堡為中心;新城環繞在老城東、西、南三面,尤以南面的城區最為整齊,這里均是歐式建築,大國民議會和政府主要部門都集中在該區,再往南是使館區和總統府所在地——羌卡亞。貫穿南北的主要街道是以共和國奠基人凱末爾的尊稱命名的,叫阿塔圖爾克大道。這條大街上的民族廣場、勝利廣場和紅新月廣場上都建有凱末爾的塑像,他或高踞馬背,或昂首挺立,形象逼真。
安卡拉以行政中心和商業城市聞名,工業不很發達,經濟上的重要性遠不如伊斯坦布爾、伊茲密爾、阿達納等城市。這里只有一些中小規模的工廠。安卡拉地勢起伏不平,氣候屬半大陸性氣候。主要農產品有小麥、大麥、豆類、水果、蔬菜、葡萄等。牲畜主要有綿羊、安哥拉山羊、黃牛。安卡拉自古以來就是交通要沖,鐵路和空中航線通向全國各地。
這里有著名的安卡拉大學、中東技術大學等高等學府。在老城區的一個山坡上,建有一座赫蒂博物館,裡面陳列著許多浮雕、青銅器等。這些屬於公元前六、七世紀的歷史文物,充分顯示出古代赫蒂人的高度文明。安卡拉建有許多清真寺。這些清真寺是伊斯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㈤ 阿達納省的省會阿達納
阿達納,土耳其阿達納省省會。位於國境南部,地中海東北角,跨塞伊漢河兩岸, 距河口約40公里。 人口56.8萬(1980)。古城鎮,最早為呂底亞人聚落,後為羅馬帝國軍事要地。長期為阿達納平原農產品集散地,與阿拉伯國家進行貿易的重要場所。1870年設市,1918年為法國所佔,1922年歸土耳其。現為土耳其南部重要農產品集散地,重要的綜合性工業中心,有棉紡、人造纖維、橄欖油、木材、煙草、皮革加工、水泥等廠,還新建有化學製品、制葯、肥皂和機械等廠。對外交通方便,輪船可自河口直達;有鐵路通主要出口港梅爾辛、伊斯坦布爾和安卡拉,是土耳其通敘利亞、伊朗、伊拉克鐵路上的重要工商業城市。1973年建成丘庫羅瓦大學。
㈥ 美軍一架無人機在土耳其墜毀有傷亡嗎
8月18日消息,美軍一架無人機17日晚在土耳其南部阿達納省境內墜毀,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阿達納省省長馬哈茂德·代米爾塔什17日晚對媒體表示,墜機地點位於該省傑伊漢市附近,消防人員已趕往現場滅火。目前事故原因尚不清楚。
阿達納省位於土耳其南部的地中海沿岸,境內的因吉爾利克空軍基地是美國領導的多國軍事聯盟打擊敘利亞和伊拉克境內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重要基地。
阿達納省(Adana Province)是位於土耳其東南部的一個省,首府阿達納。相傳,這個名字來源於烏拉諾斯的兒子Adanus。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Incirlik空軍基地就位於該省。阿達納省其它重要的城市有伊蘇斯和科贊。
阿達納省的對外貿易向來以皮革、棉紡、煙草等行業為主。據悉,該省2004年-2008年鞋類出口量一直大於進口量,但2009年該省鞋類出口量下降近三倍,進口量值大幅度增長,且印度和中國已取代義大利,成為該省最大的鞋類進口來源國,其中去年一年該省從印度進口鞋36.57萬雙,占進口量的47%,從中國進口鞋13.39萬雙,占進口量的17%。
㈦ 土耳其ADANALI
ADANA是土耳其一個地名,阿達納
ADANALI是「阿達納當地/地區的人」的意思,就像北京人、東北人等等。
㈧ 關於土耳其的問題
阿達納省(Adana Province)是位於土耳其東南部的一個省,首府阿達納。相傳,這個名字來源於烏拉諾斯的兒子Adanus。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Incirlik空軍基地就位於該省。阿達納省其它重要的城市有伊蘇斯和科贊。
㈨ 土耳其的首都是哪裡
土耳其首都安卡拉。
位於安納土耳其托利亞高原中部海拔978米人口約369萬是土耳其的第二大城市。
㈩ 土耳其有哪些重要的城市
上面說過的我不說了,補充一下; 特別重要及主要留學城市:伊斯坦布爾
伊斯坦布爾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位於博斯普魯斯海峽兩岸,扼黑海出入門戶,當歐亞交通要沖,戰略地位重要。人口950萬(不含流動人口)。
伊斯坦布爾為歷史名城,始建於公元前660年,當時希臘人在今「皇宮鼻」的地方依山築城,取名拜占庭。公元324年,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大帝從羅馬遷都於此,將其重修,改名君士坦丁堡,別稱新羅馬。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後,成為東羅馬帝國首都。伊斯坦布爾是土耳其最大的工業運輸、貿易和文化中心。全國50%的進口、15%的出口通過該市進行。該市的工業資本、工人人數以及產量均佔全國的50%,生產總值約佔全國的51.5%。工業主要有紡織、食品、水泥、煙草、船舶修理等。附近耕地面積較少,但農業發達,作物主要有小麥、燕麥、大麥和甜菜。此外,漁業、畜牧業、園藝業也比較發達。
伊斯坦布爾是聯系歐亞的樞紐,公路和鐵路四通八達。1973年建成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大橋使該市歐亞兩部分連在一起。1998年第二座海峽大橋落成。該市阿塔圖爾克機場是土最大的國際機場,規模宏大,可起降各種大型噴氣式飛機,現仍在擴建中。
伊斯坦布爾多名勝古跡和伊斯蘭教教寺院。最著名的有托普卡帕宮博物館、道爾巴馬赫切宮殿、蘇丹阿赫邁特清真寺、阿亞索非亞博物館等。大學有伊斯坦布爾大學、伊斯坦布爾技術大學、海峽大學以及其它高等院校。
安卡拉
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位於安納托利亞高原中部,海拔978米,人口約369萬,是土耳其的第二大城市。公元前13世紀,赫梯人在安卡拉建立了城堡,當時被稱為「安庫瓦」或者變音「安基拉」,之後幾經演變就成了「安卡拉」。該地區先後被弗利吉亞人、高盧人、羅馬人和拜占庭人佔領。1345年,蘇丹奧爾汗·加齊攻克安卡拉,將其並入奧斯曼帝國版圖。
土耳其首都原為伊斯坦布爾,本世紀初,阿塔圖爾克·凱末爾領導土耳其人民進行反抗外國侵略和推翻蘇丹封建帝制的資產階級革命。由於地理位置適中,交通方便,安卡拉逐漸成了斗爭的中心,同時也出於安全的考慮,革命勝利後於1923年10月13日正式定為共和國首都。
安卡拉市區分新、舊城兩部分。老城以古城堡為中心,街道狹窄,建築破舊,至今仍保留著奧斯曼時代的風貌;新城環繞在老城東、西、南三面,尤以南面的城區最為整齊,大國民議會和政府主要部門都集中在該地區。
安卡拉以政治中心和商業城市聞名。工業不很發達,有一些工廠生產軍火、機械、電子、紡織、水泥、和食品等。農業發達,是土耳其的主要小麥產區之一。此外還產土豆、蠶豆、甜菜等。水果以西瓜、甜瓜、蘋果、梨著名。牲畜主要以飼養牛、羊為主,安卡拉山羊及其皮毛馳名世界。安卡拉自古以來就是交通要沖,鐵路和空中航線通向全國各地,是連接土東西兩部分的樞紐。
安卡拉的名勝古跡有:阿塔圖爾克陵墓、赫梯博物館、丘布克水庫等。
伊茲密爾
伊茲密爾是土耳其第三大城市,緊靠愛琴海,有優良的港口和鐵路網,工業和貿易都十分發達。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曾被希臘佔領,1922年土耳其人奪回了伊茲密爾。
伊茲密爾的工業產品主要有:紡織品、煙草、肥皂和加工食品。農產品主要有:小麥、大麥、土豆、棉花、煙草、橄欖油、葡萄和無花果。
伊茲密爾周圍到處都是愛琴文明的遺跡。距伊茲密爾六七十公里處,有一座世界聞名的古城——以弗所(古名Ephesus,現名Efes),至今已兩千餘年。
公元前六世紀,希臘亞歷山大大帝開始這座城市的建設,羅馬帝國入侵後,繼續這座城市的建設。該城設施完善,有城牆、劇院、浴場、體育館、市集、妓院、音樂廳、圖書館,是龐貝古城的8倍。其中的劇院是世界上最大的羅馬古劇場,現在還有很多演出在此舉辦。圖書館是公元二世紀該城的總督為紀念其父親而建造的,至今大門依然挺立。該城在公元17世紀的一次大地震中被嚴重摧毀,後經修復和遺棄,成為現在的樣子。 國家基本概況: 國名: 土耳其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Turkey).代碼TR(Turkey )
國名釋義:「土耳其」一詞由「突厥」演變而來。在韃靼語中,「突厥」是「勇敢」的意思,「土耳其」意即「勇敢人的國家」。
獨立日:10月29日(1923年)。
共和國日:10月29日(1923年)。
國家主權日: 4月23日。
國土:國土包括西亞的安納托利亞半島以及巴爾干半島的東色雷斯地區,是一個橫跨歐亞兩洲的國家。
面積:780576平方千米(3% 在歐洲,97%在亞洲,歐洲部分稱為色雷斯,亞洲部分稱為安納托利亞)
坐標:北緯39°,東經35°。
土耳其國旗 人口:7200 萬(2006年)。
民族:土耳其人占總人口的80%以上,其餘為庫爾德人(15%)、阿拉伯人、亞美尼亞人等。
宗教:居民中99%信奉伊斯蘭教,大多數屬遜尼派。1% 的人口為亞美尼亞東正教,希臘東正教,猶太教,天主教和其它 。
語言:土耳其語為官方語言,庫爾德語、扎扎其語、阿澤里語、卡巴爾達語。
首都:安卡拉/Ankara。
貨幣:土耳其里拉(YTL)。
政體:議會民主制
法律體系:源於歐洲大陸法系的民法體系,尚不接受國際法院的強制管轄。
同北京時差: 比格林尼治時間早2小時;比北京時間晚6小時。
憲法:1982年11月7日頒布。
國際電話碼: 90。
國歌: 《獨立進行曲》 。
國旗: 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旗面為紅色,靠旗桿一側有一彎白色新月和一顆白色五角星。紅色象徵鮮血和勝利;新月和五角星象徵驅走黑暗、迎來光明,還標志著土耳其人民對伊斯蘭教的信仰,也象徵幸福和吉祥。
國徽:圖案為一彎新月和一顆五角星,寓意與國旗相同。有時將月和星置於一個紅色橢圓形中,其上方寫著「土耳其共 和國」。
國花:鬱金香。
國鳥:紅翼鶇。
名勝:里洛瓦溫泉,特洛伊城遺址,卡帕多西亞,庫石湖。
世界遺產:伊斯坦布爾歷史區,戈雷邁谷地和卡帕多西亞石窟區,迪夫斯大清真寺和醫院,哈圖沙,內姆魯特山,桑索斯和萊頓遺址,赫拉波利斯和斯帕姆科卡萊,桑美蘭博盧城。
國家政要:總統阿卜杜拉·居爾 (Abllah Gul),2007年8月28日正式就任。總理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 ,2003年3月任職,2007年7月辭去職務,埃爾多安領導的正發黨在7月贏得議會選舉,8月,總統授權他組建第六十屆新政府;大國民議會議長柯克薩爾·托普坦,2007年8月當選 。
法定節假日 日期 中文名 土耳其語 備注 。
元月一日 元旦 Y�0�3l ba�0�6�0�3 -
四月二十三日 國家主權和兒童節 Ulusal Egemenlik ve Çocuk Bayram�0�3 -
五月十九日 國父紀念日,青年和運動節 Atatürk'ü Anma Gençlik ve Spor Bayram�0�3 -
土耳其國父穆斯塔法·凱末爾陵 八月三十日 戰勝紀念日 Zafer Bayram�0�3 -
十月二十九日 共和國紀念日 Cumhuriyet Bayram�0�3 -
伊斯蘭歷十月一日 開齋節 Ramazan Bayram�0�3 宗教節日 3天 。
伊斯蘭歷十二月十日 古爾邦節(宰牲節) Kurban Bayram�0�3 宗教節日 4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