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土耳其 » 沙特人為什麼要殺土耳其人

沙特人為什麼要殺土耳其人

發布時間: 2022-04-21 07:01:23

A. 沙特殺死自己國家的記者卡舒吉跟土耳其有什麼關系跟美英法又有什麼關系

如果沙特在自己國家殺的話,那當然同土耳其沒有關系,但在土耳其殺關系就大了,如果沙特不認罪,那就等於是說該記者是在土耳其首都失蹤了,那土耳其怎麼向世界解釋一個很有社會影響力的記者光天化日之下在土耳其街頭失蹤?而且這個記者是為美國媒體工作,美國也不能完全不關注,至於英法大概打打醬油,吃吃瓜而已,反正有人管了。

B. 為什麼中東地區會戰亂不止

首先不得不說中東爭霸的國家。中東霸權爭奪的主要參與力量由四個伊斯蘭國家:埃及,沙特,土耳其和伊朗,加上特立獨行的以色列組成。

這其中,埃及、以色列、土耳其、伊朗或是依靠共同的歷史記憶,或是依靠足夠龐大的主體民族,完成了國家的統一。即便在發生革命時,這幾個國家的框架依舊連續且正常地運行。這種適應性讓上述四個國家在未來中東地區依舊是主要力量。而沙烏地阿拉伯是阿拉伯半島上的異數。盡管民族認同不成熟、國家制度相對落後,但相對於和它比鄰的那些小王國來說,沙特國力足夠強,因此也參與到了爭霸活動中。和很多人認為的阿以沖突會是中東不穩定的閥門恰恰相反,以色列在建國的幾十年裡已經逼迫周邊國家承認了自己的存在。精神層面的對抗已經逐漸讓位給更實在的政權和經濟爭奪,即使同為穆斯林也要大打出手。這五支力量的相互對決,才是決定中東走向的關鍵。



這也就是為什麼中東會戰亂不止並且會越來越亂。

C. 阿拉伯人為什麼勾結英國人,要反抗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首先,中東是阿拉伯人的中東,幾百年後,生活在中東的,主要還是阿拉伯人而不會是英國人。要反對的,就是在家門口確確實實正統治自己的奧斯曼,而英國人無論怎麼參與,他不會反客為主,借力又有何妨?
其次,文化認同往往是外界的想當然。不同地區,不同教派的各種人群,歷史上充滿了仇恨,只因被外界統稱為阿拉伯人和伊斯蘭教徒,就被覺得應該有凝聚力,這無非是外人不了解詳情的想當然。更何況那是有相互劫掠復仇傳統的游牧民族。中日韓就文化很相近,相互打的也很起勁,有啥親和力。

D. 沙特帶頭抵制土耳其商品,為何這么做呢

多家媒體報道說,負責沙烏地阿拉伯商業部門的當局一直在敦促沙特公司停止與土耳其的商業往來,包括抵制土耳其產品,投資和對該國的旅遊。近年來,由於兩國在許多問題上所採取的立場鮮明,兩國之間的關系惡化了 。從安卡拉對阿拉伯之春的支持到卡達在沙烏地阿拉伯,聯合國的決定下的支持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巴林和埃及於2017年6月抵制這個海灣小國。

基於此,抵制土耳其產品對土耳其經濟的影響不太可能產生重大影響,盡管一些將沙特市場作為其商業活動重點的土耳其公司,投資者和商人也將受到影響。因此,預計沙特政府不會作出正式決定,禁止進口土耳其產品,並停止與土耳其公司和投資者的商業往來。

E. 以暴制暴的循環,土耳其為何如此執著的「追殺」庫爾德人

就我理解來看,不過是庫爾德人侵犯了土耳其的安寧和利益。畢竟土耳其一直針對庫爾德人也是需要一定的武裝力量的。

庫爾德人其實也是極其悲催的,他們一直渴望獨立,也一直生活得很動盪。大概就像當年的日本和中國一樣,因為他們想著建國,想著有自己的領土,因而不得不讓其他的國家劃分出來一些,土耳其自然是在這范圍內的,但是讓他們讓出一片領土也不可能,畢竟領土問題向來是不能退讓的。於是就有了各種沖突和矛盾,還是無法調和的那種。

不管怎麼說,中東地區一直都是比較動亂不安的,這也反映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大概只有等這些問題得到很好的解決的時候,或者他們雙方能有利益上的互助的時候,他們才能“握手言和”吧。雖然以暴制暴給人的感覺還像是在那個原始又野蠻的社會,但是中東地區本就不太平,總不能你給我槍子,我跟你講道理,那也是行不通的。

F. 中東戰爭的起因

巴勒斯坦位於亞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古稱迦南,包括以色列、加沙、約旦河西岸和約旦。歷史上,猶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此居住過。公元前20世紀前後,閃米特族(又稱閃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地區,成為巴勒斯坦最早的居民。
公元前13世紀末,希伯萊各部落遷入巴勒斯坦,並曾先後建立希伯萊王國及以色列王國。此後巴勒斯坦又先後被亞述人、巴比倫人、波斯人及羅馬人佔領和統治。經過三次大起義後,猶太人幾乎全部離開巴勒斯坦,從而結束了猶太民族主體在巴勒斯坦生存的歷史。
公元7世紀,阿拉伯人在戰勝羅馬帝國接管巴勒斯坦後不斷遷入,並與當地土著人同化,逐漸形成了現代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19世紀末,猶太復國主義運動在世界各地興起,各地的猶太人大批移入巴勒斯坦。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巴勒斯坦淪為英國的「委任統治地」。英國將其分為兩部分:即以約旦河為界把巴勒斯坦分為東西兩部分,東部稱外約旦(即今約旦王國),西部仍稱巴勒斯坦(即今以色列、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此後,世界各地猶太人開始陸續移居巴勒斯坦地區。在猶太人紛紛湧入巴勒斯坦的過程中,猶太人與當地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發生過多次流血沖突。
1947年11月,聯合國通過聯合國第181號決議巴勒斯坦分治決議。決議規定,在2.7萬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領土上建立猶太國和阿拉伯國,耶路撒冷國際化。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國宣告成立。由於這項決議對土地的分割極為不公平,遭到巴勒斯坦人以及阿拉伯方面的強烈反對,阿拉伯國家的票數一共只有六票,根本無力挽回。阿拉伯人反對該決議,未建立阿拉伯國。結果發生5 次阿以戰爭。
歷史上阿拉伯人和猶太人兩個民族同屬閃米特民族,有著許多相似之處:都擅長航海和經商。因此,兩個民族從身體素質和智力上應無太大差異。阿拉伯人是一個尚武的民族,軍隊具有較強的戰鬥力,並且阿拉伯人一直都在南征北戰,像歐麥爾、哈立德、努爾丁這樣的軍事人才輩出。但自從薩拉丁之後,阿拉伯民族便陷入了沒落之中。在阿拉伯帝國滅亡之後,整個民族便無法取得獨立,直到奧斯曼土耳其被削弱,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相比之下,一直在外流浪的猶太民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便具有的強大的凝聚力和戰鬥力,以色列之所以能夠在強大的阿拉伯人的圍攻下生存下來,除了美國及西方大國的大力援助之外,自身的憂患意識也迫使猶太人努力發展國防科技和尋求外援。因為猶太人把他們自己看作一支特殊的、生存時刻受到威脅的民族,如今以色列國防軍已成為中東地區一支舉足輕重的武裝力量,並有了同阿拉伯國家局部抗衡的能力。另外猶太人居留城市,並從事經商事業,大量斂聚財富。 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屆聯合國大會以33票贊成、13票反對(其中10個是伊斯蘭國家)、10票棄權的結果,表決通過了巴勒斯坦分治的決議,即聯合國第181號決議。決議規定:英國於1948年8月1日之前結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並撤出其軍隊;兩個月後,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兩個國家,即阿拉伯國和猶太國。根據分治決議的藍圖,阿拉伯國國土可達11203平方公里,約占當時巴勒斯坦總面積的43%,人口中阿拉伯人為72.5萬人,猶太人為1萬人;猶太國國土為14942平方公里,約占巴勒斯坦總面積的57%,人口中阿拉伯人為49.7萬人,猶太人為59.8萬人。決議還規定:成立耶路撒冷市國際特別政權,由聯合國來管理。蘇聯出於爭取以色列執政的工黨的考慮,一改從帝俄時期就固有的反猶態度,為以色列建國出了大力,並對以色列國的建立和鞏固給予了外交和軍事上的支持。蘇聯常駐聯合國代表葛羅米柯在聯大一番感人的演講,對181號決議的順利通過起了重要作用。而曾在《貝爾福宣言》中信誓旦旦地表示支持猶太人復國的英國,卻在此時投了棄權票。
但分治決議中的阿拉伯國的領土只佔巴勒斯坦總面積的43%。更令阿拉伯人難以容忍的是,阿拉伯國的領土支離破碎,互不相連,大部分是丘陵和貧瘠地區。猶太國則不然,猶太人雖僅有60萬,不到總人口的1/3,然而其領土卻占巴勒斯坦總面積的57%,大部分又位處沿海地帶,土地肥沃。
以色列建國的消息通過電波傳遍了全世界,大部分國家作出了積極的反應。本—古里安宣布建國17分鍾後,美國白宮新聞秘書查理·羅斯向記者宣布:美國承認以色列。承認以色列的文告是美國人在還不知道這個新國家叫什麼名字的時候就擬好的。當得知這個國家取名「以色列」時,杜魯門總統用筆將文告上的「猶太國」字樣劃去,改為「以色列」。1948年5月17日,蘇聯宣布承認以色列。
然而事實上,巴勒斯坦地區是阿拉伯人和猶太人兩個民族的共同故土,孕育了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三大宗教和人類歷史眾多悠久的燦爛文明。猶太人遭受千年大流散的苦難,格外渴求有自己的國家庇護。聯合國在美國支持下於1947年11月作出建立猶太和阿拉伯兩個國家的181號決議。阿以沖突交織著民族、宗教和利益等矛盾。沙特國王曾經這樣說:「我們同情猶太人,可是他們建國要在我們的土地上割讓領土?歷史上誰在迫害猶太人?穆斯林嗎?既然德國人殺害猶太人就在德國劃出一塊土地給他們好了,為什麼要損害與猶太人的苦難毫無干係的巴勒斯坦人民的利益?」

G. 土耳其官方有權調查沙特大使館這究竟是為什麼

沙特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領事館,領土確實政治意義上屬於沙特,這點兒沒有任何問題。但是 ,土耳其警方在與沙特取得同意後,直接進入了領事館進行調查,並且對於領事所在區域,剛開始並沒有進去。
土耳其之所以沒有「霸道」的進入領事所在區域,其實就是之前英武分析過的:埃爾多安從一開始就掌握了「真相與黑料」。

H. 伊朗人為什麼討厭阿拉伯人,討厭土耳其人

伊朗和塔吉克人明顯就是歐羅巴人種,他們應該與歐洲更靠近些吧,而中間卻夾著阿拉伯人和突厥人的國家,當年就是這些人的侵襲將他們與歐洲分隔開去。

I. 沙俄軍隊為什麼死追土爾扈特

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薩沙講史堂第四百九十八期】(歷史系列第202講)

246年前,土爾扈特人開始東征,返回中國。奇怪的是,沙俄大軍死死追擊了8個月,一直追到中俄邊境。為什麼俄國人一定要殲滅土爾扈特人?原因有很多。其一就是因為他們殺了1000俄國平民。聽薩沙說一說吧。

歷史就是歷史,我們可以對它進行解釋,但發生過的事情是客觀存在的。

土爾扈特部,是西北厄魯特蒙古的一個大部落。

厄魯特蒙古則是明代著名的瓦剌後代。

土爾扈特部,原本在中國的新疆塔城到蘇聯的烏爾扎地區游牧。17世紀因為准噶爾蒙古日益強大,土爾扈特部為了避免被吞並被迫西遷,到了人煙稀少的伏爾加河下游。

在17世紀初期,沙俄剛剛進入貝加爾湖地區,還無力控制遼闊的西伯利亞。

隨後的40年,沙俄在伏爾加河流域的力量不斷增強,也不斷對土爾扈特部進行控制,包括強行宣誓、強行納稅、強行提供壯丁和宗教迫害。

俄國人對於韃靼人從來都不手軟,橫征暴斂尚且其次,動輒武力給予鎮壓。

土爾扈特部是強悍的蒙古人,並不屈服於沙特的壓制,歷史上多次反叛。

只是土爾扈特實力弱小,不能和強大的俄國對抗。

到了1770年前,土爾扈特部的反叛全部被鎮壓,死傷慘重。

沙俄自認為徹底控制了土爾扈特部,開始進行種族滅絕政策。

此時是俄國和土耳其的戰爭期間,俄國強行命令土爾扈特人必須參軍作戰。

戰斗中,土爾扈特人被派到最危險的地區,實際充當炮灰的角色。

根據俄國的歷史記載,長達20年的戰爭中,土爾扈特人死傷超過10萬人。就連巴錫頗自己,也曾經被迫帶領2萬部落的男人參戰,活著回來的寥寥無幾。

隨後,又傳出可怕的消息:沙俄准備將超過16歲的土爾扈特男人,全部派上戰場。

如果沙俄真的這么做,等於是將土爾扈特男人斬盡殺絕。

同時,沙俄鼓勵大量哥薩克人進入土爾扈特的游牧去,侵蝕他們的土地,讓他們的力量越來越虛弱。

到了1770年,土爾扈特人口大規模減少,只有全勝時期的一半左右。

更重要的是,此時沙俄還在奪權。

女沙皇葉卡捷琳娜認為,土爾扈特人的領袖渥巴錫頗有能力,不好對付。於是,葉卡捷琳娜准備讓杜爾伯特貴族敦杜克夫代替渥巴錫,將土爾扈特人的游牧區徹底變為沙俄的一個行政區。

這樣就打破了土爾扈特人的傳統,也會讓他們徹底淪為被沙俄的奴役三等公民。

以蒙古人的性格,到了這個地步只能拚死一搏了。

渥巴錫爭取部落民眾的統一意見,終於在1771年1月5日宣布東歸。

當時部落的民眾都表示:我們的子孫永遠不會當奴隸。

在東歸前,已經忍耐30多年土爾扈特人,對境內的俄國人進行了報復。

土爾扈特的游牧區還有約1000人的俄國官吏、少量駐軍、工匠、商人。在這場報復性的殺戮中,這1000人基本沒有倖存。

也許今天看來這是屠殺,但在當年蒙古人看來是順理成章的。

沙俄讓他們的男人在戰場死了幾萬人,必須以血還血。

隨後,約17萬土爾扈特人開始東反,准備回到中國的新疆地區。

得知消息的葉卡捷琳娜大怒,下令無論如何必須追擊殲滅土爾扈特人。

於是,沙俄派出大量軍隊進行追擊,同時調動哥薩克騎兵進行反復攔截。

為什麼沙俄這么做?原因主要有三點:

第一,沙俄認為必須將叛逃的土爾扈特人殺光,殺一儆百。

沙俄是多民族國家,西伯利亞地區的韃靼人很多。

如果放任土爾扈特人回到中國,其他民族也會仿效。

第二,葉卡捷琳娜認為丟了面子。

葉卡捷琳娜曾經說:讓整個部落從我的鼻尖下走出國境,這是沙皇羅曼諾夫家族的恥辱。

第三,為被殺的1000俄國人報復。

土爾扈特人殺死了1000俄國人,按照俄國人的性格一定要報復。除了正面哥薩克的攔截以外,沙俄軍隊不惜一切的追擊,一直追到中國邊境。

經過8個月的艱難征途,由於戰斗傷亡、疾病困擾、飢餓襲擊,最終只有4萬多土爾扈特人到達了中國。

【薩沙講史堂第四百九十八期】(歷史系列第202講)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428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70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134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327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90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70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019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951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47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