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土耳其爆發貨幣危機
⑴ 分析貨幣危機的形成原因
貨幣危機是金融危機的一種,是指對貨幣的沖擊導致該貨幣大幅度貶值或國際儲備大幅下降的情況,它既包括對某種貨幣的成功沖擊(即導致該貨幣的大幅貶值),也包括對某種貨幣的未成功沖擊(即只導致該國國際儲備大幅下降而未導致該貨幣大幅貶值)。對於每個國家而言,貨幣危機的程度可以用外匯市場壓力指標來衡量,該指標是匯率(按直接標價法計算)月變動率與國際儲備月變動率相反數的加權平均數。當該指標超過其平均值的幅度達均方差的三倍時,就將其視為貨幣危機。
根據以往所發生的貨幣危機,經濟學界出現了幾種解釋危機的理論:
1、對應於80年代的拉美債務危機,產生了財政赤字導致貨幣危機的理論。其理論機理為:財政赤字的增加將促使通貨膨脹上升,進而造成出口品成本上升、貿易條件惡化、經常項目赤字增加。當國家外匯儲備減少到一定程度時,當局不能釘住匯率,同時,公眾也能看到即將到來的崩潰,實際貨幣余額需求降低,對中央銀行外匯儲備進行投機沖擊,從而引發外匯儲備的突然耗竭。
2、1992年的英鎊危機,產生了國內外經濟周期不一致導致的貨幣危機理論。該理論認為,國家間經濟增長周期的不一致所導致的一國貨幣政策與匯率政策的內在沖突,是貨幣危機的最根本原因。在開放經濟條件下,當一國採取釘住匯率制時,中央銀行必須通過利率政策來保持幣值的穩定,但如果本國與所釘住貨幣國家的經濟周期不一致時,就會導致匯率與利率水平的矛盾,而當投機者注意到政府難以維持釘住匯率時,就會對該國貨幣發動攻勢。
3、國外游資的沖擊導致貨幣危機理論,可以解釋90年代中期墨西哥的貨幣金融危機。該理論認為,在實行資本項目自由兌換,但國內經濟運行不健全的國家,往往會吸引大量的短期外國資本,這些外國資本主要是些專事貨幣與證券市場投機的游資。真正從事產業活動的跨國公司直接投資非常稀少。由此產生的後果是不言自明的。
4、宏觀經濟政策失誤導致貨幣金融危機。1997年的東南亞貨幣金融危機,是由於宏觀經濟政策不當或體制僵化使宏觀經濟的某些環節出現了問題,進而導致匯市和股市暴跌引發的。根源在於東南亞各國僵化的匯率機制和脆弱的銀行體系。
二、避免貨幣危機的宏觀經濟政策選擇
貨幣危機固然與經濟周期密切相關,但貨幣危機並不是絕對不可避免的。其中,制定適當的匯率政策及其他宏觀經濟政策意義重大。
1、治理內部經濟環境,加強本外幣政策的協調配合。從根本上講,對外來投機資本沖擊的制動權在於實施正確的財政、貨幣及匯率政策,健全國內經濟本身,提高國內經濟的抵抗力。
貨幣政策要堅定,以防止貨幣進一步過分貶值。貨幣無休止地下滑,不僅會造成國內通貨膨脹的惡果,還會對借有外國貸款的國內金融機構和非金融企業的收支平衡造成巨大壓力。另外,還要著重解決金融部門存在的弱點,在許多情況下,虛弱但又可能生存的金融機構必須進行重建和再資本化,而那些無償還能力的需要關閉或被強者所兼並。
在外幣政策方面,要實行匯率目標區管理,增大匯率的彈性,以減少國際資本流動對國內經濟的沖擊。在浮動匯率成為各國貨幣制度主流的大環境下,與一種貨幣保持緊密聯系的匯率制度面臨一系列問題:本幣的強弱直接取決於被釘住國的經濟表現;在兩國經濟結構存在較大差異、經濟發展不平衡的情況下,利率作為本國貨幣政策工具的功能明顯削弱;釘住匯率制要求本國貨幣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必須將匯率穩定作為首要目標,對國內經濟的影響程度有所降低,甚至出現與本國國內經濟的要求背道而馳的現象。因此,嚴格的釘住匯率往往是以犧牲國內經濟穩定來謀求匯率穩定的,在決定匯率水平的最基本因素 國內經濟狀況不佳時,匯率會有貶值的趨勢,若不及時下調匯率,勢必讓投機者有機可乘,從而可能產生意想不到的後果。
2、資本帳戶乃至整個金融市場的開放不能操之過急。金融市場的國際化對市場所在國的經濟和整個世界的經濟,既有有利影響,又有不利影響。一方面,提高了金融市場的運轉效率,促進了資本國際間的自由流動與合理配置,推動了國際貿易和國際信貸投資的發展;另一方面,削弱了主權國家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自主性,加深了各國間的矛盾和摩擦,便利了投機資本的流動,加劇了金融資產價格的過度流動和金融市場的動盪,因而增加了金融體系的脆弱性和金融危機爆發的可能性。東南亞國家的實踐證明:資本帳戶過早開放,會使國內經濟極易遭受國際流動資本的沖擊。
⑵ 土耳其里拉貶值近30%,致其貶值的原因是什麼
近年來隨著世界經濟發展放緩,美國單邊貿易保護主義盛行,導致世界經濟貿易環境受到沖擊,很多歐洲國家經濟都出現或大或小的危機,前有希臘,後有西班牙,而土耳其的情況也並不樂觀。在土耳其貨幣里拉匯率跌至歷史新低之際,土耳其總統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7日撤換中央銀行行長。埃爾多安簽署總統令,撤銷穆拉特·烏伊薩爾的央行行長職務,任命總統府戰略和預算部門負責人納吉·阿巴爾接替。阿巴爾2015年至2018年擔任埃爾多安政府財政部長。總統令沒有提及撤換行長的原因,但外界猜測與土耳其貨幣里拉匯率跌至低谷,國內經濟不振有直接關系。
在當前全球疫情形勢不明,經濟復甦前景不明之際各國經濟更是雪上加霜,如何維護好國內經濟環境,做好民生保障和疫情防控是很多歐洲國家需要深思的問題。
⑶ 土耳其物價飛漲貨幣貶值,土耳其究竟怎麼了呢
物價,某種程度上,其實是資源配置效率的一種生動呈現:
在資源配置合理情況下,整個社會的物資供應也會更加充足,並且尤其注意,各類物資、消費品的品質也會比較高;
反之,資源配置不當,初期造成諸多浪費,到後期則會出現勞動者積極性被打擊、產能減少的情況,此時自然可能形成物價上漲、乃至物價飛漲局面。
除此之外,培養人民養成高儲蓄、低消費的習慣,也有益於控制物價上漲。
而像集體漲薪,其實對控制穩定物價也非常不利。
只要維持一個勞動者占據總人口一定比例的社會生態,相信一國都不會遭受物價帶來的長期困擾。而那些經常源於國際貿易的短期困擾,預期也都會在時間中迅速走向消退、不足為慮。
也正是免受國際貿易影響的意義上,我們才提倡設立起一款讓諸多重量級公司參與進來的、獨立於各國央行的互聯網貨幣。
⑷ 土耳其股市崩盤,究竟是因為什麼原因
最近土耳其爆發了貨幣崩盤啊,那麼土耳其股市崩盤,究竟是因為什麼原因?
那土耳其這次爆發的危機對全球市場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呢?影響最大的可能就是歐洲啦,因為畢竟。投資土耳其的大多還是歐洲嗎?土耳其經濟增長花不上錢了,對歐洲股市和歐元都會有影響,那對於我國來說啊,我們國家本來跟土耳其的生意就不是很多,也沒有大量的投資,所以說直接的影響不是很大。
⑸ 土耳其陷入金融危機,這對全球的金融經濟會不會有影響
土耳其的經濟危機並不會在全球金融市場上引發連鎖反應。
土耳其的貨幣危機已經導致土耳其國內的金融市場面臨非常不穩定的因素。這導致土耳其的主要貨幣出現了嚴重貶值的傾向,而貨幣的嚴重貶值也導致土耳其國內出現了嚴重的通貨膨脹危機。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土耳其國內的經濟危機並不會出現像地區或者是全球蔓延的傾向。
一、土耳其的經濟影響力較小。土耳其並不是一個具有很強地區影響力的經濟強國,這也使得土耳其的經濟危機只能夠影響到土耳其國內的經濟發展問題。而且一些發達地區的國家本身就具有很強的經濟保障能力,這也使得經濟發達的地區能夠很好的應對土耳其國內的金融問題所帶來的影響。
當然也希望有關組織以及國家能夠關注一下土耳其的金融危機情況。因為土耳其的金融危機一旦向地區蔓延的話,將很有可能會出現不可控的因素,這其實對於地區的穩定也會帶來相當大的影響以及沖擊。
⑹ 土耳其金融危機2001
有什麼好鄙視的,至少他花時間找了這篇資料!頂2樓
一、危機始末
20世紀90年代,土耳其經濟出現滯脹,而且長期的經濟不景氣使得國際投資者對土耳其漸漸失去信心。為了使國內經濟走出困境、清償以美元標價的國際債務和穩定投資者信心,土耳其迫切需要IMF的緊急貸款。2000年1月,土耳其為了獲得IMF和世界銀行80億美元的貸款,採納了IMF一些令人懷疑的建議,開始實行緊縮性的貨幣與財政政策、改革銀行體系和對國有資產進行私有化等等。這一系列緊縮政策降低了通貨膨脹率,但是對困境中的土耳其經濟無疑雪上加霜。
2000年11月,土耳其政府接管了10家陷入困境的銀行,導致投資者產生恐慌心理,全國范圍內出現擠兌風潮,金融危機首次爆發。土耳其政府為了穩定銀行體系,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向銀行部門注入了約60億美元的資金。這一數量遠遠超過了1999年底與IMF達成的關於控制貨幣發行規模的協議。為了固守協議,11月30日土耳其央行宣布停止向市場投放資金,導致隔夜同業拆借利率很快漲到接近2000%的年利率水平。如此高的利率吸引了大量股市資金,結果伊斯坦布爾股交所的全國100指數在12月份下跌幅度超過50%。土耳其政府立即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緊急干預,主要包括:銀行業重組和對擁有巨額不良貸款的國有銀行進行私有化;開放電信業;積極尋求國際援助等等。歐盟和IMF也分別提供1.5億歐元和77億美元的援助。到當年12月中旬,危機暫時平息,土耳其經濟開始步入正軌。
誰知好景不長,短短三個月後,金融危機竟又卷土重來。由於土耳其長期由各黨派組成聯合政府執政,土耳其總統和總理在治國方略上曾出現重大分歧並有多次爭執。2001年2月19日,他們在國家安全委員會月度例會上再次針鋒相對。消息傳出後,投資者信心大受打擊,紛紛撤資,土耳其又爆發了貨幣危機。外匯市場上投資者拋售土耳其里拉,土耳其政府有限的外匯儲備(2000年底不到200億美元)根本無法維持釘住匯率制。2月22日,土耳其政府宣布允許匯率自由浮動。此舉立即引起外匯市場劇烈動盪,美元對里拉的匯率從前一天的1比65萬飆升至1比120萬。土耳其政府在金融危機再次爆發後痛下決心,推行金融市場化改革,抑制壟斷,引入競爭。IMF和世界銀行也認可了土耳其政府的做法並再次提供援助,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危機很快被遏制住了。
二、危機的原因
(一)宏觀經濟不平衡
1.經常項目巨額赤字。20世紀90年代,受到重要貿易夥伴俄羅斯金融危機、兩次大地震、98年底以後國際原油價格上漲等因素的綜合影響,土耳其出現大量貿易赤字。2001年1月至8月貿易逆差為232億美元,經常項目赤字佔GDP的比重為5.2%。
2.通貨膨脹嚴重。據2000年10月公布的數字,土耳其的通脹率為44.4%。
3.債務負擔沉重。2000年土耳其債務總和達110億美元,佔GDP比重為50%左右。
(二)匯率制度不合理
IMF2000年向土耳其提供貸款的一個條件是當年1月1日起土耳其開始實行爬行釘住匯率制,要求里拉同由美元和歐元組成的一籃子貨幣掛鉤,一年內最大調整幅度為15%。要實現穩定匯率和降低通脹的雙重目標,土耳其有限的外匯儲備就顯得力不從心了。雖然名義匯率水平保持穩定,但是高通脹率造成了里拉的實際升值,使得經常項目赤進一步字擴大。
(三)銀行體系不健全
長期以來土耳其一直實行金融為國家發展政策服務的策略,政府和銀行關系過於密切,造成銀行業集中度很高、銀行經營效率低下。同時政府對於出現問題的大規模銀行歷來都採取資金支持而非清理整頓的做法,使得國內銀行業缺乏自律和監管機制。
(四)政局不穩定
90年代以來,土耳其一直由各黨派組成聯合政府執政,各項政策在政府內部經常不能達成一致,導致政策貫徹不力。政治危機就直接誘發了2001年2月的金融危機。
三、危機的影響與啟示
土耳其金融危機除了使俄羅斯、波蘭、阿根廷等新興市場經濟體的證券市場出現輕微震盪外,並沒有向其它地區擴散,對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也較小。在2001年中期,土耳其經濟也開始復甦,僵硬的匯率制度已經廢除,里拉在貶值後提高了國內貿易品的出口競爭力,減少了進口需求,改善了國際收支狀況。危機雖然遠去,但有一些問題仍然值得我們深思。
土耳其接受了IMF的一系列葯方,依照新自由主義的原則來管理經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新自由主義主張管住貨幣,其它的一切讓市場自由決定,政府應該放棄干預。新自由主義以貿易自由化、資本流動自由化、公營事業私有化為主導思想來管理經濟。這體現的實際是世界市場強者的聲音,新自由主義硬把強者邏輯說成對弱者也有好處。土耳其稀里糊塗地成為了跨國公司和國際金融巨頭的盤中佳餚。當土耳其陷入危機,IMF開出了緊縮性政策的葯方,認為緊縮能降低需求、減少進口和改善經常賬戶,但是緊縮政策會使本已低迷的國內經濟大受打擊。同時IMF反對央行充當最後貸款人,認為應通過兼並解決國內的問題銀行,這樣就不僅失去了維護國家金融穩定最後一道屏障,還大開外資進入的方便之門。國際銀行就能以國際援助為名,以投資者身份跟進,大肆掠奪危機國的財富。
事後看來,如果土耳其早些拒絕IMF的建議,金融危機或許能夠避免。就算在危機發生時,央行也可以充當最後貸款人來穩定市場信心,緩和危機。然而固守新自由主義的原則使得土耳其政府放棄了這個選擇。可見,控制國家信貸、實行適度干預才能保證發展中國家經濟健康、平穩地發展。(范坤祥整理)
非出自本人
⑺ 土耳其里拉貶值近30%,貶值原因是什麼呢
經濟學中有個名詞叫做通貨膨脹,通貨膨脹帶來的直觀效應就是貨幣貶值,現代社會中幾乎所有國家都在通貨膨脹,只不過這個過程非常不明顯,是一個非常漫長的時間過程。而土耳其里拉貶值近30%也是由於通貨膨脹的緣故,只是土耳其通貨膨脹經歷的時間過程非常短暫。
其實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土耳其政府沒有把這些錢用對地方,錢沒有流向實體經濟,簡單的來說就是市場上的錢變多了,但是市場上可以購買的商品卻還是那些。如果土耳其政府能夠遇見到這一點,將錢投入實業,也許就不會發生現在這種情況了。
⑻ 土耳其里拉匯率暴跌原因
土耳其里拉匯率暴跌原因:資不抵債,大量外匯消耗。
一,土耳其政府凈外債現在已經接近450億美元,而可統計的土耳其公司的外債更是高達接近920億美元,二者合計1370億美元,相對於去年同期的1080億大大增長,已經大大超過了土耳其國家的外匯儲備,理論上來講土耳其是嚴重「資不抵債」。當然,債務不是要一次性付清,目前還暫時不會看到土耳其政府和公司違約。但是資不抵債,這會給投資人和外部世界對看空土耳其里拉有充足的理由,這也是這幾年土耳其里拉承壓最主要的原因。
二,其次,今年相對前兩年,大宗商品比如石油,天然氣等價格猛漲,而土耳其偏偏需要大量進口油氣,要消耗大量外匯,這也對土耳其不利。另外,現在11月,12月快到年底了,在土耳其開設公司的外國投資人在土耳其賺的利潤,有換匯,並匯回母公司的大量需求。這對本意捉襟見肘的土耳其外匯也是雪上加霜。總之,不管是哪根稻草,終於壓垮市場信心,導致土耳其里拉閃崩。
三,莫比烏斯沒有具體說明哪些國家容易受到貨幣危機的影響。但他表示,好消息是,自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許多新興市場以本國貨幣借入的資金增加了。在充分分析考慮了外債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百分比、外匯儲備與進口的比率以及股市指數等指標後,野村證券上周發布的一份分析報告顯示,面臨匯率危機風險最大的四個新興市場是埃及、羅馬尼亞、土耳其和斯里蘭卡。
該報告稱,展望未來,美聯儲在當前將貨幣政策正常化對新興市場來說不是一個特別好的前景。美聯儲將於本月開始縮減資產購買規模。大多數美聯儲官員都表示,他們至少在縮減購債規模結束之前不會考慮加息,但市場一直在尋找一個更快的加息時間表,目前市場已經消化了美聯儲在2022年6月開始加息的預期。
⑼ 關於土耳其里拉貶值近30%一事,你有何看法
土耳其里拉的貶值和土耳其國內的經濟衰退以及土耳其周邊局勢不穩定都有著很大的關系。土耳其雖然成為了北約成員國,但是在經濟領域當中,土耳其明顯不能和北約其他成員國進行相比。這些年國際的金融局是非常的復雜,而且也出現了經濟長期處於停滯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土耳其的經濟也會隨著全球經濟的疲軟出現崩潰的局面。可以說土耳其里拉的快速貶值也體現了國際投資者並不信任土耳其經濟的健康值。不過土耳其經濟的疲軟也和以下幾個原因有著很大的關系。
一、過高的債務導致土耳其經濟出現很大的隱患。土耳其這些年和歐美國家之間的關系非常的密切,所以這也使得土耳其吸引了很多西方國家的投資。雖然這些投資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土耳其經濟的快速發展,但是也導致土耳其各行各業出現了金融泡沫的情況。雖然土耳其經濟在高速發展的階段,這種金融泡沫並不會帶來太大的傷害,但是土耳其的經濟一旦出現嚴重的下滑的情況的話,那麼金融泡沫很有可能會導致土耳其經濟陷入嚴重的危機。
土耳其里拉的快速貶值可能還要持續一段時間,因為土耳其的經濟已經陷入了長時間的低迷狀態當中。如果土耳其不能恢復國內的經濟生產的話,那麼土耳其里拉的貶值可能會進一步加大。到那個時候,土耳其的經濟很有可能會面臨崩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