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和土耳其是什麼關系
❶ 為什麼說俄羅斯與土耳其是百年世仇俄土之間到底有何深仇大恨
經常能夠聽到一種說法,說俄羅斯和土耳其是百年世仇,那麼兩國之間到底有什麼深仇大恨的,這需要根據他們幾百年的歷史。來細細說道。
早期的歷史
幾百年前的土耳其可不是現在這個樣子。當時的土耳其是橫跨歐亞非大陸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而且急劇擴張和侵略性,把周圍的國家,比如說俄羅斯大公國,這樣的零散小國呀,打壓得很厲害,而且雙方的宗教信仰完全不同,土耳其是信仰穆斯林,俄羅斯信仰的是東正教,當時的人為了信仰是可以獻出生命的。那麼300多年的時間里,他們大概發生了有12次的戰爭,雙方死傷的人數,那是無法計算的了。而且雙方互有勝負,好像俄方的勝面相對來說還大一點。
俄羅斯現在會成為戰斗民族,他們的領袖普京也是睚眥必報的性格,而土耳其也是不甘示弱,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兩個國家可能會有更多的沖突。搞不好會爆發第13次俄土戰爭。
❷ 俄羅斯與土耳其這對老冤家,它們有著怎樣的恩怨糾葛呢
就在最近的土耳其航空展上,一架俄羅斯的蘇-35戰機參加了航展。也是在今年的莫斯科航展上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在普京的陪同下查看了蘇-57、蘇-35等制先進戰機,作為遭美國拒絕交付的F-35戰斗機的替代方案。同時前段時間網上還爆出了俄羅斯向土耳其出售了S-400防空導彈系統的新聞。作為北約組織成員國的土耳其,購買了俄羅斯的防空導彈系統先進戰斗機,這真是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情。
俄土這對冤家,現在搭得火熱,原因是各自都需要對方,俄羅斯長期受遭西方國家的打壓,國際活動空間有限,作為北約成員國的土耳其與俄羅斯保持著火熱的關系,對俄羅斯有著特殊的意義,同時也有利於改善經濟和外交上的被動。而土耳其邊境上的庫爾德問題,土耳其希望得到俄羅斯的支持,而且土耳其更是需要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發展經濟。
❸ 俄羅斯跟土耳其是世仇嗎為什麼歌詞里有幹掉土耳其的話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印度才是火雞
鏈接:http://www.hu.com/question/20776443/answer/19707287
來源:知乎
從歷史角度來看,兩國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在外交政策方面也幾乎從未站在過同一戰線上。可以從三個階段來看:1. 奧斯曼與沙俄時期兩個相鄰的封建帝國在擴張的同時必然會發生矛盾。宗教方面,沙俄普遍信仰東羅馬時期遺留下的東正教,而奧斯曼以蘇丹哈里發為首的穆斯林,奧斯曼帝國支持高加索地區的突厥民族穆斯林的政治訴求,而沙俄則支持土耳其境內的亞美尼亞等少數族群抵抗蘇丹的統治(PS:奧斯曼境內的亞美尼亞人遭屠殺也和亞美尼亞人與沙俄之間的曖昧關系密不可分)。歸根到底,兩者均想取得高加索、黑海,巴爾乾等地區的控制權,期間發生了n次戰爭(不詳述)。最後一次在一戰,兩國站在了不同的陣營,最終導致奧斯曼帝國戰敗並淪落為半殖民地,整體來說土耳其人佔下風。2. 土耳其與蘇聯兩個封建帝國與20世紀20年代分別解放並建立共和國。蘇聯可以說是名利雙收,整個東歐、巴爾干,中亞地區都受到蘇聯共產主義的影響,但土耳其則照搬德國瑞士等國的政治制度大規模西化,土耳其作為曾被瓜分的弱小鄰國,並且占據了極為重要的黑海出海口,自然成了蘇聯的眼中釘肉中刺。這也是為什麼土耳其一頭扎進美國的懷抱,成為首批北約成員的原因。最敏感的冷戰時期,土耳其境內部署了多達百枚的美國核彈。3. 現代土耳其與俄羅斯蘇聯解體後,兩國關系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近十年來經濟和能源的聯系逐漸加深,但是在中亞,敘利亞等地區政治問題方面依舊敏感。
❹ 歷史上,土耳其與俄羅斯有什麼恩怨糾葛
1、過去的241年裡,土耳其與俄羅斯之間先後爆發了12次戰爭,平均19年一次,這在世界歷史上來說,可以認為是標準的「世仇」。
2、「二戰」結束後,俄羅斯與土耳其之間的關系逐漸平穩向好,但是直到2015年11月24日,俄羅斯一架蘇-24戰機在土耳其與敘利亞邊境墜毀。事後,雙方確認了這一消息,並先後表示,該架戰機系被土耳其F-16軍機擊落。這一行為將俄羅斯與土耳其之間的關系推到了冰點。
作為回應,俄羅斯2016年1月對土耳其實施包括禁止從土進口農產品在內的一系列經濟制裁。
2016年6月,埃爾多安向普京就擊落俄戰機事件道歉,兩國關系開始解凍,俄方逐步取消對土製裁。
(4)蘇聯和土耳其是什麼關系擴展閱讀:
這兩個國家的恩怨則還要早得多,可以追溯到十三世紀,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攻佔了拜占庭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並宣稱自己是東羅馬帝國的繼承人。
而同一時期,俄羅斯帝國的沙皇伊凡三世迎娶了拜占庭帝國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菲婭·帕列奧羅格公主,因此沙俄繼承了拜占庭帝國的雙頭鷹標記,直到今天雙頭鷹圖案還是俄羅斯的國徽。
同時奧斯曼土耳其在幾百年的征服和統治中對東歐巴爾干各民族(主要是斯拉夫民族)以及東正教信徒的殘酷壓迫,加上沙俄本身對於擴張領土的強烈願望,這些都是兩國日後幾百年戰爭不斷的因素。
❺ 為什麼蘇聯控制東歐的時候,沒有動希臘和土耳其
1、冷戰美國實行圍堵政策,當時幾乎所有剛從德國獨立的東歐國家都倒向蘇聯,但是美國一定要控制住希臘和土耳其,一來是從另一邊牽制東歐和阿拉伯勢力;二來是守住通往北非的道路,不讓蘇聯直接進入北非,威脅英法勢力(實際上北非好幾個國家後來還是倒向蘇聯了)
2、二戰一結束希共就和政府開戰,美國就一直援助希臘政府,並且和希臘軍隊保持密切關系,最後打敗了希共。但是希共的影響仍然不小,加之希臘在北約的重要地位,於是美國就直接讓希臘軍政府發動政變上台;土耳其是因為凱末爾上台後蘇聯就給予了不小的援助,後來加入同盟國也是比較偏向蘇聯這邊的,所以美國也是大力援助土耳其、支持土耳其軍隊內部的親美派,土耳其雖然沒有直接的軍事獨裁,但是軍隊至今對政治的影響都還存在。
❻ 俄國土耳其歷史上有什麼恩怨,為什麼發生那麼多次戰爭呢
如果問起,這世界上哪個國家的人最恨俄羅斯,拋開蘇聯解體後獨立的波羅的海三國和烏克蘭,那就非土耳其莫屬了。從十七世紀到二十世紀,三百多年間,兩國之間的大型戰爭,多達12次。
即使是今天,兩國在敘利亞戰場的暗中較量,也是持續不斷。
那麼,俄土兩國間究竟有什麼歷史恩怨,為什麼會造成今天這種水火不容的局面呢?
(葉卡捷琳娜二世女沙皇)
真正讓土耳其痛不欲生的,是沙俄歷史上的葉卡捷琳娜二世女沙皇。第五次俄土戰爭爆發後,俄軍名將魯緬采夫和蘇沃洛夫大敗土軍,攻入克里木汗國和巴爾干,愛琴海的俄海軍也大獲全勝。
土耳其不得不休戰求和,俄國獲得了第聶伯河和南布格河之間地區和刻赤海峽,成功打通了夢寐以求的黑海出海口。
但是葉卡捷琳娜並不滿足。1783年,克里木半島、塔曼島和庫班地區也被俄國強行佔有。至此,俄國得到包括黑海重要港口在內的大片海岸線,成為黑海沿岸國家。國勢日衰的土耳其,只能間接承認了俄羅斯的吞並。
俄國在黑海區域的擴張,和英國的龐大殖民利益存在著尖銳的矛盾。英國希望利用土耳其,控制兩個海峽,遏制俄國與其爭霸。
第十次俄土戰爭時,俄軍一直挺進到離君士坦丁堡只有12公里的地方,差點實現彼得大帝的夙願。這次戰爭,不僅土耳其在整個巴爾乾地區的領土被肢解獨立,卡爾斯、阿爾達漢等也落入了俄國手中。
和俄國打了數百年的土耳其,慢慢淪落到牆倒眾人推的境地。1911年發生意土戰爭,1912年發生巴爾干聯盟戰爭。土耳其在巴爾干半島上的廣博領地,僅剩下伊斯坦布爾所在的一小塊東色雷斯。
十月革命後的蘇聯,和土耳其的凱末爾運動一拍即合。兩個世仇國家出現了少有的親密。但二戰後兩國關系再次走入冰點。在冷戰時期,土耳其一直是美國為首的北約,對抗蘇俄的最前沿陣地。
直到今天,俄羅斯還念念不忘君士坦丁堡和南方出海口的夢想,讓土耳其如芒在背。這對十世之仇的冤家,圍繞各自的政治利益,在敘利亞局勢中,暗地裡仍然摩擦不斷。
❼ 土耳其原來屬於蘇聯嗎
土耳其不屬於蘇聯。只是有部分領土被沙俄侵佔。
土耳其一直被沙皇俄國侵略。但是其領土的主題部分(安納托利亞)從未被俄羅斯佔領過。
所以,土耳其不是從蘇聯分出來的。
由於常年受沙俄侵略,所以土耳其與蘇聯的很多加盟共和國都是鄰居。比如烏克蘭、喬治亞、亞塞拜然、亞美尼亞。甚至著名的克里米亞半島,也是沙俄時代,從土耳其手中搶奪來的。
❽ 土耳其和俄羅斯的關系,為什麼會出現像過山車一樣的情形
土耳其和俄羅斯的關系從歷史上來看,可謂是世仇。但是決定國際關系的終極因素始終都是國家利益,土耳其和俄羅斯的關系也是如此,因為利益產生矛盾,又因為利益而互相接近。
按照道理來說,既然兩個世仇國家之間應該是爭端大於合作,但是呢,近代以來,美國參與了許多國際爭端。美國做的許多事情加劇了土耳其和美國的關系。例如一:疑似捲入推翻埃爾多安的軍事政變,二:它支持埃爾多安的政治對手居倫,居倫是伊斯蘭思想傳播者,近幾年還授予居倫綠卡,拒絕引渡以牽制埃爾多安,三:支持庫爾德人傾向明顯。而美俄關系想來不好,所以說,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土耳其開始接近俄羅斯是不難理解的。
❾ 俄羅斯跟土耳其有什麼仇為什麼持續了200多年的戰火
土耳其的前身是奧斯曼帝國,與俄羅斯是世仇關系,雙方至今還保持著歐洲歷史上最長的戰爭系列,長達240多年的戰火,平均每19年就會爆發一場大規模戰役。不過一戰後奧斯曼帝國四國同盟被俄羅斯、英國、法國等協約國擊敗。後來奧斯曼帝國滅亡,就變成了現在的土耳其。
連續爆發241年的戰役,俄土雙方的民族仇恨根深蒂固,直到近現代還未完全消除,而造成這種民族仇恨的主要原因就是利益作祟。在俄美爭霸時期,土耳其選擇了加入美國同盟陣營,是北約在南部的支撐點。
不過俄羅斯分化美國盟友的手段也非常高明,近幾年土耳其彷彿正在向俄羅斯靠攏。
❿ 二戰末期,蘇聯為什麼沒在巔峰時期拿下土耳其
看這篇文章
說到俄國和土耳其的關系,那可真是源遠流長。當年的奧斯曼土耳其和沙俄死磕了很久,雙方一直圍繞著黑海地區的控制權反復較量。從沙俄到蘇聯,這個國家始終未能徹底獲得黑海地區的出海口。在二戰結束時,蘇聯擁有1300多萬軍隊,可蘇聯並沒有趁機拿下土耳其。政治高於軍事,不是什麼事情都是依靠軍隊解決的,這是憤青們需要明白的事情。
一、土耳其是標準的不見兔子不撒鷹
在一戰時,土耳其一念之差加入了同盟國陣營。結果在戰爭結束以後成了戰敗國,1919年,各國召開了凡爾賽會議,會議對德國、土耳其等戰敗國都進行了制裁。土耳其幾乎所有的歐洲領土都被瓜分,土耳其從一個准一流的大國降為了二流國家,徹底喪失了在歐洲的話語權。在二戰爆發以後,土耳其學精明了。這回它同時兩面下注,一方面為德國提供資源,另一方面為英軍提供駐泊港口。就這樣,雙方都不想動這個國家。在蘇德戰爭爆發以後,土耳其似乎看到了機會。戰爭初期,蘇聯真是大敗虧輸。土耳其厲兵秣馬,開始積極准備。一旦德軍攻入莫斯科,那它就趁機佔領高加索地區。這一點蘇聯方面也是清楚的,有一部分軍隊始終不敢調動,這些部隊就是警戒土耳其的。
誰知在美英的支援下,蘇聯越打越壯,後來直接開始了反攻。這回土耳其可真的無奈了,它立刻撤回軍隊,就當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可是兩國之間的梁子就這么結下了,要知道蘇聯是很記仇的。截止1945年年初,德國已經是敗局已定。英美聯軍從西部進攻德國本土,蘇聯軍隊也即將從東面攻入德國。這年5月,蘇聯軍隊最終佔領了德國首都柏林,德國宣布無條件投降。在此之後,就輪到日本了。一個多月以後,斯大林、杜魯門和丘吉爾在德國的波茨坦舉行會議,這次會議的主要內容是劃分各國的勢力范圍。斯大林在會議中直接提出了黑海問題,蘇聯的要求是徹底控制黑海。
二、在美英的壓力下,蘇聯做出了讓步
具體情況是這樣的,土耳其占據著黑海地區的出海口,只要土耳其願意,它隨時可以封死蘇聯黑海艦隊。對於蘇聯來說,黑海出海口就是自己的「蘇伊士運河。」只要控制了出海口,蘇聯艦隊就可以隨意進入地中海,那可是歐洲大陸的腹地。蘇聯人知道這個道理,美英兩國也不傻。兩國堅決反對蘇聯這么做,斯大林和丘吉爾甚至發生了爭吵。就在這個時候,英國大選的結果傳來,丘吉爾落選,艾德禮成為了新的當家人。艾德禮到達波茨坦以後,斯大林曾試圖與其談判,可這位新首相明顯業務不熟練。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總統杜魯門亮出了自己的殺手鐧。真是巧的很,美國的原子彈剛剛試爆成功。
杜魯門非常傲嬌的告訴斯大林:「美國已經擁有了一種威力驚人的炸彈。」蘇聯的原子彈也在研究之中,斯大林當然知道他說的就是原子彈。美國率先擁有原子彈,這等於直接占據了先機。對此,斯大林只能臉色煞白的回答:「那就用給日本人吧。」美國擁有原子彈做後盾,蘇聯方面當然要矮上一截。當時蘇聯的原子彈研究還出去前期研發階段,距離實際運用差得遠。美國出來為英國撐腰,蘇聯不得不做出讓步,黑海的出海口問題至今沒有解決。事情遠沒有結束,1946年年初,美國向蘇聯發出最後通牒,要求蘇軍在5月1日之前撤離伊朗,否則300枚原子彈炸平蘇聯。最終蘇聯選擇了讓步,從伊朗撤出了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