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政府為什麼要拆市公園
❶ 土耳其多是山區,為什麼農業還那麼發達
「我想要帶你去浪漫的土耳其,然後一起,去東京和巴黎~」。這首歌的大火,讓無數情侶都憧憬土耳其的浪漫美景。實際上,近些年土耳其國內的旅遊業的確很火爆,作為一個橫跨歐亞兩洲的國家,土耳其內部多是山區。
傳統農業的身影越來越少,由此削減的市場份額,使得農業人口不斷流失。不管怎麼說,科技化的時代,傳統農業註定會越來越沒落。即便這會讓土耳其處於尷尬境地,也是早晚都要面對的,晚痛不如早痛,麻溜地尋找新目標,才是正道。
❷ 土耳其為什麼要放棄中國的紅旗9
2013年9月,土耳其開始建設其首個遠程防空和反導系統。在眾多的軍工企業中,中國憑借著精密機械進出口公司一舉中標,合同數十幾億美元成為中國軍貿最大的一單。但一年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卻發表申明,由於與中方的談判始終不合心意,土耳其想轉移陣地,與法國Eurosam公司商討購買遠程防禦導彈系統的具體事宜。 數個月後的2015年2月,土耳其國防部長耶爾馬茲表示,該國將按照原計劃斥資34億美元向中國采購導數小時後,一名負責國防采購的高層官員卻出面澄清,表示並未就這筆軍購案作出最終決定。 從土耳其高層出爾反爾、閃爍其詞的曖昧表現可以看出,這單軍貿有點懸。果不其然,11月中旬,英國路透社報道稱,土耳其政府撤銷了與中國簽署的價值幾十億美元的「紅旗-9」遠程防空導彈合約。17日,土耳其國防部就此在網站上發表聲明稱,「(國防工業)委員會決定取消這一項目,並運用國內資源自行研發遠程防空和導彈防禦系統」。
可讓土耳其方面沒有想到的是,今年11月24日發生了土耳其F16戰機擊落俄羅斯蘇24軍機事件。這一事件不斷發酵,俄土雙方在政治、經濟、軍事等多方面不斷交鋒。雖然土耳其坐擁北約第二大常規軍力,但面對憤怒的北極熊也還是有些力不從心。 更讓土耳其郁悶的是,在俄土交惡之前,美國等北約盟友已經宣布從土耳其撤走部署的愛國者導彈。沒有了盟友的愛國者,土耳其只能依靠「奈基」這樣的老爺爺型號保衛自己的天空。
這逼迫土耳其不得不下定決心不惜花重金也得采購到「紫苑-30」。於是,土耳其就不但向歐洲防空導彈公司派出了談判團,還希望該公司能把一些防空系統暫時部署在土敘邊境上的地點,以解燃眉之急。
土耳其現在臨時抱佛腳,慌慌張張向歐洲求援,甚至提出了非常的要求,這對歐洲人來說是個借機大撈一把的良機。相信歐洲人不會錯失機會,而土耳其人早先處心積慮要節省一大把銀子的夢想,也許要在這次向歐洲求援時反過來說:土耳其人不得不放血了! 土耳其為了防空系統忙的焦頭爛額,中國紅旗9的盛名以及中國軍品質優價廉的廣告已廣播出去,土耳其買不買中國的紅旗9,中國都是這次國際軍火市場博弈中的最大贏家。
❸ 土耳其為什麼暴亂
一開始是環保主義者抗議政府破壞環境拆掉公園,然後世俗派民眾抗議政府偏袒伊斯蘭勢力,左翼學生抗議土耳其和美國是同盟,伊朗忽悠的極端什葉派渾水摸魚
❹ 土耳其為什麼要從伊斯坦布爾遷都安卡拉
1、伊斯坦布爾位於土耳其海峽的兩側,地跨歐亞兩洲,是連接巴爾乾和西亞的咽喉要道,也是連接黑海和地中海的必經之地,戰略位置非常重要。正是這種重要的戰略位置,使得伊斯坦布爾非常容易遭到攻擊。
一戰中,伊斯坦布爾遭到了協約國的猛烈攻擊,英法海軍輕松的就抵達了伊斯坦布爾附近的海面。在強大的現代海軍面前,伊斯坦布爾是非常危險的。一戰後,土耳其帝國土崩瓦解,土耳其丟掉了大部分土地,特別是巴爾乾地區,只剩下了周邊零星的土地。
伊斯坦布爾距離國境線非常近又沒有什麼戰略縱深,已經變得非常不安全。同時,周邊的希臘和保加利亞等國家一直虎視眈眈,特別是希臘,和土耳其一直打到1922年,所以土耳其不得不遷都更安全的內陸。
2、雖然伊斯坦布爾是土耳其最大、條件最好的城市,但安卡拉也不差。安卡拉歷史悠久,經濟發達,交通便利,是僅次於伊斯坦布爾的土耳其第二大城市,而且安卡拉位於土耳其內陸,既能夠輻射全國,加強對國家的控制,又遠離邊境,非常安全,所以土耳其從伊斯坦布爾遷都的時候選擇了安卡拉。
3、伊斯坦布爾是奧斯曼帝國的首都,是奧斯曼帝國的核心,奧斯曼帝國殘余勢力非常強大。一戰後,奧斯曼帝國崩潰,凱末爾廢黜了土耳其蘇丹,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國。
凱末爾為鞏固自己的實力,防止奧斯曼帝國殘余勢力的反撲,所以決定遷都。安卡拉是凱末爾的大本營,凱末爾在當地的統治非常穩固,所以凱末爾把首都遷到了安卡拉。
(4)土耳其政府為什麼要拆市公園擴展閱讀:
土耳其共和國成立以前,安卡拉不過是個小城,而到2009年已發展為約有500萬人口的現代化都市,僅次於經濟中心、古都伊斯坦布爾。
安卡拉市區分新舊兩部分,老城以修建在一座小山丘上的古城堡為中心;新城環繞在老城東、西、南三面,尤以南面的城區最為整齊,這里均是歐式建築,大國民議會和政府主要部門都集中在該區,再往南是使館區和總統府所在地——羌卡亞。
貫穿南北的主要街道是以共和國奠基人凱末爾的尊稱命名的,叫阿塔圖爾克大道。這條大街上的民族廣場、勝利廣場和紅新月廣場上都建有凱末爾的塑像,他或高踞馬背,或昂首挺立,形象逼真。
安卡拉以行政中心和商業城市聞名,工業不很發達,經濟上的重要性遠不如伊斯坦布爾、伊茲密爾、阿達納等城市。這里只有一些中小規模的工廠。
安卡拉地勢起伏不平,氣候屬半大陸性氣候。主要農產品有小麥、大麥、豆類、水果、蔬菜、葡萄等。牲畜主要有綿羊、安哥拉山羊、黃牛。
這里有著名的安卡拉大學、中東技術大學等高等學府。在老城區的一個山坡上,建有一座赫蒂博物館,裡面陳列著許多浮雕、青銅器等。這些屬於公元前六、七世紀的歷史文物,充分顯示出古代赫蒂人的高度文明。安卡拉建有許多清真寺。這些清真寺是伊斯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❺ 政府為什麼要建設公園
你好,建公園就是為人民的生活添加色彩!為城市增加美麗景點!屬於城市建設! 謝謝 望採納
❻ 伊斯坦布爾作為土耳其最大的城市,為何沒有成為土耳其的首都
並不是最大的城市作為一個國家的首都就是好事,伊斯坦布爾這個位置靠海,地理位置是夠優越,發展得也比安卡拉好太多,但土耳其政府堅持不把首都設立在伊斯坦布爾這個城市。原因很簡單,伊斯坦布爾這個地區周邊都有國家相鄰,在靠海位置的港口也容易遭到海上襲擊。土耳其國家之前是被海上戰爭打怕了,怎麼可能還會選沿海地區作為首都。
其實不止土耳其這個國家在選取首都位置上放棄了最大城市的位置,美國也同樣沒有將紐約這個大都市作為美國首都,從而選擇了華盛頓,悉尼也是澳大利亞的最大一個城市,但是首都卻定在了堪培拉這個地方,一個國家城市的大小不代表一個首都的定位。
❼ 20世紀初期土耳其新政府實行了哪些新政
土耳其新政府實行了一系列資產階級性質的民主改革,如發展民族經濟;廢除伊斯蘭教主(「哈里發」)制度,實行政教分離;以資產階級的民法和刑法代替伊斯蘭教法規;擴大世俗教育;給予婦女在選舉、教育和就業方面以一定的平等權利,廢除陋習,等等。後來,凱末爾領導的土耳其共和黨的黨綱,把凱末爾主義概括為六項原則:「共和主義」、「民族主義」、「平民主義」、「國家主義」、「世俗主義」和「改革主義」。但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封建土地所有制問題。
❽ 土耳其為什麼發生軍事政變
主要是世俗社會和伊斯蘭主義之間的爭斗。
1960年至2016年間,土耳其軍隊發動了5次軍事政變,平均每十年一次。1960年4月27日,土耳其武裝部隊總參謀長傑馬勒·古爾塞勒將軍發動政變,推翻時任曼德列斯政權,並出任臨時總統、總理兼國防部長。1961年10月大選後,軍人政權還政於民。1971年3月12日,因不滿土耳其各種激進組織出現,土耳其軍方向蘇奈總統和國民議會提交了一份備忘錄,要求建立「一個強大的可信賴的政府」。當天,1965年開始執政的德米雷爾正義黨政府被迫辭職,史稱「備忘錄政變」。1980年4月,土耳其選舉期間,由於左右勢力勢均力敵,選舉曠日持久,經濟形勢每況愈下。同年9月12日,土耳其武裝部隊總參謀長科南·埃夫倫發動武裝政變,宣布解散議會和內閣,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接管國家權力。埃夫倫將軍自任國家元首,建立軍政府。後來的1997年6月18日,在軍方的強大壓力下,宗教色彩濃厚的總理埃爾巴坎辭去職務。2016年7月16日,土耳其爆發了第六次軍事政變。
根據土耳其政變軍方發表的聲明,他們此次政變是為了恢復民主與自由。當然這只是對外宣傳的說辭,或者說表面原因。究其根本,土軍方發動政變恐怕還是要歸根到世俗力量與伊斯蘭之間的交鋒上來。
現代土耳其脫胎於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奧斯曼土耳其時期,伊斯蘭教被奉為國教,其採取政教合一的政體,民眾接受的是伊斯蘭化的教育。伊斯蘭教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說,土耳其有著深厚的伊斯蘭文化傳統。
一戰後,凱末爾領導的革命獲得了勝利,土耳其共和國誕生。革命勝利後凱末爾採取了一系列世俗化的措施。取消了政教合一制度,實行政教分離;以資產階級世俗法律代替伊斯蘭教法,撤銷伊斯蘭法庭;撤銷伊斯蘭長老委員會,設立宗教事務委員會,由政府管理宗教活動;改革伊斯蘭化的教育制度,改以西式教育等。凱末爾的世俗化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土耳其也成為伊斯蘭世界中,世俗化最徹底的一個國家。
凱末爾的世俗化改革勢必要觸及伊斯蘭勢力的利益,伊斯蘭勢力一直沒有放棄重拾影響。伊斯蘭勢力與世俗化力量一直都在交鋒,但總體而言,世俗力量一直占據優勢。作為世俗化力量象徵的土耳其軍隊一直都是世俗化成果的堅定捍衛者。1960年、1971年和1997年,土耳其軍方曾多次發動政變,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打擊伊斯蘭主義的抬頭。
1961年,土耳其通過了《土耳其軍隊內部服務法》,其後1982年又修改了憲法。兩者都賦予了土耳其軍隊在國家危難之際極大的許可權。
土耳其軍方此次政變,很大程度上就是不滿埃爾多安的伊斯蘭主義傾向。埃爾多安在還未當任國家領導人時,就曾表露出強烈的伊斯蘭主義傾向。1998年,他還因朗誦鼓吹原教旨主義的禁詩被判處四個月的監禁。2003年上台執政後,他採取了一些不利於世俗化的措施,導致土耳其國內日益伊斯蘭化。埃爾多安上台後,大肆建造清真寺,從2002年至今大約建造了17000座。在教育改革方面,他採取了偏向於宗教學校的政策,10年間,宗教學校的學生翻了10倍。
除此以外,埃爾多安失敗的周邊外交政策也有可能是此次政變的原因之一。2002年,埃爾多安上台後,積極推動「零問題」外交。土耳其通過這一政策改善了同周邊國家之間的關系,地區影響力得到了提升,與此同時也為經濟發展創造了一個有力的周邊環境。土耳其經濟在此期間高速發展,躋身為「新鑽國家」,是全球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隨著實力的增強,土耳其燃起了重做大國的雄心壯志。不斷插手周邊事務,導致與周邊國家交惡。土耳其的「零問題」外交也變成「零朋友」外交。此外,在打擊伊斯蘭國方面先是放任不管,後又惹火燒身,導致土耳其國內安全惡化。一系列政策的失誤,引發了民眾的不滿。
最後,埃爾多安加速集權進程也可能是原因之一。埃爾多安於2003年11月受命組閣,正式執掌政權。作為一個強勢的政治人物,此後的土耳其政壇打上了深刻的埃爾多安個人色彩。顯然,埃爾多安也是一個迷戀權力的人。2007年埃爾多安獲得連任。當年,土耳其通過全民公決修改了憲法,將議會選舉總統制改為直選。此事也被看作是埃爾多安在為自己的政治前途作安排。2014年,埃爾多安在卸任總理後,成功當選土耳其第一任直選總統。土耳其實行的議會制,總統本是虛位的,沒有實權。但是埃爾多安,不甘於做一個沒有實權的總統,他試圖想推動土耳其成為一個總統制國家,但是這涉及到修改憲法。從目前正發黨在議會所佔席位來看,通過議會修憲顯然是不可能的,埃爾多安也只能另謀他法。
❾ 土耳其大批民眾逃離大城市,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近日,土耳其出現了大批民眾逃離大城市的情況,這一新聞迅速上了熱搜,引起了網友們的廣泛關注,也引發了網友們的激烈討論。一些網友認為,他們真的沒有必要逃離,這樣只會讓疫情更加嚴重。而另一些網友也認為,民眾大批逃離也是可以理解的。那麼土耳其大批民眾逃離大城市,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而2021年5月13日是土耳其的開齋節,這個節日恰巧是在土耳其全面封城的日期里,大批民眾趕在豐城前進行采買,商家們被擠得水泄不通。
而有一些民眾是想趕在封鎖前離開大城市,回到鄉下或者是到南部地中海區域度假。
其實,在土耳其全面封鎖之前逃離大城市,不僅會造成交通的擁堵,還會出現一些安全隱患,另外在這個時候逃離大城市,對新冠肺炎疫情來說,只會讓疫情更加嚴重。這一點在我國做的就比較好,在疫情初期,我國也採取了居家減少外出的政策,我們每個人都是自覺的自願的待在自己家中,這樣不僅可以更好地保護我們自己的安全,另外也可以為解決相關肺炎疫情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❿ 為什麼土耳其會政變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研究員儲殷認為,這次政變可以說是土耳其軍方作為世俗勢力的代表所作的反抗。宗教勢力在土耳其有著廣泛的民眾基礎,而這與土耳其建國後奉行的世俗化方針構成了長期矛盾。土耳其軍方歷史上頻繁發動政變,實際上就是不停地進行「政治重啟」,以釋放世俗勢力與宗教勢力之間矛盾所帶來的壓力。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董漫遠認為,這次軍事政變反映出包括軍隊在內的土耳其世俗力量對埃爾多安掌控的正義與發展黨的不滿。發動政變的軍人認定,正義與發展黨正在引導國家偏離世俗化方向,這也是歷史上土軍方多次政變的主要原因之一。
董漫遠指出,土耳其歷史上幾次政變的共同特點是,軍隊總參謀長以及海陸空和憲兵四個軍種的司令達成一致,有預謀有計劃,行動力很強。但此次政變有所不同:一是領導人並非高層將領,二是參與人數有限,三是沒有得到陸軍的支持,明顯具有「賭博」性質,因此很快遭遇失敗。可以預料,埃爾多安下一步必將加強對軍隊的管控和整肅,反對力量將因此受到重創。
董漫遠認為,這次行動難以成功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方面,在正義與發展黨的領導下,土耳其近年的社會、文化生活雖然宗教色彩較濃,但並沒有徹底偏離世俗道路,土耳其仍是政教分離的國家;另一方面,埃爾多安政府在執政中並沒有犯下大錯。
儲殷也認為,這次政變失敗幾乎是必然的。首先,反對埃爾多安的一批土軍方高層將領幾年前基本已被肅清,政變軍人沒有強有力的領導,群龍無首;其次,土政治環境發生了根本改變,土軍方過去幾次政變獲得成功是因為當時的政府力量較弱,而現在執政的正義與發展黨力量強大,有較強的民意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