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為什麼不斷升級
『壹』 土耳其F16擊落亞美尼亞戰機,土耳其為什麼越來越囂張
土耳其囂張的理由估計是覺得亞美尼亞好欺負,別看土耳其對抗美國、俄羅斯等大國有些吃力,但是對付亞美尼亞這種小國還是信手拈來的,對於軍事武裝、人員配備都沒有土耳其“豪華”的亞美尼亞來說,被土耳其盯上只能自認倒霉。
土耳其就好像是一個跳樑小丑,真的是讓人看著惡心,聽著厭惡!
『貳』 土耳其為何說,與俄羅斯的蘇-35相比美國F-16就像一堆廢鐵
土耳其是要購買俄羅斯的戰機的,所以會這么說。土耳其在此前購買了俄羅斯的防空系統,在選擇戰機的時候會有很多的想到,但是你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土耳其選擇俄羅斯的戰機的可能性會更大。所以對於土耳其來說,購買先進國家的先進的戰機還是很有必要的。
土耳其在此前購買了俄羅斯的防空系統,然後要繼續買戰斗機的話作為土耳其。是美國的盟友土耳其會挑戰美國,美國也會制定出相應的制裁措施。
『叄』 召回大使、抵制貨物……法國和土耳其因為啥導致矛盾升級
這與兩個的對外政策有很大的關系。矛盾的升級,從來都不是一次性的,而是無數個小矛盾的累計。法國和土耳其,一個抵制貨物,一個召回大使,有點撕破臉皮的感覺。
01、導火線導致這次法國、土耳其兩國矛盾生氣的導火線是法國一個歷史老師在學校外被人斬首致死。這個老師,曾開過一個關於非常有爭議性的課程。
總的來說,這兩個國家的矛盾肯定不會少,但也不會正面起太大的沖突,畢竟現在整體的局勢還是很緊張的。加上疫情,也是不可能打戰等,有接觸性的沖突的。
『肆』 土耳其在敘利亞不惜一戰,他們的最終目的到底是什麼
第一,土耳其為了震懾國內的恐怖主義的囂張氣焰,維護國內政治和社會的安定。
自從2000年以來,土耳其和敘利亞的戰爭一直從來沒有消失過,只是不斷以各種摩擦方式在進行,我們最熟悉的就是前幾個月美國警告土耳其不要進入敘利至有著類似的語言和信仰,這種因素直接影響著土耳其收復伊德利卜,另一個方面就是以色列和法國都想在其所爭議的中東地區重新部署自己的戰略安全計劃,如果在敘利亞可以部署到其加的軍事武器或者是軍隊可以直接在中東獲得大量利益,這個就促使了土耳其和敘利亞戰爭。
如有遺漏,歡迎補充。
『伍』 土耳其為什麼發生軍事政變
主要是世俗社會和伊斯蘭主義之間的爭斗。
1960年至2016年間,土耳其軍隊發動了5次軍事政變,平均每十年一次。1960年4月27日,土耳其武裝部隊總參謀長傑馬勒·古爾塞勒將軍發動政變,推翻時任曼德列斯政權,並出任臨時總統、總理兼國防部長。1961年10月大選後,軍人政權還政於民。1971年3月12日,因不滿土耳其各種激進組織出現,土耳其軍方向蘇奈總統和國民議會提交了一份備忘錄,要求建立「一個強大的可信賴的政府」。當天,1965年開始執政的德米雷爾正義黨政府被迫辭職,史稱「備忘錄政變」。1980年4月,土耳其選舉期間,由於左右勢力勢均力敵,選舉曠日持久,經濟形勢每況愈下。同年9月12日,土耳其武裝部隊總參謀長科南·埃夫倫發動武裝政變,宣布解散議會和內閣,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接管國家權力。埃夫倫將軍自任國家元首,建立軍政府。後來的1997年6月18日,在軍方的強大壓力下,宗教色彩濃厚的總理埃爾巴坎辭去職務。2016年7月16日,土耳其爆發了第六次軍事政變。
根據土耳其政變軍方發表的聲明,他們此次政變是為了恢復民主與自由。當然這只是對外宣傳的說辭,或者說表面原因。究其根本,土軍方發動政變恐怕還是要歸根到世俗力量與伊斯蘭之間的交鋒上來。
現代土耳其脫胎於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奧斯曼土耳其時期,伊斯蘭教被奉為國教,其採取政教合一的政體,民眾接受的是伊斯蘭化的教育。伊斯蘭教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說,土耳其有著深厚的伊斯蘭文化傳統。
一戰後,凱末爾領導的革命獲得了勝利,土耳其共和國誕生。革命勝利後凱末爾採取了一系列世俗化的措施。取消了政教合一制度,實行政教分離;以資產階級世俗法律代替伊斯蘭教法,撤銷伊斯蘭法庭;撤銷伊斯蘭長老委員會,設立宗教事務委員會,由政府管理宗教活動;改革伊斯蘭化的教育制度,改以西式教育等。凱末爾的世俗化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土耳其也成為伊斯蘭世界中,世俗化最徹底的一個國家。
凱末爾的世俗化改革勢必要觸及伊斯蘭勢力的利益,伊斯蘭勢力一直沒有放棄重拾影響。伊斯蘭勢力與世俗化力量一直都在交鋒,但總體而言,世俗力量一直占據優勢。作為世俗化力量象徵的土耳其軍隊一直都是世俗化成果的堅定捍衛者。1960年、1971年和1997年,土耳其軍方曾多次發動政變,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打擊伊斯蘭主義的抬頭。
1961年,土耳其通過了《土耳其軍隊內部服務法》,其後1982年又修改了憲法。兩者都賦予了土耳其軍隊在國家危難之際極大的許可權。
土耳其軍方此次政變,很大程度上就是不滿埃爾多安的伊斯蘭主義傾向。埃爾多安在還未當任國家領導人時,就曾表露出強烈的伊斯蘭主義傾向。1998年,他還因朗誦鼓吹原教旨主義的禁詩被判處四個月的監禁。2003年上台執政後,他採取了一些不利於世俗化的措施,導致土耳其國內日益伊斯蘭化。埃爾多安上台後,大肆建造清真寺,從2002年至今大約建造了17000座。在教育改革方面,他採取了偏向於宗教學校的政策,10年間,宗教學校的學生翻了10倍。
除此以外,埃爾多安失敗的周邊外交政策也有可能是此次政變的原因之一。2002年,埃爾多安上台後,積極推動「零問題」外交。土耳其通過這一政策改善了同周邊國家之間的關系,地區影響力得到了提升,與此同時也為經濟發展創造了一個有力的周邊環境。土耳其經濟在此期間高速發展,躋身為「新鑽國家」,是全球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隨著實力的增強,土耳其燃起了重做大國的雄心壯志。不斷插手周邊事務,導致與周邊國家交惡。土耳其的「零問題」外交也變成「零朋友」外交。此外,在打擊伊斯蘭國方面先是放任不管,後又惹火燒身,導致土耳其國內安全惡化。一系列政策的失誤,引發了民眾的不滿。
最後,埃爾多安加速集權進程也可能是原因之一。埃爾多安於2003年11月受命組閣,正式執掌政權。作為一個強勢的政治人物,此後的土耳其政壇打上了深刻的埃爾多安個人色彩。顯然,埃爾多安也是一個迷戀權力的人。2007年埃爾多安獲得連任。當年,土耳其通過全民公決修改了憲法,將議會選舉總統制改為直選。此事也被看作是埃爾多安在為自己的政治前途作安排。2014年,埃爾多安在卸任總理後,成功當選土耳其第一任直選總統。土耳其實行的議會制,總統本是虛位的,沒有實權。但是埃爾多安,不甘於做一個沒有實權的總統,他試圖想推動土耳其成為一個總統制國家,但是這涉及到修改憲法。從目前正發黨在議會所佔席位來看,通過議會修憲顯然是不可能的,埃爾多安也只能另謀他法。
『陸』 土耳其為什麼對俄羅斯懷有那麼深的仇恨
因為俄羅斯和土耳其兩國之間在經濟上還有政治上,文化等方面存在著很多的矛盾,而且土耳其是一個宗教國家,他們和敘利亞的關系還不錯,所以這兩個國家經常發生戰爭。
後來在古巴導彈危機中,美蘇雙方協議中有一個交易就是在蘇聯從古巴撤走導彈的同時,美國也要把土耳其部署的導彈都撤走。所以土耳其和俄羅斯的關系是很不好的,甚至不惜以卵擊石。
『柒』 敘利亞動盪8年,周邊大國角力不斷,為何土耳其現在佔了上風
敘利亞到現在已經動盪了8年了,各國勢力魚龍混雜,但是現在卻是土耳其佔了上風,這是因為現在的美國已經撤兵,土耳其就沒了約束,所以才敢插手敘利亞內戰。
一直到今天,敘利亞戰爭的擴大和局勢的不斷變化,讓土耳其無法再繼續坐視南方鄰居不管。從空軍戰機擊落敘利亞邊境的俄羅斯戰斗轟炸機,到直接派出大規模的部隊參加對isis的圍剿。土耳其迫於地緣政治因素,正緊跟著前人的步伐,讓自己進入了一個熟悉而又陌生的戰場。
『捌』 敘利亞東北部的緊張局勢不斷升級,其原因是什麼
現如今的局勢比較復雜,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的態度忽明忽暗,在此之前還和大帝會晤面談關於敘利亞的問題,但是現在美方和土耳其又開始有小動作了,在敘利亞北部的卡米什利市,美方巡邏人員和敘利亞政府軍再次發生武裝沖突,據敘利亞方面報道,美方最後叫來了空中支援使得敘利亞軍方一死兩傷。
之後就是上面提到了埃爾多安和大帝面談之後,事情安生了一段時間,但是現如今美國再次站出來攪局,敘利亞和平之路看來還得一段時間。說到底還是美國不甘心讓俄羅斯沖出他設置的包圍圈,不想看到俄羅斯的勢力范圍再次指染中東,而土耳其也不願看到一個自己的敵對國身後站著一個超級大國,所以敘利亞這次找俄羅斯幫忙不知道是不是走了一步好棋。
『玖』 土耳其的什麼事對原油價格發生影響
土耳其荷蘭「懟」上了,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荷蘭領事館外,土耳其民眾3月12日舉行抗議活動。
荷蘭外交部發表聲明稱,取消土外長班機著陸許可是出於「公共安全方面的原因」。此舉引發土耳其人的不滿和抗議。
土耳其下個月就要舉行修憲公投,為了在海外僑民中間拉票,土耳其很多官員都跑到歐洲國家去搞宣傳活動。但是,這些土耳其官員並不受歐洲國家的歡迎。荷蘭直接不允許土外長的飛機落地,還趕走了從陸路進入荷蘭的土耳其家庭和社會事務部長。
隨著土耳其與荷蘭「口水戰」的不斷升級,在歐洲國家看來,土耳其官員的到訪和公投造勢活動,可能會喚起當地土耳其人的政治參與意願。因「脫歐」傾向、民粹主義抬頭等問題而焦頭爛額的歐洲國家,不願看到土耳其的「內政」蔓延至歐洲,導致在歐洲的土耳其人出現政見對立等矛盾。因此土耳其遭歐洲集體抑制。
『拾』 土耳其出兵如何攪動敘利亞局勢
土耳其在敘利亞北部阿夫林地區開展的軍事行動已近一周,盡管包括美國、歐盟在內的各方展開斡旋,但戰事尚無停息跡象。1月25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前往與阿夫林接壤的哈塔伊省視察部隊,表示只有在達成預定目標後土方才會停止軍事行動。
過去數周,土耳其武裝部隊多次炮擊敘利亞北部阿夫林地區的「人民保護部隊」目標,並將坦克等裝備派遣到土敘邊境。盤踞在該地區的「人民保護部隊」被土耳其政府認為是其心腹大患庫爾德工人黨在敘利亞的分支。1月21日,土耳其武裝部隊總參謀部宣布對阿夫林地區發起代號為「橄欖枝行動」的地面軍事行動。從此前強硬警告、跨境炮擊到現在親自上陣,土耳其針對阿夫林地區的軍事行動不斷升級可以說與美國主導的打擊「伊斯蘭國」的多國聯盟證實欲在敘利亞打造「邊境安全部隊」一事密切相關。
本月14日,多國聯盟發言人瑞安·狄龍表示,多國聯盟和「敘利亞民主軍」正在打造敘利亞「邊境安全部隊」,該部隊組建的最終目標大約是3萬人。美國此舉一石激起千層浪,立即遭到來自敘利亞、俄羅斯、土耳其和伊朗等國的一致強烈反對。敘利亞外交部發表聲明強烈譴責美國主導的國際聯盟公然侵犯敘利亞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公然違反國際法。此外,俄羅斯、土耳其和伊朗也都指責美國公然干涉敘利亞內政,並且企圖分裂敘利亞。美國在敘利亞欲組建「邊境安全部隊」之所以會引發多方強烈反對,事實上是因為此舉系美國利用敘利亞問題牽制上述四方的「一石多鳥」之策。
首先,隨著敘利亞危機的重點由打擊「伊斯蘭國」轉向政治和解進程,美國意圖加大扶持敘利亞反對派對巴沙爾政權施加壓力,以此達到影響敘利亞未來政治安排的目的。
其次,俄羅斯通過軍事介入敘利亞不僅鞏固了其在中東的地緣戰略支點,而且還奠定了其在中東重量級玩家的地緣政治地位。美國有意加強軍事存在來一定程度上削弱俄羅斯在敘利亞乃至中東的影響力,尤其是在普京下令從敘利亞撤軍之際。
再次,7.15未遂軍事政變之後,土耳其與俄羅斯的關系在越走越近的同時,與西方的關系卻漸行漸遠。不論加入俄土伊主導的敘利亞問題三方合作機制還是執意從俄羅斯購買S-400防空導彈系統,土耳其日益表露的離心傾向已導致美國和北約陣營的不安。為此,美國拿庫爾德人問題上做文章顯然有約束土耳其的用意。
最後,伊朗借打擊「伊斯蘭國」之機將軍事力量輸入到敘利亞,成建制的什葉派民兵以及可能在敘利亞修建的軍事基地,都令美國及其中東盟友以色列倍感威脅。美國強化在敘利亞的軍事存在也有安撫以色列、防止伊朗滲透的考慮。
對於美國在敘利亞建立「邊境安全部隊」的舉動,土耳其的反應無疑最為激烈。埃爾多安曾明確表示,要將這支部隊「扼殺在搖籃之中」。在土耳其看來,美國打造「邊境安全部隊」所倚重的「敘利亞民主軍」由敘利亞庫爾德人和阿拉伯人組成,但其主導者其實是庫爾德武裝「人民保護部隊」。而一旦控制土敘邊境西北部的「人民保護部隊」與控制土敘邊境東北部的「敘利亞民主軍」實現合流且發展壯大,勢必會對土境內的庫爾德工人黨形成激勵和支持,進而將威脅到土耳其的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
此外,去年9月22日,敘利亞北部庫爾德人控制區舉行首次地方選舉引發各方關注。三天之後,伊拉克庫爾德自治區不顧多方反對就獨立問題舉行公投。伴隨敘利亞內戰延續和「伊斯蘭國」崛起,庫爾德人再次迎來實現百年建國夢的機遇之窗。在此背景下,土耳其更是不會給庫爾德人勢力坐大的任何可乘之機,以免對其國內數百萬庫爾德人形成示範效應。
埃爾多安已表示這個行動將在很短時間內完成,同時強調土方軍事行動的目標是「清掃」阿夫林地區的庫爾德武裝「人民保護部隊」。
由此看來,土耳其清楚地將此次跨境打擊定位為一次有限、可控的軍事行動,主要是為了消除土敘邊境潛在的安全威脅、為美國支持敘利亞庫爾德武裝的行為劃設「紅線」。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土耳其此次軍事行動仍將對各方圍繞敘利亞問題進行地緣政治博弈的形勢產生一定影響。
一方面,由於俄羅斯出於拉攏土耳其的需要、而伊朗則同樣面臨敘利亞和庫爾德人問題的困擾,兩者均對土耳其此次軍事行動報以默許態度。俄羅斯和伊朗此舉在換取加強與土耳其在敘利亞問題上合作的同時,也使得土耳其在敘利亞問題上的話語權進一步提升。另一方面,土耳其此次軍事行動破壞了美國通過扶持代理人以增加在敘利亞存在感的最新政策嘗試,但美國依然難以放棄敘利亞庫爾德武裝這個重要的地緣政治博弈籌碼,預計齟齬不斷的美土關系恐將走向長期化和復雜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