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的紡織工業園在哪個城市
1. 伊斯坦布爾是哪個國家的城市
伊斯坦布爾是土耳其的城市。
伊斯坦布爾省是土耳其最重要的省份之一,位於土耳其西北部馬爾馬拉地區,北臨黑海,南瀕馬爾馬拉海,面積5220平方公里,人口1400萬(其中市區920萬),下轄13個市、縣和20個區。氣候屬地中海型,年平均氣溫為攝氏14.2度,最高為攝氏31.7度,最低氣溫-1.6度,平均相對濕度76.2%,平均降雨量57.1毫米。
伊斯坦布爾市是伊斯坦布爾省的首府,也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和全國的經濟、貿易、金融、新聞、文化、交通中心。地跨歐亞兩洲,位於博斯普魯斯海峽兩岸,扼黑海出入門戶,為歐亞交通要沖,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伊斯坦布爾是土耳其最大的商埠,在土耳其的地位舉足輕重,以下數字可反映伊斯坦布爾在土耳其的地位,人口佔全國的五分之一,國民生產總值佔23%,進出口貿易佔48%,稅收佔37%,存款佔40%,貸款佔37.7%,銀行總部數量佔89%,銀行分支機構數量佔27.3%,車輛佔20%。人均GDP約為6000美元。工業主要有紡織、食品、電子、水泥、煙草、皮革、金屬、電器、運輸工具、船舶修理等。全省的可耕地不多,但農業發達,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燕麥、大麥和甜菜,還有漁業、畜牧業和園藝業,旅遊業發達,金融活動十分活躍。
伊斯坦布爾為歷史名城,始建於公元前660年,當時希臘人在今「皇宮鼻」的地方依山築城,取名拜占廷。公元324年,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大帝從羅馬遷都於此,將其重建,改名君士坦丁堡,別稱新羅馬。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後,成為東羅馬帝國(即拜占廷)的首都。1453年,奧斯曼帝國蘇丹邁赫邁特攻佔該城,滅了東羅馬,改名為伊斯坦布爾,自此至1923年為奧斯曼帝國首都。
伊斯坦布爾是聯結歐亞的樞紐,海路、公路和鐵路四通八達。1973年和1988年建成的兩座博斯普魯斯海峽大橋使該市歐亞兩部分聯為一體。該市的阿塔圖爾克機場是土耳其最大的國際機場,規模宏大,可起降各種大型噴氣式飛機,與歐洲各大城市及中亞、中東、北非等地均有航班。
伊斯坦布爾旅遊資源豐富,許多名勝古跡吸引著世界各國的旅遊者。最著名的有托普卡帕故宮博物館(老王宮)、道爾馬巴赫切宮(新王宮)、蘇丹阿赫邁特清真寺(即藍色清真寺)、阿亞索菲亞博物館(即聖·索菲亞教堂)、阿塔圖爾克革命博物館、女兒塔、卡帕勒市場(意思是封閉的市場)、埃及市場、王子島、步行街、塔克西姆廣場等。大學有伊斯坦布爾大學、伊斯坦布爾技術大學、海峽大學和其他高等院校。
2. 土耳其紡織品
土耳其是一個相當大的紡織品集散地,主要是中轉銷往歐洲的。客戶一般品質要求一般,采購量大,資金上也相對比中東要穩些。但是土耳其的政策給紡織品進口會帶來相當大的麻煩,如果你要找客戶,最好找一些比較大的,能自行解決內部問題的進口商。
3. 土耳其的首都是什麼
土耳其首都安卡拉,是土耳其第二大城市,土耳其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和貿易的中心,位於小亞細亞半島上安納托利亞高原的西北部。
安卡拉為僅次於伊斯坦布爾的全國第二大工業中心,有東西行的鐵路干線通全國主要城市和港口,另有公路多條通向各方。航空港保持國內外的航空聯系。自古以來就是交通要塞,素有「土耳其的心臟」之稱。
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爾,是土耳其政治、經濟、文化、金融、新聞、貿易、交通中心,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繁華的國際大都市之一。
位於巴爾干半島東端,博斯普魯斯海峽南口西岸。扼黑海入口,當歐、亞交通要沖,戰略地位極為重要。面積5343平方公里,人口1385萬(1985年)。
這兩座城市的知名度就如同美國的首都華盛頓和最大城巿紐約一樣。
4. 土耳其:一個浪漫國都,有哪些景點是不容錯過的
眾所周知土耳其是公認的浪漫國都,想必大多數人都想與愛人漫步在這浪漫的地方。既然是一個充滿浪漫的國度,有哪些景點是值得去體驗一番的呢。
第三、安塔利亞
安塔利亞被譽為是土耳其最迷人的景點。它坐落在中海沿岸,被眾多山脈環繞。棕櫚樹是街道的特色之一,兩旁邊的棕櫚樹將街道變成綠色的天堂,置於其中給人舒適的干凈的干凈,連空氣都變得香甜。
安塔利亞的魅力所在不僅在於迷人的景色還因為那些可口的食物。同時搭配深邃的歷史文化,迷人的風景,安塔利亞將給遊客一種身心愉悅的感覺。
若是你有充足的時間,你們就與浪漫的土耳其來一場美麗的邂逅吧!
5. 地理不錯的請來幫幫忙
去買本高考地圖冊上面差不多都有
6. 土耳其有哪些重要的城市
上面說過的我不說了,補充一下; 特別重要及主要留學城市:伊斯坦布爾
伊斯坦布爾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位於博斯普魯斯海峽兩岸,扼黑海出入門戶,當歐亞交通要沖,戰略地位重要。人口950萬(不含流動人口)。
伊斯坦布爾為歷史名城,始建於公元前660年,當時希臘人在今「皇宮鼻」的地方依山築城,取名拜占庭。公元324年,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大帝從羅馬遷都於此,將其重修,改名君士坦丁堡,別稱新羅馬。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後,成為東羅馬帝國首都。伊斯坦布爾是土耳其最大的工業運輸、貿易和文化中心。全國50%的進口、15%的出口通過該市進行。該市的工業資本、工人人數以及產量均佔全國的50%,生產總值約佔全國的51.5%。工業主要有紡織、食品、水泥、煙草、船舶修理等。附近耕地面積較少,但農業發達,作物主要有小麥、燕麥、大麥和甜菜。此外,漁業、畜牧業、園藝業也比較發達。
伊斯坦布爾是聯系歐亞的樞紐,公路和鐵路四通八達。1973年建成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大橋使該市歐亞兩部分連在一起。1998年第二座海峽大橋落成。該市阿塔圖爾克機場是土最大的國際機場,規模宏大,可起降各種大型噴氣式飛機,現仍在擴建中。
伊斯坦布爾多名勝古跡和伊斯蘭教教寺院。最著名的有托普卡帕宮博物館、道爾巴馬赫切宮殿、蘇丹阿赫邁特清真寺、阿亞索非亞博物館等。大學有伊斯坦布爾大學、伊斯坦布爾技術大學、海峽大學以及其它高等院校。
安卡拉
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位於安納托利亞高原中部,海拔978米,人口約369萬,是土耳其的第二大城市。公元前13世紀,赫梯人在安卡拉建立了城堡,當時被稱為「安庫瓦」或者變音「安基拉」,之後幾經演變就成了「安卡拉」。該地區先後被弗利吉亞人、高盧人、羅馬人和拜占庭人佔領。1345年,蘇丹奧爾汗·加齊攻克安卡拉,將其並入奧斯曼帝國版圖。
土耳其首都原為伊斯坦布爾,本世紀初,阿塔圖爾克·凱末爾領導土耳其人民進行反抗外國侵略和推翻蘇丹封建帝制的資產階級革命。由於地理位置適中,交通方便,安卡拉逐漸成了斗爭的中心,同時也出於安全的考慮,革命勝利後於1923年10月13日正式定為共和國首都。
安卡拉市區分新、舊城兩部分。老城以古城堡為中心,街道狹窄,建築破舊,至今仍保留著奧斯曼時代的風貌;新城環繞在老城東、西、南三面,尤以南面的城區最為整齊,大國民議會和政府主要部門都集中在該地區。
安卡拉以政治中心和商業城市聞名。工業不很發達,有一些工廠生產軍火、機械、電子、紡織、水泥、和食品等。農業發達,是土耳其的主要小麥產區之一。此外還產土豆、蠶豆、甜菜等。水果以西瓜、甜瓜、蘋果、梨著名。牲畜主要以飼養牛、羊為主,安卡拉山羊及其皮毛馳名世界。安卡拉自古以來就是交通要沖,鐵路和空中航線通向全國各地,是連接土東西兩部分的樞紐。
安卡拉的名勝古跡有:阿塔圖爾克陵墓、赫梯博物館、丘布克水庫等。
伊茲密爾
伊茲密爾是土耳其第三大城市,緊靠愛琴海,有優良的港口和鐵路網,工業和貿易都十分發達。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曾被希臘佔領,1922年土耳其人奪回了伊茲密爾。
伊茲密爾的工業產品主要有:紡織品、煙草、肥皂和加工食品。農產品主要有:小麥、大麥、土豆、棉花、煙草、橄欖油、葡萄和無花果。
伊茲密爾周圍到處都是愛琴文明的遺跡。距伊茲密爾六七十公里處,有一座世界聞名的古城——以弗所(古名Ephesus,現名Efes),至今已兩千餘年。
公元前六世紀,希臘亞歷山大大帝開始這座城市的建設,羅馬帝國入侵後,繼續這座城市的建設。該城設施完善,有城牆、劇院、浴場、體育館、市集、妓院、音樂廳、圖書館,是龐貝古城的8倍。其中的劇院是世界上最大的羅馬古劇場,現在還有很多演出在此舉辦。圖書館是公元二世紀該城的總督為紀念其父親而建造的,至今大門依然挺立。該城在公元17世紀的一次大地震中被嚴重摧毀,後經修復和遺棄,成為現在的樣子。 國家基本概況: 國名: 土耳其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Turkey).代碼TR(Turkey )
國名釋義:「土耳其」一詞由「突厥」演變而來。在韃靼語中,「突厥」是「勇敢」的意思,「土耳其」意即「勇敢人的國家」。
獨立日:10月29日(1923年)。
共和國日:10月29日(1923年)。
國家主權日: 4月23日。
國土:國土包括西亞的安納托利亞半島以及巴爾干半島的東色雷斯地區,是一個橫跨歐亞兩洲的國家。
面積:780576平方千米(3% 在歐洲,97%在亞洲,歐洲部分稱為色雷斯,亞洲部分稱為安納托利亞)
坐標:北緯39°,東經35°。
土耳其國旗 人口:7200 萬(2006年)。
民族:土耳其人占總人口的80%以上,其餘為庫爾德人(15%)、阿拉伯人、亞美尼亞人等。
宗教:居民中99%信奉伊斯蘭教,大多數屬遜尼派。1% 的人口為亞美尼亞東正教,希臘東正教,猶太教,天主教和其它 。
語言:土耳其語為官方語言,庫爾德語、扎扎其語、阿澤里語、卡巴爾達語。
首都:安卡拉/Ankara。
貨幣:土耳其里拉(YTL)。
政體:議會民主制
法律體系:源於歐洲大陸法系的民法體系,尚不接受國際法院的強制管轄。
同北京時差: 比格林尼治時間早2小時;比北京時間晚6小時。
憲法:1982年11月7日頒布。
國際電話碼: 90。
國歌: 《獨立進行曲》 。
國旗: 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旗面為紅色,靠旗桿一側有一彎白色新月和一顆白色五角星。紅色象徵鮮血和勝利;新月和五角星象徵驅走黑暗、迎來光明,還標志著土耳其人民對伊斯蘭教的信仰,也象徵幸福和吉祥。
國徽:圖案為一彎新月和一顆五角星,寓意與國旗相同。有時將月和星置於一個紅色橢圓形中,其上方寫著「土耳其共 和國」。
國花:鬱金香。
國鳥:紅翼鶇。
名勝:里洛瓦溫泉,特洛伊城遺址,卡帕多西亞,庫石湖。
世界遺產:伊斯坦布爾歷史區,戈雷邁谷地和卡帕多西亞石窟區,迪夫斯大清真寺和醫院,哈圖沙,內姆魯特山,桑索斯和萊頓遺址,赫拉波利斯和斯帕姆科卡萊,桑美蘭博盧城。
國家政要:總統阿卜杜拉·居爾 (Abllah Gul),2007年8月28日正式就任。總理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 ,2003年3月任職,2007年7月辭去職務,埃爾多安領導的正發黨在7月贏得議會選舉,8月,總統授權他組建第六十屆新政府;大國民議會議長柯克薩爾·托普坦,2007年8月當選 。
法定節假日 日期 中文名 土耳其語 備注 。
元月一日 元旦 Y�0�3l ba�0�6�0�3 -
四月二十三日 國家主權和兒童節 Ulusal Egemenlik ve Çocuk Bayram�0�3 -
五月十九日 國父紀念日,青年和運動節 Atatürk'ü Anma Gençlik ve Spor Bayram�0�3 -
土耳其國父穆斯塔法·凱末爾陵 八月三十日 戰勝紀念日 Zafer Bayram�0�3 -
十月二十九日 共和國紀念日 Cumhuriyet Bayram�0�3 -
伊斯蘭歷十月一日 開齋節 Ramazan Bayram�0�3 宗教節日 3天 。
伊斯蘭歷十二月十日 古爾邦節(宰牲節) Kurban Bayram�0�3 宗教節日 4天 。
7. 中國第一古屍在哪出土土耳其的第四大城市是南非的「紫楹城」又是哪個城市
中國第一古屍在荊門出土,中國第二大石林在恩施太陽河鄉。世界上最大的野生珙桐林在神農架。奧斯曼的文化發源地在布爾薩,土耳其的第四大城市布爾薩,土耳其的紡織工業中心在布爾薩
8. 海綿堡在土耳其哪個城市
棉花堡在土耳其的紡織工業重鎮Denizli,位於西南部山區,距離伊茲密爾約二百公里。土文Pamukkale是由Pamuk(棉花)和Kale(城堡)兩個字組成的,棉花是指其色白如棉,遠看像棉花團,其實是堅硬的石灰岩地形。城堡是說它由整個山坡構成,一層又一層,形狀像城堡,故得名棉花堡。
9. IST是什麼港口的縮寫伊斯坦布爾
,英文名為ISTANBUL 。伊斯坦布爾位於土耳其(全稱:土耳其共和國 THE REPUBLIC OF TRUKEY)西部沿海伊斯坦布爾海峽西南岸,瀕臨馬爾馬拉(MARMARA)海的東北側,是土耳其的最大海港。它是一個跨越歐、亞兩洲的歷史名城。它控制了從地中海經馬爾馬拉海去黑海的通道。在1973年建成橫跨伊斯坦布爾海峽大橋,橋身高出水面64m,水中無一橋墩。該港不僅扼歐亞交通的要沖,而且是國際陸運交通的樞紐。它是全國運輸、貿易和文化的中心,又是全國進、出口貿易中心,全國有50%的進口和15%的出口都是通過該港的。主要工業有煙草、紡織、船舶修理、製糖、麵粉、皮革、玻璃、汽車及水泥等。舉世聞名的清真寺、雲塔及阿亞索菲亞等地是旅遊勝地。港口距機場約20km,每天有定期航班飛往世界各地。
地跨歐亞兩洲的伊斯坦布爾,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最大的港口、工商業中心和主要的旅遊勝地。伊斯坦布爾省省會。全市面積 254平方公里,人口 548萬,98%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公元前658年始建於巴爾干半島東端、博斯普魯斯海峽南口西岸,位於金角灣與馬爾馬拉海之間地岬上,稱拜占庭。公元330年改建為羅馬帝國首都,名君士坦丁堡,別稱新羅馬。1453年土耳其人作為奧斯曼帝國首都後,始稱伊斯坦布爾,但西方國家仍習稱君士坦丁堡。1923年土耳其遷都安卡拉,伊斯坦布爾成為正式名稱。現市區已包括海峽中、南段兩岸以及與之相連的馬爾馬拉海北岸地段,包括海峽東岸的於斯屈達爾,成為地跨歐、亞兩洲的大城市。1973年築成跨越海峽的博斯普魯斯公路橋。有紡織、食品、陶瓷、玻璃、機械、汽車製造、船帕修造等工業。也是重要漁港。有蘇里曼尼耶清真寺等名勝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