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的土耳其是什麼風格
Ⅰ 貝多芬的土耳其進行曲與莫扎特的土耳其進行曲有什麼不一樣
莫扎特的土耳其進行曲其實是他的A大調第十一鋼琴奏鳴曲的第三樂章,而貝多芬的土耳其進行曲其實是他的歌唱劇《雅典的廢墟》的第四樂章。至於哪個更好聽,這帶有很強的主觀色彩,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受,所以你還是自己都去聽一聽。另外,大師的作品不是可以用簡單的好聽不好聽來評價的。
Ⅱ 貝多芬土耳其進行曲的感情風格
肖邦的革命練習曲
貝多芬的《熱情》《暴風雨》《悲愴》都不錯
浪漫的鋼琴曲太多了。
Ⅲ 鋼琴世界名曲《土耳其進行曲》創作經歷 故事
貝多芬作品《雅典的廢墟》(作品編號:Op.113 No.4)中的土耳其進行曲
貝多芬的土耳其進行曲是一首廣為流傳的古典進行曲。這首作品是1812年在布達佩斯首演的歌唱劇《雅典的廢墟》(Op.113)中的一首曲子(No.4),降B大調
雅典的廢墟(德語:Die Ruinen von Athen,Op.113),是樂聖貝多芬的一部歌唱劇作品,創作於1811年,於1812年在布達佩斯首演。
這部作品最有名的部分是其序曲和第四樂章土耳其進行曲,甚至非古典樂迷也能認出土耳其進行曲的主題。因此,序曲與土耳其進行曲都經常被單獨取出來演奏,而作品的其它部分演奏機會較少。貝多芬的另一部作品,D大調六個變奏的鋼琴變奏曲(Op.76),主題便是來自土耳其進行曲。
故事梗概
智慧女神密涅瓦因為嫉妒蘇格拉底而沒有在法庭上為他辯護,因為這個罪,宙斯讓她沉睡2000年。在兩千年的沉睡結束的時候,密涅瓦醒了,被墨丘利帶到了雅典。她深愛的雅典變成了廢墟,當看到在土耳其統治下雅典時,她驚呆了。後來得知羅馬也和雅典一樣成為了廢墟。聽墨丘利說,繆斯他們逃到了匈牙利的佩斯。於是,密涅瓦和墨丘利踏上了去匈牙利的旅途,在那裡他們看到了人對神和繆斯的無比忠誠。佩斯作為新的雅典開始繁榮復甦。
Ⅳ 貝多芬的土耳其進行曲簡介
很多人以為《土耳其進行曲》是寫的一首鋼琴小品。實際上,它是莫扎特《A大調鋼琴奏鳴曲》中的第三樂章。後來又被貝多芬拿出來。
莫扎特 《土耳其進行曲》簡介
作者:轉載 轉貼自:本站論壇
1977年,莫扎特進行第二次旅行演出時,與音樂家韋伯等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加深了對社會的了解,使他的創作思想更加成熟,並在器樂創作中顯露出成熟的創作風格,這點特點表現在他的小提琴協奏曲和鋼琴協奏曲的創作中。《A大調鋼琴奏鳴曲》(作品331號)就是這個時期(1778年)寫於巴黎的。
莫扎特共寫了十九首鋼琴奏鳴曲,這些奏鳴曲都顯示出明朗樂觀的樂思,完美勻稱的結構和嚴謹如歌的旋律等創作特徵。《A大調鋼琴奏鳴曲》是其中的第十一首,也是最著名的一首。它只有三個樂章,第一樂章是「文雅的行板」,第二樂章是「小步舞曲」,第三樂章就是《土耳其進行曲》。這首樂曲之所以成為莫扎特鋼琴奏鳴曲的代表作,是由於其三個樂章都很成功,有趣是第三樂章的獨特而別致的風格,更是前兩樂章所無法比美的。
據說在二百多年前,土耳其國王訪問歐洲時,總要帶上一個樂隊,使別據一格的土耳其音樂傳入歐洲。當時歐洲的一些作曲家對寫異國風情的音樂發生興趣,喜歡將異國風情的音樂吸收到自己的作品中去,於是出現了「土耳其熱」。
其實,莫扎特的《A大調鋼琴奏鳴曲》第三樂章並沒有很明顯的土耳其音樂特點,真正的土耳其風格並不濃,由於莫扎特在這一樂章的開頭註明曲趣為土耳其風,因而被後人稱為《土耳其進行曲》。
《土耳其進行曲》採用迴旋曲式,因此也有人稱為《土耳其迴旋曲》。樂曲一開始是在a小調上的第一主題,曲調輕盈活潑、節奏富於彈性;接著是第二主題的出現;然後重復第一主題而結束了第一樂段。
樂曲的中部,曲調轉到了A大調上,由四個小樂段組成。第一小樂段是富於東方色彩的明朗而又雄壯的進行曲,主題音調節奏鏗鏘有力,氣勢雄偉,使人豁然開朗,與第一樂段形成強烈的對比。這一主題在全曲中出現了三次。
第二小段是幾乎全由十六分音符構成的快速旋律,有如隊伍在急速飛快地賓士。
緊接者的第三小樂段也是有幾乎是十六分音符構成的快速旋律,順者第二小段的旋律一瀉而來,不可阻擋。
第四小段與第一小段完全相同,即重復這一樂段中富於東方色彩而又雄壯的進行曲。
接著,曲調轉回a小調,這是第一樂段的再現。
樂曲的結尾部分較長,它是以進行曲風格的音調為素材,加以變化發展而成的。曲調在A大調上進行,使樂曲顯得壯麗輝煌,氣勢磅礴,音調繼續發展,曲調不斷推向高潮而結束了全曲。
作者:轉載中國音樂網
Ⅳ 貝多芬的土耳其進行曲是根據莫扎特的那首變奏來的嗎
不是,貝多芬的土耳其進行曲是《雅典的廢墟》里的
Ⅵ 貝多芬《土耳其進行曲》賞析
三部曲式,運用了倚音,輕松活潑,是貝多芬童年作品。左手以半分解和弦為主要伴奏音型,C大調,三度音程為主題
Ⅶ 貝多芬土耳其進行曲屬於什麼級別
是8級的曲子。
《土耳其進行曲》,為奧地利音樂家莫扎特的A大調第十一號鋼琴奏鳴曲(KV.331)的第三樂章,又稱為 Alla Turca(土耳其風迴旋曲)。於1781年至1783年間在慕尼黑或維也納所作。而這首樂曲亦曾被改編為香港動畫《麥兜故事》插曲《仲有最靚嘅豬腩肉》 及香港無線電視處境喜劇《同事三分親》之主題曲(片頭曲)。
貝多芬的土耳其進行曲是一首廣為流傳的古典進行曲。這首作品是1812年在布達佩斯首演的歌唱劇《雅典的廢墟》(Op.113)中的一首曲子(No.4),降B大調。
Ⅷ 尋求貝多芬的《土耳其進行曲》欣賞課教案或分析
1811年,貝多芬應劇作家科策布之邀,為其創作的《雅典的廢墟》配樂,並於1812年在布達佩斯首演。在這部編號為Op.113的配樂中,第四首就是著名的《土耳其進行曲》。降B大調的樂曲,開始時音量較弱,彷彿一支土耳其軍隊在明快的樂聲中走來。短促跳躍的旋律輕巧詼諧,生動的刻畫了士兵生氣勃勃的形象;不久,樂曲奏出中間部主題,樂曲更為輕快精巧,詼諧的氣氛也更加濃郁;結尾的音量逐漸減弱,有隊列逐漸走遠的感覺。事實上,本曲的主題本身並非具有純正的土耳其風格,正如莫扎特的《土耳其進行曲》一樣,只是反映了當時流行的一種「東方風格」,從現今的角度看來,本曲並沒有什麼東方味道。但是由於它具有十分通俗而流暢的旋律,故與莫扎特的同名作品齊名,成為不朽的古典小品。
Ⅸ 土耳其進行曲講的是什麼
1977年,莫扎特進行第二次旅行演出時,與音樂家韋伯等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加深了對社會的了解,使他的創作思想更加成熟,並在器樂創作中顯露出成熟的創作風格,這點特點表現在他的小提琴協奏曲和鋼琴協奏曲的創作中。《A大調鋼琴奏鳴曲》(作品331號)就是這個時期(1778年)寫於巴黎的。
莫扎特共寫了十九首鋼琴奏鳴曲,這些奏鳴曲都顯示出明朗樂觀的樂思,完美勻稱的結構和嚴謹如歌的旋律等創作特徵。《A大調鋼琴奏鳴曲》是其中的第十一首,也是最著名的一首。它只有三個樂章,第一樂章是「文雅的行板」,第二樂章是「小步舞曲」,第三樂章就是《土耳其進行曲》。這首樂曲之所以成為莫扎特鋼琴奏鳴曲的代表作,是由於其三個樂章都很成功,有趣是第三樂章的獨特而別致的風格,更是前兩樂章所無法比美的。
據說在二百多年前,土耳其國王訪問歐洲時,總要帶上一個樂隊,使別據一格的土耳其音樂傳入歐洲。當時歐洲的一些作曲家對寫異國風情的音樂發生興趣,喜歡將異國風情的音樂吸收到自己的作品中去,於是出現了「土耳其熱」。
其實,莫扎特的《A大調鋼琴奏鳴曲》第三樂章並沒有很明顯的土耳其音樂特點,真正的土耳其風格並不濃,由於莫扎特在這一樂章的開頭註明曲趣為土耳其風,因而被後人稱為《土耳其進行曲》。
《土耳其進行曲》採用迴旋曲式,因此也有人稱為《土耳其迴旋曲》。樂曲一開始是在a小調上的第一主題,曲調輕盈活潑、節奏富於彈性;接著是第二主題的出現;然後重復第一主題而結束了第一樂段。
樂曲的中部,曲調轉到了A大調上,由四個小樂段組成。第一小樂段是富於東方色彩的明朗而又雄壯的進行曲,主題音調節奏鏗鏘有力,氣勢雄偉,使人豁然開朗,與第一樂段形成強烈的對比。這一主題在全曲中出現了三次。
第二小段是幾乎全由十六分音符構成的快速旋律,有如隊伍在急速飛快地賓士。
緊接者的第三小樂段也是有幾乎是十六分音符構成的快速旋律,順者第二小段的旋律一瀉而來,不可阻擋。
第四小段與第一小段完全相同,即重復這一樂段中富於東方色彩而又雄壯的進行曲。接著,曲調轉回a小調,這是第一樂段的再現。
樂曲的結尾部分較長,它是以進行曲風格的音調為素材,加以變化發展而成的。曲調在A大調上進行,使樂曲顯得壯麗輝煌,氣勢磅礴,音調繼續發展,曲調不斷推向高潮而結束了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