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有多少名人
Ⅰ 土耳其面積及人口是多少
土耳其國土面積78.36萬平方公里,人口80,745,020人(2017年)。
土耳其極盛時建立的奧斯曼帝國,勢力達歐亞非三大洲,領有南歐、巴爾干半島、中東及北非之大部分領土和屬地,西達直布羅陀海峽,東抵裏海及波斯灣,北及今之奧地利和斯洛維尼亞,南及今北蘇丹與葉門。自消滅東羅馬帝國後,定都於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爾,且以東羅馬帝國的繼承人自居。1914年8月奧斯曼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加入同盟國作戰,並於1918年戰敗。喪失了大片領土,帝國從此土崩瓦解。
土耳其人是現代土耳其共和國的主體民族,全部都是從11世紀以後由中亞遷入小亞細亞的,大多數人信奉伊斯蘭教的遜尼派,少數人信奉伊斯蘭教什葉派,土耳其族佔80%以上,庫爾德族約佔15%;庫爾德人是土耳其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有1400萬人,其中大約700萬人生活在東部和東南部大片地廣人稀的地區。土耳其的庫爾德人大多數是穆斯林,他們在語言、文化和家庭傳統上與土耳其人大相徑庭。
拓展資料:
土耳其共和國是一個橫跨歐亞兩洲的國家,北臨黑海,南臨地中海,東南與敘利亞、伊拉克接壤,西臨愛琴海,與希臘以及保加利亞接壤,東部與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和伊朗接壤。土耳其地理位置和地緣政治戰略意義極為重要,是連接歐亞的十字路口。首都安卡拉。
Ⅱ 土耳其有多大面積人口多少相當於美國面積的那個洲
土耳其國土面積783600 km²,人口數量8300 萬,人口密度106.96 人/平方公里,與美國的德克薩斯州相當。
土耳其是一個橫跨歐亞兩洲的國家,北臨黑海,南臨地中海,東南與敘利亞、伊拉克接壤,西臨愛琴海,與希臘以及保加利亞接壤,東部與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和伊朗接壤。土耳其地理位置和地緣政治戰略意義極為重要,是連接歐亞的十字路口。
(2)土耳其有多少名人擴展閱讀:
土耳其地跨亞、歐兩大洲,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均實行歐洲模式,是歐盟的候選國。憲法規定土耳其為民主、政教分離和實行法制的國家。土耳其外交重心在西方,在與美國保持傳統戰略夥伴關系的同時加強與歐洲國家的關系。
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也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創始會員國和二十國集團的成員。擁有雄厚的工業基礎,為世界新興經濟體之一,亦是全球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
Ⅲ 世界名人中的猶太人
根據有關猶太人組織的統計,2017年全球猶太人總數約在1400萬人左右,其中630萬人定居在以色列。
世界名人中的猶太人有:
1、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出生於德國符騰堡王國烏爾姆市,畢業於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猶太裔物理學家。
2、約翰·馮·諾依曼:
馮·諾依曼1903年12月28日出生,是布達佩斯大學數學博士。0世紀最重要的數學家之一,在現代計算機、博弈論、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等領域內的科學全才之一,被後人稱為計算機之父和博弈論之父。
3、愛德華·泰勒:
愛德華·泰勒,是一位出生於匈牙利的美國著名理論物理學家 ,曾任教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芝加哥大學等 。
1952年與歐內斯特·勞倫斯共同創建了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1959年主持建立了伯克利空間科學實驗室 ,被譽為氫彈之父。
4、尼爾斯·玻爾:
尼爾斯·亨利克·戴維·玻爾是丹麥物理學家,哥本哈根大學碩士/博士,丹麥皇家科學院院士,曾獲丹麥皇家科學文學院金質獎章,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和劍橋大學名譽博士學位,1922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5、錢恩:
錢恩1906年6月19日生於德國柏林,1979年8月12日卒於愛爾蘭。諾貝爾獎評獎委員會並沒有受輿論的蒙蔽而將1945年的諾貝爾醫學獎授予弗萊明一人,作為弗萊明的合作者,弗洛里和錢恩與他共同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
Ⅳ 各個國家.地方的名人`古跡和有名的地方
加拿大的名人
肖像攝影家:尤素福-卡什
諾爾曼·白求恩
加拿大著名古跡
錫格納爾山:位於紐芬蘭省聖約翰斯港
信號丘(Signal Hill National Historic Site) 是加拿大著名古跡
加拿大國家歷史古跡
緊鄰多倫多中區唐人街的猶太街(Kensington Market)
法國的名人
法國劇作家莫里哀
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被譽為「思想之王」、「法蘭西最優秀的詩人」的伏爾泰
法國啟蒙思想家、哲學家盧梭
法國政治家和軍事家,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拿破崙 ·波拿巴
法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家之一雨果
以及司湯達、巴爾扎克、大仲馬、、福樓拜、小仲馬、左拉、莫泊桑、羅曼·羅蘭等文學巨匠。
雕塑藝術大師羅丹
繪畫大師莫奈,馬蒂斯
法國的名勝
巴黎凱旋門 (L'arc de Triomphe)坐落在巴黎市中心星形廣場(現稱戴高樂將軍廣場)的中央,是法國為紀念拿破崙1806年2月在奧斯特爾里茨戰役中打敗俄、奧聯軍而建的,12條大街以凱旋門為中心,向四周輻射,氣勢磅礴,形似星光四射。工程由建築師夏爾格蘭設計,1806年8月奠基,歷時30個寒暑,於1836年7月落成。凱旋門高49.54米,寬44.82米,厚22.21米。它四面有門,中心拱門寬14.6米,門樓以兩座高墩為支柱,中間有電梯上下。在拱形圓頂之上有三層圍廊,最高一層是陳列室,這里展示著有關凱旋門的各種歷史文物以及拿破崙生平事跡的圖片;第二層收藏著各種法國勛章、獎章;最低一層則是凱旋門的警衛處和會計室。
埃菲爾鐵塔在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南岸,是世界上第一座鋼鐵結構的高塔,被視為巴黎的象徵。因法國著名建築師斯塔夫·埃菲爾設計建造而得名。建於1887―1889年。塔高300餘米,塔身重達9,000噸,分三層。第一層平台距地面57米,設商店和餐廳;第二層平台高115米,設有咖啡館;第三層平台高達276米,供遊人遠眺,底部面積1萬平方米,在第三層處建築結構猛然收縮,直指蒼穹。從一側望去,象倒寫的字母「Y」。該塔由1.8萬余個組成部件和250多萬個鉚釘構成。有電梯或徒步登塔頂。入夜,塔頂發出轉動著彩色探照燈光,防飛機碰撞。塔旁豎立長方形白色大理石柱,柱頂安放斯塔夫埃菲爾鍍金頭像。
盧浮宮 (Palais Louvre)是法國最大的王宮建築之一, 位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右畔、巴黎歌劇院廣場南側。原是一座中世紀城堡,16世紀後經多次改建、擴建,至18世紀為現存規模。佔地約45公頃。早在1546年,法王弗朗索瓦一世決定在原城堡的基礎上建造新的王宮,此後經過9位君主不斷擴建,歷時300餘年,形成一座呈U字形的宏偉輝煌的宮殿建築群。1793年8月10日,在推翻君主制的周年紀念日時,法國「國民公會」決定把昔日的皇宮辟為國立美術博物館;同年11月18日,盧浮宮博物館正式向公眾開放。其全部工程於1857年完成。在盧浮宮口字形正殿的西側,伸展出兩個側廳,中間的空地形成卡魯賽廣場。宮的東側有長列柱廊,建築巍峨壯麗。其畫廊長達900英尺,藏有大量十七世紀以及歐洲文藝復興期間許多藝術家的作品。館藏品達40萬件。盧浮宮美術博物館分為6大部分:希臘和羅馬藝術館;東方藝術館;埃及 藝術館;歐洲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和現代雕像館;歷代繪畫館。展覽按不同流派、學派和時代劃分。一層展出雕刻。二層油畫,三層是素描和彩粉畫。八十年代初,法國政府實施擴建和修復盧浮宮的「大盧浮宮計劃」。
巴黎聖母院 (Notre-Dame de Paris)是最著名的中世紀哥特式大教堂,以其規模、年代和在考古、建築上的價值而著稱。巴黎主教莫里斯·德緒利曾設想將兩座較早的巴西 利卡式(長方形)教堂合成一座大型教堂,1163年由教皇 亞歷山大三世奠基,高聖壇於1189年舉行奉獻儀式,1240年唱詩班席、西立面和中堂竣工,門廊、祈禱室和其他裝修在其後的一百年中陸續建成。內部平面130×48米,屋頂高35米,塔高68米。塔的尖頂始終未建。教堂經過歷代的損壞不得不 於19世紀重修,只有三個巨大的圓花窗仍保持著13世紀的彩色玻璃。後堂的飛扶垛特別雄健優美。
巴士底獄遺址(Place de la Bastille)位於巴黎市區東部、塞納河右岸,這里曾是公元1369―1382年建立的一座軍事堡壘。「巴士底」一詞的法文原意是「城堡」。這座古城堡擁有8座巍峨堅固的炮台,興建之初是用來抵抗英國入侵的。1380-1422年,這座城堡被改為王家監獄。整座城堡佔地2670平方米,四周建有一堵又高又厚的石牆和8座高30多米的塔樓,四周掘有寬24米的深溝,設吊橋進出。早在16世紀,這里就開始關押囚禁政治犯,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就曾兩次關押在這里。在法國人民心目中,巴士底獄已成為法國封建專制統治的象徵。1789年7月3日,巴黎人民奮然起義,14日,攻佔了巴士底獄,揭開了法國大革命的序幕。1791年,巴黎人民拆毀了巴士底獄,在其舊址上建成了巴士底廣場,並把拆下來的石頭鋪到塞納河的協和橋上,供路人踐踏。1830年,法國人民又在廣場中心建立起一座紀念七月革命的烈士碑。這座烈士碑高52米,碑身是用青銅鑄成的圓柱體,人稱「7月圓柱」,在柱頂端是一尊右手高舉火炬的金翅自由神像,神像左手提著被砸斷的鎖鏈象徵著獲得了自由。在監獄遺址前方立著一塊牌子,上寫:「大家在這里跳舞吧!」1880年6月,法國將7月14日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這一天定為法國國慶日。
先賢祠 (le Pantheon)位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左岸的拉丁區,於1791年建成,是永久紀念法國歷史名人的聖殿。它原是路易十五時代建成的聖·熱內維耶瓦教堂,1791年被收歸國有脫離宗教後,改為埋葬「偉人」的墓地。1814年到1830年間,它又歸還教會。先賢祠中的藝術裝飾非常美觀,其穹頂上的大型壁畫是名畫家安托萬·格羅特創作的。1830年「七月革命」之後,繪畫的主題改變,先賢祠具有了「純粹的愛國與民族」特性。先賢祠內安葬著伏爾泰、盧梭、維克多·雨果、愛彌爾·左拉、馬塞蘭·貝托洛、讓·饒勒斯、柏遼茲、馬爾羅和大仲馬等。至2002年11月,共有70位對法蘭西作出非凡貢獻的人享有這一殊榮。
喬治·蓬皮杜國家藝術文化中心(Centre National d'art et de Culture Georges Pompidou)坐落在巴黎拉丁區北側,塞納河右岸的博堡大街,當地人常也簡稱為「博堡」。文化中心的外部鋼架林立、管道縱橫,並且根據不同功能分別漆上紅、黃、藍、綠、白等顏色。因這座現代化的建築外觀極像一座工廠,故又有「煉油廠」和「文化工廠」之稱。這座設計新穎、造型特異的現代化建築是已故總統蓬皮杜於1969年決定興建的,1972年正式動工,1977年建成,同年2月開館。整座建築佔地7500平方米,建築面積共10萬平方米,地上6層。整座建築共分為工業創造中心、大眾知識圖書館、現代藝術館以及音樂音響諧調與研究中心四大部分。
巴黎協和廣場(Place de la Concorde in Paris)位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北岸,是法國最著名廣場和世界上最美麗的廣場之一。廣場始建於1757年,是根據著名建築師卡布里埃爾的設計而建造的。因廣場中心曾塑有路易十五騎像,1763年曾命名「路易十五廣場」。大革命時期又被改名為「革命廣場」。1795年又將其改稱為「協和廣場」,後經名建築師希托弗主持整修,最終於1840年形成了現在的規模。廣場中央矗立著一尊23米高、有3400多年歷史的埃及方尖碑,這是路易-菲利普於1831年從埃及盧克索 移來的著名文物,碑身的古文字記載著拉美西斯二世法老的事跡。石碑兩側各有一座噴水池。池中精緻的雕刻也是希托弗的作品。廣場四周放置了8座雕像,分別象徵著8座在法國歷史上起過重要作用的城市:里昂、馬賽、波爾多、南特、魯昂、布勒斯特、里爾和斯特拉斯堡。1793年大革命時期,巴黎人民奮起搗毀了路易十五的銅像,並將路易十六送上了斷頭台。
香榭麗舍大街 (Ave des Champs-Elysees)東起協和廣場西至星形廣場,全長約1800米,街道最寬處約120米,是橫貫巴黎且最具特色、最繁華的街道之一。在法文中「香榭麗舍」是「田園樂土」的意思。過去,這里曾是一片低窪潮濕的空地。17世紀路易十四在位時,曾在這里植樹造林,使之成為專供宮廷貴族游樂的禁區。後來,圖勒里公園的東西軸線向西延伸,在這里建成了近1公里長的林蔭道。以後又加擴展。1709年才將其命名為香榭麗舍大街。大街以南北走向的隆布萬街為界,分成風格迥異的東西兩段。幽靜的東段體現了田園風光,長約700米,一排排梧桐蒼翠欲滴,街心花園夾在萬木叢中時隱時現。東端的星形廣場中央有巍峨雄偉、遐邇聞名的凱旋門。大街附近有波旁宮、瑪德琳娜大教堂。這里還有圖勒里公園、盧浮宮、市府大廈和愛麗舍宮等名勝古跡。西段長1100多米,西端的協和廣場是巴黎的另一個交通要沖。法國的一些重大節日——7月14日國慶閱兵式、新年聯歡都在這條著名的街道上舉行。
日本的名人
阿倍仲麻呂(公元698~771年):中文名晁衡(或朝衡),於公元717年隨日本遣唐使來中國留學,後在唐朝任從三品秘書監兼衛尉卿,擅長詩文。
豐臣秀吉(1537~1598):日本戰國時代末期封建領主,統一全國的武將。
福澤諭吉(1834-1901):日本近代傑出啟蒙思想家、教育家,日本近代文明的締造者之一,被譽為「日本的伏爾泰」。
伊藤博文(1841-1909):日本政治家。
夏目漱石(1897-1916):日本近代文學作家的代表。
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現、當代小說家。
日本的名勝古跡
東京的皇宮
新宿·歌舞伎町
上野公園
淺草寺
神奈川縣的鐮倉,箱根
大阪的大阪城
京都奈良
富士山
美國的名人
華盛頓,林肯,約翰·肯尼迪,富蘭克林
美國的名勝
1. 四尊巨型總統頭像:它位於拉什莫峰紀念地(The Mt.Rushmore Monument )山上用花崗岩雕刻的美國四位享有盛譽的總統頭像(華盛頓、傑斐遜、林肯和羅斯福),這也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人工雕像。
2 .金門橋(Golden Gate Bridge):它是世界上最長的吊橋(Suspension bridge)之一。
3. 自由女神像(Statue of Liberty ):它高達152英尺。
4. 胡佛大壩(Hoover Dam):它是世界上最長的大壩。
5.載人宇航中心(Manned Space-Craft Center):它是美國最大的航天發射基地。
6.迪斯尼樂園(Disneyland ):它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兒童游樂場所。
7.聖路易斯拱門(The Gateway of St.Louis):它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拱門之一。
8.黃石國家公園(The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它是世界上第一座國家公園。
9.好萊塢(Hollywood):它是聞名世界的影都。
10.美加邊境的五大湖區(Great Lakes):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伊利湖與安大略湖畔之間的尼亞加拉瀑布(Niagara Falls),為當今世界上最著名的大瀑布之一。
澳大利亞的名人
1915年,澳大利亞科學家威廉•羅侖茲•布拉格(William Lawrence Bragg)和他的父親威廉•亨利•布拉格(William Henry Bragg)因使用X射線衍射研究晶體原子和分子結構方面所作的貢獻,共同獲得該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澳大利亞醫學研究人員弗羅里(Howard Florey)因對盤尼西林的應用研究,與英國的亞歷山大•弗萊明(Alexander Fleming)和錢恩(Ernest Boris Chain)共同獲得1945年諾貝爾醫學獎。弗萊明發現青黴素之後,缺乏製成產品的技術,弗羅里和錢恩成功地把青黴素製成可以真正使用的葯物盤尼西林。
澳大利亞的名勝
大堡礁、黃金海岸
新加坡的名人
P Govindasamy Pillai (1887 -1980)
Eunos bin Abllah (1876 - 1941)
Tan Tock Seng ( 1798 - 1850)
Edwin John Tessensohn ( 1857 - 1926)
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
新加坡國家歷史古跡
http://web.singnet.com.sg/~huang33/heritage1.htm
http://www.cseac.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067
英國的名人
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 beare 1564~1616)英國著名戲劇家和詩人)
英國前首相溫斯頓·邱吉爾
英國國王亨利八世
英國小說家狄更斯
貝爾(1847~1922)Bell,Alexander Graham 電話發明人。
阿瑟·克拉克(ArthurC.Clarke):英國著名科幻作家,科學家
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牛頓(1642~1727年)。
英國的古跡
一.「大本鍾 」
「大本鍾 」坐落於泰晤士河畔議會大廈的北面,聳立著高高的鍾樓,鑲有大鍾,名為「大本」。每隔一小時,大鍾根據格林威治時間發出沉重而鏗鏘的響聲,在數英里之外也能聽到鍾聲的回盪。
1859年,大鍾由當時的英王工務大臣本傑明·霍爾爵士監制,大鍾共重21噸,鑄造時耗資2.7萬英鎊。
「大本」鍾被視為倫敦的象徵,凡到倫敦觀光的人,無不想到鍾樓周圍,站在議會橋上欣賞倫敦這個獨具一格的建築。
二.倫敦塔
倫敦塔始建於1078年。它在歷史上既作過王宮,也作過法院,後來又是一所監獄。倫敦塔佔地7.2公頃,周圍用巨石築成一道厚實的城牆。城牆上有許多炮台、箭樓,四周是一條又寬又深的護城河。從1107年,諾曼征服倫敦後,倫敦塔成了國王行轅總署和兵營。從1140年到17世紀該塔一直是英國歷代國王的主要住處。英國暴君詹姆斯一世在塔內被處死之後,倫敦塔就成了監禁犯人的牢獄和刑場。
倫敦塔現在已經成了對外開放的博物館。塔內有個珍寶館,觀眾可以看到英國歷代國王的王冠、王室珍藏的金銀珠寶。倫敦古堡中還有一些身體肥胖稱為「渡烏」 的大烏鴉,有專人飼養。倫敦塔有千年的歷史,堪稱倫敦最悠久的古跡,遊客每年達200萬人。在出入口處遊人可以看到兩名身著古老的都鐸王朝制服的禁衛,這些 「古老衛士」們,成了遊客欣賞和攝影的對象。
三.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位於倫敦中心,鬧區的格雷·拉塞爾大街北側。它是一座規模龐大的古羅馬柱式建立,氣魄雄偉、十分壯觀。這里珍藏的文物和圖書資料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博物館所不能比擬的。大英博物館建於1753年,6年後正式開放,原來主要收藏圖書,其後兼收歷史文物和各國古代藝術品。
埃及館是博物館中最大的陳列室之一。陳列數量達7萬多件。在希臘、羅馬館有公元5世紀雅典女神的祀廟和古羅馬歷代皇帝的半身雕像。在西亞藝術館,陳列有歷名悠久的波斯文物和3700多年前巴比倫時代國王漢穆拉比賜於貴族的兩塊地界碑。最引人注目的是東方藝術館,這里除中亞、南亞和日本的文物外,大部分是中國的歷代稀世珍品,為數達2萬多件。
大英博物館的藏書在世界上也久負盛名。有大量的英國和世界的經典文獻、書籍、手稿、檔案,不少是僅存的珍本。除英文外,還有阿拉伯文、波斯文、土耳其文、梵文、印地文、蒙文和中文等許多種文字的書籍。僅中國書刊就有6萬多種。
歷史上許多學者、名流、政治活動家都曾在大英圖書館博覽群書,進行研究和寫作。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卡爾·馬克思移居倫敦後,數十年如一日從不間斷,終於完成了不朽的巨著《資本論》。
四.威斯敏斯特教堂
威斯敏斯特教堂是11世紀號稱「篤信者」的英王愛德華建立的。教堂的主要特點是大門處有一對塔樓。教堂自建以來,一直是英國歷代國王或女王加冕禮典和王室成員結婚的場所。英國歷代國王死後,大部分葬在這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後,許多名人死後,在教堂也佔有一席之地。英國把威斯敏斯特教堂稱為「榮譽的寶塔尖」。現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不但是名人的墓地,而且是難得的「歷史博物館」。
溫莎古堡(WINDSOR CASTLE)
(王室舉行活動時將有變動)
溫莎古堡在英國的眾多城堡中,規模最大的而且久負盛名。它是一組花崗石建築群,氣勢雄偉、挺拔壯觀。自12世紀亨利一世,溫莎堡便是英國皇室主要的御所。這里的一磚一瓦精雕細琢的徽章圖騰,洋溢著濃厚的貴族氣息。在這里還可以看到皇家禁衛軍的交接儀式和參觀聖喬治禮拜堂。參觀頗富盛名的御林軍交班儀式,繼而飽覽國家套房(State Apartments)內豐富的皇家珍藏精緻傢具與魯斯本(Rubbens)、范戴克(Van Dyck)、卡那雷拖(Canaletto)的偉大藝術品。
科滋窩丘陵區(THE COTSWOLDS)科滋窩伸展於一片美麗、悠遊的大自然之中,處處散布古老房舍的小震和村莊。這里是泰晤士河的發源地,出產有名的蜜糖色建築石材,此區曾是英國羊毛生產中心。英國許多美麗的河流,多是從此地展開旅程,沿岸多有豐富的歷史古跡及英格蘭最漂亮的鄉間景色。美得如風景名信片般的水畔之城,波噸(Bourton-on-the-Water)便是其中著名的小鎮之一
布倫亨皇宮花園(BLENHEIM PALACE GARDENS)布倫亨宮是英國最大的私人宅院,這里不但是邱吉爾迷的勝地,也是欣賞才子布朗自然風格庭園的好去處,皇宮外部呈現巴洛克風格,內部的房間多的像迷宮,宮中收藏有邱吉爾家族的手稿、繪畫、書籍、照片及書信。當這棟巨宅不對外開放時,還可以欣賞到1800公頃的公園喔!這座傑出的宮殿建築,已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名單。
Ⅳ 土耳其有多少人
土耳其人口80,745,020人(2017年統計數據),土地面積為78.36萬平方公里。土耳其人是現代土耳其共和國的主體民族,全部都是從11世紀以後由中亞遷入小亞細亞的,大多數人信奉伊斯蘭教的遜尼派,少數人信奉伊斯蘭教什葉派,土耳其族佔80%以上,庫爾德族約佔15%;庫爾德人是土耳其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有1400萬人,其中大約700萬人生活在東部和東南部大片地廣人稀的地區。土耳其的庫爾德人大多數是穆斯林,他們在語言、文化和家庭傳統上與土耳其人大相徑庭。
Ⅵ 穆斯塔法·凱末爾的一生是什麼樣的對土耳其有什麼影響
如果你去過土耳其,那麼你一定會在國家各處看到他的雕像。這些雕像大小不一,體現了土耳其國民對此人的充分肯定。而且任何來訪的各國政要,也都會來到這位名人的雕像前敬獻花圈。
他就是就是幫助土耳其擺脫封建王朝統治,經過現代化改革後使土耳其走向強大的"現代土耳其之父"——穆斯塔法·凱末爾。
一、為土耳其而生
1881年3月12日,在奧斯曼帝國的塞薩洛尼基,一個做木頭生意的商人在這一天顯得格外高興,因為他的妻子給他生了一個大胖小子。幼年時期,這個小男孩就天資聰慧,十分惹人喜歡。1902年,21歲的他在哈拜參謀學院就讀時,因為在數學上表現優異,一位老師就給他起了個"凱末爾"的名字,阿拉伯語的意思是"完善的"。
位於首都安卡拉凱末爾紀念館
1938年11月10日,這位為土耳其奉獻大半生的政治家,因嚴重的肝硬化,在伊斯坦布爾多爾馬巴赫切宮溘然長逝,終年57歲。為了紀念他的功績,最大城市伊斯坦布爾一座國際機場、一座多功能體育場都以他的名字來命名。1953年,他的遺體被安葬在首都安卡拉的凱末爾紀念館中,供外界瞻仰。
結語
穆斯塔法·凱末爾,這位為土耳其近代化貢獻良多的政治家,無論是生前還是死後,他的思想都影響了一代代土耳其民眾。也讓這個橫跨亞歐大陸的世俗化國家走上了良性的發展道路,憑這一點,"土耳其之父"的名號可謂名副其實。
Ⅶ 世界偉人排名前10
1、毛主席
詳細介紹:毛主席毫無疑問是改變中國歷史的一位偉人,他不僅創立了新中國,也奠定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在和平外交方面的貢獻也是巨大的,非常收人尊敬。
2、周恩來
詳細介紹:周恩來總理是我國外交的奠基者,也是促進中國社會主義道路的重要人物,有著「人民的好總理」的稱號,逝世時聯合國還為周總理降半旗以表哀悼。
3、列寧
詳細介紹:列寧為蘇聯總理,他領導了十月革命,並創立了布爾什維克黨 ,也是世界上一個創建社會主義國家的人,不僅是世界公認的十大偉人之一,也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4、戴高樂
詳細介紹:戴高樂不僅是著名軍事家,也是法國第18任總統,被人民尊稱為「戴高樂將軍」。戴高樂創立了自由法國,並建立了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在外交方面,提出與中國全面建交,但遺憾的是在啟程之前已經病逝。
5、孫中山
詳細介紹:孫中山被人民冠以「國父」的稱號,他主張「三民主義」,並推翻了封建帝制,開創了中華民國,還建立了黃埔軍校、中山大學。
6、甘地
詳細介紹:甘地有著「印度國父」和「聖雄甘地」的稱號,是印度民族解放的領導人,他本人的哲學思想不僅促進了印度的發展,還影響力全世界,是一位非常偉大的政治領袖。
7、羅斯福
詳細介紹:羅斯福是美國唯一一位連任兩屆的總統,在上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時期,它所見面禮的經濟體系將美國從深淵中救回,還帶領美國獲得了二戰的勝利。
8、斯大林
詳細介紹:斯大林其實是一位比較具有爭議的人物,但是他在某些方面的功績是無法忽視的,比如蘇聯衛國戰爭的勝利、二戰擊敗軸心國以及對社會主義陣營的扶植,在俄羅斯偉人評選活動中,斯大林位列第三。
Ⅷ 世界名人中哪些都是猶太人
猶太人是一個「流浪的民族」,兩千年來,猶太民族主體似乎兜了這樣一個大圈子:西亞(巴勒斯坦)-東歐-西歐-美洲-西亞(現代以色列)。今天,猶太人在世界的分布有這樣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是集中在北美、以色列、西歐和前蘇聯東部地區,而美、以兩國的猶太人就佔了全世界猶太人的約79%;二是猶太人幾乎全都集中在大城市。目前,美國仍是世界猶太人口最多的國家。從發展趨勢來看,世界猶太總人口一直在下降,但以色列的猶太人口卻在不斷增長。用不了多少年,以色列就將超過美國,成為全世界猶太人最多的國家,而且還將超過世界各地猶太人的總和。
世界猶太人組織和以色列有關機構一般都說現在全世界猶太人的總數約為1300萬.
全世界有1000人以上猶太人的國家
美國 5,600,000
以色列 4,847,000
法國 550,000
俄羅斯 500,000
烏克蘭 350,000
加拿大 320,000
英國 300,000
阿根廷 230,000
巴西 110,000
南非 106,000
澳大利亞 90,000
匈牙利 70,000
白俄羅斯 50,000
德國 50,000
墨西哥 30,700
比利時 30,000
義大利 25,000
烏茲別克 25,000
委內瑞拉 25,000
烏拉圭 22,500
亞塞拜然 20,000
荷蘭 20,000
伊朗 18,000
土耳其 18,000
瑞典 15,000
瑞士 15,000
喬治亞 14,000
智利 12,000
哈薩克 12,000
摩爾多瓦 12,000
羅馬尼亞 12,000
西班牙 11,000
奧地利 10,000
拉脫維亞 10,000
丹麥 8,000
波蘭 8,000
摩洛哥 7,500
巴拿馬 7,000
捷克 6,000
印度 6,000
立陶宛 6,000
斯洛伐克 6,000
哥倫比亞 5,650
希臘 5,000
紐西蘭 5,000
吉爾吉斯斯坦 4,500
保加利亞 3,000
愛沙尼亞 3,000
秘魯 3,000
波多黎各 3,000
哥斯大黎加 2,500
南斯拉夫 2,500
克羅埃西亞 2,000
日本 2,000
突尼西亞 2,000
塔吉克 1,800
挪威 1,500
瓜地馬拉 1,200
芬蘭 1,200
巴拉圭 1,200
土庫曼 1,200
古巴 1,000
厄瓜多 1,000
愛爾蘭 1,000
摩納哥 1,000
全世界有100萬猶太人口以上的城市
城 市(國家)猶太人口
紐約(美國)1,750,000
邁阿密(美國)535,000
洛杉磯(美國)490,000
巴黎(法國)350,000
費城(美國)254,000
芝加哥(美國)248,000
舊金山(美國)210,000
波士頓(美國)208,000
倫敦(英國)200,000
莫斯科(俄羅斯)200,000
布宜諾斯艾利斯(阿根廷)180,000
多倫多(加拿大)175,000
華盛頓(美國)165,000
基輔(烏克蘭) 110,000
蒙特利爾(加拿大)100,000
彼得堡(俄羅斯)100,000
百年來世界猶太人口的變化
年份 人數
1900 11,000,000
1914 13,500,000
1939 16,728,000
1948 11,500,000
1969 13,786,000
2006 13,19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