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是哪個地理分區
㈠ 亞洲六大分區的分界線
亞洲地域遼闊,按照地理方位,把亞洲分成6個地區。具體如下:
1、東亞:指亞洲東部。包括中國、朝鮮、韓國、蒙古和日本。
2、東南亞:指亞洲東南部地區。包括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 菲律賓、汶萊、東帝汶等國家和地區。
3、南亞:指亞洲南部地區。包括斯里蘭卡、馬爾地夫、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錫金。
4、西亞:也叫西南亞,指亞洲西部。包括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塞普勒斯、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 約旦、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葉門、阿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和巴林
5、中亞:指中亞細亞地區。狹義講只包括土庫曼、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四國的全部和哈薩克的南部。北亞:指俄羅斯亞洲部分的西伯利亞地區。
6、北亞:指俄羅斯亞洲部分的西伯利亞地區。
(1)土耳其是哪個地理分區擴展閱讀:
亞洲(字源古希臘語:Ασία;拉丁語:Asia),曾譯作「亞細亞洲」和「亞西亞洲」,是七大洲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個洲。其覆蓋地球總面積的8.7%(或占總陸地面積的29.4%)。
亞洲絕大部分地區位於北半球和東半球。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為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以東為亞洲。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為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和黑海。烏拉爾山脈以東及大高加索山脈、裏海和黑海以南為亞洲。
大陸東至白令海峽的傑日尼奧夫角(169°39′7″W,66°4′45″N),南至丹絨比亞(103°31′E,1°16′N),西至巴巴角(26°3′E,39°27′N),北至切柳斯金角(104°18′E,77°43′N),最高峰為珠穆朗瑪峰。
跨越經緯度十分廣,東西時差達11~13小時。西部與歐洲相連,形成地球上最大的陸塊歐亞大陸。
亞洲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的發源地。
亞洲各國中,除日本,韓國,新加坡為發達國家外,其餘均是發展中國家,各國經濟都有一定的發展。
㈡ 亞洲的分區及主要國家
亞洲的分區及主要國家:
1、東亞:東亞(East Asia),亞洲東部的簡稱,包括中國、日本、韓國、朝鮮和蒙古五個國家。東亞地勢西高東低,河流多自西向東流入太平洋,主要有黑龍江、黃河、長江、鴨綠江等。日本位於歐亞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多火山、地震。
2、東南亞:東南亞共有11個國家,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汶萊、菲律賓、東帝汶,面積約457萬平方千米。其中寮國是東南亞唯一的內陸國,越南、寮國、緬甸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陸上接壤,僅東帝汶不是東盟成員。
3、南亞:指亞洲南部地區。包括斯里蘭卡、馬爾地夫、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7個國家。面積約437萬平方千米。人口10億以上。本區北部為喜馬拉雅山脈南麓的山地區,南部印度半島為德干高原,北部山地與德干高原之間為印度河-恆河平原。
4、西亞:西亞包括伊朗高原、阿拉伯半島、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小亞細亞半島、黎凡特。包括的國家有伊朗、伊拉克、亞塞拜然、喬治亞、亞美尼亞、土耳其、敘利亞、約旦、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特、巴林、卡達、葉門、阿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科威特、黎巴嫩、塞普勒斯共19國。
5、中亞:指中亞細亞地區。包括土庫曼、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哈薩克5個國家。本區東南部為山地,地震頻繁,屬山地氣候;其餘地區為平原和丘陵,沙漠廣布,氣候乾旱,屬溫帶和亞熱帶沙漠、草原氣候。
6、北亞:指俄羅斯亞洲部分的西伯利亞地區。西部為西西伯利亞平原,中部為中西伯利亞高原和山地,東部為遠東山地。極圈以北屬寒帶苔原氣候,其餘地區屬溫帶針葉林氣候。河流結冰期六個月以上。
㈢ 土耳其的行政區劃
土耳其行政區劃等級為省、縣、鄉、村。全國共分為81省、約600個縣、3.6萬多鄉村。
序號 省 面積 人口(單位人,2000年) 人口密度 省會 人口 1 阿達納省 14256 km² 1849478 129.73 阿達納 (aggl.) 1130710 2 阿德亞曼省 7572 km² 623811 82.38 阿德亞曼 178538 3 阿菲永卡拉希薩爾省 14532 km² 812416 55.91 阿菲永 128.516 4 阿勒省 11315 km² 528744 46.73 阿勒 79.764 5 阿馬西亞省 5731 km² 365231 63.73 阿馬西亞 74393 6 安卡拉省 25615 km² 4007860 156.47 安卡拉 3203362 7 安塔利亞省 20599 km² 1719751 83.49 安塔利亞 603190 8 阿爾特溫省 7493 km² 191934 25.62 阿爾特溫 23157 9 艾登省 7922 km² 950757 120.01 艾登 142267 10 巴勒克埃西爾省 14442 km² 1076347 74.53 巴勒克埃西爾 215436 11 比萊吉克省 4181 km² 194326 46.48 比萊吉克 34105 12 賓格爾省 8402 km² 253739 30.20 賓格爾 68876 13 比特利斯省 8413 km² 388678 46.20 比特利斯 44923 14 博盧省 10716 km² 270654 25.26 博盧 84565 15 布爾杜爾省 7238 km² 256803 35.48 布爾杜爾 63363 16 布爾薩省 11087 km² 2125140 191.68 布爾薩 (aggl.) 1194687 17 恰納卡萊省 9887 km² 464975 47.03 恰納卡萊 75810 18 昌克勒省 8411 km² 270355 32.14 昌克勒 62508 19 喬魯姆省 12833 km² 597065 46.53 喬魯姆 161321 20 代尼茲利省 11716 km² 850029 72.55 代尼茲利 275480 21 迪亞巴克爾省 15162 km² 1362708 89.88 迪亞巴克爾 545983 22 埃迪爾內省 6241 km² 402606 64.51 埃迪爾內 119298 23 埃拉澤省 9181 km² 569616 62.04 埃拉澤 266495 24 埃爾津詹省 11974 km² 316841 26.46 埃爾津詹 107175 25 埃爾祖魯姆省 24741 km² 937389 37.89 埃爾祖魯姆 361235 26 埃斯基謝希爾省 13904 km² 706009 50.78 埃斯基謝希爾 482793 27 加濟安泰普省 7194 km² 1285249 178.66 加濟安泰普 (aggl.) 853513 28 吉雷松省 7151 km² 523819 73.25 吉雷松 83636 29 居米什哈內省 6125 km² 186953 30.52 居米什哈內 30270 30 哈卡里省 7729 km² 236581 30.61 哈卡里 58145 31 哈塔伊省 5678 km² 1253726 220.80 安塔基亞 144910 32 伊斯帕爾塔省 8733 km² 513681 58.82 伊斯帕爾塔 148496 33 梅爾辛省 15737 km² 1651400 104.94 梅爾辛 537842 34 伊斯坦布爾省 5170 km² 10018735 1,937.86 伊斯坦布爾 (aggl.) 8803468 35 伊茲密爾省 11811 km² 3370866 285.40 伊茲密爾 (aggl.) 2232265 36 卡爾斯省 9594 km² 325016 33.88 卡爾斯 78473 37 卡斯塔莫努省 13473 km² 375476 27.87 卡斯塔莫努 64606 38 開塞利省 17116 km² 1060432 61.96 開塞利 (aggl.) 536392 39 克爾克拉雷利省 6056 km² 328461 54.24 克爾克拉雷利 53221 40 克爾謝希爾省 6434 km² 253239 39.36 克爾謝希爾 88105 41 科賈埃利省 3635 km² 1206085 331.80 伊茲米特 195699 42 科尼亞省 40824 km² 2192166 53.70 科尼亞 (aggl.) 742690 43 屈塔希亞省 12119 km² 656903 54.20 屈塔希亞 166665 44 馬拉蒂亞省 12235 km² 853658 69.77 馬拉蒂亞 381081 45 馬尼薩省 13120 km² 1260169 96.05 馬尼薩 214345 46 卡赫拉曼馬拉什省 14213 km² 1002384 70.53 卡赫拉曼馬拉什 326198 47 馬爾丁省 9097 km² 705098 77.51 馬爾丁 65072 48 穆拉省 12716 km² 715328 56.25 穆拉 43845 49 穆什省 8023 km² 453654 56.54 穆什 67927 50 內夫謝希爾省 5438 km² 309914 56.99 內夫謝希爾 67864 51 尼代省 7318 km² 348081 47.57 尼代 78088 52 奧爾杜省 5894 km² 887765 150.62 奧爾杜 112525 53 里澤省 3792 km² 365938 96.50 里澤 78144 54 薩卡里亞省 4895 km² 756168 154.48 阿達帕扎勒 283752 55 薩姆松省 9474 km² 1209137 127.63 薩姆松 363180 56 錫爾特省 5465 km² 263676 48.25 錫爾特 98281 57 錫諾普省 5858 km² 225574 38.51 錫諾普 30502 58 錫瓦斯省 28129 km² 755091 26.84 錫瓦斯 251776 59 泰基爾達省 6345 km² 623591 98.28 泰基爾達 107191 60 托卡特省 9912 km² 828027 83.54 托卡特 113100 61 特拉布宗省 4495 km² 975137 216.94 特拉布宗 214949 62 通傑利省 7406 km² 93584 12.64 通傑利 25041 63 尚勒烏爾法省 19091 km² 1443422 75.61 尚勒烏爾法 385588 64 烏沙克省 5174 km² 322313 62.29 烏沙克 137001 65 凡城省 20927 km² 877524 41.93 凡城 284464 66 約茲加特省 14083 km² 682919 48.49 約茲加特 73930 67 宗古爾達克省 3470 km² 615599 177.41 宗古爾達克省 104276 68 阿克薩賴省 8051 km² 396084 49.20 阿克薩賴 129949 69 巴伊布爾特省 4043 km² 97358 24.08 巴伊布爾特 32285 70 卡拉曼省 8816 km² 243210 27.59 卡拉曼 105384 71 克勒克卡萊省 4589 km² 383508 83.57 克勒克卡萊 205078 72 巴特曼省 4671 km² 456734 97.78 巴特曼 246678 73 舍爾納克省 7296 km² 353197 48.41 舍爾納克 52743 74 巴爾滕省 1960 km² 184178 93.97 巴爾滕 35992 75 阿爾達漢省 5495 km² 133756 24.34 阿爾達漢 17274 76 厄德爾省 3584 km² 168634 47.05 厄德爾 59880 77 亞洛瓦省 403 km² 168593 418.34 亞洛瓦 70118 78 卡拉比克省 2864 km² 225102 78.60 卡拉比克 100749 79 基利斯省 1239 km² 114724 92.59 基利斯 70670 80 奧斯曼尼耶省 3189 km² 458782 143.86 奧斯曼尼耶 173977 81 迪茲傑省 1065 km² 314266 295.09 迪茲傑 56649 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位於安納托利亞高原中部,海拔978米,人口約369萬,是土耳其的第二大城市。公元前13世紀,赫梯人在安卡拉建立了城堡,當時被稱為「安庫瓦」或者變音「安基拉」,之後幾經演變就成了「安卡拉」。該地區先後被弗利吉亞人、高盧人、羅馬人和拜占庭人佔領。1345年,蘇丹奧爾汗·加齊攻克安卡拉,將其並入奧斯曼帝國版圖。
土耳其首都原為伊斯坦布爾,本世紀初,阿塔圖爾克·凱末爾領導土耳其人民進行反抗外國侵略和推翻蘇丹封建帝制的資產階級革命。由於地理位置適中,交通方便,安卡拉逐漸成了斗爭的中心,同時也出於安全的考慮,革命勝利後於1923年10月13日正式定為共和國首都。
安卡拉市區分新、舊城兩部分。老城以古城堡為中心,街道狹窄,建築破舊,至今仍保留著奧斯曼時代的風貌;新城環繞在老城東、西、南三面,尤以南面的城區最為整齊,大國民議會和政府主要部門都集中在該地區。
安卡拉以政治中心和商業城市聞名。工業不很發達,有一些工廠生產軍火、機械、電子、紡織、水泥、和食品等。農業發達,是土耳其的主要小麥產區之一。此外還產土豆、蠶豆、甜菜等。水果以西瓜、甜瓜、蘋果、梨著名。牲畜主要以飼養牛、羊為主,安卡拉山羊及其皮毛馳名世界。安卡拉自古以來就是交通要沖,鐵路和空中航線通向全國各地,是連接土東西兩部分的樞紐。
㈣ 亞洲地理分區(東亞、南亞、西亞、北亞、東南亞、中亞)的主要國家
1.東亞國家有:中國,蒙古,朝鮮,韓國和日本2.南亞地區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 尼泊爾、斯里蘭卡、不丹、阿富汗和馬爾地夫3.西亞國家有:阿富汗、巴林、塞普勒斯、西奈半島 (屬埃及)、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伊朗、伊拉克、約旦、科威特、黎巴嫩、阿曼、卡達、沙特、敘利亞、阿聯酋、葉門、小亞細亞(即安納托利亞,屬土耳其)小亞細亞、美索不達米亞和累范特地理上屬於「西南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和喬治亞 三個國家有時歸入「西南亞」。4.北亞國家有:俄羅斯5.東南亞的國家有: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汶萊和東帝汶6.中亞的國家有: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塔吉克,烏茲別克
㈤ 亞洲分為幾個地理分區以及它們的分布位置
亞洲分6個地理分區:即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北亞。分布位置如圖:
㈥ 亞洲六個地理分區
亞洲的六個地理區分為:東亞(中國、朝鮮、日本等);東南亞(越南、寮國、柬埔寨等);南亞(斯里蘭卡、馬爾地夫、巴基斯坦等);西亞(伊朗、土耳其、塞普勒斯等);中亞(土庫曼、烏茲別克等);北亞(俄羅斯亞洲部分的西伯利亞地區)。
7大洲8大洋(4大洋)都指哪些:
亞洲:面積44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9.4%,是世界第一大洲,共有40個國家和地區;
非洲:面積約30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0.2%,是世界第二大洲,共有56個國家和地區;
北美洲:面積約24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6.2%,是世界第三大洲,共有37個國家和地區;
南美洲:面積約18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2%,是世界第四大洲,共有13個國家和地區;
南極洲:面積14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總面積的9.4%,是世界第五大洲,南極洲僅有一些來自其它大陸的科學考察人員和捕鯨隊,無定居居民;
歐洲:面積約10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6.8%,僅大於大洋洲,是世界第六大洲,共有37個國家和地區;
大洋洲:面積約9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6%,是世界上最小的一個洲。共有24個國家和地區。
太平洋:太平洋是世界海洋中面積最闊、深度最大、邊緣海和島嶼最多的大洋。太平洋南北的最大長度約15900千米,東西最大寬度約為109900千米。總面積17868萬平方千米,佔地球表面積的三分之一,是世界海洋面積的二分之一。
大西洋: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位於南、北美洲和歐洲、非洲、南極洲之間,呈南北走向,似「s」形的洋帶。南北長大約1.5萬千米,東西窄,其最大寬度為2800千米。總面積約為9166萬平方千米,比太平洋面積的一半稍多一點。
印度洋: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位於亞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極洲之間。面積約為7617萬平方千米,平均深度3397米,最大深度的爪哇海溝達7450米。
北冰洋:北冰洋位於地球的最北面,大致以此北極為中心,介於亞洲、歐洲和北美洲北岸之間,是四大洋中面積和體積最小、深度最淺的大洋。
㈦ 七大洲哪個洲面積最大
亞洲。
亞洲(Asia),曾譯作「亞細亞洲」和「亞西亞洲」,是七大洲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個洲。其覆蓋地球總面積的8.7%(或總陸地面積的29.4%)。
亞洲絕大部分地區位於北半球和東半球。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為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以東為亞洲。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為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和黑海。烏拉爾山脈以東及大高加索山脈、裏海和黑海以南為亞洲。
亞洲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的發源地。
(7)土耳其是哪個地理分區擴展閱讀
地理分區:
1、東亞:中華人民共和國、蒙古國、朝鮮、韓國、日本。
2、東南亞:汶萊、柬埔寨王國、東帝汶民主共和國、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寮國、馬來西亞、緬甸聯邦、菲律賓共和國、新加坡共和國、泰王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3、南亞:孟加拉人民共和國、不丹王國、印度共和國、馬爾地夫共和國、尼泊爾、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斯里蘭卡。
4、中亞: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土庫曼、烏茲別克。
5、西亞阿拉伯半島:巴林、科威特、阿曼、卡達、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葉門。
6、西亞低地國:塞普勒斯、伊拉克、以色列、約旦、黎巴嫩、巴勒斯坦、敘利亞。
7、西亞山國:阿富汗、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喬治亞、伊朗、土耳其。
8、北亞:西伯利亞地區(即俄羅斯東部)。
㈧ 亞洲的六大地理分區
亞洲一般可以劃分為六大地理區域,包括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和北亞。
東亞包括中國、日本、韓國、朝鮮和蒙古國。
西亞包括土耳其、以色列、伊朗、伊拉克、塞普勒斯、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約旦、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葉門、阿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巴林、喬治亞、阿富汗、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
東南亞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越南、寮國、菲律賓、柬埔寨、緬甸、汶萊、東帝汶等國家和地區。
中亞包括土庫曼、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哈薩克。
南亞包括印度、馬爾地夫、不丹、斯里蘭卡、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尼泊爾。
北亞指俄羅斯亞洲部分的西伯利亞地區。
㈨ 亞洲地理分區(東亞、南亞、西亞、北亞、東南亞、中亞)內的所有國家名
東亞 東亞,是亞洲東部的國家和地區的統稱。從地理范圍上看,也有狹義與廣義之分。狹義上來說:東亞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韓民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日本、蒙古、中華民國等國家。這些都是東亞運動會的成員國。朝鮮半島、日本和俄羅斯遠東地區亦被人化為東北亞。從廣義上來說:有人認為東亞還延伸到東南亞國家。東南亞 東南亞包括中南半島以及在南中國海和太平洋里的島嶼(統稱南洋群島)。它包含以下國家:中南半島: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和緬甸。 南洋群島:菲律賓、新加坡、汶萊、印尼和東帝汶。 馬來西亞被南中國海分成兩部分,所以它既有大陸(馬來亞)又有島嶼(婆羅洲)部分。 南亞 南亞是指印度半島以及印度洋一帶的國家及地區。包括印度、不丹、尼泊爾、孟加拉、巴基斯坦以及印度洋的斯里蘭卡及馬爾地夫。位於中印邊境的錫金雖然現在被印度合並為一個邦,但是錫金原來的國王並不承認其合法性,中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也不承認印度對錫金的主權,但在2004年間接承認了印度對錫金的主權,分析家認為這是中印關系改善的表現之一。西亞 西亞包括阿富汗、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土耳其、卡達、巴林、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烏地阿拉伯、葉門、阿曼、敘利亞、黎巴嫩、約旦、以色列、塞普勒斯和北賽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等政治實體。西亞在地理上屬於亞洲,但政經和文化方面一般與北非一同被通稱為中東國家,塞普勒斯是地中海一個偏近中東地區的一個島國,地理上屬於亞洲,在政經和文化方面通常被視為歐洲國家。中亞 中亞一般包括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烏茲別克和土庫曼5個國家,從純地理因素上看,有時會包括周邊的阿富汗、以及中國西北地區。北亞 北亞指俄羅斯的亞洲部分。
㈩ 亞洲地理分區(東亞、南亞、西亞、北亞、東南亞、中亞)內的所有國家名是哪些
東亞 中國、蒙占、朝鮮、韓國、日本.
東南亞 越南、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汶萊和東帝汶。
南亞 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錫金、不丹、孟加拉國、斯里蘭卡、馬爾地夫.
西亞 伊朗、阿富汗、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巴林、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曼、葉門、土耳其、敘利亞、伊拉克、塞普勒斯、黎巴嫩、約旦、巴勒斯坦、以色列、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中亞 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塔吉克和土庫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