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跟哪個國家關系最好
『壹』 土耳其軍事實力怎麼樣 是世界強國嗎 跟德國關系好不好
土耳其是北約國家,尤其空軍實力頗為不俗。但是說強國嘛,應該軍事方面算二流強國吧。跟美國關系極好,跟德國倒是一般。
『貳』 土耳其和俄羅斯的關系是什麼
世仇地緣戰略上的對手競爭大於合作但並不意味著它們不能合作,但從長遠看他們之間是矛盾佔主要地位的。
1,俄羅斯與土耳其之間的關系也許就是一個最好的範例。自2015年俄羅斯武裝力量正式介入敘利亞內戰以後,俄土關系一度變得異常緊張。2015年11月24日土耳其軍方擊落一架俄軍蘇-24戰斗轟炸機並導致一名俄軍飛行員喪生,由此兩國關系跌到了谷底。
2,依照當時的緊張氣氛,即便俄軍真把土耳其境內的什麼目標給轟了,恐怕人們也不會感覺到太意外。而不久之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的態度轉變之快同樣讓人始料未及,埃爾多安不僅在態度上對俄迅速軟化,甚至提出可以向俄軍提供軍事基地。
3,不久之後,土耳其爆發了針對埃爾多安的政變,而這一次俄國人選擇了支持埃爾多安,其態度要比歐美國家明確得多,甚至有消息稱,關於土軍方發動政變的情報,最早是由俄羅斯情報部門提供給埃爾多安的,這是否屬實我們不得而知,但俄羅斯對埃爾多安的支持則是顯而易見的。
4,要想把這種亂糟糟的關系搞清楚,我們恐怕要把時間退回到1453年。當時,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軍隊正在猛攻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都城君士坦丁堡,在經過慘烈的攻城戰之後,土耳其士兵如同潮水般攻入城內。
5,東羅馬帝國的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在守城戰中戰死,兩個兒子一個戰死,一個投降。由此東羅馬正式宣告滅亡,君士坦丁堡也就成了現在的伊斯坦布爾。至此,歐洲基督教文明開始處於奧斯曼帝國的兵鋒之下。
6,在君士坦丁堡被攻破時,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菲婭公主和她的父親卻成功逃了出來,並且一路跑到羅馬尋求庇護。1472年,羅馬天主教教廷做出了一個決定:將已經成年的索菲婭公主嫁給了莫斯科大公國的伊凡三世。
7,羅馬教廷之所以要促成與莫斯科公國的聯姻,本質上還是來自奧斯曼帝國的巨大壓力。東羅馬帝國被滅後,土耳其人很快又佔領了巴爾干半島,這也為五百多年後的南斯拉夫分裂埋下了伏筆,此時羅馬教廷所處的義大利半島已經岌岌可危。如果能讓伊凡三世率軍南下,向土耳其人開戰,那麼這個危機就可以得到緩解。
8,從16世紀中後期伊凡雷帝時代開始,俄羅斯開始大舉擴張領土,到公元17世紀,俄羅斯與奧斯曼土耳其兩個帝國終於開始了正面碰撞。
8,對於俄國上層而言,「南下」幾乎是一個永久的戰略命題,其主要方向大致是今天的南亞,中亞,西亞以及北非地區,再具體說,俄國的南下戰略有兩條路徑:一條是越過高加索山脈南下,直抵伊朗,最終控制波斯灣;另一條是從費爾干納盆地向南進入阿富汗,切開開伯爾山口。數百年來,這一戰略幾乎從未變化。
9,從17世紀開始,奧斯曼帝國已經開始逐步轉入頹勢,面對俄羅斯一直是敗多勝少。通過200多年的不斷交戰,俄國人將與土耳其交戰的戰場逐步從烏克蘭推到了西亞地區。
10,他們從土耳其手中先後奪下了克里米亞半島以及高加索地區的喬治亞和亞美尼亞,並且讓羅馬尼亞和塞爾維亞脫離了土耳其的統治,成了獨立國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俄羅斯的崛起史其實就是土耳其的衰敗史。
『叄』 土耳其和中國關系如何
很多人對於土耳其這個國家在國際上的地位認識並不深,簡單認為它是一個陌生低調的國家,其實並不然,了解一個國家不應該只從表面,而是要從不同方面深層次認知。今天我們就帶領各位來認識一下浪漫而美麗的土耳其。
首先解釋一下土耳其的政治體制,它的政治體制在2017年是有進行過變更的,之前實行的是議會共和制,之後變更為總統制。不熟悉政治體制的各位可能會有所疑問:其中有「共和」字眼,是否代表和社會主義國家有什麼關聯?其實並不然,土耳其是實打實的資本主義國家,議會作為立法機構構建法律框架和設立內閣,內閣作為行政機構對議會負責,議會的領頭羊是沒有實權的總統,內閣的扛把子是實權在手的總理,2017年4月土耳其通過修憲公投進行想法的修改,政體從議會共和制改成總統制,總理職位被廢除,所以目前的第66屆政府領導埃多爾安是身兼總統和總理的職責
『肆』 土耳其與中東國家關系
土耳其屬於中東國家。
中東包括西亞地區(除阿富汗)和部分北非地區(即埃及),是非洲與歐亞大陸的亞區。西亞國家(地區)包括沙特、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聯酋、阿曼、卡達、巴林、土耳其、以色列、巴勒斯坦、敘利亞、黎巴嫩、約旦、葉門和塞普勒斯。
(4)土耳其跟哪個國家關系最好擴展閱讀:
土耳其是一個橫跨歐亞兩洲的國家,北臨黑海,南臨地中海,東南與敘利亞、伊拉克接壤,西臨愛琴海,與希臘以及保加利亞接壤,東部與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和伊朗接壤。土耳其地理位置和地緣政治戰略意義極為重要,是連接歐亞的十字路口。
土耳其人主要是歐洲人種-地中海血統,1299年奧斯曼一世建立奧斯曼帝國。1453年5月29日,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滅拜占庭帝國,16世紀~17世紀,尤其是蘇萊曼一世統治時達到鼎盛時期,統治區域地跨歐洲、亞洲和非洲。
因此奧斯曼帝國的君主蘇丹視自己為天下之主, 土耳其繼承了東羅馬帝國的文化和伊斯蘭文化,因而東西文明在此得以統合。
『伍』 土耳其有盟國嗎它親哪個國家
土耳其沒有盟國,它一貫奉行親西方的政策,贊同推進西方民主化進程。注重經濟外交,維護自身利益。重視與鄰國建立和保持友好關系,強調發展與世界和地區大國的關系。主張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爭端。外交重心在西方,在與美國保持傳統的戰略夥伴關系的同時加強與歐洲國家的關系。已與歐盟實現關稅同盟,目標是成為歐盟完全成員國。這是關於土耳其的詳細介紹。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04/05/content_348653_3.htm
『陸』 土耳其和日本的關系如何 那麼中國和土耳其的關系比較好呢還是日本和土耳其的關系比較好呢
土耳其與中國的友誼源遠流長。土耳其和中國分別位於古絲綢之路的東西兩端,政治、文化和貿易方面的交往歷史悠久。
兩國人民之間的交往可追溯到中國的漢代(公元前209年至公元220年)和匈奴帝國時期,匈奴帝國是古代土耳其的屬地之一。中國歷史上最成功最穩定的唐朝與當時統治土耳其的突厥國聯系密切。這是歷史上絲綢之路最活躍最繁榮的時期。絲綢之路不但加強了土中人民之間的貿易關系,而且為社會及文化聯系鋪平了道路。
土耳其於1971年8月5日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土耳其奉行
「一個中國」的原則,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唯一的合法代表。土耳其共和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系35年來,兩國之間的友誼與合作在許多方面得到發展。此外,頻繁的高層互訪鞏固了相互理解並加強了雙邊關系。
土耳其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都奉行以友誼、互信、尊重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幹涉內政和互利為基礎的和平外交政策。兩國在大多數國際問題上觀點相似。土耳其視中華人民共和國為非常重要的夥伴。
過去十年中,土中兩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對兩國間的經濟貿易關系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貿易額不斷增長,經濟貿易合作范圍不斷擴大。貿易額自1990年的2.83億美元增至2005年的62.80億美元。
兩國人民之間的往來也積極影響著兩國關系。自2001年起中國遊客不斷訪問土耳其,兩國之間不斷增長的往來人數使得土耳其人民和中國人民走得更近。
土耳其和中國也在各自國家互設高等教育獎學金。
土耳其高度重視進一步發展對華關系。兩國在進一步加強和豐富不斷發展的合作方面仍有很大的潛力有待挖掘。
土耳其外長達武特奧盧2013年1月6日在安卡拉說,他與到訪的日本外相玄葉光一郎商定,兩國將建立戰略夥伴關系,有關協議將於今春他造訪日本時簽署。
達武特奧盧在與玄葉光一郎會談後舉行的聯合記者招待會上表示,土耳其與日本在地區事務上有著全方位的合作關系,土耳其非常重視與日本發展戰略關系。
達武特奧盧說,土日兩國還計劃簽署經濟合作與自由貿易協議。而且,兩國外交部將建立一套機制來開展部長級互訪、外交實習生交流項目和咨詢等合作。
玄葉光一郎表示,日本願意繼續加強與土耳其的合作關系。在外交上,日本與土耳其在全球性事務中有著廣泛的合作,例如在阿富汗問題、核不擴散和裁軍等方面。在經濟合作方面,雙方探討了伊斯坦布爾第三座海峽大橋的建設、太空技術及核能方面的合作等問題。
所以比較起來土耳其與日本的關系較好。
『柒』 土耳其與美國關系如何
美國與土耳其的關系可以追溯到1831年,當時美國與奧斯曼帝國建立了外交關系。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土耳其共和國成立後,美國於1927年與土耳其建立了外交關系。美國與土耳其於1947年7月12日簽署的經濟技術合作協議進一步推動了兩國關系的發展。
土耳其是美國重要的安全夥伴。自1952年以來,土耳其一直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重要盟友。被稱為「天下咽喉」的土耳其海峽(又稱黑海海峽)是連接黑海與地中海的唯一通道,它包括博斯普魯斯海峽(又叫伊斯坦布爾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又叫恰納卡萊海峽)三部分,全長361千米,整個海峽呈東北-西南走向,是亞、歐兩洲的分界線。古往今來皆為兵家必爭之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只有土耳其封鎖黑海海峽俄羅斯就沒有辦法在地中海施展拳腳。是俄羅斯黑海艦隊的心腹大患。
土耳其為打擊其境內外對自己和美國有威脅的恐怖組織不留餘力,其中包括庫爾德工人黨(PKK),革命人民解放黨/陣線(DHKP-C)和ISIS。作為Defeat ISIS聯盟的重要成員,土耳其於2015年7月向美國和聯盟夥伴開放了軍事基地。自那時以來,Indirlik空軍基地對於在敘利亞和伊拉克降級並最終摧毀ISIS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土耳其是美國對中東軍事打擊的重要基地。
『捌』 伊朗和土耳其是什麼關系(中東最大的葉派穆斯林國家和中東人口最多的遜尼派穆斯林國家)
穆斯林分為什葉派和遜尼派,遜尼派較為溫和,而什葉派更偏激
伊朗就是什葉派為主的穆斯林國家,是個政教合一的國家(這種國家最不民主最偏激最危險),即政權在精神宗教領袖手裡,他們要團結其他阿拉伯國家的什葉派,目的是建立自己這樣的政教合一國家,什葉派國家。
而在其他周邊的阿拉伯國家裡,大多都是遜尼派為主的國家,但都不是政教合一的國家。
土耳其不是政教合一國家。
我國穆斯林多為遜尼派。
中東混亂不僅僅因為教派,還因為民族,伊朗是波斯人,土耳其是土耳其人,其他國家是阿拉伯人,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一直不和。
還有個以色列,非穆斯林國家
『玖』 土耳其幫哪個國家
為什麼土耳其如此「力挺」亞塞拜然呢?
1、文化上的共通性
這兩個國家有著文化上的共通性。土耳其語和亞塞拜然語非常相似,兩種語言都屬於突厥語族,因此亞塞拜然人和土耳其人可以直接交流,互相理解。另外,土耳其和亞塞拜然兩個國家都是穆斯林占絕大多數人口的國家。亞美尼亞大部分人則信仰基督教。
土耳其和亞美尼亞的關系則十分糟糕。
自從1991年亞美尼亞獨立以來,土耳其和亞美尼亞一直沒有建立外交關系。1993年,為了在納卡沖突中聲援亞塞拜然,土耳其關閉了和亞美尼亞的邊境。亞美尼亞認為,土耳其奧斯曼帝國對亞美尼亞人實施「種族滅絕」,屠殺了150萬亞美尼亞人。對此,土耳其政府堅決予以否認。
2、緊密的能源聯系
土耳其亞塞拜然之間有著非常緊密的經濟聯系,特別是在能源方面。
土耳其的油氣資源極度匱乏,因此非常依賴外國能源,而亞塞拜然在裏海有豐富的油氣資源,亞塞拜然是土耳其最重要的能源供應國之一。
亞塞拜然沙阿德尼茲氣田。 亞塞拜然能源部 圖
據土耳其媒體報道,去年,土耳其消耗了452億立方米的天然氣,而這當中99.8%的天然氣是從國外進口的。進口天然氣中21%來自亞塞拜然。去年亞塞拜然是土耳其天然氣第二大來源國,僅次於俄羅斯。而今年上半年,亞塞拜然一躍成為土耳其天然氣第一大來源國,超過了俄羅斯。
去年,土耳其消耗了大約4500萬噸的石油,其中九成來自進口。雖然亞塞拜然並不是土耳其最大石油的進口國,但是也豐富了土耳其石油的來源。
不少分析人士都表示土耳其正在減少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加深與亞塞拜然的能源合作。
亞塞拜然向土耳其出口油氣資源,就不得不提到兩條管道,一個是南高加索天然氣管道,也叫巴庫-第比利斯-埃爾祖魯姆管道。這條管道起點為亞塞拜然首都巴庫,途經喬治亞首都第比利斯,終點為土耳其的埃爾祖魯姆,大量的天然氣就是通過這條管道運送到土耳其。此後,這條管道擴建延長,將來自亞塞拜然沙阿德尼茲氣田(Shah Deniz gas field)的天然氣途經土耳其運送到歐洲。
另一個是巴庫-第比利斯-傑伊漢石油管道,這條管道的有一半的路線幾乎與運送天然氣的南高加索管道平行,也是從巴庫出發,途經第比利斯,只是這條管道在抵達埃爾祖魯姆之後,繼續向南延伸至土耳其南部港口城市傑伊漢。這條管線的石油來自亞塞拜然位於裏海的ACG油田。
土耳其和亞塞拜然之間還有一條鐵路,名叫巴庫-第比利斯-卡爾斯鐵路,全長約850公里,起點為巴庫,途經第比利斯,終點為土耳其東北部城市卡爾斯,這條鐵路不僅僅加強了亞塞拜然、土耳其和喬治亞的商貿往來,而且起到連接歐洲和亞洲的作用,部分中歐班列也經行這一段鐵路。土耳其交通和基礎設施部部長今年5月稱,迄今為止,這條鐵路已經幫助土耳其出口24萬噸貨物,以及進口28萬噸貨物(含途徑土耳其運往歐洲的貨物)。
這兩條管道和一條鐵路線,對土耳其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一旦遭到破壞,便會觸及土耳其的重要利益。其實兩個多月前,就發生過這樣的事。
今年7月,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也發生了一次沖突,不是納卡地區,而是在兩國北部跨界的塔烏茲區。這一地區是兩條管道和一條鐵路的必經之地。因此這一地區的沖突勢必會觸動土耳其的敏感神經。7月沖突發生後不久,土耳其和亞塞拜然兩國就開始在亞塞拜然舉行了持續多天的地面和空中軍事演習。
『拾』 土耳其為什麼親美不親俄 求大神詳細講解 還有就是中東,西亞,中亞和非洲都和哪個國家走得近
土耳其親美應該是從冷戰的時候開始的
因為土耳其是伊斯蘭國家中為數不多的世俗化國家,從自身的發展角度問題比較親西方的,而對美國而言土耳其的地理位置可以遏制蘇聯進入地中海地區,也可把蘇聯的海軍封鎖在黑海。而且土耳其跟蘇聯的前身沙俄是世仇,沙俄當年侵佔了土耳其很多領土,現在的烏克蘭南部和外高加索地區都是土耳其的而且自斯大林以來蘇聯和土耳其邊境上的摩擦一直不多,所以冷戰開土耳其很自然選擇了親美路線一直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