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人為什麼恨土耳其人
Ⅰ 俄羅斯跟土耳其有什麼仇為什麼持續了200多年的戰火
土耳其的前身是奧斯曼帝國,與俄羅斯是世仇關系,雙方至今還保持著歐洲歷史上最長的戰爭系列,長達240多年的戰火,平均每19年就會爆發一場大規模戰役。不過一戰後奧斯曼帝國四國同盟被俄羅斯、英國、法國等協約國擊敗。後來奧斯曼帝國滅亡,就變成了現在的土耳其。
連續爆發241年的戰役,俄土雙方的民族仇恨根深蒂固,直到近現代還未完全消除,而造成這種民族仇恨的主要原因就是利益作祟。在俄美爭霸時期,土耳其選擇了加入美國同盟陣營,是北約在南部的支撐點。
不過俄羅斯分化美國盟友的手段也非常高明,近幾年土耳其彷彿正在向俄羅斯靠攏。
Ⅱ 土耳其和俄羅斯的關系,為什麼會出現像過山車一樣的情形
土耳其和俄羅斯的關系從歷史上來看,可謂是世仇。但是決定國際關系的終極因素始終都是國家利益,土耳其和俄羅斯的關系也是如此,因為利益產生矛盾,又因為利益而互相接近。
按照道理來說,既然兩個世仇國家之間應該是爭端大於合作,但是呢,近代以來,美國參與了許多國際爭端。美國做的許多事情加劇了土耳其和美國的關系。例如一:疑似捲入推翻埃爾多安的軍事政變,二:它支持埃爾多安的政治對手居倫,居倫是伊斯蘭思想傳播者,近幾年還授予居倫綠卡,拒絕引渡以牽制埃爾多安,三:支持庫爾德人傾向明顯。而美俄關系想來不好,所以說,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土耳其開始接近俄羅斯是不難理解的。
Ⅲ 俄羅斯好可憐啊,被土耳其這樣欺負了也不能打人家,被譽為戰斗民族,以強硬而著稱的形象要被毀了
這次俄蘇24被擊落事件中普京大帝表現非常優異,收放有距乾地漂亮!我們不妨來尋尋其行為脈絡:一是搶先佔領道德制高點。
關於搶道德制高點方面,俄羅斯的經驗非常值得我們研究學習。首先,俄羅斯是做,實實在在地打擊IS,讓全世界都看到俄羅斯的打擊成果。特別是當法國巴黎爆發恐襲,整個歐洲都在被難民和恐襲折騰的時候,俄羅斯表明這種堅決打擊人類公敵——IS的態度地同時又順手解了阿薩德的圍,是面對面與西方打輿論戰的基礎。
俄羅斯戰機被土耳其擊落後,普京當時正在訪問約旦,於是在會見約旦國王時就明確表明,土耳其這是保護恐怖分子,是背後放冷箭,已經超出了反恐范疇。這一系列表態,既是明確態度,也是放出底線。
接下來,針對土耳其方面公開說法的一系列漏洞,俄在隔空喊話時逼著土耳其說出是故意擊落戰機,並讓國際社會都知道土耳其的這種行為是在保護恐怖份子。在這方面,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所說的「俄羅斯根本沒有打IS,而是在轟炸土耳其的親戚土庫曼人」徹底暴露了土耳其的利益尾巴。試想,俄羅斯打擊IS的效果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這方面美國都不都不承認,土耳其說這種話顯然就會給世界一個袒護IS和說謊的印象。
更為重要的是,俄羅斯方面又逼著土耳其說出擊落的具體細節。鑒於現實,土耳其最終公布的細節是俄羅斯戰機一共越境兩次並且只越境17秒。17秒和原來所說的5分鍾警告10次明顯沖突。如果說俄羅斯戰機還沒到土耳其領空,土耳其有什麼資格警告?如果侵入只有17秒,這哪裡有警示溝通的時間?正常人都能聯想到,這是事先准備好,看到俄戰機越境就擊落或追著屁股擊落。土耳其為了強辯,不得不說侵入即有權擊落。但是,俄羅斯接著拿出來資料,僅2014年一年土耳其戰機就侵入希臘領空2200多次,而且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當時還說臨時侵入不應該被指責。你土耳其的飛機一年侵入人家領空兩千多次都是正當的,怎麼他國飛機才進入17秒就要擊落?這不是扯嗎?
正是基於這些輿論現實,包括歐盟、德國、法國、美國和北約雖然都說土耳其有權力的這么做,但也只能說做過分了,不應該這么做。美國第一時間撇清,北約更是不給土耳其背書。之所以能達到這些效果,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俄羅斯輿論戰打得好,土耳其完敗!
英國《每日郵報》的讀者評論中,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支持俄羅斯,他們認為俄羅斯是在幫歐洲打擊恐怖組織,而土耳其則是在支持恐怖分子。甚至有很多人讓土耳其滾出北約。事實上,就此一件事,歐盟基本上已經對土耳其關上了大門,土耳其這是把老歐洲給得罪的差不多了。想想看,土耳其在給歐洲輸送難民,輸送恐怖分子,俄羅斯這邊打IS土耳其還袒護,這種印象在西歐國家民眾中一旦奠定,那麼土耳其將面臨何種處境?
二、搶外交先機,在輿論上將美逼到死角。
俄羅斯在外交上也非常老練。對待代表整個歐洲的法國,那是張開懷抱歡迎合作,在拉法國的時候還說要和法國、美國建立反IS的同盟,並且在第一時間表明俄羅斯不會與土耳其因此開戰。有了這些話,歐盟國家的心就放在肚子里了,俄羅斯這里就是向歐盟表明,俄羅斯不會因此事遷怒於整個歐洲,俄羅斯依然希望和歐洲發展友好關系。有了這樣的態度,歐洲就不會對俄羅斯產生反感,反而會有幾分同情,畢竟現在西歐國家都在經受IS和難民之苦。
第一天俄羅斯如此態度,但第二天針對美國就玩了變臉,直接問土耳其,這事美國知道嗎?奧巴馬總統知道嗎?是白宮默許的嗎?這些發問土耳其沒有回答,但這是俄羅斯的一種外交招數。美國第一時間就撇清這一事件與美國無關,那麼俄羅斯就進一步逼迫土耳其,這事美國是不是知道。如果對方說知道,那俄羅斯就會直接質問美國。土耳其不敢說,那麼俄羅斯這么質問了,白宮是不敢亂說話的,因為搞不好白宮會因此引火上身,在輿論上成為眾矢之的。白宮志在領導反IS的聯盟,是絕不能陷入輿論漩渦的。
俄羅斯有了這些,其實在外交上就占據了主動。外交上有了主動,那麼接下來干「實事」也就有了空間。
三、卸掉西方緊張的心理包袱,摸清美國、北約的戰略底線。
在俄羅斯戰機被擊落後,無論是土耳其、俄羅斯、美國、歐盟、北約全都是非常緊張的,這是麻桿打狼兩頭怕,因為一旦俄羅斯因此對土耳其開戰,整個北約就會被扯進去,那這就成了世界大戰。所以,事件發生後,土耳其擔心「挨打」忙著「找媽」,美、法、德、英、歐盟、北約趕緊呼籲冷靜,不要升級。俄羅斯反應很激烈但也的確很冷靜,第一時間放話不會因此爆發戰爭,不會升級事件,這樣先卸掉北約國家的心理包袱,不讓事件升級到北約與俄羅斯的對抗。
事實上,這里的相關各方,除了土耳其想讓這事升級到北約對俄羅斯層面,其它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想。所以,當俄羅斯給了這個「定心丸」後,很快北約以及北約的主要國家就表態了。相關表態大家應該已經看到,整體就是一個調子:土耳其有自衛權,但這件事做過頭了,這事還是俄羅斯和土耳其自己溝通解決吧。
摸清了西方主要國家地底線也就解放了俄羅斯地手腳。
四、展開報復。
俄羅斯人是一個睚眥必報的民族,在北約表態後,用外交手段分化了美歐的觀點,同時就展開了對土耳其的布局與報復。俄羅斯先是在敘利亞北部部署了有強大防控能力的巡洋艦,這樣就可以保護俄羅斯戰機在敘利亞北部執行任務。與此同時,俄羅斯還要部署S400防空導彈,並且用殲擊機給轟炸IS的戰機護航。有了這些部署,這實際上是給土耳其人設了一個禁飛區,只要土耳其再越雷池一步,那麼俄羅斯就可能如法炮製擊落土耳其的戰機。有最新的S400防空導彈、俄羅斯巡洋艦上裝的S300海基版的防空導彈,再加上戰機護航,土耳其如果再敢亂來,俄羅斯一定會下手。
在進行了系列部署後,俄羅斯對土耳其保護的敘利亞反對派進行了地毯式的轟炸。俄羅斯對對手最大的打擊不是去和土耳其開戰,而是狠狠地打擊敘利亞反對派。過去,俄羅斯可能還顧及土耳其的情緒下手不那麼狠,現在撕破臉了,還顧及什麼?所以就有了事發後連續的地毯式轟炸。如果僅止於此,那還是彪悍的毛子嗎?睚眥必報的俄羅斯是不會那麼做的。所以,我們看到,在輿論戰、外交戰初步告一段落,俄羅斯在第三天就轟炸了土耳其所謂的「人道援助」的車隊,炸死7人,炸傷10人。俄羅斯這次事件中死了兩人,這一下土耳其就死7個傷10個。
對這次炸車隊事件,土耳其大喊大叫,但北約沉默了,俄羅斯也不證實,土耳其又能怎樣?更為重要的是,俄羅斯的報復也站得住腳,既然俄羅斯戰機侵入土耳其17秒都不可以,你們的車隊豈能進入敘利亞境內?來了自然就炸掉。
事實上,現實的情況已經意味著俄羅斯用軍事手段截斷了土耳其和敘利亞反對派以及IS的經濟聯系,土耳其人再想通過運輸石油賺錢沒戲了。敘利亞反對派土庫曼旅也將為殺死俄羅斯飛行員付出代價,沒有支援再加上地毯式轟炸,恐怕死得比IS還快。估計未來一段時間俄羅斯人會把更多轟炸IS的精力轉入轟炸敘利亞反對派。
如果報復僅止於此,那還是不但彪悍還有些陰的毛子嗎?睚眥必報的俄羅斯是不會那麼做的。據11月26日的俄羅斯最新消息,敘利亞副總理兼外長領隊的訪問團已經抵達莫斯科。非同尋常的是,敘利亞庫爾德人領袖將首次在莫斯科與敘利亞高級代表會晤。幾個意思?占豪在前面已經分析,這很可能意味著,普京要推動敘利亞政府給敘利亞庫爾德人高度自治,未來一旦談妥條件,俄羅斯人軍事武裝敘利亞庫爾德人,然後敘利亞庫爾德人與庫爾德工人黨結成聯盟,在敘利亞土地上和土耳其庫爾德地區的土地上形成一個軍事區域,接下來庫爾德人在俄羅斯的支持下向北打擊土耳其,這會是土耳其的噩夢。對敘利亞來說,這事可以借俄羅斯的力量,通過庫爾德人將土耳其的土地分裂出來,然後以庫爾德自治區的方式加入敘利亞。這些現在雖然還是距離遙遠的相反,但普京的這一切,都是在未雨綢繆。未來,這些未雨綢繆很可能會真的要土耳其半條命。
五、劃下紅線。
在做這些報復的同時,普京在11月26日向土耳其下最後通牒:如果再擊落俄羅斯戰機,必報復!這話普京說出來可能不覺得有什麼,但聽眾聽起來卻覺得有些幽默,因為在普京看來,上述的一系列「報復」都不算「報復」,只是上點眼葯。
其實,俄羅斯的這些做法,一邊進行打擦邊球式的報復,一邊又給土耳其劃下紅線,讓你不得不佩服俄羅斯人打擦邊球真的是其它國家無法媲美的。當然,埃爾多安也放了狠話,說只要再侵入土耳其領空還要擊落。這話說出來,以土耳其這位總統的犯二勁頭,也不排除會這么做,但到底是誰擊落誰,那可要看誰下手快了。
普京的這5招是一環扣一環,是在排除系統性風險後玩的與土耳其的貓鼠游戲。小國與大國為敵,吃苦的日子還在後面······以普京的性格,後面一定還有後手,我們且看下一步怎麼做。
現階段,考慮到土耳其擊落俄羅斯戰機打破了一些平衡,顯然談判桌上一時半會是難有大的進展了,大家是要在戰場上拼出實力,然後再在談判桌上分勝負。所以,未來一段時間,中東完全有可能再發生大的事件,對此我們拭目以待。
Ⅳ 土耳其為什麼對俄羅斯懷有那麼深的仇恨
因為俄羅斯和土耳其兩國之間在經濟上還有政治上,文化等方面存在著很多的矛盾,而且土耳其是一個宗教國家,他們和敘利亞的關系還不錯,所以這兩個國家經常發生戰爭。
後來在古巴導彈危機中,美蘇雙方協議中有一個交易就是在蘇聯從古巴撤走導彈的同時,美國也要把土耳其部署的導彈都撤走。所以土耳其和俄羅斯的關系是很不好的,甚至不惜以卵擊石。
Ⅳ 歐洲人為什麼看不起土耳其人
其實土耳其怎麼改也是沒用,觀念和文化的差異才是歐盟拒絕土耳其的真正原因。土耳其國民中96.5%都信仰伊斯蘭教,而歐洲國家大多信仰基督教,所以從心理上還是沒法接受土耳其的。
土耳其這個國家呢,還是有點小流氓潛質的,軟的不行我就來硬的,尤其是2014年上台的總統埃爾多安更是精於此道。大家都知道,近幾年中東地區很亂,很多居民為了逃避戰火都往歐洲跑。難民想要前往歐洲,土耳其是必經之地,埃爾多安就威脅歐盟,如果不讓土耳其進歐盟,我就打開邊境,讓難民進歐洲。
歐洲各國害怕了,但仍拒絕土耳其進歐盟,就默默支持了一些土耳其軍隊發動政變想趕埃爾多安下台,可惜失敗了。埃爾多安開始瘋狂報復,國內抓姦細,國外認了歐盟大敵俄羅斯做老大。然後他就又搞了這次修憲公投,想把權利牢牢抓在自己手裡,以防再起政變。
至此,土耳其離進入歐盟看起來又遠了一步,或者它已經放棄加入歐盟了。既然放棄加入歐盟,似乎也就沒有必要阻攔難民進入歐洲了。現在歐洲各國也是瑟瑟發抖,如果接受難民那必然後患無窮(原因我們都懂吧?)。不接受難民,文明的好形象又會倒台,所以歐洲各國該何去何從呢?
Ⅵ 俄國土耳其歷史上有什麼恩怨,為什麼發生那麼多次戰爭呢
如果問起,這世界上哪個國家的人最恨俄羅斯,拋開蘇聯解體後獨立的波羅的海三國和烏克蘭,那就非土耳其莫屬了。從十七世紀到二十世紀,三百多年間,兩國之間的大型戰爭,多達12次。
即使是今天,兩國在敘利亞戰場的暗中較量,也是持續不斷。
那麼,俄土兩國間究竟有什麼歷史恩怨,為什麼會造成今天這種水火不容的局面呢?
(葉卡捷琳娜二世女沙皇)
真正讓土耳其痛不欲生的,是沙俄歷史上的葉卡捷琳娜二世女沙皇。第五次俄土戰爭爆發後,俄軍名將魯緬采夫和蘇沃洛夫大敗土軍,攻入克里木汗國和巴爾干,愛琴海的俄海軍也大獲全勝。
土耳其不得不休戰求和,俄國獲得了第聶伯河和南布格河之間地區和刻赤海峽,成功打通了夢寐以求的黑海出海口。
但是葉卡捷琳娜並不滿足。1783年,克里木半島、塔曼島和庫班地區也被俄國強行佔有。至此,俄國得到包括黑海重要港口在內的大片海岸線,成為黑海沿岸國家。國勢日衰的土耳其,只能間接承認了俄羅斯的吞並。
俄國在黑海區域的擴張,和英國的龐大殖民利益存在著尖銳的矛盾。英國希望利用土耳其,控制兩個海峽,遏制俄國與其爭霸。
第十次俄土戰爭時,俄軍一直挺進到離君士坦丁堡只有12公里的地方,差點實現彼得大帝的夙願。這次戰爭,不僅土耳其在整個巴爾乾地區的領土被肢解獨立,卡爾斯、阿爾達漢等也落入了俄國手中。
和俄國打了數百年的土耳其,慢慢淪落到牆倒眾人推的境地。1911年發生意土戰爭,1912年發生巴爾干聯盟戰爭。土耳其在巴爾干半島上的廣博領地,僅剩下伊斯坦布爾所在的一小塊東色雷斯。
十月革命後的蘇聯,和土耳其的凱末爾運動一拍即合。兩個世仇國家出現了少有的親密。但二戰後兩國關系再次走入冰點。在冷戰時期,土耳其一直是美國為首的北約,對抗蘇俄的最前沿陣地。
直到今天,俄羅斯還念念不忘君士坦丁堡和南方出海口的夢想,讓土耳其如芒在背。這對十世之仇的冤家,圍繞各自的政治利益,在敘利亞局勢中,暗地裡仍然摩擦不斷。
Ⅶ 俄羅斯與土耳其是世仇嗎為什麼歌詞里寫著幹掉土耳其
其實俄羅斯和土耳其之間是有世仇的,原因就是當時的俄羅斯希望獲得黑海地區的出海口。這觸及了俄羅斯的利益,所以最終俄羅斯和土耳其進行了非常長時間的爭斗。其實時間到了現代,這明顯已經不算什麼世仇了。但是我們都知道,狗中哈士奇,國中土耳其。埃爾多安雖然是強硬派,但是經常在美國和俄羅斯之間反復橫跳,這讓俄羅斯和美國都非常不爽。就在前一段時間,土耳其為了獲得F-35甚至還聲稱要將購買自俄羅斯的S400系統賣給美國。這瞬間就惹惱了普京和整個俄羅斯。
而討好地方式就是將S400系統賣給美國,俄羅斯對此非常生氣。畢竟S400雖然是俄羅斯出口型地系統,但是上面地諸多先進系統也是俄羅斯不願意讓美國看到的。萬一你美國買回去研究了之後,就可以研發出專門針對S400系統的反輻射導彈。所以無論是對於俄羅斯的武器出口,還是對於俄羅斯的國家安全,都是非常嚴重的威脅。
Ⅷ 俄羅斯跟土耳其有啥仇為何兩國的戰爭持續了200多年
俄羅斯和土耳其因為一些歷史原因,才會結下仇怨。而且還是在沙俄時期的時候,俄羅斯和土耳其就是仇敵了。當時的奧斯曼帝國打敗了拜占庭帝國之後,繼承拜占庭衣缽的沙俄便和信奉伊斯蘭教的奧斯曼帝國就已經成為了死對頭。而俄羅斯人不僅繼承了拜占庭帝國的名譽和文化,甚至和土耳其之間也是有很大仇怨的,因此兩國之間的戰爭不斷。
俄羅斯和美國的關系並不怎麼好,而土耳其作為北約國的成員,自然是美國利用土耳其和俄羅斯之間的矛盾來對抗俄羅斯的靶子了。所以在美國人的慫恿和支持下,當時的土耳其便出兵在敘利亞和俄羅斯對抗。而且土耳其還是一個不要命的,所以對於這樣的一個對手,俄羅斯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Ⅸ 土耳其以身做餌,英法緊隨其後,俄國是怎麼被玩殘的
在世界海戰歷史上,錫諾普戰役是一場名垂史冊的經典戰役。俄歷1853年11月18日,俄國黑海艦隊在海軍中將納西莫夫的指揮下,包圍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駐扎在黑海南岸錫諾普港灣的艦隊,在優勢火力的打擊下,這場「風帆戰艦時代最後的絕唱」以俄羅斯人徹徹底底的勝利而告終。從表面上來看,俄軍有力地打擊了土耳其人向黑海東岸高加索地區運送補給的意圖。但隨著海戰之後英法等國激烈的反應和克里米亞戰爭的結局來看,錫諾普海戰更像是土耳其人設下的一個圈套……
時任英國首相的帕麥斯頓正是這種不列顛民族主義的產物
因此,錫諾普海戰在英國人眼中有了別樣的韻味,納西莫夫艦隊炮擊錫諾普海岸炮台的行為,經英國媒體之手就成了「一場有預謀的對錫諾普土耳其居民的大屠殺」,這場海戰不過是俄羅斯人「野蠻」的又一注腳。游弋在地中海的英法艦隊蜂擁穿過博斯普魯斯海峽,一場慘烈的戰爭剛剛結束它的序章,現在,到了聯軍「替天行道」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