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土耳其沒有海域
㈠ 土耳其與希臘位於愛琴海兩側,為何大多數島嶼都屬於希臘呢
因為歷史的原因,愛琴海兩次的島嶼都是屬於希臘,而不屬於土耳其。土耳其曾經在歷史上作為一個帝國,征服了許多的國家而獲得了許多領土,但是隨著時間推移,土耳其帝國逐漸崩潰,佔領的領土被分割了出去,最後只剩下土耳其現在的國家面積的領土。
對於土耳其來說,作為曾經領土面積非常大的帝國,到了最後差異點國家被滅亡確實是挺令人你唏噓的,現在的土耳其在西部的海域,佔領著非常狹小的領土和領海,面積是很可憐。在歷史上土耳其帝國有著稱霸歐洲的野心,但是最終失敗。
㈡ 土耳其的黑海和哈薩克的裏海為什麼是海而不是湖,明明裡海是四面都是陸地的
從裏海的自然特點來看,裏海水域遼闊,煙波浩淼,一望無垠,經常出現狂風惡浪,猶如大海翻滾的波濤.同時,裏海的水是鹹的,有許多水生動植物也和海洋生物差不多。另外,從裏海的形成原因來看,裏海與鹹海、地中海、黑海、亞速海等,原來都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經過海陸演變,古地中海逐漸縮小,上述各海也多次改變它們的輪廓、面積和深度。所以,今天的裏海是古地中海殘存的一部分,地理學家稱之為「海跡湖」。因此,人們就把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湖稱為「裏海」了。其實,它並不是真正的海。
裏海位於遼闊平坦的中亞西部和歐洲東南端,高加索山脈以東,制約著中亞巨大、平坦的土地。西面為高加索山脈,東北為哈薩克,東南為土庫曼,[1] 西南為亞塞拜然,西北為俄羅斯,南岸在伊朗境內,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鹹水湖,屬海跡湖。裏海表面約低於海平面27米。靠近南面,最大深度為1025米。
裏海經過伏爾加河-頓河運河可以到達亞速海、黑海、地中海和其他大洋,根據哈薩克和俄羅斯提出的『歐亞運河』計劃未來將啟動,直接連接黑海和裏海,為裏海沿岸國家取得真正意義上的出海口和制衡裏海水位。
㈢ 為什麼希臘與土耳其的領海是這樣劃界的
事實上,土耳其和希臘關於愛琴海的爭端有其深遠的歷史淵源。
隨著奧斯曼帝國日益衰落,其領土和屬地被列強逐步蠶食和瓜分,愛琴海島嶼也不例外。1913年5月,在第一次巴爾干戰爭(1912~1913年)中失利的奧斯曼帝國被迫簽署5倫敦和約6,將克里特島割讓給希臘,愛琴海東部薩莫色雷斯(Samothrace)、利姆諾斯(Lemnos)、萊斯沃斯(Lesvos)等島嶼的歸屬則交由英國、法國、德國、奧匈帝國、義大利和俄羅斯等6個歐洲大國裁決。同年11月,六國根據<倫敦和約>作出決定,所有被希臘實際佔領的愛琴海島嶼,除格克切島(Gokceada)、博茲卡達島(Bozcaada)和梅斯島(Meis)外,均劃歸希臘所有,前提條件是希臘不得在這些島嶼上構築防禦工事或者將它們用於 軍事目的,並撤出其在阿爾巴尼亞南部的軍隊。
1914年2月,希臘和土耳其收到上述會議決定,因 此它通常被稱為51914年決定。1923年7月,取得民族獨立戰爭勝利的土耳其同協約國簽署了<洛桑條約>,取代了此前喪權辱國的<色佛爾條約>,維護了國家主權和民族獨立,但同時被迫在領土方面作出很大讓步。
洛桑條約確認了 倫敦和約 和<1914年決定>的有關規定,並將土耳其在愛琴海的領土范圍限制在了3英里以內,這意味著只有距離本國海岸線不超過3英里的愛琴海島 嶼才屬於土耳其。»
該條約導致大部分愛琴海島嶼都歸屬希臘,土耳其對此無法接受,並長期耿耿於 懷。1947年2月,有關國家同義大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和芬蘭等5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國簽署了<巴黎和平條約>,其中 對義大利和約 規定將意屬多德卡尼斯群島,包括羅得島(Rhodos)、科斯島(Kos)、錫米島(Simi)等14個有名字的島嶼及其毗連小島割讓給希臘。該和約雖未涉及土耳其,但由於多德卡尼斯群島緊鄰土耳其本土,而條約並未對所有島嶼尤其是小島和岩礁的歸屬一一作出明確規定,這就給日後土耳其和希臘之間產生爭端埋下了隱患。
如前所述,一系列條約對愛琴海眾多島嶼作了有利於希臘的劃分,希臘在愛琴海的島嶼范圍北起薩索斯島(Thassos),南至卡爾帕索斯島(Karpathou),綿延數百海里,其中許多島嶼遠離希臘本土,而距離土耳其海岸近在咫尺。土耳其對此一直心懷不滿,並意欲挑戰和改變現狀。
㈣ 土耳其宣稱埃及希臘沒有海上邊界,兩國如何回應的
在土耳其宣稱了埃及和希臘沒有海上邊界之後,兩個國家並沒有對此表示回應,起碼根據目前的新聞報道,並沒有看到這兩個國家立馬對土耳其針鋒相對。
現在這幾個國家的關系非常的緊張,因為雙方都不願意退讓和妥協,都想在這其中佔到一大份,可是目前利比亞的局勢非常的緊張,隨時都有可能打仗或者發生暴亂,而土耳其也展現了自己對於這塊海域的絕對佔有權,經常派著船隻去那片海域進行探測,而希臘和埃及近期都已經簽署協議了,也可以看出他們對這片海域是勢在必得。
㈤ 土耳其海岸線長達7200公里,為何擁有的領海卻少得可憐
土耳其作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橫跨亞歐大陸的國家,不僅國土面積較大,其周邊的海域也十分寬廣。土耳其具有長達7200km的海岸線,但領海卻少得可憐,實在是十分尷尬。原因是因為一戰時期土耳其與希臘簽署的條約導致了這一現象。
因為這是歷史上的一戰後決定的事宜,土耳其就算是再委屈至今也只能維持現狀。不過好在土耳其經過長期的發展,在經濟、軍事上都比飽受債務危機的希臘要好得多。土耳其在其區域仍然扮演著重要角色。
㈥ 土耳其有長達8000公裏海岸線,為什麼領海卻是少之又少
此國有長達8000公裏海岸線,領海卻是少之又少,為何如此憋屈?
一般說來,一個國家的海岸線越長,沿海優勢也越強,領海面積也越大,但每個國家地形、國情的差異,直接否定了海岸線越長,領海面積越多的假說。要知道在歐洲有這樣一個國家,它的地理位置十分優越,自古以來它就是歐亞非三大洲海陸貿易的咽喉要道,尤其是以博斯普魯斯海峽與達達尼爾海峽。
因此,也形成了地中海東部這一神奇的景象,以“安納托利亞之鷹”自居的土耳其竟面臨著廣闊海域,領海面積卻少得可憐的形象。由地圖可以看到,雖然希臘總的領土面前比土耳其要小,但借著島嶼眾多,直抵土耳其在愛琴海東部的廣闊領海。
㈦ 為什麼有的世界地圖上沒有土耳其海峽
1.盜版2.非權威出版社版本3.比例尺過小
㈧ 土耳其首都有海嗎
安卡拉首都有海。
以前首都是在伊斯坦布爾(最開始叫拜占庭),也就是君士坦丁堡,是羅馬後期的首都。羅馬分裂後,土耳其建立奧斯曼帝國則改成伊斯坦布爾。
再後來,土耳其共和共建立,遷都安卡拉,一直到今天。
㈨ 為什麼土耳其西部海域
土耳其西部是愛琴海海域。
愛琴海海域中島嶼眾多、星羅棋布,海岸線曲折,有無數海灣、港口和避風小港。處於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擠壓碰撞的地帶,為地殼不穩定區,多火山、地震。 長611公里、寬299公里、面積21.4萬平方公里、平均深度570米,最深處在克里特島東面,達3543米。
㈩ 為什麼土耳其控制了整個海峽
被稱為「天下咽喉」的土耳其海峽,是地中海通往黑海的唯一海峽,故又稱黑海海峽.它包括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三部分,全長345 km,整個海峽呈東北—西南走向,是亞、歐兩洲的分界線.兩岸主權均屬於土耳其.
土耳其海峽是海上交通要道,它溝通黑海和地中海,是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烏克蘭、喬治亞等國唯一的出海口.峽區屬地中海氣候,全年大部分時間風平浪
靜,海流緩慢,灘礁亦少,航運條件優越,故海上航運十分繁忙,年通過船舶約4萬艘、軍艦幾百艘,總噸位達4億噸左右(不包括軍艦).
土耳其海峽是
西亞、北非和南歐通往黑海的咽喉.這種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它無論在過去、現在或將來,都將是兵家必爭之地.近兩個世紀來,歐洲列強為爭得海峽的控制權進行
了長期激烈的斗爭.其中俄國為此曾幾次發動對土耳其的戰爭,英法軍隊也曾佔領過海峽地區.1936年,有關國家召開了土耳其海峽問題的國際會議,並達成協
議.它規定了各國的船舶可以自由通過海峽,黑海沿岸國家的軍艦也可以通過,唯航空母艦例外,可非黑海沿岸國家的軍艦通過則有一定限制.如今,蘇聯解體,華
約不復存在,北約積極東擴,土耳其加盟北約,成為北約的南翼,所以,土耳其海峽的戰略地位日益突現,它對世界列強的全球戰略具有重要的影響.對獨聯體(主
要是俄羅斯)來說,土耳其海峽是其南下地中海和印度洋的戰略屏障.它關繫到美國和北約的切身利益,故而也不會對其等閑視之.因此,土耳其海峽理所當然地成
為當今世界關注的焦點。
摘自網路網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