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國家博物館有什麼
Ⅰ 國家博物館有什麼展出
主辦:中國國家博物館 法國國家博物館聯合會—大皇宮
展品來源:法國盧浮宮博物館、凡爾賽宮博物館、奧賽博物館、蓬皮杜現代藝術中心、畢加索博物館
為慶祝中法建交50周年,法國五座知名博物館首次聯袂亮相中國國家博物館,帶來拉·圖爾、弗拉戈納爾、雷諾阿、畢加索、費爾南·萊熱、蘇拉熱等8位大師的10幅極具代表性的法國繪畫傑作。作品涵蓋了法國從16至20世紀的重要藝術成就,以獨特的方式體現了各時代藝術思潮的不同側面。
展覽圍繞五座博物館而設計成五個單元,使觀眾在欣賞這些從未到訪中國的法國名家名作的同時,近距離感受五家法國著名博物館的獨特風采。
這也是第九屆「中法文化之春」藝術節的開幕展覽。
Ⅱ 國家博物館里有什麼著名文物
1、人面魚紋陶盆
此彩陶盆呈紅色,口沿處繪間斷黑綵帶,內壁以黑彩繪出兩組對稱人面魚紋。人面呈圓形,頭頂有似發髻的尖狀物和魚鰭形裝飾。
前額右半部塗黑,左半部為黑色半弧形。眼睛細而平直,似閉目狀。鼻樑挺直,成倒立的「T」字形。嘴巴左右兩側分置一條變形魚紋,魚頭與人嘴外廓重合,似乎是口內同時銜著兩條大魚。
2、大盂鼎
大盂鼎系清道光初年出土於陝西郿縣禮村,先後為當地鄉紳郭氏、縣令周廣盛以及左宗棠、潘祖蔭等所有,1951年潘氏後人潘達於女士將其捐贈予上海博物館,1959年入藏中國歷史博物館(今中國國家博物館)。
而另一尊同為盂所鑄之鼎,形制略小,習稱「小盂鼎」,器上銘文涉及西周與鬼方之間的戰事,但此器在輾轉收藏的過程中已不見蹤跡,僅於著錄中保存銘文拓本。
3、三星塔拉玉龍
玉龍由墨綠色的岫岩玉雕琢而成,周身光潔,頭部長吻修目,鬣鬃飛揚,軀體捲曲若鉤。造型生動,雕琢精美,有「中華第一龍」的美譽。
新石器時代很多遺址中都發現有類似龍形的遺存,或為蚌塑,或為彩繪,或為雕塑。關於龍的原型,研究者們提出過各種假說,如蛇、鱷魚、蜥蜴、魚、鯢、馬、牛、豬、鹿、熊、虎、蠶、蠐螬、松樹、雲、閃電等等。
4、鸛魚石斧圖彩陶缸
鸛魚石斧圖彩陶缸外表呈紅色,作直壁平底圓筒狀。陶缸外壁有彩繪一幅。畫面左側為一隻站立的白鸛,通身潔白,圓眼、長嘴、昂首挺立。鸛嘴上銜著一條大魚,也全身塗白,並用黑線條清晰描繪出魚身的輪廓。
畫面右側豎立一柄石斧,斧身穿孔、柄部有編織物纏繞並刻劃符號等。白鸛的眼睛很大,目光炯炯有神,鸛身微微後仰,頭頸高揚。魚眼則畫得很小,身體僵直,魚鰭低垂,毫無掙扎反抗之勢,與白鸛在神態上形成強烈的反差。
5、子龍鼎
子龍鼎,因器內壁近口緣處鑄有銘文「子龍」而得名。此器厚立耳,微外撇,外側飾兩周凹弦紋,折沿寬緣,腹部橫向寬大,微下垂,下承三蹄足。器頸部以雲雷紋為地,周飾2類6組浮雕式饕餮紋,足上端飾高浮雕式饕餮紋,下襯三周凸弦紋。
Ⅲ 土耳其有什麼著名展館和人文景點不容錯過
土耳其是一個擁有厚重歷史文化的國家。要說到土耳其的人文景點和展覽館,那多得都看不過來,比如說聖索菲亞清真寺,比如說獨立大街,號稱伊斯坦布爾的香榭麗舍大街,比如說地下水宮,另外還有多部好萊塢大片都曾在這里取景,比如湯姆漢克斯主演的那部好萊塢大作。
此外還有藍色清真寺,是一座與聖索菲亞清真寺隔街相望的寺廟,承載了許多穆斯林教徒虔誠的信仰,代表著土耳其古典建築最高的藝術造詣,許多穆斯林會專程來到藍色清真寺,進行禱告。如果你來到伊斯坦布爾,一定要體會這里的宗教氛圍。在伊斯坦布爾,基督教徒和穆斯林和諧相處,是一段人文佳話。
Ⅳ 國家博物館有哪些展品
1、後母戊鼎
後母戊鼎,也稱司母戊鼎。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出境展覽文物。中國現存最大的商代青銅禮器。中國古代對財富的標準是計重製,越重越值錢。大鼎重達832.84公斤,在當時屬於國之重器了。器身飾獸面紋及夔龍紋,耳外廓飾雙虎食人紋。腹內鑄有「後母戊」三字,字體雄健豐腴。
該鼎是商王為了祭祀其母「戊」而作。大鼎於1939年3月在安陽出土,險些被切割賣走。村民將其埋在土裡,終於熬過了八年抗戰。戰後大鼎被運到南京,由於太重,沒被運到台灣。1959年轉交國博。
2、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商代最大方尊。肩部聳出四個卷角羊頭,尊腹為羊的前胸。此尊集線雕、圓雕、浮雕等各種技巧,端莊典雅,鑄造精細,是商代泥范法鑄造工藝的巔峰之作。
這個器物解放前出土於湖南寧鄉,抗戰期間隨湖南省銀行內遷沅陵的途中,車隊遭到日寇轟炸,四羊方尊被炸成了20多塊。之後這些碎片就一直被丟棄在湖南省銀行倉庫的一隻木箱內,直到解放後才被修復,現在幾乎看不到破損的痕跡了。
3、人面魚紋陶盆
此彩陶盆呈紅色,口沿處繪間斷黑綵帶,內壁以黑彩繪出兩組對稱人面魚紋。人面呈圓形,頭頂有似發髻的尖狀物和魚鰭形裝飾。前額右半部塗黑,左半部為黑色半弧形。眼睛細而平直,似閉目狀。鼻樑挺直,成倒立的「T」字形。
嘴巴左右兩側分置一條變形魚紋,魚頭與人嘴外廓重合,似乎是口內同時銜著兩條大魚。另外,在人面雙耳部位也有相對的兩條小魚分置左右,從而構成形象奇特的人魚合體。在兩個人面之間,有兩條大魚作相互追逐狀。整個畫面構圖自由,極富動感,圖案簡潔並充滿奇幻色彩。
4、虎紋石磬
1950年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出土 , 長84厘米、寬42厘米、厚2.5厘米 。 早在新石器時代,中國就有了石磬。在河南安陽殷墟出土多件商代石磬,婦好墓中出土5件長條形石磬,製作比較精細,磬身上分別刻有文字和鴞紋,其中有3件,均為白色,泥質灰岩,形亦相近,可能是一套編磬。
這件虎紋石磬可稱為商代磬中之王,正面刻有雄健虎紋,據測定此磬已有5個音階,可演奏不同樂曲。
5、大盂鼎
大盂鼎,西周。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出境展覽文物。西周前期重器,鼎為圓體,口沿下環飾六個曲折角獸面紋,足上端飾卷角獸面紋,襯以雷紋為地,內壁鑄銘文19行291字,銘文字體雄渾,有重要的歷史價值。該鼎於清道光年間出土,曾被左宗棠收藏,是清末海內三寶之一。
Ⅳ 北京的國家博物館有什麼
國家博物館的展覽有些是常年展覽的,它們是一些館藏的文物,如瓷器、玉器、錢幣、油畫、佛造像等,還有很多是臨時展覽,有些是國外各大博物館的精美藏品,如一些油畫、雕塑等,還有國內的一些名家名作。展覽是不收費的,門票可以門口憑證件領取,有些臨時展覽需要另外購票。
中國國家博物館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城區東長安街16號中國國家博物館
Ⅵ 誰知道國家博物館的十大鎮館之寶
國家博物館的十大鎮館之寶
1 彩繪鸛魚石斧圖陶缸,新石器時期仰韶文化。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出境文物第一號。器高47cm,1978年河南省汝州閻村出土,此缸本是盛放人骨所用,上畫鸛鳥叼魚及石斧。中國的石器時代圖畫極其罕見,而這幅圖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史前圖畫,價值無可估量。
2 陶鷹鼎,新石器時期仰韶文化。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出境展覽文物,1993年洛桑申奧展覽會七件代表中國文化的文物之一,中國史前雕塑的代表作。這個陶鷹鼎威武雄壯,鷹胸為鼎腹,器口開於鷹背,鷹的雙足和尾部為鼎足,後收的雙翅圍過鼎的中後部,形成一種前撲的動勢。是中國史前文物中絕無僅有的神品。
3 後母戊鼎,也稱司母戊鼎。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出境展覽文物。中國現存最大的商代青銅禮器。中國古代對財富的標準是計重製,越重越值錢。大鼎重達832.84公斤,在當時屬於國之重器了。器身飾獸面紋及夔龍紋,耳外廓飾雙虎食人紋。腹內鑄有「後母戊」三字,字體雄健豐腴。該鼎是商王為了祭祀其母「戊」而作。大鼎於1939年3月在安陽出土,險些被切割賣走。村民將其埋在土裡,終於熬過了八年抗戰。戰後大鼎被運到南京,由於太重,沒被運到台灣。1959年轉交國博。
4 四羊方尊,商代最大方尊。肩部聳出四個卷角羊頭,尊腹為羊的前胸。此尊集線雕、圓雕、浮雕等各種技巧,端莊典雅,鑄造精細,是商代泥范法鑄造工藝的巔峰之作。這個器物解放前出土於湖南寧鄉,抗戰期間隨湖南省銀行內遷沅陵的途中,車隊遭到日寇轟炸,四羊方尊被炸成了20多塊。之後這些碎片就一直被丟棄在湖南省銀行倉庫的一隻木箱內,直到解放後才被修復,現在幾乎看不到破損的痕跡了。
5 利簋,西周。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出境展覽文物。簋為盛放黍稻之用,常與鼎組合使用,是重要禮器,天子可以用八簋。此簋是西周最早的青銅器,底部鑄有銘文4行32字,記載武王征商,在甲子日早晨獲勝,取得了政權,是唯一跟武王伐紂直接相關的歷史實物,價值無可估量。
6 大盂鼎,西周。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出境展覽文物。西周前期重器,鼎為圓體,口沿下環飾六個曲折角獸面紋,足上端飾卷角獸面紋,襯以雷紋為地,內壁鑄銘文19行291字,銘文字體雄渾,有重要的歷史價值。該鼎於清道光年間出土,曾被左宗棠收藏,是清末海內三寶之一。
7 虢季子白盤,西周。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出境展覽文物。盤為水器,此盤為先秦最大銅盤,堪稱西周青銅器的魁首。它重400多斤,圓角長方形,盤內底部鑄有銘文8行110字,通篇用韻,四字一句,句式工整,有很高的史料價值。此盤在太平天國戰爭時期被劉銘傳發現,當時是一個馬槽,後來劉家後人將其埋入土中,秘不示人,直到解放後捐獻給國家。
8 九龍九鳳冠,明代。明神宗(萬曆皇帝)孝靖王皇後鳳冠。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出境展覽文物。出土於定陵。帽胎以漆竹紮成,覆蓋以絲帛面料,鳳冠正面飾以九條等大的騰雲金龍,均口銜珍珠寶石做成的珠滴,與九龍對應的是八隻同樣口銜珠滴的金鳳,加上鳳冠後側正中的一條金鳳,一共是九龍九鳳。這件鳳冠上嵌有寶石百餘顆,珍珠五千多粒,華麗貴重之極。
9 太平天國玉璽,清代。國博有一個很重要的部分是革命博物館,裡面都是近現代文物,所以我在近代和現代文物中各選了一個代表。這個洪秀全的玉璽是中國歷代農民戰爭史中最重要的文物,也是中國近代史上首當其沖的重要史料文物。玉璽為清白玉質,印紐兩側均刻著精緻丹鳳朝陽的圖案,四周刻有雙龍雙鳳。璽面長、寬均各二十厘米,比清代皇帝的所有玉璽都大。印面上刻有吉利韻語11句44個字,和歷代國璽都不一樣,十分奇特。該璽在天京陷落後被曾國藩得到,一直藏於軍機處,解放後歸於中國革命博物館。
10 開國大典油畫。中國現代史上的最重要文物。被譽為「共和國成立的藝術見證」。1953年董希文作。董希文是國家文物局規定的「作品一律不得出境」的六位大師之一。此畫曾被多次修改,見證了建國初期的歷史。1955年,高崗集團被清算,於是高崗的原位以一盆鮮花代替。文革期間,國家主席劉少奇被批鬥致死,於是在油畫上也被抹去,換成了董必武。1979年,畫家閻振鐸受命,另畫了一幅修改前的原始版本,繼續對外展示。而記載了各種重大歷史事件的原畫,則成了國博現代史文物中的扛鼎之作,國博新館開館前從未對外展示過。
Ⅶ 國家博物館的十大鎮館之寶是什麼
十大鎮館之寶如下:
1、新石器時期仰韶文化彩繪鸛魚石斧圖陶缸
反映出我國史前時期繪畫藝術的萌芽風格,是新石器時期仰韶文化的傑出代表作品,是迄今為止在考古發現出土的年代最早、面積最大的一幅繪畫作品。
2、新石器時期仰韶文化彩陶人面魚紋盆
這件新石器時期仰韶文化彩陶人面魚紋盆,是我國新石器時期彩陶工藝的典範,是仰韶文化彩陶工藝的代表作,是仰韶文化半坡遺址的標志。
3、新石器時期仰韶文化陶鷹鼎
迄今為止考古發現出土的新石器時期唯一的一件鳥類造型的陶器,開創了商周時期鳥獸形青銅器造型的先河,是距今6000多年前中華民族的祖先聰明與智慧的結晶,是極其罕見的文物珍品。
4、商代青銅司母戊大方鼎
迄今為止國內出土的最大和最重的青銅器,反映出商代青銅鑄造工藝的高超水平,是商代工匠聰明和智慧的結晶,是商周青銅文化的傑出代表,享有「鎮國之寶」的美譽。
5、商代青銅四羊方尊
迄今為止國內出土的體型最大、份量最重的商代青銅方尊,是商代青銅器鑄造的巔峰之作,被譽為「臻於極致的青銅典範」,作為我國古代文物的精華和傑作被編入教育部中學歷史教科書。
6、西周青銅利簋
這尊西周青銅利簋,製作精美,保存完好,是迄今為止考古發掘出土的年代最早的西周青銅器,被列入國家檔案館第二批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
7、西周青銅大盂鼎
這尊西周青銅大盂鼎造型端莊堂皇,渾厚雄偉,製作精美,呈現出磅礴氣勢和恢弘格局,為世人所矚目,是西周青銅禮器中的重器。
8、西周青銅虢季子白盤
這尊西周青銅虢季子白盤,是迄今為止國內發現的體積最大的西周青銅器,是2002年國家文物局首批64件禁止出境展覽的文物之一。
9、明代九龍九鳳冠
這頂明代九龍九鳳冠,是孝端皇後接受冊命、拜謁宗廟、祭祀祖先、參加朝會所佩戴的禮帽,華麗貴重,是迄今為止考古發掘出土的唯一的一件皇後鳳冠。
10、太平天國玉璽印兌
這方太平天國玉璽,充滿著濃厚的拜上帝教色彩,在我國的玉璽研究上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是太平天國農民革命運動中遺留下來的珍貴文物,是太平天國農民革命運動的重要標志,也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有代表性的革命歷史文物。
(7)土耳其國家博物館有什麼擴展閱讀:
司母戊鼎,又稱後母戊大方鼎、後母戊方鼎,是商朝的一件價值連城的青銅文物,其作用主要是用於祭祀。這件巨物重達832.84公斤,連耳高133厘米。據考證此物後母戊鼎是用陶范法鑄造而成的,製作水平是當時最為頂尖,幾乎可以代表整個商周時期的巔峰工藝。
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禮器,享有"鎮國之寶"的美譽。現為國家一級文物,2002年列入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名單。
Ⅷ 國家博物館都有什麼呀
你是指首都博物館? 網上預約可以不要門票錢,既然都不要錢,去看看就是了,還是很有東西看的
Ⅸ 國家博物館的詳細介紹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品豐富、類型多樣、精彩絕倫,擁有近6000件國家一級文物,具有高度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從紅山文化雕琢精美的中華第一龍,殷商晚期形制雄偉的後母戊鼎,鑄有武王征商銘文的利簋,到詼諧傳神的東漢擊鼓說唱陶俑,體現盛唐氣象的三彩駱駝載樂俑,再到宋元明清精彩紛呈的瓷器書畫、古籍善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這里綿延不斷、薪火相傳。
從鴉片戰爭、太平天國、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的上下求索,《新青年》發出的時代呼喚,到中國共產黨誕生的大事變,井岡山的星星之火,拯救民族危亡的連天烽火。
《開國大典》里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的萬丈豪情,再到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改革開放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生動反映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歷史見證在這里逐一呈現。5000年的血脈綿延,170多年的不懈奮斗,建國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的艱難探索。
十八大以來的砥礪奮進,我們在這里感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奮勇前進的脈動和魂魄,傳承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壯志,堅定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的根基和毅志,養成堅持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風范和氣度。與此同時,中國國家博物館作為國家的文化客廳,肩負著促進不同文化交流互鑒的重要職責,在開展對外文化交流、展示中華文明魅力、傳播世界文明成果方面發揮著重要的窗口作用。
(9)土耳其國家博物館有什麼擴展閱讀: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品豐富、類型多樣、精彩絕倫,擁有近6000件國家一級文物,具有高度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
從紅山文化雕琢精美的中華第一龍,殷商晚期形制雄偉的後母戊鼎,鑄有武王征商銘文的利簋,到詼諧傳神的東漢擊鼓說唱陶俑,體現盛唐氣象的三彩駱駝載樂俑,再到宋元明清精彩紛呈的瓷器書畫、古籍善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這里綿延不斷、薪火相傳。
Ⅹ 國家博物館里有哪些東西可以買的
一 凡是不屬於歷史物品,都是可以賣的
二 國家歷史博物館陳列的許多條約、古人生活用品等,都是用玻璃櫃鎖著的,而有一些商業,是會直接標價售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