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大約有多少人說土耳其語
⑴ 世界上最少人使用的語言是什麼
Taushiro(西班牙語寫法)在秘魯1975年有7個人說,現在只有一個使用者,Cavishana(葡萄牙語寫法)在巴西有一個人說,Tanema,2012年在索羅門群島的Vanikoro有一個使用者,Lemerig,2010年在萬那杜有2個使用者,Chemehuevi,在美國有3個使用者。
⑵ 全球大概有多少語系
世界七大語系
19世紀,歐洲的比較學派研究了世界上近一百種語言,發現有些語言的某些語音、詞彙、語法規則之間有對應關系,有些相似之處,他們便把這些語文歸為一類,稱為同族語言;由於有的族與族之間又有些對應關系,又歸在一起,稱為同系語言,這就是所謂語言間的譜系關系。現在,世界上主要的語系有七大類:
印歐語系 是最大的語系,下分印度、伊朗、日耳曼、拉丁、斯拉夫、波羅的海等語族。印度語族包括梵語、印地語、巴利語等。伊朗語族包括波斯語、阿富汗語等。日耳曼語族包括英語、德語、荷蘭語、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各主要語言。拉丁語族包括法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和羅馬尼亞語。斯拉夫語族有俄語、保加利亞語、波蘭語。波羅的海語族包括拉脫維亞語和立陶宛語。
漢藏語系 下分漢語和藏緬、壯侗、苗瑤等語族,包括漢語、藏語、緬甸語、克倫語、壯語、苗語、瑤語等。
阿爾泰語系 下分西阿爾泰語族、東阿爾泰語族。前者包括突闕諸語言以及前蘇聯境內的楚瓦什語,後者包括蒙古語以及前蘇聯境內的埃文基語。
閃含語系 又稱亞非語系。下分閃語族和含語族。前者包括希伯來語、阿拉伯語等,後者包括古埃及語、豪薩語等。
德拉維達語系 又稱達羅毗荼語系。印度南部的語言都屬於這一語系,包括比哈爾語、泰盧固語、泰米爾語、馬拉亞蘭語等。
高加索語系 這一語系的語言分布在高加索一帶,主要的語言有喬治亞語、車臣語等。
烏拉爾語系 下分芬蘭語族和烏戈爾語族。前者包括芬蘭語、愛沙尼亞語等,後者包括匈牙利語、曼西語等。
此外還有一些語系,如非洲的尼日—剛果語系、沙里—尼羅語系、科依散語系,美洲的愛斯基摩—阿留申語系以及一些印第安語系,大洋洲的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和密克羅尼西亞語系。需要指出的是,世界上有些語言,從譜繫上看,不屬於任何語系,如日語、朝鮮語等,就是獨立的語言。
在近兩個世紀里,各國學者把全世界形形色色的語言分成各種語系 如印歐語系、烏拉爾語系、阿非羅一亞細亞語系、阿爾泰語系、漢藏語系、南亞語系,南島語系等等,但還有一些語言至今系屬不明,如分布於西班牙北部和法國西南部與西班牙接壤地區的巴斯克語、古代兩河流域使用的蘇美爾語等。那麼,這些不同的語言和語系是怎樣起源的呢?說同一語系語言的居民共同體又是怎樣形成的呢?不同語系及其居民之間是否在遠古彼此就有聯系呢?全世界數十億人所說的成千上萬種語言是否有一個共同起源呢?這些問題在過去是無法准確回答的,也曾被視為科學的"禁區"。但是近20多年來,隨著分子生物學、人類群體遺傳學和考古學、語言學的進展,我們終於看到了解開這些"世紀之謎"的希望的曙光。這是各門科學相互滲透,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不斷進步的結果。
印度語族(印地語、烏爾都語、孟加拉語、吉卜賽語等等)。
伊朗語族(波斯語、庫爾德語、阿富汗語等等)。
斯拉夫語族(俄語、塞爾維亞語、波蘭語、捷克語、保加利亞語等等)
亞美尼亞語族(以亞美尼亞語為主)
波羅的語族(立陶宛語、拉脫維亞語等等)
日耳曼語族(德語、丹麥語、瑞典語、荷蘭語、英語等等)
拉丁(羅曼)語族(義大利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法語、羅馬尼亞語等等)
希臘語族(以希臘語為主)
克爾特語族(以愛爾蘭語為主)
阿爾巴尼亞語族(以阿爾巴尼亞語為主)
擁有最多講話人口的漢藏語系。這個語系以中國為中心,略向西南輻射,講話的人口佔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但是地理分布上較為集中。下分四個語族,即漢語族、藏緬語族、壯侗語族、苗瑤語族。
阿爾泰語系。以現在中、俄、哈、蒙交界的阿爾泰山為中心,廣泛分布於亞洲腹部的荒漠和草原地區。下分三個語族,即突厥語族、蒙古語族、通古斯滿語族。一些語言學家認為,朝鮮語、日本語的主要成份,屬於這個語系。
閃含語系。分布於西亞北非地區,分為兩個語族,即西亞的閃語族、北非的含語族。
班圖語系。分布於撒哈拉以南的整個黑非洲地區,擁有數千種語言,大部分是部族語言。代表性語言是斯瓦希利語。
南島(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廣泛分布於東南亞的馬來半島和印度尼西亞群島、大洋洲各國。中國台灣島的高山族語言,即屬於南島語系。
其他的語系還有達羅毗圖語系(印度半島南部)、南亞語系(中南半島南部)、芬蘭-烏戈爾語系(主要在芬蘭和匈牙利)、伊比利亞-高加索語系(高加索山脈一帶),分布地區較狹小,對世界交往的影響力有限。
除此之外還有九大語系的說法:
世界九大語系
目前人們一般把世界的語言劃分為九大語系:
1)漢藏語系,
2)印歐語系,
3)阿爾泰語系,
4)閃-含語系,
5)烏拉爾語系,
6)伊比利亞-高加索語系,
7)馬來-玻里尼西亞語系,
8)南亞語系,
9)達羅毗荼語系。
此外,還有非洲和美洲的一些語言和一些系屬不明的語言。
據聯合國調查,目前全世界大約有多少種語言?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它是以語音為物質外殼,以詞彙為建築材料,以語法為結構規律而構成的體系。世界語言十分復雜,專家估計大要有5000-7000種。但是我們應該注意到各國的學者所統計的結論是相差懸殊的,其說法也極不一致。根據德國語言學家在1979年的統計,當時世界上已經查明的語言有5651種;有個學者說「我的印象中感覺有幾千種,具體多少也說不清,就去查資料,還真說不清。一般大概說當今世界擁有60億人口,200多個國家和地區,2500多個民族,五六千種語言」。法國科學院推定為2,796種;國際輔助語協會估計有2,500至3,500種語言。
世界上究競有種多少語言?美國雜志《紐約客》統計後說有「成百上千」種;《大不列顛網路全書》稱有「近千種」;世界最暢銷書籍《聖經》的外語譯本截止1997年就達2197種,語言種類多餘文字種類,《聖經》至少證明世界語言種類應多於2197種。迄今比較精確的統計數字來自人類學家,他們通過民族研究發現世界語言有6809種。其中,亞洲是世界語言種類最多的地區,達2197種,非洲其次,2058種,太平洋諸島1311種,美洲1013種,歐洲則只有230種。就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多語言、多方言的發展中國家,共有80餘種民族語言,30餘種文字。這6809種語言的統計數字,真有這么精確嗎?很多研究者並不這么認為,「你數得清世界上有多少種麵包嗎?數字每天都在變。」賓西法尼亞斯沃斯摩爾學院的大衛·哈瑞森和德國邁克斯·普蘭克研究院的克蘭克·安德森的最新調查發現,世界語言的數量瞬息萬變,確切的數字只能描述為「比上個月少」。
大衛認為,世界上現存語言大約有6000多種,現狀大多不容樂觀。首先,語言種類分布不均,比如法國人口六千萬左右,所用語言16種,而萬那杜人口僅是法國的0.3%,所用語言種類卻是前者的63倍。其次,語言使用者數量不均衡,多如漢語普通話使用者近9億,少如俄羅斯一種叫他法的方言,不足百人。6000多種語言中的大部分面臨著沒有相應文字記載、沒有進入官方語言、使用者受歧視等困境,只有不足10%的語言才可以稱為「安全語言」,即有文字記載、被官方正式使用、代代相傳。「有些語種已經沒有小孩子願意去學,無以為繼的語言必定會消失」,大衛說,「一個老人死去,一種語言也就隨之逝去,怎麼留也留不住了。」
語言是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載體,世界文明的多樣性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世界語言的多樣性。有專家測算,今天人類語言種類的消亡速度是哺乳動物瀕臨滅絕速度的兩倍,是鳥類瀕臨滅絕速度的四倍。據估計,目前世界尚存的五六千種語言,在21世紀將有一半消亡,200年後,80%的語言將不復存在。
如果那些使用者越來越少的語言死去,又如何?克蘭克說,那意味著語言環境、該語種使用者的認知系統、語言涵蓋的文化遺產都將失去,「強勢語言的使用者永遠也不能體會這種悲傷。當我站在俄羅斯的一個小山村裡,看到那些老人,說著已經沒有多少人可以聽懂的話時,我親眼目睹了失去歷史的痛苦。」
對於這些瀕危語言,學術界目前已經形成共識:在它們還未消失前,去認識和記錄它們。「沒有人知道,這些即將丟失的語言、語音、文化對今後五百年的人會不會有用」,克蘭克說,「在誰都無法確定的情況下,爭論毫無意義,首要是盡可能多的保存。」
從目前來看,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保持世界語言的多樣性面臨著嚴峻挑戰。不用說那些瀕危的少數民族語言,就是那些使用人口較多的語言也面臨著激烈競爭。目前英語及其所承載的文化是強勢的,隨著英語的傳播和使用,英語文化承載的價值觀念也在不斷向全世界擴展。現在互聯網上的信息85%是用英語傳播的,在聯合國各種場合中使用的語言95%是英語,而國際經貿活動中幾乎100%使用英語,經濟全球化對英語的傳播更是推波助瀾。由於英語的擠壓,不少語言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這樣的情況引起了所有關心文化多樣性問題的人士的關注與焦慮。保護世界的弱勢語言,積極推進世界各種語言的發展,其本身就是對世界文化多樣性的貢獻。語言多樣性就像生物多樣性一樣至關重要。一種語言的消亡,其後果決不亞於一個物種的滅絕。語言消亡了,通過該語言代代相傳的文化、知識就會消失。人類多樣性文化的生存、延續和發展依賴於語言的多樣性。
語言學家巴爾斯蘭.肯特(Bergsland,Knutl998)對巴巴拉·格萊姆斯(Barbara Grimes)和約瑟夫·格萊姆斯(Joseph Grimes)所作的兩次世界語言統計數據進行對照,可以看到使用人數最少的。
一千多種語言還在以很快的速度失去其使用人數。(1999年數據見Grimes,B.F.1999;2001年數據由Joseph& Barbara Grimes提供):
各語言的 語言種數
使用人數
1999年2月 2001年4月
999人-100人 1075種 1080種
99人-10人 302種 306種
9人-1人 181種 217種
1人 51種 56種
再從語言的分類來看(對語言的種類數也多少可以說明一些問題):一般採用兩種方法:第一是類型分類法,也稱「形態分類法」。根據語言語法的特點,將世界語言分為若干類型。如以詞的構造為主要標准,將人類語言分為詞根語、粘著語、屈折語和多式綜合語等;或按語法意義的主要表達方式分成分析語、綜合語等。這種分類有助於了解語言的結構,但不能概括世界語言的多樣性,也沒有和語言的歷史比較起來研究。
第二是譜系分類法,也稱「發生學分類法」。按語言的共同來源,按語言親屬關系的遠近,把世界的語言分為不同的語系、語族和語支。
印歐語系分布在歐洲、亞洲、美洲等地。包括印度語、伊朗語、斯拉夫語、波羅的海語、日耳曼語、羅馬語、克爾特語、希臘語、阿爾巴尼亞語、亞美尼亞語等。
閃含語系分布在阿拉伯半島、非洲東部和北部一帶。包括阿拉伯語、古希伯萊語、豪薩語、古埃及語等。
芬蘭烏戈爾語系分布在芬蘭、蘇聯、挪威、匈牙利等地。包括芬蘭語、愛沙尼亞語、匈牙利語等。
阿爾泰語系主要分布在中國、土耳其、蒙古、蘇聯、伊朗、阿富汗。包括亞塞拜然語、土庫曼語、哈薩克語、吉爾吉斯語、土耳其語、日語、朝鮮語等(也有將日語、朝鮮語列為特殊語言)。
伊比利亞高加索語系分布在高加索一帶。包括高加索語、喬治亞語等。
漢藏語系主要分布在中國和越南、寮國、泰國、緬甸、不丹、錫金、尼泊爾、印度等國境內。包括漢語、泰語、緬甸語、越南語、藏語等。
達羅毗荼語系分布於印度南部、斯里蘭卡北部、巴基斯坦等地。包括泰米爾語、馬拉雅拉語、坎納拉語、泰盧固語和布拉灰語等。
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也叫「南島語系」,分布在北自夏威夷,南至紐西蘭,西自馬達加斯加,東至馬克薩斯群島的廣大地區。包括高山語、馬來語、印度尼西亞語、爪哇語等。
班圖語系分布在非洲蘇丹以南的廣大地區,所屬語言中,最通行的是斯瓦希里語。
此外,還有美洲的印第安語言。
據統計,世界上使用語言人數最多的是漢語,約佔世界人口的23%;其次是英語(屬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約佔世界人口的8%多;第三是俄語(屬印歐語系斯拉夫語族),約佔世界人口的6%;第四是西班牙語(屬印歐語系羅馬語族),約佔世界人口的5%。
⑶ 世界上總共有多少個國家語種
據聯合國調查,目前全世界大約有多少種語言?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它是以語音為物質外殼,以詞彙為建築材料,以語法為結構規律而構成的體系。世界語言十分復雜,專家估計大要有5000-7000種。但是我們應該注意到各國的學者所統計的結論是相差懸殊的,其說法也極不一致。根據德國語言學家在1979年的統計,當時世界上已經查明的語言有5651種;有個學者說「我的印象中感覺有幾千種,具體多少也說不清,就去查資料,還真說不清。一般大概說當今世界擁有60億人口,200多個國家和地區,2500多個民族,五六千種語言」。法國科學院推定為2,796種;國際輔助語協會估計有2,500至3,500種語言。 世界上究競有種多少語言?美國雜志《紐約客》統計後說有「成百上千」種;《大不列顛網路全書》稱有「近千種」;世界最暢銷書籍《聖經》的外語譯本截止1997年就達2197種,語言種類多餘文字種類,《聖經》至少證明世界語言種類應多於2197種。迄今比較精確的統計數字來自人類學家,他們通過民族研究發現世界語言有6809種。其中,亞洲是世界語言種類最多的地區,達2197種,非洲其次,2058種,太平洋諸島1311種,美洲1013種,歐洲則只有230種。就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多語言、多方言的發展中國家,共有80餘種民族語言,30餘種文字。這6809種語言的統計數字,真有這么精確嗎?很多研究者並不這么認為,「你數得清世界上有多少種麵包嗎?數字每天都在變。」賓西法尼亞斯沃斯摩爾學院的大衛�6�1哈瑞森和德國邁克斯�6�1普蘭克研究院的克蘭克�6�1安德森的最新調查發現,世界語言的數量瞬息萬變,確切的數字只能描述為「比上個月少」。 大衛認為,世界上現存語言大約有6000多種,現狀大多不容樂觀。首先,語言種類分布不均,比如法國人口六千萬左右,所用語言16種,而萬那杜人口僅是法國的0.3%,所用語言種類卻是前者的63倍。其次,語言使用者數量不均衡,多如漢語普通話使用者近9億,少如俄羅斯一種叫他法的方言,不足百人。6000多種語言中的大部分面臨著沒有相應文字記載、沒有進入官方語言、使用者受歧視等困境,只有不足10%的語言才可以稱為「安全語言」,即有文字記載、被官方正式使用、代代相傳。「有些語種已經沒有小孩子願意去學,無以為繼的語言必定會消失」,大衛說,「一個老人死去,一種語言也就隨之逝去,怎麼留也留不住了。」 語言是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載體,世界文明的多樣性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世界語言的多樣性。有專家測算,今天人類語言種類的消亡速度是哺乳動物瀕臨滅絕速度的兩倍,是鳥類瀕臨滅絕速度的四倍。據估計,目前世界尚存的五六千種語言,在21世紀將有一半消亡,200年後,80%的語言將不復存在。 如果那些使用者越來越少的語言死去,又如何?克蘭克說,那意味著語言環境、該語種使用者的認知系統、語言涵蓋的文化遺產都將失去,「強勢語言的使用者永遠也不能體會這種悲傷。當我站在俄羅斯的一個小山村裡,看到那些老人,說著已經沒有多少人可以聽懂的話時,我親眼目睹了失去歷史的痛苦。」 對於這些瀕危語言,學術界目前已經形成共識:在它們還未消失前,去認識和記錄它們。「沒有人知道,這些即將丟失的語言、語音、文化對今後五百年的人會不會有用」,克蘭克說,「在誰都無法確定的情況下,爭論毫無意義,首要是盡可能多的保存。」 從目前來看,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保持世界語言的多樣性面臨著嚴峻挑戰。不用說那些瀕危的少數民族語言,就是那些使用人口較多的語言也面臨著激烈競爭。目前英語及其所承載的文化是強勢的,隨著英語的傳播和使用,英語文化承載的價值觀念也在不斷向全世界擴展。現在互聯網上的信息85%是用英語傳播的,在聯合國各種場合中使用的語言95%是英語,而國際經貿活動中幾乎100%使用英語,經濟全球化對英語的傳播更是推波助瀾。由於英語的擠壓,不少語言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這樣的情況引起了所有關心文化多樣性問題的人士的關注與焦慮。保護世界的弱勢語言,積極推進世界各種語言的發展,其本身就是對世界文化多樣性的貢獻。語言多樣性就像生物多樣性一樣至關重要。一種語言的消亡,其後果決不亞於一個物種的滅絕。語言消亡了,通過該語言代代相傳的文化、知識就會消失。人類多樣性文化的生存、延續和發展依賴於語言的多樣性。 語言學家巴爾斯蘭.肯特(Bergsland,Knutl998)對巴巴拉�6�1格萊姆斯(Barbara Grimes)和約瑟夫�6�1格萊姆斯(Joseph Grimes)所作的兩次世界語言統計數據進行對照,可以看到使用人數最少的。 一千多種語言還在以很快的速度失去其使用人數。(1999年數據見Grimes,B.F.1999;2001年數據由Joseph& Barbara Grimes提供): 各語言的 語言種數 使用人數 1999年2月 2001年4月 999人-100人 1075種 1080種 99人-10人 302種 306種 9人-1人 181種 217種 1人 51種 56種 再從語言的分類來看(對語言的種類數也多少可以說明一些問題):一般採用兩種方法:第一是類型分類法,也稱「形態分類法」。根據語言語法的特點,將世界語言分為若干類型。如以詞的構造為主要標准,將人類語言分為詞根語、粘著語、屈折語和多式綜合語等;或按語法意義的主要表達方式分成分析語、綜合語等。這種分類有助於了解語言的結構,但不能概括世界語言的多樣性,也沒有和語言的歷史比較起來研究。 第二是譜系分類法,也稱「發生學分類法」。按語言的共同來源,按語言親屬關系的遠近,把世界的語言分為不同的語系、語族和語支。 印歐語系分布在歐洲、亞洲、美洲等地。包括印度語、伊朗語、斯拉夫語、波羅的海語、日耳曼語、羅馬語、克爾特語、希臘語、阿爾巴尼亞語、亞美尼亞語等。 閃含語系分布在阿拉伯半島、非洲東部和北部一帶。包括阿拉伯語、古希伯萊語、豪薩語、古埃及語等。 芬蘭烏戈爾語系分布在芬蘭、蘇聯、挪威、匈牙利等地。包括芬蘭語、愛沙尼亞語、匈牙利語等。 阿爾泰語系主要分布在中國、土耳其、蒙古、蘇聯、伊朗、阿富汗。包括亞塞拜然語、土庫曼語、哈薩克語、吉爾吉斯語、土耳其語、日語、朝鮮語等(也有將日語、朝鮮語列為特殊語言)。 伊比利亞高加索語系分布在高加索一帶。包括高加索語、喬治亞語等。 漢藏語系主要分布在中國和越南、寮國、泰國、緬甸、不丹、錫金、尼泊爾、印度等國境內。包括漢語、泰語、緬甸語、越南語、藏語等。 達羅毗荼語系分布於印度南部、斯里蘭卡北部、巴基斯坦等地。包括泰米爾語、馬拉雅拉語、坎納拉語、泰盧固語和布拉灰語等。 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也叫「南島語系」,分布在北自夏威夷,南至紐西蘭,西自馬達加斯加,東至馬克薩斯群島的廣大地區。包括高山語、馬來語、印度尼西亞語、爪哇語等。 班圖語系分布在非洲蘇丹以南的廣大地區,所屬語言中,最通行的是斯瓦希里語。 此外,還有美洲的印第安語言。 據統計,世界上使用語言人數最多的是漢語,約佔世界人口的23%;其次是英語(屬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約佔世界人口的8%多;第三是俄語(屬印歐語系斯拉夫語族),約佔世界人口的6%;第四是西班牙語(屬印歐語系羅馬語族),約佔世界人口的5%。
⑷ 全世界一共有多少種語言
現在世界上查明的有5651種語言。在這些語言中,有1400多種還沒有被人們承認是獨立的語言,或者是正在衰亡的語言。世界語言之間的差別如此之大,不同地方的人也許完全不能相互理解。有鑒於此,有人創造了人工語言以方便交流,例如世界語等。
盡管世界不同的文化和語言使用者之間存在著相當的差異,某些語言例如漢語、英語等在世界上被較為多數的人口所使用,而在某些地區或場合中形成互通的溝通媒介。然而隨著時代和文化的變遷,一部分的方言卻正在消失中;但同時新的辭匯或語言也被創造。
(4)全世界大約有多少人說土耳其語擴展閱讀:
現在,語言起源理論可以劃分為兩種假說:連續性和非連續性假說。所謂連續性假說的基本思想認為,語言不可能突然之間形成,而是有一個過程,一定是由人類的靈長類的祖先早期的前語言系統演變而來的。非連續性的假說則認為,語言有一些獨一無二的特徵是在人類演化過程的某個時間段中突然出現的,跟人類基因演化和突變也是有關的。
過去對連續演化研究得比較多,也有很多的假設。現在還在繼續研究的人當中,有的認為人類祖先由姿勢產生了跟語言有關的符號系統,有聲的語言也隨著人類的進化慢慢產生出來。也有人認為,語言是模仿自然界的聲音,或者是一種感嘆。
有的學說認為人是能夠製造工具的動物,語言也是由勞動創造的。比如,我們的祖先在協同勞動時需要交流,由比劃產生了有聲的語言。但因為直接的證據很少,對語言的起源要做實證研究是比較困難的。近十年以來,隨著科學的進步,就可以用新的方法進行研究了。
比如,可以由化石來看人類的解剖學特徵,觀察是如何演進的,也可以用計算機來模擬這個過程。也有的學者比較強調語言的社會性、人的社會文化認知對語言起源的影響。
⑸ 全世界各國語言
現存語言3000-5000種。具體數字很難說,因為語言學家無法就某些語言的分類達成共識,拿中文來說,官話,粵語,閩南話有些語言學家說是一種語言,有的算三種
各種語言大概可以分為漢藏語系、印歐語系、烏拉爾語系、阿爾泰語系、閃含語系、高加索語系、達羅毗荼語系、南島語系(或稱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南亞語系以及其他一些語群和語言
漢藏語系
漢語
藏緬語族
有人認為還應有侗台語族和苗瑤語族
印歐語系
日爾曼語族
義大利語族(由拉丁語衍生出羅曼語族)
凱爾特語族
波羅的語族
斯拉夫語族
印度-伊朗語族
希臘語
阿爾巴尼亞語
亞美尼亞語
安納托利亞語族
吐火羅語族
高加索語系
南高加索語族
北高加索語族
烏拉爾語系
芬蘭-烏戈爾語族
薩莫耶德語族
阿爾泰語系
突厥語族
蒙古語族
滿-通古斯語族
日語(有爭議)
朝鮮語(有爭議)
達羅毗荼語系
北部語族
中部語族
南部語族
南亞語系
孟-高棉語族
馬六甲語族
蒙(捫)達語族
尼科巴語族
南島語系
印度尼西亞語族
密克羅尼西亞語族
美拉尼西亞語族
波利尼西亞語族
閃含語系
閃語族
柏柏爾語族
查德語族
庫施特語族
埃及-科普特語族
尼日-科爾多凡語系
另外,如巴斯克語等少數語言的語系不明,也有人認為這些語言不屬於任何語系,是完全獨立的。還有一些語系未列出。
美國中情局的統計(2005年)
排名 語言名稱 總人口 (億人) 佔全球人口比例
1 漢語官話 8.74 14.37%
2 印地語 3.66 6.02%
3 英語 3.41 5.61%
4 西班牙語 3.22 5.59%
5 孟加拉語 2.07 3.40%
6 葡語 1.67 2.75%
7 俄語 1.60 2.63%
8 日語 1.25 2.06%
9 德語 1.00 1.64%
10 朝鮮語 0.78 1.28%
11 法語 0.77 1.27%
世界上20種最多人講的語言
順序 語言 語系 書寫體系 使用者(百萬人)
1 漢語官話 漢藏語系 漢字 900
2 英語 印歐語系 拉丁字母 430
3 印地語 印歐語系 天城文 320
4 西班牙語 印歐語系 拉丁字母 310
5 俄語 印歐語系 西里爾字母 280
6 阿拉伯語 閃含語系 阿拉伯字母 185
7 孟加拉語 印歐語系 孟加拉語字母 180
8 葡萄牙語 印歐語系 拉丁字母 175
9 馬來語/
印度尼西亞語 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 拉丁字母 140
10 日語 阿爾泰語系 漢字/假名 125
11 德語 印歐語系 拉丁字母 120
12 法語 印歐語系 拉丁字母 115
13 烏爾都語 印歐語系 阿拉伯語字母
(Nastaliq式) 88
14 旁遮普語 印歐語系 果魯穆奇語字母 75
15 韓語 阿爾泰語系 韓語字母 68
16 泰盧固語 德拉威語系 泰盧固字母 64
17 義大利語 印歐語系 拉丁字母 63
18 泰米爾語 達羅毗荼語系 泰米爾語字母 62
19 馬拉地語 印歐語系 梵文字母 61
20 粵語 漢藏語系 漢字 60
⑹ 世界上一共有多少種語言,哪種語言說的人最少
一種叫烏伯克語的語言,只有一個人會說,他叫特弗克·伊森克,82歲,住在土耳其偏僻鄉村。人們擔心他去世後該語言會失傳,為搶救「獨人語言」,歐洲學者把伊克森老人的每句話都錄音,並進行整理,發現烏伯克語言極其復雜,共有80多種音素,母音僅3個,輔音83個。
⑺ 世界上有多少語種
如果不計算少數民族的方言,全世界約有2790多種語言,其中超過5000萬人口以上的語言有13種:漢語、英語、印度語、俄語、西班牙語、德語、日語、法語、印度尼西亞語、葡萄牙語、孟加拉語、義大利語和阿拉伯語
⑻ 世界上一共有多少種語言
據聯合國調查,目前全世界大約有多少種語言?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它是以語音為物質外殼,以詞彙為建築材料,以語法為結構規律而構成的體系。世界語言十分復雜,專家估計大要有5000-7000種。但是我們應該注意到各國的學者所統計的結論是相差懸殊的,其說法也極不一致。根據德國語言學家在1979年的統計,當時世界上已經查明的語言有5651種;有個學者說「我的印象中感覺有幾千種,具體多少也說不清,就去查資料,還真說不清。一般大概說當今世界擁有60億人口,200多個國家和地區,2500多個民族,五六千種語言」。法國科學院推定為2,796種;國際輔助語協會估計有2,500至3,500種語言。 世界上究競有種多少語言?美國雜志《紐約客》統計後說有「成百上千」種;《大不列顛網路全書》稱有「近千種」;世界最暢銷書籍《聖經》的外語譯本截止1997年就達2197種,語言種類多餘文字種類,《聖經》至少證明世界語言種類應多於2197種。迄今比較精確的統計數字來自人類學家,他們通過民族研究發現世界語言有6809種。其中,亞洲是世界語言種類最多的地區,達2197種,非洲其次,2058種,太平洋諸島1311種,美洲1013種,歐洲則只有230種。就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多語言、多方言的發展中國家,共有80餘種民族語言,30餘種文字。這6809種語言的統計數字,真有這么精確嗎?很多研究者並不這么認為,「你數得清世界上有多少種麵包嗎?數字每天都在變。」賓西法尼亞斯沃斯摩爾學院的大衛·哈瑞森和德國邁克斯·普蘭克研究院的克蘭克·安德森的最新調查發現,世界語言的數量瞬息萬變,確切的數字只能描述為「比上個月少」。 大衛認為,世界上現存語言大約有6000多種,現狀大多不容樂觀。首先,語言種類分布不均,比如法國人口六千萬左右,所用語言16種,而萬那杜人口僅是法國的0.3%,所用語言種類卻是前者的63倍。其次,語言使用者數量不均衡,多如漢語普通話使用者近9億,少如俄羅斯一種叫他法的方言,不足百人。6000多種語言中的大部分面臨著沒有相應文字記載、沒有進入官方語言、使用者受歧視等困境,只有不足10%的語言才可以稱為「安全語言」,即有文字記載、被官方正式使用、代代相傳。「有些語種已經沒有小孩子願意去學,無以為繼的語言必定會消失」,大衛說,「一個老人死去,一種語言也就隨之逝去,怎麼留也留不住了。」 語言是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載體,世界文明的多樣性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世界語言的多樣性。有專家測算,今天人類語言種類的消亡速度是哺乳動物瀕臨滅絕速度的兩倍,是鳥類瀕臨滅絕速度的四倍。據估計,目前世界尚存的五六千種語言,在21世紀將有一半消亡,200年後,80%的語言將不復存在。 如果那些使用者越來越少的語言死去,又如何?克蘭克說,那意味著語言環境、該語種使用者的認知系統、語言涵蓋的文化遺產都將失去,「強勢語言的使用者永遠也不能體會這種悲傷。當我站在俄羅斯的一個小山村裡,看到那些老人,說著已經沒有多少人可以聽懂的話時,我親眼目睹了失去歷史的痛苦。」 對於這些瀕危語言,學術界目前已經形成共識:在它們還未消失前,去認識和記錄它們。「沒有人知道,這些即將丟失的語言、語音、文化對今後五百年的人會不會有用」,克蘭克說,「在誰都無法確定的情況下,爭論毫無意義,首要是盡可能多的保存。」 從目前來看,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保持世界語言的多樣性面臨著嚴峻挑戰。不用說那些瀕危的少數民族語言,就是那些使用人口較多的語言也面臨著激烈競爭。目前英語及其所承載的文化是強勢的,隨著英語的傳播和使用,英語文化承載的價值觀念也在不斷向全世界擴展。現在互聯網上的信息85%是用英語傳播的,在聯合國各種場合中使用的語言95%是英語,而國際經貿活動中幾乎100%使用英語,經濟全球化對英語的傳播更是推波助瀾。由於英語的擠壓,不少語言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這樣的情況引起了所有關心文化多樣性問題的人士的關注與焦慮。保護世界的弱勢語言,積極推進世界各種語言的發展,其本身就是對世界文化多樣性的貢獻。語言多樣性就像生物多樣性一樣至關重要。一種語言的消亡,其後果決不亞於一個物種的滅絕。語言消亡了,通過該語言代代相傳的文化、知識就會消失。人類多樣性文化的生存、延續和發展依賴於語言的多樣性。 語言學家巴爾斯蘭.肯特(Bergsland,Knutl998)對巴巴拉·格萊姆斯(Barbara Grimes)和約瑟夫·格萊姆斯(Joseph Grimes)所作的兩次世界語言統計數據進行對照,可以看到使用人數最少的。 一千多種語言還在以很快的速度失去其使用人數。(1999年數據見Grimes,B.F.1999;2001年數據由Joseph& Barbara Grimes提供): 各語言的 語言種數 使用人數 1999年2月 2001年4月 999人-100人 1075種 1080種 99人-10人 302種 306種 9人-1人 181種 217種 1人 51種 56種 再從語言的分類來看(對語言的種類數也多少可以說明一些問題):一般採用兩種方法:第一是類型分類法,也稱「形態分類法」。根據語言語法的特點,將世界語言分為若干類型。如以詞的構造為主要標准,將人類語言分為詞根語、粘著語、屈折語和多式綜合語等;或按語法意義的主要表達方式分成分析語、綜合語等。這種分類有助於了解語言的結構,但不能概括世界語言的多樣性,也沒有和語言的歷史比較起來研究。 第二是譜系分類法,也稱「發生學分類法」。按語言的共同來源,按語言親屬關系的遠近,把世界的語言分為不同的語系、語族和語支。 印歐語系分布在歐洲、亞洲、美洲等地。包括印度語、伊朗語、斯拉夫語、波羅的海語、日耳曼語、羅馬語、克爾特語、希臘語、阿爾巴尼亞語、亞美尼亞語等。 閃含語系分布在阿拉伯半島、非洲東部和北部一帶。包括阿拉伯語、古希伯萊語、豪薩語、古埃及語等。 芬蘭烏戈爾語系分布在芬蘭、蘇聯、挪威、匈牙利等地。包括芬蘭語、愛沙尼亞語、匈牙利語等。 阿爾泰語系主要分布在中國、土耳其、蒙古、蘇聯、伊朗、阿富汗。包括亞塞拜然語、土庫曼語、哈薩克語、吉爾吉斯語、土耳其語、日語、朝鮮語等(也有將日語、朝鮮語列為特殊語言)。 伊比利亞高加索語系分布在高加索一帶。包括高加索語、喬治亞語等。 漢藏語系主要分布在中國和越南、寮國、泰國、緬甸、不丹、錫金、尼泊爾、印度等國境內。包括漢語、泰語、緬甸語、越南語、藏語等。 達羅毗荼語系分布於印度南部、斯里蘭卡北部、巴基斯坦等地。包括泰米爾語、馬拉雅拉語、坎納拉語、泰盧固語和布拉灰語等。 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也叫「南島語系」,分布在北自夏威夷,南至紐西蘭,西自馬達加斯加,東至馬克薩斯群島的廣大地區。包括高山語、馬來語、印度尼西亞語、爪哇語等。 班圖語系分布在非洲蘇丹以南的廣大地區,所屬語言中,最通行的是斯瓦希里語。 此外,還有美洲的印第安語言。 據統計,世界上使用語言人數最多的是漢語,約佔世界人口的23%;其次是英語(屬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約佔世界人口的8%多;第三是俄語(屬印歐語系斯拉夫語族),約佔世界人口的6%;第四是西班牙語(屬印歐語系羅馬語族),約佔世界人口的5%。
記得採納啊
⑼ 如果用一門語言計算世界上有多少條公路
明白為什麼要去做
一開始就要明確地定下你的目標,隨後繪出達成目標的路徑。
這對雙胞胎為自己定下了一周之內學習一門語言的挑戰,以使自己能全力以赴。然後,選擇哪一門語言進行學習就成了一個問題。土耳其語自然而然地成了他們的選項,因為德國首都周圍有三十萬人說土耳其語,而克羅伊茲貝格與新克爾恩區還遍布著裝飾有土耳其語標志的商店。理解土耳其語的第一步就要真正的了解其所處的環境。
2. 用上便利貼
在第一時間用新語言標記到你身邊的一切。你將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覺地建立並強化它們之間的聯系。
⑽ 全世界最最 少的語言有多少人會說
據聯合國統計,全世界現在大約有2000個民族,說2790種語言。其中,有一種叫烏伯克(oubykh)語,全世界只有一人會講,此人是居住在土耳其偏辟鄉村,名叫特弗菲克·伊森克的82歲老人。
100多年之前,約有5萬名生活在高加索山谷的部落山民講烏伯克語。1853年克里米亞戰爭爆發後,這些人從俄國遷走,徒至靠近馬爾拉海的奧斯曼帝國。後來,他們又多次受到土耳其暴君的驅趕,許多人被迫奔走他鄉,留下來的人為了生存,多改用土耳其語和高加索語與當地居民交往。這樣,會講烏伯克語的人便越來越少。現在,雖然還有四五名部落的長者記得一些烏伯克語詞句,但真正掌握這種語言的僅剩伊森克一人。連伊森克的兒子都無法用烏伯克語與父親交談。現在,伊森克已步入古稀之年,人們擔心他去世以後,烏伯克語會失傳。為了搶救烏伯克語,歐洲學者多年來做了大量工作,他們千里迢迢來到伊森克簡陋的茅舍。對他的每句話都進行錄音整理。巴黎語言研究中心的40多名學者研究舌認為,烏伯克語是世界上「最珍貴」的語言,其迷人之處不僅在於全世界只有一人會講,而且在於這種語言的復雜性。烏伯克語有80多個音素,其中83個是輔音,母音僅有3個,而光是「SH」就有4種不同的發音。為了整理、記錄這些音素,研究人員不得不使用拉丁語、希臘語和自己創造的各種特殊符號。
現在,土耳其官方不提倡恢復烏伯克語,年輕的一代也不願學習這種語言。看來,任何復活這種語言的想法都是不現實的。因此,伊森克在垂暮之年立下了遺囑,希望死後葬於他誕生之地——土耳其班德爾馬附近的山村,並囑咐兒子屆時在他的大理石墓碑上刻上這樣的墓誌銘:「最後一個講烏伯克語的人——特弗菲克·伊森克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