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帝國怎麼被推翻的
❶ 奧斯曼帝國怎麼覆滅的
奧斯曼帝國的分裂是發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的一個政治事件,被鄂圖曼帝國蘇丹統治的大片領土及人口被列強瓜分(Partition)及分裂為多個新的國家。
盡管奧斯曼帝國的敵人協約國的各國具有不同的戰後意圖,各自訂立了許多雙邊及三邊協議,但協約國在戰爭早期已經開始計劃瓜分奧斯曼帝國。1919年11月,英國及法國軍隊佔領伊斯坦布爾,奧斯曼帝國隨即崩潰,並於1920年與協約國簽訂《色佛爾條約》。但條約被認可之前,土耳其獨立戰爭就迫使了協約國重返談判桌。協約國與大國民議會於1923年簽訂《洛桑條約》,以替代《色佛爾條約》及解決領土紛爭。尚未解決的紛爭則在後來由國際聯盟商討。
奧斯曼帝國的分裂形成了現今的阿拉伯世界及土耳其共和國。國際聯盟允許法國託管敘利亞及黎巴嫩,又允許英國託管美索不達米亞及巴勒斯坦(後來分為巴勒斯坦及外約旦)。奧斯曼帝國的部分阿拉伯半島領地成為現今沙烏地阿拉伯及葉門的一部分。
❷ 東羅馬帝國是 土爾其給滅亡的
嗯,是的。奧斯曼土耳其,也就是今天土耳其的前身,但是疆域大很多很多。包括今天巴爾干半島、中東、北非的很多地方。
在一戰後解體,就剩下今天的土耳其了。
東羅馬帝國,又叫做拜占庭帝國,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滅亡。這對世界歷史的影響,是很大的。因為和東方的貿易通道,被奧斯曼占據,所以,歐洲人不得不開始尋找【新航線】。
同時,拜占庭帝國覆滅,很多帝國中的文學家、科學家逃到了義大利甚至西歐,由此,推動了文藝復興。
❸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後來被誰所滅
奧斯曼帝國(奧斯曼土耳其語︰�1�7�1�2�1�8�1�2 �1�7�1�9�1�8�1�4�1�1 �1�7�1�3�1�9�1�9�1�0�1�4�1�1),為土耳其人所創立之國。始王奧斯曼一世,初居中亞,並奉伊斯蘭教為國教,後遷至小亞細亞,日漸興盛。極盛時勢力達歐亞非三大洲,領有南歐、中東及北非之大部,西達直布羅陀海峽,東抵裏海及波斯灣,北及奧地利和斯洛維尼亞,南及蘇丹。自滅亡東羅馬帝國後,定都君士坦丁堡,且以羅馬帝國繼承人自居。故其帝視自己為天下之主,繼承了羅馬帝國及伊斯蘭文明,東西文明在其手中因而得以統合。
其國位處東西文明交匯處,並掌握東西文明之陸上交流達六世紀之久。在其存在其間,不止一次實行伊斯蘭化及現代化改革,使得東西文明之界限日趨模糊。其對西方文明影響舉足輕重,其建築師米瑪·希南名留至今。於十六世紀,蘇萊曼大帝在位之時,日趨頂盛,在十七世紀,其領土更達最高峰。而在海雷丁帶領下,其海軍更掌控地中海。
其為惟一的伊斯蘭勢力能於十五至十九世紀期間,挑戰日趨強盛之歐洲霸權。然而,終不敵之,於十九世紀初趨於沒落,並最終於第一次世界大戰里敗於協約國之手,因而四分五裂。國民陷於水深火熱之中,今土耳其國父凱末爾因而領導國民起義,擊退西方勢力,據小亞細亞立國,廢哈里發,更國號為土耳其,奧斯曼帝國至此滅亡。
❹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怎麼滅亡的
一戰戰敗國,後被瓜分,滅亡後變成土耳其
❺ 土耳其是如何滅亡掉千年帝國拜占庭的
我記著是用的克洛伊木馬,用木馬偽裝,迷惑住拜占庭人,以致大意輕敵才滅掉拜占庭帝國的。
❻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是如何崛起的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是土耳其人所創立的國家。奧斯曼一世時,初居中亞,並奉伊斯蘭教為國教,後遷至小亞細亞,日漸興盛。極盛時勢力跨歐、亞、非三大洲,領有南歐、中東及北非之大部,西達摩洛哥,東抵裏海及波斯灣,北及奧地利和羅馬尼亞,南及蘇丹。自滅亡東羅馬帝國後,定都君士坦丁堡(後改名為伊斯坦布爾),且以羅馬帝國繼承人自居。故其帝視自己為天下之主,繼承了羅馬帝國及伊斯蘭文明,東西文明在其手中因而得以統合。
奧斯曼帝國位處東西文明交匯處,掌握東西文明的陸上交流達六世紀之久。在其存續期間,不止一次實行伊斯蘭化及現代化改革,使得東西文明之界限日趨模糊,其對西方文明影響舉足輕重。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是最後一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帝國,是封建帝國最後的輝煌。其在16世紀中葉時版圖達到頂峰,而一度令歐洲為之頭疼的封建軍事帝國,近代卻淪為任歐洲殖民帝國宰割的病夫。
❼ 1國慘變40國,土耳其帝國究竟是如何慘被肢解的
土耳其帝國,作為15到19世紀唯一一個能夠挑戰歐洲國家的伊斯蘭勢力國家,為何在建國後期,慘遭分裂,從一個大國被分裂成四十個國家。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他們曾經所擁有的輝煌,終會讓後人為之驕傲。
❽ 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是怎麼完蛋的
土耳其最終於第一次世界大戰里敗於協約國之手,國家因而分裂。之後凱末爾領導起義,擊退希臘,建立土耳其共和國,奧斯曼帝國至此滅亡。
❾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是怎樣被推翻的以及當時的歷史備景
土耳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投降。簽訂摩德洛斯停戰協定(1918.10.30)後,面臨著亡國的民族危機。英法意等國利用戰勝國地位,開始實施大戰期間締結的瓜分奧斯曼帝國的密約 。1919年5月15日希臘佔領伊茲密爾,使民族災難空前嚴重。1919年5月19日凱末爾·阿塔圖爾克來到安納托利亞 ,著手組織全民族的抵抗運動。1919年9月4~12日在錫瓦斯召開了來自全國各地的代表參加的大會,正式成立了全國性的民族主義組織安納托利亞和盧梅利亞保護權利協會,並選出以凱末爾為主席的16人代表委員會。同年底代表委員會駐地由錫瓦斯遷往安卡拉。從此安卡拉成為民族解放運動的中心。 1920年初 ,奧斯曼帝國最後一屆議會開幕。由於凱末爾及其支持者取得了議會中的多數,議會於1月28日通過了《國民公約》,重申埃爾祖魯姆大會和錫瓦斯大會提出的領土完整、民族自由等精神,聲明土耳其領土是不可分割的整體,要求廢除特權條約。1920年3月16日英國軍隊佔領伊斯坦布爾,驅散議會,接著又指使希臘侵佔布爾薩、色雷斯等地。蘇丹政府於同年4月宣布民族抵抗運動為非法,繼而於8月10日簽署了亡國的《色佛爾條約》。 1920年4月23日凱末爾在安卡拉召開大國民議會,組成了以他為首的政府。同時確認「主權在民」的原則,宣布蘇丹政府3月16日以後與外國簽訂的一切條約法令無效。在1921年1月10日和3月31日~4月1日兩次伊諾努戰役中,新建的土耳其軍隊擊退希臘軍隊進攻。同年8~9月,在薩卡里亞河戰役中土軍粉碎了希軍佔領安卡拉的企圖。1922年8月26日,土軍對希軍發動全面反攻,9月9日收復伊茲密爾,9月18日在安納托利亞的希臘軍隊完全被肅清。1923年7月24日協約國被迫與土耳其簽訂《洛桑條約》,承認土耳其的領土完整和國家主權。 1922年11月1日大國民議會決定廢除蘇丹制,從此結束了奧斯曼皇室長達600年的封建統治 。1923年2月伊茲密爾經濟大會通過《經濟公約》,制定了發展民族經濟的基本原則。同年10月29日土耳其共和國宣告成立。此後,土耳其政府進一步廢除哈里發制,在政治、經濟、文化、司法等領域實行一系列資產階級改革,一個新的資產階級民族國家在封建奧斯曼帝國的廢墟上迅速興起。
❿ 奧斯曼帝國是怎麼興起與滅亡的
奧斯曼帝國的建立者是游牧於裏海東南部呼羅珊一帶的突厥人。13世紀,蒙古人的擴張迫使這支突厥人不斷遷移。最初他們依附於羅姆蘇丹國,在和拜占庭相鄰的薩卡利亞河畔得到一塊封地。1242年,羅姆蘇丹國在蒙古人的打擊下瓦解。於是這支突厥人獲得了充分發展的機會。部落酋長埃爾托格魯爾死後。他的兒子奧斯曼繼位。1300年,奧斯曼開始自稱蘇丹,宣布他的部落為獨立的伊斯蘭國家,國名愛米爾。1301年,奧斯曼侵佔了富庶的卑斯尼亞平原。1326年,奧斯曼奪取拜占庭在小亞細亞的重鎮布魯薩,控制了馬爾馬拉海峽,並把首都遷到布魯薩,這一新的國家稱為奧斯曼帝國。
公元1453年4月,土耳其人攻下君士坦丁堡。隨後奧斯曼帝國遷都於此,並把君士坦丁堡改名為伊斯坦布爾,即伊斯蘭教的城市,著名的聖索菲亞教堂也被改為清真寺。奧斯曼帝國繼續擴張,在巴爾干。征服了摩利亞和雅典公國;在愛琴海上,攻佔了威尼斯人和熱那亞人佔有的島嶼。1459年又征服了塞爾維亞全境,1463到1465年問征服了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1479年佔領了阿爾巴尼亞。此外,土耳其人奪去熱那亞人在黑海岸邊的殖民地及重要商業城市卡法,克里米亞汗也被迫臣服於奧斯曼帝國。
此後,奧斯曼帝國暫時把侵略矛頭指向東方。蘇丹塞里姆一世統治時期,開始了與伊朗的長期戰爭,但是以失敗告終。受阻的奧斯曼帝國又把矛頭指向了南部,並在很短的時間內,奪取了地中海的東岸和紅海要道,佔領了麥加和麥地那。
蘇里曼一世統治時期,帝國達到了鼎盛。他繼位不久就開始向歐洲全面進攻。先攻佔了當時屬於匈牙利的貝爾格萊德,隨後在摩哈赤戰役中擊潰了匈牙利國王的軍隊,攻陷布達。以後數次進攻奧地利,甚至打到了維也納。但在歐洲碰到了神聖羅馬帝國的全力抵抗,進攻的勢頭被遏止。此後。蘇里曼開始大舉進攻阿拉伯半島地區和北非。到16世紀中期,奧斯曼帝國已經成為一個龐大的帝國,版圖囊括了以前存在過的阿拉伯和拜占庭兩個帝國的大部分地區,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稱雄一時。
1571年,奧斯曼帝國的海軍在勒班多戰役中被西班牙和威尼斯的聯合艦隊打敗,失去了對地中海的控制。從此,奧斯曼帝國開始走上了下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