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國會大廈叫什麼
❶ 國會大廈和國會圖書館代表了該國什麼性質的國家機關
國會大廈代表了立法性質的國家機關,國會圖書館不是國家機關,也就無所謂什麼性質了。
❷ 二戰在國會大廈插入蘇聯國旗的軍人叫什麼名字
第一個在國會大廈上插紅旗的人有爭議:
第一種(也是主流說法)插旗的是150步兵師的葉戈羅夫三人組
當時的新聞報道說:「5月1日清晨,步兵第756團的偵察員М. А.葉戈羅夫中士和М. В.坎塔里亞下士將紅旗插在國會大廈屋頂的三角牆上。這面紅旗象徵性地代表了所有蘇聯軍人插在國會大廈上的旗幟,所有旗幟匯合成一面勝利大旗」。
第二種說法:哈薩克人高什卡爾巴耶夫等兩人組
第三種說法:米寧等五人組
——綜合當時情況,可以推測:4月30日晚發起進攻後,高什卡爾巴耶夫中尉和布拉托夫等人最先沖入了國會大廈,但是沒有升旗。隨後大致在晚10點,米寧等五人在戰斗還未結束,國會大廈殘敵還未肅清的情況下就豎起了紅旗。可是後來卻被葉戈羅夫、坎塔里亞、別列斯特的給「替代」了,原因有很多方面,可能米寧的那面紅旗不太符合「規范」,或者乾脆被戰火破壞了。總之,上報後的結果是上級接受了葉戈羅夫等人的「成績」。由於晚上無法拍照,他們被要求次日(5月1日)重新插旗,於是就有了國會大廈上飄揚的紅旗。
❸ 日本國會大廈叫什麼宮
不叫什麼宮,應該叫″國會議事堂″
議事堂建於1936年,坐落在日本東京千代田區,是日本國會的所在地。
國會議事堂是東京的著名觀光景點。參議院在不舉行正式會議的普通日子裡對外開放。
❹ 那幅很經典的把蘇聯國旗舉在德國國會大廈的圖片叫什麼
圖片叫《勝利旗幟插到帝國國會大廈》。
長期以來,各種資料一直都說是朱可夫元帥麾下的葉戈羅夫中士和坎塔里亞下士於1945年4月30日下午將紅旗插上國會大廈樓頂。但是事實並非如此。最先將紅軍旗幟插上柏林議會大廈的是蘇聯英雄米哈伊爾·米寧。他於1922年出生,衛國戰爭爆發後參軍,一直與納粹德國軍隊作戰。他不僅參加過解放列寧格勒的戰役,還一路隨軍隊打到柏林。1945年4月30日,蘇聯紅軍攻克德國國會大廈,據稱,在蘇軍即將攻克柏林之際,斯大林下令:5月1日之前必須把紅旗插到帝國議會大廈樓頂!在此命令下,米寧等5名士兵攜帶一面紅旗,最終設法到達大廈樓頂。最初,他們無法確定插紅旗的合適地點,但米寧注意到大廈樓頂雕像上的王冠,於是,他爬上雕像,把帶有紅旗的一根金屬棒插入王冠,並用自己的皮帶將紅旗固定。歷史將銘記這一永恆的時刻——1945年4月30日。蘇軍紅旗的樹立,宣告了納粹德國滅亡。次月,米寧獲得「蘇聯英雄」稱號。
而那幅原載於前蘇聯《真理報》上著名的「勝利旗幟插到帝國國會大廈」的照片也不是當時拍攝,而是後來補拍的,照片中揮舞旗幟者也不是米寧。由於4月30日蘇軍隨軍記者並未捕捉到紅軍插旗的瞬間,所以在5月2日,28歲的戰地攝影師葉夫根尼·哈爾傑伊得到指示,拍攝五星、錘子和鐮刀的蘇聯國旗插上德國國會大廈的新聞照片。於是,哈爾傑伊帶著他的「萊卡」相機、一面蘇聯國旗、兩個紅軍士兵阿卜杜勒·哈基姆·伊斯梅洛夫和米哈伊爾·葉戈羅夫來到被打的千瘡百孔、並且已被燒毀的德國帝國國會大廈,用了一整卷膠片,拍攝了36張照片。公開發表的照片後期還經過了加工處理:背景的黑煙是後來在底片上製做的,為的是讓人感覺戰爭仍在繼續。蘇軍士兵的兩只手腕上都戴著搶來的手錶,為了塑造蘇軍的正面形象,在照片發表之前,哈爾傑伊在底片上做了些小小的手腳,於是手錶消失了。
為了配合圖片宣傳,官方文字報道稱,紅軍葉戈羅夫中士和坎塔里亞下士率先將鑲著鐮刀和斧頭的前蘇聯國旗插上了德國國會大廈,標志著偉大的蘇聯衛國戰爭的勝利結束,同時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反法西斯同盟軍在歐洲戰場上取得的最後勝利。
盡管有著這樣或那樣的缺憾,《勝利旗幟插到帝國國會大廈》這張照片仍然成為蘇聯紅軍擊敗納粹德國的勝利象徵,為世人所記憶。
❺ 英國的國會大廈叫什麼
國會大廈是世界最大的哥德式建築物之一,佔地三萬平方公尺。矗立於泰唔士河畔,氣勢雄偉,外貌典雅。國會大廈內有一千間房間,自13世紀以來 此處便是英國國會開會之處,也同時兼為國王宮殿。但於1512年發生大火後,英皇愛德華六世在1547年把它撥給下議院,從此成為國會大廈。這里的西敏寺大廳(westminster hall)建於1097年,是唯一剩下來的舊建築部分,分上議院(house of lords)和下議院(house of commons)。 西敏大廳側有一座聞名中外的「大笨鍾」(big ben)大笨鍾每小時報時一次,鍾聲響起時遠近可聞,且是十分准時,英國bcc電視台也是依據此鍾報時。
英國浪漫主義建築的代表作。坐落於倫敦,又稱新威斯特敏斯特宮,以區別於1834年焚毀的舊宮。1836年,古典主義建築師c.巴雷爵士受命設計,1840年動工,60年代在其兒子e.m.巴雷主持下完成。浪漫主義建築師a.w.n.普金被任命為巴雷爵士的助手,負責把這幢建築物裝飾成哥特式風格。國會大廈的平面基本是古典主義的格柵式。在縱橫兩個軸線的交點上設八角形的中央大廳。其南側是上院,北側是下院。兩院都有大量的附屬房間,包括辦公樓?p餐廳?p圖書室?p休息室等,使用很方便。大廈的正面朝西,因照顧一些舊建築物而不對稱。東面瀕臨泰晤士河,長達267米,是古典主義式構圖,對稱而整齊,細節表現了垂直式哥特建築風格的特點。北端的大鍾塔高96米,南端的維多利亞塔高102米,兩者的形式差別很大,強烈的對比造成了浪漫主義所追求的變化豐富的輪廓線。大廈全用灰色石塊建造,採取傳統的拱券結構方法。國會大廈是泰晤士河上風景線的重點建築物之一。
❻ 西敏寺和國會大廈是連一起的分不清哪個是哪個啊。。。
西敏寺是毗鄰國會大廈的,西敏寺英文叫Westminster,國會大廈也加西敏宮,英文是Palace of Westminster,所以有時會混淆的。
西敏寺是個大教堂,外表上應該可以看得出。國會大廈雖然也是哥德式的建築,但比較修長,而且傍邊還聳立著倫敦的標志--大笨鍾,Big Ben,應該不難分別的。
❼ 請問這個地方在哪裡叫什麼建築名這是從電視劇《幻城凡世》里的一個場景截圖出來的,求回答。
德國國會大廈
德國國會大廈,簡稱國會大廈;官方名稱為「帝國國會大廈大會場」,是位於德國首都柏林中心區蒂爾加藤區的一座建築。其先乃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帝國議會,後來在魏瑪共和國時期是共和國議會的議會會址。從1994年開始每五年德國聯邦大會在這里選舉德國聯邦總統。從1999年開始它是德國聯邦議院的會址。
❽ 這宮殿叫什麼
匈牙利國會大廈,是匈牙利著名的建築標志,位於匈牙利布達佩斯大飯店、英雄獨立廣場的東南側。面向多瑙河,於1896年開工,到1904年完工啟用,歷時8年,樓高96米(約32層樓的高度)整幢建築除了用了40萬塊磚和100萬塊珍貴石材以外,還奢侈的用了重達40公斤的黃金為建築材料,而且當時已經全面採用了電燈,電梯,機械通風,冷暖空調等先進設備等,可想當時的奢華程度了,建築式樣模仿了俄羅斯國會大廈,由建築師Imre steindi所設計,採用當時流行的哥特式建築風格,把眾多垂直細長的元素與尖塔融入了整個建築中,成功塑造了許多當時重要公共建築的新樣貌。
❾ 美國國會大廈為什麼叫國會山
美國國會的辦公大樓,建在一處海拔為83英尺的高地上,故名國會山。
國會山Capitol Hill,該區匯集了所有的政治景點和觀光景點,值得一游的是國家廣場沿街的史密蘇尼博物館群(Smithsonian Institution)。該區到處都是政客議事的餐廳。若要去其它區,靠近東部市場(Eastern Market)的重修後的聯合車站(Union Station)和許多地鐵車站都是不錯的選擇。
國會山也就是通常說的國會大廈,指作為美國國會辦公機構的國會建築,美國國會是美國聯邦政府的立法機構。它坐落在華盛頓特區國會山的頂部,國家街的東端。盡管地理上並不在華盛頓特區的中心,但是還是由於它的特殊地位而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http://travel.eastday.com/scenery/scapedetail.jsp?ProctNo=JD002532
http://ke..com/view/101893.html?wtp=tt
❿ 白宮與國會大廈有什麼區別
白宮和國會大廈有何區別,二者之間又有和緊密的聯系?到了美國首都華盛頓,
終於搞清楚的一件事是:我們平時在電視等新聞媒體中看到的白色圓頂建築並非白宮,而是國會大廈,其主要功能是作為美國參眾兩議院的會議室;平時國會大廈會向遊客開放。那麼,白宮和國會大廈到底有哪些區別呢?美國國會大廈,別稱國會山莊,是美國國會所在地,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的國會山,坐落在華盛頓特區國家廣場東端。
那麼真正的白宮到底在哪呢?據官方介紹,白宮也稱為白屋,是美國總統的官邸,也是他辦公的地方。1902年被羅斯福總統正式命名為「白宮」。白宮由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擁有,是「總統公園」的一部分。從外觀上看,白宮是一幢白色的新古典風格砂岩建築物,位於華盛頓西北賓夕法尼亞大道1600號。白宮共佔地7.3萬多平方米,由主樓和東、西兩翼三部分組成。各位,以上就是白宮和國會大廈的區別和聯系,各位看懂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