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為什麼屠殺亞美尼亞
A. 土耳其為什麼不承認對亞美尼亞人的屠殺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在主張統一的民族文化建設的土耳其先知子牙·格卡爾普的鼓舞下,土耳其從一個帝國變成了一個民族國家。1908年,青年土耳其黨人——一個像卡爾普這樣的知識分子群體和伊斯梅爾·恩維這樣的軍官群體組成的組織——作為奧斯曼帝國的政治主導力量出現了。他們的團結和進步委員會,目的在於使帝國實現現代化,從而避免淪為西方在亞洲的另一個附庸,或者由於領土割讓得七零八落而蒙受揮之不去的衰亡陰影。到1913年,他們在君士坦丁堡開始掌權執政了。
B. 亞美尼亞大屠殺是怎麼回事
亞美尼亞位於外高加索南部,與土耳其東部接壤,在歷史上曾被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統治。據亞美尼亞方面的史料記載,1915至1923年期間,奧斯曼帝國對亞美尼亞人實施了慘無人道的種族滅絕政策,導致150萬人死亡。
亞美尼亞人提出「大屠殺」的根據是由兩位著名的歷史學家撰寫的人稱「藍皮書」的一份報告,題目是「奧斯曼帝國時期亞美尼亞人受到的遭遇1915-1916年」。「藍皮書」有150處引用了「大屠殺」證人的表述,稱奧斯曼帝國對亞美尼亞人的鎮壓始於1877年的俄羅斯-奧斯曼戰爭之後。報告中有如下的描述:
大屠殺之前,亞美尼亞男子和他們的家庭往往會接到被驅逐的命令,命令通知他們被驅逐的目的地和時間。如果有人不到規定地點的話,奧斯曼政府的安全部隊就會搜查他的家,然後把他投入監獄,最後在不通知他們家屬的情況下就把這名「犯人」轉移到摩蘇爾或者巴格達的一家監獄。被關押的這些亞美尼亞人的結局通常是幾百個人一組地被用鏈條綁在一起,然後帶到空曠地帶執行大屠殺……
奧斯曼士兵在搜查亞美尼亞村莊時,還會告訴亞美尼亞婦女,如果她們和穆斯林男子結婚、改信伊斯蘭教的話,就可以免遭被驅逐的命運。盡管如此,還是有數萬名亞美尼亞婦女被迫踏上了遷徙之路,成千名亞美尼亞婦女在途中因飢餓、缺水和傳染病而喪生。
作為「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的證據之一,當時奧斯曼帝國內政部長帕夏給迪亞巴克爾省長發的一份電報經常被引用。電報說,得知最近一段時間來,你省不加區分地對亞美尼亞和其他所有基督教徒實施大屠殺計劃。情報表明,在馬爾丁已經有700名亞美尼亞人和其他基督教徒在夜間被帶出城外後,像羊一樣遭到割喉殺害,估計目前已經有2000人死於這場屠殺。如果不迅速加以阻止,恐怕會擴大到其他地方。因此我命令:馬上停止這種可能對公眾輿論產生壞影響、並可能威脅到所有基督教徒生命的行為!
聯合國、歐洲議會、比利時、法國、希臘和俄羅斯均承認「亞美尼亞大屠殺」事件,稱這宗屠殺為「違反人性的罪行」。
聯合國於1978年將事件定性為「種族滅絕」。
歐洲議會20年來也一直在提「亞美尼亞大屠殺問題」。在去年10月6日公布的「土耳其進展報告」中談到了這一問題,希望土耳其政府就此問題與亞美尼亞達成協議,這為在土耳其加入歐盟的談判中提出這項要求埋下伏筆。
去年12月15日,就在決定正式啟動與土耳其的入盟談判前兩天,歐洲議會通過了一個譴責土耳其實施大屠殺的報告。英國、法國等國家紛紛要求土耳其政府承認對亞美尼亞人犯下的「大屠殺」史實。
其中,法國巴黎市議會一致通過一項決議,決定在巴黎市豎立一尊高6米的青銅雕像,紀念1915年「亞美尼亞大屠殺」的死難者。這項決議是在法國國民議會通過一項關於「法國公開承認奧斯曼帝國在1915年屠殺了生活在帝國境內的150萬亞美尼亞人」的決議後作出的。
國內看法 兩派觀點不一
塞利姆是土耳其海峽大學的老師,近15年來一直在研究奧斯曼帝國檔案。他表示,當時亞美尼亞人有組織的武裝反抗是事實,也沒有人否認他們和俄羅斯人的合作。但另一方面,不管法律上怎麼定義,「有計劃的滅絕」是存在的。研究發現,那些亞美尼亞人被從這片土地上趕走,並踏上沒有希望的旅途。作為一名歷史學家,塞利姆認為還歷史以本來面目是一個道德責任。
對於政府提出的由土耳其、亞美尼亞兩國歷史學家來共同調查研究的說法,塞利姆和其他一些學者認為這其實是浪費時間。因為檔案館不是實驗室,兩國歷史學家本來就是有傾向性的,讓一方來說服另一方似乎是不太可能的。相反,雙方受到的傷害可能更深。
塞利姆同時建議開放與亞美尼亞之間的邊界,邊界打開了,兩國關系自然而然地就會正常化。
另有一派認為奧斯曼帝國歷史上不存在種族屠殺一說,其代表人物是土耳其歷史學會會長尤素夫教授。
尤素夫表示,亞美尼亞人和奧斯曼帝國之間的不和與沖突早在1881年就開始了,期間受到了英國、法國、俄羅斯等國家的干涉。翻開這個時期的檔案就可以發現,在阿納托利亞東部的亞美尼亞人在俄羅斯人的支持下,對穆斯林村莊發動了襲擊,其後又開始了大規模的起義。
面對這種情況,奧期曼帝國決定把亞美尼亞人驅逐到其他地方。尤素夫教授稱,開始時,新教徒、天主教徒、寡婦和兒童不在被驅逐之列。南部阿達納市的2.5萬名亞美尼亞人只有1.7萬人被驅逐,這個例子很好地說明了歷史上並不存在「亞美尼亞大屠殺」。至於遷徙過程中的死亡現象,尤素夫把它歸咎於疾病,稱有20萬人死於疾病。
主動出擊 強硬策略進行「全球斗爭」
1923年推翻奧斯曼帝國後成立的土耳其共和國,一直堅決否認「大屠殺」一詞,指稱當時處於種族動亂時期,雙方互有傷亡。土耳其方面還表示奧斯曼帝國也留有官方文獻,證明在1916—1917年間,土耳其人也遭到亞美尼亞人屠殺,死亡人數在50萬人左右,因此拒絕向亞美尼亞政府及人民道歉。
當來自美國、歐盟等方面的壓力加大時,土耳其決定主動出擊,採取強硬的新策略。
土耳其大國民議會4月13日發表聲明認為,一些外國議會懷著政治目的對有關奧斯曼帝國亞美尼亞族人有爭議的歷史問題作出決定(通過「亞美尼亞大屠殺」法案),是對一個事實尚未弄清的歷史問題作出決定,這是不公正的。
土耳其議會在即將遞交給英國議會的信中,要求英國議會宣布「藍皮書」只是一個宣傳材料,不能作為歷史資料。這封信將在土耳其大國民議會所有550名議員簽名後遞交給英國議會。
土耳其總參謀部也宣布,將向公眾公開所擁有的近1000個文件。這些文件有奧斯曼語、土耳其語和英語3種語言,主要包括1914―1918年期間奧斯曼帝國政府部門之間的一些文書往來。
另外,土耳其副總理兼外長居爾也在4月13日舉行的議會會議上發表講話稱,土耳其將採取新策略進行「全球斗爭」,還歷史以真相。「歷史不會原諒那些在『亞美尼亞大屠殺』問題上毫無根據地譴責土耳其的人。」
而就在土耳其大國民議會舉行會議的當天,亞美尼亞外長奧斯卡尼揚發表講話指出,在「種族滅絕日」90周年之際,土耳其本應該更加慎重的,但它卻採取了反擊態度。他說,土耳其不僅想單獨篡改歷史,還想把它灌輸給其他國家。
與兩國政府針鋒相對的態度所不同,土耳其和亞美尼亞兩國人民卻希望盡早解決問題,發展兩國關系。據一項民意調查顯示,50.9%的土耳其人和62.7%的亞美尼亞人都希望兩國開放邊境。
來源:國際在線-世界新聞報
C. 一戰時,土耳其有沒有屠殺過亞美尼亞
是的1915年6月17日 土耳其屠殺大批亞美尼亞人 許多亞美尼亞的家庭逃離土耳其 在一艘法國的巡洋艦上避難
1915年6月17日。「今天清白的人明天就可能犯罪。」土耳其內政部長塔拉特-帕夏批准可隨意「放逐」亞美尼亞人。
土耳其人大多數為穆斯林教徒,信奉基督教的亞美尼亞人只佔人口的少數。如果亞美尼亞人面臨的命運真的僅僅是被放逐的痛苦,他們倒可以謝天謝地。可事實上,亞美尼亞人是被趕到一個隱秘的地點,迅即遭到殺害。
這天,德國駐君士坦丁堡大使向國內發回一份電報,描述了土耳其的策略。
他在電報中寫到:「奧斯曼法庭借這次戰爭之機,將國內敵人--基督教徒置於死地。」軍隊圍捕「叛逆」的亞美尼亞人,把他們趕上大篷車,運到北部沙漠深處的荒野,在那裡將他們槍殺。
亞美尼亞人已經當了幾個世紀的替罪羊。19世紀90年代,30萬亞美尼亞人被屠殺。1914年1月,土耳其軍隊中的成百名亞美尼亞人被指控有間諜行動,被解除武裝,處決。 大屠殺
A、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徹底的被肢解。其佔領領土紛紛獨立。1915年至1918年間,正處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土耳其政府因為害怕其國內的西亞美尼亞人叛亂,而有計劃的對150萬的亞美尼亞人進行了屠殺。現在,土耳其境內已經沒有亞美尼亞人了。確實殺光了。
B、土耳其——納粹德國的先師。人們都知道納粹的暴行,卻不知他們很多東西是從土耳其學來的。其中包括:集體屠殺的種族滅絕、建立集中營、以及用悶罐火車運輸等殘忍手段都是土耳其人的發明和首創。
D. 奧斯曼土耳其為什麼要屠殺亞美尼亞民族
當時土俄正在爭奪高加索地區。
亞美尼亞人和俄國信仰相近,
土耳其人遷怒於亞美尼亞人
E. 亞馬尼亞人主要分布於哪些國家歷史上為什麼會被土耳其人屠殺
樓主說的應該是亞美尼亞人吧!
亞美尼亞共和國主體民族。自稱哈伊,又稱阿爾明尼亞人。另有部分散居在喬治亞、亞塞拜然、美國、伊朗、法國、黎巴嫩、土耳其、敘利亞。
亞美尼亞位於外高加索南部,與土耳其東部接壤,在歷史上曾被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統治。據亞美尼亞方面的史料記載,1915至1923年期間,奧斯曼帝國對亞美尼亞人實施了慘無人道的種族滅絕政策,導致150萬人死亡。
亞美尼亞人提出「大屠殺」的根據是由兩位著名的歷史學家撰寫的人稱「藍皮書」的一份報告,題目是「奧斯曼帝國時期亞美尼亞人受到的遭遇1915-1916年」。「藍皮書」有150處引用了「大屠殺」證人的表述,稱奧斯曼帝國對亞美尼亞人的鎮壓始於1877年的俄羅斯-奧斯曼戰爭之後。報告中有如下的描述:
大屠殺之前,亞美尼亞男子和他們的家庭往往會接到被驅逐的命令,命令通知他們被驅逐的目的地和時間。如果有人不到規定地點的話,奧斯曼政府的安全部隊就會搜查他的家,然後把他投入監獄,最後在不通知他們家屬的情況下就把這名「犯人」轉移到摩蘇爾或者巴格達的一家監獄。被關押的這些亞美尼亞人的結局通常是幾百個人一組地被用鏈條綁在一起,然後帶到空曠地帶執行大屠殺……
奧斯曼士兵在搜查亞美尼亞村莊時,還會告訴亞美尼亞婦女,如果她們和穆斯林男子結婚、改信伊斯蘭教的話,就可以免遭被驅逐的命運。盡管如此,還是有數萬名亞美尼亞婦女被迫踏上了遷徙之路,成千名亞美尼亞婦女在途中因飢餓、缺水和傳染病而喪生。
作為「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的證據之一,當時奧斯曼帝國內政部長帕夏給迪亞巴克爾省長發的一份電報經常被引用。電報說,得知最近一段時間來,你省不加區分地對亞美尼亞和其他所有基督教徒實施大屠殺計劃。情報表明,在馬爾丁已經有700名亞美尼亞人和其他基督教徒在夜間被帶出城外後,像羊一樣遭到割喉殺害,估計目前已經有2000人死於這場屠殺。如果不迅速加以阻止,恐怕會擴大到其他地方。因此我命令:馬上停止這種可能對公眾輿論產生壞影響、並可能威脅到所有基督教徒生命的行為!
聯合國、歐洲議會、比利時、法國、希臘和俄羅斯均承認「亞美尼亞大屠殺」事件,稱這宗屠殺為「違反人性的罪行」。
聯合國於1978年將事件定性為「種族滅絕」。
F. 奧斯曼帝國(現在的土耳其)在滅亡時屠殺了多少亞美尼亞人
1915年至1923年期間,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對亞美尼亞人實施了慘無人道的種族滅絕政策,導致150萬亞美尼亞人死亡。
G. 為什麼會爆發亞美尼亞—土耳其戰爭
亞美尼亞—土耳其戰爭是土耳其和達什納克黨的亞美尼亞之間進行的一場戰爭。在協約國和美國的唆使下,達什納克黨政府指望通過軍事冒險行動來壓制勞動人民的革命活動和鞏固自己在國內的地位。
1920年色佛爾和約的簽訂更促使達什納克黨人加速實現其冒險意圖。根據和約,土耳其的凡省、比特利斯省以及埃爾祖魯姆和特拉布松兩省的部分地區劃歸亞美尼亞。土耳其方面考慮到亞美尼亞在軍事上的明顯劣勢,也企圖利用達什納克黨人的冒險政策以奪取亞美尼亞相當一部分領土。6月9日土耳其軍隊向納希切萬出動。達什納克黨人指望協約國和美國給予援助,拒絕了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政府關於通過外交途徑調停沖突的建議。
但是,協約國和美國只向亞美尼亞提供了武器和為數不多的貸款。達什納克黨軍隊因為敵軍在人員和裝備方面占優勢而遭到失敗。9月29日,土耳其人佔領了薩勒卡默什,隨後又佔領阿爾達漢。10月30日佔領了卡爾斯。這不僅是對亞美尼亞的威脅,而且也是對亞塞拜然和喬治亞的威脅,俄羅斯聯邦政府對此感到不安,再次建議達什納克黨接受調停,但又遭到拒絕。
帝國主義集團為了在蘇俄和土耳其之間製造糾紛,鼓動達什納克黨人繼續進行戰爭。也由於此原因,孟什維克的喬治亞拒絕援助亞美尼亞,並於11月宣布中立。11月7日土耳其人佔領亞歷山德羅波爾,11月12日佔領阿金車站,並開始向埃里溫進攻。土耳其軍隊幾乎佔領了亞美尼亞2/3的領土。
達什納克黨得不到協約國和美國的軍事援助,於11月18日簽署停戰協定,12月2日簽訂和約。根據這一和約亞美尼亞實際上成了土耳其的附庸國。依照條約規定,亞美尼亞只剩下埃里溫市和戈克恰湖的一些地區。亞美尼亞的軍隊限制在1500人、20挺機槍和8門火炮以內。但是,達什納克黨已經無權締結條約了。11月29日,在布爾什維克領導下,亞美尼亞勞動人民舉行了起義,並在紅軍的幫助下推翻了達什納克黨政府。就在這一天,領導起義的革命委員會宣告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立。共和國政府拒絕接受達什納克黨與土耳其簽訂的喪權辱國的條約。
1921年3月16日,蘇俄和土耳其之間簽訂了條約。按照該條約,卡爾斯省和其他一些地區劃歸土耳其。根據蘇俄政府的要求,土耳其從業歷山德羅波爾地區和納希切萬省撤出了自己的軍隊。1921年10月13日,南高加索各蘇維埃共和國和土耳其簽訂了共同一致的和約,確定了它們之間的邊界。
亞美尼亞—土耳其戰爭非常明顯地揭示了達什納克黨活動的反人民性質。他們像南高加索其他資產階級民族主義政黨和孟什維克黨一樣,不是為本國人民的民族利益服務,而是為國內外反革命的反蘇維埃政策效勞。
蘇維埃政權在亞美尼亞的建立,蘇俄在推翻達什納克黨和恢復亞美尼亞領土完整的斗爭中給予亞美尼亞勞動人民的援助,對於亞美尼亞人以及南高加索其他各族人民的社會解放和民族解放都具有重大意義。
H. 亞美尼亞大屠殺是怎麼回事情
亞美尼亞位於外高加索南部,與土耳其東部接壤,在歷史上曾被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統治。據亞美尼亞方面的史料記載,1915至1923年期間,奧斯曼帝國對亞美尼亞人實施了慘無人道的種族滅絕政策,導致150萬人死亡。
亞美尼亞人提出「大屠殺」的根據是由兩位著名的歷史學家撰寫的人稱「藍皮書」的一份報告,題目是「奧斯曼帝國時期亞美尼亞人受到的遭遇1915-1916年」。「藍皮書」有150處引用了「大屠殺」證人的表述,稱奧斯曼帝國對亞美尼亞人的鎮壓始於1877年的俄羅斯-奧斯曼戰爭之後。報告中有如下的描述:
大屠殺之前,亞美尼亞男子和他們的家庭往往會接到被驅逐的命令,命令通知他們被驅逐的目的地和時間。如果有人不到規定地點的話,奧斯曼政府的安全部隊就會搜查他的家,然後把他投入監獄,最後在不通知他們家屬的情況下就把這名「犯人」轉移到摩蘇爾或者巴格達的一家監獄。被關押的這些亞美尼亞人的結局通常是幾百個人一組地被用鏈條綁在一起,然後帶到空曠地帶執行大屠殺……
奧斯曼士兵在搜查亞美尼亞村莊時,還會告訴亞美尼亞婦女,如果她們和穆斯林男子結婚、改信伊斯蘭教的話,就可以免遭被驅逐的命運。盡管如此,還是有數萬名亞美尼亞婦女被迫踏上了遷徙之路,成千名亞美尼亞婦女在途中因飢餓、缺水和傳染病而喪生。
作為「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的證據之一,當時奧斯曼帝國內政部長帕夏給迪亞巴克爾省長發的一份電報經常被引用。電報說,得知最近一段時間來,你省不加區分地對亞美尼亞和其他所有基督教徒實施大屠殺計劃。情報表明,在馬爾丁已經有700名亞美尼亞人和其他基督教徒在夜間被帶出城外後,像羊一樣遭到割喉殺害,估計目前已經有2000人死於這場屠殺。如果不迅速加以阻止,恐怕會擴大到其他地方。因此我命令:馬上停止這種可能對公眾輿論產生壞影響、並可能威脅到所有基督教徒生命的行為!
聯合國、歐洲議會、比利時、法國、希臘和俄羅斯均承認「亞美尼亞大屠殺」事件,稱這宗屠殺為「違反人性的罪行」。
聯合國於1978年將事件定性為「種族滅絕」。
歐洲議會20年來也一直在提「亞美尼亞大屠殺問題」。在去年10月6日公布的「土耳其進展報告」中談到了這一問題,希望土耳其政府就此問題與亞美尼亞達成協議,這為在土耳其加入歐盟的談判中提出這項要求埋下伏筆。
去年12月15日,就在決定正式啟動與土耳其的入盟談判前兩天,歐洲議會通過了一個譴責土耳其實施大屠殺的報告。英國、法國等國家紛紛要求土耳其政府承認對亞美尼亞人犯下的「大屠殺」史實。
其中,法國巴黎市議會一致通過一項決議,決定在巴黎市豎立一尊高6米的青銅雕像,紀念1915年「亞美尼亞大屠殺」的死難者。這項決議是在法國國民議會通過一項關於「法國公開承認奧斯曼帝國在1915年屠殺了生活在帝國境內的150萬亞美尼亞人」的決議後作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