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與歐洲哪個發達
① 大家覺得土耳其是歐洲的發達國家嗎
綜合經濟實力最強的是德國,最富的是瑞士,生活質量最高的是英國,社會福利最好的是瑞典,經濟最發達的盧森堡,國民經濟最穩定的是法國。
② 土耳其這個國家經濟發達嗎
現在土耳其的通貨膨脹沒有以前那麼嚴重,尤其是政府推出新土耳其里拉(Yeni Turk Lirasi)以後。現在美元對里拉的匯率在1.45-1.49之間波動。另外,你說的土耳其是不是很窮的問題,該國不是你說的那樣很窮。雖然國家整體經濟並不像歐美其他發達國家那麼雄厚,但是相比跟其他東歐,亞洲和非洲國家比還是很不錯的。土耳其的富人也非常的富裕,但窮人也不少。但那些窮人也不是極度的窮。在土耳其,哪怕是口袋裡沒一份錢了,沒有一點麵包吃了,人家也不會沒地方住,沒東西吃。因為,該國的伊斯蘭氛圍很濃厚,有很多宗教徒們賺了錢就專門捐給那些慈善機構,而那些機構又是負責幫助那些窮人的。所以,你去了土耳其會發現周圍的那些人哪怕是再窮可臉上依然帶著一幅幸福和滿意的樣子。在很多時候土耳其被列為發達國家的行列,可在有些時候卻又被列為發展中國家。
土耳其最值得讓人注意的是該國的軍力,是北約里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強。
③ 土耳其和歐洲走的那麼近,為什麼不是發達國家
是因為宗教信仰問題,,歐洲大多數人是信仰基督教,而土耳其大多數人信仰伊斯蘭教,,所以在有些地方價值觀不同,,而且也是周邊國家影響,在中東,局勢不穩定,,所以就沒能達到發達國家!
④ 土耳其是發達國家嗎
土耳其是發展中國家.
土耳其是傳統的農牧業國家,農業較好,糧、棉、蔬菜、水果、肉類等基本自給,農業生產值占整個國民生產總值的20%左右。農業從業人口占總人口的46%。農產品主要有小麥、大麥、玉米、甜菜、棉花、煙草和馬鈴薯等。糧食和水果等能自給自足,並有出口。安卡拉羊毛聞名於世。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硼、鉻、銅、鐵、鋁礬土及煤等。三氧化二硼和鉻礦儲量分別約為7000萬噸和1億噸,均居世界前列。煤炭儲量約65億噸,多為褐煤。森林面積2000萬公頃。但石油、天然氣緊缺,需大量進口。工業有一定基礎,輕紡、食品工業較發達。主要的工業部門有鋼鐵、水泥、機電產品和汽車等。西部沿海地區工農業十分發達,東部內陸地區交通閉塞、生產力水平相對滯後。
土耳其享有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境內歷史古跡星羅棋布,有世界七大奇跡的阿耳忒彌斯女神廟,歷史名城伊斯坦布爾、埃菲斯古城等。旅遊業已成為土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
⑤ 土耳其在歐洲的歷史上有什麼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歷史演進
土耳其的歷史源遠流長,其祖先在中國文獻中被稱為丁零、高車、鐵勒、突厥、回紇等,在六至九
世紀間,土耳其族開始往中亞移動,不久中亞地區便成為世界史上所謂的土耳其斯坦(Turkistan),這些
地方包括了現在的土庫曼(Turkmen)、烏茲別克(Uzbek)、哈薩克(Kazakh)、塔吉克(Tadk)、
吉爾吉斯(Krighiz)等地。而在這些土耳其族中有另一支經由伊朗進入當時已回教化的西亞,並開始接觸
回教,信仰回教。西元1055年土耳其族人佔領當時回教文明中心-巴格達,並成立塞爾柱王朝,成為西亞
回教世界的統治者。西元1071年,塞爾柱軍隊大破當時位於小亞細亞的東羅馬帝國軍隊,小亞細亞因此成
為土耳其人的勢力范圍。由於西亞(尤其是耶路撒冷)及小亞細亞為回教勢力所據,對信仰基督教的歐洲
諸國是一大打擊,於是有了世界史上著名為爭奪聖地的十字軍東征。十字軍大敗後,建立塞爾柱王朝的土
耳其族在小亞細亞的西北部一角另建立了鄂圖曼帝國,不久即入侵巴爾干半島,並於西元1453年佔領了東
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使這個頗具聲威的東方基督教盟主從歷史上消失。隨後,鄂圖曼土耳其帝國開
始沿多惱河向西征伐,1529年終於包圍了歐洲第一名都維也納。雖然鄂圖曼土耳其終究未能攻克維也納,
但是整個東歐的南半部至此歸入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統治。
歐洲勢力的挽回是18世紀以後的事。到19世紀時,帝國內部的民族主義勢力高漲。在其它歐洲列強
的鼓動和支持下,這些帝國的臣民紛紛開始為獨立而戰。1832年,希臘王國首先獨立,隨後塞爾維亞人、
羅馬尼亞人、阿爾巴尼亞人和阿拉伯人先後獲得的獨立。此後,奧圖曼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選錯邊加
入了德國,大戰後,帝國面臨著被瓜分的嚴重威脅。
在以後的歲月里,有無數的人為土耳其人的命運而戰。或許現在的土耳其並不能真正算是一個泱泱
大國,但是若要了解其國家、國民甚至其與四周鄰國的關系,研究土耳其在歷史上的雄偉及活躍有其必要
性,如土耳其對曾統治過阿拉伯人、希臘人、猶太人、亞美尼亞人等一事,感到十分驕傲,也因此我們不
難理解,為何在塞普勒斯問題土耳其對希臘的態度會如此強硬,或許我們也能解釋出,在阿拉伯回教勢力
的強大壓力之下,同為回教國家的土耳其為何仍能與以色列簽訂軍事交流的協定。
惱人的人口問題及種族糾紛
據估計土耳其人口在2000年底將達到6,500萬人,其中男性有3,300萬人,女性有3,200萬人,
平均壽命為70.5歲,識字率為84.2%(1998年)。每年人口之成長率約為1.5%(1995-1999年平均)
,人口眾多,使得土耳其成為歐洲國家僅次於德國的人口大國,而高出生率,使其平均年齡僅為
25.5歲,15歲至65歲的就業年齡層占總人口的65.8%,而高人口成長率及低年齡層組合則意味著土
耳其勞力供給過剩,而安納托利亞高原農民流入城市又會使得這種情形加劇。
土耳其人口組成主要是以土耳其族為主體,約佔全國總人口八成以上,其次為庫德族,約占
10.8%,再次為阿拉伯人,約佔1%,此外還有亞美尼亞、希臘人及喬治亞人。官方語言是土耳其
語,宗教信仰上,99%土耳其人信奉回教,其中85%屬遜尼派。
土耳其為多種族國家,由於語言、文化的不同,種族之間沖突勢難以迴避。不過回顧過去歷
史,其實土耳其在十六世紀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威勢達於最高峰時,仍有許多不同種族居住在小亞
細亞及色雷斯一帶,而鄂圖曼土耳其歷代國王,亦不曾對非土耳其民族採取敵視政策,但近代的
土耳其歷史,卻充斥著與非土耳其裔爭斗及壓迫,其中最明顯的則是對世居於「後院」庫德族的
鎮壓。
庫德族人與土耳其之間的沖突問題已有數十年的歷史。世人常把庫德族人要求民族自治視為
單純的土耳其一國之內的「分離主義」,不過如此一來使得問題過於簡化並與史實有所出入。庫
德族人約有2000萬,主要分布在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利亞、黎巴嫩、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
庫德人是中東地區僅次於阿拉伯、突厥、波斯的第四大民族,信奉伊斯蘭教,大多屬遜尼派。目
前庫德人聚居地被稱為庫德斯坦,主要指土耳其、伊朗、伊拉克三國交界地區,地理條件復雜,
交通不便。庫德斯坦被劃歸不同國家,但庫德人從不承認這種政治分割。
事實上,庫德人在1844年就曾獨立建國,時其領土從現在的伊朗、土耳其邊境一直延伸到伊
拉克境內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1846年,庫德人佔領基督教聶斯托留教派的幾個村莊,這使得以
東方基督教保護者自居的英、法強權得以威脅當時的土耳其蘇丹出兵鎮壓,建國才兩年的庫德斯
坦便瓦解了。而強權的介入,主要還是因為庫德斯坦地區擁有豐富的石油。二次大戰後,為瓜分
鄂圖曼土耳其帝國,1920年各強權簽訂塞夫勒條約(Treaty of Sevres),並同意給與庫德族人自
治權或「在某一天獨立」。1923年凱末爾革命建國後,土耳其又與各強權簽訂洛桑條約(Treaty
of Lausanne),取消庫德族人的自治獨立條件,並將庫德斯坦劃分勢力范圍,造成目前各國分別
管轄庫德人的現狀。而目前伊朗、伊拉克境內庫德人對統治者的反抗,亦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從
歷史的背景中可以看出,將庫德人問題視為單純的地方叛亂組織,將使問題過於簡化,並無法求
得具前瞻性的因應措施。
庫德人成為土耳其的子民並無法獲得民族認同和平等地位,他們連用自己文字和語言教育孩
子的權利都被剝奪了。1925年,土耳其政府關閉庫德族學校、禁止使用庫德語、革除庫德族官
員、沒收庫德人土地,庫德人發動起義,結果凱末爾發動三萬軍隊進行鎮壓;1930年庫德族宣布
復國,但不久又遭鎮壓;1937年庫德人發動暴動,死傷無數;1978年土耳其庫德人成立自己的政
黨-庫德工人黨(PKK),其主要目的在於阻止土耳其政府對庫德族的壓迫,爭取應有的政治、文化
權利。但在遭政府鎮壓後,1984年PKK開始宣布進行武裝抗爭,試圖以流血方式引起世人注
意。1990年波灣戰爭結束後,在美國的默許之下,土耳其一次又一次的越過國境,以清剿庫德反
抗軍為由,在伊拉克北部盛產石油的庫德人居住區進行攻擊。
庫德人保守估計占土耳其總人口一成以上,但庫德人在土耳其地位遠低於境內的希臘人、亞
美尼亞人及猶太人,因為庫德人在土耳其定義上不屬於少數民族,因而無權以母語教育下一代,
且庫德語用於廣播或政治場合仍屬違法,這導致新一代的庫德青年大都無法准確運用其母語,這
又使得希望建立獨立庫德族國家的人士憂心不已,另在土耳其,庫德民族政黨和組織的活動都是
非法的,土當局除對該族實行同化政策外,並與有庫德人居住的鄰國簽訂了一系列旨在切斷與鄰
國庫德人聯系的協定,更使得庫德族問題難以獲和平的解決。
⑥ 土耳其是發達國家嗎
土耳其不是發達國家,土耳其是發展中國家。
土耳其地跨亞、歐兩大洲, 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均實行歐洲模式,是歐盟的候選國。憲法規定土耳其為民主、政教分離和實行法制的國家。
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也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創始會員國和二十國集團的成員。擁有雄厚的工業基礎,為世界新興經濟體之一。
土耳其的自然資源:
土耳其礦物資源豐富。主要有硼、鉻、鐵、銅、鋁礬土及煤等。三氧化二硼和鉻礦儲量均居世界前列。森林面積廣大,凡湖盛產魚和鹽,安納托利亞高原有廣闊牧場。水力資源亦較豐富,在主要河流的峽谷上築水壩建水庫,發展水電和灌溉事業。
土耳其人主要種族來源是安納托利亞的希臘人、亞美尼亞人、庫爾德人、阿拉伯人與波斯人,以及古代的赫梯、呂底亞人與後來的高加索地區和巴爾干半島的居民混血而成。
⑦ 土耳其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
土耳其是發展中國家,並非發達國家。人均GDP中國和土耳其相差不大,但總和相差很大。
土耳其在2017年為世界第18大國內生產總值(購買力平價)之經濟體,在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購買力平價)方面則位居第68位。土耳其為經濟暨合作及發展組織之創始會員國及二十國集團的成員(於1999年加入);
而中國2017年總GDP排世界第二,而人均則排世界第70位,總和中國把土耳其遠遠甩在後面,人均相差不大,說發達二者差不多,比人均的話。
(7)土耳其與歐洲哪個發達擴展閱讀:
土耳其共和國(土耳其語:Türkiye Cumhuriyeti,英語:The Republic of Turkey),簡稱土耳其,是一個橫跨歐亞兩洲的國家,北臨黑海,南臨地中海,東南與敘利亞、伊拉克接壤,西臨愛琴海,與希臘以及保加利亞接壤,東部與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和伊朗接壤。土耳其地理位置和地緣政治戰略意義極為重要,是連接歐亞的十字路口。
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也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創始會員國和二十國集團的成員。擁有雄厚的工業基礎,為世界新興經濟體之一,亦是全球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
世界銀行就土耳其2007年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分類其為中高所得國家。中央情報局將土耳其分類為發達國家,但經濟學家及政治學家常將土耳其認定為新興工業化國家,然而美林證券、世界銀行及經濟學人雜志則將其歸類為新興市場。
參考鏈接:網路-土耳其
⑧ 土耳其是發達國家嗎
土耳其不是發達國家,土耳其是發展中國家。
土耳其,是一個橫跨歐亞兩洲的國家,北臨黑海,南臨地中海,東南與敘利亞、伊拉克接壤,西臨愛琴海,與希臘以及保加利亞接壤,東部與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和伊朗接壤。土耳其地理位置和地緣政治戰略意義極為重要,是連接歐亞的十字路口。
土耳其地跨亞、歐兩大洲,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均實行歐洲模式,是歐盟的候選國。憲法規定土耳其為民主、政教分離和實行法制的國家。土耳其外交重心在西方,在與美國保持傳統戰略夥伴關系的同時加強與歐洲國家的關系。
外交政策:
奉行在「普世價值」與國家利益之間尋求最大平衡的外交政策,聯美、入歐、睦鄰是其外交政策三大支柱,同時重視發展同包括中國、日本、韓國在內的亞太及中亞、巴爾乾和非洲國家關系,注重外交多元化。
近年來,土憑借其日益增強的綜合國力和地緣戰略優勢,外交上更加積極進取。西亞北非地區局勢動盪以來,深度介入利比亞、敘利亞、伊核等地區熱點問題,以提升自身對地區事務的影響力和塑造力。
⑨ 土耳其是歐洲國家嗎,是不是也屬於歐盟
土耳其所屬洲是亞洲,不屬於歐洲國家。土耳其也不是歐盟成員國,土耳其地跨亞、歐兩大洲,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均實行歐洲模式,是歐盟的候選國。
土耳其共和國(土耳其語:Türkiye Cumhuriyeti,英語:The Republic of Turkey),簡稱土耳其,是一個橫跨歐亞兩洲的國家。
北臨黑海,南臨地中海,東南與敘利亞、伊拉克接壤,西臨愛琴海,與希臘以及保加利亞接壤,東部與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和伊朗接壤。土耳其地理位置和地緣政治戰略意義極為重要,是連接歐亞的十字路口。
(9)土耳其與歐洲哪個發達擴展閱讀:
土耳其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Turkey)。「土耳其」一詞由「突厥」演變而來。在韃靼語中,「突厥」是「勇敢」的意思,「土耳其」意即「勇敢人的國家」。
土耳其共和國建立後,土政體始終為議會共和制,總統是象徵性的國家元首,並無太多實權。總統授權獲得議會多數席位的政黨領袖為總理,總理作為政府首腦,掌握行政權。
⑩ 土耳其是歐洲國家嗎,為什麼
是,雖然它位於歐亞兩洲交界處,但它的歷史更傾向於歐洲,而且土耳其政府也承認自己是歐洲國家,且要加入歐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