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為什麼沒有將保加利亞融合
A. 保加利亞從土耳其統治下獲得解放後,保加利亞文學發展了怎樣的轉變
1878年,保加利亞從土耳其統治下獲得解放,但勝利果實很快落入資產階級手中。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由於社會矛盾和階級關系的變化,文學也顯示出復雜的局面。作家伊·伐佐夫(1850-1921)以民族解放斗爭為題材,創作了小說《軛下》(1894)、《流亡者》(1883-1884)和詩集《被遺忘者的史詩》(1881-1884)等,展現了人民起義的宏偉場面,謳歌了起義者的英雄事跡,尤其是《軛下》獲得了國際聲譽。扎·斯托揚諾夫(1851-1889)的回憶錄《保加利亞歷次起義札記》(1884-1892),也是一部描寫人民轟轟烈烈起義的重要作品。而作家米·格奧爾基耶夫(1852-1916)、斯·米哈伊洛夫斯基(1856-1927)、格·斯塔馬托夫(1869-1942)、佩·雅沃羅夫(1878-1914)等,寫出了許多不滿現實、針砭時弊的作品。伐佐夫的詩集《琴》(1881)、諷刺劇《陞官圖》和中篇小說《米特羅凡和陶爾米道爾斯基》(1882)等,揭露了資產階級社會的黑暗與腐敗。阿·康斯坦丁諾夫(1863-1897)的小說《巴伊·甘紐》(1895),塑造了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時期資產階級的典型形象。埃林·彼林(1877-1949)的短篇小說《安得列什科》、《在另一個世界裡》等,反映了農民的苦難和他們的反抗。中篇小說《格拉克一家》(1911)表現了農村宗法制的解體過程,譴責了資產者的道德淪喪。安·斯特拉希米羅夫(1872-1937)也是揭露農村剝削者、表現農民疾苦的作家。
B. 為什麼土耳其沒有把靠近的保加利亞,希臘同
他倒是想 但是人家都信仰東正教 不過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宗教政策其實比較開明 並沒有強制信仰伊斯蘭教
C. 為什麼土耳其沒有把靠近的保加利亞,希臘同化成穆斯林
奧斯曼帝國其實民族政策還算比較開放的,當時巴爾干都有部分自治權的,在第一次巴爾干戰爭前,奧斯曼甚至提倡過奧斯曼主義,認為帝國的臣民,無論為基督徒還是穆斯林,無論是突厥人還是斯拉夫人,都是奧斯曼人,享有平等的公民權力。
D. 土耳其為什麼沒有淪為殖民地
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土耳其人民的頑強反抗。
二、開明官員,例如凱末爾的正確領導。
三、土耳其曾是橫跨亞非歐三洲的強大帝國。20世紀初依然具有長久的抵抗力。
四、當時歐洲列強主要爭奪歐洲本土的統治權,對西亞的控制相對鬆懈,使土耳其有了更多的周旋空間。
五、第一次世界大戰歐洲列強實力嚴重受損,不得不暫時停止對外擴張。
E. 土耳其和保加利亞有陸地接觸嗎
土耳其和保加利亞是接壤的!
此外土耳其還同以下國家接壤:希臘、敘利亞、伊拉克、伊朗、亞塞拜然、亞美尼亞、格魯尼亞。
望採納。
F. 為什麼土耳其和保加利亞、塞爾維亞簽訂了協定
俄國在支持巴爾干國家的同時,又擔心保軍進抵伊斯坦布爾不利於自己解決黑海海峽問題。德國和奧匈帝國則認為塞爾維亞和希臘是站在協約國一方的,因此不希望它們強大,卻把土耳其看作是自己潛在的盟邦,因此竭力防止土耳其覆滅。在各大國的壓力下,1912年12月,土耳其與保加利亞、塞爾維亞簽訂了停戰協定。
G. 一戰中土耳其,保加利亞為什麼要加入同盟國一方作戰
土耳其在長期對抗沙俄帝國的過程中,與德國產生很多利益契合點。因此歷史上一直有親徳的政治傳統,在情感上本來就偏向同盟國;一戰爆發前土耳其在英國購買了一艘戰列艦(原為出售給巴西海軍的「里約熱內盧」號戰列艦,後因經濟原因停購,轉而被土耳其買下),一戰爆發時該艦已經海試。但是英國政府擔心土耳其會加入同盟國對英作戰,於是強行沒收了該艦便如英國海軍,命名為「阿金庫爾」號戰列艦。此事徹底激怒了本來還心存猶豫的土耳其,成為土耳其參戰的直接導火索。
保加利亞加入同盟國陣營主要原因是分贓不均及自身貪婪所至。
在俄國和奧匈帝國的慫恿下,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等國組成了聯軍,共同進攻奧斯曼帝國。最終土耳其被迫答應和談。在瓜分勝利果實的過程中保加利亞獲得了馬其頓地區的控制權。但這引起了自己盟友塞爾維亞的嫉妒。僅1年後塞爾維亞就聯合了希臘、羅馬尼亞共同夾擊保加利亞。土耳其在這個時候也對保加利亞發動了反擊,試圖奪回失地。保加利亞無力抵抗,這就是第二次巴爾干戰爭。
在這次戰爭之後,保加利亞僅僅剩下了馬其頓地區17%的土地,其餘的土地被羅馬尼亞和塞爾維亞瓜分。這就是一戰爆發前的復雜關系,在一戰爆發之後,德國在初期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這深深的刺激了保加利亞,保加利亞決定加入同盟國集團,其實它不想與其他國家為敵,只想全力進攻老冤家塞爾維亞。但是一戰的結果讓保加利亞很失望,德國一敗塗地,保加利亞也喪失了一部分領土。
H. 一戰中土耳其,保加利亞為什麼要
土耳其是因為之前就依靠德國貸款,同時一戰爆發後,英國單方面扣押並使用原本應該買給土耳其的兩艘軍艦(土耳其當時已經付過錢了,而且是全國捐款付的),土耳其蘇丹認為英國在羞辱自己,本來蘇丹親英,並依賴自己的權利和親德的青年土耳其黨抗衡,這件事之後蘇丹徹底偏向青年土耳其黨,不就土耳其收留德國軍艦,不久之後,土耳其參戰。
保加利亞比較復雜,簡單的說就是想奪回在第二次巴爾干戰爭時失去的土地,建立大保加利亞,同時,保加利亞沙皇出身德意志地區,比較親德奧
I. 「一戰」中土耳其,保加利亞為什麼要加入同盟國一方
同盟國是德國,義大利,奧匈帝國,土耳其和保加利亞,其中義大利在中途退出同盟國,加入協約國.
協約國最開始是英國,法國和沙俄.隨著戰事的發展,美國加入,中國也加入協約國,推出同盟國的義大利也加入協約國.其他還有塞爾維亞,日本,羅馬尼亞,比利時,荷蘭,希臘,葡萄牙,巴西,加拿大,澳大利亞,南非,印度,瓜地馬拉,海地,漢志(今沙烏地阿拉伯一部分),宏都拉斯,古巴、賴比瑞亞、尼加拉瓜,巴拿馬,波蘭,葡萄牙,羅馬尼亞,暹羅(現泰國),捷克斯洛伐克。其中塞爾維亞是一戰中唯一個為了正義而進行的斗爭. 一戰是以協約國的勝利而結束的,戰後召開了巴黎和會,制定針對戰敗國的凡爾塞體系.中國雖然上戰勝國,可是主權遭到了嚴重的踐踏,並由此而引發中國國內的五四愛國運動.成為中國新民主主義的開端.
J. 為什麼土耳其控制了整個海峽
被稱為「天下咽喉」的土耳其海峽,是地中海通往黑海的唯一海峽,故又稱黑海海峽.它包括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三部分,全長345 km,整個海峽呈東北—西南走向,是亞、歐兩洲的分界線.兩岸主權均屬於土耳其.
土耳其海峽是海上交通要道,它溝通黑海和地中海,是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烏克蘭、喬治亞等國唯一的出海口.峽區屬地中海氣候,全年大部分時間風平浪
靜,海流緩慢,灘礁亦少,航運條件優越,故海上航運十分繁忙,年通過船舶約4萬艘、軍艦幾百艘,總噸位達4億噸左右(不包括軍艦).
土耳其海峽是
西亞、北非和南歐通往黑海的咽喉.這種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它無論在過去、現在或將來,都將是兵家必爭之地.近兩個世紀來,歐洲列強為爭得海峽的控制權進行
了長期激烈的斗爭.其中俄國為此曾幾次發動對土耳其的戰爭,英法軍隊也曾佔領過海峽地區.1936年,有關國家召開了土耳其海峽問題的國際會議,並達成協
議.它規定了各國的船舶可以自由通過海峽,黑海沿岸國家的軍艦也可以通過,唯航空母艦例外,可非黑海沿岸國家的軍艦通過則有一定限制.如今,蘇聯解體,華
約不復存在,北約積極東擴,土耳其加盟北約,成為北約的南翼,所以,土耳其海峽的戰略地位日益突現,它對世界列強的全球戰略具有重要的影響.對獨聯體(主
要是俄羅斯)來說,土耳其海峽是其南下地中海和印度洋的戰略屏障.它關繫到美國和北約的切身利益,故而也不會對其等閑視之.因此,土耳其海峽理所當然地成
為當今世界關注的焦點。
摘自網路網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