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海峽寬度多少
A. 土耳其海峽的簡介
被稱為「天下咽喉」的土耳其海峽,是地中海通往黑海的唯一海峽,故又稱黑海海峽。它包括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三部分,全長345 km,整個海峽呈東北—西南走向,是亞、歐兩洲的分界線。兩岸主權均屬於土耳其。見下表: 土耳其海峽 海峽名 長度(km) 寬度(km) 主航道水深(m) 博斯普魯斯海峽 30.6 747~3700 27.5~124 達達尼爾海峽 61.0 1200~6400 57~92 連接兩海峽的馬爾馬拉海東西長約250 km,南北寬約70 km,面積11800 km2,是世界上最小的海,但水卻很深,最深處達1355 m,平均深度為183 m。 1973年,土耳其政府投資近20億美元的資金,建成了橫跨海峽的博斯普魯斯公路大橋,橋長1560 m,其跨度1074 m,居當時世界的第四位、歐洲第一位。大橋橋身高出水面64 m,水面無任何橋墩,橋兩岸各有一座高165 m、分別重5萬噸和6萬噸的門字形橋塔,由兩根粗大的鋼索(每根由1萬多條5毫米粗的鋼絲擰成)牽引。大橋建成後顯著改善了海峽兩岸的交通條件。至1998年底累計已有5.7億輛汽車通過大橋,每日平均達6萬余輛。1998年7月,在離這座大橋8海里的地方,又架設了第二座現代化公路吊橋。近年來,土耳其政府又在籌劃修建海峽隧道。屆時建成後將更方便亞歐的交通和經濟貿易往來。 土耳其海峽是海上交通要道,它溝通黑海和地中海,是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烏克蘭、喬治亞等國唯一的出海口。峽區屬地中海氣候,全年大部分時間風平浪靜,海流緩慢,灘礁亦少,航運條件優越,故海上航運十分繁忙,年通過船舶約4萬艘、軍艦幾百艘,總噸位達4億噸左右(不包括軍艦)。 土耳其海峽是西亞、北非和南歐通往黑海的咽喉。這種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它無論在過去、現在或將來,都將是兵家必爭之地。近兩個世紀來,歐洲列強為爭得海峽的控制權進行了長期激烈的斗爭。其中俄國為此曾幾次發動對土耳其的戰爭,英法軍隊也曾佔領過海峽地區。1936年,有關國家召開了土耳其海峽問題的國際會議,並達成協議。它規定了各國的船舶可以自由通過海峽,黑海沿岸國家的軍艦也可以通過,唯航空母艦例外,可非黑海沿岸國家的軍艦通過則有一定限制。如今,蘇聯解體,華約不復存在,北約積極東擴,土耳其加盟北約,成為北約的南翼,所以,土耳其海峽的戰略地位日益突現,它對世界列強的全球戰略具有重要的影響。對獨聯體(主要是俄羅斯)來說,土耳其海峽是其南下地中海和印度洋的戰略屏障。它關繫到美國和北約的切身利益,故而也不會對其等閑視之。因此,土耳其海峽理所當然地成為當今世界關注的焦點。參考資料: http://www.n318.com/e/freeja/cz/qinianji/rjbxjcdl/200605/e_337498.html
B. 土耳其海峽由幾部分組成。
土耳其海峽 位於土耳其的亞洲部分和歐洲部分之間,是歐、亞 兩洲之間的海峽。包括東部的博斯普魯斯海峽、中間的馬爾馬拉海和西部的 達達尼爾海峽三部分,又稱黑海海峽。全長 375 公里。其中,博斯普魯斯海 峽長約 30 公里,寬 0.8—2.4 公里,最窄處只有 750 米,最深約 80 米,最淺 處僅 27.5 米。達達尼爾海峽長 65 公里,寬 1.3—7.5 公里,水深 57—70 米。 馬爾馬拉海東西長約 250 公里,南北寬約 70 公里,面積 11000 平方公里,最 深處 1333 米。土耳其海峽原為歐、亞大陸間的地峽,因地層陷落,海水淹沒 而成。由於黑海海水含鹽量少(18‰),比重小,表層 10—20 米的水流向地 中海;地中海海水含鹽量大(30‰),比重大,底層的水流向黑海。土耳其 海峽是溝通黑海—愛琴海—地中海之間海上的唯一交通要道,經濟和軍事地 位非常重要。1973 年土耳其在海峽北端的伊斯坦布爾市建成了橫跨博斯普魯
斯海峽的大橋,使其成為連接亞歐兩大洲間的陸上交通要道。
C. 土耳其有幾個海峽
四個海峽,土耳其海峽(又稱黑海海峽)是連接黑海與地中海的唯一通道,博斯普魯斯海峽(又叫伊斯坦布爾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又叫恰納卡萊海峽)
D. 土耳其海峽分為幾部分
土耳其海峽自西而東由達達尼爾海峽、馬爾馬拉海和博斯普魯斯海峽3部分組成。東連黑海,西通愛琴海,全長361千米。
達達尼爾海峽長65千米,寬1.7~ 7.5千米,水深57~70米。
馬爾馬拉海是個內海,南北寬約70千米,東西長約266千米,面積1.18萬平方千米,平均水深357米,最深處1355米。
博斯普魯斯海峽長約30千米,東北部最寬處3.7千米,中部最窄處僅747米,水深27.5~124米。
E. 土耳其海峽的介紹
土耳其海峽(又稱黑海海峽)是連接黑海與地中海的唯一通道,包括博斯普魯斯海峽(又叫伊斯坦布爾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又叫恰納卡萊海峽),古往今來皆為兵家必爭之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F. 伊斯坦布爾海峽最窄處有多長
博斯普魯斯海峽又稱伊斯坦布爾海峽。海峽全長30.4公里,最寬處為3.6公里,最窄處708米,最深處為120米,最淺處只有27.5米。
G. 台灣海峽的寬度有多少
台灣海峽的寬度
台灣海峽(Taiwan Strait)呈北東--南西走向,北窄南寬,北口寬約200千米;南口寬約410千米;最窄處在台灣島白沙岬與福建海壇島之間,約130千米。總面積約8萬平方千米。
台灣海峽(Taiwan Strait),簡稱"台海",是福建省與台灣省之間連通南海、東海的海峽。北起台灣省台北縣富貴角與福建省福州平潭島連線,南至福建東山島與台灣鵝鑾鼻連線。
主要以大陸棚為主,其水深(岩床最大深度)為70米。海域上的島嶼,除靠近福建的沿海島嶼外,尚有澎湖群島與台灣省屏東縣的小琉球。
拓展資料:台灣海峽的氣候水文
台灣海峽季風交替明顯,頻繁的偏北風非常強勁。每年10~4月東北風為主;6~8月西南風為主。每年強烈的台風伴隨暴雨,造成潮水位變化劇烈,對沿岸侵蝕很強烈。
台灣海峽屬南亞熱帶、北熱帶季風氣候。中部氣溫平均最高28.1℃,最低15.9℃。西北部受大陸影響,氣溫年差較大;東南部受海洋影響,年差和日差較小。10月至翌年3月多東北季風,風力達4~5級,有時6級以上;5~9月多西南季風,風力3級左右。
7~9月多熱帶氣旋,每年受熱帶風暴和台風影響平均5~6次,中心通過平均2次。陰雨天較多,但降水量較兩岸少,年降水量800~1500毫米;東北季風期、西南季風期多,秋季較少。海峽中霧日較少,澎湖列島年平均3~4天;兩側近岸霧台灣海峽日較多,東山島、馬祖列島和高雄一帶,每年超過30天,其餘在20天以下。
H. 世界十大海峽,按寬度排名
世界最著名的十大海峽是:
內今海峽位於前蘇聯東部與美國西部之間。
博尼法喬海峽位於法屬科西嘉島的南部與義大利撒丁島的北部之間。
戴維斯海峽位於格陵蘭西南部與加拿大北部之間。
馬六甲海峽位於馬來西亞西部與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的北部之間。
莫三比克海峽位於英桑比克的東部與馬達加斯加西部之間。
霍爾木茲海峽位於伊朗南部和阿曼北部之間。
保克海峽位於印度南端和斯里蘭卡島北部之間。
對馬海峽位於朝鮮南部對馬島與日本南部的夷歧島之間。
英吉利海峽位於英國南部和法國北部之間。
在達尼爾海峽位於在土耳其歐亞兩部分之間,連接馬爾馬拉海與愛琴海。
寬度還真沒有考究過
在地圖上沒法弄
盡量...
I. 土耳其海峽
被稱為「天下咽喉」的土耳其海峽,是地中海通往黑海的唯一海峽,故又稱黑海海峽。它包括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三部分,全長345 km,整個海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