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高山的海拔多少
⑴ 土耳其以高原為主還是以平原為主
以高原為主
三分之二的小亞細亞為高原地形。最大的高原是安納陀利亞高原,高原的海拔高度最低1524米,最高1981米,地勢東高西低。
亞拉拉特山的海拔高達5165米,是土耳其最高峰。
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從境內穿過,向東南流去,為沿岸農業和城市提供水源。
⑵ 土耳其的亞拉臘山脈海撥多少米
亞拉臘山,坐落在土耳其厄德爾省的東北邊界附近(土耳其的卡爾斯省及阿爾達漢省中),亞拉臘山分為兩座高峰,其中較高的為大亞拉臘山(亞拉臘山主峰),測量的海拔有5,165米和5,137米,而在主峰的東南方,另有一座較低的為小亞拉臘山,測量的海拔有3,907米和3,896米。
⑶ 土耳其高原有什麼羊
安卡拉羊。憑記憶說的。網路一下。:
安卡拉羊又叫安卡拉山羊,因原產於土耳其首都安卡拉附近而得名。安卡拉山羊性馴良,適於吃粗飼料,耐乾旱。羊毛色白,毛長18厘米~25厘米,毛質優良,美如絹絲。每隻羊的剪毛量可達3千克~4千克。土耳其飼養安卡拉羊360多萬只,年產羊毛約9000噸。
⑷ 土耳其海拔多少,會有高原反應嗎
土耳其平均海拔1100多米,高原反應一般在3000米以上,還要看個人身體素質。
⑸ 關於土耳其的常識有哪些
國名:土耳其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Turkey)
首都:安卡拉
面積:78.36萬平方千米
人口:7049.7萬(2007年)
民族:居民以土耳其人為主體,佔全國總人口的80%以上,其次為庫爾德人、阿拉伯人、亞美尼亞人、希臘人和喬治亞人等。
語言:土耳其語為國語,98%的居民講土耳其語。
貨幣:土耳其里拉
國家地理
土耳其是亞洲最西部的國家。地跨亞、歐兩洲。毗鄰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希臘和保加利亞。瀕地中海和黑海。在土耳其亞歐兩部分領土之間,有馬爾馬拉海,長250千米。寬約70千米;博斯普魯斯海峽,溝通黑海和馬爾馬拉海,長約30千米,寬550~3200米;達達尼爾海峽,溝通馬爾馬拉海和愛琴海,長65千米。寬1300~7500米。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也是黑海沿岸國家出海的通道。土耳其地形多為高原和山地,地形東高西低,沿海為狹長平原。亞洲部分主體為安納托利亞高原,海拔800~1200米:北邊為屈雷山脈、克羅盧山脈等。海拔2000~2500米,西部山間多陷落盆地。高原南邊是托羅斯山脈。亞美尼亞高原地勢高峻,大阿勒山(死火山)海拔5165米,為土耳其最高峰。安納托利亞高原西部,山脈和海岸直交。土耳其主要河流有底格里斯和幼發拉底兩河的上游及克澤爾河。克澤爾河長1150千米,是小亞細亞半島上最重要的河流。境內主要湖泊有東部的凡湖,為土耳其最大湖泊。中部還有圖茲湖。土耳其鉻鐵儲量大,儲量為1億噸。三氧化二硼儲量約7000萬噸,二者均居世界前列。土耳其沿海地區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內陸高原較乾旱。向熱帶草原和沙漠型氣候過渡,溫差較大。全年降水量600~800毫米。
士耳其國名的由來
土耳其國名來源於其國家主要居民為土耳其人。「土耳其」一詞是由「突厥」一意轉變而來,在韃靼語中,「突厥」兩字有「勇敢」的意思,「土耳其」其意即「勇敢人的國家」。
安卡拉
安卡拉是土耳其首都,其作為城市至少有3000年的歷史。安卡拉位於安納托利亞高原中部,是土耳其的第二大城市。土耳其首都原為伊斯坦布爾。20世紀初期,凱末爾領導土耳其人民進行資產階級革命,革命勝利後安卡拉被定為首都。安卡拉以政治中心和商業發達聞名,還是土耳其的主要小麥產區之一,出產的安卡拉山羊及其皮毛馳名世界。市內保存有奧古斯丁神殿、卡拉卡拉大帝時代的大浴場等眾多遺跡。
伊斯坦布爾
伊斯坦布爾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海港與工商業中心。伊斯坦布爾省省會。歷史悠久。公元前658年始建於巴爾干半島東端、博斯普魯斯海峽南口西岸,位於金角灣與馬爾馬拉海之間的地岬上。古稱拜占庭,公元330年改建為羅馬帝國首都,名君士坦丁堡,別稱新羅馬。1453年土耳其人將其作為奧斯曼帝國首都後,始稱伊斯坦布爾,1923年土耳其遷都安卡拉,伊斯坦布爾成為正式名稱。現市區已包括海峽中、南段兩岸以及與之相連的馬爾馬拉海北岸地段和海峽東岸的於斯屈達爾,成為世界上唯一地跨歐、亞兩洲的大城市,因扼黑海出入關口,自古以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有公路橋連接海峽兩岸。伊斯坦布爾是個旅遊勝地,清真寺特別多,被稱為寺廟之城。最有名的是藍色清真寺。伊斯坦布爾是東方鐵路的終點站,又是巴格達鐵路的起點站。著名的東方快車就是從巴黎出發,最後到達伊斯坦布爾的。
特洛伊古城
特洛伊古城遺址位於土耳其西北端,坐落於平緩的城堡山腳下。古希臘傳說公元前12世紀時。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訪問希臘時拐走了斯巴達王後海倫。為此,希臘人遠征特洛伊,連攻9年不下。最後採納軍中智囊奧德修斯的計策。將一批精兵藏於一匹巨大的木馬腹內,放在城外,假裝退兵。特洛伊人把木馬當作戰利品拖進城內。夜間,士兵從木馬中悄悄出來,打開城門,希臘大軍揮師占城。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對此有生動的描繪。是世界文學藝術中傳誦不衰的名篇。特洛伊古城遺址是愛琴海地區典型的農村風光。
底格里斯河
底格里斯河是西亞第二大河流,發源於土耳其東部山區,到古爾泰與幼發拉底河匯合為阿拉伯河。注入波斯灣。長1950千米,流域面積37.5萬平方千米,自古以灌溉著名,巴格達以下可通汽船。和幼發拉底河一起構成「底格里斯河一幼發拉底河水系」,又稱阿拉伯河水系。是西亞最重要的水系,包括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和匯合後形成的阿拉伯河。美索不達米亞長達五六千年的文化即以灌溉農業為主要基礎。現兩河中下游的灌溉區是伊拉克首要農業區,建有很多灌渠和堤壩。航運價值主要在底格里斯河。海輪可通航到阿拉伯河畔的巴士拉港。
⑹ 世界十大高原有哪些
按照高度劃分,世界十大高原分別是:青藏高原、帕米爾高原、玻利維亞高原、巴西高原、南極冰雪高原、衣索比亞高原、墨西哥高原、雲貴高原、亞美尼亞高原及格陵蘭冰雪高原。
青藏髙原:舊稱青康藏高原,是中國最大的高原,也是世界最的高原,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極」之稱。它的邊界,向東是橫山脈,向南和向西是喜馬拉雅山脈,向北是昆侖山脈。它包括中國藏自治區全部和青海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甘肅省、四川省、雲南省的部分,不丹、錫金、尼泊爾、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吉爾吉斯斯坦的部分或全部,總面積250萬平方千米。
帕米爾高原:位於中國新疆西南部,塔吉克東南部和阿富汘東北部一帶,是地球上幾條巨大山帶的山結,天山、昆侖山、喀喇昆侖山和興都庫什山都交會於此,這里也是古「絲綢之路」西去中亞的重要通道。高原海拔4000米~7700米,擁有多座高峰;面積約為10萬平方米。中國境內的公格爾峰為7649米,慕士塔格峰7509米。山峰終年積雪,西北角的菲德欽科冰川,長達71.2千米,是世界上最長的高山冰川之一。山地冰川使一些荒漠河流得到水源。塔吉克境內的喀拉湖位於帕米爾北部,湖面海拔3954米,是世界海拔最高最高的內陸鹹水湖之一。
玻利維亞高原:位於南美洲,平均海拔在3800米以上,大部分海拔在4000米以上,別稱南美洲的帕米爾。高原面積9.88萬平方千米,地勢微微向南傾斜,地面起伏不大農業、工業發展遲緩,經濟落後。高原北部土地肥沃,為人口聚利維亞高原衛星圖居區,南部氣候乾燥,為沙漠地帶,人煙稀少,有一些因開發礦產而建成的小鎮。世界上最高的大淡水湖的的喀喀湖(與秘魯共有),是南美洲古文化的發祥地,海拔3812米,終年通航礦產資源豐富,有錫、銻、鎢、銀、鋅、鉛、銅、鎳、鐵、黃金等,錫、鐵儲量在拉美僅次於巴西。
厄瓜多高原位於安第斯山脈北部,在厄瓜多境內,赤道附近。平均海拔為3000米,面積為15萬平方千米。它的高度僅次於青藏高原、帕米爾高原、玻利維亞高原,居世界第四。常年積雪,最高點為欽博拉索山海拔為6310米。
南極冰雪高原,東南極洲南極點附近一帶的內陸高原。平均海拔2500米,呈圓丘形。南極冰雪高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達1280萬平方公里。大陸冰向周圍緩慢流動,年外流幾米至幾十米。而通過冰川外流則年達100-1000米。氣候嚴寒,年平均氣溫-56℃,最低氣溫出現過-94.5℃。極端乾燥,年降水量約5毫米,極點附近僅3毫米。
衣索比亞高原:是對非洲東北部高原山地的總稱,曾被人稱為「阿比西亞高原」。它位於衣索比亞中西部,是非洲大陸地勢最高的地區,有「非洲屋脊」之稱。衣索比亞高原總面積達80多萬平方千米,平均海拔在2500米以上,位於西部的最高峰達善峰海拔約為4620米。衣索比亞高原屬於非洲古大陸的一部分,由寒武紀基底雜岩和中生代海相沉積岩以及玄武岩組成。
墨西哥高原位於位於北美大陸南部,墨西哥境內。北起墨美邊界,東、西、南三面為馬德雷山脈所環繞。面積66.6萬平方千米。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升高,以北緯20°為界分為兩部分:北部高原海拔約900~1200米,分布許多被低山環繞的沉積盆地,地勢平坦;南部高原地勢較高,海拔2000~2500米,因地處國土中心,又稱中央高原。地形較崎嶇,多寬廣平坦的山間谷地和火山錐,土壤肥沃,氣候溫和,年降水量700~1000毫米,是墨西哥主要農業區。富鉛、鋅、銻、汞、銀、錳、銅、鐵、錳等礦產資源。
雲貴高原是中國第四大高原。位於我國西南部,包括雲南省東部,貴州全省,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和四川、湖北、湖南等省邊境,是我國南北走向和東北一西南走向兩組山脈的交匯處,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它大致以烏蒙山為界分為雲南高原和貴州高原兩部分。西面的雲南高原海拔在2000米以上,高原地形較為明顯;東面的貴州高原起伏較大,山脈較多,高原面保留不多,稱為「山原」,海拔在1000~1500米之間。雲南高原和貴州高原相連在一起,分界不明,所以合稱為「雲貴高原」。雲南高原上的山地頂部多呈寬廣平坦地面,或呈和緩起伏地面,有「高山頂上路寬大」的說法。
亞美尼亞高原由一系列熔岩覆蓋的高原組成,平均海拔1500-2000米,面積40萬平方千米。其北緣稱作小高加索山地。岩漿活動劇烈,多火山、地震、溫泉和間歇泉。因高山融雪而發育許多河流,並常在斷陷盆地中形成大小湖泊。最高峰為土耳其境內的大阿勒山(海拔5165米)。本區多深陷河谷與湖盆。亞美尼亞高原為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庫拉河與阿拉斯河的發源地,有凡湖、雷扎耶湖與謝萬湖等山區湖泊。較大的河有卡臘蘇河、木臘特河、阿拉斯河等。
格陵蘭冰雪高原平均海拔高度1900米,面積187萬平方公里。格陵蘭冰雪高原是極地氣候帶的氣候型之一,終年冰雪覆蓋,所以也叫冰漠氣候、冰原氣候或永凍氣候。最熱月氣溫在0℃以下,氣流下沉,降水量稀少,年降水量約100毫米左右,都是以雪的形式降落,風速常常在25米/秒以上,最大風速超過100米/秒,常把吹雪稱為雪暴。
⑺ 求世界上排名前二十的高原名稱
1、青藏高原 4500km。
2、帕米爾高原 4000km。
3、玻利維亞高原 3800km。
4、厄瓜多高原3000km。
5、南極冰雪高原2500km。
6、衣索比亞高原2200km。
7、墨西哥高原 2000km。
8、雲貴高原 2000km。
9、亞美尼亞高原 2000km。
10、格陵蘭冰雪高原 1900km。
(7)土耳其高山的海拔多少擴展閱讀:
黃土高原是中國四大高原之一,高原大部分為厚層黃土覆蓋。陝西黃土高原地層出露完整,地貌形態多樣,是中國黃土自然地理最典型地區。
不同高原的類型反映高原的起源及其隨後受侵蝕的歷史。最常見的是構造高原,非洲大部分為這樣一種隆起的大陸塊。
阿拉伯半島和印度次大陸的德干高原也是同樣的地形。規模小得多的高原有斷層塊和地壘,它們是沿邊緣斷層系統隆起的高原,或是相鄰斷塊沉降時仍居高處的部分。地壘通常比較大的斷層塊更易分辨。翹起斷塊是個變異,這樣的高原具有一個比較陡的邊和一個徐緩傾斜的地面。
⑻ 土耳其有什麽山
最著名的屬阿勒山,高達17725英尺,是坐雪山
另外傳說「諾亞方舟」的亞拉臘山脈也位於土耳其,也可能位於伊朗
土耳其地形東高西低,大部分為高原和山地,沿海為狹長平原。亞洲部分主體為安納托利亞高原,海拔800~1200米,地面比較平坦。高原周圍山脈環繞,北邊為屈雷山脈、克羅盧山脈等,海拔2000~2500米,西部山間多陷落盆地。高原南邊是托羅斯山脈,海拔為2000~3000米左右,山體峭拔,向東匯入亞美尼亞高原。亞美尼亞高原地勢高峻,多死火山,大阿勒山(死火山)海拔5165米,為土耳其最高峰。安納托利亞高原西部,山脈和海岸直交。
⑼ 阿勒山的阿勒山
有兩個峰頂,均為火山噴發物組成,一為大阿勒山,海拔5,165米,為土耳其最高峰,頂部終年覆雪。另一為小阿勒山,海拔3,925米,位於大阿勒山東南面。兩峰之間有長約13公里的山脊相連。阿勒山海拔1,500-3,500米的山坡上有良好牧場。西亞許多神話、傳說中提到阿勒山,基督教的聖經《創世紀》一篇中記載,著名的諾亞方舟在大洪水後,最後停泊的地方就在阿勒山上,因此也使得阿勒山在歐洲、西亞的基督教世界遠近馳名,該山成為也聖地。
地理
阿勒山分為兩座高峰,其中較高的為大阿勒山(土耳其語:Büyük Ağrı Dağı,阿勒山主峰),測量的海拔有5,165米和5,137米,而在主峰的東南方,另有一座較低的為小阿勒山,測量的海拔有3,907米和3,896米(土耳其語:Küçük Ağrı Dağ)。 在歷史上,阿勒山地區不斷的被割讓、佔領,而隸屬於不同的國家。在西元前30年以前,此區隸屬於大亞美尼亞王國。接著直到西元301年,羅馬帝國及波斯帝國不斷的爭奪此地區,亞美尼亞也多次淪為這兩國的領土或附庸。 西元301年,亞美尼亞帝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將基督教定為國教的國家。她也獨自佔有阿勒山地區400年之久。直到西元7世紀,此地區變成東羅馬帝國的一部份。接著到了西元11世紀,塞爾柱土耳其佔領此區長達一世紀。西元十二世紀末,奇里乞亞亞美尼亞公國取得此區。她統治此區直到1375年,馬木路克政權攻下此區。接著,在1517年,鄂圖曼土耳其帝國佔領此區。
阿勒山坐落在現代土耳其的卡爾斯省及阿爾達漢省中,這兩省曾在1878年為俄羅斯帝國所佔領。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瓦解。所以,在1918年,亞美尼亞脫離鄂圖曼土耳其,並再次取回阿勒山地區。但這段時期很快地就結束。蘇聯紅軍入侵,本區成為蘇俄的一部份。
1923年蘇聯與土耳其簽訂卡爾斯條約(Treaty of Kars),一條與外高加索地區邊界有關的條約。阿拉拉特山在此條約中被劃給土耳其。但即使如此,大部份的亞美尼亞人仍宣稱此山為他們所有。接著亞美尼亞與喬治亞、亞塞拜然共同組成外高加索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TSFSR)。此聯邦於1936年解體,亞美尼亞、喬治亞、亞塞拜然成為三個國家:亞塞拜然蘇維埃、亞美尼亞蘇維埃及喬治亞蘇維埃,且仍為蘇聯的一份子
俄籍德國人巴富德醫生(Dr. Friedrich W. Parrot)在1829年登上阿勒山,成為近代第一個登上阿勒山的探險家。第二個登上阿勒山的探險家是亞美尼亞文學家,Khachatur Abovian。他在1856年與羅伯.史都華領導的5個探險家組成隊伍,登上阿勒山。
⑽ 火山熔岩高原 亞美尼亞高原
海拔在1000米以上,面積寬廣且有陡坡為界限的地區,我們稱之為高原。由於高原海拔較高,輻射強,含氧量少,氣候多為寒冷,濕度低,在這種環境下,高原上的居住人口也就不多。但高原對地球來說也是很重要的,而且高原上的風光也是讓人震撼不已的。那麼,現在就讓 城市文化 帶我們一起來領略一下世界十大高原的魅力吧。
亞美尼亞高原位於亞洲,平均海拔2000米,面積40萬平方公里,亞洲西部火山熔岩高原。橫跨土耳其、伊朗和亞美尼亞等國,主要由厄爾布爾士山脈、扎格羅斯山脈、托羅斯山脈和龐廷山匯聚而成,故又稱亞美尼亞山結,海拔4000~5000米,面積40萬平方千米。岩漿活動劇烈,多火山、地震、溫泉和間歇泉。因高山融雪而發育許多河流,並常在斷陷盆地中形成大小湖泊。較大的河有卡臘蘇河、木臘特河、阿拉斯河等。河谷為國際交通線所經。
當基性岩漿沿裂隙或火山口溢出地面時,就形成熔岩流。固結後的熔岩,由於抗蝕力比較強,往往形成熔岩高原,如印度的德干高原等。北部的大高加索山脈和南部的小高加索山脈是阿爾卑斯運動形成的褶皺山系,地質構造復雜,新構造運動十分強烈,多火山和地震。亞美尼亞高原由一系列熔岩覆蓋的高原組成,平均海拔1500~2000米,面積40萬平方千米。其北緣稱作小高加索山地。
岩漿活動劇烈,多火山、地震、溫泉和間歇泉。因高山融雪而發育許多河流,並常在斷陷盆地中形成大小湖泊。最高峰為土耳其境內的大阿勒山(海拔5165米)。本區多深陷河谷與湖盆。為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庫拉河與阿拉斯河的發源地,有凡湖、雷扎耶湖與謝萬湖等山區湖泊。較大的河有卡臘蘇河、木臘特河、阿拉斯河等。
本地區由大、小高加索平行山脈構成一個山地和低地相間排列的地形,山脈一般高2500m左右,中間為黑海至裏海之間的自然通道。由於通常盛行西風氣流,因而黑海對氣候的影響大於裏海,降水量自西向東逐漸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