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什麼時候有美軍
Ⅰ 新加坡是一個非常小的國家,其軍事能力幾乎可以忽略,但是為什麼沒有被其它強國消滅或者侵略
新加坡周邊並沒有強力的軍事大國,加之地理位置獨特,成為域外大國控制本地區的戰略支點。
新加坡武裝部隊現役部隊總兵力為7.16萬,其中陸軍5萬人,編為3個混合師(各轄2個步兵旅、1個機械化旅、1個偵查營、1個炮兵營、1個高炮營、1個工程兵營)、1個快速反應師(轄3個步兵旅)、1個機械化旅。海軍9000人、空軍1.35萬人。另有可用人數129萬和預備役35萬人。裝備各種艦只35艘,各型飛機210餘架、豹2A4形、百夫長等戰車、重火炮及導彈以及輕兵器等裝備。 新加坡軍隊主要在國外訓練。1971年與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和馬來西亞組成「五國聯防」。重視全民防衛教育。致力於建設第三代「智能」軍隊。2011年國防預算達120.8億新幣,佔GDP百分比6%。
以上意見僅供參考。
Ⅱ 新加坡的美軍基地
新加坡什麼時候是中立國,沒有的事。
新加坡搞的玩雜技,小國大外交,在各國之間找平衡,屬於高難度動作,並不明顯的選邊站的策略。李光耀確實是天才級人物,玩的極6666
新加坡見中國漸起,所以拉美國來平衡,其實當初建立東盟也是防備中國之意,而歐盟是為了防備美國之意。
中國現在想讓新加坡選邊站,並不現實,當然李顯龍的平衡術比其父的度的掌握要差了許多。平衡術的關鍵是兩邊都不得罪,但都有所堅持。
Ⅲ 美軍在東南亞的軍事存在有哪些
以菲律賓蘇比克海軍基地為中心的東南亞基地群
但到1991年,美國海軍使用菲律賓蘇比克基地的期限到期,盡管在此之前美國方面為保留蘇比克基地進行了不懈努力,但當菲律賓議會討論是否繼續讓美軍使用該基地時,菲律賓的主權意識佔了上風,美國海軍的蘇比克之夢隨之破滅。1992年11月24日,蘇比克海軍基地被正式移交給了菲律賓。
因此,美國將目光瞄準了新加坡。素有「遠東十字路口」之稱的新加坡是國際海運交通中心之一,戰略地位極其重要,地理位置也較為適中,其在航運,造、修船,通訊和交通等方面的現代化程度符合美國艦艇補充燃料、修理以及人員休整的條件。因此,美軍從蘇比克海軍基地撤出後不久,即同新加坡政府簽訂協議,獲得了使用新加坡樟宜基地軍事設施的權利。美新兩國軍方於2000年4月簽署了一項協議,決定在樟宜專門為美軍航母「量身訂做」一個大型的深水碼頭,專供美國海軍航母和其它大型艦艇靠岸停泊,接受補給。
此外,美國先後同馬來西亞、印尼、泰國、汶萊以及澳大利亞達成協議,希望租用泰國 烏塔保和梭桃邑、印尼莫羅泰島和比亞克島等軍事基地,還分別在泰國灣、納土納群島建立 海上浮動軍事基地和後勤補給維修基地,開始了美軍軍力悄悄南移、增強東南亞力量
Ⅳ 新加坡有美軍基地嗎
有一處新加坡美軍樟宜基地
樟宜海軍基地:樟宜地屬新加坡,這里是國際海運樞紐,有"遠東十字路口"之稱。它扼守馬六甲海峽,控制由中東到東亞的海上運輸特別是石油運輸航道,是東連太平洋,西接印度洋的要沖。自2001年美國航空母艦編隊進泊樟宜基地,標志著美軍重返東南亞。現在,美在新加坡樟宜建立的僅是海軍基地。
Ⅳ 新加坡有美國軍事基地嗎
美國在新加坡沒有軍事基地,但根據2019年9月23日所簽署的 防務協定,美軍可繼續使用新加坡的空軍與海軍基地,直至2035年。
Ⅵ 新加坡有軍隊嗎
新加坡自1965年從馬來西亞聯邦獨立出來之後,新加坡共和國的締造者、第一任總理李光耀就立即向以色列發出了請求,要求以方幫助建立新加坡的軍隊。 新加坡軍隊1新加坡獨立後,英軍突然決定從新加坡撤出駐扎的所有部隊。新加坡高層認為自己一直處於周邊伊斯蘭國家的包圍中,再加上和馬來西亞扯不清的糾葛、國家的安全形勢並不是太好,新加波和馬來西亞及印尼曾一度處於戰爭邊緣。因此以李光耀為核心的第一代領導人非常注重發展國防。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新加坡在周邊馬來西亞、印尼的虎視眈眈下,在國防上的投入是相當巨大的。新加坡國防預算過去若干年來一直占國民生產總值的5%-6%,占政府年度預算的34%左右。 新加坡三軍總人數只有7.25萬人,卻可以迅速動員戰備軍人30萬。其中陸軍5萬,已經實現全面機械化、高度機動性,擁有M1坦克、BIONIX陸戰車,是亞洲最有條件落實「決戰境外」的軍種;海軍9千人,自製世界一流堅韌級登陸艦、購入拉法耶艦與潛艇,實力傲視東南亞;空軍1.35萬人,擁有F-16C/D、空中加油機和E-2C鷹眼預警機。這樣的軍隊規模對一個400萬人口的城市國家來說是相當龐大的。新加坡國土面積狹小,沒有戰略縱深,因此必須能夠「御敵於國門之外」。為此,李光耀提出了著名的「毒蝦」理論,即新加坡應成為「能產生劇毒的小蝦」,既能與「魚群」共存,又不會被「大魚」吞掉。這實際上是強調新加坡武裝力量要保持有效的威懾能力,使大國不敢對新加坡輕舉妄動。這是新加坡「全面防禦」國防政策的重要支柱。新加坡軍隊2具體來講,新加坡軍事安全戰略有三項原則:一是「毒蝦」原則。新加坡軍事安全戰略講究威懾,一是讓對手懾於其軍隊的戰鬥力,二是讓對手懾於其全民的抵抗力。新加坡有一支在東南亞地區現代化水平最高、有較強的空中打擊能力和地面突擊能力的精銳部隊;除正規軍外,新加坡還有25萬預備役部隊,只要6個小時就能基本完成動員。與此同時,新加坡的經濟、社會、民事、心理等諸多方面的應變能力也非常強。二是「魚群」原則。新加坡國小人少,軍隊沒有實戰經驗,單靠自身力量難以確保國家安全。所以,新加坡十分注重聯防自保,尋求集體安全,靠集體的力量遏制潛在的敵人。總理吳作棟把新加坡比作一條小魚,小魚要活著就要和其他魚在一起,置身於魚群之中,靠結群來自保。新加坡的安全體系有3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維持和加強與馬來西亞、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的5國聯防。第二個層次是推動東盟國家在政治和經濟上的合作,並創造條件把東盟合作的領域擴大到地區安全方面。第三個層次是支持聯合國在維護國際安全方面充分發揮作用。新加坡軍隊3三是「大魚」原則。新加坡講遏制,靠的是雙管齊下,既要加入「魚群」,又要拉住大魚。這條大魚,就是美國。 新加坡認為,「美國是一條友善的大魚,能阻止其他大魚到本地區鬧事」。所以,新加坡一向支持美國在本地區保持軍事存在,並把美國的軍事力量引入新加坡。如果有人想吃掉新加坡這條小魚,除了要考慮五國聯防和東盟這兩個魚群外,還要特別考慮一下美國這條大魚答不答應。如此,新加坡就能藉助其他國家的力量達到保衛自身安全的目的。
Ⅶ 歷史上,被美國駐軍的國家,分別有哪些
歷史上被美國駐軍的國家有:日本、韓國、新加坡、德國、義大利、阿富汗、敘利亞、菲律賓、古巴、比利時、奧地利、羅馬尼亞、匈牙利、科索沃、卡達、阿聯酋、沙特、科威特等等等等。美國在海外一共有374個軍事基地,駐軍數量超過了30萬人,分布在世界140多個國家和地區。
美國在國外的駐軍一般有四種形式:佔領式駐軍、邀請式駐軍、僱傭式駐軍、盟軍式駐軍。
佔領式駐軍在二戰結束之後,根據《 波茨坦公告》和《雅爾塔協定》美國對戰敗國日本和德國進行了駐軍,其中在日本地區美國駐軍38000人,共有88處軍事設施,在德國地區美國駐軍一度達到了十萬人,現在還有將近35000人。
主要國家是英國, 不過這是一種互相式的駐軍,美國派軍隊在英國駐軍,而英國也會派軍隊在美國駐軍,雙方是以一種平等的方式互相駐軍,展開軍事交流。最開始的時候其實是為了防範蘇聯而產生的,如果歐洲大陸被蘇聯佔領,那麼美國就能夠通過英國反攻過去。
Ⅷ 哪些國家還有他國駐軍
目前世界上約150個國家和地區有美國駐軍,美國129.4萬正規軍中有27.2萬駐扎在海外。美國海外駐軍的最多的三個國家分別是日本、德國、韓國,這些國家只能說與美國關系密切或受美國控制,並不能說是半殖民地。有美國駐軍的國家可以分為三種情況:第一種,二戰戰敗國;第二種,與美國簽訂軍事條約;第三類種,被迫接受。
1.二戰戰敗國接受美國駐軍。日本是現在美國駐軍最多的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麥克阿瑟將軍單獨佔領了日本,目前有38807名美軍駐扎在日本。德國同樣是二戰戰敗國,駐德美軍數量僅次於逐日美軍數量,目前有34562名美軍駐扎在日本。義大利情況比較特殊,在二戰結束前推翻了墨索里尼的統治,可以稱為半戰敗國,因此也駐有大量的美軍,有12099名,在歐洲僅次於駐德美軍數量。
日本民眾抗議駐日美軍
2.與美國簽訂軍事條約的國家。在冷戰的時候,在歐洲的北約國家遭到蘇聯的威脅,很多國家主動要求美國駐軍,保護它們的安全。如英國、比利時、奧地利等國家。蘇聯解體以後,很多擺脫蘇聯控制的東歐國家也駐有美國軍隊,如匈牙利、羅馬尼亞、科索沃等國家。新加坡地處馬六甲海峽,地理位置優越,經濟發展水平很高,但是國小人少,李光耀、李顯龍父子都採取靠攏美國的策略,保護新加坡,目前駐有175名美軍,實際戰鬥力不值一提,卻能夠震懾有野心的周邊國家。韓國因半島戰爭差一點被北方政權統一,因此極度依賴美國保護,駐韓美國曾經高達32萬人,現在仍有24189人,僅次於駐日美
Ⅸ 美國目前在東南亞的主要軍事基地(重點關注新加坡和泰國即可)
美國目前在東南亞的主要軍事基地是新加坡樟宜海空基地。泰國目前沒有美國的軍事基地。
在建設樟宜海軍基地時,新加坡提出了讓美國軍艦使用,並與美國簽訂了《諒解備忘錄補充協定》。2000年4月20日,美國和新加坡兩國海軍簽署了一項協議,以便履行讓美國海軍使用樟宜海軍基地。根據新美協議,樟宜海軍基地為美軍第7艦隊及其他過往船隻,包括航母等大型船隻,提供後勤補給和維修服務。由此,樟宜也成為美國海軍自撤出蘇比克灣以來在東南亞開辟的第一處航母駐泊基地。 美國海軍使用樟宜基地,無疑將對東南亞的戰略形勢帶來深遠的影響,還可以大大拓展美海軍第7艦隊的控制范圍。美海軍艦隊可以在24小時內穿過馬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阿拉伯海,到達海灣地區;向東則可以直接進入南海海域。因此,樟宜港也自然地成為地區安全戰略中的重要話題。
Ⅹ 美國為什麼能夠在別國(韓國,新加坡…)的領土上駐軍這些被美國駐軍的國家是怎麼理解的:-)
美國在海外有超過200個軍事設施和軍事基地,其中大部分都是租用、公用,實際所有權都屬於所在國。這些軍事基地和軍事設置的建立有很多原因,大部分都是歷史上美國曾經駐軍和參戰的地區,比如科威特、韓國和日本的基地,也有很多是冷戰時期在北約國家駐軍時的基地,比如德國、義大利的基地,這些國家的基地由來已久,所在國也跟美國關系密切,所以不難理解。
還有些基地,比如新加坡的巴耶利峇空軍基地,美國只是駐軍而已,實際所有權和控制權都歸新加坡所有,美國在這里駐扎了一個空軍第497中隊,名義上是一個戰術訓練中隊,為新加坡空軍提供訓練支持,也為其他停留和短期駐扎新加坡的美軍飛機提供戰術和後勤支援,實際上新加坡基地和497中隊是美國在新加坡乃至東南亞的一個重要戰略落腳點。這個基地的存在也是源自美國同新加坡的軍事合作,因為新加坡國土面積狹小,雖然其國防力量不容小視,但比起周邊大國來說,彈丸之地的新加坡在軍事和國防上仍然需要很大程度上依賴強大地美國,美國在新加坡駐軍也是順理成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