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看新加坡 » 新加坡發紅包最高多少

新加坡發紅包最高多少

發布時間: 2022-06-10 04:04:43

Ⅰ 盤點世界各國壓歲錢都給多少

盤點世界各國壓歲錢都給多少

今年春節,很多人發現,隨著物價的上漲,壓歲錢也是「坐地起價」。幾年前的一二百元,現在基本已拿不出手,而發出去的一個個動輒上千元的紅包也讓70、80後叫苦不迭。記者發現,除了中國外,日本、越南、新加坡等國也都有著發紅包的傳統。越南甚至同樣飽受著紅包上漲之痛。唯有新加坡,壓歲錢仍保持著討吉利的傳統,兩元錢就可以討得孩子歡喜。

中國
壓歲錢看漲
外媒稱中國家長「壓力山大」
《華盛頓郵報》觀察說,對於中國的90後甚至00後的孩子們來說,與往年相比,今年他們的新年願望有了明顯改變。價值不菲的電子產品成為了他們的新寵。「哪個家長能抵抗住孩子強烈的要求呢?」文中如是說道,隨著中國家長越來越有錢,孩子們的壓歲錢也逐年看漲。少的幾百元,多則萬元。有的家長統計,春節期間總共花出去的紅包在六千到一萬元,相當於部分工薪階層一到兩個月的工資。
樂了孩子,苦了家長。對於這個現象,外媒稱,中國現在有個流行的詞是——壓力山大。
馬來西亞《星報》網站也注意到,很多中國孩子在過年時更願意收到一台iPad作為新年禮物,文中風趣地說,「比起壓歲錢,這個更實在,當然,也更讓長輩們心疼。」
越南
壓歲錢也「變味兒」
和中國一樣的煩惱
從前,越南人過年給孩子的壓歲錢一般只是小面額,但隨著經濟發展,越南人也有同中國人類似的壓歲錢「變味兒」的煩惱。
在越南,給壓歲錢最初是指將銅錢穿起來,用紅線綁成龍形或寶劍形,放在孩子的床腳或枕邊,以震懾妖魔鬼怪,讓孩子安心睡眠。之後壓歲錢演變為新年送紅包,意味著能給人們帶來喜悅和幸運。
實際上,這種習俗很有可能傳自中國:越南語中一個表示壓歲錢的詞「lixi」,就源於中國南方地區的「利是」一詞。
從前長輩給孩子的壓歲錢並不多,象徵性地給個500或1000越南盾(1元人民幣約合3300越盾),有時不給錢,就給塊糖果。但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給的壓歲錢也越來越多。
按照眼下越南的行情,根據個人關系的親疏遠近,壓歲錢一般從5000到10萬越盾不等。原本長輩給孩子壓歲錢是體現對孩子的美好祝願,如今卻成了一種負擔。
越南網站介紹了這樣一個笑話:一名農村婦女的哥哥在城裡做官,每年大年初二,她就讓自己孩子到大舅家串門,以便能得些壓歲錢,有一年竟拿回了300萬越盾,比種田一年的收入還多。
越南專家因此呼籲,應引導孩子正確理解壓歲錢的含義,合理使用壓歲錢,讓這一傳統習俗發揮積極作用。
新加坡

2-10新元不等
不比錢數比個數
新加坡的經濟發達,但在壓歲錢上反而最吝嗇。新加坡人上門拜年,也發壓歲錢,但是新加坡家長給孩子派發的「紅包」,數量雖多但分量很輕。他們給的對象是孩子和未婚的男女青年,只要對方來拜年,都有「紅包」拿。
不過,打開「紅包」抽出的可能只是一兩張二新元票面的新幣(一元人民幣合0.2新元),最多也就是十新元(一般都是雙數),不到人民幣五十元。不過,孩子們也並不介意,因為孩子們互相「攀比」的是誰拿了多少個「紅包」,而不問你拿了多少壓歲錢。
在新加坡人看來,「紅包」的作用只在於給孩子節日的氣氛,增加家庭的溫馨,是區別其它節日的一項內容。
日本

經濟不景氣
壓歲錢15年來最少
日本小孩子雖然也能拿到壓歲錢,但受到日本經濟蕭條影響,壓歲錢今年大打折扣。
據《京都新聞》27日報道,日本京都中央信用銀行26日發布的「2012年壓歲錢大調查」結果顯示,由於日本經濟不太景氣,甚至很多家庭一整年的收支是赤字,所以今年日本孩子們平均每人拿到壓歲錢35661日元(約合人民幣2926元),比去年平均額減少525日元,也是自1997年以來最少的一次。
該調查從1月4日至6日進行,從學齡前兒童至高中生約1173人參與。
對於壓歲錢怎麼花、花在哪,日本《每日新聞》特意做了一份調查,排在首位的是「買游戲」;第二位是「存下來」;第三位是「買書」,但第四位「買玩具」的比例為11.0%,比去年減少了6.3%。
此外,受經濟不景氣影響,日本黑社會團體,趁機通過發壓歲錢滲透自己勢力。
據日本《東京新聞》報道稱,日本黑社會團體年末會舉辦年糕大會等例行活動,向普通市民發放壓歲錢。
壓歲錢從1萬日元到3萬日元不等(1萬日元約合人民幣750元),壓歲錢的信封上寫有黑社會團體當家的名字。有趣的是,很多中學生聽說有壓歲錢拿,都飛奔而去。這樣的舉動已經受到日本警察的關注。
韓國

壓歲錢給外匯
漂亮又保值
韓國人過農歷新年,特別重視年初一的「祭禮和歲拜」儀式。祭禮完畢,晚輩要向父母和其他長輩磕頭拜年,行「歲拜」禮,而長輩則要給晚輩壓歲錢。
或許是富國的共同特點,韓國人的壓歲錢和新加坡人一樣,也不算多。一般來說,給尚在讀小學的孩子5000韓元至1萬韓元(1元人民幣約合178韓元);給初中生1萬韓元至2萬韓元;給高中生2萬韓元至3萬韓元。
然而,由於近年來物價上漲,經濟形勢不好,韓國人也面臨著壓歲錢的苦惱。不過,韓國人的對策更具創新性。
韓國一家銀行就推出了「外匯壓歲錢」。這種分為3種套裝的「外匯壓歲錢」,由美元、人民幣、歐元、加元和澳元這5種貨幣中的3張至5張紙幣組成,樣式豐富多彩,售價最貴的不過4.85萬韓元,深受家長的歡迎。
一些家長認為,這種外匯壓歲錢,不僅可以讓孩子們了解匯率知識,而且外幣還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可謂一舉多得。
背景資料
「壓歲錢」習俗從何而來?
「壓歲錢」因何而來有多種說法,其中一說認為,源於北宋的一次偶然事件。
據史籍《桯史》記載,北宋神宗年間,某年春節夜晚,當時的朝廷樞密副使(副宰相)王韶的小兒子南陔,跟隨著大人在汴梁(今河南開封)的街頭觀燈遊玩,不料,被歹人掠走。
歹徒本准備勒索王韶一筆錢財,但逃跑途中,聰明的南陔在看見途經的車子後,大聲呼救。歹人連忙放下南陔,倉皇逃跑。後來,宋神宗得知了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就賜予南陔一些金錢,給他壓驚。
此事流傳到民間後,人們紛紛效仿宋神宗的做法,在過年的時候,除了給孩子們買爆竹、吃食外,還要專門給孩子們一些壓驚的零用錢,並稱之為「壓歲錢」。
《清嘉錄》中說:「長幼度歲,長者貽小兒以朱繩綴百錢,謂之壓歲錢。」意思就是說,大人在春節時都要給孩子用紅繩子穿的百枚銅錢,稱之為「壓歲錢」。

Ⅱ 新加坡鼓勵民眾線上發紅包,這樣做會有哪些好處

新加坡鼓勵民眾線上發放紅包,這是因為不久之後,將會迎來我國和許多華人華僑地區最重要的節日春節。在這個節日當中,人們都長都會有一個發紅包的習俗,紅包是一種非常幸運的象徵。所以發紅包的時候也是代表著張祝福給許多的小朋友以及年輕的一輩。但是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導致人們的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種影響所帶來的危害是由於新冠病毒的傳染性較高所導致的。因此,在發紅包的時候就會有人去密集的現象出現。正是因為如此,新加坡政府才鼓勵民眾通過線上發紅包的方式,以避免人員之間的接觸。避免接觸能夠降低新冠病毒的感染幾率,同時也能減少政府的人力物力支出。

在面對疫情的時候,我們應當盡可能的按照防控措施,減少對於疫情的接觸。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應對疫情所帶來的危險。新冠疫情的可怕之處就在於其高傳染性。因此,避免人群密切接觸才是防治疫情最好的方法。

Ⅲ 新加坡新年的習俗都有哪些

● 站在凳上撈魚生
新加坡人在過年時,必須要吃一道稱為「魚生」(Yu Sheng)的菜。象徵新的一年風生水起、好運旺旺來。這道菜其實是魚和菜蔬分別盛在圓碟子里,撒上胡椒和調味品,用筷子攪拌各種配料然後進食。這道菜的重點在於如何吃這道「魚生」,當然不只是將菜夾起來往嘴裡送那麼容易,所有人得將魚片、配菜高高地撈起來(廣東話稱為lo hei)吃掉,這樣來年就可以事事順利、步步高升——舉得越高,運氣就越好。新加坡人一向以有禮貌著稱,但如果春節期間,你在新加坡的餐廳里,看見一群人站在椅子上把筷子舉得老高在吃,千萬別覺得太奇怪,這是新加坡的節日習俗,不妨也站到凳子上也為自己求個好彩頭。
● 兩個桔子拜大年
桔子作為新年禮物。這一點可能是新加坡獨有的春節特色。新加坡保留春節期間拜訪親友的習慣,一般來說,大年初一,晚輩拜訪長輩。初二以後,同輩互拜,但與中國不同的是,即便拜訪的人是長輩或上司,人們上門攜帶的禮物不但相同,也非常之輕,是什麼呢?兩個桔子。
● 大人給小孩發紅包
每當大年夜全家齊聚,吃完團圓飯後,一個重要的節目就開始了,那就是向晚輩發放紅包。新加坡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就是結了婚的人要給沒有結婚的人(沒有結婚的人無論多大都算小孩)送紅包。
送灶神
農歷十二月二十三日,是道教徒的重要節日,這天灶神回天庭向玉皇大帝報告人間的事情。人們都希望灶神上天說好話,因此這一天道教徒特別准備了豐盛的供品拜祭灶神。

Ⅳ 春節紅包包多少才合適

【過年為什麼要包紅包?】

派"紅包"是華人新年的一種習俗,華人喜愛紅色,因為紅色象徵活力、愉快與好運。

一方面,派發紅包給未成年的晚輩(根據華人的觀念,已婚者就算成年),是表示把祝願和好運帶給他們。紅包里的錢,只是要讓孩子們開心,其主要意義是在紅紙,因為它象徵好運。

另外,春節拜年時,長輩要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

還有一說是,民間認為分壓歲錢給孩子,當惡鬼妖魔或"年"去傷害孩子時,孩子可以用這些錢賄賂它們而化凶為吉。清人吳曼雲《壓歲錢》的詩中雲:"百十錢穿綵線長,分來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談簫價,添得嬌兒一夜忙"。由此看來,壓歲錢牽系著一顆顆童心,而孩子的壓歲錢主要用來買鞭炮、玩具和糖果等節日所需的東西。

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壓歲餞的數額從幾十到幾百不等,這些壓歲錢多被孩子們用來購買圖書和學慣用品,新的時尚為壓歲錢賦予了新的內容。


【過年紅包包給誰?包多少?】

過年該給誰紅包,給多少,收了別人給的紅包該怎麼回,回多少,這些春節期間的「困擾」讓很多年輕人也包括一些老年人感到困惑和頭疼。因為給紅包、給多少、回多少,這裡面充滿了中國人特有的人情事故和處事練達的技巧,一定程度上屬於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自悟本領。

過去幾十年,經濟總體上不發達,大家都沒多少錢,所以過年給親戚朋友的孩子包紅包,多少也就是個禮數,對家庭經濟和個人收支造成不了多大的影響。現在不同了,大家的收入差距拉大了,對過年包紅包的多少也有了不同的認識:如果自己包的紅包太寒酸,面子上過不去,沒有辦法,只能咬牙堅持,讓錢包在春節期間快速「瘦身」。

當然,除了上述的中國人好面子所帶來的紅包可以掙面子的功能,其實包紅包在中國社會還具有其他社交功能:在上下級交往中,彼此包紅包給孩子體現的是一種職場人際交往;給父母和其他長輩紅包體現的是孝心;給配偶方的親戚朋友的孩子包紅包體現的是圓融處理家庭關系的智慧……可以說,紅包所具有的上述功能,其實是中國人的特有的人情文化,過年包紅包已經形成一種文化,不再單純是一種過年的禮數了。

但是,我們有必要反思一下,這種給很多白領一族帶來煩惱的禮數,到底是不是需要簡化或者說「減負」一下呢?為什麼非得以給紅包——再直白點說就是給錢的方式才能體現長輩對晚輩的關心呢?像外國人到朋友家串門帶點小禮物那樣,也給孩子在過年的時候買點小的學習玩具或者一本好書,豈不是顯得更雅緻和有教育意義一些嗎?難道從小就讓孩子眼巴巴的瞅著、心裡數算著哪個親戚給的壓歲錢最多,繼而確定親疏遠近,難道這就是壓歲錢的一個重要功能嗎,這對孩子的成長未必有好處。

另外,人情異化,不可忽視的一個因素是這些年來,社會上滋生出了一股奢靡之氣。炫富擺闊,把窮奢極欲與面子劃上等號。因為糜費之風侵蝕,親情人情變得勢利。公款吃喝等「官員經濟」得到明顯遏制,必將引領社會風氣激濁揚清,人情正本清源,過年不再難,也是理所當然,可以期待的。

反觀國外,壓歲錢在日本和韓國等國家,基本不會超過一百元,大都是二三十元的一個略微表示而已。

因此,或許我們應該讓壓歲錢回歸其「本質功能」——壓住邪祟,給孩子平安。而不是以多少論遠近,以厚薄見榮耀和寒酸。


【紅包,網友們包多少?】

剛參加工作不久的年輕人,都會選擇給父母送紅包,給父母的紅包大都在千元左右。也有部分剛工作的年輕人表示不給,只是給禮物表示一下,比如給父母買件新衣服。陪家人去挑禮物自己再買單也不錯。

「我包是10到100元不等。我是工薪階層,包100-200也吃不消包啊。我小時候收到的紅包都是1元、2元,最多10元。後來日子好過了,但是最多的也是50,以10元、20元居多。現在,包紅包100元起步,二三十個小孩,還真是包不起哈!像香港那麼富,包給小孩也只是10、20的,甚至有1元的,這大陸是真富了,還是怎麼了呢?」

「近親小孩給一百,遠親小孩給50,普通熟人小孩給20,沒啥關系只點頭認識的人的小孩給10元。當然,特殊情況除外,有些很熟的要按近親對待。」

有統計發現,65%的網友表示一般的小字輩包200元就可以,20%的網友表示包了500元。15%的網友表示「如果都有孩子的話,那都免了算了下」。


一些網友還提出了嶄新的觀點——讓紅包成為激勵孩子成長的禮物。

「紅包和期末考試成績掛鉤,年級五十名內給500塊,年級五十名內又比上一學期末有進步再加點。」

「可以根據孩子的大小特別是讀書的階段來給紅包,讀大學的,給個500元。讀高中的,給個200元。讀小學的,給個100元。」


【過年給紅包的藝術】

1、新加坡家長給孩子的「紅包」,數量多而分量輕

在新加坡的華人至今還保留著,春節給「紅包」的習俗。

他們給的對象是孩子加未婚的男女青年,而且,不論是有親情關系的孩子和青年男女,還是沒有親情關系的孩子和青年男女,只要在節日里問候、來往都給「紅包」。然而,打開「紅包」抽出的是一張貳元票面的新幣、或兩張貳元票面的新幣,最多是十元。

節後,孩子們互問的是你拿了多少個「紅包」,而不問你拿了多少壓歲錢。所以,成人節前准備的是漂亮的紅包紙袋,有一個新加坡人告訴我,她用一百元,包了三十多個「紅包」。


2、「紅包」的作用在於給孩子節日的氣氛,家庭的溫馨

新加坡人告訴我:發紅包是為了增加節日氣氛,是區別其他節日的一項內容。這話頗有道理。

同樣,在國內有位媽媽對我說,每年過年總要先打聽今年給壓歲錢的行情,給多了,承受不了;給少了,難為情。真難啊!其實,拿壓歲錢的孩子也不高興,他們一拿到紅包連看的機會都沒有就「上繳」了。

所以,新加坡華人對「紅包」的運作方式是可以借鑒的。我們做父母的,可以事先准備一些拾元、貳拾元、伍拾元較新票面的人民幣,分別裝入紅包袋內。年夜飯後,每個孩子發兩個紅包,並且聲明:無需上繳,留作零用。看孩子高興不,您一定成為那晚最受歡迎的人。其節日氣氛不用說有多濃烈。


3、給孩子的「紅包」,要讓孩子自己收藏

既然是給孩子的紅包,就應該由孩子自己處置,這是孩子的權利,家長不應該越俎代包。但可以與孩子商量著如何處置。對2~4歲的孩子,可以讓他認認紅包、認認人民幣的票面、並告訴他,可以用人民幣來買糖、買玩具,也可以保存起來,買更多需要的東西等基本的常識。美國的教育人士把這種教育看作是生存的需要。

對5~7歲的孩子,可以帶他去銀行,讓他觀察存錢的過程,別忘了讓他看如何填寫存單的經過。如果,您真有心讓這份壓歲錢成為「專款」的話,可以以您的名義存入,讓孩子保管,並告訴他:等他拿到身份證後,存摺才能改為他的名字。但是,他有權使用這個錢。孩子一定會很高興,同時,他也了解了金融的最初知識。

對於再大一點的孩子,不僅可以在成人的「監控」下,嘗試存錢的經過,還可以與他商量如何有效地使用好這份壓歲錢。


參考來源:

http://gb.cri.cn/27824/2013/02/17/2165s4021386.htm

http://www.jznews.com.cn/comnews/system/2014/01/08/011301974.shtml

http://gouwu.sz.bendibao.com/gou/2012117/355698.shtm

http://www.qdhnews.com.cn/col1490/col4590/article.htm1?id=1137326

http://jingyan..com/article/ca2d939df1d29beb6c31ce2c.html

Ⅳ 新加坡的禮儀是是什麼樣

儀態禮儀
新加坡人舉止文明,處處體現著對他人的尊重。他們坐著時,端正規矩,不將雙腳分開,如果交叉雙腳,只是把一隻腿的膝蓋直接疊在另一隻腿的膝蓋上。他們站立時,體態端正,而不把雙手放在臀部,因為那是發怒的表現。

相見禮儀
在社交場合,新加坡人與客人相見時,一般都施握手禮。男女之間可以握手,但對男子來說,比較恰當的方式是等婦女先伸出手來,再行握手。馬來人則是先用雙手互相接觸,再把手收回放到自己胸部。

餐飲禮儀
新加坡人的主食多是米飯,有時也吃包子等,但不喜食饅頭。 馬來人用餐一般用手抓取食物,他們在用餐前有洗手的習慣,進餐時必須使用右手。飲茶是當地人的普遍愛好,客人來時,他們常以茶水招待,華人喜歡飲元寶茶,意為財運亨通。

商務禮儀
到新加坡從事商務活動的最佳月份是3月到10月,以避開聖誕節及華人的新年。當地工商界人士多講英語,見面時要交換名片,名片可以用英文印刷。在會談中盡可能不要吸煙。 新加坡人不喜歡揮霍浪費,宴請對方不要過於講排場,尤其是在商務活動中,答謝宴會不宜超過主人宴請的水平,以免對方產生其它想法。

旅遊禮儀
新加坡公共交通事業較為發達,在旅遊期間坐公車十分方便,每個車站都標有明顯記號。新加坡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商店的分布也有民族特點。如東部地區有個"馬來市場",主要出售馬來服裝食品。 新加坡政府極力阻止付小費,即便是對服務員的額外服務付小費,對方也有可能拒收。

主要禁忌
新加坡各族人民的信仰分別為:華人大都信仰佛教或道教;馬來人基本信仰伊斯蘭教;印度人信印度教;巴基斯坦人也大都信伊斯蘭教;西方人一般信基督教。 新加坡人忌7字,不喜歡烏龜。嚴禁放煙花鞭炮。

Ⅵ 紅事白事,在新加坡要隨多少份子錢

09年在新加坡參加了一個當地人的婚禮,隨了50新幣的紅包。
11年新加坡公司副總(第一代移民)生了兒子搞了個大party,隨了100新幣。
12年玩的挺好的伙計(PR)買的祖屋,去慶祝也是包了個100新幣的紅包。這幾年不在那裡混了,不怎麼清楚。如有幫助請採納。

Ⅶ 微信紅包最多能發多少錢 微信紅包金額上限是多少

您好,實名用戶發普通紅包單個限額200元。發群紅包無論普通紅包還是拼手氣紅包,單個最多隻能領200元,單次最多可發100個;紅包每日最多可發200筆,單筆最高2萬元。
單日零錢發紅包最高金額10萬元,銀行卡支付金額受銀行卡額度限制。根據國家法規要求,如您當前賬戶達到零錢支付年限額,您可以使用銀行卡進行支付。
如您暫未實名,為保障您的權益,建議您盡快進行實名認證。
* 以iphone 12型號手機,iOS14.6系統版本,8.0.6微信版本為例子,不同型號版本手機通用。

Ⅷ 請問,發紅包,一次能發最多金額是多少

正常情況下,單個紅包金額最多為200元,超過200元的紅包,微信就發不出去。

Ⅸ 新加坡紅包多少

2塊到100塊左右

Ⅹ 新加坡的習俗有那些

新加坡各族人民的信仰分別為:華人大都信仰佛教或道教;馬來人基本信仰伊斯蘭教;印度人信印度教;巴基斯坦人也大都信伊斯蘭教;西方人一般信基督教。
新加坡人忌7字,不喜歡烏龜。嚴禁放煙花鞭炮。

新加坡的華人見面多行傳統禮——相互作揖;馬來人見面多行雙手握手禮,印度人見面時常行合十禮。

新加坡華人過春節送紅包禮。親友之間互贈紅包聯絡感情,有些企業家在職工初回上班時要分發「開工紅包」給職工,以示開門吉利。

新加坡人尊重長輩,舉世聞名。他們的敬老准則是:對父母和其他長輩,要用親切的稱呼;當父母或其他長輩講話時,不要插嘴;父母或其他長輩呼喚時,要隨叫隨到。

新加人鄰里之間,日常交往,大多數人自覺遵守《鄰里禮貌守則》。見到鄰居要互相問候;逢年過節要請鄰居來訪,幫助鄰居照管屋子;使用公共電話或公用場所,要時時多方為別人著想。

新加坡人重視「禮貌之道重於行」的准則。禮貌口號是:真誠微笑。人們處事待物,總是伴以真誠的微笑,打擾別人要微笑著說聲「對不起,打擾您了「。排隊打電話,打電話者會微笑著對等候者說聲:「對不起,讓您久等」。連交警對違章者罰款時也笑容可掬。

新加坡重視禮貌教育。街頭張貼講禮貌的宣傳品,「處事待人,講究禮貌」,「真誠微笑,處世之道」,等口號隨處可見。新加坡的店員嚴格遵循禮貌待客守則:顧客臨門,笑臉相迎,顧客購物,別等他開口;顧客選物,耐心介紹,顧客提問,細心聆聽,認真解答。

新加坡國土面積682.7平方千米,華人佔76.8%,馬來人佔13.9%,印度人佔7.7%首都是新加坡,貨幣為「新加坡元」官方語言有英語、華語、馬來語和泰米爾語,國花為蘭花。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429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71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135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328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91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72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020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952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48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