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為什麼討厭7
① 新加坡人討厭什麼,喜歡什麼,他們把什麼東西當做不吉利的
1.新加坡禁止在商品包裝上使用如來佛的圖像,也不準使用宗教用語。忌諱豬、烏龜的圖案。
2.在標志上,禁止使用宗教詞句和象徵性標志。
3. 新加坡人認為「4」、「6」、「7」、「13」、「37」和「69」是消極的數字,他們最討厭「7」,平時盡量避免這個數字。
4.新加坡人非常討厭男子留長發,對蓄鬍子者也不喜歡。在一些公共場所,常常豎有一個標語牌:「長發男子不受歡迎」。
5.新加坡對嬉皮型留長發的男性管制相當嚴格,留著長發,穿著牛仔裝,腳穿拖鞋的男士,可能會被禁止人境。尤其是年輕人,出國時必須穿得清清爽爽,不要把頭發留得長可及肩。
6.在新加坡必須隨時注意保持環境衛生,隨地吐痰、嚼口香糖,棄物要受千元懲罰;
7.在明令禁煙場所要遵守規定。
8.在新加坡大酒店的某些場合,如搬行李、打掃房間應付1~2元小費。
9.新加坡嚴忌說「恭喜發財」,他們將「財」理解為「不義之財」或「為富不仁」,說「恭喜發財」被認為是對別人的侮辱和嘲罵。
10.用食指指人,用緊握的拳頭打在另一隻張開的掌心上,或緊握拳頭,把拇指插入食指和中指之間,均被認為是極端無禮的動作。雙手不要隨便叉腰,因為那是生氣的表示。
11.新加坡人視黑色為倒霉、厄運之色,紫色也不受歡迎。
他們偏愛紅色,視紅色為庄嚴、熱烈、刺激、興奮、勇敢和寬宏之象徵。他們也歡迎藍色和綠色。
② 4和7數字 為什麼不好
近十幾年來,中國人對4這個數字似乎越來越忌諱,原因即在於4與「死」諧音。但這個諧音諧的有點莫名其妙,它和普通話一點搭不上,一個去聲,一個三聲,這一音之差,謬以千理,究其原因,這個謬誤原來源於現代南方某地的方言發音,對於方言來講發音不準的話,4和「死」很容易讀音相同。對於讀音相同的地區忌諱4,是照顧了人性的弱點,情有可原,而講普通話的人也跟風,把4當作不吉利的數字,是不是讓人覺著不可理解呢?我們查閱了大量的古代風水文獻,梳理了中國南北的禮儀、風俗、傳統從來沒有發現說「四」是不吉利的數字。實際上4自古以來就是被我們的先輩們在10個數字中專門挑選出來的吉祥數字,中國民俗中自古就有「喜四」之說,往往與富貴、幸運、吉祥連在一起,而沒有任何災禍之意。下面逐一舉證。
一、「四」從字型上看:兒孫滿堂,人丁興旺
1.漢字「四」是四面用欄桿圍著個小「兒」,當寶貝一樣護著,平平穩穩,意味著四方形的住宅里兒孫滿堂,人丁興旺。誰家的房宅能離開數字「四」呢?築建房宅的首要要求是「四平八穩」,所以自古以來「四」就是房宅之吉數。
2.阿拉伯數字「4」象旗幟。它是所有數字裡面的旗幟標桿。「0象雞蛋、1象鉛筆、2象小鴨、3象耳朵、4象旗幟、5象鉤子、6象豆芽、7象鐮刀、8象手銬、9象蝌蚪」。這是我們小時候接觸數字的時候幼兒園老師教的兒歌,哪個數字的象形有4 好呢?
二、「四」就諧音上看:神聖、祥和、傳承
諧音就是利用漢字同音或近音的條件,用同音或近音字來代替本字,產生辭趣的修辭格。被老百姓易於接受的是「同音諧音」。
1.同四同音的字有「寺」,基本解釋為:
(1)古代官署名:太常~(古代掌管宗廟禮儀的官署)。鴻臚~(略同於現代的禮賓司)。
(2)佛教出家人居住的地方:佛~,~觀。
(3)伊斯蘭教徒禮拜、講經的地方:清真~。
從上述寺的含義及千百年來寺的功能看,寺一直是與神聖、祥和、平安聯系在一起的,是人們乞求平安幸福的地方,因這里供奉著人們所崇敬能保佑他們的神,如舉世聞名的少林寺、靈隱寺,千百年來一直香火不斷。一個是諧音一個是同音,那麼4與哪個血緣關系更近呢?說到此便不言而喻了。如非要把4與死聯系在一起,那麼寺也難逃厄運了,少林寺、靈隱寺等都被稱作少林死、靈隱死,那麼人們再去這些地方旅遊、上香、朝聖豈不是去尋死?(此段引用《4是吉祥數字》的2009年的博文。)
2.同音字「嗣」,基本解釋為:
(1)接續,繼承:(本義:諸侯傳位給嫡長子)
嗣王(繼位之王);嗣君(繼位的君主);嗣主(繼位的國君);嗣位(繼承君位);嗣皇(繼位的帝王);嗣聖(新繼位的皇帝);嗣臨(繼登皇位)
(2)子孫:後嗣。嗣子。
如果所說4不吉祥的話,我們的祖先會讓子「嗣」和4同音嗎?照有些人的胡亂聯系,嗣也諧音「死」啊,當有嗣出現的時候,子孫就應該絕跡了?怎麼還會有我們這些炎黃子孫?
三、「四」字用語:成雙成對、四喜發財
在中國, 「四」一直是被專門挑出來使用的吉祥數字,幾千年來,往往和神聖吉祥,成雙成對聯系在一起,玉皇大帝有四大天王;如來有四大護法、四大菩薩;道教有四值功曹。帶四的吉祥語,吉祥禮俗,更是數不勝數,略舉幾例:
1.四字成語:
大家都知道成語是漢文化的一大特色,是中國文化的精髓,大多有四字構成,而帶四的吉祥成語也數不勝數,如:四平八穩,四面八方、四季發財、四海昇平、四海波靜、四通八達、五湖四海、揚名四海、四時充美、四方輻輳、志在四方、四山五嶽、囊括四海、四角俱全、六通四辟、三朋四友、四亭八當等等。
2.禮儀、風俗
四在我國傳統的民風民俗中意味著成雙成對,吉祥如意。
(1)我國傳統的結婚禮儀。
禮桌上必擺紅棗、紅高粱、紅蠟燭、紅布絹四樣,新娘講究,穿紅衣、紅褲、紅鞋、紅襪四件,寓意「四紅四喜」有吃有穿、光景紅火;兒女結婚,把紅棗、花生、桂圓、栗子四樣東西放在嫁妝里、火炕上、被角里寓意早生貴子;酒席上為慶祝新郎新娘新婚,喝酒都要先喝八杯酒名曰「四紅四喜」;必備菜餚四喜丸子。
(2)千年宴席延續至今。
在我國的北方地區,用以招待貴客的最高禮遇是「四八」宴席。「四八」宴席歷史悠久,至今仍是民間貴客臨門或是慶祝喜事之時必備的宴席。四八宴席有24道菜。即:四鋪桌、四壓桌、兩大件、八大碗、四小碗,兩糕點。 「四八」宴席有「四紅四喜、八方來財、四平八穩」之說。
(3)台灣、閩南地區民間對於數字,一般以偶數為最好。偶數如:2、4、6、8、10、12等都是好數字。2是成雙,4是成雙成對,送賀禮習慣湊成4樣,謂之「四式」;閩南一帶有「好四」的說法,意為勢頭好,做事順利與順心。四是一個好兆頭。
四、「四」之於牌號:私密、安全、穩固、和諧
中國的住宅建築最講究風水,雖然現在有各種形狀的建築,但就世界各地來講,最普遍,最牢固,最適合家居、最合風水的住宅是「方方正正,四角不缺」,也就是正方形或長方形,我們的漢字「房」字下面就是個方,意思是說房子只有建成四方的才平穩、才牢固,還有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四合院,遠在西周時其形式就已初具規模,且分布最廣泛,是漢族民居形式的典型,著名的紫禁城其實也是「四合院」的格局。從四合院布局看,「四」蘊含文化即是私密、安全、和詣。我們的家,從客廳地面、地板到牆面、天花板哪一個不是四方形,桌、椅、櫥櫃、衣櫃、算一算,看一看,有多少四,離開了四,家還有嗎?
還有車(我們移動的家),1、2、3、4輪的車倒都有,可每個人為什麼都去搶4輪的呢?
手機主要也是方形的吧,能離開四嗎?真還沒見過圓形、三角形的呢?當年的IPhone 4也是很多人追求的目標呢?有人說,我的樓號、房號、車牌號、手機號等等都不能帶4的,帶4不吉利,你說可笑不可笑?要我說,樓號、房號、車號、手機號只有帶4才吉利,因為只有4,才能讓你的房子、車子平穩、牢固、安全,因為四意味著安全、私密、穩固、和諧。
五、「四」在很多國家:吉祥數
縱觀世界各國,幾乎都有對數字的偏好或忌諱,但因為語言文化的不同,對數字的偏好或忌諱在0、1、2、3、4、5、6、7、8、9這幾個數或組合中都有非常大的差異,有的甚至完全相反。對於4,日本、韓國忌諱,因為4的發音在這兩國和「死」的發音完全相同;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對於4既不喜好,也不忌諱;英語國家都喜歡4,因為4=four=for,如情人節即是2月14日,最重大的節日聖誕節的前一天(平安夜)是12月24日;在德語裡面,4發音為「vier」, 音近於 (多),所以4代表越來越多,所以德國人喜歡4這個數字,比如德國很多車牌都是「44444」;荷蘭語中4是個喜慶的數字,因為與荷蘭語「慶祝」一詞的發言相近。中國人喜歡的數字6、8、9在很多國家是被討厭和忌諱的數字。印度人不喜歡6、8,因為在印度占星術里,第6宮預示疾病,第8宮則代表死亡。荷蘭不喜歡6,因為它與「性」的發音相近,當地一些色情服務電話也都喜歡使用「6666」的尾號;日本不喜歡9,因為9的發音在日語中和「哭」同音,他們討厭「4、6、9」及由他們組成的數字;泰國人不喜歡6,它的發音有倒和落的含義。一些西方人忌諱「3、13」,而法國人卻喜歡「13」,而韓國卻處處有「3、7」;西方人大多喜歡「7」,白俄羅斯人不僅喜歡「7」,更喜歡「7」的倍數,如「14、21、28」等等。而中國傳統文化認為「7」是消極數字、新加坡人忌諱「7、8、37」、迦納人忌諱「17、71」,阿根廷認為「17」不祥。由此可見,地區文化不同迷信的數字就有很大的差異,這種差異恰恰說明了數字本身不可能給人帶來吉凶禍福,因為同一個數字不可能在這里帶來福,在另外的地方就帶來禍?是人賦予了它感情色彩,如果你不迷信,數字都一樣,無好無壞,只是一個標識。如果你迷信,對於數字4來講,它在我們國家沒有不吉利的土壤,忌諱的國家或地區,如日本、韓國、南方方言部分地區是因為發音完全一致。而對於大部分中國人來講,我們講的是普通話,它怎麼和「死」也聯系不上,除非你不懂普通話,在普通話中是沒有人會把「四」誤聽誤讀為「死」的。4在中國自古就是專門被挑來用的吉祥數,而且諧音「死」只是近十幾年的事情,沒有文化的根基和土壤。而且無數的事實已經證明或正在證明了4是中國的吉祥數字
③ 新加坡人為什麼忌諱7
新加坡人認為「4」、「6」、「7」、「13」、「37」和「69」是消極的數字,他們最討厭「7」,平時盡量避免這個數字。
④ 新加坡什麼數字 顏色是需要避免提到的
沒有。但遇到回教徒(穆斯林)不要提到豬。因為他們認為豬是不凈的動物。
⑤ 新加坡的禁忌
1.色彩、圖案禁忌
新加坡人視黑色為倒霉、厄運之色,紫色也不受歡迎。他們偏愛紅色,視紅色為庄嚴、熱烈、刺激、興奮、勇敢和寬宏之象徵。他們也歡迎藍色和綠色。新加坡禁止在商品包裝上使用如來佛的圖像,也不準使用宗教用語。忌諱豬、烏龜的圖案。
2.交談忌諱
在社交性的談話中,切忌議論政治得失、種族磨擦、宗教是非和配偶情況等,但可交流旅行方面的經驗,也可談論所到過的國家的各種見聞。好的交談話題是當地的風味食品、餐館、受有歡迎的旅遊地區和主人一方的商業成就。
3.語言禁忌
新加坡嚴忌說「恭喜發財」,他們將「財」理解為「不義之財」或「為富不仁」,說「恭喜發財」被認為是對別人的侮辱和嘲罵。
4.用餐禁忌
不要把筷子放在碗或裝菜的盤子上,不用時,也不要交叉擺放,應放在托架、醬油碟或放骨片的盤子上。如有海員、漁夫或其他愛好劃船者同席,不要把盤子里吃了一半的魚翻轉過來,因為那將預示翻船,要把魚骨移開,從上面吃到下面。
5.送禮禁忌
新加坡人認為當著送禮人的面打開禮品的做法是不禮貌的,因此,當你告辭時見到禮物仍原封不動地擱在一邊,千萬別見怪。
⑥ 新加坡的風俗文化有哪些
1、語言
新加坡是一個多語言的國家,擁有4種官方語言,即英語,馬來語,華語和泰米爾語。基於和馬來西亞的歷史淵源,《新加坡憲法》明定馬來語為新加坡的國語,主要是尊重新加坡原住民所使用的語言。
2、文字
新加坡官方使用與中國大陸一致的簡體漢字。但在1969年至1979年間曾短暫擁有自己的漢字簡化標准,民間以簡體字為主但偶爾也會出現繁體字與簡體字混用的現象。新加坡的官方文字為英文。
3、傳承
早期離鄉背井到新加坡再創家園的移民者將各自的傳統文化帶入新加坡,各種族之間的交流與融合,不僅創造了今日多民族的和諧社會,也留下了豐富的多元化文化特色。中華文化精髓也深深影響著新加坡的生活形態。
(6)新加坡為什麼討厭7擴展閱讀:
新加坡的佛教與道教
新加坡佛教是全國第一大宗教,約占人口的33%。新加坡境內寺廟林立,屬於北傳佛教的寺院超過一百五十所,南傳上座部佛教寺院約有二十餘所,當中新加坡雙林寺既是新加坡第一座寺。
新加坡道教佔了人口的11%,境內合共有大小廟宇300餘間。早年南來謀生的華人移民帶來了他們的宗教信仰與習俗,潮僑和閩幫所創建的粵海清廟和天福宮還收藏有光緒帝御賜的墨寶。
他們也獲頒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文化遺產保存獎狀。 此外四馬路觀音堂也是新加坡香火最鼎盛的廟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