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為什麼不搞君主制
A. 關於新加坡的選舉制度,為什麼李光耀.李顯龍父子都夠做總理
新加坡有總統,但是和以色列還有印度等國家一樣,她的總統只是單純的定義為國家元首,只是國家的代表,沒有實際權力,而且事實上新加坡總統的權利甚至不如英國女王,而和西方君主制國家中王室權力比較大的比如西班牙和瑞典等國比更是差的遠,總統在新加坡的政治生活中的地位相當於小鬼子的國王,也就是所謂的"添黃".很受國民的尊敬,新加坡現任總統是納丹.李光耀被稱為新加坡的國父,在新加坡的地位相當於毛爺爺對我們,是新加坡前前總理,吳作棟是他之後的總理,被認為是為了給李顯龍接班而做的過渡人物.現在他們兩個都做了內閣資政,李顯龍是現任總理
B. 誰能告訴我"民主共和制"的利和"君主立憲制"的弊,請詳解,高分懸賞
民主共和制
資產階級國家普遍採用的一種政體形式。共和范圍形式上包括全體公民在內(與貴族共和制的區別),最高國家權力由多人執掌和行使,權力執掌者由選舉產生,任期限定。按照不同職能機關和職位的地位和許可權,特別是主要按照議會、政府首腦和國家元首的關系,可以分為議會共和制和總統共和制。
民主共和制的國家,多採用三權分立的形式把國家的權力分散,這樣一來,不容易發生以權謀私等行為,民主共和制,充分體現了資本主義民主政治。
民主共和制可分為資本主義國家的與社會主義國家的兩種。資本主義國家的民主共和制主要有兩種:議會制共和制;總統制共和制。這兩者的根本區別是立法機關與行政機關關系的不同。議會制共和制的議會是國民的代議機關,擁有立法、組織和監督政府等權力,議會制共和制的總統只擁有虛位,沒有實權。總統制共和制的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總統總攬行政權力,統率三軍。實行議會制共和制國家有:義大利、德國、芬蘭、奧地利、印度、新加坡等。(可簡稱為「德意芬、新奧印」)實行總統制共和制國家有:美國、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埃及、印度尼西亞等。(可簡稱為「印尼、阿根和巴西,埃美墨」)。一般情況下,資本主義國家中,凡是實行君主立憲制和議會制共和制的國家,國家首腦稱為首相或總理;實行總統制共和制的國家首腦稱為總統。
社會主義國家的代議民主共和制的具體表現形式也有多種(包括曾有過的),如蘇維埃(前蘇聯)、代表團制(前南斯拉夫)、人民會議制(朝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人民代表大會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指中國各族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定期選舉產生自己的代表,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作為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其他國家機關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並對其負責。我們的國家元首稱為主席;行政首腦稱為總理;黨的最高領導稱總書記。
君主立憲制
君主立憲制就是將以前的以國王皇帝手中的立法權、行政權過渡到以憲法為中心的國會中但國家任然保留君主。
君主立憲可分為二元制君主立憲制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現在世界上大都為後者,二元制君主立憲制從政府結構來講君主交出了立法權但保留部分行政權,首相只是輔助君主治理國家,憲法和其它法律由議會制訂,從體制上看就是議會制訂憲法和法律限制君主,君主在制訂的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治理國家。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交出所有的權利(有些國家的紀年由君主指定),首相是國家的主要行政人,立法和實君一樣,重體制上來看憲法和法律不是限制君主而是用來限制首相,首相只能在憲法和法律內治理國家。
其缺點在於國家內任成在著特權階級,優點是不用戰爭就可實現憲政。
君主立憲制亦稱「有限君主制」,是資本主義國家君主權力受憲法限制的政權組織形式,是資產階級同封建勢力妥協的產物。有二元制和議會制兩種。二元制的君主立憲制,是君主和議會分掌政權,君主任命內閣,內閣對君主負責,君主直接掌握行政權,而議會則行使立法權,但君主有否決權。如1871—1918年的德意志帝國和明治維新後一段時間的日本。在現代,二元制的君主立憲制只有個別國家實行。英國的《權力法案》就屬於典型的君主立憲制。議會制的君主立憲制,則仍為現代不少資本主義國家所採用,如英國、荷蘭、比利時、丹麥、挪威、瑞典、泰國、日本等。是在君主立憲的基礎上隨著近代政黨的形成和議會作用的加強而逐步確立起來的。在這種制度下,議會掌握立法權,內閣由議會產生並對議會負責,君主的實際權力減弱,其職責大多是禮儀性的
C. 新加坡是總統制國家嗎
新加坡憲法為共和國,實行內閣制議會政體,為代議民主單一制體系,屬於英國議會民主制,設有總統職務,為國家元首,由民選產生任期6年,可以連任。新加坡國會由民選議員組成,5年一任,新加坡內閣總理由多數議席的執政政黨產生。
D. 新加坡是個君主立憲國家還是總統制國家
君主立憲國家:如英國、日本
總統制國家:如美國
新加坡是國會制國家
E. 新加坡到底是一個什麼體制的國家,是民主國家還是獨裁國家,這亞洲真亂
議會制共和制
根據憲法,新加坡是一個類似於英國的單一制、議會民主制國家.
國家元首
新加坡的政治體制追隨的是英國的威斯敏斯特體系,因此總統是國家元首,只擁有象徵性的權力。在1991年以前,總統由議會任命。1991年憲法修改後,總統由民選產生,任期6年。修正後的憲法也賦予總統更多的許可權,包括否決所有可能危及國家安全或種族和諧的政府法案,在總理的推薦下任命內閣官員和部門首長,以及啟動腐敗調查程序。但是總統在採取這些行動前必須首先咨詢總統顧問理事會(Council of Presidential Advisers)的意見。
新加坡歷史上的首次總統民主直選於1993年8月28日舉行,當選者為王鼎昌。現任總統塞拉潘·納丹是於1999年經選舉上台的第六任總統。
總統顧問理事會是1991年憲法修正案所建立的機構,憲法明確規定,總統在動用任何權力之前必須首先咨詢該理事會的意見。該理事會由6名成員組成,其中2名由總統本人任命,2人由總理推薦任命,1名由最高大法官推薦任命,還有一人由主管公務員的公共服務委員會主席推薦任命。現任總統顧問理事會主席沈基文是淡馬錫控股的董事,他在總統無法行使元首職責時代理元首行使職責。在總統顧問理事會主席也不能代理元首職責時,由國會議長代理行使。
議會
新加坡擁有一個一院制的議會,其中大多數成員由平均5年一次的民主直接選舉產生。議會與總統構成了完整的新加坡立法機構。議會中的多數黨黨魁將獲總統任命為政府總理,然後再由總理推薦內閣部長和部門首長,經總統任命後組成內閣與政府。政府對議會負責,並接受議會的監督與質詢。一屆議會(以及政府)的任期最長為5年,但是總理可決定提前解散議會,舉行大選。大選必須在議會解散後的3個月內舉行。
議會議長在議會首次召集開會後選舉產生,當總統和總統顧問理事會主席均因故無法行使國家元首職責時,將由議會議長代為行使職責。
現有的議會共有94名議員,其中包括84名選區議員(Constituency Member of Parliament)、1名非選區議員(Non-Constituency Member of Parliament)以及9名官委議員(Nominated Member of Parliament)。由於長期以來人民行動黨主宰了議會,1991年修正後的憲法規定,議會內必須有至少3名反對黨議員,如反對黨議員未達法定人數,必須由政府委任得票最高的反對黨議員進入議會(見下)。
目前在94名議員中,只有3名反對黨議員,其中2人是單一選區議員,另一人則是政府根據選舉法律所委任的得票第三高的反對黨候選人。批評者認為人民行動黨擁有了議會的絕對主導權,使得權力制衡受到破壞,反對黨根本無法發揮監督作用。但是新加坡政府則指出,絕大多數的人民行動黨議員都是直選產生,而且法律已經努力保障議會中有反對黨的聲音存在。
內閣
內閣成員由總理從政府部門首長中選出,內閣由總理負責,設2名副總理。1991年李光耀下台後設內閣資政,由李光耀擔任;2004年吳作棟下台後,李光耀繼續留在內閣內擔任內閣資政,而吳作棟則出任國務資政。國務資政與內閣資政的位階高於副總理。由於現任總理李顯龍是內閣資政、前任新加坡總理李光耀之長子,兩人同在內閣中工作也引起許多人的批評。
內閣成員同時也是議會議員,其中多名內閣成員兼任多職(如李顯龍擔任總理,兼任財政部長)。
F. 新加坡與英國法律體系有什麼不同嗎
既有聯系有區別,首先聯系是,二者都屬於英美法系,以英國為中心、以英國普通法為基礎,以判例法為主變革相對緩慢,具有保守性,法律發展中法官作用突出,體系龐雜缺乏系統注重程序的訴訟主義。新加坡的法律制度是建立在英國的法律制度的基礎上的,這包括了英國的習慣法和衡平法。所以,新加坡法律制度中的法律原理、法理學、法律組織的結構、法律門類的原則及法庭程序等都和英國的相似。
區別,英國實行的是君主立憲制,新加坡實行的是議會共和制,這就決定了,英國是典型的不成文憲法也是柔性憲法國家,新加坡有憲法典,所以新加坡是成文憲法國家,剛性憲法國家。
英國司法組織因襲歷史的傳統,體系比較錯綜復雜。法院大部分也不是由固定配屬的法官組成,而是由一定等級的法官(法官等級森嚴)到院組成法庭進行審判。英國法院的審級基本上劃分為基層法院、最高法院和上議院三級。專門法院有軍事法院和行政法庭。新加坡的司法權力屬於最高法院及通過成文法規定設立的基層法院。憲法本身對法院體制沒有規定,實際上司法體制基本上是沿襲英國的制度,並通過議會法律加以規定。法院體制分為三級,即基層法院、最高法院和英國樞密院。
G. 初一地理
東南亞總共有11個國家: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汶萊和東帝汶,其中東帝汶是經全民公決後,於2002年5月20日從印尼獨立出來的,是東南亞最年輕的國家。
東南亞總面積447萬平方公里。總人口約5.3億,大部分為黃種人,包括有屬於漢藏語系、印地語系、南亞語系、南島語系的多個民族。其中人口較多的有爪哇族、京族(越族)、泰族、緬族、老族、高棉族、蘇祿族等。華僑、華人約3000萬人,是世界華僑、華人最集中,人數最多的地區之一。新加坡的華人比例佔70%以上,其次是馬來西亞,約佔30%。東南亞人口分布不均勻,主要集中於沿海平原、大河兩岸平原、河口三角地區和島嶼,雨林地帶則人口稀少。
東南亞國家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是印尼,其陸地面積約有190.44萬平方公里,人口約2.1億,是東南亞名副其實的大國,人口居世界第四位,僅次於中國、印度和美國;面積最小的國家是新加坡,一個國家就是一座城市,其面積僅600多平方公里,架車一天可以跑遍全國。新加坡雖然面積是最小的,但人口卻約有400萬,比擁有5767平方公裡面積的汶萊要多的多。汶萊只有30多萬人,是東南亞人口最少的國家。
東南亞位於亞洲的東南部,方位:東經93°~141.5°,北緯25°~南緯10°,跨越赤道,大部分為熱帶地區,北接中國大陸,南望澳大利亞,東瀕太平洋,西臨印度洋,並與孟加拉、印度相毗鄰。東南亞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連接三洲(亞洲、非洲、大洋洲)、兩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的馬六甲海峽,長約900公里,最窄處僅37公里,是東北亞經東南亞通往歐洲、非洲的海上最短航線和必經通道,歷來為兵家和商人必爭之地。
東南亞地理歸納起來有兩個突出的特點:
一是「熱」。「熱」就是熱帶。東南亞所處的緯度比較低,大部分在北回歸線以南、赤道的附近,四季如夏,終年炎熱,常年氣溫在25℃~30℃。最冷月和最熱月的溫差很小,在赤道附近不足2℃。一天24小時內的日夜溫差要比一年的溫差大得多。
二是「海」。除寮國外,東南亞國家都是沿海國家或島國。印尼是「萬島之國」,有1萬多個島嶼。菲律賓是「千島之國」,有7000多個島嶼。汶萊則位於加里曼丹島的馬來西亞的沙撈越地區。
全長4400多公里的湄公河,不僅是東南亞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最重要的國際河流之一。它發源於中國青藏高原,流經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從越南入海,流經國家的數量僅次於歐洲多瑙河。
東南亞國家的政治體制是多種多樣的,當今世界的基本政治體制類型都可以在東南亞找到。細致劃分,則主要有如下5種類型:
1.人民代表制國家:越南、寮國
在東南亞11個國家中,有9個資本主義國家,另兩個是社會主義國家——越南和寮國,這兩國都是實行人民代表制度和共產黨一黨領導。
1945年越南宣布獨立後,1946年頒布了第一部憲法。越南最近一部憲法是1992年頒布的。憲法規定,越南是社會主義國家,是以工人、農民、知識分子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國家;經濟方面是社會主義方向的市場經濟,以公有制經濟成分為主導,各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國家實行人民代表制度,一切權力屬於人民;國會是人民行使權力的最高權力機關,它集中了立法、行政、審判、檢察等權力;其下,政府負責行政管理工作,最高人民法院負責審判工作,最高人民檢察院負責檢查法律的執行工作;國會選舉國家主席;國家主席作為國家的代表,不向任何機關負責。憲法還規定,越南共產黨是越南國家和社會的領導力量。目前越南實行共產黨一黨執政制。雖然越南允許其他政黨的存在,歷史上越南也曾存在過一些政黨,但近年來已先後消亡,最後僅存越南共產黨。越南共產黨成立於1930年,全國目前有250多萬黨員。
近年來,越南在進行經濟改革的同時,也在逐步推進政治體制的改革,加上越南一直來與外部世界有較為廣泛的聯系,可以說越南的政治民主化進程是比較快的。
寮國的政治體制與越南類似。執政黨為寮國人民革命黨。
2.議會共和制國家:新加坡、東帝汶
新加坡共和國是東南亞兩個實行議會共和制的國家之一。1965年,新加坡從馬來西亞聯邦獨立出來,同年12月,頒布了新加坡憲法。憲法規定,總統為國家元首,由國會選舉產生;新加坡的國會是一院制;新加坡實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立法機構由議會和總統組成;內閣是新加坡行政權力的執行機構,由總理、副總理、各部部長組成,總統委任國會中多數黨領袖做總理。根據總理提名,總統任命內閣部長、最高法院院長、法官、總檢察長。總理、部長都必須是國會議員。新加坡是一個城市國家,沒有地方政府。新加坡雖然是一個多黨制國家,但一直都是人民行動黨一黨獨大,建國後該黨一直是新加坡的執政黨。該黨主張從嚴吸收工商界、高級知識分子等各界優秀人士為黨員。
新加坡是一個權力較為集中的國家,但由於實行較嚴格的法治,加上領導層聚集一批能潔身自好的社會精英,所以新加坡自獨立以來的30多年中,既能保持一個較高的經濟增長,又能有效地懲治腐敗,真正做到廉潔高效。
東帝汶在2002年3月22日頒布的《東帝漢民主共和國憲法》中規定,東帝廣由總統、國民議會、政府和法院組成國家權力機關。總統通過直接選舉產生,是國家元首和武裝力量的最高統帥,任期5年,只可連任一屆;國民議會由52——65名議員組成,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5年,代表全體公民行使立法、監督、政治決策權;政府是國家最高行政機關,由總理、各部部長和國務秘書組成。總理作為政府面腦,由議會選舉中得票最多的政黨或占議會多數的政黨聯盟指定,由總統任命;法院代表人民行使司法管轄權,職權獨立。最高司法法院院長由總統任命。
3.總統共和制國家:印度尼西亞、菲律賓
東南亞十一國中,有印尼和菲律賓兩個國家實行總統共和制。
印尼獨立以來雖然先後頒布了3部憲法,但目前他們仍然使用1945年宣布獨立時制定的憲法。該憲法確定了印尼建國的五項原則(潘查希拉):第一,至高無仁的神道;第二,公正文明的人道;第三,印度尼西亞的統一;第四,協商和代表制指導下的民主;第五,社會公正。印尼的國家機構包括:人民協商會議、總統、國會(人民代表會議)、最高評議院、最高法院、國家審計署等。印尼代議制度的特色是同時實行人民協商會議制度和人民代表會議制度。人民協商會議是印尼的最高權力機構,由700人組成,其中500名為國會議員,另200名由總統指定的135名地方代表和65名社會和群眾組織代表組成。人民協商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制定和修改憲法,制定國家的基本方針政策,選舉和罷免5年任期的正副總統。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並兼武裝部隊最高統帥。總統及其領導下的內閣向人民協商會議負責,而不向國會負責。人民代表會議是印尼的立法機關,負責日常的立法工作,實際上與國會差不多。
菲律賓也是總統共和制國家。與印尼不同的是,菲律賓總統由全國選民選舉產生,任期6年,不能連選連任。菲律賓的立法機構是國會,由參眾兩院組成。兩院均有立法權,而眾議院的權力更大一些,有關撥款、稅收等重要法案均由眾議院提出。
4.君主制國家:泰國、柬埔寨、馬來西亞和汶萊
東南亞11國中,有4個國家實行君主制。其中汶萊是絕對君主制,泰國、柬埔寨和馬來西亞是君主立憲制。
(1)君主立憲制:泰國、柬埔寨、馬來西亞
1932年,泰國國民黨發動政變,使泰國君主制發生了重大變化。此前是實行君主專制,此後則建立了英國式君主立憲制。經過多次修改的憲法規定,國王是國家元首,兼武裝部隊統帥和宗教最高護衛者。國王根據國會提名任命內閣總理,根據總理提名任命各部部長。國會由上、下議院組成,是國家的立法機構。國家的行政機構是內閣,內閣總理享有實權,對國會負責。泰國的法院代表國王行使司法權,但受政府的司法部和司法委員會管轄和監督,不過其業務是獨立的。最高法院的判決是最終判決,如果被告不服,可向國王上書懇求減免刑罰。雖然泰國國王沒有實權,但由於泰國的傳統和宗教以及國王自身的奉獻精神,使得國王在社會生活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和作用,其地位和威望往往在泰國政治生活關鍵的時候發揮作用。
1970年朗諾政變前,柬埔寨一直是個君主制國家。政變後實行總統共和制。民主柬埔寨時期,搞了一段「極左的社會主義」。1993年大選後,柬埔寨又恢復成為一個君主立憲制國家,人們稱之為「柬埔寨第二王朝」,西哈努克再次成為柬埔寨的國王。
馬來西亞也是一個君主立憲制國家,但與泰國和柬埔寨不同,馬來西亞是一個聯邦制國家,由9個蘇丹州和4個州組成,因此象徵國家最高權力的馬來西亞國家元首是在9個世襲蘇丹中輪流選舉產生的。國家最高元首擁有最高的立法、行政、司法權,並兼聯邦武裝部隊總司令,根據議會提名任命總理等。聯邦議會、內閣和最高法院分別是馬來西亞的最高立法、行政、司法機構。
(2)絕對君主制:汶萊
與東南亞其他三個君主制國家不同的是,汶萊是一個馬來穆斯林的絕對君主制國家。最大的特點就是,君主擁有絕對的權力。汶萊憲法規定,世襲的蘇丹為國家元首,擁有立法、行政、司法全部權力。蘇丹本人兼任首相和國防大臣。擁有實權的財政大臣、外交大臣均由親王擔任。
5.軍政府國家:緬甸
1948年緬甸獨立後,曾經一度實行議會制。1962年,副總理兼國防部長奈溫發動軍事政變,成立了以奈溫為首的「革命委員會」,解散議會,終止執行憲法。1988年奈溫辭職,以緬甸國防軍總參謀長蘇貌為主席,組成「國家恢復法律和秩序委員會」接管了全國政權。1992年,國防軍副總司令丹瑞取代蘇貌成為國防部長。1997年,丹瑞把「國家恢復法律和秩序委員會」改為「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由19人組成,丹瑞任主席,是緬甸的國家元首,國防軍總司令貌埃為副主席,欽紐為秘書長。
東南亞有很多熱帶自然風光、有很多美麗的沙灘和島嶼,以及許多名勝古跡和獨特的風土人情。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旅遊者。並且,離中國不遠,費用較便宜。所以這些年來,東南亞的旅遊業迅速發展。而且在新馬泰以有許多華人華僑,因此新馬泰在我國已成為國際旅遊的熱線之一
H. 發達國家中有沒有集中政治的國家
西方標准意義的民主國家沒有中央集權制,因為中央集權制這一條就不符合發達國家,比如阿聯酋等中東國家,他們政教合一,這一條就被否決了。
新加坡是一黨執政,但是我覺得他也應該算是民主意義的國家。 但是新加坡打死都不承認自己是發達國家。
還有是我覺得一個民主化的國家,應該是國民普遍具有高度開啟的民智,收到高度普及的教育。國民生活水平,國家經濟達到一定程度時候,才能開始民主化進程。 反之一個低素質的國家,即便釋放民主,也會居心叵測的人利用,社會動亂。 你可以參考法國大革命,法蘭西動盪了60年。以民主意義犯罪,公民攻擊,誣陷誤解。 人民忘記了,為何民主,民主的目的。 為了民主而民主,所有不同聲音都要被打倒,都是跟民主作對。 可民主的本質就是要求同存異,要有不同聲音。
所以我覺得阿富汗那樣的民主根部算不上真正意義的民主,偽民主,不過是美國操縱的國度。就猶如朝鮮是共產主義培養的試驗田一樣。 阿富汗想維持這種民主,必須認美國這個乾爹,否則他的偽民主根本進行不下去。
I. 現有君主卻不實行君主立憲制的國家
有的。當今世界還有君主專制的國家。
實行君主獨裁的政體形式。主要特點是:君主擁有無限的權力,他的意志就是國家的法律,臣民必須絕對服從。君主依靠官僚軍事機構,維護其專制統治,對人民進行殘酷的剝削和壓迫。
現今實行君主制(君主專制制)的國家:
汶萊達魯薩蘭國、不丹王國、科威特國、沙烏地阿拉伯王國、巴林王國、卡達國、阿曼蘇丹國、約旦哈希姆王國、摩洛哥王國、史瓦濟蘭王國、賴索托王國、梵蒂岡城國、馬爾他騎士團、湯加王國。
J. 新加坡總理怎麼跟君主制差不多啊!
網友在看待新加坡問題時,可以引申反問,是否可以同樣眼光看待中國主席政制和君主制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