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加坡回中國為什麼會過北極
A. 孟晚舟的轉機為什麼要繞道北極而不是一直飛到中國
摘要 該航線並非常見的直飛中國的北太平洋航線,而是穿越北冰洋借道俄羅斯南下抵達深圳,這樣就避開了常用航線要穿越的阿拉斯加和日韓空域,繞開了美國的勢力范圍。
B. 為什麼要保衛北極地區航線
北極航線開辟對世界航運格局的影響 摘 要:伴隨著全球氣溫逐步上升,北冰洋海冰持續消融,北極航線的開辟逐漸成為可能,而北極航線的開辟帶來的利益幾乎都是國際性的,所以北極航線的開通必然會給現有的世界航運格局帶來一定的影響。本文首先介紹了北極航道的概況,隨後對北極航道通航對世界航運的格局可能產生的影響進行分析。 關鍵詞:北極航線 航運格局 格局變化 1.前言 2009年,德國布魯格航運公司的兩艘貨船,在沒有俄羅斯破冰船開道的情況下,順利完成了東北航線的整個航程。2013年,我國極地科考船「雪龍號」也首次順利走通了東北航線。2016年,我國交通運輸部海事局編寫的《北極航行指南(西北航道)2015》正式出版發行,為中國籍船舶航行北極西北航線提供了全方位的航海保障信息服務,如航線、海圖、海冰和氣象等。以上都證實了隨著全球逐漸變暖,北冰洋海冰持續消融,北極航線的通航將在未來成為可能。各國尋求海洋戰略的利益主要是沿著海上的航線進行的,所以北極航線的開通必然會給現有的國際航運格局帶來一定的影響。 2.北極航線的概述 2.1綜述 當前,北極航線主要由"西北航線"和"東北航線"構成。 東北航線大多數航段位於俄羅斯北部沿海的北冰洋離岸海域,從北歐開始,向東穿過北冰洋巴倫支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新西伯利亞海和楚科奇海五大海域直達白令海峽。東北航線連接了五大海域的海峽多達58個,其中較大型的海峽有10個。 西北航線大多數航段位於加拿大北極群島水域,以白令海峽為起點,向東沿美國阿拉斯加北部離岸海域,穿過加拿大北極群島,直達戴維斯海峽。這條航線在波弗特海進入加拿大北極群島時,分成2條主要支線,一條是穿過阿蒙森灣、多芬聯合海峽、維多利亞海峽到達蘭開斯特海峽;另一條是穿過麥克盧爾海峽、梅爾維爾子爵海峽、巴羅海峽到達蘭開斯特海峽。 2.2 北極航線的發展前景 根據美國《科學》雜志的一份最新報告,全球變暖已經逆轉了北極的自然降溫趨勢,當前,北極地區的平均地表氣溫上升是全球平均地表氣溫上升的兩倍。2004年,北極科學委員會有關報告預計北極在下一世紀氣溫會上升4-7℃。這種氣候變化將帶來足夠大的改變。隨著北極冰川消融,阻止北極航線通航的主要要素海冰正在逐漸削減甚至不再構成影響。北極航線從全年冰封的狀況到這些年有些航段區域每年的通航時間已能達到35到70天左右,在不遠的將來,位於地球北端的這條航線會因為冰塊的消失而變得暢通無阻。一旦北極航線開通,目前亞歐(太平洋-大西洋)大約為1.3萬英里的遠洋航線可縮短至大約8千英里,減小5千英里。北極「黃金水道」的開通在縮短了航運時間的同時,也節省了燃料和破冰引航費用,全部航程可節約近百萬人民幣的成本,對世界航運具有重要意義。 2.3北極航線的發展局限 雖然北極航線里程時間少了許多,但是從經濟的層面上說,這只是亞歐大陸兩端的經濟成本減少,並不是整條航線成本的減少。航運鏈的貿易量就像是滾雪球,因為成本低,可以有更多的資本流入,有更多的人從事這個鏈條,從而成本更低。而北極航線除摩爾曼斯克之外,其他港口基本上沒有重大的價值。假使美國,俄羅斯,加拿大在北極沿岸開發幾個大型沿岸港口,那麼還要在北緯70°到北緯80°之間建立幾個大型貨物集散地,幾條大型鐵路運輸網路,以及相關一系列的配套措施,這樣才能把貨物從集散地輸送出去內地。而這種成本一般會比較高。另外,北極航道上的各種保障設施遠沒有建立起來,沒有多少保險公司會為北極航道的運輸船提供保險。 同時,東北航道位於俄羅斯東部的專屬經濟區,依據俄羅斯海事河運管理總署規定,一切經過東北航道的船舶必須讓俄羅斯船舶為其提供破冰和導航服務。而西北航線目前仍存在爭議,1973年,加拿大一直聲稱這條航線是它的國內線路,並對此擁有主權。然而,美國和俄羅斯卻不贊同其將西北航線占為己有。 綜上,北極航道目前相對於傳統的幾條航道目前來說競爭力還不夠大,只能是在未來各方面發展成熟後能夠成為一條真正的航線捷徑。 3.北極航線對世界航運格局的影響 3.1對目前國際航線及港口的影響 首先,主要航線數量增多,拓展了世界航運格局的范圍。北極航線位置優異,是歐、亞、美三大洲的交流快速通道。這條新參加國際航運格局的航線能夠銜接上海、釜山、鹿特丹、紐約等本來國際航運格局中的主要節點,接近國際經濟發達地區,避開了馬六甲海峽、蘇伊士運河,一旦全線通航必將分擔較大的運輸量,變成新一代海上交通大動脈。北極航線航程短,便於加快運輸,縮短周轉周期,推動北方航運活動的發展。這將逐漸吸引貨運基地往北極航線四周移動,這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巴拿馬運河及蘇伊士運河的貨運量和戰略地位,削弱其重要性,使航線網路蔓延到北部地區會集。 其次,港口主體地位的改變,北極航線的開通增加了上海、青島、釜山等部分東北亞港口及鹿特丹、漢堡、不來梅等歐洲港口的貨運量,減少了對香港和新加坡等地的運輸量,但不會使其失去中心地位。北極航線加強了主要港口之間的聯系,使其聯絡更為嚴密,特別是上海、鹿特丹等重要港口,運送循環加速,核心作用進一步凸顯。在幾大重要港口之間的競爭也將會愈加劇烈,為了防止聚集在周邊的港口或區域被別的核心港口操控,各個核心港口都將更注重每個聚集在四周的小港,以團隊協作的方式,組成一個團隊,相互對抗和競爭。 3.2 對世界航運大國及地區的影響 北極航線的開辟將加強北極地區的整體實力,環北極國家或近北極國家也許會構成新的集群,北極航線也許會變成國際航運格局中新的重點區域。在北極航線的影響下,國際航運格局開始對各種力量進行重新分化、組合,正如國際的多極化發展趨勢,航運市場也在朝向全局多極化、區域一體化發展,全局上構成以上海、鹿特丹、新加坡等港口為中心的多個集群,局部上構成集群內物流、效勞和信息網路化為發展的趨勢。在國際航運格局中,各集群的競爭趨於良性模式,如歐盟經濟共同體將傾向於向東擴張,通過北極航線與亞太市場建立更加緊密的聯系,從而刺激亞太經濟圈的發展並與之競爭。 北極航道開辟不只會直接改動原有的國際海洋貨運格局,還將使北極區域的戰略位置全體提高。新路線將引領沿線經濟發展,催生一些新的居民點,推進現有港口、城市規模強大,航線通過的國家在國際上的地緣政治影響力也將隨之加強。同時,新航線將分散一部分原有航道的交易途徑,降低原有的全球航線的地位,航線所在國的影響地位也將受影響。地球中路戰略位置降低,北極區域戰略位置抬升,北極沿岸港口區域將鼓起新的國際航運基地。北極區域戰略位置將會上升,其沿岸港口地區將興起一個新的國際航運中心,這種改變將造成世界重心向北方偏移,在一定程度上,也會給國際海上貿易帶來重心上的轉移,從而對區域和國際局勢造成深遠的影響。以軍事角度來看,北極航線的開通為冰川的融化部分地區提供了大型軍艦航行的可能性,具有新的戰略意義。 3.3對當前航運技術的影響 北極航運技術創新,將構成世界航運新格局。北極航線的開通將激發冰河導航技術的創新,各國破冰船開發的技術使得破冰船逐漸向著建造結構穩固、成本低、運輸量大、安全性高的方向發展,並培訓船員熟練操作船舶在冰區航行的技能和經驗。另外,北極航線的開辟日程的推進也促使著相關地區海圖技術革新和標准擬定,依據實地勘測,立即更新動態海圖系統。科研人員加大了對冰區導航雷達系統的開發,對船舶的航線進行監控和精確定位,當冰區導航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會降低航運成本,北極航運保險產業將逐漸發展完善,_些變化又將反作用於北極航線,推進北極航線的商業通航,推進國際航運格局演化。 來源:珠江水運
C. 北極航道的開辟意義
在環球海上航行中,只能通過巴拿馬運河或蘇伊士運河來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甚至需繞道非洲南部好望角,與這些航線相比,北極航道一旦開通將大大縮短航程,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如日本的集裝箱從橫濱到荷蘭的鹿特丹港,經非洲的好望角需要航行29天,若經新加坡的馬六甲海峽、經蘇伊士運河需要22天,但如果同樣的船舶採用北極航線,則僅需15天就可以到達。
此外,北極航道一旦開通,還可減輕馬六甲海峽、蘇伊士運河日益嚴重的擁堵,避開日益猖獗的索馬裏海盜的威脅。
江南社會學院陸俊元教授分析認為,北極航道開通不僅會直接改變原有的世界海洋運輸格局,還將使北極地區的戰略地位整體提升。新航線將帶動沿線經濟發展,催生一些新的居民點,促進現有港口、城市規模壯大,航線經過的國家在世界上的地緣政治影響力也將隨之增強。
同時,新航線將分散一部分原有航道的貿易貨物,降低原全球航運線的分量和地位,航線所在國的影響和地位也將受影響。地球中路戰略地位下降,北極地區戰略地位抬升,這種變化將導致世界重心向北方偏移,一定程度上改變世界格局。
D. 新加坡回中國需要隔離嗎
從新加坡回中國肯定是要隔離的,貝體隔離多少天毎個城市都不一樣,我有朋友剛回國,正在隔離中,你要先查詢好你要去的城市需要隔離多少天。
E. 影響氣候的因素-北極地區人住冰屋-新加坡很炎熱地理事件
世界上不同地區都受不同氣候的影響,復雜的氣候因素造成不同地區之間的差異,隨著緯度的變化和受太陽直射的影響,地球自西向東自轉的過程當中,不同地區地表受熱不均,就會出現你所說的那種情況。
另外,由於受不同氣候的影響,不同地區的人們生活習俗就會有所不同。因為北極地區所處的緯度比新加波要高,新加坡屬於東南亞國家,所以新加坡要比北極地區要熱,不知道這樣說你明白了沒有。
F. 中國和美國在同一緯度上,為啥美國會往北極方向飛
因為在地圖上看來,並不是直接一條直線連接最近,我們平常看的地圖本來就是規范的,所以你會認為直接從太平洋飛過去更近,實際上從北極飛過去才是最近的。
G. 新加坡和中國中間隔著什麼洋或洲
新加坡屬於東南亞南部,和中國之間隔著南海。
新加坡,全稱為新加坡共和國(英語: Republic of Singapore),舊稱新嘉坡、星洲或星島,別稱為獅城,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政治體制實行議會制共和制。新加坡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為鄰,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國土除新加坡島之外,還包括周圍數島。
14世紀,新加坡屬於拜里米蘇拉建立的馬六甲蘇丹王朝。19世紀初被英國占為殖民地。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被侵略的日軍佔領。1965年,新加坡正式獨立。
新加坡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促進種族和諧是政府治國的核心政策,新加坡以穩定的政局、廉潔高效的政府而著稱,是全球最國際化的國家之一。
新加坡是亞洲的發達國家,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其經濟模式被稱作為「國家資本主義」。根據2014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排名報告,新加坡是繼紐約、倫敦、香港之後的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2]也是亞洲重要的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3]新加坡是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成員國之一,也是世界貿易組織(WTO)、英聯邦(The Commonwealth)以及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APEC) 成員經濟體之一。
H. 從新加坡到中國海路經過的國家有哪些
印度尼西亞,越南,緬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