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財政支出都花在哪裡了
『壹』 關於新加坡!
朋友,我也是去過新加坡待了很N久,這個國家東西不想多說,隨便搜搜有的是,而且相信你也知道的很多,說點實際的吧:
1.你去新加坡是讀書嗎?
2.聽你口氣說去面試,是不是申請了這邊的公立大專,還是那兩所本科?可以說清楚好幫你看看,呵呵。
3.不過,如果是公立的學校,不管大專還是本科那都還好,起碼是很正規的。
4.如果是私立,那文章可就多了,老子是吃過虧的人,現在一樣照混了過來。
5.真是去留學的話,可以詳細聊聊 ,實在有很多可以分享的,玩樂也是,呵呵
最後,那邊的官方語言雖然是英語,但是完全不用擔心,講國語是可以通行全國的,你所說的英語面試,告訴你,別嚇著自己,越是正規的學校,口語面試越是人性化的,人家都是很牛的外教,才不會刻意刁難我們這些英語的菜鳥,你只要把自己基本情況准備好,求學動機,大概的學習方向之類的英語弄熟點,到時千萬不要緊張,慢慢說,人家都是說的很簡單很清晰的,你不要太卡就好了。
反正我所知道的身邊的人去參加公立大專面試,都是很容易的,沒你想的那麼恐怖,只是那個入學考試和以後全英教學,做作業之類的,那個英語就比較難,而且比較難過,一學期掛三科那就完蛋了,但是這里公立學校的獎學金是想但誘人的,如果你成績好,前30名,那既可以免去70%的學費還可以每月領到一大筆的獎學金,是政府補貼給你生活用的,一般5000-7000人民幣左右,不過要簽合同,你畢業後要留在那裡工作3到5年,期間可以申請綠卡,但是想畢業就回來那就得補回學費.......
再給你一個必須記住的論壇網站吧《http://bbs.sgchinese.com/》,這里都是自己人,是早年中國都留學學子弄得,你在新加坡遇到所有問題,前人們都知道,在這里都可以找人咨詢,在外靠朋友啊!
PS:在那裡不要隨意簽合同,一定要自己弄明白再簽,不然很吃虧的。
『貳』 財政支出包括哪幾個方面
國家財政將籌集起來的資金進行分配使用,以滿足經濟建設和各項事業的需要。
主要內容包括:
1、基本建設支出;
2、企業挖潛改造資金;
3、地質勘控費用;
4、科技三項費用;
5、支援農村生產支出;
6、農林水利氣象等部門的事業費用;
7、工業交通商業等部門的事業費;
8、文教科學衛生事業費;
9、撫恤和社會福利救濟費;
10、國防支出;
11、行政管理費;
12、價格補貼支出。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5-06,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叄』 財政赤字超預算6000多億,這些錢都去哪兒了
財政赤字是財政支出大於財政收入而形成的差額,由於會計核算中用紅字處理,所以稱為財政赤字。它反映著一國政府的收支狀況。財政赤字是財政收支未能實現平衡的一種表現,是一種世界性的財政現象。財政赤字即預算赤字,指一國政府在每一財政年度開始之初,在編制預算時在收支安排上就有的赤字。若實際執行結果收入大於支出,為財政盈餘。
預算赤字和財政赤字同義 兩者無區別
『肆』 國家的財政支出主要用於那些方面
主要下是四個方面:
一是保證國家機器正常運轉、維護國家安全、鞏固各級政府政權建設的支出,如行政管理、國防、外交、公安、司法、監察等方面的支出。
二是維護全社會穩定,提高全民族素質,外部社會效應巨大的社會公共事業支出,如社會保障、科技、教育、衛生、文化、扶貧等方面的支出。
三是有利於經濟環境和生態環境改善,具有巨大外部經濟效應的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的支出,如水利、電力、道路、橋梁、環保、生態等方面的支出。
四是我國目前經濟正處在轉軌時期,在市場機制還不完善的條件下,國家對宏觀經濟運行還應有必要的調控,財政也要留有一定的財力,對經濟活動進行適當的干預。
財政支出通常是指國家為實現其各種職能,由財政部門按照預算計劃,將國家集中的財政資金向有關部門和方面進行支付的活動,因此也稱預算支出。
『伍』 談談你對新加坡文化的認識
提起新加坡,人們腦海中馬上出現一個小國的概念。的確,新加坡國土面積只有700平方公里,相當於中國一個縣。人口只有500萬,相當於中國一個地級市。然而,這個小國不尋常。
國土雖小眼界寬
小小新加坡擁有世界最大的機場。機場大,說明其空運發達,新加坡航空公司的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在國際上是出名的。當然這也是讓國土太小給逼的,新加坡彈丸之地,國人只要活動活動就得出國。也正因此,新加坡在世界上100多個國家享有免簽待遇,居民拿起護照就可以隨時走向五洲四海,比我們方便多了。所以,新加坡人雖然是「小廟的和尚」,但卻常見大世面。
小小新加坡還擁有世界數一數二的港口。港口大說明航運發達。馬六甲海峽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黃金水道,七大洲四大洋的船隻都要經過這里,而新加坡正遏馬六甲海峽入口,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憑此地利,新加坡制定了自由港政策,不管哪裡的船隻到來,均免收關稅。這樣看似吃虧了,但卻得到大便宜。自由港吸引了大量船隻到來,人員要在這里休整消費,給養要在這里采買補充,船隻要在這里維修保養,貨物要在這里加工包裝,費用要在這里結算存儲,這能帶來多大的經濟效益!依託自由港政策,沒有任何天然資源的新加坡發展起了發達的服務業,主要包括物流、商務、交通、通訊、金融、膳宿六大門類。依託這些服務業,新加坡確立了其亞洲金融中心、航運中心、貿易中心的地位。
凡事利弊兼有。新加坡經濟外向度太高了,高度依賴國際市場。如今,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世界經濟復甦乏力,新加坡經濟也大受影響。聰明的新加坡人認識到,金融中心、航運中心、貿易中心也不是高枕無憂。他們要把新加坡進一步發展為更先進的世界理財中心,把錢交給我,幫你投資增值,提前規避金融風險,實現資本效益最大化。可想而知,這一計劃實現,新加坡的經濟能力又會「新加一坡」。
建國雖晚成就大
新加坡1965年才「被迫獨立」。她本是馬來西亞聯邦的一個州,因為主體民族馬來族和少數民族華人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被心胸狹隘的馬來西亞政府趕出聯邦。面對一個地寡物缺,連淡水都依賴馬來西亞進口的小島,新加坡舉國上下一片悲觀迷惘,開國總理李光耀曾經淚流滿面。但是,新加坡人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以非凡的勇氣和智慧艱苦奮斗,僅僅二十年,就把自己的國家建成了亞洲金融中心、航運中心和貿易中心,躋身「亞洲四小龍」,人均GDP超過5萬美元,相當於我國人均GDP的10倍。 更可貴的是,新加坡的發展成果惠及到了全體人民,國富民也不窮。全國80%以上的人民居住在政府提供的公共組屋裡,其他20%的人民居住在自己花錢購買的別墅里,「居者有其屋」達到百分之百。他們建立了覆蓋全體國民的「中央公積金」,強制僱主為雇員繳納。只要參加工作,無論在企業還是在政府,僱主就要在雇員工資之外繳納一定比例的公積金。這份公積金平時可用來看病、購房,退休後用來養老。親眼看到,上至政府總理、部長等要員,下至導游、售貨員等普通百姓,談及自己的國家和生活,滿臉洋溢著自豪和滿意之情。
新加坡的政治建設也很出色。雖然建國47年來一直由人民行動黨一黨執政,但黨群關系密切,官民關系和諧,官員尊重百姓,百姓信任官員。政府廉政建設聞名於世,據透明國際2010年發布的「世界各國清廉指數排名榜」,新加坡與丹麥、紐西蘭並列世界第一。
在對外關繫上,新加坡八面玲瓏,與不同國家都保持了友好關系,沒有一個死敵。在政治和軍事上,基本上與美國是盟友,但在經濟、文化上又與中國保持著密切關系,中國是新第三大貿易夥伴,新加坡是我國第七大外資來源國。他對近鄰馬來西亞保持著戒備心理,以至於小小國家也保持著自己的陸海空三軍和全民兵役制,但又維系著表面的和諧尊重,僱傭大批馬來勞工。他們不忘曾被英國殖民、日本佔領的歷史,但又留在英聯邦內,把日本作為重要邦交國。在東盟內部,新加坡更是舉足輕重,扮演著出謀劃策的軍師角色。
不能不說,無論是經濟還是政治,無論內政還是外交,新加坡都是一個比較成功的國家。但也不是完美無缺,比如有些輿論認為,新加坡民主化不夠,一定程度上是威權政治,甚至就是人治;
同時,新加坡貧富分化也成擴大化趨勢,最富的20%與最窮的20%財富佔有量已經達到20:1。新加坡國民也有很多不滿情緒,只是不敢亂說。如果新加坡千萬般好,為什麼還有那麼多新加坡人移民海外呢?
資源雖少活力足
在新加坡,常常聽到他們說這樣一句話:新加坡沒有什麼資源,唯一的資源是人才!確實如此,新加坡人不簡單,吃苦耐勞的華人秉性、仁愛忠孝的儒家傳統、新銳開放的世界眼光、理智冷峻的西方文化融合一起,形成了獨特的新加坡主體國民素質。 我們看到,新加坡的幹部隊伍年輕而又老練,嚴謹而又謙和。新加坡駐華使館的工作人員好像是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但都獨當一面,工作嫻熟,很多問題當場決斷,用不著請示領導。後來得知,連駐華大使都是「70後」,已經有了在兩個國家當大使的經歷!而與我們對口的新加坡社會發展部部長,內閣重要成員之一,今年只有42歲。他們雖然年輕但不輕狂,很有涵養。會場上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細節,從攝像機前經過時,新加坡人都要低低的彎腰,以免擋住鏡頭。女士們多穿緊身的西裝裙,腳踩高跟鞋,彎腰曲腿行走很費勁,簡直是一點點向前挪動,但沒有一個遷就自己。而我們的同仁們,大多不管這些,昂然而過。
在對外貿易中,存在這樣幾個等級:資源輸出,勞務輸出,商品輸出,資本輸出,技術輸出,管理輸出,價值輸出。越往後,越是高端行為,越需要底氣和實力,同時效益回報也越是豐厚。新加坡沒有自然資源,勞動力緊張,製造業不發達,於是直接從資本輸出、技術輸出和管理輸出切入,近年尤其是管理輸出。在中國,新加坡就有蘇州工業園、天津生態城、廣州知識城、新川工業園等合作項目,哪一個都經營得很好,都是當地的重要經濟支柱。這些項目內容不盡相同,但共同之處都是,新加坡不提供原材料、不提供勞動力、也不怎麼提供市場,只提供管理和技術支持,也就是在別人的地盤上、消耗別人的資源、利用別人的勞動力賺自己的錢!這不是誰都能做到這一點的,背後支撐的是人才。人和人外表都一樣,不同的是頭腦。沒有頭腦的只能是人,有頭腦的才是人才。新加坡擁有的是後者,所以才能玩高難動作,做大事業。
人才來源於教育基礎和制度環境。新加坡無論是在開國之初的困難時期,還是現在的發達時期,一直把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幾十年來,新加坡公共財政支出中,教育經費一直保持20%的份額。韓國(15%)、日本(10%)、英國(12%)和美國(15%)也很重視教育,但財政支出比例都不及新加坡。我國沒有公布教育支出占公共財政的比例,只是說把佔GDP的4%作為努力目標。新加坡教育經費中,50%用於小學、中學教育,45%用於大中專教育。這一點也同我們不一樣,我們花在基礎教育的費用太少,直到成為世界第二經濟體的今天,我們有的小學還需要學生從家裡帶課桌!在教育方向上,他們重視素質教育和能力的培養,特別注重同世界接軌。新加坡國父李光耀以其世界眼光和前瞻思維,強力推行雙語教育,不管哪個民族,除了本民族語言文字之外,必須把英文作為通用語言文字。新加坡人在小學期間,就有33%的時間用來學習英文,小學畢業生都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中學時期的數理化教材,都是英文版本,中學畢業生就能看懂英文科技書籍,為世界公民奠定了第一塊基石。聽新加坡朋友說,他們從小學開始,就注意發現和著力培養那些天資聰慧、德才兼備的優秀學生。一進中學,就分普通班、快捷班和特別班,對特別班學生悉心栽培,直至他們考上耶魯、劍橋一類的世界名校。獲得博士學位後,再將他們召回國內,供職於政府或者大公司。現在,新加坡的政府官員和公司高管中,很多就是這些精英人才。除了培養人才,還撥出重金招攬海外人才。實在不能為我所有,也要為我所用。比如很多諾貝爾獎得主,常常被請到新加坡做訪問學者,傳道授業解惑。
電影《天下無賊》中,連葛優扮演的賊王都說:21世紀最重要的是什麼?是人才!新加坡沒有別的資源,只有人才資源,可持續發展是沒有問題的了。但他們也有他們的憂慮,那就是人口出生率連年下降,人口少了,人才還會多嗎?所以他們特別歡迎外國人才,尤其是華人人才移民過去,畢竟都是同文同種啊。
『陸』 「十一」中國遊客新加坡移動支付是他國的三倍,他們的錢主要花費在哪些方面了
」十一」中國遊客新加坡移動支付是他國的三倍,他們的錢主要是在聖淘沙島上、新加坡國家動物園、美羅和Robinson旗下的百貨商場及多家小商販中心進行支付寶或微信支付了。當前新加坡80%的交易行為仍然是使用現金支付,但新加坡已經在逐步推廣二維碼支付,並計劃實施統一的二維碼標准,解決不同人群在接觸二維碼支付時遇到的各種麻煩。
繼2015年與支付寶合作後,新加坡一共有600多家超市、便利店葯、妝店從2018年11月1日起成功接入微信支付。目前,中國遊客可以在包括新加坡旅遊景點之一的聖淘沙島上的很多景點和商店、新加坡國家動物園、美羅和Robinson旗下的百貨商場及多家小商販中心在內的超過2000家商戶進行移動支付。
『柒』 財政支出包括哪幾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