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看新加坡 » 新加坡地鐵黃線什麼建造的

新加坡地鐵黃線什麼建造的

發布時間: 2022-05-26 12:23:18

❶ 新加坡地鐵環線的介紹

新加坡地鐵環線(Circle Line,縮寫CCL),是第四條新加坡地鐵路線,連接新加坡市中心的多美歌地鐵站(Dhoby Ghout)至南部的東北線終點站港灣站(HarbourFront),沿途經過新加坡中部一些交通非常繁忙的地區和行車走廊。

❷ 新加坡地鐵的建築風格

早期的地鐵車站建築強調實用而非美觀。 這點可以從最早開始建造和營運的車站上看出來。從1987年到1988年南北線和東西線上的楊厝港站到金文泰站都是如此。唯一的例外是烏節路站,地鐵系統的設計者有意將其建成一個地鐵車站的「樣板」而建造了半球形的屋頂。地鐵車站的建築風格在後續的階段里漸漸成為一個重要的問題,從而產生了圓筒狀的車站(從加冷到巴西立的絕大多數車站),和有屋檐的車站(從裕廊東站往西的所有車站)。
在主要的地鐵車站里,可以看到一些藝術作品,主要是表現新加坡近代歷史的繪畫和雕塑。兀蘭站和寶門廊站投入使用時,展示了一件4000公斤重的雕塑。東北線啟用時,陸交局主持了一個稱為「ART IN TRANSIT」的項目,19位本地藝術家創作了一批藝術作品,並與車站的內部建築裝潢相結合,目的是為乘客在搭乘地鐵時可以有鑒賞公共藝術的機會。每個車站的藝術作品都與車站的特點相配合。不過只有東北線的車站在這個項目下受惠。當局也舉行了一項藝術作品比賽,為正在建造中地鐵環線的車站設計做准備。 東西線樟宜機場支線上的博覽車站與擁有10萬平方米的新加坡博覽中心相鄰。博覽車站由FOSTER AND PARTNERS 設計,於2001 年建成。車站的特點是整個站台都為一個巨大的橢圓型無柱鈦合金屋頂所覆蓋,而一個直徑40米的不銹鋼圓碟高懸於車站入口處與其相映成輝。整個設計極具未來派藝術特色。

❸ 新加坡地鐵環線的簡介

新加坡地鐵環線(Circle Line,縮寫CCL),是第四條新加坡地鐵路線,連接新加坡市中心的多美歌地鐵站(Dhoby Ghout)至南部的東北線終點站港灣站(HarbourFront),沿途經過新加坡中部一些交通非常繁忙的地區和行車走廊。由於路線跟東北線並在一起就像一個環型的線路,故被命名為「環線」。環線全長33.3公里,共有29個車站及一個車廠(金泉車廠(Kim Chuan Depot, KCD),位於大成站附近),當中有6個為轉車站,分別接駁新加坡地鐵東西線(East-West Line)、新加坡地鐵南北線(North-South Line)及新加坡地鐵東北線(North-East Line)。環線在路線圖中以橘黃色代表。環線主線共分五期興建,估計做價為67億新加坡元(約合人民幣335億元),於2009年5月28日開始局部通車,其主線已於2011年10月8日、支線已於2012年1月14日通車。本線由新加坡地鐵有限公司(SMRT Trains) —— SMRT企業(SMRT Corporation)附屬機構營運。

❹ 新加坡地鐵環線的歷史

從1980年之後,當局就開始探討地鐵環線的計劃。當時的交通部長(Yeo Ning Hong)指出,當新加坡人口達到400萬時,方可建設地鐵環線。1990年代時地鐵環線被稱為濱海線(Marina Line)。濱海線開始計劃為一條擁有12個車站的地鐵線。從牛車水起,經多美歌,終於國家體育場。隨後的修改將牛車水一段去掉,僅剩6個車站到體育場。而另一方面,又將地鐵線向巴耶利峇路上段延長。濱海線原定於2006年完工。
地鐵環線的車站包括了原濱海線的多美歌,百勝,濱海中心,寶龍坊,尼誥大道,和體育場。而原來濱海線上從牛車水到寶門廊的段落現在成為新加坡地鐵濱海市區線的一部分。
許多人希望地鐵環線的「第六期」工程能將目前的港灣站與寶龍坊連接起來,使地鐵環線能真正成為名副其實的「環線」。2007年4月27日,陸交局宣布將興建從寶門廊(Promenade)到的海灣舫(Bayfront)的一條支線。也許這是環線「第六期」的第一段。2008年1月25日,交通部長林雙吉宣布將把支線從海灣舫(Bayfront)再延長到濱海灣站。工程已於2012年完工。

❺ 新加坡地鐵的地鐵路線

南北線((紅線 NORTH-SOUTH LINE)是由SMRT地鐵有限公司(SMRT TRAINS LTD)營運的路線,共26個車站,全長約45.3公里,由裕廊東(JURONG EAST) 至 濱海南碼頭(MARINA SOUTH PIER) 經兀蘭(WOODLANDS)、宏茂橋 (ANG MO KIO) 及烏節 (ORCHARD)。南北線於政府大廈 (CITY HALL)、萊佛士坊 (RAFFLES PLACE) 及裕廊東 (JURONG EAST) 接駁東西線,於多美歌(DHOBY GHAUT) 接駁東北線,於碧山(BISHAN)換乘環線。另在蔡厝港站 (CHOA CHU KANG) 接駁武吉班讓 (BUKIT PANJANG) 輕軌系統。南北線列車需由駕駛員操作。
2014年11月23日,南北地鐵線往南新增的濱海南碼頭站啟用,方便公眾和外國遊客搭地鐵往來濱海灣游輪中心,乘搭渡輪前往龜嶼島進香的公眾也能使用這個新地鐵站直達濱海南碼頭。該站距離濱海灣游輪中心約600公尺,可方便公眾搭地鐵往來游輪中心。這個地段日後也將發展為濱海灣新市區。 濱海市區線 (DOWNTOWN LINE) 是新加坡的第5條地鐵路線,將由新捷運 (SBS TRANSIT) 營運,共34個車站,其中11個換乘站,全長約40公里。工程將會分三個階段興建,預計分別在2013年、2015年及2017年落成通車。與東北線和環線一樣,市區線亦是全線無人駕駛的地鐵路線,同時也是一條全線均建於地底的地鐵路線。市區線將為武吉知馬地區和東部地區的乘客服務,使乘客可以迅速前往新市區。在地鐵路線圖上以藍色標示。
2007年4月27日陸交局宣布了本線轉換站的列表,其中包括武吉班讓,植物園,紐頓,小印度,武吉士,麥波申,淡濱尼和博覽。市區線將採用3節車廂的無人駕駛列車,每天乘客人數估計約50萬人次。
需要指出的是,市區線第一階段過去曾一度被稱為地鐵環線的「市區延長線」。 市區線的建造計劃重組了原定的幾條通往濱海灣的地鐵路線,同時為目 前與東西線相平行而又無法使用東西線的走廊地區提供地鐵服務。2005年7月14日,當局宣布了環線的「市區延長線」計劃,市區延長線長3.4公里,5個車站。並計劃2007年開始修建。在隨後的報道和「新加坡藍圖2001」中,當局暗示會修建沿武吉知馬走廊直到武吉班讓的地鐵線,以及修建在一條東海岸地區的環線。陸交局之後將這兩條地鐵線稱為武吉知馬線和東區線。並計劃定於在10到15年內完工。
2007年2月15日財政部第二部長尚達曼(THARMAN SHANMUGARATNAM)宣布當地鐵環線在2010年建成後,就將立刻開始修建120億元通往武吉班讓的市區線部分。2007年4月27日,市區延長線,武吉知馬線和東區線的北半部被結合在一起成為一條40公里長的單一地鐵線,即濱海市區線。市區延長線,武吉知馬線和原東區線北半部被改稱為市區線的第1,2,和3階段。第一階段的工程也包括修建從寶龍坊(PROMENADE)到武吉士的新段落。並在武吉士站與第2階段的地鐵相連接。而第3階段的線路將以博覽站為終端。有關原東區線的南半部,詳見東區線。 武吉班讓 | 凱秀 | 山景 | 美世界 | 阿爾伯王園 | 第六道 | 陳嘉庚 | 植物園 | 史蒂芬 | 紐頓 | 小印度(LITTLE INDIA) | 梧槽 | 武吉士 | 寶門廊 | 海灣舫 | 市中心 | 直落亞逸 | 牛車水(CHINATOWN) | 福康寧 | 明古連 | 惹蘭勿剎 | 明地迷亞 | 芽籠峇魯 | 瑪達 | 麥波申 | 烏美 | 加基武吉 | 勿洛北 | 淡濱尼西 | 淡濱尼 | 淡濱尼東 | 樟宜上段 | 博覽(EXPO)

❻ 新加坡地鐵有限公司的介紹

新加坡地鐵有限公司是新加坡的一家鐵道運營公司,是SMRT集團的一家下屬分公司。新加坡地鐵有限公司(SMRT Trains Ltd Pte)1987年11月7日,SMRT開始運營的新加坡第一段地鐵,既楊厝港地鐵站到大巴窯地鐵站之間的五站。現在運營著除東北線以外的其他地鐵線路。新加坡地鐵(英語:Mass Rapid Transit,簡稱MRT),又名大眾快速交通,是新加坡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由[span]新加坡地下鐵路公司及新捷運營運。新加坡地鐵是繼馬尼拉的輕軌鐵路運輸系統之後,東南亞地區第二個興建的地鐵系統。自1987年開通以來,新加坡地鐵已經發展成有5條路線(包括機場地鐵支線和環線第3 階段)的地鐵系統。 地鐵最早的線路於1987年通車,位於楊厝港和大巴窯之間。新加坡地鐵系統穿行整個新加坡,為全國接近一半的人口(即差不多200萬人)服務。每天平均搭乘人數為158萬。 新加坡地鐵目前有69個車站已通車,其中8個為地鐵轉換站,3個為輕軌轉換站,並有118.9公里的標准軌距線路。地鐵由陸交局負責建造,並為盈利公司SMRT 和SBS Transit (新捷運) 提供特許經營權。這兩家公司同時也經營巴士和德士業務,以保證各種公共交通服務的有效結合。新加坡地鐵也與政府組屋區里的輕軌系統相連接。新加坡地鐵的服務從早上5點30起到凌晨1點結束。地鐵服務班次約5分鍾一次。節假日服務時間通常會延長。

❼ 新加坡地鐵的歷史介紹

1967年,城市規劃人員預計在1992年新加坡就必須建立地鐵系統以滿足公共交通的需求。新加坡國會在辯論發展單一的公共巴士系統是否更加節省資金成本後,意識到只有巴士系統是無法滿足公共交通需求的。因為在土地有限的城市國家新加坡,建立和擴充巴士系統必定會與其他方面爭奪土地資源。1983年10月22日,初始投資為50億元的新加坡地鐵在SHAN ROAD正式開始施工,這是當時新加坡最大的公共工程項目。
新加坡地鐵網路分階段修建。最早修建的是南北線,因為南北線穿越的中部地區對公共交通的需求極大。1983年10月14日新加坡地鐵公司(MRTC)成立,後更名為(SMRT)。新加坡地鐵公司也接管了原新加坡地鐵管理局的職責。1987年11月7日,南北線的第一段開始營業,共有5個車站和6公里線路。15個車站之後也加入營運。1988年3月12日在當時的總理李光耀主持下,新加坡地鐵正式投入運行。另外21個車站相繼投入營運。1990年7月6日東西線的文禮地鐵站投入營業,標志著地鐵系統提前2年建成。
新加坡地鐵隨後不斷擴建。其中包括耗資12億新元的南北線兀蘭延線擴建工程,使南北線和東西線形成環狀。
利用軌道路線將人們直接送到家門的想法是引進與地鐵相連的輕軌路線(LRT)的原因。1999年11月6日,武吉班讓輕軌正式運行。為了促進旅遊業,樟宜機場站和博覽站也加入地鐵網路。2003年6月20日,由SBS TRANSIT經營的 東北地鐵線(NEL)開始運行。這是世界上第一條全自動的重型地鐵線路。2006年1月15日,在公眾的強烈要求下,東北地鐵線的萬國站也正式投入使用。全長3.81公里的文禮延長線已於2009年2月28日正式啟用。

❽ 新加坡地鐵有限公司的歷史

編輯本段
1967年,城市規劃人員預計在1992年新加坡就必須建立地鐵系統以滿足公共交通的需求。新加坡國會在辯論[span]發展單一的公共巴士系統是否更加節省資金成本後,意識到只有 巴士系統是無法滿足公共交通需求的。因為在土地有限的城市國家新加坡,建立和擴充巴士系統必定會與其他方面爭奪土地資源。1983年10月22日,初始投資為50億元的新加坡地鐵在SHAN ROAD正式開始施工,這是當時新加坡最大的公共工程項目。新加坡地鐵網路分階段修建。最早修建的是南北線,因為南北線穿越的中部地區對公共交通的需求極大。1983年10月14日新加坡地鐵公司(MRTC)成立,後更名為SMRT。新加坡地鐵公司也接管了原新加坡地鐵管理局的職責。1987年11月7日,南北線的第一段開始營業,共有5個車站和6公里線路。15個車站之後也加入營運。1988年3月12日在當時的總理李光耀主持 下,新加坡地鐵正式投入運行。另外21個車站相繼投入營運。1990年7月6日東西線的文禮地鐵站投入營業。標志著地鐵系統提前2年建成。 新加坡地鐵隨後不斷擴建。其中包括耗資12億新元的南北線兀蘭延線擴建工程,使南北線成為環線。 利用軌道路線將人們直接送到家門的想法是引進與地鐵相連的輕軌路線(LRT)的原因。1999年11月6日,武吉班讓輕軌正式運行。為了促進旅遊業,樟宜機場站和博覽站也加入地鐵網路。2003年6月20日,由新捷運(SBS Transit)經營的 東北地鐵線(NEL)開始運行。這是世界上第一條全自動的重型地鐵線路。2006年1月15日,在公眾的強烈要求下,東北地鐵線的萬國站正式投入使用;2011年6月20日,兀里站投入使用。自此,東北線已全線貫通。

❾ 新加坡大眾軌道交通的歷史

1967年,城市規劃人員預計在1992年新加坡就必須建立地鐵系統以滿足公共交通的需求。新加坡國會在辯論發展單一的公共巴士系統是否更加節省資金成本後,意識到只有巴士系統是無法滿足公共交通需求的。因為在土地有限的城市國家新加坡,建立和擴充巴士系統必定會與其他方面爭奪土地資源。1983年10月22日,初始投資為50億元的新加坡地鐵在SHAN ROAD正式開始施工,這是當時新加坡最大的公共工程項目。新加坡地鐵網路分階段修建。最早修建的是南北線,因為南北線穿越的中部地區對公共交通的需求極大。1983年10月14日新加坡地鐵公司(MRTC)成立,後更名為(SMRT)。新加坡地鐵公司也接管了原新加坡地鐵管理局的職責。1987年11月7日,南北線的第一段開始營業,共有5個車站和6公里線路。15個車站之後也加入營運。1988年3月12日在當時的總理李光耀主持下,新加坡地鐵正式投入運行。另外21個車站相繼投入營運。1990年7月6日東西線的文禮地鐵站投入營業。標志著地鐵系統提前2年建成。
新加坡地鐵隨後不斷擴建。其中包括耗資12億新元的南北線兀蘭延線擴建工程,使南北線成為環線。
利用軌道路線將人們直接送到家門的想法是引進與地鐵相連的輕軌路線(LRT)的原因。1999年11月6日,武吉班讓輕軌正式運行。為了促進旅遊業,樟宜機場站和博覽站也加入地鐵網路。2003年6月20日,由SBS Transit經營的 東北地鐵線(NEL)開始運行。這是世界上第一條全自動的重型地鐵線路。2006年1月15日,在公眾的強烈要求下,東北地鐵線的萬國站也正式投入使用。全長3.81公里的文禮延長線已於2009年2月28日正式啟用。

❿ 新加坡地鐵的名稱簡介

新加坡地鐵是繼馬尼拉輕軌運輸系統之後,東南亞地區第二個興建的地鐵系統。自1987年開通以來,新加坡地鐵已經發展成有5條路線(包括機場地鐵支線)的地鐵系統。地鐵最早的線路於1987年通車,位於楊厝港和大巴窯之間。為全國接近一半的人口(即差不多222.4萬人)服務。
新加坡地鐵目前有113個車站,8個轉車站,152.9公里的標准軌距線路。地鐵由陸路交通管理局負責建造,並為盈利公SMRTCORPORATION LTD( 新加坡地下鐵公司)和SBS TRANSIT(新捷運)提供特許經營權。這兩家公司同時也經營巴士和德士業務,以保證各種公共交通服務的有效結合。新加坡地鐵也與政府組屋區里的輕軌系統相連接。服務從早上5點30起到凌晨1點結束,班次約3-8分鍾一次,節假日服務時間通常會延長。
5條地鐵路線包括:南北線(紅線)從濱海南碼頭通往裕廊東,東西線(綠線)從巴西立前往西部的裕群,而支線:丹拿美拉經過博覽站與樟宜機場之間。東北線(紫線)連接港灣至東北部的榜鵝,環線(橘黃線)從港灣通往多美歌和濱海灣,濱海市區線(藍線)。在每個地鐵車站里都有標示明顯的線路圖和使用說明,還有功能強大的自動售票機,公眾只有要查看站名記住其顏色及號碼即可使用。
新加坡地鐵是軌道運輸標竿聯盟(NOVA)的成員之一。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410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58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089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314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73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54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006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897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32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