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出生率怎麼樣
1. 世界上生育率最低的國家是誰
生育率低的五個國家:
1、新加坡 女性人均生育孩子 0.8,現有人口:543萬。
2、韓國 女性人均生育孩子 1.25,現有人口:5000萬。
3、波黑 女性人均生育孩子 1.25,現有人口:461萬。
4、立陶宛 女性人均生育孩子 1.29,現有人口:323萬。
5、烏克蘭 女性人均生育孩子 1.3,現有人口:459萬。
最低是新加坡!
2. 世界上人口出生率最高的國家是
新加坡!請看下面的吉尼斯記錄:
荷蘭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之一。它的人口密度 超過400人/平方公里。
新加坡平均每平方千米可達4400多人,是亞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
日本由四個大島及約4000多個小島組成,面積377873平方公里。人口12750萬以上,為 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之一。
人口最多的國家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據估計1998年人口已經達到10.24億人。它的年自然增長率是1.3%,即每天44 100人。中國現有人口超出150年前世界人口之和。
人口最少的國家
人口最少的主權國家是梵蒂岡,1999年7月為止它的人口估計為870人。
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區
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總面積19.3平方公里,1997年人口達到421 000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1 813人。
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
區域面積2500平方公里以上的國家中,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是孟加拉國,該國總面積達147 570平方公里,1997年人口達1250.3萬人。
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島嶼是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該島1997年有11 870萬人口居住在132 186公里的土地上,人門密度為每平方公里898人。
人口密度最低的國家
人口密度最低的國家是蒙古。蒙古面積是1 566 500平方公里,1997年人口有237萬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5人。
人均壽命最高的國家
根據1998年的世界銀行人口普查,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壽命最高的國家。該國女性壽命83.9歲,男性77.3歲。
最低的人均壽命
獅子山是世界上人均壽命最低國家。該國女性人均壽命39.8歲,男性人均壽命35.9勻。
最大的男女兩性壽命差距
1995年,俄羅斯聯邦共和國的男性壽命是58.27歲,女性壽命是71.7歲,兩性相差13.43歲。
最缺少女性的國家
最缺少女性的國家是卡達。該國人口67.2%是男性,而世界范圍內估計,每有1000名女性就有1015名男性。
最缺少男性的國家
烏克蘭是世界上最缺少男性的國家,該國人口中53.7%是女性。
最高的出生率
據聯合國估計,尼日在1996年的出生率達到54.59‰。
最低的出生率
如果將梵蒂岡城忽略不記,波黑是世界上出生率最低的國家。1995年到1996年該國的出生率是6.5‰。
最高的死亡率
1995年至1996年,獅子山的死亡率為25.1‰。
1975年至1980年,東帝汶的死亡率是45‰。這個數字在1990年至1995年間稍有下降,為17.4‰。
最低的死亡率
科威特是死亡率最低的國家。1995年至1996年,該國的死亡率為2.2‰。
最高的自然增長率
1992年至1997年,阿富汗的自然增長率是每年7.4%。
最高的結婚率
美國維爾京群島的結婚率是35.1‰。
結婚率最高的主權國家是馬爾地夫,為19.7‰。
最高的離婚率
1997年,在美國有115萬人離婚,離婚率為4.3‰。1998年美國有1940萬成年人離婚,離婚率為9.8‰。
最高的自殺率
自殺率最高的是1991年的斯里蘭卡,47‰。
最低的自殺率
1970年,約旦的自殺率是每100000人0.04人,當年只有一個人自殺。
擁有醫生最多的國家
擁有醫生最多的國家是中國,1995年該國醫生達到191.8萬人,其中包括牙醫和中醫。
人均擁有醫生最多的國家是摩納哥,該國每169人就擁有1名醫生。
擁有醫生最少的國家
馬拉維是人均擁有醫生最少的國家,每49 118人才擁有一名醫生。
護士最多的國家
美國是護士數量最多的國家,1995年的護士人數是204.4萬。
最高的失業率
1996年,波黑勞動力中的75%失業。
最低的失業率
列支敦斯登1997年的失業率僅為2.7%。
人口最多的城市
日本東京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根據聯合國統計2000年3月東京人口達到2640萬。
最高的人均電話擁有量
摩納哥是人均擁有電話最多的國家,每1000人就擁有1994部電話。
擁有葯劑師最多的國家
擁有葯劑師最多的國家是中國,1995年葯劑師數量是418 000人兩千多年以來,中國主要依靠葯劑師秤量中葯。
3. 全世界有哪些國家面臨著嚴重的低生育率的問題
現在世界上有很多國家都面臨著人口老齡化以及青少年人口銳減的情況。針對這種情況,很多國家採用了各種各樣的措施來提高生育率,比如俄羅斯和日本等國對於生孩子的家庭進行各種補貼,我國開放二胎政策等等。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效果並不是特別明顯,現在世界上還有很多國家處於生育率非常低的狀況下。
最後就是很多女性現在地位非常高,所以他們根本不願意生孩子,甚至有的女性。越來越不想結婚。再加上社會上對於女性的歧視還是比較大的,比如說再生育孩子之後,可能他們的工作就會面臨一定的挑戰和威脅,所以對於很多女性來說,他們更願意把時間投入在緊張的工作當中,這樣才能保證自己的社會地位。
總而言之,要想提高生育率也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4. 東南亞出生率最低的國家
新加坡。
東南亞(SEA)位於亞洲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大部分。中南半島因位於中國以南而得名,南部的細長部分叫馬來半島。馬來群島散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廣闊海域,是世界最大的群島,共有兩萬多個島嶼,面積約243萬平方千米,分屬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東帝汶、汶萊和菲律賓等國。
東南亞各國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為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形成了以季風水田農業和熱帶種植園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但是經濟結構比較單一。20世紀60年代以後,各國發展了外向型市場經濟與國家干預相結合的經濟發展模式。
5. 新加坡人口白皮書是什麼
2013年新加坡人口政策白皮書,提出為維持人口增長及競爭力,未來將每年輸入1.5萬至2.5萬名新移民,令外來人口比例在2030年增至接近五成,本地人口則由目前62%降至55%。報告一出即惹來強烈反響,不少新加坡人埋怨政府未能處理好新移民急增所帶來的住屋、交通及環境擁擠問題,直言國家正逐漸喪失獨立民族性。
白皮書由新加坡國家人口及人才署發表,當中提出要在未來17年內增加30%人口,目標在2020年將整體人口提升至600萬,並於2030年達到650萬至690萬水平。為實現目標,除每年引入新移民,還會批准3萬名外籍人士成為永久居民,以從中挑選合適人士成為公民。
目前新加坡總人口為530萬,當中約329萬屬本地公民,其餘則是永久居民及非居民。白皮書提出,到2030年,公民人口在新公民「補充」下,將增至360萬到380萬人,永久居民則保持在現有50萬至60萬水平,其餘則是非居民。
增建70萬單位 紓住屋壓力
白皮書指出新加坡出生率長期低於換替率,人口老化問題將日益惡化,甚至在2025年出現人口萎縮,危及經濟發展。針對人口增加造成的問題,會在未來17年增建70萬個住宅單位、將現有地鐵網路延長一倍,以及增添更多綠色空間。
報告引起不少新加坡網民不滿。「Mc Lee」在《海峽時報》網站稱,白皮書出賣了土生土長的新加坡人;twitter用戶keenlen則指,生活空間愈來愈窄,難再稱新加坡為家。
高物價搶飯碗 觸怒原居民
星洲政府一直致力提高生育率,例如月初宣布提高育兒津貼,不過該國去年生育率仍只有1.2,遠低於維持人口更替所需的2.1,輸入新移民成為維持人口的最主要渠道。新加坡在2000年只有25%人口屬新移民,目前已增至近四成,催生生活成本上升及外勞沖擊等問題。
新加坡執政人民行動黨在前年大選嚴重失利後,加緊增加公共開支改善民生,又限制輸入低技術外勞及採取措施遏抑樓價等。不過該黨上周在國會補選再落敗,顯示民眾對物價飛漲及移民政策的不滿未有減退。
6. 我國的人口出生率在百分之幾一下
可查看各國人口出生率列表,出生率指每千人新生人口數,2012年中國為12.31人,即1.23%;全球平均大致在20.3人。
2012年中國死亡率為每千人7.15人。
出生率因受性別、年齡及其他人口特徵的結構影響,難以充分反映人口的生育水平。出生僅僅是人口變動中的一個組成部分,不要把出生率和增長率混淆起來,後者考慮了所有導致人口變動的因素。中國2013年人口增長率為0.50%;
有一個更直觀的數字是生育率(Fertility Rate),生育率是指理想狀態下婦女育齡期生育的子女總數。生育率將生育量與人口中同它關系最密切的育齡婦女數相比,相對可靠地反映出人口的生育水平。
2010年全球平均每個婦女生2.5個孩子,發達國家為1.7個,欠發達國家為2.7個,最不發達國家為4.5個,而扣除中國後的欠發達國家為3.1個。中
國的總和生育率為1,18(第六次人口普查),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而且比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還要低許多。
19世紀上半葉中國人口約佔全世界的三分之一。目前中國人口佔全世界的五分之一,但新生兒數量僅佔全世界的十分之一。未來中國人口佔全世界比重將顯著下降。按現有生育水平推算,中國大陸人口將在2025年左右達到峰值,總人口介於14億和14.5億之間,此後總人口將持續下降,到2080年出生人口下降至世界的2%以下。
2014年11月5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官員在新聞發布會上確認,目前全國共有約70萬對符合條件的夫妻提出二孩申請,與此前預計每年約200萬對夫妻申請差距較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5383-859047.html
中國的生育率在1990年後就一直低於更替水平,2000年、2010年人口普查顯示只有1.22、1.18,抽樣調查顯示2011年、2012年、2013年只有1.04、1.26、1.24。
社會越發達,教育水平和養育成本越高,生育意願越低,婚齡、育齡越晚,不孕率越高,丁克、單身人群比例也越高,生育率也因此就越低。人類發展指數(HDI,聯合國使用的一項反映社會發展水平的綜合指標)、人均GDP都與生育率直線負相關。
生育意願與現實生育率存在巨大差距。1998-2008年台灣地區的總和生育率只是理想子女數的58%,比如2008年理想子女數是2.0個,但是實際生育率只有1.1。
1992年-2010年,日本總和生育率只是理想子女數的51%-57%,比如2005年理想子女數是2.11個,但是實際生育率只有1.26②。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提供的2000年前後的數據顯示,24個國家的總和生育率平均只是理想子女數的63.5%。比如愛爾蘭、英國、美國、德國的理想子女數為3.03個、2.53個、2.67個、2.40個,但是實際生育率只有1.89、1.65、2.06、1.37③。
多項調查顯示,中國目前平均每個家庭平均想要1.86個孩子,是世界最低。
2012全球生育率墊底的均是華語區:台灣1.16,香港1.09,澳門0.92,新加坡 0.78。六普的總和生育率為1.18。上海逾200萬戶「雙獨」家庭,申請生育二胎的為1.3萬戶,0.7萬戶實際生育。
中國從1980年代開始在恩施、翼城、承德、酒泉這4個800多萬人口的地區全面放開二孩,但是作為一個整體,2010年的生育率只有1.52。
中華民族長期是世界第一大民族。但是1820年後,中國人口增長非常緩慢,佔全球比例從37%下降到1950年的22%,經濟佔全球比例也從33%下降到4.6%。1950年到1980年,中國人口與世界同步增長,佔世界比例穩定在22%左右,在國防和外交上也扭轉了被動挨打的局面。但是實行計劃生育以來,中國人口佔全球比例下降到2014年的19%。2010年人口普查顯示,0~14歲人口只佔全球的12%了(印度佔全球21%)。
即便生育率能夠穩定在2.1,也難以遏制中國人口佔全球比例下降的趨勢。而中國人口沿著低方案走的可能性很大。人口總量下降意味著人口結構惡化,中國經濟佔全球比例、國際戰略地位也將快速下降。
人口峰值時間:出生-死亡=0。高、中、低方案的生育率在2024年前後只相差5-10%,2023年分別出生1284萬、1220萬、1167萬,均多於死亡人數1148萬;2024年出生1133萬、1077萬、1030萬,都少於死亡人數1169萬。因此,三個方案都在2023年達到人口峰值;日本是在2010年人口達峰值。
中國面臨兩大難題:生育率難以提升,育齡婦女人數在快速減少。中國的15-49歲總育齡婦女和20-29歲黃金年齡育齡婦女(目前2/3的孩子是該年齡群婦女生的,2011年達到1.14億的頂峰,到2032年只有 0.65億。)都在2012年開始負增長,其中前者從2011年的3.83億減少到2030年的2.93億,而後者從2011年的1.15億減少到2035年的0.66億。由於育齡婦女的減少和龐大的老年人口,即便生育率能夠穩定在2.1,也難阻人口負增長。
中國大陸經濟和城市都是圍繞著獨生子女政策規劃,少生的觀念已經深入骨髓,鼓勵生育的難度比台灣地區、韓國還要大。
另外,隨著老年人口的不斷增加,每年死亡人口卻將從目前的1000萬左右增加到2063年的近2000萬人。
中國在2015年達到20-64歲勞動力人口拐點,勞動力下降的速度將超過日本。如果能夠將生育率穩定到2.1以後,雖然無法彌補近期的勞動力不足,但是可以讓今後的勞動力保持相對穩定,從而保持經濟的活力。
停止計劃生育,峰值出生規模也只能在2000萬左右,總人口將在2023年達到14.0億的峰值後負增長,到2080年降至8.95億。即便生育率能夠穩定在2.1,中國人口將在2035年達到14.73億的峰值,到2080年降至13.77億。
新疆建設兵團漢族人口在實行獨生子女政策十幾年後改為允許生二胎,也沒有出現補償性出生高峰和生育率反彈,「十五」、「十一五」時期,生育率都穩定在1.0左右。
上海戶籍人口中有200多萬個雙獨家庭 ,但是2008年實行雙獨二孩政策以來,5年只收到15000例申請,只生下7000多二孩 。河南2011年在全國最後才實行「雙獨二孩」政策,當時預計每年將多生1.8萬人;但是兩年來,僅有600多個家庭生了二孩 。
要保持人口的世代更替,發達國家需要每個婦女生2.1個孩子,中國由於嬰幼兒死亡率和出生性別比都比發達國家要高,世代更替水平生育率應接近2.3。由於有單身、不願生育、生育障礙等人群,一個正常的社會應當是主流家庭生三個孩子,部分家庭生一個、兩個、四五個甚至更多孩子。比如一個人群共182個孩子,其中90個來自3孩家庭,40個來自2孩家庭,32個來自4孩家庭,10個來自5孩家庭,10個來自1孩家庭,似乎生育率很高。其實:30個婦女生3孩,20個婦女生2孩,8個婦女生4孩,2個婦女生5孩,10個婦女生1孩,外加10個婦女沒有生育(超過1/8家庭存在生育障礙),共80個婦女,人均只2.275個孩子,還達不到更替水平。
低於更替水平的生育率是國家和民族自殺。
中國一定要通過改善民生讓老百姓養得起3個孩子。
7. 新加坡的人口政策是什麼
第一類,提高出生率——Baby Bonus Scheme 和Introcing pro-family measures對於有生育能力,生育第二個孩子,政府有各種補貼。包括父親享受2周的產假,爺爺奶奶照顧孩子的,減少收入稅3000新元。
第二類,增加中小學生的移民,培養對新加坡的忠誠感——Attracting foreign talent允許17歲以下母親陪讀,並且一年後可以申請工作。
2007年開春,政策又做了調正,允許部分品學兼優的孩子在中小學階段就申請移民,給他們安全感。
第三類,歡迎外國人才移民,凡是新加坡政府認可的外國大學的人才,又是新加坡急需的專業人士,都受歡迎——Attracting foreign talent,直接申請級別較高的就業簽證。
第四類,學生移民,主要是公立院校畢業的學生——Attracting foreign talent。畢業後找到工作,一般1-2個月就可以獲得移民簽證,在新加坡工作定居。
8. 新加坡現在生育率真的很低嗎
新加坡現在的生育率確實很低,所以新加坡為了激勵國民們生孩子,弄出了很多的福利措施,但是收效甚微,即使是有了利益驅動,很多新加坡人還是不願意生孩子,看著如此低的生育率,新加坡官方可以說是非常憂慮了,一個國家要是生育率太低,往往會引發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哦!
新加坡的生育率低其實都是有原因的,一個原因是新加坡現在的消費水平實在是太高了,去過新加坡的人應該都知道,新加坡的物價水平實在是太高了,這讓很多新加坡人不敢養育孩子,因為經濟壓力過大!再者就是經濟發展所帶來的的思想開放,現在的新加坡人民思想都極度開放,很多人選擇了丁克!
9. 人口出生率的分布情況
總的來看,非洲、西南亞、拉丁美洲的人口出生率最高,大多數國家均>40‰;其次是東南亞、南亞地區,這些地區和國家的出生率為20~29‰;再次是歐洲與北美洲、俄羅斯與澳大利亞,其人口出生率為14‰~20‰;最低是東亞的中國、日本、韓國和新加坡,人口出生率低於13‰。以國家為單位,人口出生率>50‰的國家都集中在非洲,其中有尼日、茅利塔尼亞、盧安達和肯亞等國;人口出生率最低的國家都出現在歐洲。例如,人口出生率<10~12‰的國家有德國、丹麥、義大利、瑞士、瑞典(日本和中國為東亞國家)。以上事實說明,高出生率集中在低緯度地帶,尤其是熱帶和副熱帶;而低出生率則集中在中緯與高緯度地帶。如果把人口出生率與人口密度的分布相對照,則可以看到,人口密度比較高的西歐、日本,其人口出生率反而比較低;而人口比較稀少的非洲、西亞與拉丁美洲的出生率相當高。
從經濟狀況看,工業比較發達和城市化程度比較高的國家和地區,如西歐、北美和日本,出生率比較低。與其相對應的工業比較後進、農業經濟落後並佔主導地位,以及城市化程度不高的非洲、西亞與拉丁美洲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出生率很高,居於世界之首。可以這樣說,出生率的高低成為與經濟發達程度相聯系的一個指標。發展中國家人口出生率過高,新生人口過多,影響著經濟的發展與生活水平的提高,甚至拉大了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
文化狀況對一國人口出生率的高低也有影響。例如,當今人口出生率比較低的西歐、北美,以及南美的阿根廷和澳大利亞等地區,恰好是歐洲各國家移民所住的地方,文化程度高,出生率就低;而拉丁美洲雖也是歐洲的移民,相比之下文化水平不高,則出生率比上述地區高。所以出生率的高低不僅與城市化的程度、工業化的水平及文化狀況有密切聯系。通常成為負相關。但美國、法國、英國、愛爾蘭和紐西蘭都是例外。
10. 新加坡為什麼公費招中國中學生去那讀中學
1。引進人才。新加坡國小人少,本土人力資源有限,要維持一個國家的運營,各種人才都少不了。當地人比較喜歡人文和商科,所以要引進外來人才,尤其是理工科人才。新加坡公費招中國學生分為3個項目:SM1(中國初中畢業,去新加坡從初三開始讀)。SM2(中國高二在讀,去新加坡讀一年多預科,進大學)。SM3(中國大一在讀,去新加坡讀三個月預科,進大學)。其中你說的就是SM1項目。中學生過去可以更快更好融入當地文化,所以比較受優待,高中畢業後拿綠卡(即永久居民證),大多數會選擇繼續留在新加坡發展。高中大學過去的,因為留在新加坡的心不是很堅定,有些會把新加坡當跳板,所以要簽六年服務協議,違約交贖金。中國人去新加坡讀大學要拿獎學金的話,基本上限學理工科。
2。引進新移民。幾個月前,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去我們學校演講,提到了外來人才的問題。他的解釋是新加坡目前的出生率是1.01,也就是平均每對夫妻會有1.01個孩子,按照這樣發展下去,新加坡的人口將會幾何倍遞減,也會嚴重老齡化。為了維持人口的年輕態和持續的競爭力,引進外來的優質人才是一個辦法。新加坡的政府更希望的是招中學生而不是大學生,是希望他們今後定居新加坡成為公民。李光耀是絕對的精英主義,所以願意花錢培養青少年,然後優化人種。
3。至於擴大國家影響力,只是冠冕堂皇的說辭。新加坡做任何的政策都是經過精心算計的,非常現實使用,錢都花在刀刃上,絕不會做虛有其表的無用功。
4。至於提高學生的中文水平,李光耀也解答過這個問題。有人覺得他是為了方便未來與中國通商才推廣了雙語教育,說他很有前瞻性。他回答其實這只是個偶然,當年推廣雙語政策時我們中國經濟還未崛起。而且在新加坡中文不是必須,不過每個人必須學一門母語。華人學華語,馬來人學馬來語,印度人學印度語。初衷只是為了讓大家更了解自己民族的由來,不要忘了自己文化的淵源和人文背景。理論知識並不是在所有環境和背景下都能行得通。把自己的專業所學,融入到國情和文化背景里,才能發揮最大的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