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看新加坡 » 新加坡裕廊島船廠怎麼樣

新加坡裕廊島船廠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2-05-05 08:27:29

1. 是什麼吸引化學工業公司在新加坡裕廊島(Jurong Island)投資

因為新加坡裕廊化工區是亞洲最大的石化生產和物流基地,也是全球第三大的石油煉制基地。裕廊島(Jurong Island),它是以填海造陸方式銜接而成的。裕廊島擁有得天獨厚的海運條件,造就了新加坡石化工業在亞洲甚至世界不可替代的地位。 所以不僅是地理位置,它那地方就是專門做化工的,呵呵!

2. 新加坡裕廊島屬於哪裡是屬於裕廊東嗎

新加坡西南部呀。裕廊東是島嶼上的分布吧,EAST就是東,WEST就是西

3. 去新加坡船廠工作,那邊的情況怎麼樣

我在新加坡的poly念marine的,現在拿了船廠的獎學金,簽了2年合同,2000新幣一月,算低的,分紅的話去年吉寶船廠有11個月,裕廊船廠是9個月,當然具體還是要看個部門業績還有表現的。總的來說船廠在新加坡的重工業里應該是首屈一指的,我有很多朋友在新加坡各大船廠工作。從assistant
engineer以上的職位,只要肯努力還是很有發展前途的

4. 新加坡最大的島

新加坡在裕廊島修建東南亞最大的石油儲存庫

新加坡4日開始在著名石化基地裕廊島動工修建東南亞地區最大的石油儲存庫。

這座石油儲存庫由新加坡興隆石油貿易公司斥資7.5億新元(約合4.5億美元)興建,並將在兩年後建成。該庫由73個儲油罐組成,總容量為230萬立方米。

業內人士表示,這座儲存庫的建成將填補東南亞地區石油業者對石油儲存、運輸和供應等一站式服務中心的需求,同時也將加強新加坡作為區域石油貿易中心的地位。

新加坡雖然不產石油,但卻是僅次於鹿特丹和休斯敦的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也是僅次於紐約和倫敦的世界第三大石油貿易中心。

目前,新加坡每年的石油貿易額超過2600億新元(約合1575.7億美元),其衍生產品的貿易額也高達3000億新元(約合1818億美元)。

5. 為什麼那麼多品牌的機油都在新加坡生產

因為新加坡的裕廊島擁有完善基礎設施的能源與石化產業中心,目前有超過100家全球大型石油、石化和特種化工企業在該島設有工廠。

6. 新加坡的工業區是分布在哪個地方最多

Type of InstryAreas Light- Ang Mo Kio
- Bedok
- Kg Ampat
- Redhill
- Sims Avenue
- St Michael's
- Tampines
- Tanglin Halt
- Telok Blangah
- Tiong Bahru
- Toa PayohLight/General- Ayer Rajah
- Kallang Basin
- Kallang Park
- Kg Ubi
- Tai Seng
- Woodlands
- Yew TeeLight/General/Heavy- JurongOil, chemicals and petrolchemicals- Offshore Islands south of JurongGeneral (Sawmilling and woodbased)- Kranji
- Sungei KatAviation and aerospace- Loyang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 & D)- Singapore Science Park

7. 新加坡的主要產業部門有哪些

一、新加坡的電子產業

新加坡電子產業以32%的比重遙遙領先於化工、交通、生物醫葯等其他產業。尤其是全球電子行業排名前50的著名企業都將研發中心或亞太總部遷移至新加坡。

二、新加坡的精密工程產業

新加坡的精密工程行業發展始於上世紀70年代,現如今,精密工程業行業已發展成為擁有大約2700家精密工程公司,其中有中小型企業(SME),也有大型跨國公司(MNC),因此,新加坡也成為了很多跨國公司的區域總部及重要的研發中心。

精密製造工程是製造業的十分重要的支柱,特別是精密工程業成為航空航天、石油與天然氣、醫療設備和電子產品等很多產業的重要支柱產業。

三、新加坡的醫療服務業

世界衛生組織WHO之前發布「世界健康報告」《World Health Report》,並對各國的醫療體系進行了比較,對預期壽命進行了排名。排名考量主要有:醫療水平、接受醫療服務的難度、醫葯費負擔公平性等方面、經過了綜合對比,日本排名全球第一,新加坡位列第三。

四、新加坡的化工產業

新加坡裕廊島工業區是僅次於美國休斯敦和荷蘭鹿特丹的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新加坡還是世界石油貿易樞紐和亞洲石油產品定價中心。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是全球最大的自升式石油鑽井平台製造國,獨佔全世界70%市場份額。

(7)新加坡裕廊島船廠怎麼樣擴展閱讀

1961年,新加坡政府為加快工業化過程、促進經濟發展,創建了裕廊工業區。該區的面積為70平方公里,包含了來自各地的跨國公司和本地的高技術製造業公司。新加坡政府也據地理環境的不同,將新加坡東北部劃為新興工業和無污染工業區;沿海的西南部、裕廊島和毛廣島等劃為港口和重工業區。

中部地區為輕工業和一般工業區。新加坡的工業主要包括製造業和建築業。2012年產值為1085.5億新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5.1%。製造業產品主要包括電子、化學與化工、生物醫葯、精密機械、交通設備、石油產品、煉油等產品。迄今新加坡已經成為東南亞最大修造船基地之一,以及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

農業園區位於林厝港以及雙溪登加,擁有可耕地面積六百多公頃,產值占國民經濟不到0.1%。農業中保存高產值出口性農產品的生產,如種植蘭花、熱帶觀賞魚批發養殖、雞蛋奶牛生產、蔬菜種植,還有養魚場。截至2014年12月,新加坡有50個蔬菜農場、三個雞蛋農場,以及126個陸地及沿海養魚場。蔬菜產量大約占總消耗的12%,雞蛋和魚類產量,各占本地消耗的26%和8%。

8. 新加坡為什麼那麼干凈

新加坡是這樣變干凈的(李光耀) 《新加坡是這樣變干凈的》 摘自李光耀回憶錄《經濟騰飛路》 12、城在花園中 派駐新加坡的外國通訊員找不到涉及貪污和其他營私舞弊行徑的大丑聞來報道,於是便報道新加坡經常落力推行這類「勸人向善」。的運動,冷嘲熱諷,說我們是個「保姆之邦」。他們可以笑我們,可我深信最後開懷大笑的人會是我們…… 1976年,我第一次到北京人民大會堂,主人同我們見面的會議室里擺著痰盂,有些中國領袖還用它。於是,1978年鄧小平到新加坡訪問的時候,我們在會議室內他的座位旁邊放了一個明代的藍白色痰盂,他卻沒用,也許是他發覺新加坡華人跟中國人不一樣,不隨地吐痰。1980年我再次訪問北京,發覺北京人民大會堂里的痰盂已經拿走了。幾年後,我在新加坡設宴招待主管經濟的國務委員谷牧,提到人們改變了習慣,不再在人民大會堂里使用痰盂。他笑著說,會議室里的是拿走了,辦公室里卻還用,老習慣改不了。 從1960年代開始,我們便展開反隨地吐痰運動。盡管如此,到1980年代,還有許多的士司機向窗外吐痰,一些人也仍然在巴剎和熟食中心裡照吐不誤。我們通過學校和媒體傳播信息,肺病等疾病會因隨地吐痰而傳染。現在很少看到人們在公共場所隨地吐痰。我們都是移民,離鄉背井而來,但卻准備擯棄陋習,在一個新的國家脫穎而出。這個運動成功了,促使我再接再厲把人民的其他陋習也改掉。 獨立後,我千方百計要找出引人注目的辦法,以向世人顯示新加坡跟其他第三世界國家不一樣。最後,我選定了一個使新加坡成為清潔又蔥翠的城市的計劃。我的策略之一是使新加坡成為東南亞的綠洲,達到第一世界的水平,使來自發達國家的商人和旅客,把這里當成是到本地區進行商業和旅遊活動的基地。改善有形的基礎設施要比改變人民的習性容易。他們原本住棚屋,要方便不是在地上挖個洞,就是到放在屋外廁所的木桶去解決。如今搬進裝置了現代衛生設備的高樓,他們的習慣卻沒有改變。我們設法使人民改變亂丟垃圾、喧嘩吵鬧、粗野無禮等壞習慣,並使他們懂得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講究禮貌。 我們從很弱的基礎做起。1960年代,部長和國會議員接見選民,幫助他們解決問題的時段總是大排長龍。妻兒陪伴在旁的失業人士前來找工作,或要求的士或小販營業執照,或要求在學校食堂售賣食物。這正是失業數據背後的現實情況。數以千計的人在人行道和大街上售賣熟食,完全不理會交通、衛生和其他問題。結果街道垃圾成堆,造成堵塞,腐爛的食物散發出惡臭異味,四處凌亂污穢不堪,市區的許多角落都變成貧民窟。 許多人當上霸王車司機,不但沒有執照,也沒保險。把破舊汽車租給他們的商人,趁機剝削他們。霸王車的收費較巴士車資高一些,卻比有執照的的士收費便宜多了。要在哪裡停車讓乘客上下車,都由乘客決定,這樣卻對其他公路使用者構成危險。從最初的數百輛到數千輛,霸王車堵塞街道,也妨礙了巴士服務。 取締非法小販和霸王車司機我們無法取締這些非法小販和霸王車司機以整頓市容。必須等到1971年以後,當我們能夠提供許多工作機會時,法律才得以執行,街道才得以整頓。我們發出熟食小販執照,把小販從人行道和馬路上移到附近嚴格建造,備有輸水管、陰溝和垃圾處置系統的熟食中心。到1980年代初,所有小販都獲得徙置安排。他們當中有好些廚藝一流,遊客聞風而至,幾個還成了百萬富翁,開馬賽地,僱用傳應生。正因為有這些具有企業精神、沖勁和才乾的人民,新加坡才會成功。至於霸王車司機,在我們重組巴士服務,並且提供其他就業機會之後,他們才從公路上銷聲匿跡。 我們還未脫離馬來西亞時,在1964年7月和9月發生了種族暴亂之後,整個市區十分混亂,民眾士氣低落,紀律鬆弛。有兩件事使我採取了行動。1964年11月的某天早上,我從政府大廈的辦公室向窗外眺望,視線掃過大草場,看到幾頭牛在海濱公園的草地上吃草!幾天之後,一名律師驅車經過市區邊緣的一條主要公路時,撞到一頭牛,不幸身亡。養牛的印度人把牛趕到市區,在路旁放牧,甚至把牛帶到海濱公園。我召集公共衛生處的官員開會,訂下立即解決這個問題的行動計劃。我們給牛羊的主人規l定了一個到1965年1月31日為止的寬限期。此後,這類走失的牲畜將被送往屠宰場,屠宰後的鮮肉將送給各個收容所。到12l月,共有53頭牛被逮著送往屠宰場。不久,所有牛羊都很快地回到棚里去。 為了在這個第三世界地區凸顯我們的第一世界水平,我們著手把新加坡發展成為熱帶的花園城市,終年清潔翠綠。每逢民眾聯絡所開幕,到各個機構訪問參觀或在交通圈主持公路竣工儀式時,我都會種樹做紀念。所種的樹有些長得茂盛,但是多數都枯萎了。要是我再到某個聯絡所,負責人會在我訪問之前補種上一棵。我的結論是,樹木種下後必須有個部門來管理,於是便在國家發展部設立了一個署負責這項工作。 取得一些進展之後,我會見了各個部門和法定機構的所有高級官員,要他們大力推動綠化運動。我告訴他們,我到過將近150個國家和地區,也在接近同樣數目的政府賓館里住過,留下好印象的不是建築物的大小,而是保養的水平。從建築物無人照顧的情形一一臉盆破裂、水喉漏水、抽水馬桶發生故障、建築全面失修以及花園荒蕪——我就能知道一個國家和它的行政人員士氣低落。到新加坡的貴賓同樣會做出這種判斷。 我們種植了上百萬棵樹,有棕櫚樹和灌木,教導人民如何愛護它們,而不是加以摧殘和破壞。這個綠化行動提高了人民的士氣,使他們對自己的生活環境產生自豪感。我們沒把中產階級區和工人階級區劃分開來。英國人過去把東陵和總督府一帶列為白人區,這個地區的環境比本地人地區整潔、干凈和青翠。民選政府這樣做可得付出慘重的政治代價。我們也致力於消滅蒼蠅和蚊子,疏浚臭氣熏天的溝渠和水道。不到一年,人們便覺察到公共場所明顯地變得更加整潔了。 人們的壞習慣是長期養成的,如隨意踐踏植物和草地,破壞花圃,有時又偷竊樹苗,或把腳踏車和電單車靠在樹身上,把樹木壓倒。要革除這些陋習,需要堅持不懈地進行。有這種毛病的不光是窮人。一名醫生看上了一棵頗有價值,剛剛種下的南美杉,把它從中央分道堤上移走,想把它移植到自己的花園里,被逮個正著。為克服一開始人們對綠化所採取的漠不關心的態度,我們讓孩子們在學校里親自栽種並照顧樹木,辟設小花園,希望他們把綠化的信息帶回家讓父母也了解。 大自然並不鍾愛新加坡。在新加坡生長的青草,不能像在紐西蘭或愛爾蘭的那麼青翠茂盛。應我的要求,1978年,一位澳大利亞植物專家和一位紐西蘭土壤專家,前來研究新加坡的土壤後提呈報告。我讀後興致勃勃,決定召見他們。他們告訴我,新加坡是赤道雨林地帶的一部分,一年到頭陽光強烈,雨水很多。樹木被砍伐之後,大雨把土壤表層沖走,也把養分沖掉。草要長得青翠茂盛,非得經常施肥不可,最好是用不容易被沖走的混合肥料,外加石灰,因為新加坡的土壤酸性太強。管理人員根據這個意見在總統府的草地上進行試驗,草果然碧綠起來。我們用同樣的方法處理所有學校的操場和其他體育場,結果是蔫黃的草坪和足球門柱旁一塊塊寸草不生的泥地都變成翠綠一片。整個城市逐漸綠化。在1970年代,一位前來參加國慶酒會的法國部長興高采烈地以法語向我道賀。我不會說法語,卻了解「verure」這個詞的意思是青翠。美麗的綠化城市把他給迷住了。 當時多數亞洲國家甚少或根本不注意綠化,新加坡卻與眾不同,而且採取嚴厲的措施對付走散的牛羊,這成了1969年美國《展望》雜志報道的新聞。香港新聞處處長大感興趣,前來訪問之後宣布,他將根據新加坡的經驗,建議香港舉行為期兩年的反亂丟垃圾運動。 共和聯邦總理會議定於1971年1月中舉行之後,我號召官臨們再加把勁,以便使客人對新加坡留下更好的印象。我們為所有的服務行業從業人員,包括店員、的士司機、旅館和餐館工人舉行了說明會,要求他們盡量在我們的客人面前表現得有禮和友善。他們對此都有很好的反應,而來訪的各國總統、總理和他們的隨員的反應也非常好。於是,新加坡旅遊促進局展開一個有禮服務的運動,鼓勵售貨員和其他服務行業的從業員為顧客提供有禮的服務。我決定干涉。如果我們的服務業從業人員只對旅客表現得彬彬有禮,對國人則不然,那是很荒謬的。我召集了國防部、教育部和全國職工總會,通過它們分別向國民服役人員。50萬名學生和數十萬名工友傳達一個信息:我們必須把講禮貌當做我們的生活方式,只有這樣,新加坡才會成為一個人人都生活得更加愉快的社會,而不單是為了旅遊業。 最大的好處是東盟領袖決定不讓新加坡專美而競相為自己的城市展開綠化計劃。1970年代,還沒出任馬來西亞首相的馬哈蒂爾醫生曾經在新加坡總統府別墅住過,他問我為什麼總統府的草坪會那麼綠油油的。成為首相之後,他把吉隆坡綠化了。1970年代末,蘇哈托總統在雅加達推行同樣的計劃,馬科斯總統在馬尼拉這樣做,他寧首相也使曼谷綠化了。我鼓勵他們說,他們的國家氣候也不錯,而且有更多的樹木可供選擇。 綠化競爭有積極意義對本區域來說,再沒有其他作業比綠化的收益來得大。我們同鄰居互相競爭,設法使綠化工作做得更好,讓花卉長得更茂盛。綠化城市的競爭有積極意義,使大家受惠,對提高人民士氣有好處,對旅遊業、投資者也有好處。有好多領域的競爭不但有害,甚至是致命的。所以與其在其他領域競爭,不如爭相成為亞洲綠化最好最清潔的城市。 1971年11月的第一個星期日,我們開始舉行一年一度的植樹日,所有國會議員、民眾聯絡所和它們的領袖都參與。自那以後,每年的植樹日我們都進行植樹活動。11月種下樹苗,雨季在這個時候開始,澆水的工作少之又少。 由於喬木、灌木和匍匐植物的品種不夠多,我派研究人員到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植物園和公園考察,挑選亞洲、非洲、加勒比海諸島和中美洲氣候相似的國家的植物新品種,把許多自然開花的植物和樹木的新品種帶回來,在新加坡的氣候和土壤條附下試種。有時我們會大失所望。來自加勒比海諸島的樹木原本會自然地開出美麗的花朵,到新加坡卻不開了,因為這里沒有它們所需要的涼快的冬天。來自印度和緬甸的樹木在新加坡不常開花,因為這里跟它們生長的本土不一樣,每年在不同的季候風季節之間沒有長期的旱季。新加坡的植物學家到世界各地收集樹種,引進了8000個不同的品種,但是只有2000多種能在新加坡繁衍生長。他們在全島各處種植這些生命力較為堅韌的品種,使我們的綠陰更加多姿多彩。執行我的綠化政策的一個主要人物是能乾的官員黃堯。這個造林學出身的馬來西亞人,原本打算在馬來西亞的橡膠園和油棕園工作。他利用專長,為我們解決了種種問題,包括在路邊種植喬木、灌木和其他花草,以及在市區里辟設公園和鋪設公園連道。面對我接連不斷的便函和永無止境的要求,他勤奮地一一回應,而且還成功地推行了其中的許多計劃。他的接班人蔡善英的專業是農學,卻成為一名樹木專家,表現也一樣好。 每逢我出國幾個星期後回到機場,驅車沿著東海岸公園大道進入市區,看到蒼翠的樹木、棕櫚、綠油油的青草和繁花似錦的灌木,我就意氣風發、精神抖擻。在我推行過的所有計劃之中,綠化計劃的成本效益最高。 我們之所以非使新加坡清潔不可,一個不得已的原因是,新加坡必須盡可能收集每年95英寸的雨水。我要求土木工程出身的防止污染組主任李一添制定計劃,修築堤壩把所有小河與溪流的水攔截起來使用。這項計劃花了約十年的時間才落實。他必須使來自住家和工廠的所有污水全部流人陰溝,只允許屋頂、花園和空地的干凈水流進明溝,再流進被攔住的河流。到了1980年,每天能收集到6300萬加侖的水,約相等於當時新加坡每天用水量的一半。 雄心最大的計劃是清理新加坡河和加冷盆地,把魚兒引回這兩條河。1977年2月我最初公開提出這個建議時,許多人,尤其是工業家問道:「干嗎要清理?梧槽水道(它注入加冷河)和新加坡河向來都是臟兮兮的,這是新加坡傳統的一部分!」這樣的看法我絕不能接受。兩條水道發出刺鼻的惡臭。芝的律師樓有個失明的電話接線生,每次乘巴士快要來到新加坡河時,嗅到河水的特有惡臭,便知道到了什麼地方。新加坡的水道污染問題一半是由工業廢水造成的。我們必須確保每條溪流、陰溝和小河都不受污染。當時的建屋發展局局長鄭章遠打趣說:「每星期買魚放進河裡,開支會要比這樣做少得多。」李一添並沒有因為被潑冷水而退縮,他跟我密切合作過,知道這是做得到的,因為我會支持他排除一切障礙。清理新加坡河和加冷盆地是大規模的工程,這意味著必須為整個新加坡島鋪設地下水道。在市區,由於建築物成群,這樣做尤其困難。我們不得不徙置大約3000戶家庭小工業,讓它們搬進有控制油污和其l他廢物設備的正式工業區。新加坡自1819年開埠以來,駁船和就在新加坡河上川流不息,船上人員生活在河上,在河上烹飪和洗澡。我們必須把他們遷移到西海岸的巴西班讓,加冷河兩岸的小船廠則搬到大士和裕廊河邊。另外讓5000名街邊熟食小販搬進經過精心設計,清潔的熟食中心。小販慣於在路旁做買賣,不必繳租金,方便顧客。他們抗拒到有蓋小販中心去,因為生意未必那麼好,還要交租金和水電費。我們不溫不火地卻也絲毫不放鬆地協助他們搬遷,津貼租金。盡管如此,一些小販還是經營不下去。 我們逐步淘汰8000個養了90多萬頭豬的養豬場,因為豬的糞便污染了溪流。除了14個開在農業科技園里的魚塘以及三幾家釣魚場外,其他魚塘都關閉了。鮮魚現在是在柔佛海峽的淺水網箱和南部島嶼的深海浮動網箱養魚場里生產的。 我們成立了一個徙置署,應付徙置過程中涉及的爭論不休和討價還價的問題。無論小販、農民或家庭小工業者,他們永遠不喜歡搬遷和轉行。這是個有政治風險的任務,非得小心並採取。恫情的態度處理不可,否則在來屆選舉中會失掉很多選票。我們成立了一個由官員和受影響選區的議員組成的委員會來控制局面,以便減少政治上的不利影響。 徒置農民最為棘手。我們定下了賠償率,根據的是農場建築的面積、農場范圍內鋪上混凝土的空地面積、果園里的果樹數目和魚塘數目。隨著國家經濟繁榮,我們提高了賠償額。但是連最慷慨的賠償也不夠好。上了年紀的農民不曉得該怎麼辦,也不會使用賠款。他們不得不住進組屋,對過去給他們提供了免費糧食的豬、鴨、雞、果樹和萊地懷念不已。甚至在被安排搬遷到建屋局新組屋區15到20年後,許多人依然投票反對行動黨。他們認為行動黨政府摧毀了他們的生活方式。 1987年11月,我欣然主持加冷盆地和新加坡河的清河紀念儀式。這兩條水道一直是新加坡市區的天然下水道。我頒發金牌給執行計劃的官員,表揚他們的成就。之後,我們建了八個新港灣蓄水池,其中一些用做劃船和消閑釣魚的場所。每天能收集到的食水猛增到1.2億加侖。每一項成功的工程都由一個能乾和富有獻身精神的官員指揮,他們出身於相關的專業,應付新加坡的獨特難題時懂得學以致用。沒有李一添,新加坡不可能會變得這么干凈和翠綠。我概括說明了概念上的目標,他必須研究出可行的解決方案。後來他升任公務員首長。 1993年溫斯敏到新加坡河釣魚,真的釣到了一條。河流清潔了,人們的生活素質也有所改變。全島各地的地價都大幅度上升,尤其是在市區與河流和水道附近的地段。我們向印尼買沙,覆蓋了加冷盆地沿岸的泥土。如今人們可以在加冷盆地曬太陽和滑水。在河畔,共管式公寓取代了難看的小船廠。新加坡河兩岸都鋪設了人行道,河邊的舊店屋和貨倉翻新了,成為餐館、咖啡座、商店和酒店。人們在河畔飲酒用餐,華族的傳統駁船晚上停靠在河邊,也成為露天用餐的地點。對那些仍然清楚記得新加坡河作為下水道的人們來說,這一切改變有如一場夢。 從一個城市的植物可以看出它的污染程度。失修的汽車、巴士和柴油羅厘噴出過量廢氣,灌木蒙上黑色的煙灰粒,就會枯萎凋謝。1970年的秋天,我在波士頓看見車輛沿著前往加油站的方向大排長龍,感到詫異。司機告訴我,當天是讓車輛更換下一年執照的最後一天。要更新執照,車輛必須給經授權的加油站進行檢查,看看是否適宜在路上行駛。之後,我決定在總理公署設立防止污染組。我們在繁忙公路兩旁安裝監察儀器,測量車輛排出的塵埃、油煙的濃度和二氧化硫的含量。在其他城市,經濟情況較好的人可以搬遷到干凈和翠綠的郊區,遠離城市受污染的地帶,新加坡的土地面積卻迫使我們在同一個小地方工作、消閑和居住。所以不論是富人或貧民,我們都必須為他們保護環境,保持清潔和優雅。 1971年我們在裕廊鎮的中心開辟了飛禽公園,四周是數以百計的工廠。當初如果不堅持和保持嚴格的防止污染標準的話,來自世界各地的飛禽就不可能在裕廊繁衍成長。我們也在裕廊工業區內進行綠化,在發出證書允許工廠開工以前,要求它們美化廠區並植樹。 盡管新加坡已經解決了國內主要的空氣污染問題,可是,在1994年和1997年,蘇門答臘和婆羅洲發生森林大火,煙霧籠罩了整個新加坡和它的周圍地區。大火是因為種植園公司在砍伐寶貴的木材之後,放火燒掉其他樹木,以便清理土地來種植油棕和其他農作物而造成的。在乾燥的季節里,大火能連續燒上幾個月。1997年年中,濃厚和有毒的煙霧籠罩了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和菲律賓,導致機場關閉,數以千計的人病倒。 舊時的新加坡也遭受車輛和諸如建築工地打樁,以及露天娛樂活動的揚聲器、電視機和收音機傳出的噪音污染。我們按部就班地慢慢實施新條例,促使人們把音量放低。最危險最吵鬧的是華人的習俗,在農歷新年期間放鞭炮。人們受到嚴重的灼傷和其他傷害,尤其是兒童。木屋經常失火,甚至整個非法木屋村化為灰燼。1970年華人農歷新年的最後一天,發生了一場規模極大的火災,五個人喪生,許多人受傷。我決定明文規定放鞭炮是犯法行為,禁止了這個長期延續下來的華人喜慶傳統習俗。兩年後,兩個沒有武裝的警察試圖攔阻一群人放鞭炮,卻遭到殘酷毆打。於是我完全禁止鞭炮進口。當我們住在10層20層高的樓房時,各種不適合高樓生活方式的傳統習俗都必須停止。 1960年代,城市重建的步伐加快。我們致力於重建陳舊的市中心,歷史不斷地被抹掉。到了1970年底,我們對這樣的做法深感不安,於是在第二年設立古跡保存局,負責確認和保存在歷史、傳統、考古、建築設計和藝術性等方面,對新加坡歷史來說具有意義的建築物,其中也包括行政、文化和商業建築物。這些建築物包括老舊的華人廟、印度廟、伊斯蘭教堂、聖公會和天主教堂、猶太教堂、19世紀傳統華族建築物以及在舊行政中心的前殖民地政府辦公樓。過去殖民地時期英國總督辦公的總督府,是目前總統和總理辦公的地方,已改稱為總統府。 我們設法保留新加坡獨有的特色,使得新加坡人能夠飲水思源。值得慶幸的是,我們沒有拆除牛車水、小印度和甘榜格南的歷史區,後者是前蘇丹王宮所在地。新加坡河畔的舊建築物也保留下來。 早自1970年代,新加坡就開始禁止一切香煙廣告,主要目的是防止年輕人染上危險和令人討厭的煙癮。我們逐步禁止在所有公共場所吸煙——電梯、巴士、地鐵車廂和地鐵站,最後是所有冷氣辦公室和餐館。加拿大人有什麼行動我就跟,因為他們是這方面的開路先鋒。美國人遠遠落在後面,因為他們的香煙製造業力量太大了。 我們每年也舉行「無煙周」。「無煙周」開展的時候,我在電視上追述了個人的經歷。我原來每天大約抽20支煙,1957年參加三個星期的市議會競選活動,聲音啞了,選舉結果宣布時,我連憾謝選民的話也說不出來。既然控制不住煙癮,我決定非戒掉不可。起初的兩個星期很不好受。進入1960年代,我對煙高度敏感,禁止人們在我的冷氣辦公室和內閣會議室吸煙。幾年下來,多數部長都不再吸煙。拉賈拉南和巴克始終煙不離手,內閣開會,他們總會溜開10分鍾左右,到戶外走廊過煙癮。 我們鍥而不舍地跟香煙斗爭。美國煙草公司的財力和打廣告的資金雄厚,成了禁煙運動的強大阻力。盡管老一輩煙客已經減少,但是年輕人,包括少女,仍然沉溺於吸煙的惡習。這場斗爭我們輸不起。 受到美國大肆嘲笑的一項禁令,是禁止香口膠。早在1983年,國家發展部長便 建議禁止香口膠,因為人們把吃過的香口膠塞進大門和信箱的鑰匙孔,或粘在電梯按鈕上,也有人把它隨意吐在地上和走廊上,打掃的開支因此增加,也損壞清潔設備。起初我認為禁止未免太嚴。然而接著便發生了破壞分子把香口膠塞進地鐵車門的感測器,地鐵服務受到干擾的事件。那時我已經不再擔任總理,吳總理和其他同僚在1992年1月決定禁止。多位上過美國大學的內閣部長說,有人吃過香口膠之後,隨手把它粘在大學講堂座位底下,粘上就清除不了,使座位臟得不得了。香口膠被禁止後,情況大大改善。在商店裡的存貨都搬清後,地鐵站和地鐵車廂的香口膠問題已微不足道。 派駐新加坡的外國通訊員找不到涉及貪污和其他營私舞弊行徑的大丑聞來報道,於是便報道新加坡經常落力推行這類「勸人向善」的運動,冷嘲熱諷,說我們是個「保姆之邦」。他們可以笑我們,可我深信最後開懷大笑的人會是我們。要是沒有做出這些努力,勸人民改變陋習,新加坡的社會就會更不文明、更粗野、更沒有教養。新加坡過去算不上是個有教養的文明社會。我們准備在最短的時間內爭取實現這個目標,對此並不感到慚愧。我們先教育和規勸人民,待多數人都接受了,我們就通過立法懲罰叛逆的少數人。新加坡有了一個更加信人的居住環境。如果這就是所謂「保姆之邦」,我倒要為促使它的形成而感到自豪。

9. 裕廊島的介紹

裕廊島 (Jurong Island) 是位於新加坡西南部外海的人工島,也是新加坡最大的外島。裕廊島總面積將近32平方公里,在填海造地工程把七個小島合並成一個大島,比原有的土地面積大三倍。裕廊島是新加坡的煉油中心,該島未來的發展方向是成為擁有尖端技術的化學工業基地。

10. 新加坡哪些地理條件對工業發展不利

新加坡裕廊島的經驗:在沒有水的環境里怎樣發展工業(三)

設計高質量水廠的起點是工業用水水質。到目前為止,新加坡公用事業署(PUB)經營裕廊工業水網已長達20年,並積累了豐富的工業用水水質數據。

然而,就像其他許多下水道陳舊、地下水位高的海岸城市一樣,海水倒灌現象導致工業用水組分隨著潮位而急劇變化。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我們觀察到工業用水(IW)的電導率從低達800mS /cm可波動到高達1800mS/cm,有時甚至高達2000mS/cm。因此,為謹慎起見,應該提供安全設計度。在設計反滲透系統時,原水規范採用相當於 TDS1300毫克/升的最大電導率。另外,考慮到反滲透膜的逐漸污堵和鹽通量隨時間的增加,我們也提供了很高的安全設計余度。

建設三萬立方米的工業用水深度處理廠的項目在1997年初舉行招標,有10多家國際著名的水公司參與組織的投標。評標則基於每份標書的實際凈值進行(結合資金和長期運行成本的影響),同時考慮採用當時最可靠的先進技術。

提交的各種標書大概可以歸類成三種基本不同的工藝:

―――填充式電滲析技術

―――用微濾膜作預處理的反滲透技術

―――用傳統雙介質過濾作預處理的反滲透技術

令新加坡公共事務局感到欣慰的是,位於印馬德拉斯的肥料有限公司,成功地將傳統雙介質過濾和標准陶氏反滲透膜結合使用多年,日產一萬兩千立方米產品水。因此,用傳統雙介質過濾(DMF)作預處理的反滲透(RO)方案被確定下來。

系統回收率及項目經濟性

由於公用事業署對新加坡使用的每噸工業用水徵收水費0.43新元,所以廢水回收廠只有採用最高的可行的回收率,方能使該項目經濟上可行。同時,消費者也盼望有一個具有競爭性的水價。因此,篩選剩下的標書必須採用介質過濾作為反滲透的預處理,而且反滲透裝置的回收率高達86%,結合預處理部分99%的回收率,最後整個系統的回收率達到85%。

新生水的里程碑意義
吳作棟總理日前為新生水主持推介儀式,新生水供應晶圓盤製造廠作為工業用途以及注入蓄水池作為間接食水供應,象徵新生水正式成為我國水供來源之一,更是我國在水供追求自給自足的努力寫下了新的一頁。

新生水是新加坡突破國家生存困境的活水泉源,特別是馬來西亞反復以水供合約要挾勒索的不穩定時局下,更具有安定民心和揚眉吐氣的積極作用。新生水為新加坡人開了一條不必後顧的新路。新加坡地小人稠,先天條件不足,難以在水供上獨立生存,在新生水計劃落實生產之前,即使我們不喜歡也得依賴馬來西亞的水供,否則也勢必要付出其他代價看其他國家的臉色。雖然有白紙黑字的合約保障,但馬國領導人處理雙邊課題反復無常的態度和高傲姿態,讓新加坡人總是有一種被掐住咽喉的難受。

此刻新生水計劃不但朝提供穩定水供的方向邁進,適時應付國人食水的基本生存需求,更在工業用水方面注入莫大信心。新加坡的工業用水佔用水量的幾乎一半,對水質尤其挑剔的晶圓廠能接受新生水,是新加坡爭取高科技工業投資的定心丸。

在我們驗收新生水成績單的同時,新馬關系也有望因去除了敏感的水供課題而可能有積極發展,正如吳作棟總理指出:「兩國就能把焦點放在互惠互利的合作關繫上。」新馬兩國的確應該同心協力面對其他經濟體的競爭和其他方面的挑戰。當然,對馬來西亞這些年來以及接下來履行合約供水,新加坡人是心存感激的,新加坡人飲水思源,也會同舟共濟。

然而,新生水的意義不單是從新加坡的利益角度思考。新生水計劃的成功除了漂亮地讓新加坡擺脫馬來西亞的羈絆與糾纏,更重要的是,為這個水資源嚴重不平衡分布也總是缺乏的地球,提供一個與水共生的新方向,特別是對先天地理條件不足的國家和都市而言,新生水證明了人定勝天的積極意義。

回頭看新生水在本地成功的經驗,我們發現,如果單靠技術,無法讓新生水成為提供生存的保障。新生水成功生產背後是新加坡過去處理污水(以排放入大海)的過程高度自律,遠超過國際標准,我們才得以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縮短污水和凈水之間的轉化距離,也才得以在成本相對低的條件下,把「比水更干凈的水」投入工業生產,也注入蓄水池。新加坡對環境的負責態度和不欺騙大自然的立場促成新生水的水到渠成。

誠然,水資源的寶貴不會因獲得的方便和科學的進步而有任何改變,新加坡人珍惜用水的觀念應該始終如一,更應該在體驗了水得來不易後,提高省水、惜水的意識。在水資源永遠匱乏的現實中求存,新加坡人還是必須節省用水,永遠謹記水的寶貴,即使是在我們不斷開拓具成本效益的新水源之際,節省用水始終必須是新加坡人的生活態度。

我們以創造力克服了生存的挑戰,新生水是新加坡生存的里程碑,對我國未來水供的影響深遠而意義重大。它是科技和人的意志戰勝環境的難得經驗,是自給自足的戰略概念,更是新加坡人學習逆境求存的寶貴的一堂課。

新加坡裕廊工業區的經驗啟示

新加坡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潔凈國家,也是經濟發展極為迅速的國家之一,從一個資源貧乏的島國一躍而成為世界發達國家,確實是一個奇跡。而在新加坡崛起的過程中,其20世紀60年代便開始創辦的裕廊工業區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裕廊工業區的基本情況

裕廊位於新加坡島西南部的海濱地帶,距市區約10多公里,面積為60平方公里。此地區原本為荒蕪之地,大部分地貌是沼澤和丘陵,但是具有建設現代化工業區的良好自然地理條件:有水深近12米的天然良港;臨近新加坡至馬來西亞的鐵、公路干線;新加坡西南部最大的河流——裕廊河橫貫區內,可以提供工業用水,基礎設施及工業原料齊備。

以原財政部長韓瑞生為代表的新加坡工業的奠基者們清醒的認識到,要使島國走上富裕之路,擺在面前的唯一辦法,只有進行大型工業化。他們選擇裕廊這個水網沼澤地帶作工業園出於三點考慮:第一,這個地帶位於新加坡的西南面,瀕臨大海,可建深水碼頭,以便運進工業原料,運出工業製成品;第二,這里土地荒涼,沒有居民遷移問題。土地國有,徵用費低廉;第三,這一帶多山丘,可添平沼澤,添海造地,平整土地容易進行。出於這種考慮,政府在裕廊劃定6480公頃土地發展工業園區,並撥出1億新元進行基礎建設。

裕廊工業區的發展建設分為前後兩階段。以1961開始大規模拓荒動工至1968階段,共開闢土地14.5平方公里,興建一批標准廠房,同時重點建設港口、碼頭、鐵路、公路、電力、供水等各種基礎設施。為吸引國內外資本到裕廊工業區投資,新加坡政府對投資廠商提供貸款及享受統一稅收的優惠政策等。但由於新加坡此一時期實行進口替代策略,再加上60年代初期政治方面的不穩定,因此到裕廊工業區投資的企業僅150多家,而且絕大多數是本國資本,外資所佔比例很小,這一階段實際上是裕廊工業區起步和摸索階段。

1968年6月新加坡政府成立裕廊鎮管理局,專門負責經營管理裕廊工業區和全國其它各工業區。此時,裕廊工業區的發展進入另一新階段,建設速度大大加快。到70年代中期,裕廊工業區的發展面積已達50平方公里,而到80年代上半期,整體發展建設已幾近完成。隨著宏觀策略的轉變和投資環境的日趨完善,外商紛紛來裕廊工業區投資設廠,許多國際知名的廠商都選擇此地作為其海外生產基地。經濟總量逐步上升,企業數量由1990年的2000多家上升到2003年的7000多家,平均每年完成GDP2000多億元,有力地拉動了新加坡整體經濟的發展。

裕廊工業區的成功經驗

1.合理的制度安排。裕廊工業區的制度安排有兩個重要的特色。首先,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合一的單一層次體制。園區是一項地方性工作。速度在很大意義上決定了交易的成本。一站式服務與其說是一種實際的服務方式,不如說是在投資決策過程中支持商業的一種表示。裕廊工業區的真正優勢在於,與政府相關的交易成本很低,其中包括投資許可、營業執照、城市規劃與建設設計許可、勞動力、稅收、進出口報關服務和其他監管活動。特別是在一些特殊工業領域的政府投資、集群政策、人力資本政策、資本合作和勞動力合作等,機構之間的協作變得簡易。信息流動被極大地簡化了,交易速度快於包括香港在內的幾乎世界上所有地區。縱觀國際上的主要城市,公共管制結構都要比新加坡更為復雜。東南亞聯盟國家的全國、省級和市級政府的結構模式就不能享受這種優勢。因此為工業區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制度保障。

2.工業區管理機構自主許可權較大。裕廊工業區的管理機構是1968年6月1日成立的裕廊管理局,該局成立後,接管了新加坡所有工業地區的規劃、建設、租賃和管理工作,當然也包括裕廊工業區在內。新加坡裕廊鎮管理局有很高的自主權,只要符合新加坡政府的工業政策,就有權吸引各種類型的投資者,盡管裕廊鎮管理局從本質上看只是一個房地產開發商,但是園區管理委員會有批准項目,批准城市規劃以及園區規劃的權力,同時能發放居民暫住證,管理貿易和市場,征稅,發放商業許可證等。它不僅是園區的開發者,同時也是工業區招商引資的推廣者。委員會同時還提供警察、稅收、海關、社會保障、教育、計劃生育、全民體育運動,以及社區發展、勞工等多項公共服務。同時,裕廊鎮管理局還控制著工業用地、科技園區和商業園區設施的供給。裕廊工業區的制度安排保證了較好的規模經濟,提供了較好的經濟發展空間,帶來了租金的下降,縮減了一些公用設施的成本,提供了免費的公共服務、有效率的推廣戰略和品牌、持續性和諸如創新的便利設施,更好的基礎設施等良好的供給前景。

3.綜合發展、合理規劃。新加坡政府從一開始就將裕廊定為全面發展的綜合型工業區,合理妥善地規劃。根據地理環境的不同,將靠近市區的東北部劃為新興工業和無污染工業區,重點發展電子、電器及技術密集型產業;沿海的西南部劃為港口和重工業區;中部地區為輕工業和一般工業區;沿裕廊河兩岸則規劃住宅區和各種生活設施。為充分發揮裕廊工業區的綜合功能,新加坡政府於1969年9月在裕廊碼頭內設立自由貿易區,使裕廊工業區既是工業生產基地,同時也是轉口貿易的活動場所。在整體發展建設過程中,環境保護問題也同時兼顧到,從一開始就有計劃地保留10%的用地用作建設公園和風景區。現已建成10多個公園,其中有世界著名的飛禽公園、中國式公園、森林公園等,使裕廊成為風光別致的工業區兼旅遊區,被稱為「花園工業鎮」。

4.完善基礎設施,同步發展生產生活。國際上工業區基礎設施建設一般有兩種模式:一是先招商建廠,根據生產的需要和擴展情況逐步解決交通、供水等問題。此種模式的優點是針對實際需要建設,切合性強,投入成本和風險小;缺點是基礎設施往往分散零亂,效率不高,阻礙生產的發展。另一種模式是從整個工業區發展全面出發,按照總體建設規劃的要求,先投入主要力量建成一完整的基礎設施,為工業區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這種模式的優點是計劃性較好,效率高,並可迅速改善投資環境,但投入成本和風險也較大。裕廊工業區是採取後一種模式,從一開始就把基礎設施建設作為發展的重點,投入大量資金,形成基礎設施系統,對裕廊工業區的發展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各種社會服務設施也同步發展,興建了學校、科學館、商場、體育館等,使裕廊工業區成為生產和生活綜合體。生產和生活相得益彰,對工業區的人才儲備起到了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5.積極引進跨國公司投資。新加坡原來長期依賴轉口貿易,工業基礎尚未建立,且國內市場狹小。針對這些不利條件,新加坡政府採取大力引進國外資本的策略,並明顯以跨國公司的投資為重點。裕廊工業區的迅速發展,就是能夠抓住機遇,大力引進跨國公司的投資,自20世紀60年代起陸續引進跨國公司設廠,如殼牌、美孚等跨國石油公司;荷蘭菲利浦公司;日本石川島播磨重工業公司、美國列明士頓公司等世界著名大造船廠商;迄今新加坡已成為世界第三大煤油中心、東南亞最大修造船中心及世界第二大海上石油平台生產圈,由此可見引進策略的成功。

對我國開發區發展的啟示

裕廊工業區的發展歷程以及其成功的經驗給了我們極大的啟示,我們應該從自身實際出發,吸收和借鑒優秀的經驗,為我所用,推動我國園區經濟的發展。

1.從整體經濟發展的角度出發,明確園區的設立目的和建設目標。新加坡60年代初期設立和發展裕廊工業區的主要目的是以此為龍頭,吸引外資以促進新加坡整體經濟的發展和整體工業化的實現,而不僅僅是為了發展裕廊這一地區,以後也一直是根據這一目的來規劃和管理裕廊工業區。裕廊工業區也一直發揮著帶動和促進全國經濟發展的作用,這一地位反過來又使它成為全國最佳的投資地區。因此,把握好角度和目的,實質上就是為整個工業園區的發展和管理奠定基礎,這是裕廊工業區成功發展的重要原因。我國目前有各種各樣的經濟技術開發區4600多家,發展處於十分不均衡的狀態,因此必須要明確自身的發展目的,以自身為龍頭,帶動區域整體經濟的發展,最終也是發展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推進國家競爭力的提高。

2.逐步完善管理體制,建立良好的制度保障。裕廊工業區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其完善的體制及自主管理的模式。我國目前的開發區管理大多還是處於政府直接管制之下,相對於依靠市場主體進行管理來說,其積極性以及辦事效率都要大打折扣,新加坡裕廊鎮管理局有很高的自主權,只要符合新加坡政府的工業政策,就有權吸引各種類型的投資者,盡管裕廊鎮管理局從本質上看只是一個房地產開發商,但是園區管理委員會有批准項目,批准城市規劃以及園區規劃的權力,同時能發放居民暫住證,管理貿易和市場,征稅,發放商業許可證等。它不僅是園區的開發者,同時也是工業區招商引資的推廣者。而在我國,目前還無法做到這一點,政府更多的履行著開發區管理者的職責,行使著管理的權力,開發區的管理主體本身就沒有做到真正意義上的與市場接軌,這對開發區的招商引資是一個非常大的阻礙,有必要進行改進。使得政府不作為工業區的開發主體,不直接參與具體管理,而是間接管理和調控;行政管理與發展管理分開,開發管理機構採取經營化方式。

3.明確自身優勢,促進產業升級和開發區主導發展方向。裕廊工業區在發展初期即選擇傳統加工區,但市場前景好,特別是適合發揮自己區位優勢的煤油業作為主導產業,重點發展,以後逐步推進升級,發展電子、通訊等高科技產業。所以,建立新工業園區前應先根據區位特點、國際產業發展的趨勢和機遇,仔細研究,以實際出發,建立產業結構和主導方向。反過來看我國的開發區,很多並沒有明確符合自身發展的產業模式到底是什麼,自身到底具有哪些優勢,盲目的引進外來資本,造成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費,對環境也造成了極大的污染,得不償失。因此我們必須注意這一點的重要性,因地制宜,明確自身的主導發展方向到底是什麼,然後進行下一步的運作與開發。同時需要我們轉換觀念,跳出現有的僵化的發展模式,促進優勢產業的發展和升級,帶動其它相關產業的發展,最終實現規模經濟。

4.加強開發區軟體建設,完善開發區的發展規劃。新加坡政府始終認為,硬體建設只是辦好工業園區的基礎,軟體建設則是保證工業園區正常運轉和健康發展的關鍵,裕廊工業區的成功在於有一套完整而實際可行的發展規劃。我國本身的國土面積很大,資源也非常豐富,發展開發區經濟應該是有非常大的優勢的,但是至今沒有形成規模經濟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軟體建設的滯後,過度關注於硬體建設和開發區的形象問題而忽視了人力資本、智力因素、先進的思維方式等軟體方面的建設,這對於一個還不成熟的開發區而言是很不利的,而對於一個已經較為成熟的開發區而言,其副作用很可能是毀滅性的,因此,我國的廣大開發區必須要注重軟體的建設,包括開發區的服務體系的建設與完善。同時,在開發區的整體規劃方面同樣需要慎重,其運行機制和操作規程也需要認真制定。一般而言,制訂運行機制和操作規程有兩種思路:一種是採取各種特殊政策,刻意創造出一個與宏觀經濟環境不同的小區域,另一種是在統一的宏觀經濟環境下,強調發揮區位優勢和營建產業集聚優勢。裕廊工業區選擇的是後一種的思路,而我國是一個宏觀調控手段使用較多的國家,因此同樣可以借鑒後一種思路,發展區域經濟和優勢產業經濟。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044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362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377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971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00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669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587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166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640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