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看新加坡 » 邵逸夫為什麼葬在新加坡

邵逸夫為什麼葬在新加坡

發布時間: 2022-10-18 08:15:13

1. 東方傳奇—邵逸夫

說起《霍元甲》《上海灘》,在80年代的中國大陸,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80年代初,電視悄然走進千家萬戶,而許文強,霍元甲也被人們津津樂道,成為茶餘飯後的談資。大家都知道,這些是香港電視連續劇中的人物,後來大家還知道,這些電視劇是香港TVB出品的。但是,可能還有許多人不知道,TVB的領航人,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邵逸夫!

1990年,中國政府將中國發現的第2899號行星命名為「邵逸夫星」!他為何會獲此殊榮呢?

1907年10月14日,一個嬰兒在上海靜安婦科醫院出生了。這是這家的第六個孩子。父母中年得子,欣喜若狂,為孩子取名邵仁楞。欣喜之餘,他們仔細端詳起孩子的小手,發現孩子手掌柔軟如絲棉,白皙若處子。身為上海一家染坊老闆的父親驚喜地對妻子說,「看阿楞的手掌,將來必是經商的奇才,邵家家業的發達必由阿愣來實現。」

這個邵仁楞,便是日後的邵逸夫,因為排名老六,後被人尊稱為「六叔」。

1931年,邵逸夫為了振興邵氏兄弟在新加坡的電影公司,隻身前往美國好萊塢取經,並購買拍攝有聲電影的設備。

在快要到達美國西海岸之時,轟的一聲巨響,輪船觸礁了。船艙很快進水,輪船迅速下沉,凄厲的哭喊聲,令人毛骨悚然。這時,他碰到了一塊木舢板,真是一根唯一的救命稻草啊!他緊緊的抱住小舢板不放,在茫茫的大海上漂泊了一夜。終於幸運地被救援的船隻救起。歷經艱險,終於不辱使命!

隨著邵氏兄弟在新加坡的崛起,邵逸夫慢慢成為新加坡富豪余東璇的座上賓。富豪身邊有位年輕美麗的女子,名叫黃美珍,常常身著白色連衣裙,像池塘中盛開的一朵白蓮。「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初次見面,邵逸夫就深深地愛上了她。黃美珍也被邵逸夫的儒雅氣質所吸引,漸漸墜入愛河。

可是富豪身邊的女人,是這么好惹的嗎?邵逸夫的三哥也常常告誡他不要走火入魔,因小失大。

理智告訴他,最好是放棄,但是他做不到!痛苦和糾結之後,他乾脆到余東璇的府上,坦白了他和黃美珍的愛情。並說,「如果不能成全我們,就請於老闆殺了我們!」沒想到,大富豪余東璇,寬容的成全了他們。1937年,在邵逸夫和黃美珍在新加坡舉行婚禮的時候,余東璇還特意派人送來了50萬元的大禮!邵逸夫和黃美珍是幸運的,他們遇到了一個寬厚仁慈的前輩。他們也更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在此後的歲月中,他們琴瑟和鳴,共同走過了邵逸夫事業和人生中最曲折,最動盪的歲月,他們的感情被艱苦的歲月磨礪得日益深厚,生育了四名子女。1987年,黃美珍在美國洛杉磯病逝,享年85歲。

邵逸夫是個天生為電影事業而生的人,他每天的事務就是,院線,影樓,觀摩電影,每天忙的不亦樂乎!

1952年的一天夜晚,鬼使神差,他來到邵氏影樓戲院樓上的夜總會聽歌,因為這樣的活動,以前幾乎沒有。這樣的場合他也不太感興趣。昏昏欲睡了一會兒,正當他站起來,想要離開的時候,她聽到了報幕員說,「下面有紅面南洋的女歌星方逸華小姐演唱歌曲《花月佳期》。」花月佳期,似曾相識啊!原來他聽過這張唱片。而且他非常喜歡這首歌!邵逸夫就讓侍者給方逸華送上了一束鮮花!再樸素不過的想法!可是,當演出結束,方逸華一襲旗袍,站在他身旁的時候,真是有些驚艷!

他們離開夜總會來到一間酒,樓邊吃夜宵邊聊天,原來方逸華也是上海人,母親是老上海灘的「舞國紅星。」後來因為家道中落,方逸華從17歲開始就以演出來維持生活。由於身姿窈窕,歌喉美妙,唱歌時字正腔圓,感情飽滿,在香港很有名氣。這次來南洋是由於新加坡的一個演出商的邀請,並且已經表演了幾個晚上,今晚是最後一晚,明天就要回香港了。

緣分就是這么奇妙!他們無所不談,童年趣事,彼此心目中的上海,演出的見聞,邵氏的遠大目標……。在方逸華的心裡,邵逸夫是一位親切的兄長,一位和藹的老師,和一位知心的朋友。而在邵逸夫看來,方逸華歌紅人美,而且頗有見地,完全不落俗套。是一位很好的紅顏知己。

1957年邵逸夫剛好50歲,是知天命的年齡。他向方逸華發出了邀請,請她來邵氏兄弟公司工作。

方逸華沒有讓邵逸夫失望,他以文員身份進入邵氏公司之後,從采購部小職員做起,逐漸做變公司的每個工作,始終與邵逸夫並肩作戰,成為邵逸夫的左膀右臂。他幫邵逸夫建立起了電影帝國,還勸邵逸夫進軍電視行業。她和邵逸夫一起為「邵氏」共同奮斗50多年,然而,兩個人一直分開居住,兩個人各有各的居室,只在周日相聚一下。身體的有距離和心靈的完全契合完美無瑕的結合在一起。邵逸夫是六叔,她就是那個六嬸。

1997年,黃美珍逝世十周年。邵逸夫終於決定要給方逸華一個名分。這年的5月6日,邵逸夫和方逸華來到了美國拉斯維加斯登記並舉行了婚禮。此時,新郎邵逸夫已經90歲,飽經風霜的臉上仍然閃爍著幸福的光輝,而他美麗的新娘方逸華也已經66歲。雖然歲月在她的額頭無情地刻上了一道道深深淺淺的印痕,但這些印痕也見證了他們從相知到相依相偎的幸福與甜蜜。

2010年元月,在邵逸夫102歲高齡之際,他卸任香港無線電視台行政主席職務。他將這個他花費畢生心血創建的市值164億港元的電視王國交給了他心愛的妻子六嬸,方逸華打理。半個多世紀的心心相印,方逸華一直是邵逸夫心中那個值得信賴和倚重的女子。

102歲宣布退休,他比一般人的退休年齡整整晚了40年。有人問起他的 養生 秘訣,邵逸夫含笑答道,一是勤奮工作,二是笑口常開,三是每天練功。

邵逸夫90歲之前,他都堅持每天上班。他的坐騎是一輛名貴的勞斯萊斯豪華轎車。車里有酒吧,他改裝成小型辦公桌,連途中的時間都不浪費。除了上班和開會邵逸夫一直以來就是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那就是看電影和電視。他很喜歡看以 搞笑 聞名的《憨豆先生》。多年以來,他一直保持開朗的心境,樂觀的情緒和開朗的性格是防病保健,延年益壽的重要條件。

晚年的時候,他每天五點半起床練功兩個小時,因為練氣功,所以睡眠質量很好。他自己曾經表示,自己有三個禁忌,也就是三不做,一不賭錢,二不喝酒,三不做刺激的事。至於飲食,百無禁忌,但是注意營養均衡。

邵逸夫說,笑是寬容,寬容是一個人的修養和善良的結晶,是生活幸福的一劑良葯。寬容和樂於助人也是方逸夫高壽的另一個原因。古人雲,仁者壽。

邵逸夫的仁,還體現在他的慈善事業上。

2002年11月,被譽為「21世紀東方的諾貝爾獎」的一個新國際獎項設立了。這個新獎項就是用邵逸夫的名字命名的。這個國際性的獎項每年選出世界上在數學,醫學及天文學三方面卓有成就的科學家,頒授100萬美元獎金以資表彰和鼓勵。

慈善是一種高度,慈善是一種境界,慈善是一種胸襟,慈善是一種態度。「我的財富取之於民眾,應用回到民眾。」邵逸夫如是說。

1985年以後邵逸夫平均每年都拿出一億多元用於支持內地的各項 社會 公益事業。對中國教育事業更是情有獨鍾。全國各地以逸夫命名的教學樓,圖書館, 科技 館不勝枚舉。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後,邵逸夫捐款一億港幣用於災後重建。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樹大地震,邵逸夫捐款一億港幣。……

邵逸夫擁有以下幾宗「最」:

史上最年長的上市公司主席;

拍攝了中國最早的有聲電影《白金龍》;

拍攝影片1000餘部,為中國所有電影製片廠之冠;

擁有最多的影院,最高時期達200多家,為中國私人擁有量之首;

建造了亞洲最大的電視電影拍攝基地,被譽為東方私人擁有量之首。

邵逸夫是香港的榮譽,也是中國的榮譽,更是東方的傳奇。

2. 現代名人故事:邵逸夫的傳奇人生

現代名人故事:邵逸夫的傳奇人生

《江山美人》、《獨臂刀》,他的邵氏電影曾壟斷香港電影工業;《上海灘》、《霍元甲》、《射鵰英雄傳》,他的TVB仍是屹立不倒的電視巨無霸;逸夫教學樓、圖書館、科技館,他的名字同慈善事業緊密相連,「逸夫樓」成為中國校園的一大特色。2014年1月7日,「六叔」邵逸夫於香港安然仙逝,享年107歲。

染坊里的「娛樂心」

清光緒年間,邵逸夫生於寧波鎮海一個富商家庭。其父邵玉軒育有五男三女,邵逸夫排行第六,故後人稱他為「六叔」。

邵逸夫出生三年後,邵家舉家從鎮海遷往上海。父親邵玉軒開設了當時頗具規模的顏料號「錦泰昌」,一心想的是實業救國。但上海灘十里洋場燈紅酒綠和洋學校里的日日熏陶,邵家四兄弟仁傑、仁棣、仁枚、仁楞都生出了「娛樂心」:

長兄邵醉翁下決心買來一部電影攝影機並成立了中國電影史上赫赫有名的天一影業公司,邵醉翁自己任製片人兼導演,妻子陳玉梅領銜主演,老二邵邨人做編劇,老三邵山客主管發行,中學生邵逸夫也在片場中覓得「伙計」一職,從攝影、編劇到導演,很快便對電影製片的各個環節了如指掌。

1924年,父親邵玉軒的顏料號已經日趨衰落,但兒子們的電影事業卻已經初具規模。

「邵氏出品,必屬佳片」

1924年,天一影業出品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故事片《立地成佛》,大獲成功。隨後,邵山客轉戰新加坡開辟南洋電影市場,中學畢業的邵逸夫也追隨而至。那也是邵逸夫的第一次創業,兄弟二人帶著一架破舊的無聲放映機和「天一」影片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各地華僑眾多的農場搞起了「流動放映」,四年內幾乎走遍了兩地的大小鄉鎮,直至1930年,邵氏兄弟公司在新加坡成立。

盡管事業初成,但美國經濟危機引發的全球性大蕭條也讓邵氏兄弟二人時刻都面臨著可能前功盡棄的風險。20出頭的邵逸夫決定放手一搏向美國學習開拍有聲電影。

「當時大家都困難,捨不得拍有聲電影,我們正好乘虛而入,捷足先登。」1931年,邵逸夫前住美國購買有聲電影器材,途中輪船觸礁沉沒,落水的他緊抱一小塊木舢板,在茫茫大海上漂泊一夜後終於獲救生還。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他從美國好萊塢買回的「講話機器」讓邵氏兄弟在一年後完成第一部有聲電影《白金龍》。銀幕中的人從默默無語到開口講話,觀眾的反應用震驚形容毫不為過,據說放映時,只要一有聲音出來,觀眾就會大聲歡呼,更離奇的是有一次在泰國放映,不解的觀眾硬是把留聲機砸開,要看看是不是有人藏在裡面,害得邵逸夫以後每次放電影都要派專人保護留聲機。

准確的眼光和領先的技術讓邵氏兄弟的電影版圖日益擴大,到1937年,邵氏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爪哇、越南、婆羅洲等東南亞各地已擁有139家電影院和9家游樂場,並建立了完整的電影發行網,稱雄東南亞影業市場。

但這一切都在隨後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付之一炬。1945年戰爭結束,邵逸夫開始第二次創業。1957年,邵逸夫正式移師香港並於一年後再次與三哥共同成立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但與之前的邵氏兄弟不同,這一次,邵逸夫是絕對的主角。

他在每部邵氏作品的包裝上都印上「邵氏出品,必屬佳片」的宣傳語,一旦發現無法補救爛片,他便將其燒掉。邵氏成立三年後,便在清水灣建立了被稱為「東方好萊塢」的邵氏影城,就在這座影城中,《江山美人》《貂蟬》《梁山伯與祝英台》《大醉俠》《獨臂刀》等一系列深受觀眾追捧的電影先後問世,邵氏也開始了對香港影視業長達十幾年的統治。

邵氏的壯大自然會帶來人才的成長,而這些人才在羽翼豐滿後如果選擇反戈一擊,這也將是對邵逸夫最大的打擊。

老臣鄒文懷「叛逃」創立嘉禾,李小龍橫空出世,「冷麵笑匠」許冠文在李小龍死後也「叛逃」嘉禾,嘉禾藉此完勝邵氏。《唐山大兄》創下香港本埠有史以來最高票房紀錄,《精武門》在刷新香港最高票房紀錄的同時還打開日本、歐美等國際市場,《猛龍過江》票房最終達到驚人的530萬,《鬼馬雙星》甚至超過了《猛龍過江》……邵逸夫也再一次敗在了自己人手上。

盡管在此期間,邵逸夫也集結了手下的精兵良將發起反擊,但嘉禾的實力隨著此後洪金寶、成龍等人的崛起進一步壯大。

目光精準的邵逸夫眼見大勢已去便逐步淡出電影界,並於1987年宣布正式停產。盡管最終選擇撤退,但邵逸夫在電影領域絕對不是一個失敗者,作為已經品嘗過成功滋味的商人而言,他的目標則是品嘗更多的成功。

有華人的.地方就有TVB

進軍電視業是導致邵逸夫的電影事業遭遇最致命「叛逃」的重要原因,但如果排除類別的概念單以成功而論,這一次,邵逸夫的決策再一次正確。當時間來到21世紀的時候,嘉禾已經走過了最風光的年代,頹勢盡顯,而邵逸夫則在電視這個戰場上取得了最輝煌的勝利。

1965年,邵逸夫和香港地產巨頭利孝和共同投得當地免費電視牌照,隨後利孝和斥資千萬打造的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於兩年後成立,利孝和自任董事局主席,邵逸夫入股加盟為董事。

TVB成立當天,正是邵逸夫60歲生日。盡管當時自己的工作重心還是在電影領域,但基於自己豐富的電影從業經驗,邵逸夫從一開始便為TVB構築了商業電視台發展的黃金模式。

一方面,他將邵氏在電影領域的大片場制度嫁接到了電視領域開創了一條龍機制,即從資金注入、編劇、演員,再到拍攝至播放一手包辦,然後把音像製品的版權銷售給海外。自給自足的自拍劇機制最大限度地為TVB降低了成本,增加了營利能力。但一條龍機制和大片場制度共同存在的一個問題便是藝人必須忍受低工資和長期合約,於是,人才的儲備便成了TVB發展的一個重要基礎。

為此,邵逸夫創新性地辦起了無線藝人班、勁歌金曲歌手大賽和港姐選美比賽。如此超前的對於藝人的商業開發使得TVB儲備了足夠的人才和娛樂資源。正所謂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在此後數十年TVB的發展中,盡管也屢屢遭到對手的大規模挖角,但卻始終沒有出現過太大的人才危機,出於同一期藝人班的學員水平、資質大都相當,走了一個,另一個補上便是了。

3. 邵逸夫仙逝時,四個兒女卻無人願繼承他的遺產,這是為何

當邵逸夫的四個兒女知道這件事兒後,內心憤怒,也很不滿,於是子女與父親的關系因此漸漸疏遠了。

黃美珍去世十年後,邵逸夫與方逸華結婚,這件事也加速邵逸夫與子女間關系的破裂。曾被作為家產繼承人的長子邵維銘也與父親決裂了。最終,邵逸夫的資產被轉換成了信託基金,繼續發揮著他慈善家的光芒。

邵逸夫傳奇的一生,從艱難歲月走過來,打造自己的影視帝國,事業上算是圓滿。唯一遺憾的也許是他一生子女緣薄,親戚情淡吧。

4. *******邵逸夫 是何人

邵逸夫簡介

原 名:邵仁楞

姓 名:邵逸夫

出生日期:一九零七年

出生地點:上海

生 平:

邵逸夫,一九零七年出生於上海,浙江寧波鎮海人,家中排行第六,父親邵玉軒是當地漂染業商人。 一九二四年與親兄成立上海「天一影片」,邵逸夫負責外埠發行。

一九二六年畢業於美國人辦的上海青年會中學。同年往新加坡協助三哥邵仁枚打理電影業務,開拓電影市場,自始便與電影圈結下不解緣。

一九三零年,邵逸夫與三哥邵仁枚成立邵氏兄弟;先後購入多間戲院;更到歐美搜集西方的先進電影及器材。

一九三二年,日軍侵華,「天一」於香港另起爐灶。

一九三四年,邵氏兄弟第一部有聲電影《白金龍》在港推出。

一九三七年,邵逸夫與黃美珍在新加坡結婚,並誕下兩子兩女。 淪陷前,邵逸夫的二哥成立「南洋影片」。光復後,易名「邵氏兄弟」。

一九五七年,邵逸夫從新加坡正式來港發展,接管邵氏公司業務,建立清水灣影城。

一九七四年,邵逸夫獲英女皇頒授CBE勛銜。

一九七七年獲英女皇冊封KNIGHT BACHELOR爵士勛銜。

一九八零年,邵逸夫成為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最大股東,擔任香港電視董事局主席。此後數十年,邵逸夫捐助數以十億計款項,為中港兩地建設學府、醫院等。

一九八七年,邵太黃美珍病逝美國,享年85歲。同年邵氏停產。

一九九一年,美國三藩市將每年的九月八日定為「邵逸夫日」,以表彰其貢獻。 一九九七年,邵逸夫與方逸華於美國拉斯維加斯共諧連理。

一九九八年,邵逸夫獲政府頒發大紫荊勛章。

邵氏兄弟促成了六十年代的國語片電影的蓬勃發展;所攝制的電影更經常於亞洲影展中奪得獎項;旗下擁有大量著名影星,十數年間,推出多部膾炙人口之電影,如《貂蟬》、《江山美人》及《獨臂刀》等,開創電影發展的新路向。

邵逸夫,祖籍浙江寧波,1910年出生在上海一個富有的商人家庭。他父親邵玉軒,是錦泰昌顏料公司的老闆,上海小有名氣的有錢人。邵逸 夫兄妹8人,他排行老六,上有三個哥哥、兩個姐姐。當逸夫7歲時,父親把他送進了美國人在上海辦的一所英文學習,不但使他能講一口流利 的英語,而且形成了他中西融合的文化觀念。從上中學起,他就經常出入於上海繁華的娛樂場所,尤其痴迷於戲劇與電影。1923年,他的幾個哥哥 成立了「天一電影公司」,開始在上海拍制電影。1925年,他三哥將「天一公司」的電影打進新加坡。邵逸夫中學畢業後,應三哥之邀赴新加坡, 開始涉足電影業。邵逸夫一手創辦了邵氏(兄弟)電影有限公司,並一直把持著公司的決策大權,從而把持著香港電影的命脈,影響著東南亞乃至 世界電影市場。1957年,邵逸夫攜帶著巨額資金,攜帶著經營電影業20多年的經驗,從新加坡來到香港,成立了香港邵氏兄弟影業公司。邵逸夫如 今身為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及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主席,是一位家喻戶曉的大富豪,他究竟擁有多少財富,難以統計清楚。據漢威估計, 把地產、電視、電影、控股等都包括在內,他的財富超過100億港元。 邵逸夫從南洋創業到超級富豪,他取得成功的賺錢之道是什麼呢?

邵氏兄弟剛在南洋創業 時,歷盡了艱難。在新加坡,他們在租到的簡陋的房間里,整理片子,製作海報,什麼都要親自干。到馬來西亞拓展業務時,就更加辛苦了,白 天,他們行走在道路上,飽受顛箕之苦;晚上,就在露天,頂著星星、冒著露水放映電影。在炎熱的夏季,太陽炙烤著大地,雷雨說來就來,他 們常常是剛剛還熱得頭暈眼花,霎時又被淋得渾身濕透像「落湯雞」。出生並成長在富裕家庭和大都市的邵氏兄弟很多次都想不幹了,但是他們 最終戰勝了艱苦,堅持了下來。幾十年之後,邵逸夫回憶起那段日子,感慨地說:「……在那樣的生活中,我學到了許多東西,這些東西讓我一 輩子受益。如果我不經歷這一段生活,不會有今天。現在的青年人,心很高,學問也很深,但是不能夠吃苦,是一大缺陷。」

邵氏兄弟事業的發展並非是一帆風順的,小 小的坎坷不算,大的磨難就有好幾次。一是1929年,經濟危機席捲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也波及到新加坡,當地的許多商店相繼倒閉,人們連生 活都難以維持,哪還有心看電影呢?電影院的觀眾大減少,雖然他們把電影票價一再降低,仍然收入甚少,使他們經受了第一次考驗。二是當他們在新加坡舉步維艱時,1931年8月6日,一場大火又吞噬了他大哥設在香港的天一公司,天一製片廠的所有廠房和影片拷貝都被燒光,他大哥苦心經營了數年的家當毀於一旦。三是當他們弟兄經過十多年的努力拚搏和苦心經營,在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又發展起來,擁有139家戲院之後,第二次世界大戰又給他們帶來了厄運,1941年12月,日攻陷香港和新加坡,在日本侵略軍燃起的戰火中,邵氏兄弟的百餘家影院被全部 化為灰燼,邵逸夫並被以「拍攝反日電影」的罪名而投入地牢,後經朋友幫助才得台出獄。四是1970年,當邵氏的業務蒸蒸日上之際,公司內部 發生了較大的人事震盪,邵氏公司製片主任鄒文懷離開邵氏公司,由於素有「宣傳鬼才」之稱的鄒文懷能力出眾,在職員中頗有口碑,他一走帶 走不少很有才乾的演職員,差一點使邵氏公司陷入「人去樓空」的窘迫境地。但是,這些磨難,都沒有動搖邵逸夫把邵氏兄弟公司辦下去的決心, 並且在他的苦心經營下,力挽狂瀾,安然度過難關,又使邵氏兄弟公司一步一步發展起來。

邵逸夫自己搞電影,因此一心要成為精通電 影的專家。他每天最低限度看一部電影,幾十年來堅持不輟。好的電影和壞的電影他同樣喜歡看,他要看好的電影好在哪裡、壞的電影怎樣壞。他不但是看電影最多的中國人,而且他也是中國最精通業務的電影企業家。早在50年代,他就精通了電影中的任何工作:剪輯、攝影、化妝、劇本、導演,樣樣內行。

使他取得成功的另一重要因素,是他做事認真。他曾說:「我做事的態度,便是要把每件事都做好,即使是最微細的部分,也要徹底做好。 一樣事情不做到十全十美,我是絕對不放鬆的。同時我自己的工作時間也很長,一早就來(上班),很晚很晚才下班」。追隨他多年的朱旭華先生 私下說:「我們辦公室的工作人員5時下班,但邵先生晚上9時仍在燈下工作。」

黃金腦智囊群認為邵逸夫創業以來,一直要 求自己和公司員工做到「顧客第一」,且非常注意在公眾面前塑「可人形象」,是為最大的成功因素。他拍每一部影片,首先考慮的顧客喜歡不 喜歡。凡是顧客不喜歡的,就堅決不拍。因此,他拍的電影上座率很好,常常觀眾場場爆滿。據統計,從1959年到1973年,從第5屆到第16屆亞 洲電影節,「邵氏兄弟影業公司」出口的電影屢獲殊榮,共得大小獎46項,創下中國電影史紀錄。此外邵逸夫他在香港人面前,總是表現出謙遜有 禮,態度安詳,笑容可掬,使人覺得他是一位鋒芒內斂、儒雅外流的長者,從來沒有因「財大」而顯露出「氣粗」。在影視圈內,他為人也面面 俱圓,每有請柬,總盡量抽空出席,不擺架子。

5. 邵逸夫107歲仙逝時,4個兒女竟無人願繼承他的遺產,這是為何

如果全國人民每人給我一塊錢,我就會成為億萬富翁,到時候我要買別墅、買豪車、買遊艇……這樣的暴富夢基本是誰都想過吧。畢竟我們是生活在一個現實社會當中,要是沒了錢,一切都做不成。但有的時候,有了錢也不代表從此走上了人生顛覆。107歲高齡的邵逸夫一命歸西,留下的巨額遺產被四個兒女全部置若罔聞,完全拒收,視錢財於無物。

商業翹楚成長史

1907年出生於浙江寧波的邵逸夫,小時候的家境十分富裕,父親是上海一家顏料公司的老闆。自小在商業世家長大的邵逸夫在經商方面也是頗具經商頭腦,在念書的時候就加入了自己兄長的電影公司,兄弟倆一起發展電影行業。

因為對電影製作業擅長和熱愛,邵逸夫果斷的放棄了升學的機會,選擇了繼續投身電影製作業。很多人的十八歲還是在學校接受知識的灌溉,但是他已經成為了一名優秀的攝影師,《西遊記》、《珍珠塔》之類的都是他的作品。

而邵逸夫107歲逝世之後,他留下那麼多財產,竟然沒有一個子女願意繼承,後來只好捐給基金會。

古人有言——君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他們彼此間的關系其實都是相輔相成的,甚至說缺一不可。縱觀邵逸夫這一生,享受了百年老人107歲的生命、收獲了事業、收獲了愛情,卻失去了親情。碩大的一個家業後繼無人,甚至搞的是膝下兒女與他斷絕關系,這樣的人生,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完美和成功嗎?

6. 邵逸夫的一生有怎樣的精彩

邵逸夫在1958年於香港成立邵氏兄弟電影公司,拍攝過逾千部華語電影,另外他旗下的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慣稱無線電視)主導著香港的電視行業。

自1985年以來,邵逸夫通過邵逸夫基金與教育部合作,連年向內地教育捐贈巨款建設教育教學設施,截至2012年贈款金額近47 .5億港元,建設各類教育項目6013個。歷年捐助社會公益、慈善事務超過100多億港元。

1974年獲英女王頒發CBE勛銜。1977年,邵獲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冊封為下級勛位爵士,成為香港娛樂業獲「爵士」銜頭的第一人。

1990年,中國政府將中國發現的2899號行星命名為「邵逸夫星」。1991年,美國舊金山市(三藩市)將每年的9月8日定為「邵逸夫日」。

2002年,創立有東方諾貝爾之稱的邵逸夫獎,每年選出世界上在數學、生命科學與醫學及天文學卓有成就的科學家進行獎勵。

(6)邵逸夫為什麼葬在新加坡擴展閱讀:

邵逸夫並非香港最有錢的人,但卻是香港富豪中屈指可數的大慈善家,他在香港的影響力源自於他的影視王國,而他在內地的口碑則主要是因為他的慈善捐贈。

據統計,邵逸夫歷年捐助社會公益、慈善事務超過100多億港,興建了6000多個教育和醫療項目。尤其是對教育事業和科技事業,邵逸夫捐贈的教育資金遍布神州大地,全中國多家高等院校均有邵逸夫命名的「逸夫樓」。香

港多間專上院校的建設曾得邵逸夫捐助,例如香港中文大學的逸夫書院、香港大學的邵逸夫樓、香港城市大學的邵逸夫圖書館等。

1973年,邵逸夫設立了邵氏基金會,從1985年起,他平均每年向內地捐贈1億多元,用於支持各項社會公益事業。

1977年出資600萬助政府興建香港藝術中心,更同時倡辦香港藝術節,成為當時的大會主席。1985年出資1000萬,協助保育敦煌莫高窟壁畫。

1987年後,根在寧波的邵逸夫對故鄉也傾注了很大的愛心,他不僅多次回鄉探親訪問,還先後捐資4000多萬元幫助發展教育、文化事業。

這些項目包括位於寧波大學西區的邵逸夫圖書館、雲南大學東陸園圖書館、曲阜師范大學曲阜校區大學生活動中心、逸夫教學樓、逸夫劇院以及其祖居地康樂園等。他在浙江其他地區也有巨額捐贈,如他為杭州逸夫醫院的捐贈近億元。

早在九十年代初,省、市政府就授予他「愛鄉楷模」、「榮譽市民」稱號,以表彰他為家鄉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

7. 邵逸夫107歲去世,留下4個後人,他的商業帝國和慈善有人繼承嗎

說起邵逸夫,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在如今我國很多學校依舊還有存在著邵逸夫的身影。邵逸夫不僅在事業上擁有著令人景仰的輝煌成就,還有著心懷家園大愛。世人對於邵逸夫的評價,排在第一位的永遠都是他的慈善事業,第2位才是他的商業帝國。被稱為"影視大亨"的他經歷了百年傳奇,世人只知道他的慈善事業以及商業帝國,卻很少留意到他的子女。

愛情的來臨

1907年,邵逸夫出生於上海一個富有的家庭,家中父親邵玉軒在上海開了一家顏料公司,家業規模宏大。邵逸夫從小就痴迷於戲劇以及電影。為了讓邵逸夫接受更好的教育,父親從小就為他請來了眾多名師。

邵逸夫去世前,就將自己的資產全部套現成立了托信基金。在他去世之後,他的4個子女並沒有與方逸華爭家產,都沒有人想要接手父親的事業。如今這4個子女都在國外有著自己的事業,低調的過著自己的生活。

邵逸夫的擁有著傳奇的一生,從白手起家最終打造出自己的影視帝國,可以說在事業上已經沒有什麼遺憾了。唯一遺憾的或許是他一生子女緣薄,親戚情淡。

8. 邵逸夫去世後留下200億遺產,為什麼他4個兒女都不願繼承

邵逸夫曾經說過,創業、聚財是一種滿足,散財、捐助是一種樂趣。他的一生也在充分的展現這句話,你且看全國有多少所學校都有逸夫樓的身影,3萬多所,分布全國,全都是邵逸夫捐贈的。

你再看看當初邵逸夫捧紅了多少大明星,就連四大天王都是他捧紅的,他們紅了之後卻又紛紛選擇離開邵逸夫所創的TVB。原因很簡單,就是邵逸夫太摳,他們片酬太低。上個世紀鄧萃雯很紅的時候就選擇離開TVB時就曾說過這么一句話:"我很紅,但我特別窮!"

華語影視大亨邵逸夫,叱吒商圈80載

邵逸夫出身商業世家,其父邵玉軒就曾經是上海有名的商界人士,還曾經支持孫中山的革命活動,後來邵家家道中落。

邵逸夫為了避免自己去世之後,子女和方逸華爭家產,所以早早地就立下了遺囑,分配二百億的遺產。直到2014年1月邵逸夫在夫人的陪伴下安然離世,享年107歲。

他去世後他的孩子們更是徹底離開中國,也不願繼承父親的遺產。直到現在,他的孩子們仍然在新加坡生活,過得平淡。

邵逸夫這一生對電影行業做出過突出貢獻,也對祖國的建設奉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更是醉心於慈善,做到了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039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360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374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967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003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66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584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162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636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