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看新加坡 » 新加坡公園上跳什麼舞蹈

新加坡公園上跳什麼舞蹈

發布時間: 2022-10-05 15:24:37

Ⅰ 新加坡有什麼特色舞蹈,服裝之類的什麼嗎

所謂新加坡式的多民族舞蹈,是指華族、馬來族、印族舞蹈員在一個節目里同時出現,通過表演,表達民族和諧共處的主題。但新加坡舞蹈中的多元文化主義有三個層面。一是指多民族舞蹈,二是指舞蹈編導與舞蹈員學習他民族舞蹈,如馬來人學習華族舞蹈,華人學習印度舞,印度人學習馬來舞,三是指舞蹈家們採用他民族的題材進行創作、或歌頌民族團結的題材。前者如將《梁山伯與祝英台》改編為印度舞劇,後者如《一個村莊的故事》。

Ⅱ 新加坡有幾種舞蹈種類

新加坡除了宮廷舞蹈和民間舞蹈外,還有現代氣息濃厚的現代舞蹈。新加坡的多民族文化環境和相對開放的地理位置,使新加坡的現代舞蹈更多地體現出適應性和時尚性。

現代舞

Ⅲ 基宗巴舞是什麼意思

基宗巴(基宗巴)是一種起源於安哥拉的流行舞蹈類型和音樂流派。 「基宗巴」在 金邦杜語 里的意思是「聚會」。 基宗巴舞是森巴舞的一個變種。

基宗巴舞出現在18世紀初,它融合了現代的多種節奏,以及加勒比風味的經典旋律。18世紀倫巴達的旋律在安哥拉流行起來,同時還有新型的其它音律,這些所有元素的融合,產生了基宗巴舞。

(3)新加坡公園上跳什麼舞蹈擴展閱讀:

藝術是人類審美活動的大家族,它的成員有文學、美術、音樂、舞蹈、戲劇、電影、曲藝、雜技等。各個門類的藝術都是反映社會生活和表現人們思想感情的,但是藝術的反映和表現、不是一般的概念的抽象的反映和表現,而是個別的具體的形象和審美的反映和表觀。所謂審美的反映和表現、就是藝術家根據自己的審美情趣、審美理想,對社會生活進行選擇、概括、加工、並根據藝術的特點和規律予以創造性的反映和表觀。

參考資料:舞蹈-網路

Ⅳ 新加坡華族舞蹈是以哪些動作為主

華族的民間舞蹈在新加坡的土地上生根發芽,開出了別樣的花朵。新加坡的華族舞蹈保留了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的精華,但在此基礎上加入了現代舞的元素,例如海南黎族的《舂米瑤》,黎族婦女使用木杵和木臼舂米,木臼用整段粗大的樹干挖制而成,木杵長約1米,一端粗大。此舞即用此工具作為道具,木臼下面墊稻草,以增強音響。舞者4人或6人,表演時,舞者圍木臼而立,繞臼轉舞敲打,或敲打臼底,或敲擊臼梆、臼沿,聲音此起彼伏,輕重緩急,交織形成美妙的樂曲,別有情趣。新加坡人在表演《舂米謠》時將中國傳統舞蹈與現代舞蹈結合起來,現代舞蹈元素的加入使中國傳統民間舞蹈呈現出別樣的風采。馬來族的民間舞蹈既歡快熱烈又兼具東方舞蹈的淳樸細膩。千變萬化的手臂動作、具有曲線美的身體造型都是馬來族舞蹈的風格特徵。例如Sumazau舞是沙巴卡達山杜順的圖騰舞蹈。跳舞時,男女舞者一排排面對面地站著,伸展雙臂,隨著六個鼓聲的節奏,模仿鳥兒飛翔的動作,展袖起舞,動作整齊劃一,情緒熱烈激昂,體現了沙巴卡達山杜順人民對神鳥的崇敬之情。新加坡舞蹈家將馬來族的民間舞與其他民族的民間舞或西方舞蹈進行融合,將非馬來族舞蹈元素融入馬來民間舞蹈中,這種方式使得新加坡的馬來族民間舞蹈具有別樣的風采。印度族的民間舞蹈節奏明快,動作簡單,一般在廣場、村落跳。人們跳舞大多是為了取悅天神或自娛自樂。舞蹈動作以舞蹈化了的生活動作為主。

Ⅳ 今年公園里流行的年輕人跳的舞蹈叫什麼舞描述:高抬腿邁出一步然後再地上蹭回來那種舞蹈。

應該是鬼步舞,你看一下tara的lovey dovey。party rock anthem也行。

Ⅵ 新加坡馬來族舞蹈是怎樣發展的

馬來西亞人會在重大的節慶日或集會時唱歌跳舞,如薩賓舞、麥伊朗舞等。在新加坡的馬來族人跳得更多的是社交性舞蹈,表達他們歡快喜悅的心情。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社交性的舞蹈已經逐漸向大眾自娛性的舞蹈轉變,馬來族人在茶餘飯後跳上一小段舞蹈來表達他們對舒適、平穩生活的欣慰之情,同時也達到了活動筋骨、強身健體的作用。例如,Datunjulud舞是沙勞越地區流行的一種舞蹈,傳說一個王子受到神的祝福,得到了子嗣,歡喜的王子向神靈感恩,跳起此舞。Datunjulud舞是抒發快樂情緒的一種舞蹈,此舞後來在沙勞越的肯亞部族裡流傳開來,成為一種非常典型和具有象徵性意義的舞蹈,配以獨特的服飾,手臂上縛著犀鳥羽毛,模仿犀鳥飛翔的動作,姿態優雅高貴。由sape(一種樂器)奏出舞蹈的節奏,舞者在跳舞的同時還伴隨著歌唱和拍手。

新加坡馬來族舞蹈服裝以馬來西亞服裝為基礎,色彩鮮艷,體現出勞動民族喜愛絢麗色彩、嚮往多彩生活的樂天態度。

馬來舞蹈是新加坡文化社會中的一個重要符號,與華族舞蹈一樣,馬來舞蹈的發展同樣受到了外國來訪團體的影響。來訪團體將馬來族的圓舞、手帕舞、碟舞、傘舞、碟舞和圍巾舞傳入新加坡,成為新加坡民眾喜聞樂見的舞蹈形式。早期的馬來民間舞蹈在新加坡僅供娛樂之用,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新加坡的馬來人看到了他們的印尼同胞是如何將舞蹈視為團結的象徵,再加上新加坡的華人為發展教育而舉行的文藝晚會而使華族舞蹈在新加坡盛行。凡此種種,使得在新加坡的馬來人在20世紀50年代開始對馬來舞蹈表現出了極大的關注,他們逐漸認識到馬來舞亦應成為新加坡舞蹈中的一員。至此,馬來人通過組織公益性的文藝演出來發展馬來族的文化和藝術。為豐富馬來族的民間舞蹈文化,希里瓦納藝術團應運而生,其宗旨是為促進馬來文化藝術在新加坡的傳播。為了提升馬來舞蹈表演者的技藝,希里瓦納藝術團於1957年邀請了來自蘇門答臘的舞蹈家東姑·永哈妮·胡思妮(TengkuYohanitHusny)和來自雅加達的廖春遠來新加坡授課。她們向新加坡舞者傳授檳榔舞、巴南山之舞、傳統舞蹈和十二花采舞。新加坡的馬來舞蹈得到馬來社區的積極支持,普及得很快,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和特徵。1962年,希里瓦納藝術團創作的首部馬來舞蹈劇《雷當山公主》成功上演,開闊了新加坡馬來舞者的視野。1985年,舞蹈家宋賽兒(SomSaid)獲得了文化部的獎學金,隻身前往日惹(Yogjakarta),拜敢於創新、備受推崇的編舞家巴貢古蘇答雅佐(BagongKusudiardjo)為師。1990年,她前往梭羅(Surakarta)學習拉班舞譜(Labannotation),為日後研究舞蹈動作打下了堅實的科學基礎。宋賽兒的習舞經驗和游學經歷,讓她在編舞時能自由吸收所需要的藝術養分,她開創了新的編舞模式。她的作品從節奏模式到對空間和步法的使用,都體現出了典型的馬來風格。在馬來族舞蹈家堅持不懈的努力下,馬來族民間舞蹈在新加坡逐漸走向正軌。

社交娛樂舞

Ⅶ 新加坡宮廷舞蹈有哪些特徵

新加坡的宮廷舞蹈節奏緩慢、動作細膩、有韻律感,使新加坡的宮廷舞蹈具備了既區別於古典芭蕾舞開、綳、直的審美特徵,又有不同於現代舞順其自然的運動法則。新加坡的宮廷舞蹈既吸收了中國古典舞的精華又加入了東南亞其他各國的舞蹈特色。雖然新加坡的宮廷舞蹈是結合了眾多國家的舞蹈精華而成的,但依然有自己的特色。從整體上看,動作頗為平緩,東南亞舞蹈中的「三道彎」和屈膝下蹲的姿態得以保留,兼具中國戲曲舞蹈亮相的精髓,舞蹈節奏及韻律都呈現出極度平穩的特徵,沒有明顯的高低起伏、抑揚頓挫和較誇張的動作,但在平淡的節奏中卻透露出新奇精巧。新加坡宮廷舞蹈的氣息沉在丹田,不跟隨動作的起伏而變化,更不會因為要表達內心的激情而亂了氣息,在新加坡宮廷舞蹈中舞蹈動作是柔和緩慢的,—舉手一投足都如同涓涓細流連綿不絕。

Ⅷ 拉斯舞有哪幾種形式

拉斯舞是古吉拉特邦的另一種著名的民間舞蹈,歷史悠久。這是一種男女混合舞,有三種形式,即登得·拉斯格(棍子舞)、達爾·拉斯格(擊掌舞)、拉黑德·拉斯格(表演舞)。登得·拉斯格舞(棍子舞)在北印度尤為流行。在秋月節時,處處都可以看到人們跳起這種舞,跳拉斯舞時,對服飾打扮沒有特定的要求,一般女子穿寬上衣和裙子,男子穿長衫或瘦腿褲。

新加坡的舞蹈先驅者們將印度的民間舞蹈與華族、馬來族的民間舞蹈文化結合起來,在新加坡這塊多元文化並存的土地上綻放出別樣的光彩。

印度舞

Ⅸ 新加坡舞蹈有哪些特點

新加坡是一個多民族、多種族、多種文化交織融合的國家,它的舞蹈就如同其多元化文化一樣,具有多元化的特點。新加坡的舞蹈大致分為三種:宮廷舞蹈、民間舞蹈、現代舞蹈。

一、宮廷舞蹈

新加坡對外來文化有很大的包容性,從其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中可以窺見其他國家舞蹈的影子。新加坡的宮廷舞蹈受中國戲曲的影響較深,不管是精神文化還是具象動作都具有明顯的中國色彩。中國戲曲是一種綜合性的表演藝術,融會了文學、音樂、舞蹈、朗誦、武術、雜技、美術、幻術等多種藝術成分,將它們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以豐富的表現形式來展現復雜的社會生活以及曲折生動的故事情節,刻畫不同人物的思想感情。戲曲有固定的程式,在歷史發展中形成了獨有的藝術風格,是中華民族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著自己最鮮明的藝術特色,在世界藝術史上獨樹一幟。戲曲產生以來,舞蹈就不斷被吸收進去,戲曲舞蹈在戲曲的「唱、念、坐、打」四種藝術手段中,占據「坐、打」兩項。戲曲舞蹈在戲曲中以表現各種人物、情節情景、舞蹈化的生活動作和優美的舞蹈段落及精彩的武術雜技等成分為主。新加坡的宮廷舞蹈吸收了部分中國戲曲中的元素,舞蹈中的手、眼、身、法、步及形、神、勁、律都繼承了戲曲的精髓。新加坡的宮廷舞蹈中經常出現雲手、風火輪、雙晃手、圓場、小射燕、蘭花指、山膀等戲曲中常用的動作,亦有戲曲中眼、板、身、法的影子,京劇中亮相和旋轉則成為華彩之處。華人將中國的戲曲舞蹈帶到了新加坡並逐漸發展起來。據文獻記載,從1887年開始,新加坡有供戲曲表演的戲園,許多中國的傳統戲曲舞蹈在新加坡得以保存。新加坡的華人將中國的戲曲舞蹈和新加坡其他種族的舞蹈結合起來,創造出既有中國文化精髓又能代表新加坡的舞蹈作品。

除此之外,新加坡的宮廷舞蹈還受到了東南亞其他國家文化藝術的影響,宮廷舞蹈又帶有一定的東南亞特色,舞蹈造型多以「三道彎」為主,膝部外開,做半蹲狀。東南亞其他國家舞蹈的加入使其宮廷舞蹈變得庄嚴而又活潑、古拙卻不失輕盈,舞姿婀娜流暢,富有雕塑感。由於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地理位置和歷史關系,新加坡的很多舞蹈中往往會涉及馬來西亞舞蹈。馬來西亞的宮廷舞蹈是在馬來民間舞蹈的基礎上,吸收了泰國、印度尼西亞等國的舞蹈藝術的精華而逐漸完善的,並培養了一批優秀的宮廷舞蹈藝術家。至今保留下來的有:受泰國宮廷舞影響的阿昔舞,受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宮廷舞影響的蠟燭舞,帶著長甲的依奈舞以及加美蘭朱吉舞等。馬來族流傳至新加坡的宮廷舞蹈里最著名的要數朱吉舞了,一般在慶典上和社交場合中演出。這種舞蹈無論是舞步還是音樂都和恰恰舞非常相似,舞蹈節奏較為舒緩,動作優雅大方,但其風格卻是活潑、歡快且具有娛樂性的,來賓或遊客通常都會受邀加入和舞者一起跳朱吉舞。新加坡的宮廷舞蹈同時也受到了印度教的影響,新加坡人民高度重視印度的宮廷古典舞蹈,這種舞蹈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給人一種神秘莫測的感覺。較著名的印度古典宮廷舞蹈有克塔克舞、曼尼普利舞、婆羅多舞、格塔克里舞。盡管印度人口佔新加坡總人口的比例不到8%,但他們在新加坡的舞壇上卻佔有重要位置。多才多藝的巴斯卡先生在1952年來到新加坡,為印度舞的普及作出了卓絕的貢獻。他最重要的功績是推廣了印度古典舞和印度西南部喀拉拉邦的卡塔卡里(Kathakali)舞,後者是典型風格化的印度古典舞蹈劇,不同行當的化妝與表演各具特色,表演形式很特殊。在他將近六十年的教學生涯里,他與夫人孜孜不倦地以高質量的教學培養新舞者,並一直用傳統舞蹈創作新作品。20世紀50年代中期,他將印度舞介紹給了新加坡其他種族的人。1958年,他大膽地用印度古典舞表現了中國著名的愛情故事《梁山伯與祝英台》,吸引了大批華人舞蹈愛好者學習印度古典舞和欣賞印度表演藝術。直到今日,年近九十的他依然致力於將馬來文化與中國的故事、民間傳說和文學作品改編成卡塔卡里舞劇。他成功地將明代小說《西遊記》中的《盤絲洞》和馬來民間傳說《紅山的故事》搬上舞台,不斷地為新加坡多元文化建設添磚加瓦。新加坡將不同種族的宮廷舞蹈文化吸收、發展,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為新加坡的宮廷舞蹈增添了無限魅力。

新加坡的宮廷舞蹈服裝延續了東南亞人民對藝術的細心和對服飾、首飾製作華麗的傳統,非常精緻華貴。服飾、首飾風格各異,融入了中國元素、泰國元素、印度元素等,極具特色。頭飾、首飾上的一朵朵花雕刻得栩栩如生,隨著演員頭部的活動還會自然地顫動,其精細、精緻程度令人嘆為觀止。舞蹈演員的服裝都是短小的上裝和長過膝蓋的、具有一定蓬度的中長裙,這樣除了舞蹈演員的上下身看起來比例協調以外,還能突出地體現出獨特的風格。

Ⅹ 新加坡華族舞蹈有哪些特色

新加坡近一半是華人,華族舞蹈從中國漂洋過海來到新加坡並在這塊新的土地上形成了獨具新加坡特色的華族舞蹈。

華族的民間舞蹈種類多種多樣。舞獅、舞龍、紅綢舞等眾多經過改編的民間舞蹈都是由華人傳播到新加坡的。例如中國福建流傳至新加坡的歌舞「採茶燈」,又稱「採茶撲蝶」,深受廣大新加坡群眾的喜愛。相傳,「昔時,每逢採茶季節,茶女們上山摘新茶,休息時,常聚於山上的『茶寮』,演唱茶歌,配以採茶勞動、撲蝶的舞蹈動作,久而久之,動作漸漸趨於多樣,隊形變換豐富,並被用於喜慶場合,成為年節喜慶活動中不可缺少的內容」。「採茶燈」的舞蹈動作優美,靈活多變,節奏感強。除此之外,漢族的膠州秧歌也受到新加坡人民的歡迎,它是在演唱秧歌的基礎上吸收了外來形式而成為舞、戲結合的表演形式。海南黎族的打鼓舞也叫「鑼鼓舞」,原是為驅鬼、除病、求平安,人們請道公表演的舞蹈。開始前,先把一面木鼓置於鼓架上,兩旁站著數名敲擊銅鑼相配合的助手。表演者(道公)身穿長袍,頭纏紅巾,並插上幾根山雞羽毛,兩手各執鼓槌邊擊鼓邊舞,鼓聲或輕或重,鼓點時疏時密,舞步、舞姿隨之變化,鑼聲與之配合,舞者神情肅穆,舞姿威武粗獷。另外,跳錢鈴雙刀舞時,舞者兩人,一人持長約60厘米的竹製「錢鈴棍」(竹子兩端挖空,裝上銅錢),另一人兩手執鋒利的「五寸尖刀」,持刀者圍繞持棍者揮刀刺擊。持棍者邊敲打出聲,邊上下左右揮棍防禦,表演格鬥場面。驚險中,突出了他們的靈巧、機智。黎族男子喜歡弄刀棍,此舞表現出了黎族男子堅強勇敢的性格。此外,荷花舞、劍舞等,都在不同時期傳入了新加坡。1947年8月,中國歌舞劇藝社受邀到新加坡訪問演出,舉行了巡演並組織了培訓活動,指導新加坡的舞蹈愛好者學習、排練中國的舞蹈節目,對華族舞蹈的傳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世紀50年代,新加坡的舞蹈家積極響應「新文化」的號召,開始尋求新的角度來編排新加坡題材的舞蹈。此後,新加坡的舞蹈家將華族的民間舞蹈與其他種族的民間舞蹈加以整合,融入民族友好的題材,象徵民族大團結。

新加坡華族的舞蹈服飾與中國的服飾相差無幾,既有體現中國古代文化的傳統服飾,也有熱情奔放的少數民族服飾。雖然經過時間的洗禮和不同文化的撞擊,但在它們身上還是可以看到中國元素的影子,同時也可見在新加坡生活的華族人民對家鄉的眷念之情。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428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70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132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327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90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70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019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949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47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