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看新加坡 » 新加坡房產稅怎麼徵收

新加坡房產稅怎麼徵收

發布時間: 2022-10-01 03:59:09

① 國外是如何徵收個人房產稅的

一、美國:所征稅名稱為物業稅

美國是對土地和地面建築物都征稅的幾個國家之一(英國、法國、德國等國家類似),所征稅名稱為物業稅。各個州對物業稅的征稅標准和稅率千差萬別,占房屋評估價值的1. 2%—6%不等,新澤西州和紐約是美國房地產物業稅*6的地區,而路易斯安那州則是繳納房地產物業稅最少的。居民繳納房地產物業稅*6的10個州為新澤西州、康涅狄格州、新罕布希爾州、紐約州、羅得島州、馬薩諸塞州、伊利諾斯州、佛蒙特州、威斯康星州、加州。

相對而言,物業稅對美國房價的影響不大,購房者每年平均支出費用在房價的2%左右。而房產市場的快速上漲,跟1997年開始的低利率、寬松的貨幣政策及高杠桿的購房貸款政策(收入較少,甚至工作不穩定者可以獲得90%以上的貸款)是緊密相關的。而失業率一旦上升,經濟下滑,房屋供給高於市場需求時,樓市危機就此產生,會對投資者及自住人士造成房產財富無法彌補的縮水損失。

二、澳洲(澳大利亞):不對房產徵收房產稅

澳大利亞的房產(土地及地上建築物)是永久產權(堪培拉地區除外,99年產權),國家不對房產徵收房產稅,而僅對土地徵收土地稅。

由於各個州的徵收稅率不同,我以3個州舉例說明。(1)新南威爾士州(悉尼):土地價值在38.7萬澳元之內的不征稅;38.7萬澳元—236.6萬澳元的徵收1.6%,超過部分徵收2%。(2) 維多利亞州(墨爾本):實行累計稅制,只要土地價值超過25萬澳元,就開始按累計稅率征稅。(3)昆士蘭州(布里斯本):對於土地價值低於60萬澳元的不征稅;對於超過部分,按累計稅率征稅。

總體而言,土地稅占整個房價的比值相對較低,經過了50年的地產商業化的發展,澳洲成為投資和自住完全分化的市場。由於澳洲實行負扣稅退稅法則(Negative Gearing Systems),所以該土地稅的徵收對於自住人士和投資者的影響是相反的,即該稅種的推出,增加了自住人士的供房支出,降低了其購房慾望,對自住及剛性需求者的滿足是負面影響; 而對於投資者而言,該支出是可以抵扣個人收入所得稅的,甚至可以從稅務局退回更多現金,從而增加了他們的收入,刺激了更多投資者進入房產市場。

由於澳洲持續的房屋短缺,而移民人口高速增長,經濟持續繁榮,所以造就了澳洲過去50年平均每年8%的資本增長的發展奇跡。

三、英國:住房子就要交稅

「住房子就要交稅」在英國歷史上由來已久,即使是租住房子,也是一樣的。對此,英國人的看法一直以來都是貶多褒少。英國物業稅叫作市政稅,是地方政府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

2008年,市政稅佔英國地方政府收入的25%。制定標准上,物業稅分為A-H共8個等級。用途上,英國物業稅主要用於多達11個市政方面。

由於2012年英國舉辦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奧運效應,除倫敦金融區的房價上漲外,其他地區均處於下滑狀態。由於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影響,目前失業率及經濟數據始終掙扎在生死線邊緣。

鑒於英國房產稅是由居住者承擔的(誰住誰繳費,租客租房子需要承擔房產稅),因此房產稅對於房價的影響微乎其微;相反,遺產稅對於房價的影響力更強。目前,英國居民在全世界各地的所有資產都需要支付遺產稅,而非英國籍人士只有在英國國內擁有的資產,才需要支付遺產稅,起征點為32.5萬英鎊,遺產稅率為40%。由此可見,遺產稅對於英國國民自住房的擁有率只有42%的結果,有著深遠影響。

四、國內香港和新加坡:用物業租金值來計算物業稅

之所以把中國香港和新加坡放在一起,是因為這兩個國家和地區的物業稅不是以土地或建築物評估價值來徵收的,而是以政府相關部門評估物業租金值來計算物業稅。除此之外,對自住人士和投資者也是區別對待的。

在香港,投資者購屋,徵收該物業租金評估值的15%;自住人士購屋,徵收租金評估值的5%。而在新加坡,投資者購屋,徵收該物業租金評估值的10%;自住人士購屋,徵收租金評估值的5%。

總體而言,物業稅的支付額不到房屋估價的1%。但由於新加坡房屋交易市場的85%是政府控制的99年產權的經濟型房屋(供新加坡國民購買),而剩下的15%是向海外開放的商品房市場,這就造成商品房市場的中位價甚至是經濟型房屋價格的10倍之巨。

不管是中國香港,還是新加坡,都是世界的金融中心,受金融市場 波動影響巨大,而物業稅等對房產市場的影響微不足道。所以,投資者朋友在投資這些區域時,更要看重的是經濟大環境,而不僅僅是物業本身。

② 哪個懂得國外房產稅稅率是多少

1、 契稅:一般是房款的1% (面積在90平米以下並且是首套房的可以繳納1%,面積在90平以上144平以下繳納1.5%,面積在144平米以上的需要繳納4%)
2、 營業稅:房產證未滿5年的交5.6%,產證滿五年可以免交營業稅。
3、 個人所得稅,1%(房產證滿5年並且是唯一住房的可以免除)
4、交易費:3元/平方米(但是一般需要買房人把雙方的交易費都交了,也就是6元每平米)
5、 測繪費:按各區具體規定
6、 權屬登記費及取證費:一般情況是在200元內。

③ 新加坡購房知識普及

作為全球最適宜居住城市的新加坡,近年來吸引著中國客戶投資客置業新加坡,相比中國大陸買房,中新兩國的買房交易有極大區別,今天小編就藉此機會和各位分享下新加坡的買房基本常識。

常見疑問匯總&解答welcome

1

外國人買房是否可以貸款?利息多少?需要什麼條件?

銀行是以追求利潤為目的地商業機構,目前的貸款年利息為2% 左右。

一般說來外國人有穩定收入或者資金證明的,在新加坡購買第一套房產銀行是可提供70%到

80%的銀行貸款的(具體根據個人財務狀況有一定區別,最高可達80%),貸款年限一般最長為30年(貸款最高年限為65減去購房者實際年齡,比方說購房者38歲,65減去38歲為27,該貸款者的最長年限為27年)

2

新加坡的房產地契類別?

新加坡房產地契年限主要存在三種地契形式,99年,999年,永久地契。

在人多地少的新加坡,絕大部分樓盤地契為99年地契,但是999年地契和永久地契是新加坡在英國殖民時期留下的歷史遺留產物,至1965年建國後,新加坡政府發售的土地均為99年,而房產市場上存在的新樓盤地契若為永久地契或999年地契的,都是房地產開放商從私人業主手上集體收購買下來重建新樓盤再出售的。

3

永久地契和 99年地契哪個好?

一般來說,在新加坡永久地契的房產價錢比99年地契價錢要貴20%到25%的不等,如果是從投資的角度來說,這是一個比較難答復的問題。

在我們看來買房投資,99年還是永久地契並不是最重要的,影響房產投資潛力的最重要的還是地理位置,入場價錢,政府規劃等因素。比方說裕廊湖畔地鐵站的周邊公寓都是99年的,其中以樓盤lakeshore
residence 為代表,其升值已經超過200%,蘿卜白菜各有所愛,買適合自己有升值潛力的才是最好的。

4

外國人可以投資新加坡哪些房產?

新加坡是個經濟高度發達但是人多地少的國度,健全的法律體質鼓勵和歡迎外國人投資新加坡房產,外國人一般來說可以投資以下房產:所有商業地產(酒店,辦公室,店面)和私人公寓,別墅洋房只能是新加坡本地人購買,但是外國人可以購買新加坡升濤灣的海景別墅。

5

新加坡買房必須要通過律師嗎?費用是多少?

新加坡房產交易一般都通過律師交易,特別是若有銀行貸款就必須通過律師參與交易,買賣雙方都會指定各自律師代表各自客戶交易,律師可以很好的代表自己客戶利益,確保房產的交易是合法正規,受法律保護的,律師收取的律師服務費用為2500
到3500新幣不等(僅供參考,具體金額會根據房產價格有一定區別)。

6

外國人不在新加坡是否也可以購買房產執行交易?

房產買家若果無法抵達新加坡簽署相關法律文件執行交易的話,有至少兩種方式成功執行產權交易。

第一種:買家可以通過律師准備授權書由買家簽名指定授權自己在新加坡的親戚朋友全權代理執行產權交易,中途需要去一趟就近的新加坡駐中國的大使館或領事館簽署相關交易文件。

第二種:買家可以通過自己的律師或者房產中介將相關法律文件快遞到買家目前實際所在地由買方簽署後在寄送回新加坡自己指定的律師,中途買家需要去一趟就近的新加坡在中國的大使館或領事館簽署法律文件。

7

投資新加坡房地產買家小於21歲可以嗎?

如果買家沒有21歲是不可以把名字加入產權證書的,在新加坡法律規定,年齡沒有21歲者簽定的所有法律文件是無效不受法律保護的。

8

新加坡房地產的房產稅率是多少?

新加坡稅務局收取房產稅分兩種,一種是屋主本人實際自住,另外一種是房產整套對外出租,稅務局會根據你的房產所在區域的平均市場價值,科學的來評估你的房產稅,比方說白富美王小姐有套房產的市場租金被稅務局認定為每月3000新幣每月,一年下來王小姐的房產每年就能產生$36000新幣的價值或者收益(ANNUAL
VALUE)。

1:如果自住,稅率按如下收取:

$36000 X 4%=$1440 新幣/年

2:若是出租,稅率按如下計算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12-05,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更多房產資訊,政策解讀,專家解讀,點擊查看

④ 有錢人躺贏,年輕人躺平,壓制高房價的房產稅終於要來了

花了十年,中國人終於想明白:高房價下,有錢人躺贏,年輕人躺平。

成千上萬人湧入城市落地生根,掏出真金白銀買下城市蓬勃發展的價值。有資產的人搭著趨勢的電梯扶搖直上,閉眼加杠桿完成一個又一個的財富神話。

然而神話就是神話,這些暴富者們常常在深夜驚醒,發現手裡的財富彷彿並不真實,曾經的榮光轉身就有可能被扔進歷史的垃圾堆。

互聯網巨頭會被反壟斷,校外教育輔導機構會被扣上煽動「雞娃」焦慮的帽子,連最依賴的樓市,也會在「房住不炒」的信仰下走向下半場。

魔幻嗎?有點兒。

但從本質上講,這是一種平權。青年們的努力比貨幣還要貶值,是難以接受的現實。

為了社會公平和穩定,資源再分配在所難免。

我們知道,個人所得稅、房地產稅和遺產稅構成了防止財富過度集中的三條防線。

高層年內4次提及房地產稅,建議新一輪改革試點在深圳、這兩個跑的最前面、政策最創新的特區進行。很顯然,房地產稅試點的力度、深度,要有一個天翻地覆的變化了!

房地產稅是世界最常見的稅種之一。而我們作為超級大國,竟然沒有房地產稅,實在不可思議。大師兄認為,中國一定會出台房地產稅,時間大概率就是十四五期間。

1

對中國房地產稅的三大猜想

大師兄花一星期整理了全球徵收房地產稅的詳細情況,結合中國實際,認為有以下三點猜想:

第一,一線城市的側重點是持有期間按年徵收的房產稅,而城市則重在交易階段。

一個普遍規律是,人均GDP越高的地區,房地產稅佔GDP的比重就越高。

為什麼中國的大城市都越來越大?研究表明,中國的財政分權制度,是影響中國城市集聚的重要因素。省內財政分權每增加1%,省內城市集聚度就增加0.078%。(Wu, Alfred M. & Wang, Wen, 2013)

財政分權會增加地方政府對持有環節房地產稅收入依賴,直接帶來了更高的房地產稅佔比。(劉威,2018)

一線城市經濟發展程度高,意味著財政分權程度也高,對持有環節的房地產稅也將會更加依賴。

OECD國家中,全部與房地產相關的稅收中,持有環節房地產稅的份額約佔一半,並且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佔比不僅沒有下降,反而有所上升。

一線城市相對來說有更多持有多套房的家庭,將會受到更為明顯的打擊,其他那些加杠桿的炒房客也要長夜無眠了,也符合「房住不炒」的要求。

以上海試點規則為例,若家庭手上擁有兩套及以上房產,即便是第一套房子免徵,從第二套房子開始徵收,征繳的份額仍不小。

如某人之前已有一套150平的住房,現又購入新一套110平的住房,均價為3萬/平,則其一年需納稅:(150 110-60*3)*30000*70%*0.4%=6720元/年。

第二,試點城市越來越多,一城一策更加明顯,甚至每個片區的政策都將各不相同。

一個普遍規律是,幾乎所有開征房地產稅的國家,都是將其作為地方稅,且地方政府對稅率的制定以及稅收的使用擁有一定的自主權。

這個其實很好理解。每個城市的發展速度都不一樣,區位優勢也都不同,如果「一刀切」必定會造成新的不公平現象,違背初衷。

而且根據財政分權理論,地方政府能夠更有效地了解當地居民對公共服務的需求,提供差別化的公共服務,提高公共服務的效率。「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比如韓國首爾,一座城市就有十幾個房地產稅率。

第三,會有一系列配合房地產稅的配套政策出台。

一個普遍規律是,要建立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僅憑單一政策是無法奏效的。

海外的成功經驗顯示,除了按評估價值而非成交價值計算房地產稅之外,要有更多的保障性住房,要租售同權,要加強對金融機構的監管,還要完善不動產登記制度,建立更加透明和規范的房地產市場。

聰明的你應該能發現,「房住不炒」、因城施策和長效機制,是我這三大猜想的核心詞,也剛好是過去三年中國調控樓市的關鍵詞。

2

中國房地產稅會如何設計?

小師妹發現,如果我們把視野拉長到歷史長河上來看,中國早就有過房產稅徵收記錄了,而且次數還不少。

現在中國想徵收房產稅,肯定不會考慮幾千年前的那套制度了,更多是借鑒現代意義上的房產稅。

美國不僅各州的房產稅不同,即使是同一個州,不同地區房產稅也有區別。

上表是美國幾大州的房產稅稅率均值,新澤西、伊利諾伊和新罕布希爾都是稅率比較高的州,意味著下注投資時這三個州值得我們額外考慮。

一般來說,下一年的地方財政預算扣除其他各項政府收入後,就是當年需要徵收的房產稅。

為了防止房產稅徵收過高,聯邦政府還制定了稅率上限和漲幅限制,同時地方政府也需要制定自己的稅率,目前范圍在0.12%-0.3%之間。

英國

英國是世界上最早開征房產稅的國家之一,1851年開始對商業用房和住宅用房征稅。

一開始,英國按照房地產年租金價值來收稅,作為地方政府的稅收收入。然而,按租金來收往往偏高,因為是一個假設房產全年出租所得出的估值,並且因為遲遲不更新稅基,極大影響了地方政府的收入。

結果,英國房地產稅被廢了!

1978年,撒切爾夫人宣布廢除對住宅徵收的房地產稅,設立新的「社區費」。因為按人徵收,也被叫做「人頭稅」,實質是一種更加落後和低效的制度。

在巨大的壓力下,英國政府頑強拖到了1994年,才恢復了住宅房地產稅制度,即現行的「社區稅」。但是,這跟原來的按價值征稅不同,而是把住宅分為八個檔,每檔適用一個固定的稅額。稅率為1%-3%。

日本

日本是從二戰以後開始徵收房地產稅的。發展至今,日本房產的稅收種類包括不動產取得類課稅、不動產保有類課稅和不動產轉讓所得類課稅,在購房、持有和變現三個階段都需要納稅。

日本的固定資產稅是繳費基準的1.4%,上限為2.1%,公寓需要再繳納管理費和修繕金。

澳大利亞

澳洲是沒有房產稅的,但在買房時需要繳付印花稅。與美國和日本對土地和房屋統一徵收不動產稅不一樣,澳大利亞對土地和房屋分別徵收土地稅以及房屋處於不同情況而產生的稅,比如房屋空置稅、住宅空置稅。

要命的是,各個州的稅率不一樣,印花稅(可理解為契稅)一般在1.2%-5.6%。除了新州,其他州是在房產過戶時支付。

澳洲的房地產市場,一開始並不像現在這么火熱,因為澳洲本身人不多,只有那固定的零星人怎麼炒房也炒不起來。

拉長維度,在歷史的長河中總有那麼幾股力量無意間推高澳洲房產,申請澳洲移民的大老闆們算是一批。

早期澳洲投資移民可以直接通過買房計入資產凈值,甚至說購置房產就是獲得身份的重要一環。

於是,當華爾街之狼把華爾街那套玩法復制回中國時,中國也在把炒房這套模式移植到澳洲。狂熱的炒房團蜂擁到南太平洋,導致這2018年,澳洲維州政府宣布,要把外國人購房印花稅由3%上調至7%,以此給中資入澳潑水降溫。

你看,中國並不是沒有出口成功的商業模式的,澳洲房產就是相當有利的一大佐證。

3

「租」70年房,交70年稅

近一兩年來,坊間隱隱約約有一些聲音:中國的房地產稅草案早就出了,只是現在高層還在猶豫要不要施行。

高層背後的考量,才是真正引人深思的部分。

第一,沒有人願意看到房價跌,至少在這一層面,投資者和高層達成了共識。

房地產稅一旦徵收,可能會引發一股拋售潮。能不能止住,誰心裡都沒有底。

第二,海外房產稅和國內房產稅的核心區別在於產權歸屬。

多數征稅房產稅的國家,土地是永久產權,我們的鄰居日本,也是如此。從古至今,房地產稅在永久產權國家推行時期都遭遇過阻礙,更何況是產權只有70年的我們。

網上很多人說,現在花幾百萬買的房子,實際上只有70年的使用權,好比用幾百萬租了70年的房子,這種情況下還要交稅,實在說不過去。

暫且不說70年過後產權會怎麼樣,先考慮一個現實問題,70年到期,房子還能不能住人?翻修是不是又要一大筆錢?

經歷過90年代第一批商品房和08年金融危機的人都知道,2008年、2009年那一批的房子是不能買的,因為質量比上不足,比下不優。

在這種情況下,國家也考慮到了,對於剛需人群,房地產稅幾乎沒有發揮什麼大作用。政策指揮棒擺在那,徵收房地產稅,目的是為了抑制炒房、促進社會公平。

這也意味著,我在開頭提到的暴富者們要更加清醒了,現在還在樓市的這筆多餘的錢,繼續盲目地放在樓市絕不可取。

比起升值,它們最終的歸宿應該是幫我們保值,而我們可以選擇將這些資金置換成可以傳承給後代子孫的投資品,比如具有永久產權的土地、能夠世代相傳的珠寶、可以傳承的身份……使其為家族的橫向發展提供更多可能性,為縱向發展夯實物質基礎。

我想,比起討論房地產稅征不征、什麼時候開始征、怎麼征,如何把這筆投資得來的錢轉換為家族未來百年延續的基石,才是我們面對廟堂和江湖變相吹著徵收房地產稅時應該考慮的事情。

⑤ 新加坡組屋多少錢一平米房產稅多少一年

目前新加坡的轉售組屋大概要人民幣1.5~2萬/平米
使用面積90的組屋,總房款大概要30~50萬新幣(摺合人民幣150~250萬)
如果是新加坡公民的話,買組屋時還有幾萬新幣的津貼,這樣單價會更低
自住的話房產稅基本可以忽略不計,我去年好像才交了不到1000人民幣

不過買租屋還有好多額外的限制,比如
1、外國人不允許買組屋,永久居民只允許買5年以上的二手組屋
2、買組屋時不可以有其他任何房產,買組屋之後再想購買其他房產就必須賣掉組屋

所以,組屋就類似國內的經濟適用房,甚至限制更多。很難拿來投資的
有其他問題的話歡迎繼續追問

⑥ 房產稅怎麼算你的房子應該交多少稅

房產稅要來了!房產稅究竟該怎麼算?你的房子應該交多少房產稅?

房產稅 要來了!房產稅究竟該怎麼算?你的房子應該交多少房產稅?

房產稅、 房地產稅 傻傻分不清?

房地產稅:

房地產稅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即一切與房地產經濟運動過程有直接關系的稅都屬於房地產稅,外國一些發達國家的房地產稅收入佔地方稅收的70%以上,我國8%左右。

房地產稅包括:房產稅、 契稅 、 耕地佔用稅 、 房地產業 營業稅、城市房地產稅等。

房產稅: 房產稅是以 房屋 為征稅對象,按照房屋的計稅余值或者 租金 收入為 計稅依據 ,向 產權 所有人徵收的一種財產稅。

房地產稅徵收意義及影響:

1.對於政府來說,是可靠的財政收入。

開征房地產稅,是一項可靠的財政收入。

是 直接稅 ,比間接稅更有利於發揮調節收入分配差距的功能。

有利於充分調動地方政府的積極性,增強稅收 調控 的靈活性。

2.對於非自住的 買房 人來說,遏制房地產的非自住需求。

試點地區做法和全國統一方式仍有待進一步觀察,但是沒有疑問的是,都是對房地產投機的打擊,起到了抑制房價的作用。

3.對於剛需者來說,減少了大多數老百姓的稅收負擔。

可以講以往開征的多種間接稅負並入房地產稅稅種,較少大多數老百姓的稅收負擔。

作為直接稅,房地產稅的稅負不能輕易轉嫁給別人。

4.對樓市來說,房地產稅可以減少 房價泡沫 。

房地產稅制度是使 房地產市場 健康運行的制度建設,對於房價是使它更沉穩、減少泡沫的一個 配套 條件。

征 收房 產稅,有什麼影響?

1. 買得起房子的人多了,空房子就會較少,解決了民生問題。

2. 買得起房子的人多了,批發的人少了,引導合理住房消費。

3. 房子多了,房叔、房姐少了, 投機性購房 者減少。

來看看別的地方徵收多少稅?

香港:如果房地產用作出租的話,該租金收入需要繳納 物業稅 , 稅率 為15%。

新加坡:自住房產的物業稅率是4%,其他類型的房產的物業稅率是10%。

日本:固定資產稅的標准稅率是14%。

韓國:財產稅和 土地 稅整合,稅率將增加為: 第二套房 產50%,第三套60%。

德國:不動產稅:根據評估價值的1%~1.5%徵收。

美國:各州和地方政府的不動產稅率不同,大約平均1%至3%。

義大利:不動產稅:按照稅務評估價值的0.4%~0.7%。

房產稅怎樣計算?

一套房子100平米(1萬/平米),個人繳稅:100萬*0.5%=5000元/年。預計兩套、三套以上小於等於3%。

來算算你的房子需要交多少稅?

從上面的計算結果可以看出,100萬的 首套房 可能會每年增加約5000元稅負,每個月增加400多元。

⑦ 房產稅的事

1、首先要明白什麼是稅。
稅,是指納稅人在產生了財富之後,拿出部分與社會共享,因為有了社會的幫助,才有創造財富的機會,說以,在得利(得到利益)之後納稅,是合情合理的。稅的功能在於調節財富分配,維系社會安定。

2、什麼是房產稅。
房產稅在中國,目前的情況非常模糊,很多人搞不清楚他的概念。
但是以稅的概念理解他,應該是:擁有房產的住房者,在得利之後,拿出得利的部分錢,給於住房困難者,已達到人人有房住的目標。

但是這個得利,概念比較模糊,因為老百姓的自住房屋,在不出售的情況下是不產生財富的,既然不產生財富,稅從何來?
美國的做法,是通過征政策,讓你的私人土地價值緩慢升值,你的土地市值提高了,然後政府在你提高的土地價值中抽取一定的稅,以用於保障性住房、地方警察、教育。所以在美國,納稅人會很樂意納稅,因為納稅越多,表示自己的土地價值越高。政府也開心,能夠收更多的稅,窮人更開心,政府收稅多,就能造更多的保障房給他們居住。可謂全民受益!

美國可以收房產稅,使得全民受益,但是中國卻不行。

在這里我想說說中國為什麼不能收房產稅,我覺得這也是你真正想問的。

首先我想先說說,為什麼中國的房地產會那麼熱,房價為什麼那麼高,其實我想細心的網友都發現了,高的何止的房價啊,從人一出生,破腹產貴不貴?順產也不便宜!;喝奶粉,貴不貴?圖便宜就是三聚氰胺!;上幼兒園,貴不貴?還要徹夜排長隊!;然後讀小學中學,什麼培訓班啊,補習班啊,擇校費啊……其他諸如穿衣,吃大米,汽油,又有哪個是便宜的?

我們可以發現,很多人都把憤怒的眼光投入到房地產,但是我們發現,關乎我們的衣、食、住、行、醫療、教育等生活必須的所有東西,都是貴的!而且越來越貴,為什麼會這樣!

我覺得這來源於中國經濟的極其不景氣,中國民營企業生存環境過於狹窄,而導致企業的利潤過低,而過低的利潤只會導致三個結果,一是企業產品的品質和技術含量低下;二是從業人員的工資低下!三是大量企業把投資目光投入人們必須消費的產業里來,比如醫葯,比如教育,比如房地產。

那麼為什麼房地產會在那麼多昂貴的行業里脫穎而出呢,成為大家所抨擊的重點呢?那要從98年說起!

中國在98年後,下崗危機到達最高峰,失業率高,就業率低,當時政府想到的辦法,就是停止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增加商品房的建設,然後讓原本應該買保障性住房的老百姓自己掏錢去買商品房,而在建設房子的過程中,自然會產生眾多就業崗位,就業問題得到緩解,就業率得到報障後,周邊行業(比如鋼筋水泥)就得到發展,就業人數多了,零售業生意就好做了,中國經濟就得到了喘息的時間。然而這樣,必然會產生住房問題。說的通俗點,就是犧牲住房,滿足就業;解決「衣、食」,放棄「住」「行」;把房子,轉化為了一日三餐,拆東牆補西牆!
一般國家,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的比例,通常在 2:8左右,而我們的比例是反過來的,理由剛才已經說過了,是房子換麵包政策,所以,我們國家幾乎就是全民商品房,保障房很少,,而10年來,國家並沒有利用這寶貴的機會改善經濟,反而利用土地來維持財政,地方政府更是非常依賴土地財政,已經到了欲罷不能的地步,剛好中國在80年代實現了土地國有化,70年後土地還可以在收回繼續賣錢。這才在最近08年的蕭條經濟中東窗事發,大量的實體經濟撐不下去了,轉而湧入房地產,致使房價走高,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

那我為什麼說房地產不是治理目前高房價的合理手段呢?

首先我們得了解一下,什麼是房產稅,為什麼要收房產稅!
所謂稅,就是老百姓在勞動後產生了財富,由於財富來源不止是個人勞動的成果,也有社會給於的勞動機會與環境,所以,將部分財富拿出來與社會共享,這是公平的體現。而房產稅,則是在房產在增值後,拿出部分增值後的財富與社會共享;而徵收房產稅的目的,大部分國家,都是收取商品房的房產稅,用於建造保障性住房的,給於中下階級人群居住,保證人人有房住。包括美國,新加坡,香港等地都是如此。

而我們國家,房產稅根本無從說起。
理由一、政策只堵不疏。我剛才說了,導致高房價的原因,在於經濟的惡化,企業的生存空間狹窄照成。而治理房價,不管是最近宣揚的「中國式的房產稅」還是之前的限購令,都是屬於大禹治水的「堵」的過程,而事實證明,去年把房地產的「熱錢」通過調控政策趕出房地產後,由於缺乏可靠的投資項目,熱錢經過一番周折後,又回到了房地產,可見是有堵無疏!所以,在現在的環境下,房產稅的出台,根本無法起到調控房價的作用,因為這是屬於治標不治本,況且房產稅還有擊垮中國經濟的風險!
理由二、開征房產稅,無房一族未必得到實惠,開征未必有實效。
這個理由應該是很充分的,事實上有房一族,在買房的時候就已經納稅了,而且納的稅還很高,也是房產稅,再徵收等於是重復交稅,而發改委明文規定,土地出讓金有10%是必須用於保障房建設,如果按照這個比例計算,再加上房屋轉讓過程中的個人所得稅,是可以達到人人有房住的目標的,但是從去年看來,全國所有省市自治區造廉租房的目標沒有一個地方是達標的,可見地方政府對政策的抵製程度。
那麼就很容易分析了,如果是沒錢造保障房,你收稅,為了平衡財富分配,那還算個理由,問題是有錢不造,不去督促地方政府,反而跑來增加賦稅,這合理嗎?老百姓已經面對了極大的生活壓力,生活成本不斷提高,通貨膨脹日益嚴重,而且中國本來就是賦稅最重的國家,幾乎沒有之一,我想請問,再加稅,老百姓吃得消嗎?你增稅,有沒有考慮過在別的地方減稅呢??
理由三、加速社會矛盾。有房一族和無方一族會因為房產稅的問題產生對立。
理由4:房產稅容易導致中國經濟滯漲。這個後果是非常嚴重的
第一、銀行系統很有可能奔潰。
第二、中產階級直接被打回成低收入階級,一個國家的支柱,往往不是那些富翁,而是中間的中產階級,一個國家是否強盛,同樣也是看中產階級人數的佔比,如果房產硬著陸,就等於摧毀了中產階級,
第三、中產階級被摧毀,會連帶各行各業。那些針對中產階級為消費群體的商家,將不可避免的收到牽連,然後繼續蔓延到其他的各行各業。從此,金融危機開始!
最後、我覺得中國如果有房產稅,那根本就是不合法的,因為房屋價值中的大部分是土地,我請問中國有誰個人的房子是有土地所有權的?沒有的,全是土地使用權,既然土地都是國家的,那地方政府怎麼可以上你家去征國家所有物——土地的稅?再打個比方,在別的國家,老百姓房子下面發現了石油,那是屬於個人的,在中國,就請你配合國家法律條款搬家吧!

以上,就是我覺得現在的中國不存在開征房產稅的條件的理由,我覺得胡亂的治理房價只會亂上加亂。

⑧ 新加坡 房產稅是如何徵收的

在介紹新加坡房產稅怎麼算後,我們接下來為大家介紹新加坡房產稅如何徵收。有別於美國房產稅相對固定的稅率,新加坡房產稅更靈活,對自住、出租物業採取了不同的徵收方法,我們將通過實例介紹新加坡房產稅如何徵收。
新加坡房產稅如何徵收之年值計算
新加坡的房產稅每年根據物業的年值計算、徵收一次。這里提到的「年值」是新加坡在房產管理上的創新之舉,有必要向大家詳細介紹。所謂年值(意思是房屋的年產值),指的是新加坡稅務署根據房屋每年可賺取租金的凈收入,即年租金減去物業管理、傢具以及維修費用得出的綜合收益。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租金估算僅僅針對一個房間,而不是整套房屋的租金。
此外,房屋的年值由稅務署參考年景好壞、房屋的新舊程度、地段、配套設施等因素進行綜合評估,每更新。
新加坡房產稅如何徵收之稅率
在房產稅的稅率上,新加坡採取了更為靈活的做法,對自住物業採用4%的低稅率,而其他用途的物業統一按照10%進行徵收。其中,自住居民、政府租屋居民、小戶型居民還能進一步享受其他優惠或折扣,因此,普通居民繳納的房產稅是很少的。
新加坡房產稅如何徵收之徵收標准
1、 物業年值低於6000新幣的,免收房產稅;
2、 物業年值為6900新幣,前面6000免收,後面900按照4%收取,即36新幣(約合180人民幣);
3、 物業年值超過24000新幣,繳納超過部分6%的房產稅。
新加坡房產稅如何徵收之實例介紹
介紹完新加坡房產稅的徵收稅率級計算方法,下面將用實例計算普通新加坡民眾的房產稅徵收情況。
比如擁有一套70平米(使用面積)的兩房一廳物業,並假設該物業的年值為6900新幣。
1、 如果業主不住在這里,不管是出租還是借給他人居住,那麼房產稅都為本物業年值的10%,即900*10%=90新幣,大約為437元人民幣;
2、 如果該物業為自住,那麼房產稅為年值的4%,即900*4%=36新幣,大約為180人民幣。
看完以上實例,相信大家應該清楚新加坡房產稅如何徵收。在新加坡,住房問題之所以解決得這么好,其合理的房產稅政策起到了重要作用。更多類似新加坡房產稅如何徵收的資訊,歡迎登錄專業國外房產網站居外網了解。

⑨ 新加坡購房該怎麼樣弄

第一步:了解購買資格

一般而言,購房者首先要確認購房資格,即可以購買的房產類型有哪些。

A、 帶土地的獨立式洋房,半獨立式洋房,排屋只有新加坡公民可以購買,但是聖淘沙島的別墅及排屋外國人可以購買。

B、 外國人或永久居民可以購買大部分的公寓產業包括住滿十年以上的共管公寓;

公寓地契: 分為永久地契和非永久地契(99年,103年,999年等)兩種。

第二步:了解財務狀況

其次要確認自身的財務狀況,進而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合適的房產,您應該計劃您的購房預算,並確認您有足夠的資金及貸款完成購房交易。

除了房價的金額之外,您還需要預備印花稅律師費等費用。(外國人可申請貸款最高可達房價的80%,最新固定利率為每年1.2%-1.7%左右)

第三步:看房了解不同類型房產

一般能夠購買的新加坡房產從樓盤現狀的角度看主要可以分為新樓盤和轉售樓盤,新樓盤又可分為期房和新樓盤現房,其中期房是指在建的、尚未完成建設的、不能交付使用的房屋。

即指開發商從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開始至取得房地產權證(大產證)止,在這一期間的商品房;新樓盤現房是指消費者在購買時已經通過交付標準的各項驗收,可以正式入駐的物業。

第四步:選擇房產 支付定金

在選擇了適合的房產之後,需要支付定金,之後便是通過律師完成各個購房手續。

預計時間

購買現房,從下訂金到完成買房手續需要2-3 個月時間;

期房,從下訂金直到交房,根據工程進度大約最多3 年時間, 例如最近在售賣的Trilinq就預計2017年左右可以實現交房。

購買流程

A、購買新樓盤

向房產開發商購買期房:

第一步:買家支付5%定金。

第二步:開發商向買家出具option to purchase,即房屋預售協議,預售協議必須使用政府規定的標准格式。

第三步:房屋預售協議自開發商將購買合同和地契副本交給購房者或其律師之日起三周後過期。買家在該期限內決定是否購買,如買家不願購買則需支付已交定金的1/4作為違約金,開發商將剩餘的3/4退還給買家。

第四步:如買家決定購買該房產,則需簽署律師協議,之後的購房事宜可由律師協助辦理。

第五步:買家在收到協議三周內簽署預售協議。

第六步:買家應自簽訂購買合同之日起14日內向稅務局支付印花稅。印花稅為總房款的3%減去5,400新幣。

第七步:買家在自簽訂協議起的八周內需支付15%購房款(包含定金共20%)

第八步:買家可通過律師辦理簽署貸款及轉讓協議。

第九步:買家根據樓盤進度付清剩餘的80%款項,最後律師協助辦理登記手續,交房,驗房。B.購買轉售樓盤

(9)新加坡房產稅怎麼徵收擴展閱讀

在新加坡購買期房,簽訂正式購房合同之後首期只需支付20%的款項,其餘款項根據施工進度分10期支付,而且在簽訂正式購房合同之後便可獲得最高80%的銀行貸款。

所有房地產交易款項必須存入由政府和發展商共同監管的賬戶,由政府按照項目的進展支付給開發商。

因為所簽訂的購買合同必須使用政府規定的標准格式,需要開發商去政府部門進行申請,並經過雙方的律師的認可後才可以進行簽訂。

來自新加坡官方的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新加坡新宅和二手房共成交了3.1萬多套,其中外國人購買了30%,而中國買家則占據了其中的28%,購買了約3000套私宅,首次超過印尼,成為新加坡海外置業第一生力軍。

全球房地產服務公司戴德梁行曾表示,中國內地買家早已成為新加坡住宅物業的最大外國買家群。

新加坡房地產經紀公司HSR的一位經紀人告訴記者,現在,每月有接近20位來自中國內地的客戶,「今年第一季度內,有50多位中國客戶決定購買房產。而且,大部分客戶會買好幾棟,有的用來自住,有的用來出租」。

來自上海的Eva Chen在新加坡工作了7年,她告訴記者,自己在新加坡有兩套公寓,「因為那裡的房價比中國穩定且上漲潛能巨大。「在市中心地段的二居室公寓,現在價格是10萬元/平方米,已經是自己買房時的兩倍價格。」

上述HSR經紀人也表示,除了普通客戶,一些中國商人受此島國嚴格的法制環境所吸引,因而喜歡投資新加坡,「他們認為將現金存放在新加坡比較安全」。

⑩ 哪些國家收房產稅

收房產稅的國家有美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丹麥、法國、英國、德國、波蘭、瑞典、印度、阿根廷、智利、哥倫比亞、墨西哥和尼加拉瓜等國家。

1、美國。是由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50個州和關島等眾多海外領土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

2、加拿大。位於北美洲最北端,英聯邦國家之一,素有「楓葉之國」的美譽,首都是渥太華。

3、日本。全稱日本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國名意為「日出之國」,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大島組成。

4、德國。是位於中歐的聯邦議會共和制國家,北鄰丹麥。

5、法國。是一個本土位於西歐的半總統共和制國家,海外領土包括南美洲和南太平洋的一些地區。

6、英國。本土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面的不列顛群島,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和大西洋包圍。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404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51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07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308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68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50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000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882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27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