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吸引力如何
⑴ 超級大富豪們為什麼紛紛移民新加坡
近幾年來,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富裕人士通過新加坡經濟發展局的"全球投資者計劃",取得新加坡永久居民和公民的身份。這些"富豪級"的新移民,一方面把他們的事業和公司仍留在國內;另一方面,他們把家人安置在新加坡,在當地買房、置業、投資、孩子在新加坡上學。新加坡到底有什麼吸引力,讓他們選擇了這里?
T先生,3年前首次踏足新加坡,只待了短短的5天,對島國的印象最多停留在"懵懂"的階段。今年初,他正式取得新加坡永久居留權,成為持有藍色身份證的一份子。然而,他取得新加坡PR的身份,與多數來自中國或其他地方的移民並不相同。通過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的全球投資者計劃(GlobalInvestorProgramme,簡稱GIP)下,他投資了250萬新元在一家本地注冊的基金公司,在其他條件通過了審核的前提下,在去年底獲得了永久居留權。
高教育水平及精緻城市
對某先生來說,移民是很早就有的念頭,過去幾年中,他考慮了澳洲、加拿大和香港,最終選擇了新加坡。客戶說:"新加坡的教育水平高,這是首要的;其次,我們也比較喜歡新加坡這個地方,雖然面積小了點,但是和蘇州相比,城市建設、規劃等等更接近'精緻'的水平。"他打算繼續留在中國打理商用器材的生意,把16歲的兒子一個人送來念書,夫妻倆不時來探望兒子。談到新加坡的兵役制度,他反倒認為是件好事。
他說:"在部隊里可以強健身體,也可以培養獨立和自立能力,新加坡治安較好,兒子一個人住在這里可以培養獨立性,我們可以常來新加坡看他。"他打算將來讓兒子在新加坡上大學:"因為新加坡也有不少國際學校,如芝加哥大學商學院、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新加坡斯坦福國際學校等。不必擔心兒子的教育問題",投資大鱷羅傑斯為了能讓孩子學好漢語,舉家移民新加坡。羅傑斯說:「新加坡空氣清新、學校教華文、醫療衛生好,對我和妻子來說,是一個完美的城市。"
稅率低吸引投資移民
不得不說,新加坡的低稅率也是吸引超級富豪紛紛移民的原因,新加坡個人所得稅最高不超過20%,公司所得稅最高17%,且沒有資本利得稅,沒有遺產稅。這一稅收優惠政策,正是這些超級富豪們比較看重的。
在美國納斯達克(Nasdaq)上市的中國網站Job51公司的創辦人之一的Michael,2014年剛從新加坡永久居民轉換成新加坡公民,目前是新加坡鳳凰基金(F&H)管理私人有限公司的董事。他說:"中國國內個人所得稅高達50%,但新加坡的稅率最高僅20%;另外,中國政府全球征稅,即便在國外的收入也須報稅,新加坡卻不需要。"
政治穩定及可預見性
隨著富裕程度不斷提升,中國近年來移民海外的人數也快速增長。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中國社會體制的一些問題,讓部分中國的富人感到不穩定,所以也會考慮移民。
一名已移民新加坡的中國富豪在受訪時說,新加坡及其他成熟國家的好處是政治比較穩定,預見性高。他說:"最近,中國的經濟騰飛,政治也越來越穩定,但難保10至20年以後不會出現改變,影響到你的生意或家人。變化是好的,但有些原則性的東西卻不應該改變,比如說美國不管怎麼變,憲法中人人平等的規章永遠在那裡,這一點中國的體制目前還沒有。
親商的商業環境
來自浙江、從事面料貿易生意的X先生5年前來新設立公司,並因此獲得永久居留權。他說,剛開始就是為了做生意。X先生舉例:"中國有中國的好處,所有供應商都在國內,但搞國際貿易需要一個統一平台,新加坡是最好的平台,中國是一個外匯管制的國家,你很難從中國把錢匯出國。因此,香港投資移民關停之後,更多人將目光轉移到新加坡。
至於申請公民權,則是考慮到新加坡護照去不少國家都不用簽證。X先生說:"中國沿海省份的商人,持有外國護照的比例頗大。"
隨著全球企業把眼光投向亞洲,而亞洲企業放眼全球,投資者意識到新加坡由於其親商的環境、英語環境、多元勞動力和完善的基礎建設而成為一個絕佳的樞紐。擁有7000多家跨國企業和10萬多家中小企業也是把全球投資者吸引來新的另外一個原因。"
新加坡華語的環境,對中國移民來說比較熟悉。另一方面,對於生意在中國的商人來說,美加澳等傳統大國,申請過程的時間成本相對長;但到新加坡,條件好的申請者大概6至9個月的時間就可以,周期比較短。"
因此,富豪們移民到新加坡的比例增長迅速,而來自中國的移民為增長率上升最快的一個群體。
⑵ 「花園城市」——新加坡是怎樣的
與香港、韓國、台灣一道,並稱為「亞洲四小龍」的新加坡,以它的美麗整潔和經濟發達而譽滿全球。
新加坡由新加坡島和周邊50多個小島組合而成,市區面積約80平方公里,容納了全國90%的人口。雖然人口密度很高,但仍因其秀美干凈享有「花園城市」的美稱。
歷史不過30多年的新加坡,(指正式成立的新加坡共和國),其經濟發展的速度舉世矚目。
早在13世紀,新加坡就是一個著名的港口,發展到20世紀,新加坡已是東南亞最大的海港,有200多條航線通過這里,貨物吞吐量在全世界占第二位,僅次於鹿特丹港。
煉油業是新加坡規模最大的工業,日產能力僅次於美國休斯敦和荷蘭鹿特丹,居世界第三位。電子工業是新加坡的新興工業,其出口值占電子工業總產值的90%以上。另外,「海事工業」(包括造船、修船和建造鑽井平台)是新加坡的第三大支柱工業,已成為東南亞地區最大的船舶修造中心和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海上鑽井平台建造中心。
新加坡還積極發展與世界各國的經濟貿易往來,目前已與117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關系,並把過去的以轉口貿易為主改為以本地產品出口為主。
新加坡現已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之一。它與亞洲的香港和東京、歐洲的倫敦、北美的紐約構成了三足鼎立的國際金融中心的全球格局,成為亞太地區最大的外匯市場。
新加坡地少人多,既無名山大川,也無名勝古跡,但是,由於它氣候宜人、風景優美、四季如春,加之交通便利、自由港的商品繁多、價格低廉,所以對遊客仍具有巨大的吸引力。遊客來到新加坡,第一個感覺就是清潔、寧靜,彷彿置身於花園之中,到處是高大的熱帶樹、翠綠的草坪、盛開的鮮花,綠陰遍地,鳥語花香,令人心曠神怡。每年大約有二三百萬遊客到這里觀光游覽。
⑶ 移民新加坡後,有什麼優勢呢
教育優勢
新加坡有著非常完善的教育機制和成熟的雙語教學環境,這樣的教學環境可以在學習華語的同時掌握一口流利的英語。
而且新加坡的教育體制以精英教育為目標,承襲英國教育傳統,同時兼具東方基礎教育優勢,深具靈活性。它能照顧到每一名學生的學習能力、興趣及才智,配合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
醫療完善
新加坡非常重視先進醫療設備的投入,也通過引用磁共振聚焦超聲手術系統,成為東南亞首家無需開刀治療子宮肌瘤的國家。
同時,新加坡的亞太醫科中心2018年最新引進了目前西門子最先進的MRI核磁共振,是亞洲第一台,可以真正做到無輻射,可以進行最精密的早期癌症篩查。
稅收優勢
新加坡是賦稅最低的國家之一,個人所得稅最高不超過22%,企業所得稅為17%,無遺產稅,無資本利得稅,較低的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是亞洲乃至全世界的稅務天堂。
「避稅」也是吸引明星富豪前赴後繼的原因之一。
新加坡教育質量優質、醫療水平高、稅收低以及良好的人文環境、生活環境和商業環境,種種原因,每年都有不計其數的政商名人移居於此,把這里當做新的家園。
⑷ 新加坡有那些特點
國名: 新加坡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Singapore)
國名來由:新加坡是一個城市國家,原意為獅城。據馬來史籍記載,公元1150年左右,蘇門答臘的室利佛逝王國王子(般+木)那乘船到達此島,看見一頭黑獸,當地人告知為獅子,遂有「獅城」之稱。新加坡是梵語「獅城」之諧音,由於當地居民受印度文化影響較深,喜歡用梵語作為地名。而獅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徵,故以此作為地名是很自然的事。過去華僑多稱其為「息辣」,即馬來語「海峽」的意思,也有因其小而將之稱為星洲、星島的。
獨立日:8月9日(1965年)
國旗:由上紅下白兩個相等的橫長方形組成,長與寬之比為3∶2。左上角有一彎白色新月和五顆白色五角星。紅色代表人類的平等,白色象徵純潔和美德;新月象徵國家,五顆星代表國家建立民主、和平、進步、正義和平等的思想。新月和五顆星的組合緊密而有序,象徵著新加坡人民的團結和互助的精神。
國徽:由盾徽、獅子、老虎等圖案組成。紅色的盾面上鑲有白色的新月和五角星,其寓意與國旗相同。紅盾左側是一頭獅子,這是新加坡的象徵,新加坡在馬來語中是「獅子城」的意思;右側是一隻老虎,象徵新加坡與馬來西亞之間歷史上的聯系。紅盾下方為金色的棕櫚枝葉,底部的藍色飾帶上用馬來文寫著「前進吧,新加坡!」
國歌:《前進吧,新加坡》
國花:以一種名為卓錦·萬代蘭的胡姬花為國花。東南亞通稱蘭花為胡姬花。卓錦·萬代蘭是由卓錦女士培植而成,花朵清麗端莊、生命力特強,它象徵新加坡人的氣質和刻苦耐勞、果敢奮斗的精神。
國家政要:總統納丹(S.R. Nathan),1999年9月1日就任,任期六年;總理李顯龍(Lee Hsien Loong),2004年8月宣誓就職,2006年5月再次當選,5月30日宣誓就職;內閣資政李光耀(Lee Kuan Yew) ,1965年新加坡獨立後,長期擔任總理,1990年11月辭去總理職務,改任內閣資政。
重要節日:華人新年:每年1月或2月的農歷新年;中秋節:農歷8月15;開齋節:回歷10月新月出現之時;泰米爾新年:4、5月間;大寶森節:泰米爾歷的1、2月間;蹈火節:10、11月間。衛塞節:5月的月圓日;聖誕節:12月25日;復活節:3月21日月圓後的周日。
首都:新加坡市(Singapore City)
自然地理:位於東南亞,是馬來半島最南端的一個熱帶城市島國。面積為682.7平方公里(新加坡年鑒2002),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為鄰,有長堤與馬來西亞的新山相通,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地處太平洋與印度洋航運要道—馬六甲海峽的出入口,由新加坡島及附近63個小島組成,其中新加坡島佔全國面積的91.6%。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常年高溫多雨,年平均氣溫24-27℃。
人口: 約有400萬人口 ,其中華人佔76.7%;馬來人佔13.9%;印度人佔7.9%,其他種族1.5%。馬來語、英語、華語和泰米爾語為官方語言。國語為馬來語。英語為行政用語。主要宗教為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和印度教。
簡史:古稱淡馬錫。8世紀建國,屬印尼室利佛逝王朝。公元18世紀至19世紀初為馬來亞柔佛王國的一部分。1819年,英國人史丹福·萊佛士抵新,與柔佛蘇丹訂約設立貿易站。1824年淪為英國殖民地,成為英在遠東的轉口貿易商埠和在東南亞的主要軍事基地。1942年被日軍佔領,1945年日本投降後,英國恢復其殖民統治,次年劃為直屬殖民地。1946年英國將其劃為直轄殖民地。1959年6月新加坡實行內部自治,成為自治邦,英國保留國防、外交、修改憲法、頒布「緊急法令」等權力。1963年9月16日並入馬來西亞。1965年8月9日脫離馬來西亞,成立新加坡共和國。同年9月成為聯合國成員國,10月加入英聯邦。
政治:憲法規定:實行議會共和制。總統為國家元首,由全民選舉產生,任期6年。總統委任議會多數黨領袖為總理。總統有權否決政府財政預算和公共部門職位任命;可審查政府行使內部安全法令和宗教和諧法令所賦予的權力以及調查貪污案件。總統顧問理事會受委向總統提供咨詢與建議。總統在行使某些職權,如主要公務員任命時,必須先徵求總統顧問理事會的意見。總統和議會共同行使立法權。議會稱國會,實行一院制。議員由公民投票選舉產生,任期5年,占國會議席多數的政黨組建政府。
新加坡金融區
經濟: 新加坡的傳統經濟以商業為主,包括轉口貿易、加工出口、航運等。獨立後,政府堅持自由經濟政策,大力吸引外資,發展多樣化經濟。八十年代初開始,加速發展資本密集、高增值的新興工業,大力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力求以最優越的商業環境吸引外來投資。以製造業和服務業作為經濟增長的雙引擎,不斷提高產業結構,90年代尤為重視信息產業,已投資在全島興建「新加坡綜合網」。為進一步推進經濟增長,大力推行「區域化經濟發展戰略」,加速向海外投資,積極開展在國外的經濟活動。經濟以五大部門為主:商業、製造業、建築業、金融業、交通和通訊業。工業主要包括製造業和建築業。製造業產品主要包括電子產品、化學與化學產品、機械設備、交通設備、石油產品、煉油等部門。是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農業在國民經濟中所佔比例不到1%,主要有家禽飼養和水產業。糧食全部靠進口,蔬菜自產僅佔5%,絕大部分從馬來西亞、中國、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進口。服務業為經濟增長的龍頭產業。包括零售與批發貿易、飯店旅遊、交通與電訊、金融服務、商業服務等。旅遊業是主要外匯收入來源之一,主要景點有聖淘沙島、植物園、夜間動物園等。貨幣名稱:新加坡元(簡稱新元)
新加坡獅頭魚尾像
新聞出版:英文報有《海峽時報》、《商業時報》、《新報》;華文報有《聯合早報》、《聯合晚報》、《新明日報》;馬來文報有《每日新聞》;此外還有泰米爾文報《泰米爾日報》。廣播電台於1936年開播,1959年1月起以馬來語、英語、華語、泰米爾語廣播。新加坡廣播電台擁有並經營12個國內電台和3個國際電台。新加坡電視機構擁有並經營2個頻道,一個播送華文節目,另一個播送英文節目,每天播送24小時。12電視私人公司經營2個頻道,一個主要為馬來族和印度族人口服務,另一個主要播送體育及文藝節目。1995年有線電視網開通,用戶可接收30多個頻道、10餘個國家的電視節目。1995年開通衛星電視。
著名商業購物區烏節路
外交:立足東盟,將維護東盟團結與合作、推動東盟在地區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放在外交工作的重要地位;面向亞洲,注重發展與亞洲國家特別是中、日、韓、印度等國的合作關系;奉行「大國平衡」政策,積極開展經濟外交。
與中國關系:1980年6月14日,中國政府和新加坡政府關於互設商務代表處協議在北京簽字,次年9月兩國商務代表處正式開館。1990年10月3日,中新兩國建交。2005年5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對新加坡進行友好訪問。2005年10月,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新加坡的公共交通.
1,交通組成
新加坡的公共交通由 MRT(一種高架輕軌列車和地下鐵路的混合)/巴士/計程車/為主,還有就是用於旅遊觀光的渡輪和纜車了.
2,公交概況
新加坡公共交通基本上覆蓋了全島, MRT串起了新加坡的所有的鎮,而每個鎮級的大站就會有一個大的BUS中轉站.
(1)新加坡的公共汽車
新加坡的BUS由兩家公司組成,但是其路線基本分為三種,跨鎮/鎮際/鎮間.也就是說是長途/中途和短途.有的長途車單程要運行1個半小時多. 車型大多為賓士和沃爾沃等,車速很快,有時在公車專用線上甚至超過了一般的小汽車. 車況基本上不錯,長途和中途的車都裝有空調,很冷的.
而開車的司機也相當的野蠻,因為我經常會看到司機車速太快,轉彎或剎車時把客人晃倒.(本人曾經寫信給過汽車公司和新加坡交通總局,可是得到過一個計算機列印的回信,就是說他們感謝我,然後會盡量避免,不過直到我離開那裡,該快還是快,客人還是一樣地倒,不過事故還真的不多,估計這是高節奏城市的特徵吧)
公車的站名設計得不是很好,(或者對於我這個外國人覺得不好) 都是用附近的房屋門牌號命名的,例如 BEDOK 322/ ENOUS411 等, 初來新加坡的旅客很難弄懂究竟要在哪兒下車. 不過每輛車上都有一些小冊子註明班車的站名和費用,可以配合著地圖看,在加上詢問司機,基本上過得去.
公車的付費系統是使用投幣和磁卡的, 一般起價在新加坡元60分.(現在可能漲了) 根據路線的長短最多可能2元左右. 上車後插入磁卡,然後按你要購買的票的金額,票會自動列印,票和卡會從下面出來,當然卡中會扣掉相應的金額.
車票是要留到下車後的,因為會有人來查票.盡管每輛車只有司機一個乘務人員,但司機是不查票的,查票的是公司專門的,穿制服的.票上已經列印了購票時間,站名,車號碼等,他會看你是不是已經過了站.如果票上的金額不夠,他也只是讓你去補票而已.(其實,每次我都會看到有人被查到逃票而去補票的)
車卡的金額要到新加坡的地鐵站才能去添加.有人工和自動的兩種.
新加坡「花園城市」建設的經驗
新加坡位於北緯1度,國土面積為646平方公里,人口為320萬, 相當於中國特大城市的人口規模,和中國許多熱帶城市有著相似的氣候條件。今年三月作者有幸參加由新加坡國家公園局主辦的「建設和管理一個花園城市」的技術培訓,目睹了新加坡花園城市的建設實踐,從新加坡的同仁那裡比較系統地了解到其花園城市建設的歷史、現狀和發展趨勢。
新加坡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其良好的綠化環境,這已成為其重要的旅遊吸引力之一。但這不是自然的巧合,而是精心規劃的結果。其城市規劃中專門有一章「綠色和藍色規劃」,相當於我國的城市綠地系統規劃。該規劃為確保在城市化進程飛速發展的條件下,新加坡仍擁有綠色和清潔的環境,充分利用水體和綠地提高新加坡人的生活質量。在規劃和建設中特別注意到建設更多的公園和開放空間;將各主要公園用綠公廊道相連;重視保護自然環境;充分利用海岸線並使島內的水系適合休閑的需求。八十年代,新加坡的城市建設在規劃指導下飛速發展,政府部門在著眼於未來的同時,意識到保護好寶貴的歷史建築和文化遺產的重要性,於是劃定了需要保護的建築和相關的區域,成立了國家保護局專門負責這方面工作。在這個蓬勃發展的城市是植物創造了涼爽遮蔭的環境,弱化了鋼筋混凝構架和玻璃幕牆僵硬的線條,增加了城市的色彩。新加坡城市建設的目標就是讓人們在走出辦公室,家或學校時,感到自己身處於一個花園式的城市之中。為此新加坡達到了如下指標:在公寓型的房地產開發項目中,建築用地應低於總用地的40%;在每個房屋開發局建設的鎮區中應有一個10公頃的公園;在每個房屋開發局建設的樓房居住區,500米范圍內應有一個1.5公頃的公園;在房地產項目中每千人應有0.4公頃的開放空間。
經濟:
新加坡的傳統經濟以商業為主,包括轉口貿易、加工出口、航運等。獨立後,政府堅持自由經濟政策,大力吸引外資,發展多樣化經濟。八十年代初開始,加速發展資本密集、高增值的新興工業,大力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力求以最優越的商業環境吸引外來投資。以製造業和服務業作為經濟增長的雙引擎,不斷提高產業結構,90年代尤為重視信息產業,已投資在全島興建「新加坡綜合網」。為進一步推進經濟增長,大力推行「區域化經濟發展戰略」,加速向海外投資,積極開展在國外的經濟活動。經濟以五大部門為主:商業、製造業、建築業、金融業、交通和通訊業。工業主要包括製造業和建築業。製造業產品主要包括電子產品、化學與化學產品、機械設備、交通設備、石油產品、煉油等部門。是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農業在國民經濟中所佔比例不到1%,主要有家禽飼養和水產業。糧食全部靠進口,蔬菜自產僅佔5%,絕大部分從馬來西亞、中國、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進口。服務業為經濟增長的龍頭產業。包括零售與批發貿易、飯店旅遊、交通與電訊、金融服務、商業服務等。旅遊業是主要外匯收入來源之一,主要景點有聖淘沙島、植物園、夜間動物園等。貨幣名稱:新加坡元(簡稱新元)
⑸ 移民新加坡優勢有哪些方面
您好,新加坡移民優勢如下:
第一、便利的身份
在全世界裡面有一百五十多個國家是可以享有免簽持新加坡護照的待遇的,而且如果移民者擁有了新加坡護照就可以隨時的在新加坡進行就業了,不需要像別的一些移民國家一樣必須要先去申請什麼工作證或者是就業准證了,更加的方便。
第二、避稅的好地方
新加坡政府曾經在2008年年初的時候就取消了一個遺產稅,新加坡一直以來都是以低稅賦的這么一個優點而在全世界享有盛譽的,這個低稅賦就包含了極低的個人所得稅以及企業所得稅等等的一些稅,所以新加坡也成為很多的一些中國商人首選的一個進行自己的稅務規劃的移民國家。這也是現在新加坡移民優勢裡面一個最大的特點。
第三、教育優勢
新加坡這個國家有著非常完善的教育體制,新加坡有著非常好的教育系統,這一點在全世界都受到了肯定的,因為新加坡擁有非常好的雙語教育環境,可以讓學生們在不放棄自己母語的同時還能夠掌握非常流利的英語,而且在新加坡移民子女還能夠在新加坡政府的公立學校讀書,可以享受最少十年的新加坡國民教育的機會以及非常優質的教育環境,並且這些幾乎都是免費的。
第四、絕佳跳板
隨著美國簽訂了最新的自由貿易協定,新加坡也成為了雙邊貿易自由往來之中的一個沒有關稅的國家。新加坡成為了一個真正的亞洲貿易中轉站。所以現在有很多的一些商家都慢慢的把自己的公司開在了新加坡,因為開在新加坡的話可以降低自己產品的出口關稅成本。
第五、優厚的社會福利
全世界都知道新加坡的社會福利非常高,而且新加坡的醫療制度也非常的健全,新加坡的普通公民就能夠買一個新加坡的組屋。同時在新加坡還享有超低利率的貸款,確保每一個新加坡人都可以有屋居住。
⑹ 研究生申請留學新加坡真的好嗎新加坡留學的吸引力在哪
要看自身的背景條件,留學的預算等等這些綜合考慮去新加坡留學是否就是合適的。
新加坡留學之所以能吸引人留學主要還是那3所大學,尤其是新加坡國立和南洋理工兩所學校。這兩個學校的世界排名非常高~新加坡國立大學也是亞洲排名第一的大學。
費用較低
新加坡留學費用比其他英聯邦國家低;學費一年15萬人民幣左右,跟英美國家都差不多需要20-25萬左右
獎學金多
政府理工學院等都設有多種獎學金,及高達80%的助學金。
政治穩定 新加坡是亞洲政治穩定性較高的國家, 犯罪率世界較低。
移民政策 新加坡是高度發達的移民國家,畢業生工作2-3年可申請長期公民及移民。
更多關於新加坡留學專業的問題 可以繼續提問英傲留學幫您解答!
專注英聯邦國家留學申請
⑺ 超級大富豪們為什麼紛紛移民新加坡
近幾年來,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富裕人士通過新加坡經濟發展局的"全球投資者計劃",取得新加坡永久居民和公民的身份。這些"富豪級"的新移民,一方面把他們的事業和公司仍留在國內;另一方面,他們把家人安置在新加坡,在當地買房、置業、投資、孩子在新加坡上學。新加坡到底有什麼吸引力,讓他們選擇了這里?
T先生,3年前首次踏足新加坡,只待了短短的5天,對島國的印象最多停留在"懵懂"的階段。今年初,他正式取得新加坡永久居留權,成為持有藍色身份證的一份子。然而,他取得新加坡PR的身份,與多數來自中國或其他地方的移民並不相同。通過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的全球投資者計劃(GlobalInvestorProgramme,簡稱GIP)下,他投資了250萬新元在一家本地注冊的基金公司,在其他條件通過了審核的前提下,在去年底獲得了永久居留權。
高教育水平及精緻城市
對某先生來說,移民是很早就有的念頭,過去幾年中,他考慮了澳洲、加拿大和香港,最終選擇了新加坡。客戶說:"新加坡的教育水平高,這是首要的;其次,我們也比較喜歡新加坡這個地方,雖然面積小了點,但是和蘇州相比,城市建設、規劃等等更接近'精緻'的水平。"他打算繼續留在中國打理商用器材的生意,把16歲的兒子一個人送來念書,夫妻倆不時來探望兒子。談到新加坡的兵役制度,他反倒認為是件好事。
他說:"在部隊里可以強健身體,也可以培養獨立和自立能力,新加坡治安較好,兒子一個人住在這里可以培養獨立性,我們可以常來新加坡看他。"他打算將來讓兒子在新加坡上大學:"因為新加坡也有不少國際學校,如芝加哥大學商學院、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新加坡斯坦福國際學校等。不必擔心兒子的教育問題",投資大鱷羅傑斯為了能讓孩子學好漢語,舉家移民新加坡。羅傑斯說:「新加坡空氣清新、學校教華文、醫療衛生好,對我和妻子來說,是一個完美的城市。"
稅率低吸引投資移民
不得不說,新加坡的低稅率也是吸引超級富豪紛紛移民的原因,新加坡個人所得稅最高不超過20%,公司所得稅最高17%,且沒有資本利得稅,沒有遺產稅。這一稅收優惠政策,正是這些超級富豪們比較看重的。
在美國納斯達克(Nasdaq)上市的中國網站Job51公司的創辦人之一的Michael,2014年剛從新加坡永久居民轉換成新加坡公民,目前是新加坡鳳凰基金(F&H)管理私人有限公司的董事。他說:"中國國內個人所得稅高達50%,但新加坡的稅率最高僅20%;另外,中國政府全球征稅,即便在國外的收入也須報稅,新加坡卻不需要。"
政治穩定及可預見性
隨著富裕程度不斷提升,中國近年來移民海外的人數也快速增長。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中國社會體制的一些問題,讓部分中國的富人感到不穩定,所以也會考慮移民。
一名已移民新加坡的中國富豪在受訪時說,新加坡及其他成熟國家的好處是政治比較穩定,預見性高。他說:"最近,中國的經濟騰飛,政治也越來越穩定,但難保10至20年以後不會出現改變,影響到你的生意或家人。變化是好的,但有些原則性的東西卻不應該改變,比如說美國不管怎麼變,憲法中人人平等的規章永遠在那裡,這一點中國的體制目前還沒有。
親商的商業環境
來自浙江、從事面料貿易生意的X先生5年前來新設立公司,並因此獲得永久居留權。他說,剛開始就是為了做生意。X先生舉例:"中國有中國的好處,所有供應商都在國內,但搞國際貿易需要一個統一平台,新加坡是最好的平台,中國是一個外匯管制的國家,你很難從中國把錢匯出國。因此,香港投資移民關停之後,更多人將目光轉移到新加坡。
至於申請公民權,則是考慮到新加坡護照去不少國家都不用簽證。X先生說:"中國沿海省份的商人,持有外國護照的比例頗大。"
隨著全球企業把眼光投向亞洲,而亞洲企業放眼全球,投資者意識到新加坡由於其親商的環境、英語環境、多元勞動力和完善的基礎建設而成為一個絕佳的樞紐。擁有7000多家跨國企業和10萬多家中小企業也是把全球投資者吸引來新的另外一個原因。"
新加坡華語的環境,對中國移民來說比較熟悉。另一方面,對於生意在中國的商人來說,美加澳等傳統大國,申請過程的時間成本相對長;但到新加坡,條件好的申請者大概6至9個月的時間就可以,周期比較短。"
因此,富豪們移民到新加坡的比例增長迅速,而來自中國的移民為增長率上升最快的一個群體。
⑻ 旅遊為什麼要選擇去新加坡
新加坡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也是一個城市國家。該國位於馬來半島南端,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其南面有新加坡海峽與印尼相隔,北面有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相隔,並以長堤相連於新馬兩岸之間。新加坡是亞洲最重要的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新加坡在城市保潔方面效果顯著,故亦有「花園城市」之美稱。這個面積小的國家對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人來說,卻有著莫大的吸引力。新加坡全年氣候溫暖,特別適合旅遊。新加坡市是著名的花園城市,干凈整潔又充滿都市氣息。聖淘沙島等就是本著度假聖地的宗旨發展起來的。 新加坡的自然生態保護得如此之好,很難相信在一個現代都市中能環抱中一個天然保護區,並擁有著世界上首個夜間動物園。因此,新加坡每天都吸引著將近12000名來自世界各個國家的旅行者前來旅遊觀光。
最佳季節:四季皆宜。新加坡一年四季差別很小,年平均溫度在23-33℃之間,全年都很溫暖。一年中的降水很多,全島經常會有陣雨及雷雨。不過下雨的時間都很短暫,雨後清涼舒爽,而且沒有台風,日夜溫差不大。雖然沒有明顯四季,但是6、7、8月也會相對較熱,11月到次年2月是雨季,怕曬怕淋雨的朋友也可以選擇避開這些月份。
建議遊玩:4天
人均花費:¥5000
簽證難度:易
⑼ 新加坡對學生有什麼吸引力 新加坡的畢業生前途光明嗎
新加坡留學的優勢為:
較低的入學門檻
新加坡留學無需高考成績,無需托福雅思成績,就讀大學只需擁有高中1年以上的學歷即可
優越的教育體系
新加坡獨特的中英文雙語環境和中西方結合的教學模式
較高的工作收入
新加坡大學的畢業生的起薪可達人民幣1萬到4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