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看新加坡 » 新加坡國家治理模式有哪些

新加坡國家治理模式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9-23 09:27:38

『壹』 新加坡到底是一個什麼體制的國家,是民主國家還是獨裁國家,這亞洲真亂

議會制共和制
根據憲法,新加坡是一個類似於英國的單一制、議會民主制國家.

國家元首
新加坡的政治體制追隨的是英國的威斯敏斯特體系,因此總統是國家元首,只擁有象徵性的權力。在1991年以前,總統由議會任命。1991年憲法修改後,總統由民選產生,任期6年。修正後的憲法也賦予總統更多的許可權,包括否決所有可能危及國家安全或種族和諧的政府法案,在總理的推薦下任命內閣官員和部門首長,以及啟動腐敗調查程序。但是總統在採取這些行動前必須首先咨詢總統顧問理事會(Council of Presidential Advisers)的意見。

新加坡歷史上的首次總統民主直選於1993年8月28日舉行,當選者為王鼎昌。現任總統塞拉潘·納丹是於1999年經選舉上台的第六任總統。

總統顧問理事會是1991年憲法修正案所建立的機構,憲法明確規定,總統在動用任何權力之前必須首先咨詢該理事會的意見。該理事會由6名成員組成,其中2名由總統本人任命,2人由總理推薦任命,1名由最高大法官推薦任命,還有一人由主管公務員的公共服務委員會主席推薦任命。現任總統顧問理事會主席沈基文是淡馬錫控股的董事,他在總統無法行使元首職責時代理元首行使職責。在總統顧問理事會主席也不能代理元首職責時,由國會議長代理行使。

議會

新加坡擁有一個一院制的議會,其中大多數成員由平均5年一次的民主直接選舉產生。議會與總統構成了完整的新加坡立法機構。議會中的多數黨黨魁將獲總統任命為政府總理,然後再由總理推薦內閣部長和部門首長,經總統任命後組成內閣與政府。政府對議會負責,並接受議會的監督與質詢。一屆議會(以及政府)的任期最長為5年,但是總理可決定提前解散議會,舉行大選。大選必須在議會解散後的3個月內舉行。

議會議長在議會首次召集開會後選舉產生,當總統和總統顧問理事會主席均因故無法行使國家元首職責時,將由議會議長代為行使職責。

現有的議會共有94名議員,其中包括84名選區議員(Constituency Member of Parliament)、1名非選區議員(Non-Constituency Member of Parliament)以及9名官委議員(Nominated Member of Parliament)。由於長期以來人民行動黨主宰了議會,1991年修正後的憲法規定,議會內必須有至少3名反對黨議員,如反對黨議員未達法定人數,必須由政府委任得票最高的反對黨議員進入議會(見下)。

目前在94名議員中,只有3名反對黨議員,其中2人是單一選區議員,另一人則是政府根據選舉法律所委任的得票第三高的反對黨候選人。批評者認為人民行動黨擁有了議會的絕對主導權,使得權力制衡受到破壞,反對黨根本無法發揮監督作用。但是新加坡政府則指出,絕大多數的人民行動黨議員都是直選產生,而且法律已經努力保障議會中有反對黨的聲音存在。

內閣

內閣成員由總理從政府部門首長中選出,內閣由總理負責,設2名副總理。1991年李光耀下台後設內閣資政,由李光耀擔任;2004年吳作棟下台後,李光耀繼續留在內閣內擔任內閣資政,而吳作棟則出任國務資政。國務資政與內閣資政的位階高於副總理。由於現任總理李顯龍是內閣資政、前任新加坡總理李光耀之長子,兩人同在內閣中工作也引起許多人的批評。

內閣成員同時也是議會議員,其中多名內閣成員兼任多職(如李顯龍擔任總理,兼任財政部長)。

『貳』 新加坡的制度你了解多少呢

政治:憲法規定:實行議會共和制。總統為國家元首,由全民選舉產生,任期6年。總統委任議會多數黨領袖為總理。總統有權否決政府財政預算和公共部門職位任命;可審查政府行使內部安全法令和宗教和諧法令所賦予的權力以及調查貪污案件。總統顧問理事會受委向總統提供咨詢與建議。總統在行使某些職權,如主要公務員任命時,必須先徵求總統顧問理事會的意見。總統和議會共同行使立法權。議會稱國會,實行一院制。議員由公民投票選舉產生,任期5年,占國會議席多數的政黨組建政府。

『叄』 新加坡模式的模式歷程

新加坡的經濟發展總是與政府的影響和介入分不開,這是因為其具有獨特的背景淵源。新加坡獨立時面臨的形勢非常嚴峻,困難重重,主要表現在:落後的經濟基礎; 有限的國內市場; 教育不普及; 高失業率; 種族沖突; 無社會和居住保障; 面對外來威脅。
貧窮落後的現實迫使新加坡把吸引外資作為發展經濟的核心策略。吸引富國投資,不僅是出於盡快擺脫生存的危機的考慮,更是出於其自身安全的考慮。如何吸引外資是新加坡當時面臨的最大挑戰。新加坡的做法是:政府以補貼的方式鼓勵外資落戶。事實證明,這種做法是奏效的。但用於補貼的資金從何處來呢?在這個問題上, 新加坡有其獨到的做出:通過強制推行個人儲蓄中央公積金來解決國家資本的來源和積累問題。中央公積金不僅為吸引外資提供了補貼來源,同時也為興建政府組屋(相當於我國的經濟適用房)提供了資金支持。
在初創的1965~1973年之間,新加坡利用優越的地理位置,以補貼的方式加大了對外資的吸引力度,重點發展轉口貿易和勞動密集型產業。外來直接投資的不斷增長,推動了經濟發展,創造了就業機會;大力興建政府組屋,不僅實現了「居者有其屋」,而且有力地拉動了國內消費市場,即使人民安居樂業又有助於國家資本――中央公積金的擴大積累,形成了特有的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模式。
隨著形勢的變化,雖然後來政策有所調整,但基本模式並未改變,而是在原有基礎上逐漸完善。例如,在1974~1985年之間,隨著經濟形勢的好轉並步入快速發展軌道,新加坡在貿易轉口占經濟主導的基礎上,開始發展加工業,出現了國內勞動力資源短缺的問題,經濟的增長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外來僱傭勞動力。當時的政府一方面通過制定移民法,利用廉價外來勞工解決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另一方面通過提高中央公積金的繳納率,限制本地勞動力成本的增長速度。
1986~1997年,針對房地產投資過熱和勞動力成本增長過快等問題,新加坡大力發展服務性行業,將服務業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第二引擎,特別是金融和信息資訊服務業的快速發展,把新加坡變成地區金融和信息中心,使其具有貿易和金融的吸納和輻射能力。
1998年後,亞洲金融危機使國際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面對中國和印度的崛起,以及高昂的土地和勞動力成本,原有的發展模式遇到了挑戰,其經濟政策的調整,主要集中在利用成熟的經濟體制,積極發展知識型經濟產業,鼓勵國民創新創業,政府努力營造良好環境等方面。

『肆』 新加坡的政治體制與西方國家民主體制的區別

今天剛巧寫過一篇關於這個的短文,所以可以回答你的問題。在寫短文之前,我在網上做了一些調查,正面和反面的都有,你所列舉的那些都是事實,也正是如此,使得這個問題變得撲朔迷離。
其實,認定一個政治體制是民主還是獨裁,要看你所依據的准則。這些准則都是主觀的,卻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借鑒了四條准則:自由公正的選舉、公開負責的政府、人民的政治權利和一個民主社會。
首先,新加坡自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有選舉,平均每四到五年舉辦一次。但是過去半個世紀多的每次選舉皆以人民行動黨(PAP)的壓倒性勝利告終。PAP作為執政黨,被曝出曾壓迫反對黨領袖,或是將反對黨成員送去專門機構,或是以誹謗罪對他們進行起訴使他們面臨財政危機,因此對反對黨成為形成一種威脅。由於這種長期的「一黨執政」現象,許多國際機構因此不認可新加坡的政治體制是民主的。
再讓我們看看第二個准則。在新加坡,其實立法、執法、和政府並未真正做到「三權分立".就以近年來的部長增長薪水這一事件來看,也是政府直接宣布的。2007年,政府宣布部長薪金增長百分之六十左右,平均每個部長的薪金高達一百九十萬新元(約九百五十萬人民幣)。這勢必引發爭議。對此,政府的借口是」我們不怕人才不加入我們,而擔心他們(因為薪水問題)離開」。那麼所謂的公共服務的意識又哪裡去了呢?當然,單單這一個實例是不足以以一概全,但它也能折射出新政府並非如此公開負責。
第三,新加坡人民的政治權利是有限的。五人及以上的具有政治目的的集會就被視作非法集會。所有遊行都必須經過政府批准。新加坡的《內部安全法》還賦予政府不經審訊逮捕、拘留作出反政府行為的人的權力。曾有人被拘留長達23年而不被寄予被審訊的權利。
當然,新加坡經濟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人均GDP在亞洲近排在日本之後,達到31,000美元。新加坡也是最廉潔的國家之一,透明國際組織(反貪污組織)曾將新加坡排在廉潔榜的第四名。新加坡也把大筆開支投入在教育上,因此教育系統成熟又有效。這些都是不爭的事實。而且從2011年的選舉上,也能看出,支持反對黨(特指新加坡民主黨SDP)的人數又增加了。
但是說到底新加坡的政治體制還是「權威政治」或是「專制的民主」。她還無法達到西方的那種民主體制。民主前路漫漫,但是從一些細節上,我們可以看出,新加坡已邁出通往民主的關鍵性的一步。

以上為個人拙見,僅供參考,希望能對你的思考有益。當然,因為評定民主的那些條件都是主觀的,所以不同的准則也會給出不同的答案。

『伍』 新加坡是一個法治嚴明的國家,新加坡有哪些奇葩規定

新加坡是一個法治嚴明的國家,新加坡有哪些奇葩規定?

新加坡法律一向很嚴,是一個法制嚴明的國家,不論是移民投資還是工作還是度假旅遊,剛到新加坡的你,也有必須了解一下新加坡的法律的。今天就讓我們來盤點一波,新加坡真實的奇葩規定。

01惡作劇

使用過洗手間後水沖是禮儀規范,但是新加坡政府部門確定把他變為法律。在新加坡,如果用完洗手間無需過洗手間後水沖是禮儀規范,但是新加坡政府部門確定把他變為法律。在新加坡,如果用完洗手間不水沖,最大處罰500新元+鞭刑!不水沖的後果就是屁股開花哦。水沖,最大處罰500新元+鞭刑!不水沖的後果就是屁股開花哦。

11在地鐵站交易

在新加坡的地鐵上不準吃吃喝喝不準吸煙,並且也嚴禁進行任何商業服務交易。在地鐵上吃吃喝喝,最大處罰500新加坡幣;在地鐵站開展二手交易,一旦被發現了,很有可能會面臨最大2000新加坡幣的罰款。

12自盡

沒有錯!自盡也是違法的!在新加坡法律下:所有人妄圖自盡,可獲刑入獄將近1年,或處罰、或二者兼施。當然,法院將依據案件和被上訴人家世環境,做出適當的裁定。

新加坡有一些法律法規盡管奇奇怪怪的,可是法律終歸是法律,不管怎樣都要遵規守紀,也不要因為好玩兒去隨便以身試法哦。

『陸』 什麼是新加坡模式

新加坡模式,又稱為新加坡經驗,是指新加坡建國後幾十年裡建立起了一個政治民主、政府清廉、社會文明、經濟繁榮、人民幸福和諧、環境優美國度的治國方略和模式。是讓新加坡社會發展取得巨大的成功,成為世界上許多國家的政治、經濟體制改革學習的樣板和追求的模式。

新加坡於1959年成立自治政府,1963年並入馬來西亞,1965年被迫獨立建國,經過短短40年的發展,從貧窮落後發展到和諧繁榮,這一切都與其所走過的發展道路、採用的經濟模式以及所制定的政策密切相關。

(6)新加坡國家治理模式有哪些擴展閱讀:

新加坡模式的好處

1、從純粹經濟方面來看,新加坡的發展依賴的是開放的市場和有力的人力資源戰略,秉承開放的原則建立資本市場的。一方面利用外部資金的流動彌補本國資金的短缺;另一方面其稅收為公共財政提供了稅源,也為製造業建立了融資平台。

2、在人力資源方面,新加坡採取兩條腿走路的方針,一方面在國內實行義務教育為主導和職業技術教育為輔助的普通勞動者的培養體制;另一方面大量引進最優秀的人才到新加坡工作,甚至不惜代價幫助年輕人進入新加坡接受教育。

3、建立了普惠的社會保障體制,使每一個公民享有盡可能高的社會保障。政治上的專制、家天下的管理模式與開放的經濟環境相結合,加上以儒家文化的價值理念為基礎,以吸引精英治理為手段,也許就構成了新加坡經濟增長之謎的謎底。

『柒』 新加坡是不是一黨制國家他是民主國家嗎

新加坡並非一黨制國家。除人民行動黨外,新加坡還先後有過22個其他政黨。但新加坡實際上實施的卻是「一黨執政體系」,新加坡雖然存在反對黨和選舉制度,但反對黨在選舉中獲取執政權的概率為零這一事實,有學者稱之為「半競爭性的政黨制度」。

行動黨能夠長期執政,確有利用行政權力控制和打壓反對黨的因素,不過,盡管反對黨的存在是點綴性的,但行動黨又不能不承認反對黨存在的合法性及其價值。

新加坡建國後幾十年裡建立起了一個政治民主、政府清廉、社會文明、經濟繁榮、人民幸福和諧、環境優美國度的治國方略和模式。

(7)新加坡國家治理模式有哪些擴展閱讀:

新加坡把民主和一黨執政制度很好地結合起來。西方人說新加坡是非自由的民主,但名稱並不重要,關鍵是民主要能夠產生一個好和有效的政府。在西方國家,民主政治能夠有效運作獲益於民主化之前的基本國家制度建設,也獲益於比較高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

在亞洲,一些國家和地區在能夠確立基本國家制度和取得社會經濟發展之前,受各種因素影響而民主化。民主政治因此經常出現問題。尤其是,民主政治具有不可逆轉的性質。一旦民主化,很多基本國家制度就很難建立起來。這就有可能使得這些國家長期處於弱勢地位。

政治可以集中,權力可以集中,但必須保證這些掌握權力的人,必須是社會上最優秀的人。這是新加坡領袖的重要考量。在民主政治中,反對黨的作用是能夠制約執政黨,但也存在著其他更加有效的制約措施。對新加坡執政黨最有效的制約並不是反對黨,而是社會,也就是人民。

新加坡也在作政治改革,主要是為了更多的民主,增加反對黨在國會內的比例。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說,這個改革是為了維護政治穩定及保持民眾對政府強而有力的授權。

新加坡決定修改選舉條例,將反對黨在國會的保障席位,即非選區議員的席位,由最少3個增至9個。不論反對黨候選人的得票多少,在國會都有最少9個席位,令反對黨在國會的比例增至兩成。新加坡政府強調指出,比例代表制不會是政治改革的選項,否則會出現弱勢政府。

就是說,發展更多的民主並不一定要學習西方。西方的很多做法在理論上比較公正,但在實際上並非如此。西方的很多做法並不符合亞洲國家。新加坡所作的精神就是在體制內提供給不同的利益和聲音以更大的空間,在體制內消化和協調不同利益。

『捌』 李光耀執政數十載 留下了哪些政治遺產

李光耀執政數十載 留下了哪些政治遺產

昨天上午8時,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先後用馬來語、華語和英語發表電視講話,發言中他哽咽致詞:他的地位無可替代,希望新加坡繼續繁榮。
作為李光耀的長子,在父親去世之後,李顯龍將臉譜網頁的主頁封面置換成了一張李光耀的黑白照片,以示對父親的紀念。同時被緬懷的,還有李光耀為新加坡留下的政治遺產。
「由始至終,李先生最關心的就是新加坡的存亡。他把一生奉獻給新加坡,致力團結全國人民,激發大家自力更生。」公開發言中,李顯龍一度哽咽地說道,「悼念他最好的方式就是繼續發揚他的愛國精神,團結一致,讓這個他付出畢生精力建立的新加坡,繼續繁榮穩定。」
新加坡式民主
英國同意新加坡自治後,李光耀及其帶領的人民行動黨於1959年贏得自治邦首次立法議會選舉的多數席位,李光耀出任總理,人民行動黨自此登台執政。此後,人民行動黨取得了長期穩固的執政地位,有關新加坡反對黨是不是「參政議政」花瓶的探討也從未停止。
李光耀曾公開闡釋他對於新加坡民主模式的見解。「我們必須始終記住,我們不是像澳洲,或紐西蘭,或加拿大,或英國,或美國那樣的一個普通的國家。在那些國家,人們可以投票給某一黨派或者另外一方,然後生活仍將繼續。可如果我們也那樣做,新加坡奇跡將成為泡影。」他說。
新加坡實行自由結社與代議制民主。李光耀認為,對於一個沒有自治傳統或自治歷史的國家來說,自由和公平的選舉並不是它邁出民主第一步的最好選擇。「如果沒有充足准備,選舉就會成為人們發泄怨氣的方式,他們不滿現任政府的腐敗和無能,就會投票給反對派。」對於李光耀的治國模式,曾有輿論賦予其「威權主義」的特徵。其病逝後,新加坡會否延續此種治國模式也備受關注。
察哈爾學會研究員張敬偉給出的答案是「暫時會」。他向北京青年報記者分析,「現在新加坡的治國模式就是李光耀設計的,而且是經過實踐證明的。未來如何?這個世界沒有一勞永逸的治國模式,變革在任何體制下都是最活躍的因素。不過,適應自己的變革才會有紅利釋放,否則就是動盪與紊亂。新加坡的現在,不代表未來。」
法治國家
昨日,新加坡最高法院也表達了他們對於李光耀逝世的哀悼之情。
北青報記者獲悉,新加坡大法官梅達順代表該國司法界人士,向前總理李光耀的辭世致哀,在公開聲明中表示:「李光耀先生一直都是法治社會的提倡者,自他擔任總理以來,便致力於根除公共機構的貪腐行為。」
梅達順指出,李光耀是新加坡第一任總理,同時也是該國律師界備受尊敬的一員。在李光耀為新加坡設下的願景中,一個由獨立和清廉司法部門領導的司法制度,包括一流的法律學院、強而有力的專業和優秀的司法服務等,是最為重要的。
早前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法律系的李光耀,學成歸國後,擔任執業律師,並在幾個工會出任法律顧問。在他治下的新加坡,經過多年發展,也構建了較為完善的法治體系。
據不完全統計,新加坡建國至今共制定法律400多種,憲法、國會法令與附屬法規、司法判例、法律慣例等形成一個完整的法律體系。
評論認為,新加坡法律制定范圍非常廣泛,從政府權力、司法責任到民族宗教,從商業往來、交通規則到旅店管理,一直到公民生活的各個方面,幾乎無所不包。新加坡已是一個法律關系滲透到國家、社會、家庭各個細節層面的法治國家。
廉潔政府
「要保持政治生命,只有簡單而明顯的辦法:履行你的承諾;別讓你的政黨腐敗墮落。」早在1956年的一次講話中,李光耀便表達了對於廉潔政府建設的雄心。
新加坡內閣部長從1994年起實行高薪酬制,總理和部長的薪水居全球之冠,其「高薪養廉」的模式也成為不少國家的觀察對象。除了高薪酬,新加坡還通過大大小小的法律法規,對官員的權力與責任以及國民的行為規范進行約束。
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系學院教授張利華向北青報記者表示,新加坡實行的「廉政基金制度」讓他印象深刻。
他介紹,中央公積金制度規定一個公務員每月可獲得月薪33%的公積金,工作時間越久,所得積蓄越多。而公務員在退休前,除購買政府組屋、為子女交納學費等規定用途外,不得動用公積金。「如果在職時廉潔奉公,沒有貪污腐敗和違法行為,退休後,全家生活富裕,安居樂業。但如有貪污、受賄等違法行為的,則依律一律全部撤銷其公積金,使公務員、尤其是任職時間長的公務員不敢輕易冒險。」
分析認為,新加坡政府是世界上少有的掌握國家和社會資源並大量進行政府投資的政府,其間錢權交換的機會很多。但由於新加坡反腐制度的健全,再加之公共管理和運作方法的不斷優化,使得新加坡服務型政府的特點在廉潔高效上得到體現,政府得以為公眾提供了大量低成本與高質量的公共服務。
平衡外交
在張利華看來,李光耀是小國里的「大政治家」。「除了治理國家,他對國際政治也有貢獻,中美關系、兩岸關系他都有自己的分析和見解,比如勸告美國人不要把中國人當成敵人,再比如中國崛起方面,他預測未來將走向中國世紀,成為經濟強國。」
張敬偉向北青報記者表示,新加坡是東南亞重要國家,也是美國的朋友,在大國間具有獨特影響力。「李光耀是大國平衡外交的高手,他的後繼者無此高超藝術,這是新加坡亟須思考的命題。」在他看來,大國平衡外交是項技術活。
「在新加坡,李光耀代表了一個時代。無論是帶領新加坡走出一條獨特發展道路,還是在發展對華友好關系方面,李光耀先生做出了他們那一代人的貢獻,令人欽佩。」中國前駐新加坡大使張九桓說道。
追問
後李光耀時代 新加坡政壇二問
一問:新加坡政壇穩定性是否遭受影響?
李光耀病逝後,外界普遍對新加坡政壇的穩定性給予高度關注。
在察哈爾學會研究員張敬偉看來,新加坡已經進入後李光耀時代,但李光耀病逝暫時不會對新加坡政壇造成太大影響。
他表示,「現在的領導人和政府架構都具備豐富的治理經驗,新加坡人也滿足於這種保姆式的國家治理模式。無論基於權力慣性還是民生習慣,新加坡政壇均可維持一定的穩健。」
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講師查雯曾在新加坡有過生活經歷,她分析指出,2011年李光耀卸任內閣資政後,其實也就不再干預新加坡的任何內政了。「以前李光耀是以非常強勢的姿態對待執政,他的核心理念是新加坡應該是一個以精英領導的社會,也就是說少數精英就可以把社會繁雜的問題解決掉。如果說李光耀逝世後新加坡可能迎來什麼變化,就是新加坡社會更加多元化,大家更多以批判的方式去看政治。李顯龍和李光耀的區別在於,沒有那麼強勢了,更願意根據選民的需求調整政策。」
中國前駐新加坡大使張九桓向北青報記者表示,這幾年,新加坡政府也對自己的執政策略實行了一定調整。「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李光耀做了他那代人的事,那是過去。新加坡以後怎麼走?從現在來看,肯定堅持李光耀的道路,而未來新加坡還會繼續繁榮下去。」
二問:人民行動黨執政地位是否遭遇挑戰?
2011年新加坡大選,李光耀長子李顯龍領導的現執政黨——人民行動黨獲得60.14%的得票率,降到了歷史最低點,盡管在議會中仍占絕對優勢,但國會最大反對黨——工人黨的崛起勢頭已不容忽視。
張敬偉分析,目前人民行動黨在新加坡的地位仍很「強大」,但執政黨的地位在每次選舉中都會有挑戰。「李顯龍總理也意識到這種危機感,也在主動改變,而且自信會在變革中更好。未來如何,則看執政黨如何順應時代變化調整執政方略了。」
他特別指出,年輕人是國之未來,必須關注其所想所為。「讓年輕人參與到新加坡政治生活中來,是人民黨的使命。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政府自認為是民主國家,如何構築讓年輕人滿意且維系國家穩定繁榮的民主,才是最大挑戰。」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408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57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081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313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72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53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005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890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31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