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越集團為什麼注冊新加坡
❶ 為什麼很多大公司都在國外注冊
伴隨中國企業在香港、美國、新加坡等地區相繼上市的熱潮,開曼群島、維爾京、百慕大……這些原本不甚知名的小小群島逐漸成為了中國企業注冊離岸公司的搖籃。據說在這些地區注冊的企業有10641家與中國內地相關,而其中的新浪、網易、金蝶、聯通等公司無一不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字。
目前在這些地區平均每天都會有一家中國概念的新公司注冊成立。而事實上,這些公司的所有者可能一輩子也不會到公司的注冊地去。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企業選擇的注冊地有一個明顯的特徵--幾乎都是國際避稅地。但是,根據我國稅收法律的規定和我國外匯管理體系的限制,能夠利用這些地區所進行的合法國際避稅數額很小,因為我國政府對居民來自中國境內的全球收入征稅。
那麼,是什麼樣的原動力驅使大量的企業尤其是民企趨之若鶩,湧向這些遠洋島嶼呢?記者帶著疑問,走訪了與此現象相關的一系列人士--民企老闆、投行經理、中介機構、稅法律師以及國際稅收、國際經濟法的教授,試圖解開這個似乎眾人心照不宣的謎團。
曲線上市的優美拐點
提起到開曼、百慕大去注冊海外離岸公司,中國熟悉資本市場的業內人士大概首先想到一個名詞--海外曲線上市。
海外曲線上市的學術叫法是"造殼上市",即要在擬上市的海外證券市場所在地或其允許的國家(地區)成立一家中資公司的控股公司,進而以控股公司的名義申請上市。
讓我們先回顧一下中國企業在海外上市的成功案例:1992年10月9日,中國在紐約交易所掛牌的第一支股票是"華晨汽車",其公司全稱為"華晨中國汽車控股有限公司",1992年6月於百慕大群島注冊,上市募集資金全部用於在中國內地的實業"沈陽金杯客車製造有限公司";1999年初,新加坡證交所出現了一張新面孔--鷹牌控股,注冊地開曼群島,其背後的上市公司--廣東佛山鷹牌陶瓷公司成為首家海外上市的中國民營企業;1995年,惠州僑興通過其原來在香港注冊的一家公司,到英屬維京群島注冊成立了僑興環球,以僑興環球名義回購僑興集團90%的股權,接著於1999年2月17日在美國NASDAQ上市,成為第一個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民營企業;2000年1月31日,在百慕大注冊的"裕興電腦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作為在香港創業板成功上市的第一家內地民營企業,募集資金4.2億港元。
沿著這些先鋒開辟的成功之路,後繼者們充滿信心,紛紛踏上了這條曲線上市的艱難道路。而這條道路上的第一站,往往是奔赴開曼、百慕大、維爾京,注冊一家或數家公司。一位海外投行業務的資深人士形容說:"這些彈丸小島在中國企業海外上市的曲線中,是一個優美的拐點。"
的確,從中國內地出發,經這個拐點,民營企業既可以通往香港的創業板,更可以邁入美國的納斯達克。因為百慕大、開曼、英屬維爾京群島的法律屬於普通法系,是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的合法注冊地。而根據香港聯交所1992年7月頒布的《香港創業板上市規則》中關於創業板上市公司注冊地的第一條,除可以在中國內地、香港注冊之外,百慕大、開曼群島也赫然在列。據不完全統計,選擇開曼、百慕大作為注冊地的香港創業板上市公司遠多於在中國內地和香港注冊的公司:我們在香港創業板股票中任選了代碼在8003~8028之間的10家上市公司,發現只有1家在香港本地注冊,其他9家公司(4家主要經營地在內地)的注冊地全部是開曼群島或百慕大--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那麼,這些上市公司為什麼不選擇證券市場所在地注冊而要繞道遙遠而陌生的開曼、百慕大?與此相關的各方人士眾說紛紜,但細想又似乎大致相通,不外乎以下四個原因:注冊程序簡單、減少風險、逃避外匯管制和合法避稅。
想上市,必然面臨的各種復雜的審批程序、規則要求,企業的頭痛事絕對少不了。不過,能免一樁是一樁,開曼、百慕大、維爾京這些小島作為離岸注冊的樂土,可給企業省去了不少繁瑣的手續和規則的麻煩:公司可以不必在注冊地生產經營,可以把注冊資本移作他用,公司設立發起人不要求是當地居民或國民,無需向當地稅務局提供財務報表。而且,現在國內有大量代辦注冊離岸公司的中介機構,看似遙遠的距離卻沒有了任何障礙。
法律環境寬松、保密性好,也是開曼、百慕大等地的突出特點。一位從事企業海外上市法律咨詢的律師指出,這對於通過曲線路徑上市的公司來說,能夠減少法律風險。以位於加勒比海上的開曼群島為例,它是一個部分自治的英國殖民地,其公司法以英國商業公司法(1948年)為基礎,但經過開曼政府多年的數次修訂,其中已經具有了很多本地特色。根據開曼群島的公司法,稅務豁免公司可以得到政府20年不征稅的保證,可以發行無面值的股票,還可以不必每年召開一次股東大會,甚至股東的名字也可以保密。實際上,很多離岸法區都有明文規定:公司的股東資料、股權比例、收益狀況等信息,享有保密權利。寬松的法律環境以及對公司業務的高度保密,使上市公司自身的安全得到了充分的保障,極大減少了各種風險因素。如果上市公司在未來的經營期間出現與投資者的法律糾紛,裁決過程所適用的開曼法律往往可以使上市公司逃避某些責任或者占據有利的位置。
除了法律寬松,開曼、百慕大、維爾京等地的稅收相當優惠,對於在此注冊的企業不徵收所得稅和資本利得稅。這意味著,盡管在中國內地從事實際經營的公司必須向中國政府繳納企業所得稅,但作為其投資者的離岸控股公司,由於注冊地政府不對控股公司的投資收益征稅或稅率很低,因此,整個海外上市的公司體系可以避免雙重稅收。
此外,開曼群島、百慕大、維爾京等地區普遍對豁免公司沒有外匯管制,外匯出入自由。這使得很多通過曲線上市的中國企業在海外資本市場募集的外匯先放在離岸公司,根據中國內地企業實際經營的需要,逐次將資金匯往國內,而不是一次將在海外募集的外匯全部投入國內的企業中去。
除去以上理由,似乎還有一個大家心照不宣的秘密:很多時候,公司在海外上市曲線中的"拐點"不止一個,而可能在多個避稅地注冊多個"殼"公司。在國內的資產注入海外"殼"公司的過程中,伴隨的是層層交錯的控股關系、撲朔迷離的資產置換。"越復雜就越安全。"一位從事多年投資銀行業務的先生含糊地解釋這個現象。"在這些避稅地各種財產、公司情況都是保密的。所以,一般很難摸清各個公司之間有什麼關系,這方便企業內部進行關聯交易啊!"倒是一位中介咨詢人員一語中的。
風險投資的"軟猥寶甲"
盡管開曼、百慕大、維爾京,這些本不知名的小島走進中國人的視野源於中國企業的海外上市之路,但是在這些島嶼上注冊的1萬多家與中國內地相關的企業,實際上只有一小部分與這個目的有關。一位中介機構的資訊顧問認為,目前國內許多接受海外風險投資的高新技術企業才是真正的離岸注冊兵團的生力軍。
與那些產生到海外上市想法後才著手注冊離岸公司的企業相比,許多成功吸引到外資創投的高新技術企業似乎更有先見之明,公司初創時的注冊地一般就在開曼、百慕大、維爾京。一位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的經理指出,為了繞開國內政策的限制,一般國外風險投資都採取間接投資於海外離岸公司的形式介入中國創投市場,以便於在投資實現增值後順利退出。作為創業企業,當然要配合投資方以達到雙贏的目的。所以,一般會選擇開曼、百慕大、維爾京等離岸法區注冊公司,以離岸公司作為投資方投入資金的中轉站。面對經濟、法律均處於過渡時期的中國,通過間接投資離岸公司的形式,海外風險投資為自己披上了一件刀槍難入的"軟猥寶甲"。
創業企業上市是風險投資退出的最佳形式。由於中國資本市場不完善,國內此路不通,那隻能通過海外上市以保證風險投資全身而退,由此,問題回到了文章的最初--風險投資企業和被投資企業也意識到了開曼、百慕大、維爾京這些小島的魅力所在。以1992年首先進入中國創投市場的國際數據集團IDG為例,其投資的搜狐、金蝶相繼於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而這兩家均是通過注冊離岸公司實現海外曲線上市的典型。
將所投資企業的股權協議轉讓是風險投資退出的另一種重要手段。如果創業企業是海外注冊的離岸公司,那麼,在股東轉讓股份或風險投資退出而改變股權結構時,繞開了國內的審批程序,使轉讓手續和過程得到了簡化。但如果直接被投資企業在中國注冊,根據有關規定,其股權轉讓必須報原審批機構批准(審批機構批准還需徵得科技部同意),然後到國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相關手續。復雜的手續、漫長的等待,可能導致審批後企業早已錯失市場良機。加之在開曼等地可以避免對投資者的雙重稅收,這使創投企業在海外注冊的運作成本低於國內注冊。
事實上,為改變外資繞道介入國內風險投資業的情況,我國政府做出了積極的努力。日前,由外經貿部、科技部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聯合頒發的《關於設立外商投資創業投資企業的暫行規定》,容許"外國投資者單獨或與中國的公司、企業或其他經濟組織,在中國境內設立以創業投資為經營活動的外商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或不具有法人資格的中外合作企業。"但是客觀地看,目前國內風險投資的環境仍不容樂觀。IDG副總王樹先生指出,目前中國的《公司法》、《外商投資企業法》、《稅法》等相關法規不健全,比如《公司法》仍存在對外投資不得超過凈資產50%的限制;有限合夥制創投企業面臨的雙重征稅問題,《稅法》沒有解決;《外商投資企業法》中對無形資產投資的限制;這些都將阻礙外資到中國發展風險投資業。
看來,外資風險投資身上的這件"軟猥寶甲"一時半會兒還脫不下去!
兼收並蓄的"變臉"之地
其實,除了上述原因,企業海外注冊的目的還有很多種,對他們來說,開曼、百慕大、維爾京……這些遙遠的海中孤島是轉換身份、實現"變臉"的理想場所。
在河北省"5·18"經貿洽談會上,記者注意到有兩家注冊地為"英屬維爾京群島"的民營小企業以外資企業的身份出現。事實上,這不過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企業到維爾京注冊了一家離岸公司而已,企業老闆本人對著世界地圖也找不到他們的注冊地在哪兒。這樣做的目的很明確--為享受外資企業的優惠待遇,稅收在幾年內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減免。對此現象,中國政法大學國際經濟法的藍藍教授分析說,盡管我國已加入WTO,但世貿組織僅要求給予外商不低於本國居民的待遇,但目前中國給予外資的是遠優於"國民待遇"的"超國民待遇"。因此,有些效益較好的民營企業會想到以假合資的辦法來逃避國內稅收,這種現象短時間之內很難消除,因為中國現在的發展,需要大量資金支持。為此,仍會在一定時期內保持對外資的優惠待遇。
民企搞假合資"變臉"不過為得點稅收上的小實惠,比起國內某些大公司的"變臉"手段,絕對是小巫見大巫了。日前中國一家大型企業××公司為實現在香港順利上市而進行的資產重組過程中,在開曼群島注冊了一家離岸公司,利用開曼群島對注冊公司資產質量要求寬松的特點,把全部的企業不良資產注入新公司,從而順利實現了優質資產與不良資產的剝離,預計不日即將傳來該企業成功在香港上市的捷報。這等"變臉"法術才真叫高強。
現在,連台資企業也紛紛搞起了"變臉",想到中國內地投資受到台灣當局政策的限制不要緊,聰明的台商先把資金投到自己在開曼、百慕大、維爾京等地注冊的離岸公司去,然後轉道奔赴內地,任台灣當局如何把守也無濟於事。
"作為海外歸國學子,我們回國成立這家公司的想法就是為國家做點事情,所以,我們希望公司保證純正的血統,注冊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企業。但我們的投資方是外資,為配合他們未來的退出以及在海外的順利上市,現在又要考慮在開曼注冊,這真是一種兩難選擇。"由多名海歸博士、碩士們組建的北京科技風險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的副總徐洪才博士吐露的苦惱,讓我們看到,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熱衷於這種"變臉"游戲。海外注冊還是有利有弊的。
❷ 為什麼要注冊新加坡公司,到底有什麼好處
A: 新加坡公司注冊優勢:
1、新加坡作為世界上經商最便利對的國家之一,以及600多家本地和國外金融機構的總部所在地,新加坡為企業家投資創業提供了各種便利條件。而且新加坡還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促進種族和諧是政府治國的核心政策,新加坡以穩定的政局、廉潔高效的政府而著稱,是全球最國際化的國家之一。新加坡也是是繼紐約、倫敦、香港之後的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也是亞洲重要的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新加坡作為世界上較大的轉口貿易港之一,因為當地地理環境的因素與自由貿易港政策會使新加坡與全球各地的國家和地區的關系都密切聯系起來;
2、在1998年9月,根據新加坡的政府新例規定,外國人仕是可以以經營管理一間公司為理由進行申請新加坡的工作證的,而獲得新加坡的工作證則是注冊公司的前提,兩年後,如果需要申請旅遊簽證的(多個國家的免簽證證件),1—5年內就可以直接向新加坡政府申請當地的護照;
3、新加坡的稅收體系也比較簡單低廉,沒有資本稅;
4、如果以新加坡公司作為控股公司進行返程投資中國大陸的,還可以享受優惠的外資政策;
5、保密性強,公司資料、銀行信息和股東董事資料均獲得嚴格的保密。
注冊新加坡公司需要資料:
1、 確定公司的業務范圍:新加坡對於公司的業務范圍的限制少,但從事以下行業需要許可證,例如:銀行保險/房地產/公眾娛樂/食品等。且需要在章程上進行登記;
2、確定公司名字:目前注冊局只接受用英文注冊,不能出現中文,以PTE.LTD.(PrivateLimited)結尾;
3、確定注冊資本:注冊資本最低從1新幣起,最高沒有上限。且對於注冊資本的繳足無時間期限;後期可自由增加註冊資本且不徵收印花稅;
4、確定注冊地址:必須提供一個新加坡本地的注冊地址,不能是住宅地址;
5、確定股東董事:股東董事可以是任何國籍(年滿18周歲),但要求公司至少有二位董事。其中有一位董事必須是新加坡公民、新加坡永久居民或者持有業准證/原則同意書/家屬准證;
6、 確定秘書:公司的法定秘書必須是新加坡公民或新加坡PR;
以上信息准備齊全後,交付當地持牌秘書公司進行辦理。
❸ 注冊新加坡公司的優勢有哪些
新加坡也是一個較為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有「亞洲四小龍之一」的美稱,也被稱之為「亞洲經商天堂」。根據今年的GFCL排名報告新加坡是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也是亞洲至關重要的服務、航空中心。
另外,新加坡也是ASEAN、WTO、英聯邦及APEC成員經濟體之一。由此可見,注冊新加坡公司的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注冊新加坡公司流程簡單、優勢多,更是為了國內企業家投資創業提供了便利。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注冊新加坡公司的優勢。
1.靈活的運作模式和貿易及物流中心優勢
注冊新加坡公司,既可以在當地運營業務,也可以用於操作離岸業務。優越的地理位置使之成為世界一流的海運和航運交通樞紐。
注冊新加坡公司可以藉助發達的陸、海、空運輸渠道,將商業優勢輻射至東南亞乃至全世界。且新加坡目前擁有亞洲最廣大的自由貿易協議網路,方便企業有效輕易的進軍國際市場。
2.優良的公司聲譽及建立國際品牌優勢
新加坡政府對注冊新加坡公司有著嚴格的注冊審批制度,並且需要至少一名新加坡本地董事作為擔保,針對其後的公司維護亦有相應的嚴格制度,此措施保障了新加坡公司享有優良的公司聲譽,幫助建立國際品牌。
3.合法規避繁重的公司稅項,亞洲的避稅天堂
注冊新加坡公司僅須一年申報一次公司所得稅,基於利潤征稅,稅率僅為17%(可以享受部分豁免)。
並且新加坡經濟發展局、國際企業發展局、旅遊局、和稅務局等政府部門提供了多項稅收鼓勵和減免措施,使得注冊新加坡公司在享有優良聲譽的同時,並成為避稅天堂。
4.先進的金融體系、資產國際化和上市融資優勢
新加坡在外匯及從當地遣返公司資本和利潤上沒有管制,因此,資本市場的深度和流動性協助企業更容易募集資金。另外,新加坡是除中國之外,聚集中國上市企業最多的國家。截止2009年底,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外國公司中,超過40%是中國公司。
5.開放型經濟政策
注冊新加坡公司可受益於政府鼓勵的開放型政策,因此,國際貿易商可以自由買賣商品,少了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和壁壘;新加坡政府已與多國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FTAs)和投資保障協議,包括:中國、日本、韓國、美國、印度和東盟10國等。
6.上市融資的機會優勢
注冊新加坡公司可通過新加坡證券交易所上市,從而在國際資本市場上募集資金例如:中國航油和中國遠洋投資。
7.新加坡移民移居機會優勢
注冊新加坡公司,通過新加坡公司在當地實際運營和納稅,公司股東可獲全家移民新加坡的機會,實現經商和移民雙重獲益。
❹ 在新加坡注冊公司有哪些好處
在新加坡注冊公司的好處:
1、可享受與東盟達成稅收協定的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各項優惠政策
新加坡為發展本國經濟,充分利用其地理優勢,與其他國家和地區廣泛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實現與其他亞洲國家的采購和生產市場的免稅貿易活動。由於新加坡是東盟內的獨立國家,因此可以享受與東盟達成稅收協定的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各項優惠政策(如印度等國)。
2、稅收優惠
新加坡擁有極為有競爭力的稅制,企業所得稅常年穩定在17%,且允許企業通過扣減允許的費用及其他津貼,進一步降低企業的實際繳納稅額。並且新加坡政府每年都會在財政預算案中對企業進行進一步補貼,以扶持其發展。並且新加坡政府還提出大量稅收鼓勵計劃(如環球商貿計劃和HQ計劃),並為符合生產力及創新優惠計劃(PIC)的國外投資人提供稅收優惠,以吸引其在新加坡境內投資,增加新加坡的國際競爭力。
3、政府政策優勢
新加坡政府為維持新加坡的國際競爭力,制定了多項促進商業發展的政策,包括區域總部計劃(RHQ)、國際總部計劃(IHQ)、全球貿易商計劃(GTP)等,並制定了極有競爭力的低稅率。
4、技術及資源投資優勢
新加坡憑借特殊的政治地位和地理優勢,可以利用新加坡公司與技術發達國家和地區進行技術貿易及自然資源投資,而不會受到過多限制。
5、國際貿易優勢
新加坡作為亞洲最重要的港口,可以充分利用其地理優勢,突破關稅壁壘和制裁限制,避免貿易戰給國際貿易帶來的影響。
❺ 為什麼選擇在新加坡注冊離岸公司
北京亞新告訴您,選擇在新加坡注冊離岸公司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新加坡重視品牌知識產權保護
新加坡遵循依法治國的理念,創建了比較全面的國際知識產權保護以及品牌保護體系。因此很多的高新科技及品牌公司都在新加坡落戶,在新加坡注冊離岸公司開展相關業務。
2、離岸貿易免稅
新加坡公司跟其他的離岸公司注冊一樣,企業在境外獲得的收益,只要沒有匯回到新加坡,就可享有免徵稅收的待遇。
3、重視商業發展的政策
與國際商業環境一樣,離岸公司注冊之間也存在競爭關系。新加坡為了保持其優勢,制定了很多促進商業發展的政策(區域總部計劃、國際總部計劃、全球貿易商計劃),並且新加坡憑借其極低的稅率和大量的稅收優惠政策,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企業家來到新加坡注冊離岸公司。
4、地理位置優勢
新加坡地處馬六甲海峽的入口,毗鄰中國,很早就加入了東盟,並與東盟各國都保持了良好的經貿往來,與東盟成員國之間的貿易享受零關稅待遇。
5、國際貿易優勢
新加坡在成為離岸金融中心之前,就已經是亞洲最重要的自由貿易港口之一。而隨著經濟全球化和航運業的發展,新加坡被稱為貿易自由港的身份從來沒有改變。因此我們可以利用新加坡的國際貿易優勢,突破國際貿易壁壘,可以很大程度的降低各國之間貿易摩擦所帶來的影響。
6、國際金融優勢
新加坡作為全球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投資環境很健康,能夠方便的進行國際投融資操作,讓企業實現資產國際化。
希望亞新的回答對您有幫助,這些就是大家選擇在新加坡注冊離岸公司的原因,如果您有其他問題,可與亞新詳詢~
❻ 注冊新加坡公司有什麼優勢和劣勢呢
您好,新加坡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其經濟模式被稱作為「國家資本主義」。新加坡是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成員國之一,也是世界貿易組織(WTO)、英聯邦(The Commonwealth)以及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APEC)成員經濟體之一。
注冊新加坡公司有很多優勢,主要列舉如下:
1、品牌效應,可打造國際品牌,提高企業的國際知名度和企業競爭力。
2、外匯自由,可在香港及新加坡本土開立銀行賬戶,自由收付外幣,並且在公司賬戶內即可隨時進行幣種兌換,賬戶收取幣種多元化。
3、公司取名自由,如集團、國際、投資、控股等相關無法在國內注冊的字眼,均可以申請。4、避稅,享受新加坡低稅率,還可以實現國際合法避稅(適用於操作離岸業務)。如新加坡公司在海外國家和地區,如香港的業務,免交所得稅。因此新加坡公司可用於做離岸業務,享受新加坡本地和海外免稅優惠。
5、政策優惠,實現資產轉移(國際化)和保障,新加坡並購國內企業,或在中國設立中外合資、合作或獨資,可實現資產國際化增值
6、零注冊資本,注冊資本無需實際到賬
7、後續維護簡單,離岸操作的公司只需要繳交周年申報表及零申報的審計報告即可。
8、獲得移民新加坡機會,新加坡本地有實際業務運營和納稅,企業家可獲得家庭移民新加坡機會,進而獲得綠卡成功移民,實現企業、個人、家庭的增值。
注冊新加坡公司的劣勢:
1、根據新加坡公司條例的規定,每家於新加坡注冊成立的公司必須委任一個新加坡居民出任董事。
2、新加坡公司把年度財務報表提交予新加坡稅務局。
以上回答供您參考,希望可以幫到您,歡迎您為我們點贊及關注我們,謝謝。
❼ 注冊新加坡公司的優點有哪些
投資海外市場,不一定非去北美、歐洲不可,只要了解自身的定位和需求,再結合不同國家或地區的發展優勢,總能發掘出無限商機。
舉個例子來說,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或投資者開始將新加坡作為重要的海外投資目的地,且新加坡已是中國最為重要的東盟貿易夥伴之一。自建交以來,兩國之間各領域的合作迅速地發展,雙方在政治、文化等各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也逐漸增多。
在世界銀行發布的《全球經商環境報告》中,新加坡連續八年名列榜首,在其他的有關投資環境的評價指數中,新加坡也均名列前茅。
另外,2016年中國對新加坡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為42.05億美元,佔中國對東盟投資流量的45.2%,佔中國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總額的28.9%。而且「一帶一路」戰略的落實也讓中國投資在新加坡的形象有了新改變,從而促進更多的中國企業或投資者與新加坡企業合作,或是以開拓海外市場的目的進行投資。
新加坡概況:
新加坡地理位置優越,商業優勢輻射東南亞乃至全世界,是卓越的貿易及物流中心,也是亞洲通往世界的經濟樞紐。該國屬於外貿驅動型經濟,以電子、石油化工、金融、航運、服務業為主,高度依賴美、日、歐和周邊市場,外貿總額是GDP的四倍。
如果在新加坡投資還可享受到來自當地政府以及相關資源的優勢,例如注冊新加坡公司就有自雇移民配套服務,適合有一定經濟能力的企業家、專業人士。
新加坡稅收體系和制度:
新加坡以屬地原則征稅,即任何人(包括公司和個人)在新加坡發生或來源於新加坡的收入,或在新加坡收到或視為在新加坡收到的收入,都屬於新加坡的應稅收入,則都需要在新加坡納稅。
也就說即使是發生於或來源於新加坡之外的收入,只要是在新加坡收到,就需要在新加坡納稅款;如果收入來源於新加坡境外,並且不是在新加坡收到或視為收到,則不需在新加坡納稅。
新加坡為城市國家,全國實行統一的稅收制度。任何公司和個人(包括外國公司和個人)只要根據上述屬地原則取得新加坡應稅收入,則需在新加坡納稅。新加坡目前主要稅種有: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消費稅、不動產稅、印花稅、車船稅等。
注冊新加坡公司的優勢:
(1)可享受新加坡低稅率,減免稅收壓力,適用於操作離岸業務。
(2)打造國際品牌,提高企業的國際知名度和企業競爭力。
(3)提升產品競爭力,新加坡與美國有簽訂雙邊貿易條約,無關稅。
(4)實現資產轉移(國際化)和保障。
(5)企業業務轉型,內貿變外貿,獲得更多稅收減免。
(6)公司上市以及獲得移民新加坡機會。(如在本地有實際業務和納稅,還可能獲得更多家庭成員移居新加坡機會)
▲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注冊新加坡公司的流程和操作步驟,請聯系我司!詳情以專業顧問實際答復為准。
❽ 為什麼注冊新加坡分公司
注冊新加坡公司的優勢
1、優越的地理位置,商業優勢輻射東南亞乃至全世界,卓越的貿易及物流中心
2、極低的商業及個人稅收,個人資產轉移的最佳落腳地,亞洲的避稅天堂
3、寬松的外匯管制,全球銀行的聚集地,首屈一指的國際金融中心
4、成熟的信用體系,嚴格的商務規范,最安全的經商國度
5、五個小時的飛行距離,更方便的兼顧打理新加坡與中國兩地的生意
6、注冊新加坡公司,並符合相應的條件,可達成移民新加坡的目的
❾ 注冊新加坡公司,有哪些好處
作者:北京亞新
注冊新加坡公司有以下七大好處
1、在新加坡當地注冊公司可以獲得新加坡政府的補貼
新加坡歡迎世界各國企業家把新加坡作為策略性發展跳板,提供各種優惠計劃,比如區域總部計劃、國際總部計劃、全球貿易商計劃等等,稅率低至10%。
2、提高公司品牌知名度
新加坡是除敦、紐約、香港之外的四大國際金融中心之一 ,新加坡是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國之一,也是世界貿易組織、英聯邦以及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成員之一。在新加坡注冊公司能快速得到世界各國認可,打造國際品牌形象。
3、國際離岸貿易免稅
新加坡是世界稅收較低的國家之一,新加坡公司在海外運營業務無需納稅。新加坡與包括中國在內的50多個國家簽訂了豁免雙重征稅協定。
4、有利於全球跨國貿易,合理避開貿易壁壘
新加坡自由貿易港政策利於產品經新加坡轉口至歐美、東南亞等國家地區,避免一些經濟政治因素而形成的貿易壁壘。新加坡是東盟成員國,東盟10國零關稅自由貿易。
5、增加移民新加坡機會
在新加坡注冊公司運營在岸業務,企業家可獲家庭移居新加坡PR的機會,可以享受新加坡優質的教育和國家福利,實現企業與家庭雙增值。
6、新加坡公司起名較自由
不論注冊資金大小,新加坡政府允許公司名稱含有國際、集團、控股、實業、投資、學院、協會、基金會、研究所等字眼;公司名稱前面還可以加上自己喜歡的地名,只要與已注冊公司名稱不重復,且不與政府違禁詞沖突即可。新加坡公司的名稱必須是英文,目前不支持中文,公司名稱以PTE.或者LTD.結尾,意思是私人有限公司。
7、注冊資本沒有限定
注冊資本為1新幣起,沒有規定上限,對資本是否繳足也沒有嚴格期限,後期可以增資或者減資。
更多關於注冊新加坡公司,歡迎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