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國家與新加坡關系好
❶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關系
新加坡曾經屬於馬來西亞。
新加坡古稱淡馬錫。8世紀屬室利佛逝王朝。18~19世紀是馬來柔佛王國的一部分。
1819年,英國人史丹福·萊佛士抵達新加坡,與柔佛蘇丹訂約,開始在新設立貿易站。
1824年,新淪為英國殖民地,成為英在遠東的轉口貿易商埠和在東南亞的主要軍事基地。
1942年被日本佔領。
1945年日本投降後,英國恢復殖民統治,次年劃為直屬殖民地。
1959年實現自治,成為自治邦,英保留國防、外交、修改憲法、宣布緊急狀態等權力。
1963年9月與馬來亞、沙巴、沙撈越共同組成馬來西亞聯邦。
1965年8月9日脫離馬來西亞,成立新加坡共和國;同年9月成為聯合國成員國,10月加入英聯邦。
新加坡的外交政策
新加坡突出經濟外交,積極推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並與紐西蘭、日本、歐洲自由貿易協會、澳大利亞、美國、中國、約旦、韓國、印度和巴拿馬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
新加坡也同紐西蘭、智利、汶萊簽署了首個地跨三個大洲的自貿協定,並與巴林、埃及、科威特和阿聯酋就商簽雙邊自貿協定達成共識。
以上內容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新加坡國家概況
❷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曾經同屬一個國家,新加坡是怎麼獨立的
新加坡是中國人非常熟悉的一個國家,作為除中國外唯一一個以華人為主體的國家, 中新兩國的高層以及民間交流都是非常頻繁的。別的且不說,單是改革開放後中國的許多政策,就多少能從新加坡找到一些影子。
馬來人之所以對「主體民族」地位如此看重,就是因為他們畏懼掌控國家經濟的華人,所以要在政治上確保馬來人優先的原則。這種公然違背種族平等的法規,居然就一直被寫在馬來西亞的憲法里,而且存續至今。
從新加坡把馬來語列為官方語言之一,而且明確規定其為「國語」就可以知道,新加坡人對於回歸馬來西亞大家庭,是非常樂意且期望的。但現實則決定了它不可能實現,除非某一天,馬來西亞的憲法能夠改寫,刪掉所有「馬來人優先」的條文。這一天是否真能實現,就讓時間來告訴我們吧。
❸ 誰能簡單概括一下為什麼澳大利亞和新加坡的關系這么好
哪裡好了,怎麼好了,沒覺得啊?
只知道澳大利亞和印尼死磕,關系不太好,因為這兩個國家離的近,另外很遺憾澳洲的軍事,連印尼都怕。
❹ 東南亞都有哪些國家中國和哪個國家關系比較好
包括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 菲律賓、汶萊、東帝汶等國家和地區。面積約448萬平方千米。人口45000多萬。地理上包括中南半島和南洋群島兩大部分。
中國和巴基斯坦關系非常好 很鐵
和柬埔寨也還可以
❺ 新加坡,日本,韓國哪個國家與中國,美國的關系最好
日本跟美國親這是人人皆知的 至於中國跟韓國和新加坡挺親 前者是經濟關系緊密 後者是民族關系吧 日本就不說了 跟日本親的都是一個樣 印度 菲律賓啥的
❻ 新加坡,日本,韓國哪個國家與中國,美國的關系最好
都和美國親近。至於中國。韓國算最好的,
❼ 新加坡在政治上和哪個國家比較親
新加坡在政治上是保持中立,沒有所謂的偏袒,只要有利於新加坡國家利益,為新加坡經濟增值,帶來效益,和國際任何國家,都有良好的互惠互利關系。
新加坡雖然以華人佔多數,不會因此在政治上親近中國,新加坡是多元民族的獨立國家,政治是以新加坡人為利益為考量點。
土生新加坡人的簡答。
❽ 朝鮮 越南 俄羅斯 新加坡,哪個國家對中國最友好
都不好,非要比較的話,是新加坡。越南,朝鮮都是原中國屬國,對中國戒心重。越南也和中國一樣改革開放,且在中國幫助下統一了。和歷史上美國用中國制衡蘇聯一樣,現在越南也是美國制衡中國的重要夥伴,而中國因為不自信,總希望保護這個僅有的和中國一樣走社會主義和改革開放的同類。朝鮮繼續實行半奴隸半資本主義的主體制度,因為無法解釋同樣走社會主義的中國現在過的好,只有全面否定中國,以免危及世襲獨裁製,而中國因為過於保守,不思將緩沖期壓打38線,反而因為保留朝鮮現政權的緣故,將鴨綠江和東北變成了朝鮮的核攻擊范圍。俄羅斯歷史上侵佔中國領土最多,一直擔心中國強大。新加坡不在中國勢力范圍,在反華包圍圈內,沒有親近中國的理由。但也因為不和中國接壤,利益之爭不是那種領土之類的太直接和明顯的沖突。
❾ 與新加坡建交的國家有那些國家
新加坡立足東盟,致力維護東盟團結與合作、推動東盟在地區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面向亞洲,注重發展與亞洲國家特別是中、日、韓、印度等重要國家的合作關系;奉行「大國平衡」,主張在亞太建立美、中、日、俄戰略平衡格局;突出經濟外交,積極推進貿易投資自由化,已與紐西蘭、日本、歐洲自由貿易協會、澳大利亞、美國、約旦、韓國、印度和巴拿馬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與紐西蘭、智利、汶萊簽署了首個地跨三個大洲的自貿協定,並與巴林、埃及、科威特和阿聯酋就商簽雙邊自貿協定達成共識。倡議成立了亞歐會議、東亞——拉美論壇等跨洲合作機制。2004年提出建立「亞洲——中東合作對話」構想,首屆會議於2005年6月在新加坡舉行。積極推動《亞洲地區政府間反海盜合作協定(RECAAP)》的簽署,根據協定設立的信息共享中心於2006年11月正式在新成立。共與174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
新加坡外交部新加坡
http://www.mfa.gov.sg/
❿ 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關系怎麼樣
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兩國關系往年因為印度尼西亞在東南亞的霸權主義而緊張,然在2005年,新加坡與印尼簽暑一項諒解備忘錄,兩國之間互相開放更多的航權,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2005年印尼巴里島會見了印尼總理蘇西諾,並討論了經濟、貿易和投資的合作,總體上印尼和新加坡關系是往好的一面展開,然而目前也有些問題如印尼禁止出口花崗岩和砂至新加坡,而這兩項材料是新加坡建築業所需要的。
印度尼西亞與新加坡的外交關系:
1966年1月1日兩國建交。印尼和新加坡隔馬六甲海峽相望,兩國人民一向來往密切。但由於種種原因,兩國間存在一定的矛盾和障礙。1973年時任新加坡總理的李光耀訪問印尼後,兩國關系逐步得到改善和發展。1974年8月,兩國簽訂海域界線協定和經濟合作協定。1977年6月,兩國簽署鋪設聯結兩國海底電纜的備忘錄,該工程已於1980年完成。1980年10月,兩國決定共同開發位於新加坡附近屬於印尼的巴丹(Badan)島。開發後,印尼從新加坡引進先進技術和資金,新加坡則利用該島的土地和勞動力。與此同時,兩國領導人互訪不斷,雙方經常就東南亞地區及東盟內部的重要問題交換意見、協調立場。近年來,新加坡總理吳作棟、貿工部長楊榮文、國防部長陳慶炎、武裝部隊總參謀長馬士強等新加坡領導人訪問過印尼。瓦希德總統執政後出訪的第一個國家是新加坡,2005年2月,蘇西洛總統也將新加坡作為首訪的東盟國家之一,可見印尼對新加坡關系的重視。印尼與新加坡經濟關系密切。新加坡的發展離不開印尼在資源和市場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