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象棋教練如何下象棋
① 怎樣學下象棋
找個啟蒙老師把你引進門,或是自己找本象棋入門看。
會了之後如沒有人下,可以跟電腦下(現在這個電腦水平太高了,嘻嘻)
然後看看一本叫做《怎樣成為象棋高手》的書,是一位叫黃少龍的象棋大師以自己學棋下棋經歷寫成的(他是大學教授,又是象棋教練,還是象棋大師)。
會了之建議先練實用殘局(記死定式!網上有電子版本的殘局大全的)
可以網路象棋樂園這個網站進去看看。。。那裡有書有譜有象棋軟體下載有人可以回答你的疑難問題。。
② 新加坡象棋高手是怎樣煉成的
我在新加坡住過一段時間,也參加過校隊比賽,或許可以幫你回答這個問題。新加坡沒有職業棋手,但是民間的棋社為數不少,並且賽事也不少。從中學開始,學校就會舉辦很多比賽,讓學生參與。基本上每個學生都需要參加2個以上的活動,用來增強他們的社交能力,而且也有積分制度。象棋下得好得,會進入校隊,取得更多積分,積分不夠是不能畢業的。
在大學,住在學校宿舍是既方便又省錢的,但是宿舍數量很少。大一可以優先住校,但是大二之後就需要依靠積分了,例如球隊、棋隊。學校的宿舍分很多群落,叫做Hall。每個Hall都有若干棟宿舍,叫做Block。內部會先有選拔賽,inter-block game,然後inter-hall game,最後組建校隊參加學校之間的比賽,傳統上南洋大學隊的國際象棋很強,而國立大學的中國象棋很強。我在國大的那年,國大拿下4台中國象棋,而南大拿下4台國際象棋,最後抓鬮我們輸了。
民間也有許多棋社,新加坡有象棋總會,下面按議區也有許多棋社,每年都有年賽。最出名的是北斗棋社,歷史比較悠久,一直活躍於南洋一帶,組織過不少台灣、印尼、馬來西亞、越南、泰國的棋手一起比賽。新加坡的棋手都是業余的,沒有薪水只是憑著對愛好的熱忱,憑著在各類賽事里跟同好們切磋的經驗成長。比賽之後選手們還是興致勃勃,就開始亂斗,各種怪異開局反復切磋。盡興之後還有很多人一起去大排檔吃飯,還沒盡興的繼續找地方通宵切磋,風氣十分良好。
當然,跟中國大師們的職業化訓練相比就還是差很多,中國隨便出一個大師就可以橫掃象棋的國際賽事,只有台灣的吳貴臨還能抗衡。我記得柳大華曾出席過兩次,後來感覺差距太大就主要是來表演盲棋的。
新加坡有過一位女子國際大師張心歡,我有幸見過,不過她不認識我,呵呵。看起來就非常普通的家庭婦女,完全感受不到什麼氣場。
望採納。
③ 象棋怎麼下
下象棋規則:中國象棋有32個棋子,每人16個。紅方為、車、馬、相、仕、炮各2個、兵5個、帥一個。黑方為、車、馬、象、士、炮各2個、卒5個 、將一枚。 其中、象等於相、士等於仕、卒等於兵、將等於帥。當一方將對方的將(帥)吃掉或者對方認輸則算贏。
下象棋的技巧
象棋技巧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規則和套路,象棋當中沒有什麼優先的棋子,每個棋子都是可以被別的棋子吃掉的,只要那個棋子在對方的攻擊范圍內就可以,所以,就算是卒子這種看似很小的棋也有很大的作用,要好好的把這些棋子都運用起來。
大局觀很重要,要掌握整個棋局的走勢,不要只關注某個點,熟練的運用每個棋子,比如說,炮的走法雖然跟車是一樣的,但是想要吃掉對方的棋子,就必須得隔著一格棋子才可以,這被我們稱為炮架子,走的時候要記算好步法,如果沒有那個格子就不能吃了。
④ 國際象棋怎麼下規則是什麼
國際象棋常規知識 1)棋盤和棋子: 國際象棋棋盤是個正方形,由橫縱各8格、顏色一深一淺交錯排列的64個小方格組成。深色格稱黑格,淺色格稱白格,棋子就放在這些格子中移動。棋子共三十二個,分為黑白兩組,各十六個,由對弈雙方各執一組,兵種是一樣的,分為六種: 王(1)、後(1)、車(2)、象(2)、馬(2)、兵(8) 在正式比賽中,國際象棋棋子採用立體棋子,非正式比賽中可以採用平面圖案的棋子。 2)行棋規則: 王:橫、直、斜都可以走,但每著限走一步。 後:橫、直、斜都可以走,步數不受限制,但不能越子。它是國際象棋中威力最大的子。 車:橫、豎均可以走,不能斜走。一般情況下不能越子。 象:只能斜走。格數不限,不能越子。每方有兩象,一個占白格,一個占黑格。 馬:每步棋先橫走或直走一格,然後再斜走一格,可以越子,也沒有「中國象棋」中「蹩馬腿」的限制。 兵:只能向前直走,每著只能走一格。但走第一步時,可以最多直進兩格。兵的吃子方法與行棋方向不一樣,它是直進斜吃,即如果兵的斜進一格內有對方棋子,就可以吃掉它而占據該格。 3)特殊走法: 除了上面所有棋子的一般著法外,國際象棋中存在下面三種特殊著法: 吃過路兵:如果對方的兵第一次行棋且直進兩格,剛好形成本方有兵與其橫向緊貼並列,則本方的兵可以立即斜進,把對方的兵吃掉。這個動作必須立刻進行,緩著後無效。 兵的升變:任何一個兵直進達到對方底線時,即可升變為除「王」和「兵」以外的任何一種棋子。 王車易位:每局棋中,雙方各有一次機會,讓王朝車的方向移動兩格,然後車越過王,放在與王緊鄰的一格上。王車易位根據左右分為「長易位」和「短易位」。在下面四種情況下,王車易位不允許: 王或車已經移動過; 王和車之間有其他棋子阻隔; 王正被對方「將軍」; 王經過或達到的位置受對方棋子的攻擊。 4)勝、負、和: 國際象棋的對局目的是把對方的王將死。比賽規定:一方的王受到對方棋子攻擊時,成為王被照將,攻擊方稱為「將軍」,此時被攻擊方必須立即「應將」,如果無法避開將軍,王即被將死。除「將死」外,還有「超時判負」與「和局」。出現以下情況,算和局: 一方輪走時,提議作和,對方同意; 雙方都無法將死對方王時,叛和; 一方連續不斷將軍,對方王卻無法避開將軍時,成為「長將和」; 輪到一方走棋,王沒有被將軍,但卻無路可走,成為「逼和」; 對局中同一局面出現三次,而且每次都是同一方走的,判為和局。 5)記分方法: 國際象棋的記分方式實行級別、積分制。級別分別是無級別、30-1級。每個級別需要積累100分。有關輸贏後積分的詳細計算方法如下(注意:輸方扣分等於贏方得分): 和局:雙方現有積分相差10分以內,無積分;相差10-99分,則分低方得(10+差分/10)/2;相差100分以上,分低方得差分/4。 低級別方贏:雙方現有積分相差100分以上,則得差分/2;相差10-99分,得10+差分/10;相差10分以內,得10分。 高級別方贏:雙方現有積分相差200分以上,無積分;相差100-199分,得2分;相差10-99分,得10-差分/12.5;相差10分以內,得10分。 下過50盤以後得分/失分會趨於穩定。
⑤ 國際象棋怎麼下有圖解最好,
【國際象棋的下法】國際象棋由黑白兩棋組成,執白先行,國際象棋的對局目的是把對方的王將死。
比賽規定:
一方的王受到對方棋子攻擊時,成為王被照將,攻擊方稱為"將軍",此時被攻擊方必須立即"應將",如果無法避開將軍,王即被將死。除"將死"外,還有"超時判負"與"和局"。出現以下情況,算和局:
一方輪走時,提議作和,對方同意;
雙方都無法將死對方王時,判和;
一方連續不斷將軍,對方王卻無法避開將軍時,成為"長將和";
輪到一方走棋,王沒有被將軍,但卻沒有任何棋子可以移動,成為"逼和";
對局中同一局面出現三次,而且每次都是同一方走的,判為和局。
棋盤和棋子
國際象棋棋盤是個正方形,由橫縱各8格、顏色一深一淺交錯排列的64個小方格組成。深色格稱黑格,淺色格稱白格,棋子就放在這些格子中移動。棋子共三十二個,分為黑白兩組,各十六個,由對弈雙方各執一組,兵種是一樣的,分為六種: 王(1)、後(1)、車(2)、象(2)、馬(2)、兵(8)。
中文全稱 國王 皇後 城堡 主教 騎士 兵卒
英文全稱 King Queen Rook Bishop Knight Pawn
中文簡稱 王 後 車 象 馬 兵
英文簡稱 K Q R B N P
在正式比賽中,國際象棋棋子採用立體棋子,非正式比賽中可以採用平面圖案的棋子。
布子規則:
對於初學者,擺棋時記住:王對王,後對後;白後站白格,黑後站黑格。黑王站白格,白王站黑格。
注意:比賽時為了便於記憶和記錄,布置棋盤時總是讓自己的右下角是白色格。
走子規則:
走子規則:
· 王:橫、直、斜都可以走,但每次限走一步。
(1)除易位時外,王可走到未被對方棋子攻擊的任何相鄰格子.
(2)易位是由王已方任何一個車一起進行仍被視作王的一著的走法,其進行方式如下:王從原始位置向任何一位的方向橫移兩格,然後那人橫越過王而置於王剛經過的格子.
(3)如果一方先觸摸車一起然後再觸摸王,那麼他不能用那個車進行易位,這種情況須按以下A和B條處理A:除上述上,如果行棋方有意識地觸摸了同一方的一個或更多的棋子,他觸動或吃掉所觸措的第一個可以走動或可以被吃的棋子;或者一個已方的棋子和 個對方的棋子,他用前者吃掉後者;如果這種吃法不合規則,如果無法確定先觸摸哪一個棋子,則以已方棋子作為已被觸摸的棋子.
B:如果所觸摸的已方棋子均沒有合乎規則的著法(或者對所觸摸的對方棋子均沒有合乎規則的吃法),行棋方有權走任何合乎規則的著法.
(4)如果一方在准備易位時觸摸了王,或者同時觸摸了王和車,然後發現易位不合規則,他可以選擇走王或者向另一翼易位,前提是向那一翼易位是合乎規則的,如果王沒有合乎規則的走法,該方有權造反走任何規則的著法.
(5)不符合規則的易位: 王已經移動過,或者 用來易位的車已經移動過.
(6)下列情況暫不能易位: 王的原始格子或者將要越過的格子或者將要佔據的格子正受到對方棋子的攻擊,或者王和用來易位的車之間尚有別的棋子
· 後:橫、直、斜都可以走,步數不受限制,但不能越子。它是國際象棋中威力最大的子。
· 車:橫、豎均可以走,步數不受限制,不能斜走。一般情況下不能越子。
· 象:只能斜走。格數不限,不能越子。每方有兩象,一個占白格,一個占黑格。
· 馬:每步棋先橫走或直走一格,然後再斜走一格(每次斜走六個正方格子),可以越子,沒有"中國象棋"中"蹩馬腿"的限制。
· 兵:只能向前直走,每著只能走一格。但走第一步時,可以最多直進兩格。兵的吃子方法與行棋方向不一樣,它是直進斜吃,即如果兵的斜進一格內有對方棋子,就可以吃掉它而占據該格。
特殊著法:
除了上面所有棋子的一般著法外,國際象棋中存在下面三種特殊著法:
· 吃過路兵:如果對方的兵第一次行棋且直進兩格,剛好形成本方有兵與其橫向緊貼並列,則本方的兵可以立即斜進,把對方的兵吃掉。這個動作必須立刻進行,緩著後無效。 記錄時記為 「en passant」 或 「en pt」, 法語中表示 「路過」。
·兵的升變:任何一個兵直進達到對方底線時,即可升變為除"王"和"兵"以外的任何一種棋子,不能不升變。一般情況下升變成為「後」因為「後」威力最大;在特殊情況下也可升變為「車」、「馬」、「象」 。
·王車易位:每局棋中,雙方各有一次機會,讓王朝車的方向移動兩格,然後車越過王,放在與王緊鄰的一格上。王車易位根據左右分為"長易位"和"短易位"。
在下面四種情況下,王車易位不允許:
王或車已經移動過;
王和車之間有其他棋子阻隔;
王正被對方"將軍";
王經過或達到的位置受對方棋子的攻擊。
勝、負、和:
· 國際象棋的對局目的是把對方的王將死。比賽規定:一方的王受到對方棋子攻擊時,成為王被照將,攻擊方稱為「將軍」,此時被攻擊方必須立即「應將」,如果無法避開將軍,王即被將死。除「將死」外,還有「超時判負」與「和局」。出現以下情況,算和局:
·一方輪走時,提議作和,對方同意;
·雙方都無法將死對方王時,判和;
· 一方連續不斷將軍,對方王卻無法避開將軍時,成為「長將和」;
·輪到一方走棋,王沒有被將軍,但卻無路可走,成為「逼和」;
· 對局中同一局面出現三次,而且每次都是同一方走的,並且沒有任何可走棋步的差別,判為和局。
·雙方在連續50回合內都沒有吃掉對方任何一子的,判為和局。
(說明:「沒有任何可走棋步的差別」主要指過路兵和易位,我記得見過一個NB的排局有一方就是在3次重復但對方車、王有移動後贏的~~~)
⑥ 象棋怎麼下新手教程
象棋屬於二人對抗性游戲的一種。
1,象棋中的或兵只能一格一格地向前走,不能後退,過河界以後可向前走或左右走,當走到對方底線時只能左右走2,炮只能走直線,吃子時需要隔一個棋子才能吃到對方的棋子。3,_無論橫線、豎線都可以行走,只要無子阻攔,步數不受限制。4,馬在行棋時,走日字對角線,俗稱馬走日。5,象在行棋時,走田字格,俗稱象飛田。6,仕只能在九宮格內走,動且行棋路徑只能在九宮格內的四條斜線。7,帥也只能在九宮格內行動,且每次只能走動一格。
⑦ 如何下象棋 象棋基本殺法
總體說來:一、了解象棋的基本規則,勝負判定啦,基本的死活啦,殺棋的方式啦,一局棋的對局分為哪些啦,比如說布局,序戰,中盤,終局等。二、多多下棋,多多練習,多多思考。三、找一個比自己高的老師教棋,自己少走彎路,提升學習棋藝的效率。四、掌握一些象棋的技藝,比如謀子,攻殺,取勢,壓迫,妙手。五、要十二分的熱愛象棋,興趣保持長久的濃厚,要樹立達業余大師的人生目標。六、選擇有關象棋一些棋理論指導方面的著作讀熟,並理解其中的含義。七、選擇與自己風格相似的經典名局,一而再,再而三,多次打譜,進行感悟。著力中盤:中局是一局棋的靈魂,要多從中局上狠下功夫,因為中局情況復雜,戰略戰術應用最為豐富,最能發揮本領、展示風格和實力,講求的是計算能能力、局勢判斷能力、局勢認識和理解的程度。 中局對攻而又雙方混戰,是最難算棋的階段,因為它虛虛實實比較多,勿使人迷惑,往往因一著之差,即有全軍覆滅的危險.所以,下棋的時候需要全盤計算,局部利益必須以全局利益為先.主要做的有以下幾點:1、培養積極主動和作戰精神和意識。2、潛移默化鍛煉運用多種思維方式方法。3、努力適應尖銳復雜的局面,具有堅毅沉著的應戰素養。4、解析危局和殺局,建立棋盤上的「空間觀念」,提高計算的力度。5、逐步地形成殺勢直覺,並轉變成為自然流暢的著法。6、倍增棋藝的興趣,調劑身心,感受智慧和美感。除了中局,也要對於殘局有一定捕捉勝利的警覺,殘局中將會是勝利的最終斗爭,不可忽視。具體措施:1.「記棋」.這是一種基本技術,無論是總結對局,或研究開,中殘局,都必須能做到「記棋」.事實證明,下完棋之後,進行復盤,分析優缺點,吸取教訓,是提高棋力的有效方法,全記下來,則以後便很難分析,所以,對「記棋」的技術不能忽視,在平時的對弈中,需要經常練習.練習方式大致有兩種,一種是雙方每走一著棋,就立刻用筆記下來,至對局結束為止.另一種練習方式也叫「默棋」,在實戰的時候不記錄著法,全靠心裡記住,待弈完棋之後,才由自己復盤.這樣,起初可能不容易將著法全部記住,但是只要平時多練習,就可以逐漸多記了.至能夠將全部的著法擺出來,先後著都沒有調錯,就算可以「點棋」了. 2.「拆棋」.是非常重要的技術練習,不但中級棋手要重視,就是高級棋手也需要重視,因為總結經驗和創造新戰術,都要通過「拆棋」來進行.一般是和別人對弈後,不論勝負,均進行復盤,以尋求著法的優劣的關鍵所在,包括勝利中找出差距,失敗中找尋優點.例如在己方本應輸棋的時候,對方恰巧出現了錯著,演成自造死局,因而造成自己的勝利.但是這樣取勝,不是發揮高水平得來的,因此也暴露了自己在技術方面的許多缺點.而這些,都需要我們通過拆棋的練習,並且抱著客觀的態度,才能找出勝敗的根本原因.3、高級棋力應虛心好學一個象棋高手的成長,除了勤學苦練,不斷總結自己的實踐經驗外,還要能夠善於吸取別人的經驗.臨場對弈是吸取別人經驗的一種方法,通過技術上的交流,互相學習,從而達到提高棋力的效果.以公開的掛大棋盤的比賽來說,棋手的棋雖然比較高,但是也有不少觀眾在對局過程中的某些地方,比棋手看得准確的,所以在比賽之後,觀眾提出不同著法的意見時,應該虛心接受.如果有些意見是片面的希也應該虛心考慮,留作參考,或者抱著互相學習的態度來共同研究,而加以解釋. 達到高級棋力的棋手,還需要不斷地總結實戰經驗,並使之提升為理論,然後再回到實踐中去,經反復驗證,逐步達到調和正確.在實戰過程中,如果雙方的功力相當而又弈成緊張局勢的時候,就比較容易出現錯漏了.所以,要有心理准備,如果有錯漏在前,則不應悔之於後,因為臨場後悔,無濟於事,容易影響自己的情緒而降低棋力. 創造新戰術,是棋手們的重要課題,值得每一個象棋愛好者注意.新戰術問題,有的是綜集體的意見,經過整理,或在原有的基礎上走出新著而成.每一個新戰術的成功,都必然經過曲折和復雜的挑戰,是對棋手的一種考驗.所以,堅持革命創新,不只是加強技術的研究,更重要的是發揚艱苦奮斗,奮發圖強的精神. 但是,怎樣做到掌握全盤的勢呢?除了多拆棋和吸取前人的經驗外,更重要的是靈活運用戰術,經過千百盤的對弈,認真地總結經驗,把知識提高到理論層次,然後再回到實踐中去加以檢驗,這樣循環往復,以至無窮,才能確實掌握全盤局勢。綜合掌握殺法:(中國象棋擒將為目的,造勢、爭先、謀子是達成目的的手段)1、雙馬喝水——馬控將門,另馬將軍。2、對面笑——將軍使對方因不能形成將(帥)對面而被將死。3、大膽穿心——用車強行殺去對方中士,成殺。4、鐵門栓——用車或兵直插對方將門肋道。5、海底撈月——把子力運到底線,在其將帥背後發動攻勢。6、雙車錯——(也叫兩線車),運用雙車交錯將軍。7、卧槽馬——用馬在對方底子薄旬的前一格位置上卧槽,然後用其它子力趁勢將殺。8、掛角馬——士角位置上將軍,然後運用其他子力將殺。9、釣魚馬——用馬在對方3,3(或7,3)位置上馬控將門兩個點,用車殺士。10、側面虎——用馬在對方3,4(或7,4)位置上馬控將門兩個點用其他子力將殺(如車馬同側攻偏將,也叫高釣馬,加廣義而言是釣魚馬的變例)。11、八角馬——馬、將九宮對角分,控將(jiàng)、車將(jiāng)成殺陣。12、拔簧馬——車借馬的力量抽將得子成殺。13、立馬車——使處在下二路的馬,能掛角將軍,可稱為掛角馬的變例,有的書中也叫「白馬現蹄」。14、宮心車三腳馬——宮心有車,三個點馬將殺。15、馬後炮——馬炮將三子一線,馬、將間隔一點。16、空頭炮——馬將(帥)同線,士相不能動彈。17、天地炮——一炮中路,一炮底線,炮、將間子受牽制不能動彈,車吃士將殺。18、夾車炮——車雙炮三子,縱、或橫三線交替將軍成殺。19、重炮——雙炮將三點一線,一炮充當炮架,一炮在後將軍,中間上子而作架子前炮將軍,決殺。20、炮輾丹沙——用炮侵入對方底線,藉助車的力量車輾轉掃盪士、相或其他的子力,從而殺將。21、軲轆炮——雙炮集於三·7線或七·3線上,滾動將軍成殺。22、悶宮殺——用單炮把對主將死於九宮原位,因將門堵塞而殺。23、悶殺——通常用棄子手段堵塞對方將、帥活動通道,然後用其他子將成殺,車馬兵等單子就行。24、二鬼拍門——用雙兵侵入九宮,鎖住對方將帥脅道,搏殺獲勝。25、送佛歸西——兵借將,或其他子力,步步將軍逼回將帥原位成殺。26、雙將殺——走一步棋使兩棋子同時將軍並殺死,也稱「雙照將」。27、三子歸邊——集聚三子到九側翼聯合作戰成殺。28、困殺——利用圍攻、控制、間停等戰術技巧,封閉對方全盤走子,無子運走而殺。29、三車鬧士——小兵過河當車使,用兵破士,終成二線車而殺。30、單車迎頭——31、獨馬控將——32、孤兵擒王——熟練掌握各種術語當頭炮
也稱「中宮炮」、「中炮」。象棋術語。一種開局著法。起著把炮放在正中線位,是先走一方採取主動攻勢的一種布局。作用是威脅對方中卒,使後走一方立即採取上馬或對炮應著。「以炮斗炮」(指順手炮與列手炮)與「以炮攻馬」(主要為屏風馬防禦),是象棋布局的兩個系統。
屏風馬
象棋術語。一種開局著法。一方雙馬並踞(炮2平5、馬8進7,馬2進3,保護中兵(卒),狀如屏風,故名。有先手屏風馬和後手屏風馬之分。
順手炮
也稱「斗炮局」。象棋術語。一種開局著法。雙方第一步都走中炮,由於雙炮方向相同,故名。
列手炮
也稱「逆手炮」。象棋術語。一種開局著法。雙方第一著都走中炮,而兩炮方向不同,故名。
盤頭馬
也稱「中炮連環夾馬」。象棋術語。一種開局著法。指先走一方運用中炮盤頭馬布局。挺進中兵(卒),雙馬則從中路連環策應。
過河車
象棋術語。一般指中炮過河車對屏風馬的一種開局著法。先走一方平中炮上馬後出車過河,起到「封」與「攻」的作用。
平地兌車
全稱「中炮過河車進七兵對屏風馬平炮兌車」。象棋術語。一種開局著法。
高炮局
全稱「中炮過河車高左炮對屏風馬左馬盤河」。象棋術語。一種開局著法。
左馬盤河
全稱「屏風馬左馬盤河對中炮過河車進七兵」。象棋術語。一種開局著法。
五七炮
象棋術語。一種開局著法。先手一方走成中炮七路炮。
五六炮
象棋術語。一種開局著法。先手一方走成中炮六路炮。多數用於對屏風馬、反宮馬,屬於穩健緩攻型布局。
五八炮
象棋術語。一種開局著法。指先手一方炮二平五,再炮八進四。多數用於對屏風馬。
五九炮
象棋術語。一種開局著法。先手一方走成中炮九路炮。現代對局中,常見於中抱過河車對屏風馬平炮兌車布局。
巡河車
象棋術語。一般指「中炮巡河車對屏風馬先進車」的布局著法。先手一方平中炮上馬後出車巡河,准備兌換兵(卒),便於出馬活動,屬穩健緩攻戰術。
騎河車
象棋術語。一方的車進到對方河口,稱為「騎河車」。可以控制對方的兵、馬等各子的活動。
巡河炮
象棋術語。一種開局著法。指「讓雙馬」高手的一方先走炮二進二,採用「巡河炮」著法進攻。近代所指系「中炮巡河炮對屏風馬」布局著法。
單提馬
象棋術語。一種開局著法。
雙炮過河
全稱「中炮進七兵對屏風馬雙炮過河」。象棋術語。一種開局著法。
仙人指路
象棋術語。一種開局著法。因兵三進一,一子當先,意向莫測,故名。
兩頭蛇
象棋術語。指馬二進三再馬八進七布局一方,在三兵與七兵齊挺一步後的形勢。此時雙馬顯得靈活,其狀如「兩頭蛇」,故名。
過宮炮
象棋術語。一種開局著法。走炮二平六,因經過將(帥)的中宮而得名。
卒底炮
也稱「小當頭」。象棋術語。一種開局著法。指後手方用炮2平3或炮8平7,對付對方兵七進一或兵三進一。
金鉤炮
象棋術語。一種開局著法。進兵後平炮,布子的形狀如鉤,故名。
左疊炮
象棋術語。一種開局著法。是應付中炮的一種冷僻布局。
鴛鴦炮
象棋術語。一種開局著法。因左右兩炮有計劃地集結在一起,狀如鴛鴦,故名。
單邊鳳
象棋術語。是對局時的一種封鎖戰術。
龜背炮
象棋術語。一種開局著法。後走一方對付先走一方的當頭炮,採用上馬以後出橫車,再退一步炮的布陣。因第三回合退炮後狀如龜背,故名。
士角炮
象棋術語。一種開局著法。先走一方第一著炮八平六(或炮二平四),安於士角。
飛象局
象棋術語。一種開局著法。因起手第一著飛上中象後雙炮連環(稱「擔子炮」或「擔竿炮」),既鞏固己方陣地,又可觀察對方動靜,因勢隨機擴大先手。由於後走一方的應著或攻或守,變化多端,常取決於雙方的中變與殘局的基本功,所以是斗實力的一種戰略著法。
擔子炮
也稱「擔竿炮」。象棋術語。一種開局著法。第一著飛上中象,使雙炮連環。
穿宮馬
也稱「拐腳馬」。古稱「纏角馬」。象棋術語。上象後馬二進四從象田出動,再穿上角奔河頭,運用得當,可乘勢直奔「卧槽」打將以威脅對方;如遇阻攔或受到對方當頭炮的牽制,則會施展不開。
三步虎
象棋術語。一種開局著法。其次序是第一著上馬平邊炮出車。棋諺有「三步不出車,著棋容易輸」之說,或以為典出於此。一說因形容「車強如虎」,故名。
反宮馬
象棋術語。一種開局著法。華南一帶因其類似單提馬,故也稱「半壁山河」。源於屏風馬。
中局
象棋術語。開局與殘局之間的比賽階段,承上啟下,為全局的重要一環。與開局、殘局間尚無明確的界限劃分和規定的著數。通常指開局後約經15個回合,雙方調兵遣將,布陣列勢就緒,即入中局。
殺棋
也稱「要殺」。象棋術語。下一著捉對方將、帥時,稱為「殺著」。
四車相見
也稱「四車相鬥」。象棋術語。因雙方的車在陣地上作主力戰,為了奪取有利的據點,互不相讓,故名。
棄子攻殺
象棋術語。一般指殘局、排局中步步「連將」或「追殺」一類的著法。在實戰中,根據棋局形勢,明確主攻目標,設計戰術組合,運用一系列密切配合的著數,不惜重大犧牲(如棄車、馬、炮等強子),步步緊逼,迫使對方被動應付,以創造此著的條件。
雙杯獻酒
象棋術語。殺著的一種著法。一方運用雙炮連續攻打對方底象,造成「悶宮將」殺著,或雙炮打底象後使對方中宮出現缺口。以上情況寓意「一杯不醉兩杯醉」,故名。
大膽穿心
象棋術語。殺著的一種著法。一方士象俱全,拱衛中宮,壁壘森嚴;而對方雙車憑借當頭炮的壓力,突棄一車,涉險摧士,從而打開中防缺口,構成殺局。
露將三把手
也稱「連將三條車」。象棋術語。一種進攻戰術。利用雙方的將、帥不能在同一條直線上毫無遮攔相對面的條件,退下士、象而「露將」,使對方被動。將。帥雖不出九宮,而此時遙控力量相當於一車。當它與雙車在一條直線進攻時的形勢(多見於中炮鎮住對方當頭時),構成三支威脅力量,故名。
塞心馬
也稱「歸心馬」。象棋術語。指己方的馬在己方九宮的中心,並受到對方的牽制而影響將(帥)、雙士的活動。
絲線掏牛
象棋術語。利用一炮牽制住對方車、馬以上的主力(一般為兩子,也有三子以上的),使之難以調動(動則失子),達到以少勝多的目的,稱為「絲線掏牛」。
卧槽馬
象棋術語。指一方的馬跳到對方底象前一格位置,此馬既可打將(帥),又可抽吃邊車。如遇對方雙士未動,己方有炮助攻,往往可構成馬後炮殺局。是實戰中奔馬襲擊的一種厲害著法。
馬後炮
象棋術語。馬與將(帥)處於同一直線或同一橫線,中間空隔一步,炮在馬後攻將(帥),從而取勝。是實戰殘局或中局階段頗有力量的一種殺著。
空心炮
也稱「空頭炮」。象棋術語。此著法針對中宮將(帥)。相互間為空白地帶,如輔以其他子力,常能構成各種難以抵禦的攻勢,給對方以致命打擊。
悶宮將
象棋術語。用炮將軍並把對方將死,稱為「悶宮將」。
高兵
象棋術語。兵(卒)過河界後,在對方第二條橫線以內,稱為「高兵」。
低兵
象棋術語。兵(卒)過河界後,在對方第三、第四條橫線上,稱為「低兵」。
弱兵
也稱「老兵」。象棋術語。兵(卒)過河界後到達對方底線,稱為「弱兵」。因其作用比高兵、低兵小,故名。 殘局
象棋術語。比賽雙方經實力消耗後進入決定勝負或構成和局的階段。
排局
古棋譜稱「棋局」、「棋勢」。象棋術語。一般指在殘局基礎上經過加工編排而成的各種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