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在中國的商協會有哪些
1. 新加坡在中國幾個領事館
新加坡在中國6個領事館。
1.新加坡駐中國大使館
地址:中國北京市朝陽區建國門外秀水北街1號
電話:010-65321115,65329380(簽證熱線)
傳真:010-65329405
E-mail:[email protected]
2.新加坡駐上海總領事館
地址:上海市萬山路89號
電話:021-62785566
傳真:021-62956038
E-mail:[email protected]
3.新加坡駐廣州總領事館
地址:廣州市天河北路233號中信廣場辦公樓2418室
電話:020-38912345
傳真:020-38912933(領事處);020-38912123
E-mail:[email protected]
4.新加坡駐廈門總領事館
地址:廈門市廈禾路189號銀行中心05-07/08室
電話:0592-2684691
傳真:0592-2684694
E-mail:[email protected]
5.新加坡駐成都領事館
地址:成都市順城大街308號冠城廣場31-D
電話:028-86527222
傳真:028-86527555
E-mail:[email protected]
6.新加坡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總領事館
地址:香港夏彀18號海富中心第1座901室
電話:0852-25272212
傳真:0852-28661239
E-mail:[email protected]
2. 在中國有哪些新加坡的大公司
比較常見的就是凱德capital和來福士,有商場、房地產等。
3. 新加坡的企業在中國有哪些
製造業的公司有:
天津中新葯業、海南斯達制葯、廣州越秀、亞細亞陶瓷、亞洲創建、鷹牌控股、進升、上海??聯合水泥、百嘉力、源光亞明國際、大眾食品、聯合食品、鴻國國際、翔峰控股、迪森股份、TSM資源、建光電子、新浦化學、華夏科技、中國食品工業、凱新達、三瑞控股、東明控股、赫比國際、天圜營養集團、中國軟包裝控股、泰達新控股、新湖濱控股、化纖科技、亞洲葯業。
交通、基建、通信類的公司有:
中翔路橋、中遠投資、亞洲電力、潤訊通信;商業貿易類的公司有中航油、蛇口招商港務、妍華控股;服務業的公司有電子科技軟體、新達科技、亞洲環保、金迪生物科技、星雅集團、聯合環保技術、稽山控股、雙威通訊、神州環石油科技;房地產業的公司有中國招商亞太、龍置地。
4. 新加坡中華總商會的歷任董事
1939年以來的歷屆會長有:李光前、陳錫九、高德根、孫炳炎、黃祖耀、陳共存、林蔭華、陳永裕等。1995年選出的第48屆常務董事會,由4名正副會長及總務組、財政組等11個組的正副主任組成,共計26人。會長為郭令裕,副會長為藍宏賚、張昌隆、鄭民川。200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周鐵農15日在北京會見了以會長張松聲為團長的新加坡中華總商會代表團。
5. 什麼是零售協會零售協會有什麼
2006年11月9日零售管理協會乃代表當地零售業的主要零售協會及咨詢有關零售業事宜的團體。
美國零售聯合會(National Retail Federation)是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協會,其會員包括美國本土和世界各地的零售商、零售業相關供應商、服務商以及零售協會和零售相關協會。為了促進世界各國全國性零售行業協會間信息的自由交流,尋找研究、教育方面的合作機會,2001年,美國零售聯合會將其在美國國外的零售商協會會員和零售業相關協會會員組成國際零售論壇(IRF)。
參加國際零售論壇的零售協會自然成為美國零售聯合會會員。與該聯合會其他會員不同的是,作為國際零售論壇的會員無需交納任何會費,但享受美國零售聯合會准會員所有權益,如各種免費月刊,參加美國零售聯合會活動時享受優惠的活動費用。
國際零售論壇要求其會員能夠積極參加論壇的活動。到2005年之前,國際零售論壇每年只召開一次大會以便各國零售業協會的管理人士進行交流,並且這個會議都是與美國零售聯合會的年會套開的。從2005年開始,國際零售論壇將每年度的會議增加到2次,除1月份仍與美國零售聯合會年會同期召開之外,各成員將通過競爭,以投票表決的形式確定第二次會議召開的時間和地點。2005年的第二次會議是11月份在奧地利由奧地利工商會(WKO)承辦的;今年的第二次會議已確定於9月23日在中國上海召開(與2006年中國零售商大會暨中國國際零售業博覽會同期舉辦),由中國商業聯合會(CGCC)承辦。
國際零售論壇作為一個與美國零售聯合會直接相關的國際論壇性組織。2003年9月更名為國際零售協會高級管理人員論壇(Forum for International Retail Association Executives);同時建立了論壇各成員通過競選輪流擔當主席的制度;當任主席協會負責年度論壇會議的日程安排;美國零售聯合會仍舊作為論壇的秘書處。
在每年的會議之前,任何有意成為論壇主席的成員都可以提出競選意向,經過所有成員協會表決後,選出論壇主席單位,任期一年。2005年,「歐洲商業」(EuroCommerce)的首席執行官Xavier Durieu先生當選為論壇主席,任期至2007年的第一次會議開始之前。
凡是美國國外的零售業協會都可以成為該論壇的會員。目前該組織有近40個零售協會和零售相關協會會員。我國台灣地區和香港特別行政區都有零售業協會參加。該論壇的活動由美國零售聯合會國際運作部(由該聯合會會長、行業關系副會長和國際運作部主任組成)組織操作。
2004年1月、2005年1月、2006年1月,中國商業聯合會何濟海會長連續三年率代表團參加了「國際零售協會高級管理人員論壇」在紐約舉行的會議;2005年11月,中國商業聯合會張庶平副會長出席了奧地利會議。
最近幾次「國際零售協會高級管理人員論壇」會議的主要議題集中在:各成員單位所在國(地區)零售產業的發展動態及出現的突出問題;零售業科學技術的發展(比如RFID技術的創新和應用);國際自由貿易(關稅及反傾銷案例);以信用卡作為支付手段的結算方式在各會員國(地區)出現的問題;零售業與其它行業的關系或稱矛盾;市場成長的規范與調控。
國際零售協會高級管理人員論壇部分成員:美國零售聯合會、中國商業聯合會、歐洲商業、國際百貨店協會、澳大利亞零售商協會、墨西哥全國百貨店協會、斯洛伐克批發與分銷商協會、英國零售聯盟、法國食品企業論壇、巴西零售商全國聯盟、義大利商人與店主總聯盟、芬蘭商業貿易聯盟、哥倫比亞全國商業聯盟、德國零售業總協會、日本零售商協會、加拿大零售理事會、紐西蘭零售商協會、新加坡零售商協會、瑞典貿易聯盟等。
6. 新加坡公司在中國的分公司有哪些
很多,遠東機構算是比較大的一個,另外還有新加坡航空等等,希望樓主採納
7. 新加坡華人的社團
華人初到僑居地時雜居於牛車水一代。基於相同地緣,漢語方言及血緣的凝聚力和認同感,華人形成了五大幫群:福建幫,潮州幫,廣東幫,客家幫,海南幫。在英國殖民時期,殖民政府基本上採用的是以華治華的手段,指定了一些華人的領袖來管理華社。所以,華社是屬於一個半自治的狀況。他們組織的方式是通過一些民間組織來互相照顧自己,例如處理同伴的喪事。
因此,這些組織很多時候是個宗教組織,後來再發展成宗廟,或者是從這些照顧善後的組織裡面,再發展成同鄉會館和宗親會館,以便彼此之間互相照應。經過時代的演變,華人在經濟和教育上都有了顯著的成長,一些實力雄厚的華商開始發起了跨越幫群的社團組織。這些包括了成立俱樂部 (例如怡和軒),商會(例如新加坡中華總商會)。1906成立的新加坡中華總商會是華社的最高機構,自成立起就背負著為華人爭取權益的責任。二戰時期,新加坡華人曾透過商會來籌款捐賑物資,幫忙受難中的中國。
在20世紀60年代初,新加坡慢慢的爭取到了自治。新加坡政府採取了許多使種族和諧的政策,讓大家不分種族,不分宗教的一起生活。所以,當時新加坡政府並不太鼓勵這些會館。華人慢慢地由僑居轉向了定居,在新加坡落地生根。隨著國民意識與認同感的加深,會館也慢慢地走向了衰退,而這些會館的組織功能也逐漸被政府取代。
現今的會館雖不如以前來的重要,但仍然扮演著傳承中華文化的作用,尤其是讓年輕的一代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及加深文化認同。 華源會(中國大陸)、九龍會(香港)、新加坡台北工商協會(台灣)
8. 在中國市場中有哪些是在新加坡注冊的公司
我們深圳市恆信泰富投資咨詢有限公司,就是新加坡恆信泰富投資顧問有限公司在中國2002年成立的機構,恆信泰富新加坡在中國業務的拓展和延伸,是專業的企業新加坡投資、融資策劃咨詢顧問機構,提供中國企業「
走出去
」
發展和投資一站式顧問服務。
主要業務:
一、新加坡公司注冊和管理維護
二、海外投資顧問服務
三、企業新加坡融資咨詢服務
四、新加坡房產投資咨詢
五、企業家新加坡增值服務
9. 中國新加坡商會的介紹
中國新加坡商會是由在華的新加坡工商業機構和個人自願成立,新加坡駐華大使館和新加坡國際企業發展局共同支持,並由中國貿促會推薦,經中國經貿部的批准,於2001年12月25日獲得由中國民政部頒發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的非盈利性民間組織。中國新加坡商會管理委員會成員由13人組成,北京順美服裝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薛寶金女士擔任會長職務,新加坡共和國駐華大使羅家良先生是商會的贊助人。中國新加坡商會現有會員人數超過1000,且會員數量逐年遞增,並分別在福建、廣東、廣西、江蘇、四川及天津成立了工作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