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看新加坡 » 新加坡中醫葯針灸什麼時候開

新加坡中醫葯針灸什麼時候開

發布時間: 2022-09-18 20:31:09

① 想去新加坡做中醫工作,不知道怎麼聯系醫院。

這個你應該聯系聯系中介問問比較清楚 新加坡的移民要求好像很高的 你要多少年以後才能有工作證 祝你順利

② 國內中醫本科畢業,有3年工作經驗,去新加坡能找到工作嗎

現在新加坡中醫館有直招的,下面是條件:
招聘人數:2-4人
要求:
1. 三年以上相關工作經驗;
2. 中醫按摩相關本科以上學歷,有按摩證書優先考慮;
3. 年齡28-50之間
4. 女性優先考慮
5. 推拿按摩,拔罐刮痧為主,無需針灸技能。
薪資待遇:
1. 申請EP就業准證
2. 底薪2500新幣+提成(五五分成);
3. 基本的醫療保險;
4. 每周一天休息日
5. 工作時間:早上11:30至晚上9:30

感興趣的請直接找我們,需要以下資料:
1. 個人詳細簡歷;
2. 畢業證中英文公證
3. 畢業證學信網認證報告(可以後面再提供)
4. 按摩證書(如有)。

③ 世界只有中國在使用中醫嗎

中國可能是最不認可中醫的國家了,這真的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新加坡
近20年來,中醫葯益發成為新加坡各旗人民的衛生保健事業的要素,形同布帛菽粟,不可須臾離開。新加坡的中醫葯有悠久歷史和良好的群眾基礎。有中醫醫療機構30餘家,中葯店開設的中醫診室有1000餘家。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經營中葯的店鋪約3000餘家,有中醫師工會會員800餘人,多數開店兼診病,以祖傳葯店為多。馬來西亞衛生部向來對中醫十分關注和支持,但仍未接受中醫師的注冊,在那裡甚至不注冊也可行醫。政府對葯物重金屬含量有控制標准,對有毒品及瀕危野生動物葯品一律禁售。
泰國
泰國政府承認了中醫葯的合法地位,只給考試及格的中醫師發臨時執照。早在1987年政府正式通過和批准了中草葯議案。有中葯店800餘家,多有坐常中醫師診病,也有許多私立中醫院廣泛應用中草葯和針灸進行治病。較大的中葯批發商約為10家,中小型約為40家。
越南
越南很早就提出東醫與西醫相結合,規模較大的中葯店有近200家,中小葯店更是遍布城鄉。現從中國出口到越南的中成葯就有180種。中葯材種類繁多,品種齊全,無論植物類、動物類、礦物類葯應有盡有。中國共有16家葯品生產企業獲得在越南的經營許可證。
日本
自上世紀80年代後,漢方醫學在日本發展迅速起來。據統計,日本從事漢方醫學為主的人員有15000人左右,從事針灸推拿的醫務人員約10萬,從事漢方醫葯研究人員近3萬。有漢方醫學專業研究機構10多個,有44所公立或私立的葯科大學或醫科大學的葯學部也都建立了專門的生葯研究部門,還有20餘所綜合性大學設有漢方醫學研究組織。日本官方對漢方醫學的應用和研究充給予了愈來愈多的支持和關注。首先在醫療政策方面,厚生省除規定大部分漢方制劑可以享受醫療保險外,還規定針灸費可部分地從醫療保險中支付。同時還同意在西醫院內開設東洋醫學科。在漢方醫學教育方面,文部省正式下文成立世界第一所正規的針灸大學,使漢方醫學開始納入國家教育行列。
韓國
韓國在國內已家喻戶曉,其政府將中醫命名為「韓醫」意在「申遺」以竊取中國文化成果。
英國
英國是歐洲文藝復興的中心,也是現代醫學發源地之一,具有較高水平的現代文明和科學技術,一般引進外來文化與科技比較慎重。然而隨著人類回歸自然的影響,中醫葯在英國的發展甚為迅速,並成為歐共體的第三大中草葯市場。
中醫是16世紀傳入英國的,17世紀被人們接受。一批國內本科畢業生出現在英國中醫隊伍中,對中醫中葯人員的技術素質提高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英國政府當局及醫學管理部分對中醫葯的態度正在逐漸變化之中,開始是歧視和限制,繼之因民眾的需要而適當放開,近幾年,因中葯療效顯著採取默認許可,中醫葯得到了英政府和社會的重視,在民眾的醫療保健中有了一定的地位和信任。
在英國,中國的醫葯還受到皇家的信賴,女皇每次外出旅遊,總是帶著順勢療法的各種葯物,女皇的妹妹瑪嘉烈公主,曾用中草葯治療同期性偏頭痛,皇太後也贊成用中西醫結合的療法治病。
或許在皇家的默許下,使中草葯、針灸等各種中西醫結合療法在英國蓬勃興起,現每年大約有250萬英國人採用順勢、中草葯、按摩、正骨和針灸療法,支付醫葯費用多達9000萬英鎊。英國現有中葯店350餘家,60%的中草葯從中國進口,英國每年進口葯材品達1200餘種,其中60%是從中國進口,英國每年進口葯材量達8000萬美元,在歐洲名列前茅。但從1995年進口中葯的情況來看,英國全年進口中葯1043萬美元,其中中葯材9893噸,計1012萬美元,中成葯約31萬美元,還有很大的貿易潛力有待開發。
德國
德國是一個文化十分發達的國家,人們的整體素質較高,對東方的文化了解甚多,當然對古老的中醫和針灸也有一走的認識,普遍持歡迎態度。德國的針灸醫生大多數為高等醫學院校畢業的醫生,經過一定的西醫實踐後改為學習中醫的。他們出於兩種情況,一種是熱衷於東方古老的中醫針灸醫術,對它們的神秘療效懷有一種崇敬感,一種是由於德國醫生的失業率很高,迫於生計,被迫改為學習中醫的;但前者遠遠高於後者。當然,在德國醫生的行列中,不乏也有一些中等專業學歷者,他們經過艱苦的努力,自學成材而成為醫生的。在臨床醫療中,德國醫生把針灸作為臨床治療的一種方法或手段,診治病人既用西醫療法,也用中葯和針灸,以便爭取治療更多的病人。
由於西方醫學在治療慢性疾病方面有著一定的局限性,如今越來越多的過人開始選擇中醫來進行治療。
據一份數據顯示,在德國大約有5萬個醫生從事中醫,並且每年有將近200萬個患者接受中醫的治療。
然而雖然上百萬的德國人已經接受並信任中醫的治療,但是德國政府以及國家健康保險基金仍然沒有確立中醫在德國享有和西醫平等的地位,並將其置於各國衛生保險體系之外。
中國傳統醫學在歐洲獲得重大突破,由於醫療效果顯著,保險業者開始將針灸治療納入保險范圍;同時經過中醫業者的奮斗不懈,歐洲聯盟也成立了中國醫學聯盟。
美國
隨著針灸在美逐步合法化,中國傳統醫學在美國的發展勢頭良好。據不完全統計,1987年全美已有2500餘名有執照的針灸師,從事針灸醫療工作的達萬餘人。1989年全美與針灸有關人數增至2萬人。
僅加州有執照針灸師己達8600人(這些針灸師64%是本科大學畢業生),診所800多家。全美有20多個針灸醫療中心,從事針灸研究和治療,研究項目有200多項,所治疾病主要有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關節炎、肥胖症、過敏性疾病、心功能不全等數十種,特別是中葯、針灸治療艾滋病出現了較好苗頭而很受關注。現有規模較大的中醫、針灸學校20多所,有40多個中醫針灸學會或基金會,創辦近10種中醫、針灸雜志。並在不同地區召開了一些國際性中醫葯或針灸學術會議,交流研究成果。
美國公眾和醫學界逐漸認識到中國傳統醫學的安全有效和通用廣泛的特點,越來越多的美國人願意接受中醫治療。
隨著中醫、針灸在美國的發展,中葯也受到美國人的青睞。據統計,美國人每年要花費60億美元用於營養保健品,而且這一市場以每年增長20%的速度拓展。美國約有5%的患者服用天然葯物,其中80%的人在治療過程中服用中葯。
加拿大
加拿大中醫針灸醫療,主要是以私人診所形式開展的。全加拿大約有中醫針灸從業者2000餘名,中醫針灸診所遍及全國各省。這些診所大多為華僑開辦的,但都附設葯店。
每個診所一般有五六位醫護及工作人員,工作效率很高,人人都是多面手,一人數職,即當大夫又能抓葯,又會制劑。診所主人不僅會看病,而且又會經營采購,銷售中葯,服務熱情周到,看病療效好,深受患者的歡迎。因此,在加拿大的中醫針灸開業者,經濟情況都很好,即使受診所聘用的中醫師,按每個病例取酬,每天可診20餘人,收入也不菲。這也可從另一個方面說明中醫針灸醫療在加拿大是深受歡迎的。
中醫葯療法、針灸療法在加拿大還不能享受醫療保險,病人需要自付醫療費用。盡管如此,還是有不少患者前去中醫那裡自費看病。

④ 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的大事記

1987年11月22日,經國務院批准,由衛生部、中國科協、外交部和國家科委牽頭協調,在世界衛生組織指導下,經中國中醫科學院和中國針灸學會籌備,世界針聯在北京宣告成立。在世界針聯第一屆會員大會上,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局長、中國針灸學會會長胡熙明當選為第一屆世界針聯主席,我院副院長、中國針灸學會副會長王雪苔當選為世界針聯秘書長、國家中醫葯管理局辦公室主任、中國針灸學會副會長陳佑邦當選為世界針聯司庫,中國中醫科學院名譽院長魯之俊被聘為世界針聯名譽主席。
1987年11月23日,由世界針聯主辦、我院和中國針灸學會承辦的世界針聯第一屆世界針灸學術大會在北京召開,國家副主席烏蘭夫、衛生部長陳敏章、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區辦事處主任中島宏出席大會開幕式並講話。
1988年9月16日,由世界針聯會員加拿大中醫葯針灸學會承辦的 '88世界針聯國際針灸學術研討會——「針刺麻醉與針灸鎮痛機理」專題研討會在加拿大多倫多召開。
1989年9月4日,由中國針灸學會承辦的 '89世界針聯國際針灸學術研討會——「國際針灸教育」專題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1990年12月4日,世界針聯在法國巴黎召開第二屆會員大會,衛生部副部長胡熙明、世界衛生組織代表阿克瑞拉、中國針灸學會副會長王雪苔、國家中醫葯管理局辦公室主任王鳳岐等中方世界針聯官員和代表參加會議。大會選舉中國針灸學會副會長王雪苔為第二屆世界針聯主席,中國針灸學會副會長、我院針灸所所長鄧良月為世界針聯秘書長,國家中醫葯管理局辦公室主任王鳳岐為世界針聯司庫。
1990年12月5日,由世界針聯與世界衛生組織共同舉辦的世界針聯第二屆世界針灸學術大會在法國巴黎召開,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中島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代表,中國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局長胡熙明、法國衛生部代表出席大會開幕式。
1991年6月,由世界針聯與針灸研究所共同主辦的《世界針灸雜志》創刊。
1991年11月23日,由中國針灸學會承辦的 '91世界針聯國際針灸學術研討會——「針法灸法」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1992年10月22日,由義大利針灸和傳統中醫協會承辦的 '92世界針聯國際針灸學術研討會—— 「國際針灸研究趨勢」研討會在義大利羅馬召開。
1993年11月20日,世界針聯在日本京都第三屆會員大會,大會選舉我院原院長、中國針灸學會副會長陳紹武為第三屆世界針聯主席,我院針灸所所長、中國針灸學會副會長鄧良月連任秘書長,中國針灸學會副會長陳佑邦為司庫。
1993年11月21日,由世界針聯與世界衛生組織共同舉辦的世界針聯第三屆世界針灸學術大會在日本京都召開,世界衛生組織助理總幹事胡慶禮出席開幕式,衛生部長陳敏章、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局長張文康致賀信,日本國寬仁親王、文部大臣、京都市市長等政要出席開幕式。
1994年11月12日,由大韓針灸醫師協會承辦的'94世界針聯國際針灸學術研討會——「針灸臨床適應症及其治療」專題研討會在韓國漢城召開,韓國政府社會保健部部長徐相穆、國會議員宋斗鎬、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學項目官員張小瑞、我國衛生部副部長兼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局長張文康出席開幕式並講話,我院院長傅世垣出席開幕式。
1995年11月3日,由土耳其針灸學會承辦的 '95世界針聯國際針灸學術研討會——「針灸與氣」專題研討會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召開,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學項目官員張小瑞出席開幕式並講話。
1996年9月21日,世界針聯與世界衛生組織共同舉辦的世界針聯第四屆世界針灸學術大會在美國紐約召開,我國駐聯合國總部副秘書長金永健、駐紐約總領事邱勝雲、中紀委駐衛生部紀檢組組長、世界針聯高級顧問張鳳樓、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副局長李振吉,世界衛生組織助理總幹事弗爾南多,美國聯邦衛生部官員及紐約州州長、市長等政要出席開幕式;衛生部部長陳敏章、副部長兼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局長張文康向大會致賀信。
1997年10月31日,世界針聯在北京召開第四屆會員大會,衛生部副部長兼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局長張文康、世界衛生組織總部傳統醫學項目官員張小瑞、世界針聯名譽主席魯之俊出席開幕式並講話,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副局長李振吉、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區辦事處傳統醫學項目官員陳懇出席開幕式。大會選舉產生了第四屆執行委員會,中國針灸學會副會長陳紹武、鄧良月、陳佑邦,分別當選為主席、秘書長和司庫。
1997年11月2日,世界針聯國際針灸醫師水平考試委員會成立,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局長張文康任名譽主任委員,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副局長李振吉任主任委員。
1997年11月1日,世界針聯與世界衛生組織共同舉辦的世界針聯成立十周年學術大會在北京召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吳階平、國務委員彭佩雲、衛生部部長陳敏章出席開幕式並為大會題詞;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中島宏為大會題寫賀詞,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區辦事處主任韓相泰在開幕式上講話,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季卿禮、世界衛生組織總部傳統醫學項目官員張小瑞、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區傳統醫學項目官員陳懇出席開幕式;衛生部副部長兼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局長張文康宣布大會開幕。參加開幕式的還有世界針聯主席、副主席等針聯官員和衛生部、中醫葯管理局、中國科協、中國中醫研究院、北京中醫葯大學、中國針灸學會的有關領導。
1998年1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執行委員會第101次會議做出EB101.R21號決議,決定世界衛生組織與世界針聯建立正式關系。世界針聯成為世界上唯一與世界衛生組織建立正式關系的國際針灸組織。
1998年3月16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中島宏博士在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季卿禮、衛生部國際合作司司長劉培龍、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外事司司長沈志祥、中國中醫研究院院長傅世垣等有關領導的陪同下視察了中國中醫研究院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學針灸合作中心,並約見世界針聯主席陳紹武、世界針聯前任主席王雪苔、世界針聯秘書長鄧良月座談世界針聯有關工作。
1998年5月11日,世界針聯應世界衛生組織的邀請,派出代表團赴日內瓦參加第51屆世界衛生大會暨世界衛生組織成立50周年慶典。
1998年5月11日,我院黨委書記、世界針聯高級顧問房書亭、世界針聯主席陳紹武、秘書長鄧良月在日內瓦世界衛生組織總部,同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學項目官員張小瑞、世界衛生組織機構互往事務處官員卡瓦庫奇、莫西莫多進行友好會談,雙方就1998至2000年兩組織合作計劃達成了基本一致的意見。
1998年11月17日,由西班牙針灸與手針聯合會承辦的'98世界針聯國際針灸學術研討會——「針灸臨床的安全與療效」專題研討會在西班牙巴塞羅那召開,世界衛生組織榮譽總幹事中島宏、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學項目官員張小瑞、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副局長李振吉出席開幕式並講話,我院黨委副書記仇芙林參加會議。
1998年11月17日,世界針聯主席陳紹武聘請世界衛生組織榮譽總幹事中島宏為世界針聯終身名譽顧問。
1999年11月9日,由越南全國針灸學會承辦的'99世界針聯國際針灸學術研討會——「跨入21世紀,服務於公共保健事業的針灸」專題研討會在越南河內召開,越南衛生部部長杜元芳出席開幕式並講話。
2000年11月12日,世界針聯在韓國漢城召開第五屆會員大會,我國衛生部副部長兼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局長佘靖、韓國漢城市副市長康泓彬出席開幕式並講話。大會選舉我院針灸所所長、中國針灸學會副會長鄧良月為第五屆世界針聯主席,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國際合作司沈志祥為世界針聯秘書長,中國針灸學會副會長李維衡為世界針聯司庫,我院副院長劉保延為世界針聯執行委員。中國針灸學會高級顧問王雪苔被聘為世界針聯終身名譽主席。
2000年11月13日,由世界針聯與世界衛生組織共同舉辦的世界針聯第五屆世界針灸學術大會在韓國漢城召開,韓國負責衛生工作的國會議員、我國衛生部副部長兼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局長佘靖、韓國保社部部長代表、越南、菲律賓衛生部代表、世界衛生組織榮譽總幹事中島宏、我院常務副院長姚乃禮等要員出席大會開幕式並講話。
2000年11月14日,世界針聯第五屆執行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決定,聘請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局長佘靖為世界針聯國際針灸醫師水平考試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
2001年12月13日,由新加坡中醫師公會承辦的2001世界針聯國際針灸學術研討會——「新世紀的國際針灸科研、教育與臨床療法」專題研討會在新加坡召開。
2002年11月7日,由義大利針灸和傳統中醫協會承辦的 2002世界針聯國際針灸學術研討會—— 「國際針灸臨床研究方法」專題研討會在義大利羅馬召開,義大利衛生部長代表,羅馬國家大學醫學院、羅馬教會大學醫學院的代表,我院院長姚乃禮出席開幕式並講話;我國駐意使館派出文化官員參加開幕式。
2003年9月12日,由挪威針灸學會承辦的2003世界針聯國際針灸學術研討會——「針灸尋證、安全性及其應用」專題研討會在挪威奧斯陸召開,世界衛生組織高級官員張小瑞,挪威衛生部長代表、奧斯陸市市長西門森,我國中紀委駐衛生部紀檢組組長、世界針聯高級顧問張鳳樓、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副局長、世界針聯高級顧問房書亭出席開幕式並講話。
2004年10月28日,在澳大利亞黃金海岸召開第六屆會員大會,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副局長李振吉出席大會並講話。大會連選舉連任我院針灸所所長、中國針灸學會副會長鄧良月為第六屆世界針聯主席,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國際合作司沈志祥同志為世界針聯秘書長,中國針灸學會副會長李維衡為世界針聯司庫,副院長劉保延為世界針聯執行委員。
2004年10月29日,世界針聯與世界衛生組織共同舉辦的世界針聯第六屆世界針灸學術大會在澳大利亞黃金海岸召開,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副局長李振吉、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區傳統醫學項目官員崔升勛、黃金海岸市市長出席開幕式並講話。
2005年11月4日,由葡萄牙電針學會承辦的2005世界針聯國際針灸學術研討會——「針灸新方法,新世界,21世紀的醫學」專題研討會在葡萄牙里斯本召開,世界衛生組織高級官員張小瑞,中國保健協會會長、世界針聯高級顧問張鳳樓,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副局長、世界針聯高級顧問房書亭出席開幕式。

⑤ 誰知道新加坡中醫學院的具體情況啊00!謝謝幫忙了

畢業證肯定給啦~~再說是國際認證的!國家承認學歷~~~~成績我就不清楚啦~~你自己去專業的留學機構問一下就可以了!!!

新加坡中醫學院 南京中醫葯大學
聯辦
五年全日制中醫本科學士學位課程
一年級招生簡章

⒈宗旨:以灌輸中醫葯學術,培訓專門人才,維護人類健康及促進我國醫葯衛生事業為宗旨。
⒉院址:新加坡大巴窯四巷六四○號,大巴窯中華醫院三樓。
⒊課程:五年全日制中醫本科學士學位課程
⒋臨床實習:學員將會被安排在中華醫院、中醫學院屬下臨床教學醫院/醫葯中心進行臨床實習,同時須赴南京中醫葯大學接受為期一個月至三個月的臨床實習強化課程。
⒌葯物辨認實踐:學員將分配到中華醫院草葯部或臨床教學醫院學習中葯材鑒別及選配葯物。
⒍實驗:按現代醫學及中葯制劑學等科目的需要,學員將被安排到實驗室進行各有關學科的實驗與中葯制劑學習。
⒎學科:
(1)中醫基礎理論 (2)中醫診斷學 (3)中葯學
(4)方劑學 (5)內經學 (6)傷寒論
(7)金匱要略 (8)溫病學 (9)中醫內科學
(10)中醫外科學 (11)中醫兒科學 (12)中醫婦科學
(13)中醫骨傷科學 (14)中醫眼科學 (15)中醫耳鼻咽喉科學
(16)中醫養生/康復學 (17)中醫營養/食療學 (18)中醫老年病學
(19)針灸學 (20)推拿學(推拿手法學) (21)醫古文
(22)中葯鑒定學 (23)中葯葯劑與炮製學 (24)中醫病案學
(25)中國醫學史 (26)中醫各家學說 (27)中醫文獻學
(28)正常人體解剖學 (29)免疫學 (30)生理學
(31)營養學 (32)病理學 (33)葯理學
(34)微生物學 (35)急救醫學 (36)醫學心理學
(37)預防醫學 (38)遺傳學 (39)西醫內科學及診斷學基礎
(40)中醫氣功學 (41)中醫心理學 (42)生物化學
⒏教材:採用中國全國中醫院校統一使用的高等中醫葯院校教材為主要教材。
⒐入學資格:
新加坡劍橋普通教育證書(高級水準)[2「A」和2「O」及格]或同等學歷。
⒑報名截止日期:每年6月14日
11. 報名時間:每逢星期一至星期六上午10時至晚上9時

新加坡中醫學院 南京中醫葯大學
聯辦
五年全日制中醫本科學士學位課程
一年級招生簡章

12. 報名地點: 中華醫院大巴窯總院三樓中醫學院辦事處
No 640, Lorong 4, Toa Payoh, Singapore 319522.
電話:65-6250 3088 傳真:65-6356 9901
網頁:http://www.singaporetcm.e.sg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⒔報名手續:攜帶學歷證書與成績單原件及副本一份,身份證及其副本一份和護照型照片六張,報名費$20.00 (報名費及照片恕不退還)
⒕課程費用:
⑴學費: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每月$550.00,非公民$650.00。
(每三個月繳一次,每年分四次繳交。)
⑵注冊費:$400.00
⑶保證金:$50.00。
⑷雜費:每年$300.00
⑸臨床實習強化課程學費:
學員於赴南京中醫葯大學臨床實習期間須另行支付每月$1800.00之實習費。
(注)所有費用一經繳交,概不退還。
⒖入學手續:經錄取新生須來本學院填具「入學學籍表」一份,並即行繳交保證金(中途退學者概不退還)、注冊費、首三個月學費及一年雜費,方准報到上課。
⒗開課日期:每年七月中旬
17.上課時間:星期一至星期六,上午8時30分至下午5時15分
(具體上課時間視課程編排而定)
18.授課地點:新加坡中醫學院
19.畢業證書與學位證書:五年全日制中醫本科學士學位課程畢業學員,將獲頒新加坡中醫學院的中醫本科畢業證書。只有符合南京中醫葯大學所規定的條件者,方可獲頒南京中醫葯大學的中醫本科畢業證書和中醫學士學位證書。

⑥ 急!請問:如果有意向開辦針灸研究所,需要那些手續和條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葯條例

第二章 中醫醫療機構與從業人員

第八條 開辦中醫醫療機構,應當符合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的中醫醫療機構設置標准和當地區域衛生規劃,並按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後,方可從事中醫醫療活動。

第九條 中醫醫療機構從事醫療服務活動,應當充分發揮中醫葯特色和優勢,遵循中醫葯自身發展規律,運用傳統理論和方法,結合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發揮中醫葯在防治疾病、保健、康復中的作用,為群眾提供價格合理、質量優良的中醫葯服務。

第十條 依法設立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鄉鎮衛生院等城鄉基層衛生服務機構,應當能夠提供中醫醫療服務。

第十一條 中醫從業人員,應當依照有關衛生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的規定通過資格考試,並經注冊取得執業證書後,方可從事中醫服務活動。

以師承方式學習中醫學的人員以及確有專長的人員,應當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通過執業醫師或者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核考試,並經注冊取得醫師執業證書後,方可從事中醫醫療活動。

第十二條 中醫從業人員應當遵守相應的中醫診斷治療原則、醫療技術標准和技術操作規范。

全科醫師和鄉村醫生應當具備中醫葯基本知識以及運用中醫診療知識、技術,處理常見病和多發病的基本技能。

第十三條 發布中醫醫療廣告,醫療機構應當按照規定向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負責中醫葯管理的部門申請並報送有關材料。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負責中醫葯管理的部門應當自收到有關材料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進行審查,並作出是否核發中醫醫療廣告批准文號的決定。對符合規定要求的,發給中醫醫療廣告批准文號。未取得中醫醫療廣告批准文號的,不得發布中醫醫療廣告。

發布的中醫醫療廣告,其內容應當與審查批准發布的內容一致。
——————————————————————
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

點擊:561 次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根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制定本細則。
第二條 條例及本細則所稱醫療機構,是指依據條例和本細則的規定,經登記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機構。
第三條 醫療機構的類別:
(一) 綜合醫院、中醫醫院、中西醫結合醫院、民族醫醫院、專科醫院、康復醫院;
(二) 婦幼保健院;
(三) 中心衛生院、鄉(鎮)衛生院、街道衛生院;
(四) 療養院;
(五) 綜合門診部、專科門診部、中醫門診部、中西醫結合門診部、民族醫門診部;
(六) 診所、中醫診所、民族醫診所、衛生所、醫務室、衛生保健所、衛生站;
(七) 村衛生室(所);
(八) 急救中心、急救站;
(九) 臨床檢驗中心;
(十) 專科疾病防治院、專科疾病防治所、專科疾病防治站;
(十一) 護理院、護理站;
(十二) 其他診療機構。
第四條 衛生防疫、國境衛生檢疫、醫學科研和教學等機構在本機構業務范圍之外開展診療活動以及美容服務機構開展醫療美容業務的,必須依據條例及本細則,申請設置相應類別的醫療機構。
第五條 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編制外的醫療機構,由地方衛生行政部門按照條例和本細則管理。
中國人民解放軍後勤衛生主管部門負責向地方衛生行政部門提供軍隊編制外醫療機構的名稱和地址。
第六條 醫療機構依法從事診療活動受法律保護。
第七條 衛生行政部門依法獨立行使監督管理職權。不受任何單位和個人干涉。

第二章 設置審批
第八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應當按照當地《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合理配置和合理利用醫療資源。
《醫療機構設置規劃》由縣級以上地方衛生行政部門依據《醫療機構設置規劃指導原則》制定,經上一級衛生行政部門審核,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在本行政區域內發布實施。
《醫療機構設置規劃指導原則》另行制定。
第九條 縣級以上地方衛生行政部門按照《醫療機構設置規劃指導原則》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組織實施本行政區域《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定期評價實施情況,並將評價結果按年度向上一級衛生行政部門和同級人民政府報告。
第十條 醫療機構不分類別、所有制形式、隸屬關系、服務對象,其設置必須符合當地《醫療機構設置規劃》。
第十一條 床位在一百張以上的綜合醫院、中醫醫院、中西醫結合醫院、民族醫醫院以及專科醫院、療養院、康復醫院、婦幼保健院、急救中心、臨床檢驗中心和專科疾病防治機構的設置審批許可權的劃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規定;其他醫療機構的設置,由縣級衛生行政部門負責審批。
第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請設置醫療機構:
(一)不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單位;
(二)正在服刑或者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個人;
(三)醫療機構在職、因病退職或者停薪留職的醫務人員;
(四)發生二級以上醫療事故未滿五年的醫務人員;
(五)因違反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已被吊銷執業證書的醫務人員;
(六)被吊銷《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醫療機構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七)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
有前款第(二)、(三)、(四)、(五)、(六)項所列情形之一者,不得充任醫療機構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第十三條 在城市設置診所的個人,必須同時具備下列條件:
(一) 經醫師執業技術考核合格,取得《醫師執業證書》;
(二) 取得《醫師執業證書》或者醫師職稱後,從事五年以上同一專業的臨床工作;
(三) 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
醫師執業技術標准另行制定。
在鄉鎮和村設置診所的個人的條件,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規定。
第十四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設置醫療機構,由政府指定或者任命的擬設醫療機構的籌建負責人申請;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設置醫療機構,由其代表人申請;個人設置醫療機構,由設置人申請;兩人以上合夥設置醫療機構,由合夥人共同申請。
第十五條 條例第十條規定提交的設置可行性研究報告包括以下內容:
(一) 申請單位名稱、基本情況以及申請人姓名、年齡、專業履歷、身份證號碼;
(二) 所在地區的人口、經濟和社會發展等概況;
(三) 所在地區人群健康狀況和疾病流行以及有關疾病患病率;
(四) 所在地區醫療資源分布情況以及醫療服務需求分析;
(五) 擬設醫療機構的名稱、選址、功能、任務、服務半徑;
(六) 擬設醫療機構的服務方式、時間、診療科目和床位編制;
(七) 擬設醫療機構的組織結構、人員配備;
(八) 擬設醫療機構的儀器、設備配備;
(九) 擬設醫療機構與服務半徑區域內其他醫療機構的關系和影響;
(十) 擬設醫療機構的污水、污物、糞便處理方案;
(十一) 擬設醫療機構的通訊、供電、上下水道、消防設施情況;
(十二) 資金來源、投資方式、投資總額、注冊資金(資本);
(十三) 擬設醫療機構的投資預算;
(十四) 擬設醫療機構五年內的成本效益預測分析。
並附申請設計單位或者設置人的資信證明。
申請設置門診部、診所、衛生所、醫務室、衛生保健所、衛生站、村衛生室(所)、護理站等醫療機構的,可以根據情況適當簡化設置可行性研究報告內容。
第十六條 條例第十條規定提交的選址報告包括以下內容:
(一) 選址的依據;
(二) 選址所在地區的環境和公用設施情況;
(三) 選址與周圍托幼機構、中小學校、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布局的關系;
(四) 佔地和建築面積。
第十七條 由兩個以上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共同申請設置醫療機構以及兩人以上合夥申請設置醫療機構的,除提交可行性研究報告和選址報告外,還必須提交由各方共同簽署的協議書。
第十八條 醫療機構建築設計必須經設置審批機關審查同意後,方可施工。
第十九條 條例第十二條規定的設置申請的受理時間,自申請人提供條例和本細則規定的全部材料之日算起。
第二十條 縣級以上地方衛生行政部門依據當地《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及本細則審查和批准醫療機構的設置。
申請設計醫療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批准:
(一) 不符合當地《醫療機構設置規劃》;
(二) 設置人不符合規定的條件;
(三) 不能提供滿足投資總額的資信證明;
(四) 投資總額不能滿足各項預算開支;
(五) 醫療機構選址不合理;
(六) 污水、污物、糞便處理方案不合理;
(七) 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一條 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在核發《設置醫療機構批准書》的同時,向上一級衛生行政部門備案。
上級衛生行政部門有權在接到備案報告之日起三十日內糾正或者撤銷下級衛生行政部門作出的不符合當地《醫療機構設置規劃》的設置審批。
第二十二條 《設置醫療機構批准書》的有效期,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規定。
第二十三條 變更《設置醫療機構批准書》中核準的醫療機構的類別、規模、選址和診療科目,必須按照條例和本細則的規定,重新申請辦理設置審批手續。
第二十四條 法人和其他組織設置的為內部職工服務的門診部、診所、衛生所(室),由設置單位在該醫療機構執業登記前,向當地縣級衛生行政部門備案,並提交下列材料:
(一) 設置單位或者其主管部門設置醫療機構的決定;
(二) 《設置醫療機構備案書》 。
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在接到備案後十五日內給予 《設置醫療機構備案回執》。

第三章 登記與校驗
第二十五條 申請醫療機構執業登記必須填寫《醫療機構申請執業登記注冊書》,並向登記機關提交下列材料:
(一)《設置醫療機構批准書》或者《設置醫療機構備案回執》;
(二)醫療機構用房產權證明或者使用證明;
(三) 醫療機構建築設計平面圖;
(四) 驗資證明、資產評估報告;
(五) 醫療機構規章制度;
(六) 醫療機構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以及各科室負責人名錄和有關資格證書、執業證書復印件;
(七) 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規定提供的其他材料。
申請門診部、診所、衛生所、醫務室、衛生保健所和衛生站登記的,還應當提交附設葯房(櫃)的葯品種類清單、衛生技術人員名錄及其有關資格證書、執業證書復印件以及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規定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二十六條 登記機關在受理醫療機構執業登記申請後,應當按照條例第十六條規定的條件和條例第十九條規定的時限進行審查和實地考察、核實,並對有關執業人員進行消毒、隔離和無菌操作等基本知識和技能的現場抽查考核。經審核合格的,發給《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審核不合格的,將審核結果和不予批準的理由以書面形式通知申請人。
《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及其副本由衛生部統一印製。
條例第十九條規定的執業登記申請的受理時間,自申請人提供條例和本細則規定的全部材料之日算起。
第二十七條 申請醫療機構執業登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登記:
(一) 不符合《設置醫療機構批准書》核準的事項;
(二) 不符合《醫療機構基本標准》;
(三) 投資不到位;
(四) 醫療機構用房不能滿足診療服務功能;
(五) 通訊、供電、上下水道等公共設施不能滿足醫療機構正常運轉;
(六) 醫療機構規章制度不符合要求;
(七) 消毒、隔離和無菌操作等基本知識和技能的現場抽查考核不合格;
(八) 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八條 醫療機構執業登記的事項:
(一) 類別、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二) 所有制形式;
(三) 注冊資金(資本);
(四) 服務方式;
(五) 診療科目;
(六) 房屋建築面積、床位(牙椅);
(七) 服務對象;
(八) 職工人數;
(九) 執業許可證登記號(醫療機構代碼);
(十) 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登記事項。
門診部、診所、衛生所、醫務室、衛生保健所、衛生站除登記前款所列事項外,還應當核准登記附設葯房(櫃)的葯品種類。
《醫療機構診療科目名錄》另行制定。
第二十九條 因分立或者合並而保留的醫療機構應當申請變更登記;因分立或者合並而新設置的醫療機構應當申請設置許可證和執業登記;因合並而終止的醫療機構應當申請注銷登記。
第三十條 醫療機構變更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所有制形式、服務對象、服務方式、注冊資金(資本)、診療科目、床位(牙椅)的,必須向登記機關申請辦理變更登記,並提交下列材料:
(一) 醫療機構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簽署的《醫療機構申請變更登記注冊書》;
(二) 申請變更登記的原因和理由;
(三) 登記機關規定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三十一條 機關、企業和事業單位設置的為內部職工服務的醫療機構向社會開放,必須按照前條規定申請辦理變更登記。
第三十二條 醫療機構在原登記機關管轄許可權范圍內變更登記事項的,由原登記機關辦理變更登記;因變更登記超出原登記機關管轄許可權的,由有管轄權的衛生行政部門辦理變更登記。
醫療機構在原登記機關管轄區域內遷移,由原登記機關辦理變更登記;向原登記機關管轄區域外遷移的,應當在取得遷移目的地的衛生行政部門發給的《設置醫療機構批准書》,並經原登記機關核准辦理注銷登記後,再向遷移目的地的衛生行政部門申請辦理執業登記。
第三十三條 登記機關在受理變更登記申請後,依據條例和本細則的有關規定以及當地《醫療機構設置規劃》進行審核,按照登記程序或者簡化程序辦理變更登記,並作出核准變更登記或者不予變更登記的決定。
第三十四條 醫療機構停業,必須經登記機關批准。除改建、擴建、遷建原因,醫療機構停業不得超過一年。
第三十五條 床位在一百張以上的綜合醫院、中醫醫院、中西醫結合醫院、民族醫醫院以及專科醫院、療養院、康復醫院、婦幼保健院、急救中心、臨床檢驗中心和專科疾病防治機構的校驗期為三年;其他醫療機構的校驗期為一年。
醫療機構應當於校驗期滿前三個月向登記機關申請辦理校驗手續。
輸校驗應當交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並提交下列文件:
(一)《醫療機構校驗申請書》;
(二)《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副本;
(四) 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規定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三十六條 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在受理校驗申請後的三十日內完成校驗。
第三十七條 醫療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登記機關可以根據情況,給予一至六個月的暫緩校驗期:
(一) 不符合《醫療機構基本標准》;
(二) 限期改正期間;
(三) 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
不設床位的醫療機構在暫緩校驗期內不得執業。
暫緩校驗期滿仍不能通過校驗的,由登記機關注銷其《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第三十八條 縣級衛生行政部門應當於每年二月底前,將上年度本行政區域內執業的醫療機構名冊逐級上報至衛生部,其中中醫、中西醫結合和民族醫醫療機構名冊逐級上報至國家中醫葯管理局。
第三十九條 醫療機構開業、遷移、更名、改變診療科目以及停業、歇業和校驗結果由登記機關予以公告。

第四章 名 稱
第四十條 醫療機構的名稱由識別名稱和通用名稱依次組成。
醫療機構的通用名稱為:醫院、中心衛生院、衛生院、療養院、婦幼保健院、門診部、診所、衛生所、衛生站、衛生室、醫務室、衛生保健所、急救中心、急救站、臨床檢驗中心、防治院、防治站、護理院、護理站、中心以及衛生部規定或者認可的其他名稱。
醫療機構可以下列名稱作為識別名稱;地名、單位名稱、個人姓名、醫學學科名稱、醫學專業和專科名稱、診療科目名稱和核准機關批准使用的名稱。
第四十一條 醫療機構的命名必須符合以下原則:
(一) 醫療機構的通用名稱以前條第二款所列的名稱為限;
(二) 前條第三款所列的醫療機構的識別名稱可以合並使用;
(三) 名稱必須名副其實;
(四) 名稱必須與醫療機構類別或者診療科目相適應;
(五) 各級地方人民政府設置的醫療機構的識別名稱中應當含有省、市、區、街道、鄉、鎮、村等行政區劃名稱,其他醫療機構的識別名稱中不得含有行政區劃名稱;
(六) 國家機關、企業和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或者個人設置的醫療機構的名稱中應當含有設置單位名稱或者個人的姓名。
第四十二條 醫療機構不得使用下列名稱:
(一) 有損於國家、社會或者公共利益的名稱;
(二) 侵犯他人利益的名稱;
(三) 以外文字母、漢語拼音組成的名稱;
(四) 以醫療儀器、葯品、醫用產品命名的名稱。
(五) 含有「疑難病」、「專治」、「專家」、「名醫」或者同類含義文字的名稱以及其他宣傳或者暗示診療效果的名稱;
(六) 超出登記的診療科目范圍的名稱;
(七) 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規定不得使用的名稱。
第四十三條 以下醫療機構名稱由衛生部核准;屬於中醫、中西醫結合和民族醫醫療機構的,由國家中醫葯管理局核准:
(一) 含有外國國家(地區)名稱及其簡稱、國際組織名稱的;
(二) 含有「中國」、「全國」、「中華」、「國家」等字樣以及跨省地域名稱的。
(三) 各級地方人民政府設置的醫療機構的識別名稱中不含有行政區劃名稱的。
第四十四條 以「中心」作為醫療機構通用名稱的醫療機構名稱,由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核准;在識別名稱中含有「中心」字樣的醫療機構名稱的核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規定。
含有「中心」字樣的醫療機構名稱必須同時含有行政區劃名稱或者地名。
第四十五條 除專科疾病防治機構以外,醫療機構不得以具體疾病名稱作為識別名稱,確有需要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核准。
第四十六條 醫療機構名稱經核准登記,於領取《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後方可使用,在核准機關管轄范圍內享有專用權。
第四十七條 醫療機構只准使用一個名稱。確有需要,經核准機關核准可以使用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名稱,但必須確定一個第一名稱。
第四十八條 衛生行政部門有權糾正已經核准登記的不適宜的醫療機構名稱,上級衛生行政部門有權糾正下級衛生行政部門已經核准登記的不適宜的醫療機構名稱。
第四十九條 兩個以上申請人向同一核准機關申請相同的醫療機構名稱,核准機關依照申請在先原則核定。屬於同一天申請的,應當由申請人雙方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核准機關作出裁決。
兩個以上醫療機構因已經核准登記的醫療機構名稱相同發生爭議時,核准機關依照登記在先原則處理。屬於同一天登記的,應當由雙方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核准機關報上一級衛生行政部門作出裁決。
第五十條 醫療機構名稱不得買賣、出借。
未經核准機關許可、醫療機構名稱不得轉讓。

第五章 執 業
第五十一條 醫療機構的印章、銀行帳戶、牌匾以及醫療文件中使用的名稱應當與核准登記的醫療機構名稱相同;使用兩個以上的名稱的,應當與第一名稱相同。
第五十二條 醫療機構應當嚴格執行無菌消毒、隔離制度,採取科學有效的措施處理污水和廢棄物,預防和減少醫院感染。
第五十三條 醫療機構的門診病歷的保存期不得少於十五年;住院病歷的保存期不得少於三十年。
第五十四條 標有醫療機構標識的票據和病歷本冊以及處方箋、各種檢查的申請單、報告單、證明文書單、葯品分裝袋、制劑標簽等不得買賣、出借和轉讓。
第五十五條 醫療機構應當按照衛生行政部門的有關規定、標准加強醫療質量管理,實施醫療質量保證方案,確保醫療安全和服務質量,不斷提高服務水平。
第五十六條 醫療機構應當定期檢查、考核各項規章制度和各級各類人員崗位責任制的執行和落實情況。
第五十七條 醫療機構應當經常對醫務人員進行「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訓練與考核,把「嚴格要求、嚴密組組、嚴謹態度」落實到各項工作中。
第五十八條 醫療機構應當組織醫務人員學習醫德規范和有關教材,督促醫務人員恪守職業道德。
第五十九條 醫療機構不得使用假劣葯品,過期和失效葯品以及違禁葯品。
第六十條 醫療機構為死因不明者出具的《死亡醫學證明書》,只作是否死亡的診斷,不作死亡原因的診斷。如有關方面要求進行死亡原因診斷的,醫療機構必須指派醫生對屍體進行解剖和有關死因檢查後方能作出死因診斷。
第六十一條 醫療機構在診療活動中,應當對患者實行保護性醫療措施,並取得患者家屬和有關人員的配合。
第六十二條 醫療機構應當尊重患者對自己的病情、診斷、治療的知情權利。在實施手術、特殊檢查、特殊治療時,應當向患者作必要的解釋。因實施保護性醫療措施不宜向患者說明情況的,應當將有關情況通知患者家屬。
第六十三條 門診部、診所、衛生所、醫務室、衛生保健所和衛生站附設葯房(櫃)的葯品種類由登記機關核定,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規定。
第六十四條 為內部職工服務的醫療機構未經許可和變更登記不得向社會開放。
第六十五條 醫療機構被吊銷或者注銷執業許可證後,不得繼續開展診療活動。

第六章 監督管理
第六十六條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負責所轄區域內醫療機構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六十七條 在監督管理工作中,要充分發揮醫院管理學會和衛生工作者協會等學術性和行業性社會團體的作用。
第六十八條 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設立醫療機構監督管理辦公室。
各級醫療機構監督管理辦公室在同級衛生行政部門的領導下開展工作。
第六十九條 各級醫療機構監督管理辦公室的職責:
(一) 擬訂醫療機構監督管理工作計劃;
(二) 辦理醫療機構監督員的審查、發證、換證;
(三) 負責醫療機構登記、校驗和有關監督管理工作的統計,並向同級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四) 負責接待、辦理群眾對醫療機構的投訴;
(五) 完成衛生行政部門交給的其他監督管理工作。
第七十條 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設醫療機構監督員,履行規定的監督管理職責。醫療機構監督員由同級衛生行政部門聘任。
醫療機構監督員應當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其主要職責是:
(一) 對醫療機構執行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指導;
(二) 對醫療機構執業活動進行監督、檢查、指導;
(三) 對醫療機構違反條例和本細則的案件進行調查、取證;
(四) 對經查證屬實的案件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處理或者處罰意見;
(五) 實施職權范圍內的處罰;
(六) 完成衛生行政部門交付的其他監督管理工作。
第七十一條 醫療機構監督員有權對醫療機構進行現場檢查,無償索取有關資料,醫療機構不得拒絕、隱匿或者隱瞞。
醫療機構監督員在履行職責時應當佩戴證章、出示證件。
醫療機構監督員證章、證件由衛生部監制。
第七十二條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對醫療機構的執業活動檢查、指導主要包括:
(一) 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標准情況;
(二) 執行醫療機構內部各項規章制度和各級各類人員崗位責任制情況;
(三) 醫德醫風情況;
(四) 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情況;
(五) 執行醫療收費標准情況;
(六) 組織管理情況;
(七) 人員任用情況;
(八) 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檢查、指導項目。
第七十三條 國家實行醫療機構評審制度,對醫療機構的基本標准、服務質量、技術水平、管理水平等進行綜合評價。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負責醫療機構評審的組織和管理;各級醫療機構評審委員會負責醫療機構評審的具體實施。
第七十四條 縣級以上中醫(葯)行政管理部門成立醫療機構評審委員會,負責中醫、中西醫結合和民族醫醫療機構的評審。
第七十五條 醫療機構評審包括周期性評審、不定期重點檢查。
醫療機構評審委員會在對醫療機構進行評審時,發現有違反條例和本細則的情節,應當及時報告衛生行政部門;醫療機構評審委員會委員為醫療機構監督員的,可以直接行使監督權。
第七十六條《醫療機構監督管理行政處罰程序》另行制定。

第七章 處 罰
第七十七條 對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執業的,責令其停止執業活動,沒收非法所得和葯品、器械,並處以三千元以下的罰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責令其停止執業活動,沒收非法所得的葯品、器械,處以三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 因擅自執業曾受過衛生行政部門處罰;
(二) 擅自執業的人員為非衛生技術專業人員;
(三) 擅自執業時間在三個月以上;
(四) 給患者造成傷害;
(五) 使用假葯、劣葯蒙騙患者;
(六) 以行醫為名騙取患者錢物;
(七) 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七十八條 對不按期辦理校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又不停止診療活動的,責令其限期補辦校驗手續;在限期內仍不辦理校驗的,吊銷其《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第七十九條 轉讓、出借《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沒收其非法所得,並處以三千元以下的罰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沒收其非法所得,處以三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罰款,並吊銷《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一) 出賣《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二) 轉讓或者出借《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是以營利為目的;
(三) 受讓方或者承借方給患者造成傷害;
(四) 轉讓、出借《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給非衛生技術專業人員;
(五) 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

⑦ 2021年中醫診所開辦新條件

摘要 診所改革試點地區中醫(綜合)診所基本標准:

⑧ 針灸推拿的就業前景怎麼樣

答主是北京中醫葯大學的針灸推拿專業的學生。我可以告訴你,只要在學校好好學習,並且在上學期間多去臨床跟診學習,將來的就業前景會非常好

當然也不是只能做醫生,還有諸如醫葯編輯,研究員,大學教師或者醫葯代表這些職業的選擇,只不過做醫生是大多數畢業生的選擇。

根據研究,針推對白種人比對我們黃種人更有效,所以針推現在在歐美,備受推崇。在國外的話,針灸推拿現在也是要考證書的,如果能拿到針灸推拿師的證書,在國外更好就業一些。

總之,好好學習吧,並且把握機遇,一定可以在針灸推拿領域找到非常好的事業。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41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61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108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318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7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59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010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917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36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