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新加坡有多少家
1. 麥當勞遍布世界多少個國家
麥當勞快餐連鎖店是世界上最大的跨國集團公司之一,它在121個國家擁有3000家以上的連鎖店,每天接待的顧客超過3500萬,年利潤超過20億美元。遍布全球的麥當勞快餐店已經成為以美國化為主導的全球化資本主義的最有力象徵。因此,麥當勞已經成為社會學上的一個特殊案例,用來理解現代化、全球化等過程,理解美國文化和意識形態。例如,1993年,美國社會學家喬治·里茨爾出版了《社會的麥當勞化:對變化中的當代社會生活特徵的研究》一書。他將麥當勞快餐店的風靡全球解讀為社會理性化的結果。里茨爾主要是用馬克斯·韋伯的「理性化」來解釋麥當勞現象,他把社會的「麥當勞化」概括為4個特徵:(1)日益增長的效率;(2)監控;(3)量化;(4)可預測性。這些因素共同促進了工具理性的量化增長。里茨爾認為「麥當勞化」已經涉及我們生命的每一個角落——食品、媒體、教育、醫療,無一例外。
凱爾納認為,里茨爾的分析有效地揭示了當代社會發展的動因和社會組織的宏觀結構。但凱爾納批評里茨爾的社會學分析是單向的,也就是說非辨證的,有必要用馬克思的辨證批評來補充、修正韋伯的理論。凱爾納認為,麥當勞不僅僅是理性化的產物,更重要的是,它在全球范圍內構造出一個消費主義文化景觀。他援引了安東尼奧·葛蘭西的文化霸權理論和斯圖爾特·霍爾的「編碼/解碼」理論,把這個景觀看作包含了文化霸權和抵抗的場所,體現了全球化和地方化的矛盾運動。
和里茨爾一樣,凱爾納區分了「麥當勞」和「麥當勞化」這兩個范疇。前者僅僅指一個快餐業的跨國集團,後者則是指以麥當勞為典型代表的一種經濟生產和組織模式。麥當勞化代表了壟斷資本不斷擴張,擠垮個人開辦的商家,剝奪消費者選擇權的過程。麥當勞的這種擴張過程已經從美國邁向全球,成為向全世界宣揚美國文化霸權的形式。但麥當勞宣言的美國文化並不是未受到挑戰的,因此麥當勞景觀也成為一個充滿矛盾沖突的話語場。
凱爾納認為,一方面必須看到麥當勞代表的同質化、標准化、總體性:金色拱門、巨無霸漢堡、與熱門電影有關的玩具等贈品、以家庭歡樂氛圍為主體的廣告……把麥當勞的消費體驗和快樂的集體經驗等同起來。但是過於強調這一點,就會忽略在世界不同地域和不同文化下的消費者的主觀能動性和消費體驗的多樣性。在此,凱爾納的觀點接近於一種文化民粹主義的觀點。其理論淵源可以追溯到英國文化研究(即伯明翰學派),該學派強調受眾和消費者的主觀能動性,主張理解受眾和消費者本人從文化文本中生產出來的意義,而不是由批判理論家替受眾和消費者設想文本的意義(尤其是意識形態意義)。因此,凱爾納對麥當勞景觀的分析也是從消費者的主觀方面出發的,他旨在強調不同地方、不同民族、不同性別和不同階級的消費者對麥當勞、對麥當勞化的不同體驗和反應。
凱爾納首先贊同麥當勞化是一個文化帝國主義的過程,也就是說,以一體化的全球市場為基礎,給非西方國家帶來了速度、效率、食品衛生、為顧客服務等現代理念,似乎美國成了價廉物美、家庭聚會和愛國主義的典範。但是,在麥當勞帝國的擴張過程中,它也不斷和非西方文化「雜交」出許多新的文化形式。
這一點是可以想像的。比如,中國的許多年青人把麥當勞餐廳當作了看書、聊天乃至約會的場所,這就不是美國麥當勞快餐店的原來「用法」了。美國的麥當勞快餐店一般店面都很狹小,不鼓勵顧客在店裡面就餐,並且以外賣為主。美國人很少在麥當勞店逗留很長時間。但中國人的飲食文化往往把就餐當作一種社交活動,吃飯要慢慢來,花費一個小時以上是常有的事情。這樣,麥當勞快餐店就只好入鄉隨俗了。
凱爾納認為麥當勞化的地方化過程中顯現了諸多不同的意義、功能和後果,對麥當勞的本土化進行微觀分析有助於我們更全面地了解和把握這個全球消費文化景觀。在我看來,凱爾納的觀點基本上是正確的,但掩蓋著一種傾向:即把本土化和全球化等量齊觀。事實上,麥當勞的種種「本土化」策略,包括提供適合當地消費者口味的食品在內,都只是「策略」而已,萬變不離其宗,各種本土化的結果改變不了麥當勞作為西方文化和現代生活的文化象徵意義。就此而言,凱爾納批判里茨爾把麥當勞化概括為「理性化」是「過於客觀主義了」的觀點,恐怕有些操之過急(shoot too fast)了。盡管麥當勞景觀在文化文本上有許多主觀性和復雜性,但里茨爾用韋伯的「鐵籠子」的比喻來解析麥當勞文化的「本質」,並不是像凱爾納所批判的那樣「不合適」。相反,凱爾納匆匆地把麥當勞歸結為「後現代大眾文化」的做法,倒是顯然不合適的。
凱爾納的分析框架基本上是丹尼爾·貝爾在《資本主義文化矛盾》中採用的框架——盡管他本人並未提及貝爾的大名。貝爾早就指責韋伯的理性化理論失之片面,引入了桑巴特在《奢侈與資本主義》中的觀點,認為享樂主義也是資本主義精神的一個側面。凱爾納同樣認為,韋伯的「社會理性化」不過是指出了麥當勞化的社會經濟根源,而沒有反映麥當勞文化中的享樂主義原則。我以為,貝爾和凱爾納所犯的一個錯誤在於對「理性化」的理解過於狹窄。不錯,韋伯區分了工具合理性和價值合理性(目的合理性),社會的理性化過程就是工具理性化的過程——只問手段、不問目的和最終價值的過程。但是,工具理性既然排斥了對目的的選擇和拷問,那麼「享樂」這樣的目的也沒有理由不成為工具理性服務的對象。眾所周知,康德的理性觀念包括了純粹理性(認知理性)和實踐理性(目的理性),兩者大致相當於韋伯的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的區分。康德主張合乎理性的生活必然期望德行和幸福的統一,因此在康德那裡,追求幸福的目的是合乎理性的。從「理性」到「享樂」,之間不僅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相反在邏輯上有一種順理成章的過渡關系。貝爾和凱爾納把韋伯和桑巴特對立起來,把康德和薩德對立起來,把理性和享樂對立起來,看不到韋伯的「鐵籠說」的深刻含義。通俗地說,理性化就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那麼享樂自然也是一種利益啊!麥當勞的諸多文化衍生物,不過是掩蓋其理性化實質的庸俗華麗外表,更何況,它根本不是像凱爾納分析的那樣由消費者自己創造的,而是麥當勞公司的銷售策略決定的。凱爾納說,麥當勞的雇員會感覺到自己在鐵籠子裡面,而顧客卻不會感覺自己在鐵籠子裡面。我們完全可以把凱爾納對里茨爾的批判顛倒過來,說凱爾納的這種論調是「主觀主義」的。顧客沒有感覺到自己在麥當勞像在鐵籠子裡面,難道就等於麥當勞真的不是韋伯意義上的鐵籠子了么?至少這個推理過程是有疑問的。
總之,在里茨爾和凱爾納之間,我寧可把信任票投給里茨爾。再多想一層,凱爾納把德波的景觀理論加上了一下「後現代主義」的佐料,雖然看起來這道菜更加顏色鮮艷、味道豐富,但其實等於是把批判的胡椒面放在了一大碗甜面醬裡面,辣味兒幾乎消失殆盡。
凱爾納強調麥當勞化不僅僅是現代性的結果,而是體現了現代性和後現代性之間的張力。據說,麥當勞的生產/消費的理性化過程屬於現代性的范疇,而麥當勞廣告宣傳所宣揚的美國價值觀和享樂主義卻包含了後現代的元素。可惜的是,對於「現代性」和「後現代性」這兩個時髦得令人糊塗的詞語,凱爾納卻懶得解釋。他一下子抓住了波德里亞這根救命稻草(關於波德里亞的理論,本書第6章會專門論及),說麥當勞把消費者帶入了一個神話般的「超現實」(波德里亞的重要概念)世界。
凱爾納說的沒錯,消費者在享用麥當勞快餐時實際上獲得了對西方現代性的消費體驗,他們把本土文化傳統和麥當勞帶來的實踐方式結合起來,獲得了一種新的「雜拌兒」似的文化認同。但這種體驗究竟在何種意義上、在多大程度上是「後現代體驗」呢?凱爾納語焉不詳。他又輕描淡寫地把哈維的「後福特主義」拉過來作為注腳。
2. 全世界麥當勞有多少家連鎖店呢
麥當勞在全球擁有超過3萬家店、營業額超過400多億美元
。而麥當勞在中國的餐廳只有700家。
ps.數據應在更新中
3. 麥當勞的三個服務團隊是什麼
麥當勞公司是全球規模最大、最著名的快餐集團,自1955年成立以來,黃金雙拱門下的美味漢堡和親切服務,一直受到各界人士的歡迎。現在,麥當勞在全球12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過3萬家餐廳,每天為4300萬以上的顧客提供服務。麥當勞公司1990年進入中國,2004年當選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跨國公司」之一,在連鎖餐飲業中獨此一家。麥當勞的成功來自於出色的品牌推廣,同樣來自於獨特的用人機制和觀念。為讓更多的人了解麥當勞的用人之道,本報記者采訪了上海麥當勞負責人。
麥當勞招才最注重三方面素質
———訪上海麥當勞總經理陳清慧女士
本報記者 嚴峻嶸
陳清慧(Lynn Tan)女士於1980年加入新加坡麥當勞公司,1992年,她協助創建麥當勞全球最大的餐廳———北京王府井餐廳;1999年,榮獲全球麥當勞最高榮譽獎「總裁獎」;2001年,榮升為湖北麥當勞高級營運總監;2002年,出任北京麥當勞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2004年,出任上海麥當勞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清慧女士憑借豐富的從業經驗和不懈的努力,為本地管理人員在營運、財務、市場營銷等方面的成長做出了積極貢獻,是麥當勞「家族」中一位傑出的管理者。
麥當勞青睞怎樣的人才
目前,麥當勞在中國開設的連鎖餐廳總數已超過600家,隨著麥當勞在中國的快速發展,需要大批優秀的人才加入,特別在營運部門(餐廳)、人力資源部、財務部、市場部、地產部、工程設備部、采購部、信息服務等部門,大量的職位虛席以待。那麼,麥當勞青睞什麼樣的人才?對此,陳清慧介紹說,在招聘人才時,麥當勞最看重以下素質:
- 熱情的工作態度
對於那些希望加入麥當勞大家庭的人員,陳清慧代表公司提出的要求是:「熱情,開朗,能主動關注顧客的需求,認可麥當勞的企業文化。」
目前,麥當勞在中國開設了超過600家的連鎖餐廳,有近5萬名員工和6000名餐廳管理人員在辛勤工作。他們是一群充滿激情的員工,每天在餐廳和顧客面對面,忙碌著,並快樂著。因為他們熱愛這份工作,這種熱情給予了他們源源不斷的工作動力。有人戲稱,麥當勞員工血液中流淌的是番茄醬。的確,如果沒有這份熱情的工作態度,是無法適應服務業快節奏、高強度的工作。
- 全面的工作能力
在招聘人才時,對於那些具有良好教育背景和大公司經歷的人員,麥當勞並沒有另眼相看。相比這些條件,麥當勞更注重個人的價值觀、對服務理念的理解、實際工作能力等綜合能力。在人才的篩選過程中,更關注他以前的工作經歷,還會安排他在餐廳工作3天,考察他的工作情況,從而全面了解應聘者。
- 良好的團隊精神
麥當勞特別青睞具有團隊精神的員工。陳清慧解釋說:「在餐廳的環境中,團隊精神非常重要。給顧客提供優質服務是麥當勞的追求,要提供好的服務,員工必須具有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而且,麥當勞員工的年齡跨度很大,從18歲到45歲,員工只有學會互相信任、互相配合、融洽相處並團結一致,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
麥當勞提供哪些發展機會
麥當勞雖是著名的跨國企業,但許多求職者對其的認識,大多隻局限於黃金雙拱的標志和美味可口的漢堡,而對麥當勞能提供怎樣的發展機會了解不多。對此,陳清慧表示:對麥當勞來說,人才是最大的資源。麥當勞珍視每一位員工的成長和貢獻,並積極為員工創造學習發展和個人成長的機會,具體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 豐富的培訓機會
麥當勞非常重視員工培訓,並為此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財力。以上海公司為例,2004年,公司在員工培訓和員工激勵方面的投入約150萬元。據統計,一位麥當勞餐廳經理的誕生,需要接受超過450小時的訓練,而企業至少需要投入100萬元,其中包括在麥當勞訓練中心接受營運及管理方面的培訓、派往香港的漢堡大學接受專業訓練等。對於不同崗位的員工,麥當勞都有不同的培訓計劃,幫助其成為全方位發展的優秀人才。
此外,麥當勞還為員工提供了諸多的激勵活動。對店經理、副經理等管理人員,定期參加國內外的麥當勞年會,在交流中提升自我。對員工,麥當勞每年都會舉辦全明星大賽,組織餐廳的員工參加技能比賽,在活動中完善自我。2004年,麥當勞選派了15位中國的冠軍員工前往雅典,參與麥當勞雅典奧運服務團隊工作。每個季度,公司還會舉辦各種員工活動,如郊遊、禮品拍賣會等。這些激勵活動,為麥當勞的員工提供了寬廣的發展空間,使他們增長見識,完善自我,同時有助於保持更旺盛的工作熱情。
- 完善的薪酬制度
在員工薪酬福利上,麥當勞的有兩條原則,一是保持工資在市場上有一定的競爭力,這包括至少每年進行一次薪酬方面的調查;更重要的是,麥當勞倡導員工以自己的工作表現和績效來實現收入的增加。麥當勞按工作表現付酬,每年的績效考核和工資掛鉤。麥當勞在績效考核方面是市場的領先者。公司每年進行一次績效評估,並和員工討論其工作表現,評估時採用五個評估等級:傑出(QOTSTANDING)、優秀(EXCELLENT)、良好(GOOD)、需要改進(NEEDS IM?鄄PROVEMENT)、不滿意(UNSATIS?鄄FACTORY)。員工的工作表現被評為「良好」或以上等級,將被考慮加薪或獎勵。對於表現不夠理想的員工,公司有一個工作表現改進計劃(PIP)。通過PIP計劃,麥當勞積極幫助工作表現需要改進或不滿意的員工克服客觀的困難,改進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差錯。這樣的薪酬制度,能為員工提供一個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員工能不斷自我加壓,然後不斷提升自我。
麥當勞擁有怎樣的工作環境
在管理界有著這樣的說法,企業文化決定著企業的性格,而企業性格左右著員工的發展空間。因此,如今求職者在關注薪酬、職位等硬體因素外,開始重視起企業文化、工作環境、工作氛圍等軟體因素。那麼,大名鼎鼎的麥當勞有著怎樣的工作環境?對此,陳清慧概括為:「平等開放+積極溝通」。
在麥當勞,人人平等,所有的人員都是以名字來稱呼,旨在營造寬松的工作氛圍。此外,麥當勞實行「開門政策」,鼓勵員工積極溝通,如果員工有問題和建議,隨時可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溝通。員工的建議,對麥當勞的成功和未來發展都很重要。
為使開門政策不流於形式,麥當勞有許多具體的措施:如,溝通日,員工可在特定的時間與餐廳經理或總經理進行溝通,當然日常的隨時溝通也是有效的溝通方式;座談會,管理層或工作夥伴之間會召開一些小型非正式的討論,探討一些意見、建議和問題;員工大會,每三個月至少召開一次,是員工與管理層溝通的又一渠道;辦公室職員大會,由公司向辦公室職員傳遞經營情況、市場情況及公司政策等有關信息;餐廳員工大會,是餐廳管理組向餐廳員工宣傳公司有關政策、解決員工困難、採納員工提出建議、表彰先進的重要渠道。
通過以上這些渠道,員工可與管理人員、工作夥伴進行暢通無阻的溝通,這種溝通有利於員工及時了解麥當勞的情況,而「知己知彼」的工作狀態,才能讓員工的工作更游刃有餘。
麥當勞如何對待跳槽員工
跳槽問題向來都是職場中倍受爭議的話題,員工認為,跳槽有利於更好地發展,因此,企業應該有雅量;但許多企業對此卻覺得頭疼,不願意為培養人才做貢獻。那麼,麥當勞對此有何看法?陳清慧笑著表明態度:「麥當勞樂於培養人才。」
據了解,目前麥當勞中國員工(主要指餐廳的服務人員)的離職率約為50%,管理人員(主要指餐廳的管理組人員)的離職率約10%左右。陳清慧認為,這樣的離職率,我們是可以接受的,即便在美國,服務人員的離職率也接近50%。那些離職的餐廳員工,可能是因為他們在擇業方面還沒做好決定,將在餐廳工作作為一種過渡。對此,我們很理解,並且仍然把那些離職的員工當作我們的朋友。
陳清慧表示:從另一個側面看,麥當勞也對社會貢獻了很多人才。如今,不少企業在聘用員工時,如果有麥當勞工作經歷,錄取的機會大一些,這意味著我們給予員工的培訓和成長機會被社會所認可。上海麥當勞被政府授予青年見習基地,是首批獲得該資格的40家企業中唯一的一家餐飲性企業。麥當勞樂於為社會培養人才,願意成為服務社會的優秀企業公民。
陳清慧
溫馨提示
- 發展機會更重要
薪酬一直是求職者重要的擇業指標,但陳清慧認為,還有一個問題更需要求職者關註:明天,後天,或者5年、10年以後,你在企業中是否還有發展空間?現在有些年輕人太心急了,殊不知,好的公司是一個學習的基地,如果你肯學,就會有更多的收獲。
- 等待也是一種成長
在麥當勞,絕大多數的管理人員要從員工做起,對於大多數年輕人來說,這樣一個等待過程似乎太長了。對此,陳清慧現身說法道:「我在麥當勞工作了20多年,從普通員工做起,通過不同職位的升遷和調動,學習怎樣去管理一家公司,現在擔任上海公司的總經理。在麥當勞,機會屬於肯努力的人。2年當上店經理、20年當上總經理,升遷時間的長短取決於個人的努力和對自己的要求有多高。麥當勞不是讓你在一個崗位上死守5年或10年,而是讓你在不同的崗位上獲得不同的經驗和收獲。因此,年輕人不應急於求成,而應積極鍛煉,付出努力,增強能力,才能有所收獲。」
4. 麥當勞在全球有多少間呢
中國第一家麥當勞餐廳
位於繁華的深圳東門的麥當勞餐廳,是中國大陸第一家麥當勞餐廳。於一九九零年十月八日開業。
麥當勞公司旗下最知名的麥當勞品牌擁有超過31000家快餐廳,分布在全球121個國家和地區。
廣州一共有24家
兒童公園分店 廣州市越秀區人民南路88號兒童公園負一層 020-62656229
五山分店 廣州市天河區五山嶽洲路42號1、2樓 85286067
龍洞分店 廣州天河區龍洞牌坊1號 87030869
中華廣場分店 廣州市東山區中山三路33號中華廣場七樓 83739827
龜崗大馬路分店 廣州市越秀區龜崗大馬路1號東山酒家首、二層 37623874
開創路分店 廣州市經濟技術區開創大道亨暉商業廣場首層 62952523
青年文化宮分店 廣州市越秀區北京路312號青年文化宮首層、二層,三層 83172590
麗都大酒店分店 廣州市越秀區北京路182號麗都大酒店首、二層 83330006
東急新天地分店 廣州市荔灣區下九路90、92號二、三層 81249090
會展中心分店 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閱江中路380號首層 89130483
康王分店 廣州市荔灣區中山七路陳家祠綠化廣場康王商業城地下一層A區 81952086
正佳分店 廣州市天河區天河路228號正佳商業廣場3樓 38330551
都市廣場分店 廣州市天河區員村二橫路蘭亭街11號 85534901
南方電腦城分店 廣州市天河區天河路518號二樓 38788787
新市分店 廣州市機場路1149號 86650872
芳村分店 廣東省廣州市芳村區花地大道北93—103號花地城廣場首層,負一層 81569737
下渡路分店 廣州市海珠區上渡路123號首層 34253090
石溪分店 廣州市海珠區工業大道中石崗路90號嘉盛購物廣場首層,二層 84340337
廣百分店 廣州市越秀區西湖路至大馬站路段的廣百廣場新翼首層及夾層 83327929
金田花苑分店 廣州市天河北路559-565號金田花苑首層和夾層 38479657
寶崗分店 廣州市海珠區寶崗大道中183號宏宇廣場首層 34142418
富景花園分店 廣州市海珠區新港西路68號富景花園首層 34246927
海濤酒店分店 廣州市天河區黃埔大道208-210號海濤酒店首、二層 87589745
百利華庭分店 廣州市江南大道中路73號百利華庭首、二層 89228008
5. 麥當勞目前在全世界有多少家分店
根據最近麥當勞公司一項調查統計,全世界的麥當勞餐廳一共有3 萬多家,分布在全球119 個國家,其中美國就有約1.3 萬家。全世界一共有150 萬人在麥當勞工作,每天迎接的顧客就達4800 萬名。在亞洲,擁有最多麥當勞餐廳的國家是日本,有超過3000 個售賣點。在歐洲,德國和英國的麥當勞餐廳數量最多(各超過1000 家),其次是法國(900 多家)、義大利和西班牙(各約300 家),緊隨其後的還有荷蘭(約200 家)。值得注意的是,麥當勞誕生於1955 年美國伊利諾斯州(Illinois),而歐洲開設第一家麥當勞餐廳是在1971 年,地點就在荷蘭的首都阿姆斯特丹。
中國目前有約670 家麥當勞餐廳分布於25 個省市和直轄市,員工人數超過5 萬。1990 年,麥當勞在深圳開設了中國第一家餐廳;1992年4 月,北京王府井麥當勞餐廳開張,成為了當時世界面積最大的麥當勞餐廳。
6. 全世界有多少家麥當勞
據最近麥當勞公司一項調查統計,全世界的麥當勞餐廳一共有3萬多家,分布在全球119個國家,其中美國就有約1.3萬家。全世界一共有150萬人在麥當勞工作,每天迎接的顧客就達4800萬名。在亞洲,擁有最多麥當勞餐廳的國家是日本,有超過3000個售賣點。在歐洲,德國和英國的麥當勞餐廳數量最多(各超過1000家),其次是法國(900多家)、義大利和西班牙(各約300家),緊隨其後的還有荷蘭(約200家)。值得注意的是,麥當勞誕生於1955年美國伊利諾斯州(Illinois),而歐洲開設第一家麥當勞餐廳是在1971年,地點就在荷蘭的首都阿姆斯特丹。
中國目前有約670家麥當勞餐廳。
7. 全世界一共有多少間麥當勞
英文全稱: McDonald's
公司類型: 上市公司(紐約證券交易所)
現在廣告語: I'm lovin' it!
為快樂騰點空間(2010年)
成立於: 1955年
總部位於: 美國伊利諾州歐克布魯克(Oakbrook, Illinois)
重要人物:
雷·克洛克(Ray Kroc),創始人
安德魯·麥肯納(Andrew J. McKenna),董事會非執行主席
吉姆·斯金納(Jim Skinner),董事會副主席兼CEO
邁克爾·羅伯茨(Michael Roberts),總裁兼COO
主要產業: 餐館
雇員數目: 418,000人
主要產品: 連鎖快餐、甜點、童裝等
收入: 1.5億美元 (2006年) [編輯本段]公司概況 以色列的「麥當勞」店麥當勞公司旗下最知名的麥當勞品牌擁有超過31000家快餐廳,分布在全球121個國家和地區。在世界各地的麥當勞按照當地人的口味進行適當的調整。另外,麥當勞公司現在還掌控著其他一些餐飲品牌,例如午後濃香咖啡(Aroma Cafe)、Boston Market、Chipotle墨西哥大玉米餅快餐店、Donatos Pizza和Pret a Manger。
麥當勞公司2001年的總收入達到148.7億美元,凈利潤為16.4億美元。
大多數麥當勞快餐廳都提供櫃台式和得來速式(drive-through的英譯,即指不下車便可以夠用餐店的一種快餐服務。顧客可以駕車在門口點菜,然後繞過餐廳,在出口處取餐。)兩種服務方式,同時提供室內就餐,有時也提供室外座位。
得來速餐廳通常擁有幾個獨立的站點:停車點、結賬點和取貨點,而一般而言後兩個站點會並在一起。
(有消息稱,由於美國北達科他州的員工最低工資明顯低於俄勒岡州和華盛頓州,麥當勞公司計劃在2005年初嘗試著在北達科他州法戈設立電話服務中心,用來接受處理來自俄勒岡州和華盛頓州的得來速電話訂單,以緩解那種現象。)
在有些地區,公路幹道兩旁會設有麥大道(McDrive)是一種無櫃台無座位的為了款待夜遊駕車人仕所開設的大道,這種大道往往作為得來速餐廳的簡化方式出現在鬧市區這種人口高密度一帶。
一些專門的主題餐廳仍然保留著,比如搖滾麥當勞50年代主題餐廳,還有一些經過精心挑選,坐落在近郊地區以及某些城市的大型室內或室外游樂場的麥當勞餐廳。它們被稱作麥當勞樂園(McDonald's PlayPlace,舊稱PlayLand)這種類型的餐廳最早於70年代和80年代在美國本土出現,而在國際上的現身就稍晚一些:比如加拿大的大部分地區直到90年代中期才陸續出現。
麥當勞公司每年會將營業額的一部分用於慈善事業。創始人雷·克洛克在去世時,用他的全部財產成立了麥當勞叔叔慈善基金。
8. 麥當勞在哪些國家有
麥當勞和肯德基都是來自於美國的 在美國,麥當勞的規模遠遠超過肯德基,麥當勞在全球擁有超過3萬家店,營業額超過400億美元;而肯德基在全世界擁有的店只有麥當勞的1/3,約為1.1萬家.
但在中國,肯德基進入中國市場早於麥當勞,且規模也遠超過麥當勞的規模,肯德基的餐廳總數是1500家,而麥當勞卻只有700家.
9. 麥當勞在全球的分布狀況 急~~~
麥當勞1954年成立~至今進入中國市場已經二十年~ 根據最近麥當勞公司一項調查統計,全世界的麥當勞餐廳一共有3 萬多家,分布在全球119 個國家,其中美國就有約1.3 萬家。全世界一共有150 萬人在麥當勞工作,每天迎接的顧客就達4800 萬名。在亞洲,擁有最多麥當勞餐廳的國家是日本,有超過3000 個售賣點。在歐洲,德國和英國的麥當勞餐廳數量最多(各超過1000 家),其次是法國(900 多家)、義大利和西班牙(各約300 家),緊隨其後的還有荷蘭(約200 家)。值得注意的是,麥當勞誕生於1955 年美國伊利諾斯州(Illinois),而歐洲開設第一家麥當勞餐廳是在1971 年,地點就在荷蘭的首都阿姆斯特丹。
中國目前有約670 家麥當勞餐廳分布於25 個省市和直轄市,員工人數超過5 萬。1990 年,麥當勞在深圳開設了中國第一家餐廳;1992年4 月,北京王府井麥當勞餐廳開張,成為了當時世界面積最大的麥當勞餐廳
10. 新加坡麥當勞各店地址
.....................魚尾獅公那裡就有一個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