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為什麼這么多水庫
⑴ 新加坡水庫占陸地國土面積比重大的原因
海拔低降水多。新加坡地勢低平,平均海拔15米,最高海拔只有163米。新加坡位於赤道附近,年平均降水量超過2000毫米,雨量極其充沛,新加坡人先後修建了多個水庫,以儲存雨水,隨著時間對的增長對水庫的需求越來越高,所以就水庫佔比重大。
⑵ 新加坡水庫占陸地國土面積比重大的原因
新加坡與馬來西亞之間的柔佛海峽段,有多個大型水庫。
新加坡地勢低平,平均海拔15米,最高海拔只有163米。新加坡位於赤道附近,年平均降水量超過2000毫米,雨量極其充沛,新加坡人先後修建了10多個水庫,以儲存雨水,新加坡島中央有個水庫群,從北到南有實里達水庫園、貝雅士水庫、麥里芝水庫。貝雅士水庫分為東西兩部分,中間有水壩隔斷。
新加坡水資源短缺的原因可以從自然和人為方面分析。結合所學知識,自然原因國土面積小,河流短小,儲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條件差,社會經濟原因,人口密度大,經濟發達,對淡水需求量大。
⑶ 新加坡淡水資源嚴重不足的原因
新加坡一年到頭都有雨水,不過每年的11月至翌年1月吹東北季候風時雨水最多。相對來說,比較乾燥是吹西南季候風的6月至8月間。 新加坡沒有一條可利用的淡水河或淡水湖,唯一的水資源是全國14個水庫積蓄的雨水。
⑷ 新加坡是熱帶雨林氣候區,終年高溫多雨,為什麼是缺水
自然原因:新加坡是島國,陸地面積小,儲存淡水的區域小,大部分的大氣降水直接流入海洋。
社會經濟原因:新加坡人口多,經濟發達,對水的需求量大。
⑸ 新加坡年降水量2000mm以上,為什麼仍嚴重缺水
第一,新加坡人口眾多,有400多萬,所以人均能用的水不多。
第二,降下來的是雨水,新加坡是島嶼,而且用地緊張,所以大部分的水是排到海里,而不是保存在水庫里,況且雨水要經過凈化才能使用。
第三,新加坡不是一年四季都有2000MM的降水量,3月至9月屬於「旱季」,也就是降水量才800MM左右,所以不能保證全年多雨。
本人是新加坡的華人,這是專業回答,謝謝!
⑹ 新加坡的地理環境是怎樣的
新加坡位於北緯1°18′,東經103°51′,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北隔狹窄的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緊鄰,並在北部和西部邊境建有新柔長堤和第二通道相通。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的民丹島和巴淡島都有輪渡聯系。新加坡的土地面積是719.1平方公里[9] ,海岸線總長200餘公里,全國由新加坡島、聖約翰島、龜嶼、聖淘沙、姐妹島、炯島等六十餘島嶼組成,最大的三個外島為裕廊島、德光島和烏敏島。由於填海工程形成新的陸域,將增添額外100平方公里的土地。新加坡的標准時間為UTC+8,較其地理位置時間快1小時。
新加坡地處熱帶,長年受赤道低壓帶控制,為赤道多雨氣候,氣溫年溫差和日溫差小。平均溫度在23至34℃之間,年均降雨量在2,400毫米左右,濕度介於65%到90%之間。11月至次年1至3月左右為雨季,受較潮濕的東北季候風影響天氣不穩定,通常在下午會有雷陣雨,平均低溫徘徊在攝氏24至25℃。6月到9月則吹西南風最為乾燥。在季候風交替月,那就是4月到5月,以及10月到11月,地面的風弱多變陽光酷熱,島內的最高溫度可以達到35℃。
新加坡建有17個蓄水池為市民儲存淡水。其中,中央集水區自然保護區位於新加坡的地理中心,佔地約三千公頃。該保護區擁有麥里芝蓄水池、實里達蓄水池上段、貝雅士蓄水池上段和下段等水庫。其土地除了用來收集雨水,並發揮著重要的城市「綠肺」功能。為減少對外來水源的依賴,新加坡通過大型蓄水計劃,以及海水淡化和循環再利用等技術,使得水源供應更加多元化,逐步邁向水供自給自足的目標。隨著最大的大泉海水淡化廠的落成[10] ,當前可提供超過60%的用水需求。
新加坡約有23%的國土屬於森林或自然保護區,而都市化限縮了雨林面積,森林主要分布於武吉知馬自然保護區以及3個保護區,西部地段和離岸島嶼。
⑺ 屬熱帶雨林氣候的新加坡,為何會深陷入水資源缺乏的境地
新加坡是地處東南亞的熱帶氣候國家,本應該是一個水資源豐富的地方,卻陷入水資源缺乏的境地。這是因為新加坡的地勢過於平坦,其次,新加坡的水資源需求量大。
所以說新加坡的水資源短缺歸根到底是由於供需不平衡造成的。就像一個破了洞的塑料袋,裝入的水雖然很多,但是漏掉的也很多,更讓人頭疼的事,需要從袋子里取出的水也很多。就是這樣的一個過程,加重了新加坡的水資源緊張。
⑻ 新加坡是熱帶雨林氣候區,終年高溫多雨,為什麼是缺水國之一
主要是因為新加坡國土面積太小。新加坡是一個島國,土地面積只有719.1平方公里,相當於30多公里寬,20多公里長,最高海拔只有100多米。加上新加坡位於馬來半島南端,地下淡水資源非常少,且無法大規模開發。
由於受地形所限,新加坡雖然有32條河流,但河流都頗為短小,雖然是熱帶雨林氣候,但河流蓄水能力差,降水又流回到海里去了。所以新加坡把大部分的河流都改造成蓄水池,為居民提供飲用水源。
⑼ 滴水沒有的新加坡,怎麼保障人民喝水
美麗的街道繁花簇錦,魚尾獅每天都會噴出水柱,很多人在享受新加坡音樂噴泉的同時,並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缺水的國家。
都怪領土太小
馬六甲海峽附近被熱帶雨林氣候區支配,全年高溫多雨,年降水高達2350mm。
赤道就在旁邊,降水和高溫是永遠不缺的
但對於新加坡來說,這么多降水卻只是個過客。國土面積僅有697平方千米的新加坡,境內沒有主權完整的獨流大河,也缺乏體量足夠的湖泊,每年雨季從天而降的淡水只能變成積水白白流走,無法收集和利用。
新加坡與馬來以柔佛海峽為界
新加坡海峽以南的島嶼則屬於印度尼西亞
可以說是個非常小的無所謂腹地的島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