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輕軌叫什麼
Ⅰ 新加坡地鐵MRT是怎麼收費的
新加坡地鐵簡介
目前,新加坡一共有5條地鐵線:東西線,即地鐵綠線,通樟宜機場;南北線,即地鐵紅線;東北線,即地鐵紫線;環線,即地鐵黃線,以及開通一半的市區線,即地鐵藍線。
1)東北線:榜鵝 - 港灣
2)東西線:文禮 - 樟宜機場
3)南北線:裕廊東 - 濱海灣
4)環線:港灣 - 濱海灣
5)藍線:武吉士 - 牛車水
新加坡地鐵運營時間和票價
首班車大都在5:30前後,末班車在23:30左右。
票價:票價根據乘車路程計算,約SGD 0.8 ~ SGD 3 不等(同樣車程,但地鐵票種類不同,價格也會不同)。
地鐵票種類及票價
以下車票都是一卡多用,可搭乘地鐵、輕軌車(LRT)及公交車。
1)標准車票(Standard Ticket)
可在任何地鐵站的自動購票/充值機購買,含新幣10分的訂金,可以選擇購買往返或單程票。每張標准車票自購買日起30天內,可充值使用六次,第三次使用時會自動退回押金,第六次使用時再額外加送新幣10分的折扣。同樣車程,標准車票的價格要比易卡通貴。
2)易通卡(EZ – Link Card)
在各大地鐵站的乘客服務櫃台(passenger service center)購買,費用為新幣12元(儲值金7元、不可退卡費5元)。全島的7-11便利店也可以購買易通卡,費用為10元(儲值金5元、不可退卡費5元)。易通卡有效期自購買之日起為5年。打算在新加坡停留5天以上的,建議使用易通卡較為實惠。卡內金額用完後,不必另買新卡,只需拿卡到各大地鐵站的自動購票/充值機,或是乘客服務櫃台充值即可繼續使用。旅客離開新加坡前如果卡內還有餘額沒有用完,可將卡片退還給指定票務櫃台(TransitLink Ticket Offices),取回余額。
新加坡遊客通行卡(Singapore Tourism Pass)
專門為遊客設計的通行卡,分為一日劵(10元)、二日劵(16 元)和三日劵(20元),每卡需外加押金10 元,自購買日起五日內可以到指定票務櫃台(TransitLink Ticket Offices)辦理退卡並取回押金,但是卡內的余額不可退還。持遊客通行卡就可不限次數搭乘新加坡地鐵(MRT)、輕軌(LRT)及巴士等大眾交通工具。不過,新加坡遊客通行卡只在以下十個地鐵站的票務櫃台(TransitLink Ticket Offices)出售。
樟宜機場站每日:08:00 am – 04:00 pm,05:00 pm – 09:00 pm
烏節站每日08:00 am – 09:00 pm
牛車水站每日08:00 am – 04:00 pm,05:00 pm – 09:00 pm
政府大廈站每日09:00 am – 09:00 pm
萊佛士坊站星期一至五08:00 am – 09:00pm,星期六08:00 am – 05:00pm。星期天及公眾假期休息。
宏茂橋站每日08:00 am – 09:00 pm
港灣站每日08:00 am – 04:00 pm,05:00 pm – 09:00 pm
武吉士站每日10:00 am – 09:00 pm
勞明達站每日12:00 pm – 3.45 pm,04:45 pm – 07.30 pm。公眾假期休息。
海灣舫站只限周末和公眾假期開放,12:00 pm – 8.00 pm(3.45 pm – 4.45 pm休息)
Ⅱ 新加坡地鐵
官網:http://www.thesingaporetouristpass.com.sg/
Ⅲ 新加坡地鐵現在幾條線啊誰有最新地鐵圖
新加坡地鐵交通,主要干線為East West Line東西線 / North South Line南北線 / Circle Line環線 / North East Line東北線 / Downtown Line濱海城市線,和其次輕軌線為Sengkang Lrt 盛港 / Punggol Lrt 榜鵝 / Bukit Panjang Lrt 武吉班讓。
Ⅳ 新加坡大眾軌道交通的歷史
1967年,城市規劃人員預計在1992年新加坡就必須建立地鐵系統以滿足公共交通的需求。新加坡國會在辯論發展單一的公共巴士系統是否更加節省資金成本後,意識到只有巴士系統是無法滿足公共交通需求的。因為在土地有限的城市國家新加坡,建立和擴充巴士系統必定會與其他方面爭奪土地資源。1983年10月22日,初始投資為50億元的新加坡地鐵在SHAN ROAD正式開始施工,這是當時新加坡最大的公共工程項目。新加坡地鐵網路分階段修建。最早修建的是南北線,因為南北線穿越的中部地區對公共交通的需求極大。1983年10月14日新加坡地鐵公司(MRTC)成立,後更名為(SMRT)。新加坡地鐵公司也接管了原新加坡地鐵管理局的職責。1987年11月7日,南北線的第一段開始營業,共有5個車站和6公里線路。15個車站之後也加入營運。1988年3月12日在當時的總理李光耀主持下,新加坡地鐵正式投入運行。另外21個車站相繼投入營運。1990年7月6日東西線的文禮地鐵站投入營業。標志著地鐵系統提前2年建成。
新加坡地鐵隨後不斷擴建。其中包括耗資12億新元的南北線兀蘭延線擴建工程,使南北線成為環線。
利用軌道路線將人們直接送到家門的想法是引進與地鐵相連的輕軌路線(LRT)的原因。1999年11月6日,武吉班讓輕軌正式運行。為了促進旅遊業,樟宜機場站和博覽站也加入地鐵網路。2003年6月20日,由SBS Transit經營的 東北地鐵線(NEL)開始運行。這是世界上第一條全自動的重型地鐵線路。2006年1月15日,在公眾的強烈要求下,東北地鐵線的萬國站也正式投入使用。全長3.81公里的文禮延長線已於2009年2月28日正式啟用。
Ⅳ 新加坡各地鐵線顏色
新加坡各地鐵線顏色:
1、南北線NS:紅色。
2、東西線EW(含樟宜支線):綠色。
3、東北線NE:紫色。
4、環線CL:黃色。
每條列車線的開除時間以起點與終點為准,五點半為第一班十二點為最後一班,但不同的路線在特定的日期有延長尾班列車的時間。
(5)新加坡的輕軌叫什麼擴展閱讀:
新加坡地鐵目前有4條地鐵路線包括:南北線(紅線)從濱海南碼頭通往裕廊東,東西線(綠線)從巴西立前往西部的裕群,而支線:丹拿美拉經過博覽站與樟宜機場之間。東北線(紫線)連接港灣至東北部的榜鵝,環線(橘黃線)從港灣通往多美歌和濱海灣。
新加坡地鐵主幹線有綠色線為東西線,紅色線為南北線,紫色線為東北線,藍色線為市區線,橙色線為環線,在市鎮內有盛港,榜鵝蔡厝港,武吉班讓輕軌列車線。
Ⅵ 新加坡地鐵的歷史介紹
1967年,城市規劃人員預計在1992年新加坡就必須建立地鐵系統以滿足公共交通的需求。新加坡國會在辯論發展單一的公共巴士系統是否更加節省資金成本後,意識到只有巴士系統是無法滿足公共交通需求的。因為在土地有限的城市國家新加坡,建立和擴充巴士系統必定會與其他方面爭奪土地資源。1983年10月22日,初始投資為50億元的新加坡地鐵在SHAN ROAD正式開始施工,這是當時新加坡最大的公共工程項目。
新加坡地鐵網路分階段修建。最早修建的是南北線,因為南北線穿越的中部地區對公共交通的需求極大。1983年10月14日新加坡地鐵公司(MRTC)成立,後更名為(SMRT)。新加坡地鐵公司也接管了原新加坡地鐵管理局的職責。1987年11月7日,南北線的第一段開始營業,共有5個車站和6公里線路。15個車站之後也加入營運。1988年3月12日在當時的總理李光耀主持下,新加坡地鐵正式投入運行。另外21個車站相繼投入營運。1990年7月6日東西線的文禮地鐵站投入營業,標志著地鐵系統提前2年建成。
新加坡地鐵隨後不斷擴建。其中包括耗資12億新元的南北線兀蘭延線擴建工程,使南北線和東西線形成環狀。
利用軌道路線將人們直接送到家門的想法是引進與地鐵相連的輕軌路線(LRT)的原因。1999年11月6日,武吉班讓輕軌正式運行。為了促進旅遊業,樟宜機場站和博覽站也加入地鐵網路。2003年6月20日,由SBS TRANSIT經營的 東北地鐵線(NEL)開始運行。這是世界上第一條全自動的重型地鐵線路。2006年1月15日,在公眾的強烈要求下,東北地鐵線的萬國站也正式投入使用。全長3.81公里的文禮延長線已於2009年2月28日正式啟用。
Ⅶ 新加坡地鐵的名稱簡介
新加坡地鐵是繼馬尼拉輕軌運輸系統之後,東南亞地區第二個興建的地鐵系統。自1987年開通以來,新加坡地鐵已經發展成有5條路線(包括機場地鐵支線)的地鐵系統。地鐵最早的線路於1987年通車,位於楊厝港和大巴窯之間。為全國接近一半的人口(即差不多222.4萬人)服務。
新加坡地鐵目前有113個車站,8個轉車站,152.9公里的標准軌距線路。地鐵由陸路交通管理局負責建造,並為盈利公SMRTCORPORATION LTD( 新加坡地下鐵公司)和SBS TRANSIT(新捷運)提供特許經營權。這兩家公司同時也經營巴士和德士業務,以保證各種公共交通服務的有效結合。新加坡地鐵也與政府組屋區里的輕軌系統相連接。服務從早上5點30起到凌晨1點結束,班次約3-8分鍾一次,節假日服務時間通常會延長。
5條地鐵路線包括:南北線(紅線)從濱海南碼頭通往裕廊東,東西線(綠線)從巴西立前往西部的裕群,而支線:丹拿美拉經過博覽站與樟宜機場之間。東北線(紫線)連接港灣至東北部的榜鵝,環線(橘黃線)從港灣通往多美歌和濱海灣,濱海市區線(藍線)。在每個地鐵車站里都有標示明顯的線路圖和使用說明,還有功能強大的自動售票機,公眾只有要查看站名記住其顏色及號碼即可使用。
新加坡地鐵是軌道運輸標竿聯盟(NOVA)的成員之一。
Ⅷ 新加坡地鐵的地鐵路線
南北線((紅線 NORTH-SOUTH LINE)是由SMRT地鐵有限公司(SMRT TRAINS LTD)營運的路線,共26個車站,全長約45.3公里,由裕廊東(JURONG EAST) 至 濱海南碼頭(MARINA SOUTH PIER) 經兀蘭(WOODLANDS)、宏茂橋 (ANG MO KIO) 及烏節 (ORCHARD)。南北線於政府大廈 (CITY HALL)、萊佛士坊 (RAFFLES PLACE) 及裕廊東 (JURONG EAST) 接駁東西線,於多美歌(DHOBY GHAUT) 接駁東北線,於碧山(BISHAN)換乘環線。另在蔡厝港站 (CHOA CHU KANG) 接駁武吉班讓 (BUKIT PANJANG) 輕軌系統。南北線列車需由駕駛員操作。
2014年11月23日,南北地鐵線往南新增的濱海南碼頭站啟用,方便公眾和外國遊客搭地鐵往來濱海灣游輪中心,乘搭渡輪前往龜嶼島進香的公眾也能使用這個新地鐵站直達濱海南碼頭。該站距離濱海灣游輪中心約600公尺,可方便公眾搭地鐵往來游輪中心。這個地段日後也將發展為濱海灣新市區。 濱海市區線 (DOWNTOWN LINE) 是新加坡的第5條地鐵路線,將由新捷運 (SBS TRANSIT) 營運,共34個車站,其中11個換乘站,全長約40公里。工程將會分三個階段興建,預計分別在2013年、2015年及2017年落成通車。與東北線和環線一樣,市區線亦是全線無人駕駛的地鐵路線,同時也是一條全線均建於地底的地鐵路線。市區線將為武吉知馬地區和東部地區的乘客服務,使乘客可以迅速前往新市區。在地鐵路線圖上以藍色標示。
2007年4月27日陸交局宣布了本線轉換站的列表,其中包括武吉班讓,植物園,紐頓,小印度,武吉士,麥波申,淡濱尼和博覽。市區線將採用3節車廂的無人駕駛列車,每天乘客人數估計約50萬人次。
需要指出的是,市區線第一階段過去曾一度被稱為地鐵環線的「市區延長線」。 市區線的建造計劃重組了原定的幾條通往濱海灣的地鐵路線,同時為目 前與東西線相平行而又無法使用東西線的走廊地區提供地鐵服務。2005年7月14日,當局宣布了環線的「市區延長線」計劃,市區延長線長3.4公里,5個車站。並計劃2007年開始修建。在隨後的報道和「新加坡藍圖2001」中,當局暗示會修建沿武吉知馬走廊直到武吉班讓的地鐵線,以及修建在一條東海岸地區的環線。陸交局之後將這兩條地鐵線稱為武吉知馬線和東區線。並計劃定於在10到15年內完工。
2007年2月15日財政部第二部長尚達曼(THARMAN SHANMUGARATNAM)宣布當地鐵環線在2010年建成後,就將立刻開始修建120億元通往武吉班讓的市區線部分。2007年4月27日,市區延長線,武吉知馬線和東區線的北半部被結合在一起成為一條40公里長的單一地鐵線,即濱海市區線。市區延長線,武吉知馬線和原東區線北半部被改稱為市區線的第1,2,和3階段。第一階段的工程也包括修建從寶龍坊(PROMENADE)到武吉士的新段落。並在武吉士站與第2階段的地鐵相連接。而第3階段的線路將以博覽站為終端。有關原東區線的南半部,詳見東區線。 武吉班讓 | 凱秀 | 山景 | 美世界 | 阿爾伯王園 | 第六道 | 陳嘉庚 | 植物園 | 史蒂芬 | 紐頓 | 小印度(LITTLE INDIA) | 梧槽 | 武吉士 | 寶門廊 | 海灣舫 | 市中心 | 直落亞逸 | 牛車水(CHINATOWN) | 福康寧 | 明古連 | 惹蘭勿剎 | 明地迷亞 | 芽籠峇魯 | 瑪達 | 麥波申 | 烏美 | 加基武吉 | 勿洛北 | 淡濱尼西 | 淡濱尼 | 淡濱尼東 | 樟宜上段 | 博覽(EXPO)
Ⅸ 什麼是輕軌
輕軌是城市軌道建設的一種重要形式,也是當今世界上發展最為迅猛的軌道交通形式。輕軌的機車重量和載客量要比一般列車小,所使用的鐵軌質量輕,每米只有50kg,因此叫做「輕軌」。城市輕軌具有運量大、速度快、污染小、能耗少、准點運行、安全性高等優點。
它可以有效緩解人口與交通資源、汽車與交通設施之間的緊張關系。輕軌作為改善城市交通現狀的有效載體,成為現代化大都市的重要選擇。
它在極大程度上方便了乘客出行,使居民享受更高品質的生活。輕軌也更符合綠色交通的標准,軌道延伸之處的大規模市政配套設施建設,更有利於環境綜合治理。
(9)新加坡的輕軌叫什麼擴展閱讀
輕軌的發展
在1904年7月30日香港開通有軌電車,1996年台灣開通第一條地鐵;1906年6月2日天津有軌電車正式通車,上海在1908年2月6日試運營,大連1909年9月25日有軌電車開通,南京於1920年開通,北京於1924年開通,長春1941年11月11日開通,鞍山1956年1月15日正式開通;
撫順電鐵於1904年10月基本建成,對內客貨混跑,1906年4月正式對外開通。撫順電鐵俗稱撫順電車,來源於日本電車,日本電車是電力機車的含義,屬於市郊鐵路,撫順電鐵不是有軌電車(路面電車),擁有專屬路權,本質是輕軌。
撫順電鐵不僅是中國最早的輕軌、還是大陸最早的軌道交通,還因為它所屬的撫順礦業集團擁有運輸部這樣的管理和建造部門和撫礦電力機車廠、撫礦檢修中心、撫礦鐵道器材廠等配套產業群,包括中國第一條地鐵北京地鐵1號線、山西太原煤礦鐵路等軌道交通建設,都有撫順礦務局支援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