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如何看待中國人
❶ 新加坡對中國為什麼不友好
我每年都去新加坡哦~
其實排斥是有點啦~比如有些人問你是哪裡人,一聽你是中國人就一副嗤之以鼻的樣子~但不是所有人~
第一,新加坡華人 特別是在新加坡土生土長的華人其實已算脫離中國人這一圈,只有外表還是而已,他們有些甚至不會說華語只說英語,(雖然近幾年新加坡教育越來越重視華語。)就如樓上說的,每個國家總有排斥外來人的現象,很平常。
第二,新加坡雖小,但是文化程度很高,他們注重禮貌。不小心撞到人或不知道是誰對錯碰了下什麼的對會主動說SORRY,但是有些中國人過去就顯得不是很禮貌,有可能雙方都有錯或沒錯,只是碰巧撞了下或者怎麼樣,只是看人家一眼,什麼也不說,新加坡人眼裡就顯得十分不禮貌,再聽聽他說話的口氣語調,知道不是本地人,哦~原來是中國人。這也許是個別現象,但是在新加坡人心裡想的不會是這個人沒禮貌,而想的是中國人這個群體都是那麼沒禮貌,沒修養,對中國人的影響也就會差很多了。
第三,新加坡被稱為「花園城市」,向來愛干凈慣了,也很注重禮儀,有些連去超市買菜購物的中年婦女也會噴些香水,至少是不會有難聞的味道。他們雖然有時穿的隨便,可也不會讓人覺得邋遢。其實前幾年新加坡人對中國人還沒那麼排斥,因為去新加坡的人大多不是學生,就是新加坡急需要推動國家發展而高薪聘請的人才,只是近幾年來不少打工仔選擇去新加坡打工掙錢,(於是。。工地施工,修電路什麼的需要體力的工作不是印度人,少許馬來人,基本上也就是中國人了,新加坡當地的華人從不做這樣的苦力工作。)有些打工仔會蓬頭垢面,穿著拖鞋(不是人字拖,是家裡穿的那種)或者很臟的鞋子,穿著在工地上工作的很臟的衣服去乘車乘地鐵 ,當然很突兀,新加坡人看不慣也很正常,他們對於中國打工仔能如此邋遢的出門而感到十分詫異,而後就轉變成鄙夷排斥了。我在新加坡地鐵上就遇見過幾個打工仔新年去CHINATOWN,但是我經過他們身邊時,很臭= =,像有幾天沒洗澡一樣,說話聲音也很大很粗。如果這種人多了,愛干凈的新加坡人對於中國人的印象會好嗎?
第四,他們電視台有時會放一些關於中國物價,房價和政治方面的專題節目或報道。我作為中國人看這些節目是深有體會,共鳴啊,心裡哀號我們是苦逼啊!什麼中國十年間工資漲了多少,房價翻了幾倍,物價怎樣,采訪中國老百姓,聽聽他們的感想,新加坡傳媒所做節目的評論、報道比中國本地的報道更加犀利,我覺得是一種抨擊、比較。播出節目給全新加坡民眾看,我認為就是為了讓他們比較比較自己國家的優勢在哪,中國其實不是很好,他們的政體、經濟、文化教育各方面都沒新加坡好。其實看新加坡的華語新聞就可以感受出 他們很多說中國的新聞大多隻是采訪台灣香港,最多廣州福建了,比較少說到大陸內地的其他地方。
第五,新加坡人都會說英語,而且可以說是他們的母語了,他們用英語交談,學習,工作,特別重視外來人的英語水平,如果你不是很會說英語,他們會很看不起你的。。
第六,新加坡人也會去中國遊玩啊,但是中國人不文明的行為舉止可是讓所有外國人看在眼裡的,記在心裡的。也許這也是一點吧。
恩。。。我目前想來就這些吧。。。我說的僅僅是因為我是想的,沒有別的意思。。。其實我也很愛國的。恩~是這樣的。
小的如有得罪請多多包涵。。。。。
❷ 新加坡人對中國有沒有認同感
新加坡人對中國認同感不高,大部分新加坡人對中國還是不冷不熱。
第一個原因還是要追溯兩個國家的歷史,在歷史上新加坡一直跟中國就沒有什麼往來,而且在一百多年前,新加坡一直是在英國的統治下的。
所以在那裡的華人思想和文化上都跟中國人有很大的差別。沒有共同的民族自信和民族認同感是很難產生共鳴的,所以在這個前提下,新加坡人對中國人不冷不熱也很正常。
第二個原因是新加坡還殘存著一些冷戰思維。當時的美國和蘇聯同為世界上的「超級大國」,為了爭奪世界霸權,兩國及其盟國展開了數十年的斗爭。而當時中國是現在蘇聯這邊的,新加坡則是站在美國那邊,所以直到現在他們還是比較認同美國的。
第三個原因就是國家性質的不同了。我們國家走的是社會主義路線,而他們走的是資本主義路線。在他們眼裡還是比較認同資本主義路線的,對社會主義路線感到有些恐懼。由於兩個國家的國情完全不同,走的路線自然就會不一樣,根本沒什麼好怕的。
第四點則是利益。還是那句老話: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現如今國與國之間的往來,很多時候都是在有共同利益的基礎上達成的。
中國和新加坡之間距離較遠,中國古話說得好:遠親不遠近鄰。以前交通不發達,空間距離阻斷了雙方的往來,尤其是利益上的往來,所以沒有這層關系,自然就會疏遠一些的。
最後一個原因就是來自新加坡的擔心。中國從外國進口一些商品的時候,都需要通過海上貿易,經常會經過新加坡附近的馬六甲海峽。而新加坡就很擔心中國會爭奪馬六甲海峽的制海權,其實這種擔心就是多餘的。
❸ 新加坡人對待中國人的態度怎麼樣應該是不錯的吧,畢竟新加坡大部分都是華人
在新加坡留學我現在是中二,班上的人都是叫我們CHINA,叫我們滾回中國,老是說不高興就滾回中國去啦,連日本人也欺負我們,我英文不好吵不過他們全班人,回去跟我媽說她還說是我不爭氣。我真的快憂鬱症了(╥﹏╥)我的cca是乒乓球,以前在中國最喜歡的運動曾經訓練了五年打的蠻好的,結果我在這邊的時候他們老是說:China打這么好show of給誰看啦。打得好也有罪嗎?他們到底想怎樣!真是受夠了!新加坡人還想多賤!!
❹ 新加坡人怎麼評價中國人
我在新加坡呆了快4年。對於中國他們沒有多大的祖先的感情。更多的是對一個新興大國的好奇+利益。新加坡大部分人對中國人都不錯,但是也有一些人認為中國人搶了他們的飯碗,非常討厭中國人的說
❺ 新加坡人對中國人友好嗎
我覺得一般的新加坡人都不會看不起中國人, 也不對中國人可別好。。想要別人尊敬你, 首先要學會尊敬別人。 我想不輪你在哪, 都會有自己為是的人。只要你的修養比他們好, 就別人看你的眼光! 我在幾年前在上海也看過中國人看不起中國人 :- 1位中年婦人在一個大型商場的電動樓梯隨地吐痰, 一位上海姑娘馬上就用了一種從頭看到腳的眼光盯著了那位中年婦人。 我在上海也被中國人看不起呀! 幾年前我在上海住金茂大廈的君悅酒店, 每天晚上都會走過馬路到在正大商場的巧江南或以拆掉的陸家嘴美食城的愛晚亭吃晚餐。 那時那條十字路口有好多小乞丐,這群小乞丐也會看不起我呀。 也許是我穿的較隨便- 段庫和T-SHIRT, 好不了他們多少。。他們從不會跟討錢, 雖然被他們看不起, 對我來說卻是件好事-至少他們不來打擾我。。有次我在八百伴低城的書局買了片MP3 CD卻不可以在我的筆記本聽歌, 我拿回去書局問書局的人, 他們都不大願意幫我。。但他們聽到我和我侄女用英語講話後, 馬上太度就變了!! 2-3 個阿姨馬上過來幫我還問我是那個國家的人! 我今年3 月在香港機場的地鐵站買票 - 一群內地人(12 人)很不守順序的在哪裡買地鐵票, 把整個買票的空間的霸佔了- 其他人根本就無法走進去買地鐵票。地鐵的售票員就叫他們把錢交給一個人做代表買票- 結果, 當代表把錢交給地鐵的售票員時只有11位給錢卻要12 張票。。。 他們在那鬧了10+ 分鍾, 我們才有幾會買到票! 要是那時這群內地人守順序排對的話, 不用5 分鍾, 大家都搞到票了。 多年前我在中國旅遊, 導游帶我們去看畫畫(畫的是雞或鳥, 我都忘了)看中國葯, 看茶壺等。。 這些我都沒買(不是我的那杯茶), 導游就有點不高興也開始看不起我們了。。。。 當我們走進HARD ROCK CAFE, 我在裡面買了蠻多T-SHIRT,帽, 和熊貓送給朋友,導游還怕我沒錢給 (我的小侄女也看得出來), 用一種巧不起人的眼光等我付款。。 我帳單是大概是7千多人民幣 ,導游睜大眼看我有錢付款後, 對我們太度就不同了! 我自己最不喜歡就是有人上完廁所不拉水,他們用過的廁所還要其他們幫他們沖洗! 老實講, 我到過的國家如家拿大, 三藩市, LA等, 歐洲的8-9 的國,澳洲等的外國人較多的地方,他們很少會看不起人 (那些看不起人的人(如我在德國看到過,)都是還沒出過國看過外面世界的人) 我中文不好, 也許會有很多錯字 。 (要是有的話, 你用同音去拼)希望你看得明白。 謝謝。
❻ 新加坡華人對中國態度
我在東南亞工作和生活多年,對東南亞非常了解,也與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印度尼西亞等國家的人,包括華人經常接觸和交流。
我告訴你,即便有些華人會講中文,但是因為國籍不同,教育不同,文化不同,背景不同,生活的環境不同,氣候和飲食習慣也是不同,太多文化差異。
所以對海外華人來說,中國人跟他們就是兩個國家不同的人,不會有太多認同感,也不會有太多的親近感,除非還有非常親近的親人、親戚在中國,而且有來往,否則,他們甚至自認為比中國人高一等。
很多海外華人對中國並不了解,甚至沒有去過中國,加上外媒的抹黑和仇視新聞和言說鋪天蓋地,根本不可能有真實的了解。
不要太天真了,中國人就是中國人,外國華人本來就不是中國人,不要天真以為所有海外華人,都會認祖歸宗。
❼ 新加坡人眼中的中國人是怎樣的
這個是因人而異的,新加坡人大部分都是中國人後裔。移民到新加坡的浪潮分為3批:
1)明朝(鄭和下西洋)到清朝初葉
(清朝實行海禁,很少中國人能下南洋)
2)清末到民國時期(新中國成立以前)
(新中國成立到鄧小平宣布改革開放前,中國人的黑暗時代,很多中國人想下南洋,可是出不去)
3)1979年改革開放以後到現在
新加坡現在的人口中,華人佔了總人口的77%,大部分都是第2批移民浪潮的後裔。這批人當中,大部分是閩南人(包含潮汕人、雷州人和海南人),也有少數的廣府人以及客家人。他們的文化跟大陸的福建和廣東很相似,可是跟中國北方差異極大。一般新加坡人對來自福建和廣東的新移民會比較認同,因為文化語言都接近。
身為一個新加坡人,我的感覺是大部分新加坡人還是對中國人友善的。當然遇到素質低的中國人,新加坡人會比較排斥,因為畢竟是個城市地區,普遍教育良好,比較難容納低素質人的存在。
❽ 新加坡也是華人執政,為什麼對中國人不太友好
第一,新加坡華人 特別是在新加坡土生土長的華人其實已算脫離中國人這一圈,只有外表還是而已,他們有些甚至不會說華語只說英語,(雖然近幾年新加坡教育越來越重視華語。)就如樓上說的,每個國家總有排斥外來人的現象,很平常。
第二,新加坡雖小,但是文化程度很高,他們注重禮貌。不小心撞到人或不知道是誰對錯碰了下什麼的對會主動說SORRY,但是有些中國人過去就顯得不是很禮貌,有可能雙方都有錯或沒錯,只是碰巧撞了下或者怎麼樣,只是看人家一眼,什麼也不說,新加坡人眼裡就顯得十分不禮貌,再聽聽他說話的口氣語調,知道不是本地人,哦~原來是中國人。這也許是個別現象,但是在新加坡人心裡想的不會是這個人沒禮貌,而想的是中國人這個群體都是那麼沒禮貌,沒修養,對中國人的影響也就會差很多了。
第三,新加坡被稱為「花園城市」,向來愛干凈慣了,也很注重禮儀,有些連去超市買菜購物的中年婦女也會噴些香水,至少是不會有難聞的味道。他們雖然有時穿的隨便,可也不會讓人覺得邋遢。其實前幾年新加坡人對中國人還沒那麼排斥,因為去新加坡的人大多不是學生,就是新加坡急需要推動國家發展而高薪聘請的人才,只是近幾年來不少打工仔選擇去新加坡打工掙錢,(於是。。工地施工,修電路什麼的需要體力的工作不是印度人,少許馬來人,基本上也就是中國人了,新加坡當地的華人從不做這樣的苦力工作。)有些打工仔會蓬頭垢面,穿著拖鞋(不是人字拖,是家裡穿的那種)或者很臟的鞋子,穿著在工地上工作的很臟的衣服去乘車乘地鐵 ,當然很突兀,新加坡人看不慣也很正常,他們對於中國打工仔能如此邋遢的出門而感到十分詫異,而後就轉變成鄙夷排斥了。我在新加坡地鐵上就遇見過幾個打工仔新年去CHINATOWN,但是我經過他們身邊時,很臭= =,像有幾天沒洗澡一樣,說話聲音也很大很粗。如果這種人多了,愛干凈的新加坡人對於中國人的印象會好嗎?
第四,他們電視台有時會放一些關於中國物價,房價和政治方面的專題節目或報道。我作為中國人看這些節目是深有體會,共鳴啊,心裡哀號我們是苦逼啊!什麼中國十年間工資漲了多少,房價翻了幾倍,物價怎樣,采訪中國老百姓,聽聽他們的感想,新加坡傳媒所做節目的評論、報道比中國本地的報道更加犀利,我覺得是一種抨擊、比較。播出節目給全新加坡民眾看,我認為就是為了讓他們比較比較自己國家的優勢在哪,中國其實不是很好,他們的政體、經濟、文化教育各方面都沒新加坡好。其實看新加坡的華語新聞就可以感受出 他們很多說中國的新聞大多隻是采訪台灣香港,最多廣州福建了,比較少說到大陸內地的其他地方。
第五,新加坡人都會說英語,而且可以說是他們的母語了,他們用英語交談,學習,工作,特別重視外來人的英語水平,如果你不是很會說英語,他們會很看不起你的。。
第六,新加坡人也會去中國遊玩啊,但是中國人不文明的行為舉止可是讓所有外國人看在眼裡的,記在心裡的。也許這也是一點吧。
恩。。。我目前想來就這些吧。。。我說的僅僅是因為我是想的,沒有別的意思。。。其實我也很愛國的。恩~是這樣的。
❾ 新加坡人怎麼評價中國人
在這里差不多有7年了,總體來說,新加坡的體制屬於極度的保護自己國家的人民,對於國外來的移民相當的苛刻。。。(從他們的移民制度就看的出來)
但是有相當一部分的人對我們這種來自中國的移民來說,大多都存在著鄙視,憤怒。。
--鄙視,其原因是因為當這里的人從中國跑出來的時候是大概100年前,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對中國的印象就是,我門很窮,吃不飽,穿不暖。。很多人根本不會去尊重中國人,雖然他們的先輩是中國人,但時光的飛逝,這些海外的華人已經沒有了,對自己是中國人的,或先輩是中國人的認同感。。他們會問你,你是哪裡來的:「中國???聽說中國現在還沒有電視機吧~!~!他們很多沒有再回去過中國~!~!
--憤怒,由於中國人的到來,給相當一部分的本地人來說,,構成了一定得威脅,報紙的犯罪負面報道,低廉的薪金,較長時間的工作時間,忍氣吞聲的態度,讓他們會有一中很容易欺負的感覺。。。而且本地人的工作機會也被國外來的搶去了。。(前十年是馬來西亞人,現在多數在含沙射影說中國人)所以他們是憤怒的!~!~
總的來說,來國外混是要有點度量的,特別是中國人的處境,,人在屋檐下,焉能不低頭~!~!不過還是希望祖國可以越來越強大,讓我們這些海外的遊子也可以抬起頭來對他們大聲說---我是中國人~!~!
❿ 新加坡人對中國人友好嗎
很友好啊~新加坡很多華人的!~去那旅遊的時候買東西都將華語,人家就跟你特親近,還有很多人走在路上就會註定跟你打招呼~新加坡人很友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