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跟深圳比哪個房價高
⑴ 全球10大最貴房價的城市,我國哪幾個城市上榜呢
從去年開始,就有一些消息說道房價可能會下跌等等。這個問題是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房價也是一直以來人們最為關心的一個問題,大家基本上還是想著自己能在大城市之中能夠有一棟自己的房子,但無奈房價太貴,多數人還是過著租房住的日子。
全球10大最貴房價城市,我國竟上榜4座,香港更是高居榜首
近些年來,亞洲地區的發展還在不斷的提高。可能在這個榜單中,亞洲國家所佔的比例也會不斷的提高。房價問題也是大家會在日常生活中所不可避免要面對的問題,不知道大家對此怎麼看呢?都可以在評論區分享出來哦!
⑵ 中國與新加坡的差距在哪裡
一、人人都有房住的社會
2003年,新加坡土地面積604.2平方公里,人口400萬(新加坡人約300萬,其餘是外國在新加坡工作的人),我們可以計算出新加坡人均土地是151.05平方米!!而且這還包括了一些不適合居住的島嶼,還要建公路,要有工廠,學校,要有兵營,真正能夠用來居住的面積屈指可數。新加坡的水也要基本上從馬來西亞進口。我們來看看這樣一個土地和水資源貧乏的國家是如何解決住房的。
新加坡首先國家嚴格控制土地,嚴格規劃,建高樓。另外,為防止少數人擁有過多房產和房地產泡沫,採用了政府直接參與房地產開發和管理的方法。政府成立建屋局,統一規劃,建設和管理。目前,全國80%多的人口都居住在這種房屋裡。一般說來,對於新加坡人,一套3室一廳的房子也就是人民幣70萬到100萬。這是因為政府有對公民買房有補貼。而同樣的房子,外國人買住了5年以上的二手的,也要120萬元以上。新加坡的全國平均工資大概是人民幣每月15000(稅前,包括僱主交的公積金)。一般新加坡人,如果夫妻都工作,很容易買下房子。而且幾年以後還可以賣給外國人,掙50萬左右,再到私人房產市場買更好的住房。所以,在新加坡人人都有房住,而且年輕人結婚都可以買房(當地人很少上研究生,要上也是在職那種,不影響掙錢),對於大學生幾年後就可以攢夠房錢而追求其它的了。
目前,上海、北京的住房已經和新加坡的房價差不多了,而我們還要每月有一大比的管理費,停車費。我們土地遠比新加坡充足,而且有充足的勞動力建房。是什麼導致了如此高的房價?一個收入2000左右的普通老百姓,夫妻兩個多少年才可以還清貸款?當大款們擁有別墅和高檔車的時候,那些收入更低的老百姓,什麼時候才能園一個住房夢?而做為政府,在住房商品化的今天,是不是應該想想如何解決低收入人的住房難,而不是一味的賣地皮賺錢?
二、比起新加坡,深圳成功嗎?
新加坡65年獨立,70年代初才真正開始大的發展,從人均50美元的GDP,用了30多年到97年亞洲金融危機前最高達到27000美元,現在大概是24000美元,保持了30年平均8%以上的增長率,用30年時間超過以前的殖民國家英國。98年以後發展速度才降了下來。深圳是78年開始的,算起來只是比新加坡晚了十年左右。新加坡是「漁民」和「苦力」的後代,種族和宗教問題復雜,沒有人支持它,完全靠自己。而深圳能夠留下來的大部分是大學生,背靠香港,可以通過戶口引進人,趕走人。這兩個城市有可比性。但是我們需要反思深圳成功嗎?
在新加坡幾乎看不到要飯的,人人有房,安居樂業。據說馬來人(當地人)從小學一直到大學享受免費教育。街上沒有什麼警察,一旦有一個治安案件,將在一段時間內,成為全國矚目的焦點。前一段時間,一個中國陪讀媽媽的女兒失蹤。電台和報紙經常是頭版頭條,而且街上很多尋人啟事。後來,發現小女孩遇害,幾萬人專程去悼念。我們想想,那僅僅是一個外國人的孩子啊?她的母親也就是在菜市場幫忙的一個普普通通的中國福建婦女,可是竟然能夠引起如此的重視?深圳在繁榮的同時,我們可以看到街上到處都有警察,查看證件,並經常可以帶走沒有居住證件的人。我在什麼看到很多要飯的,據說關外就更多了。我在台灣的工廠里看到了打工妹們無助的眼神。有人一擲千金,有人在為幾百元的工作而奔波。有人可以支持孩子到英國揮霍,有人可以通過行政命令的方式讓學生看他親戚拍攝的電影,女警官胡作非為。我們想想,比起新加坡和香港,做為窗口的深圳成功嗎?通過這個窗口,我們是不是真正學到了我們想學的?
三、67歲退休,70多歲的人也可以找到工作
現在新加坡的退休年齡是62歲,很快將提高到67歲。我們可以看到很多老年人都在工作,NUS和新加坡管理大學學校食堂賣飯和擦桌子的很多都是70歲以上的老人。一方面這是因為新加坡福利差,很多老年人的根本沒有足夠的積蓄(我們將在後面討論這個話題),另外也反映經濟的發展,為這些弱勢群體,提供了就業機會。全國300多萬當地人,100萬外國人,其中據說有30萬從中國去的。這么多外國人都有工作,可想而知,當地人就業是比較挑剔的。其經濟發展不是光看GDP的,也要看就業率。有就業機會就有發展,實現全民就業比實現GDP的發展更難。
我們中國的經濟發展導致了人員過剩和失業,這是正常現在。問題是我們沒有創造足夠的新就業機會。就業機會很難讓政府直接創造,政府應該創造的是一種環境,激發個人對理想,包括財富的追求,從而為社會創造就業。讓每一個想工作的人找到工作。我們的畢業分配製度用了10年的時間,只是改革了一半,取消了分配,但是,還是逼著大學生當年必須找到工作,否則戶口打回原籍,永遠沒有改變戶口的機會了。這些都該取消了,都知道要取消,為什麼就這么難?我不想看到「管分配」老師的嘴臉了,也不想看到「管檔案」,更不想和學校戶籍科「管戶口」打交道了。我希望食堂就是外面的餐廳,而不是一個「管食堂」的「老師」管理的處級單位。
四、中國和新加坡的稅率比較
在新加坡如果收入30萬人民幣的話,稅最多大概是2萬。我記得10萬以下大概是不用繳稅的,另外交的公積金也不納稅。應該比西方國家低很多,和香港應該差不多。和美國不同,新加坡第二年夏天交前一年的稅。夫妻兩個可以單獨算,也可以合起來一起算。在稅的計算方面,有很多減免,比如孩子越多,減免越多。比如負擔父母,孩子服役,配偶或者子女殘疾等等。另外,還要遺產稅。顧保姆還有一個LEVY,以防止因為保姆工資過低,使大量新加坡人顧保姆,帶來社會問題。稅可以網上報,收到稅單後,通過ATM或者支票就可以繳了。見不到稅務人員,和單位也沒有關系。最後,通過信,郵寄回繳稅證明。這樣,你可以做為你收入的憑證。
我們中國的稅率演算法太簡單,不考慮一個家庭情況,就一刀切繳稅。另外,每月納稅的的方式我感覺不如按照年計算更加科學。因為月收入波動太大,如有時有獎金,有時沒有,有時有稿酬等一次性收入。另外,繳稅前的收入評估也是防止腐敗的好時機。還有,我記得以前在大學門口,有人攔截自行車收稅。抓住你就倒霉,沒有抓住就沒有人管。我感覺如果一個稅很難執行,不如不收。要收大家就都要公平。
五、新加坡的股市和中國的股市
新加坡股市的平均P/E我估計大概是15倍左右。很多P/E不到10的小公司。很多中國公司到新加坡上市,發行價大概就是10倍,跌到5倍以下的也有不少。在這里,很多公司將收入的50%分紅。很多情況下,一隻股票(如地鐵股票)得到5%的分紅並不困難,這還不考慮Profit的持續增長。股市確實比存款掙錢。我認為關鍵是新加坡不限制資金流動,老百姓對於新加坡沒有信心的話,可以將錢換成美元、歐元等任何貨幣。可以買日本股市,中國B股。可以通過基金投資到任何收益率高的國家,地區和行業。或者乾脆存到花旗銀行,馬來亞銀行。
相比之下國內的公司發行價就是20倍。結果年底不分紅。這樣看中國股市跌了這么多年,比國外還是貴,除非公司前景特別好,否則還要跌。很簡單,從長期看,不如放到銀行。美國的P/E也比較高,但是企業發展快,這點新加坡比不了。我感覺中國還不如不限制資金流動,為什麼要弔死在中國不賺錢的股市,為什麼我們不能到香港用1/2的價錢買同樣的股票?為什麼我們不能到美國買GOOLe,到日本去買SONY,到德國買Siemens,去迎接真正的高科技(而不是清華,北大那些騙人的校辦公司)?
六、新加坡和中國的福利的比較
按說稅這么低,福利應該不如中國了,但是好像又不是。而且新加坡做為一個國家,要保持一定規模的陸海空和外交,花銷不少。新加坡也有類似於中國的基金(好像北京叫做3金或者4金什麼的,企業要給職工交的)。新加坡一般每月工資的20%用做基金,另外,公司再出13%(經濟好是多出些,壞時少一些)。用於醫療,養老和買房。用於醫療和養老的部門年存款利率大約是4%。住房部門可以用來買房,醫療部分可以用來報銷醫療開銷或者買醫療保險。這樣一個人如果30歲時有1萬元基金,63歲退休時將有3.6萬元。老百姓允許用這些錢進行風險低的投資,如債券,股票,投資基金。到55歲時可以取出來,也可以買養老金,到時候每個月就有了固定的退休金。是你的永遠是你的,你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清清楚楚,很分明。有人中間到美國工作了幾年,過幾年發展的不好,又回來了,沒關系,以前的帳戶還在,接著交就可以了。很多30多歲的人就開始規劃自己的退休了。
我們有了這些,還不完善。關鍵是一筆糊塗帳。比如這幾金好像只是隨工資掛鉤,而沒有和獎金抓構,這樣是不是太少了。另外,應該擴大到國家范圍,而不是戶口所在地,否則很多人無法交。還要要寫清楚,現在交了,將來究竟享受什麼退休待遇,還是退休是還是像現在一樣安裝行政級別來,如果這樣,大家還有什麼積極性?拚命往上爬就可以了。另外,自己交了多少,是不是定期應該有一封信告訴自己。我記得在上海問過一些同學,他們好像都不清楚這些。如果一個人在55歲去世了,這些基金可不可以轉給配偶或者子女?另外,如果政府代大家投資這部分錢,是不是大家應該享受增值?我們都是一筆糊塗帳。誰也不清楚?至少我是查不到。我老公出國前工作過,估計現在戶口都注銷了,不知道以前交的還有沒有?是不是被貪污了。
七、新加坡的「市長」和中國的市長
在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都有一個用戶名和密碼,用來和政府打交道,如報稅,查看自己的公積金,如競標擁車證。政府的任何政策網上都可以找到。比如你可以找到包括總理在內的高官的電話,電子郵件和通信方式。我曾經有事給一個政府部門發郵件,很快就有了回信。另外,全國只有一級政府。
我們也在談政府上網。我記得2000年在上海當時辦護照時,必須到公安局去領表格?為什麼不放到網上讓大家列印?好像4年過去了,還是這樣。我們的上網工程更多是一個展示的平台,有多少人用網路來為老百姓提供真正的便利?現在國內在搞社區,就是以前不歸政府管的,如提倡什麼發揚什麼等等,政府又管起來了。這樣無形加大了財政負擔。按照地域劃分社區的方式相對於把城市分成了村莊。我感覺即使向上海這樣的大城市,一個地方統一管理結婚就可以了。而不是把這個職能分散到社區,因為社區負責一小片,不可能天天開門。另外,政策解釋得也不一樣,有的還強行推銷紀念品,否則就以各種理由刁難。諸如失業登記等等,如此專業和重要的事情,當然應該統一到市級。總之,我們沒有必要養這么多人,這些人沒有權利勒索納稅人。
八、新加坡的大學和中國的大學
我在這方面最有發言權,因為我在中國和新加坡都上過學,對國內大學和新加坡大學和了解。新加坡的高校老師收入確實很高,但是都很認真負責。一般說來,老師不能讓研究生干一些與專業沒有關系的開發項目,而且博士生從一開始就是安心寫文章,你寫不出來,老師比你還著急,因為學校也要考核教師的。中國過來的博士生大概每月有人民幣6000到10000的獎學金,租房用去1500人民幣,平時吃飯用1500人民幣。這樣,每個月還會有人民幣3000以上的節余。所以,一般有獎學金的學生日子還是不錯的,有的假日還可以回國或者到其它地方旅遊。新加坡人大多業余讀碩士,很少讀博士的。而且,與國內不同的是,這里沒有班的概念。我記得在國內讀書是,大學有班,有班長,有班幹部,有班主任,負責學生工作。必須住學校宿舍,很多人一個房間。大家矛盾很多,但是也沒有辦法。每年班裡要給學生打品德分,即使是宿舍長都有加分,甚至春遊幫同學也加分。很累,真的很累。畢業時,要綜合測評,班幹部分數最高。幸好那時候已經不分配了,聽以前同學講分配工作就像分房,讓人心裡累。
這邊沒有班,你可以通過一些自發的社團認識人,沒有功利大家相處也就沒有猜疑。可以選擇自己的住處。總之,你就是讀書的,不用管別人,不用求人。你是一個自由的人,隨心所欲的安排你的私人生活,沒有人有權力為你的品德打分,沒有人敢於讓你向它回報思想,你也不必學習新加坡政府的文件,或者領會新加坡的什麼「精神」。沒有畢業分配,沒有感說你不關心集體。你參加任何社團都是自願的。你獻血是自願的,你不願意,學校不會像北師大一樣強行檢查你是不是真的有問題。你獻血了,也不會有領導摸著你的腦袋說你是新時代的好青年。也不會遇到招生的人勒索和招生黑幕。
九、中國和新加坡生活質量大對比
前邊已經談很多了。這里我要說的是,在新加坡,摩托車是可以用的,因為這是窮人的代步工具(順便說一聲,這里車很貴,先買擁車證,汽車的大約人民幣10萬,摩托車便宜很多。還好老百姓不一定非買車不可,讓那些有錢買車的多出錢好了。)。我感覺很多中國的中等城市,完全沒有必要禁止摩托車。摩托車上下班還是很方便的。好像我們這些城市取消摩托車也沒有反對的聲音。反正有錢人可以買車,享受更好的公路。老百姓就只好擠公共汽車了。這樣,老百姓交了稅,卻沒有權力充分享受使用公路的權力。
新加坡幾乎天天下雨,但是我卻沒有雨傘,為什麼?城市規劃的好。出了門又遮陽和遮雨的,地鐵可能和購物中心連著。不用擔心下雨。
十、新加坡的報紙和中國的報紙
這邊的報紙經常報道一些小事情,比如有人在電梯搶劫啦,車禍啦,往往都是頭版頭條。當然還要一些「無聊」的,如賭博,「迷信」等等。如果有命案,一段時間內都有報道,從出事,到逮捕罪犯,到審訊。最後幾年後還可能改編成電視劇。我記得每年大概全新加坡有20多人死於謀殺。這讓我想起以前看電影經常看人們通過查看以前的報紙來了解曾經的命案。而這些確實是新加坡人關心的,他們好像沒有什麼大事情關心,死人永遠是大事。
我們一般都是等到破案之後表彰時才知道的。有些是在國外網站上流傳很久了,國內報紙才有。而頭版頭條一般是領導開會學習什麼精神的。大學生因為沒有暫住證被關押,死了才知道。妞妞的事情基本上都是網民自發桶出來的,還有那個在美國被打的,本來還是愛國面孔的,沒想到是公款揮霍。我記得以前我所在上海的學校就曾經轟轟烈烈的高過「12345」思想教育工程設么的。
我只是在這里說了新加坡成功的一方面。我是關心中國的發展才去做這些比較的,很害怕被人罵成崇洋媚外。新加坡的問題也一大堆,如中英文都學,但是什麼都說不好。比如老年人工作很多是因為沒有足夠的退休金。比如面對中國和印度低成本國家的競爭,找不到有效的應對策略。比如過於嚴格的控制而使社會缺乏活力等等。新加坡還是要繼續學習西方的,因為西方有幾百年的成功經驗,如美國的創造力,歐洲的福利系統,等等。但是做為一個從60年代末期才起步的多元種族國家,比起東南亞那麼多獨立的國家,應該還是比較成功的,而且其成功不全是偶然的,而且老百姓切切實實得得到了實惠。我們要學習的當然是它成功的方面。
⑶ 新加坡房價是多少香港房價是多少香港最便宜的房子(100平方米以上)也要上百萬嗎
你問別人房價,別人很難給你估算出來,因為這個每天都有變化。
我剛在新加坡買了房子。我買的房子97平方米,37.3萬新加坡元,摺合人民幣是186.5萬人民幣。而且這樣的房子在新加坡已經算便宜的了,還是政府房(組屋,性質有點像中國的政府解困房,但是新加坡80%的人都住在這種房子里)。1樓說的碧山是新加坡的中心地帶,那邊的房子雖然老。但是政府房差不多也是要到45-55萬新加坡幣。
據我了解,香港的房價比新加坡房價高太多了。因為那邊才是寸土寸金的地方。沒有個600-1000萬人民幣基本上買不到什麼能看得下去的房子。
PS.新加坡的組屋只有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才可以購買,外國人只能買私人開發商開發的公寓。一般公寓的售價是100萬新幣起跳的。
⑷ 新加坡現在的房價怎麼樣
你是說租房還是買房?
買房我不是很清楚
但是租房子的話 在比較中心地帶(去市中心繁華區比較方便)的政府組屋,一般一個普通房,環境好些的,都要600元左右,不包水電.當然也有便宜一些的,500-600吧,基本上現在是看不到500一下的房子了.即便是偏遠地方,要想環境好些,應該也是沒有了.不過偏遠的地方如文禮和先驅,因為比較靠近南大和國大,房價也不會比中心地帶便宜太多.越靠近學校房價可能越高些.
公寓在新加坡屬於高等住房,所以房價肯定也比組屋要貴.以我在網上找房子的經驗,一般公寓的普通房至少要750左右,不包水電.主人房一般都要900左右吧,如果是比較舊的公寓,或者房主急著出租,那就另當別論了.
買房子的價錢我不太清楚,但因新加坡地小寸土為金,價格肯定是高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⑸ 全球核心城市房價對比:京滬深到底有沒有泡沫
從全球來看,中國的房價到底有沒有泡沫?這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國際對比是一個很好的參考,但直接拿中國和國外房價對比非常危險,因為中國的房價太不一樣,直接對比很容易產生系統性偏差。所以,我們選取Numbeo的數據,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在線協作資料庫網站,通過用戶在線協作實現全球國家和城市生活成本信息實時更新,便於進行數據比較。為提高可比性,我們選取全球最具代表性的全球核心城市作為樣本,具體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香港、倫敦、新加坡、紐約、舊金山、巴黎、波士頓、東京、悉尼、洛杉磯、孟買、羅馬、柏林、台北、莫斯科、芝加哥等20個城市,自上而下分析全球核心城市的絕對房價和相對房價水平。
01
絕對房價:修正後僅次於香港
我們直接選用一線城市中心區域和非中心區域平均房價進行對比,可以發現中國一線城市京滬深中心城區平均房價名列前茅,但和排名靠前的香港、倫敦和新加坡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根據Numbeo 2021年 6月核心城市中心城區的最新房價數據,香港以32218美元/平方米遙遙領先,緊隨其後的是新加坡和巴黎,分別為18023美元/平方米、16709美元/平方米,深圳、北京、上海分別以16490美元/平方米、15987美元/平方米、15515美元/平方米的價格位居第四、第五、第七,排名十分靠前,深圳、北京中心城區房價已超過倫敦,上海超過紐約、舊金山、巴黎、波士頓、東京等國際一線大城市。由此可見,中國內地一線城市京滬深房價位居前十,在全球處於領先地位,比肩巴黎、新加坡、倫敦、紐約、舊金山等全球知名城市,但與排名靠前的香港、新加坡、巴黎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京滬深中心城區房價約為香港的一半。
⑹ 新加坡房價大概在多少
新加坡的房屋類型主要有HDB,私宅,政府組屋,公寓等,大多數人都居住在HDB裡面,能夠住起私宅的人不到10%,政府組屋是新加坡政府專門給老百姓建造的,許可權為99左右,組屋的價格和其他房屋類型分類要便宜些,一套平均價格保持在135萬-540萬左右。新加坡公寓價格比組屋貴一些,地區不一樣差個存在差異,一般都是500萬元起步。
新加坡的國土面積不是很大,因為發展好,所以很多人比較嚮往這里,想在新加坡投資購房。該國家允許海外人士投資的地方是聖淘沙住宅區。該區域投資的房地產類型主要分為地住宅和公寓。公寓的價格一平米至少在50000-60000元左右,堪比國內一線。有地住宅的價格更昂貴,購買前最好做好預算。
⑺ 2020年全世界各地最高房價排行榜誰知道哪個國家房價最高
全世界房價最高十大城市:
1. 中國香港:1254442美元
2. 慕尼黑:1000000美元
3. 新加坡:915601美元
4. 上海:905834美元
5. 深圳:783855美元
6. 北京(城區):763498美元
7. 溫哥華:754617美元
8. 洛杉磯:717583美元
9. 巴黎:650555美元
10. 紐約:649026美元
香港房價高的最主要原因是經濟發展水平高,並且房子的供求不平衡,香港的面積不大,但是人口非常多,房子一直處在供不應求的狀態,再加上房地產商的炒作,將香港的房價炒得很高。香港是一座高度繁榮的自由港和國際大都市,與紐約、倫敦並稱為「紐倫港」,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重要的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和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也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和最具競爭力城市之一,在世界享有極高聲譽,被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第三位。
⑻ 全球房價最高十大城市是哪十個城市
全球房價最高十大城市分別是香港、慕尼黑、新加坡、上海、深圳、北京(城區)、溫哥華、洛杉磯、巴黎、紐約。
近日,美國商業地產機構CBRE世邦魏理仕發布的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住宅價格最高的十大城市中有一半位於亞洲,中國香港仍是全球房價最貴城市。
根據報告,香港住宅套均價格為125.44萬美元(約合人民幣892.6萬元),位列全球住宅套均價格首位。位列第二和第三的城市分別是德國慕尼黑和新加坡,套均價格分別為1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711.58萬元)和91.56萬美元(約合人民幣651.52萬元)。
中國上海、深圳和北京的住宅套均價格分別為90.58萬美元(約合人民幣644.55萬元)、78.39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57.81萬元)和76.3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43.29萬元),再次躋身全球前十,分列第四、第五和第六位。前十的最後四位為加拿大溫哥華、美國洛杉磯、法國巴黎和美國紐約。
(8)新加坡跟深圳比哪個房價高擴展閱讀
全球住房租金最高的城市:
從租賃市場來看,CBRE的調查結果表明,美國紐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布扎比和中國香港仍是全球月租金最高的三個城市,平均月租金分別為2870美元(約合人民幣20422.31元)、2838美元(約合人民幣20194.61元)和2682美元(約合人民幣19084.54元)。
租金位列第四至第十的城市分別為新加坡、美國洛杉磯、愛爾蘭都柏林、沙烏地阿拉伯吉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迪拜、英國倫敦、沙烏地阿拉伯利雅得。十大房租最貴城市榜單中的四席均被中東城市佔據。
⑼ 為什麼新加坡的房子這么便宜
在1947年,英國住房委員會報告說,新加坡93.8萬總人口中有72%居住在構成市中心的80平方公里內。1959年新加坡實現自治時,只有9%的新加坡人居住在公共住房中。今天,80%的新加坡人住在政府建造的公寓里。住房和發展委員會(HDB)大約有100萬套公寓。
新加坡住房成功的原因有這么幾個
一,新加坡居住區經過精心設計,採用混合收入住房,每個住房都可以享受高質量的公共交通和教育,還擁有著名的新加坡小販中心,所有收入階層和種族在這里都可以聚會,社交,娛樂和用餐,共同享用美味且價格適中的食物。增強了階級的溝通,使執行政策的難度大大減少。
⑽ 移民的話深圳和新加坡哪個好
其實這2個地方是沒法放一塊地方比的 深圳雖然在國內是前沿城市,但是新加坡,是國際福利待遇最好的地區之一
而且環境又好,空氣質量絕對的好
如果你有機會是可以考慮的
新加坡投資移民優勢主要在於以下幾個方面:
1、申請材料簡單方便;2、全家快速獲取居留權;3、真正無移民監限制;4、地理優越,來去中國更便利;5、和諧安定的生活;6、花園國家,環境氣候宜人;7、世界一流的教育體系;8、便利子女未來發展;9、完善的福利和醫療;10、廣闊的置業和投資前景;11、暢游世界,輕松拓展全球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