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申請新加坡佛學院
『壹』 新加坡哪個佛學院招收居士
好像沒有!新加坡的佛學院招收出家眾是有並且要在國內佛學院畢業的居士可以移民新加坡那裡有個居士林!
『貳』 新加坡佛學院 如何
應該是不錯的。
『叄』 請問在中國怎樣申請去新加坡彌陀村短期修習啊
1、佛學院宗旨:培養一批精通中、英雙語,有能力從事弘法管理和學術研究的僧伽人才,為漢傳佛教的可持續性發展提供人力資源。
2、學制及學習內容:
2.1. 英文部:六年全日制學習——兩年預科主攻英語,四年本科全英文攻讀佛學學士課程,修滿規定學分後,學生將獲頒泰國摩訶朱拉隆功大學學士文憑。
2.2. 中文部:四年全日制學習中文佛學學士課程,修滿規定學分後,學生將獲頒泰國摩訶朱拉隆功大學學士文憑。
3、師資陣容:新加坡佛學院擁有一支強大和資深的教學隊伍。其中教授佛學科目的教師,都是獲得碩士/博士學位、精通佛法的比丘和居士。
4、生活待遇:學院將提供免費食宿、學習及生活的基本用品,並在學習期間每月發給一定的生活費。
5、畢業去向:原則上,畢業後回原寺院。有志於從事佛學研究的畢業生,可以報讀新加坡佛學院碩士課程或受助到國外深造。
6、報考資格:
6.1. 不限國籍,年齡為18至35歲的佛教僧人。
6.2. 信仰虔誠,出家一年以上。
6.3. 具有高中或同等學歷(如高級水準、中專或初中畢業加三年佛學院)。6.4. 身體健康、五官端正、無殘(隱)疾(如夢游、癲癇)和傳染病。
6.5.無犯罪記錄。
7、報考程序:
7.1.即日接受報名,截止日期為2014年3月21日,以郵戳為准。
7.2.來信索取或從網上www.bcs.e.sg 下載《報名表》。如實填寫,字跡工整。請務必提供有效電話號碼和電子郵件地址,以便及時聯絡。
7.3. 把填好的《報名表》與以下材料一同寄至中國佛教協會教務部。
a. 兩封推薦信,可由報考者的師父、常住寺院的住持或師長、曾讀佛學院的法師或老師提供。
b. 已獲得的最高學歷證書和成績單的復印件。
c.身份證和或護照的復印件。
d. 申請者三個月內正面免冠照片3張
照片要求:彩色、白底、粗面、僧服。尺寸:35×45mme.
縣級以上醫院體檢表格(包括血檢、肝檢、胸透)。
8、錄取程序和名額:
8.1. 中、英文班共招收60名學生,中國45名。
8.2.統一考試,擇優錄取。
8.3.考試科目:英文部考中級英語;中文部考佛學、語文和初級英語,並統一面試。
8.4.被錄取的考生,簽證由新加坡佛學院辦理。
8.5. 錄取結果將通過電話、電子郵件和新加坡佛學院網站同時通知,敬請留意。
8.6.根據新加坡移民廳政策,外籍學員需交納擔保金,新加坡佛學院為學員承擔一半,另一半由學員自付。金額與支付辦法,
請查閱新加坡佛學院網站—— http://www.bcs.e.sg/forum/index.php/topic,104.0.html
9、一旦被錄取,必須在2014年8月24日報到。
10、開課日期:2014年9月1日
11、預知詳情,請訪問新加坡佛學院網站的「招生」欄目,或來函來電咨詢。
『肆』 新加坡佛教的新加坡佛教現代概況
於今日,佛教在新加坡有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二大系統,故泰國、錫蘭式之佛寺與僧人,及華人引入之華式佛教並存。當地大小寺廟約數百間,較古老而具規模者有新加坡雙林寺、普覺禪寺、普陀寺等,其中以普覺寺為新加坡最早之十方叢林;新建而氣派巍峨者有毗盧寺、福海禪院等;精緻之佛院則有妙音覺苑、苦樂庵等。當地僧尼約有數百人。曾在當地弘法之華籍知名僧尼,除圓瑛大師、太虛大師外,尚有轉道、轉岸、轉逢、達明、道階、本道、慈航、法舫、廣洽、宏船、慧僧、演本、演培、續明、廣義、常凱、智華、妙燈、松年、志航、印實等。而歸依之信徒約在十萬以上。信眾之中,未剃發而過出家生活之女性頗多。
新加坡佛教總會乃當地目前較有組織、有力量之佛教會,由李俊承居士邀集僧俗四眾所組成,系新加坡佛教推行教務之最高機構,於教內外之改進與福利工作頗有建樹。中華佛教會則為太虛大師所創設,負責會務者多為在家居士,目前每周定期舉行念佛會。英文佛教會乃為受英語教育之佛徒共修聆法之場所,為華僧法樂所創辦。佛教居士林每周定期舉行修行、弘法等活動,林友千餘人,於社會慈善事業頗多表現。此外,南洋大學、新加坡大學均有佛學會之組織,以及中英文佛教青年會,時有演講、佛學研究等活動。又世界佛教徒聯誼會(World Fellowship of Buddhists)亦在新加坡設立分會。此外,新加坡佛教僧伽聯合會、新加坡佛教福利協會等,亦為當地重要佛教機構。
有關當地之僧伽教育,有新加坡女子佛學院之設置,為僧伽教育之先聲。至於社會教育方面,佛教總會設有菩提小學,龍山寺等諸山寺院設有彌陀小學。另有寺院附設之佛經流通處,及南洋佛學書局,亦皆發揮了佛教文化之推展功能。[新加坡的佛教(演培,菩提樹雜志第三八五期)]
『伍』 中國有哪些佛教學校希望有詳細的答案,有關各地的佛教學校,有哪些在招生希望有在校生幫忙回答!
看你是在家還是出家。如果出家,有很多佛學院。比較出名的有中國佛學院 (北京), 九華山佛學院 (安徽,九華山),普陀山佛學院 (舟山,普陀山), 閩南佛學院 (廈門)等等。幾乎每個省都有自己的佛學院。但是教學質量參差不齊。我比較喜歡九華山佛學院,因為有個性。中國的大部分佛學院是中級院校,而中國佛學院是一所高級院校。 這幾年國內上馬了不少新的佛學院,一般都是投資比較大,但是多數還沒有招生,比如:河南佛學院 (河南桐柏山),中國佛學院教育學院 (舟山朱家尖)等等。
如果要上佛學院的話,大部分要求出家一年,然後有所在寺院,當地佛協,當地宗教局出具的三份證明才可。
『陸』 康佛學院的學歷是新加坡政府認可的嗎,回到中國好用嗎
如果你可以的話,建議你選擇公立的大學,私立的大學,雖然說在新加坡算是認可的。不過還是有至少下面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私立大學畢業的,在這里新加坡要找工作的話,不那麼容易。第二就是,如果你的私立大學是第三國家開在新加坡的分校的話,那麼回國的話,不承認的。。。
『柒』 女生出家及考讀佛學院事宜 誠謝!!
你的遣詞造句就很有佛緣。
1、出家符合不符合條件不看年齡學歷等等,還是寺廟里的前輩說了算,你只要表達出你一心向佛的決心。
2、你在網上是找不到彼此滿意的寺廟,還是要親身去探尋,你可以到一些名山名寺去走走,覺得合適的,就登門求教,倒是比上網打字要實際。現在在很多寺廟出家都是要交納一定費用的,可以說,已經不如你想像中的聖潔了。
3、能否靠寺廟供奉維持就要看你所在的是怎樣的地方了,無可否認,有些寺廟香火鼎盛,你自然可以潛心修道,要是遇到破敗者,你的夢想也許就要付諸東流了,還是那句話,寺廟也有商業化的趨勢。
4、佛學院是可以考的,國外有很多著名的佛學院,比國內的經營得理想,你可以搜索一下,一般沒有年齡限制。
5、參與對外活動的事情要看具體寺廟的安排,個人覺得,一般來說機會不多,但是不排除會有,生計問題,在另一角度看來也是宣揚佛法的需要。
『捌』 新加坡佛教的新加坡佛教與中國淵源
新加坡的佛教與中國廣東、福建等地的漢傳佛教甚有淵源。西元一八九八年,由中國前來弘法的賢慧、會輝和轉道等諸師在新加坡建造了第一座寺院——蓮山雙林寺,漢傳佛教正式紮根立足。一九二六年,圓瑛大師和太虛大師相繼赴新加坡弘法,受戒聽講者數千人,於是開始有「新加坡佛教會」、「中華佛教會」和「青年佛教會」等組織的設立。四十年代末,從中國大陸前來星島的僧侶增多,隨著移民人數不斷增加,逐漸形成閩派和粵派兩大系,分別屬於凈土和禪兩大宗門。五十年代期間,新加坡的佛教主要受到台灣佛教界的影響,兩地的僧侶往來密切,很多新加坡的僧侶都在台灣的佛寺出家或擔任過住持。
六十年代,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國的佛教界針對青年們不了解佛教,宗教觀念日益淡薄的情況,展開「佛教青年運動」。他們開辦各種佛教星期學校,編寫和出版大量的佛教書刊,成立「新加坡佛教青年會」、佛學研究團體,這股青年運動一直持續到七十年代。佛教界為了鼓勵社會大眾關心佛教,還舉辦有佛教徵文大賽。一九八一年,新加坡舉行主題為「依法生活」的法會,泰國和台灣的僧伽也參加了這次活動。一九八三年,新加坡舉辦「佛教文化史展」,有二十多個佛教文化團體和寺院參與展出,得到新聞界的熱烈支持,報紙、電台、電視台都給予詳細報導。
新加坡的面積雖然只有七百一十四平方公里,是香港的三分之二,但是境內寺廟林立,屬於北傳的寺院有一百五十所。其中,雙林寺既是該國第一座寺院,也是最大的叢林。毘盧寺於六十年代修建,香火鼎盛,寺內供養毘盧遮那佛。報恩寺是新加坡僑領李俊承居士為報答父母恩而修建的佛寺。光明山普覺寺是新加坡僧界領袖宏船法師的道場,也是新加坡最興隆的道場。自度庵是著名的女眾道場。其他的佛寺還很多,形成「兩巷一庵,一街三寺」的特殊景象。新加坡的南傳上座部佛教寺院約有二十餘所,他們分別由斯里蘭卡、泰國、緬甸和越南的佛教徒管理。
一九五一年,新加坡成立「世界佛教徒友誼會新加坡分會」,畢俊輝居士曾長期擔任領導人,並擔任過世佛聯的副主席。一九五六年,成立「世界佛學社」,一九六六年,成立「新加坡佛教僧伽聯合會」,他們都是各族佛教徒的聯合組織,在該國很有影響力。其他組織有印度「摩訶菩提會新加坡分會」、「新加坡佛教聯盟」、「佛教青年聯合會」、「新加坡錫蘭佛教會」、「中華佛教會」、「佛教居士林」、「英文佛教會」等。發行的佛教刊物有《佛教聯盟時事通訊》、《南洋佛教》和《佛友資訊》等。
在教育方面,從六十年代開始,致力於佛教教育的普及化,尤其是對青少年的教育。先後有靈峰菩提學院、彌陀學校、新加坡女子佛學院等佛教教育機構成立。近年來,新加坡佛教界與中國大陸佛教界的交流頻仍,各佛教團體經常率領代表團前往參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