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賬單怎麼收到
⑴ 我的銀行卡是新加坡的mastercard,最近六個月的銀行對賬流水單怎麼辦理
建議你在離開新加坡的工作前能夠開一個工作證明,證明你在什麼時間到什麼時間在這里工作,工作的崗位和收入寫清楚。這樣的話配合你新加坡的卡流水就沒有問題了。然後你爸爸這個公司的就職寫在新加坡工作後,或者壓根不寫工作(這就需要你寫個說明,就是實話實說,想趁這段假期帶父母出去旅遊)。按照事實闡述,簽證官不會因為你沒有工作而拒簽的。(需要寫的有條理,有邏輯性,不知道你在新加坡的工作背景如何,如果工作不錯,那更沒問題。然後看你的描述你爸爸是自己的公司,那麼大概可以闡述一下,之前去新加坡學習他們的管理模式等等,回國就是要幫助爸爸管理好自己家的公司。)
⑵ 人在國內,有辦法拿到新加坡銀行卡的流水賬單嗎
網銀,當然提前是你有開通網銀功能
⑶ 新加坡posb怎麼查詢進賬單
電子銀行網上查詢,或櫃台查詢,或每個月寄來的賬單查詢
⑷ 新加坡賬單寄送地址怎麼填
用英文填寫。
國家:SINGAPORE(新加坡本來既是國家也是城市),郵編是:522491,快遞到新加坡用英文寫就可以了。
⑸ 信用卡在新加坡消費怎麼扣款
哪家卡組織?與卡組織有關的 可以參考下下面的回答
http://www.hu.com/question/25520993/answer/36006565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Caesar Chan
鏈接:http://www.hu.com/question/25520993/answer/36006565
來源:知乎
來說個很多人關注但又很難搞明白的:信用卡交易的清算流程是怎麼樣的?作為一個普通持卡人如何在信用卡跨境消費中省錢?讓我們從理論上來做個解析
信用卡的跨境消費主要有兩個特點,首先是交易幣種的多樣性,在不同國家消費就可能使用不同的幣種;其次是貨幣的轉換,一張信用卡無法支持所有的幣種,持卡人也無法有所有幣種的收入,貨幣轉換也就成為了必然。如何進行貨幣的轉換正是跨境消費省錢的關鍵因素,為了解析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對信用卡交易清算(Clearing and Settlement,清分和結算,以下簡稱清算)流程做個簡單的介紹。
在講信用卡交易清算流程之前,我們先說下幾個業務意義上的幣種:
1.記賬幣種(Billing Currency,簡稱BC):即信用卡的賬戶幣種,比如美元VISA卡,其BC即為美元;歐元MasterCard,其BC即為歐元。需要注意的有兩點:在國內我們常說的雙幣種卡其實准確來說應該是雙標識卡,即美元賬戶是外卡組織(VISA\MasterCard等)的BC,人民幣賬戶是銀聯的BC,交易時選擇了哪個通道也就選擇了對應的BC;一張卡的BC並不只有一個,如多幣種卡,下掛了多個外幣賬戶,也具備了多個BC。
2.交易幣種(Transaction Currency,簡稱TC):即交易發生時金額所對應的幣種。對於POS消費來說,就是商品的標價幣種,會顯示在POS機具和POS單據上。一般來說,境外消費的幣種即為當地的流通貨幣。
3.支付幣種(Pay Currency,簡稱PC):即持卡人收入的幣種,用於償還信用卡的賬單。
信用卡交易的清算流程可以用一張簡化圖來表示:
<img src="https://pic4.mg.com/_b.jpg" data-rawwidth="718" data-rawheight="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8" data-original="https://pic4.mg.com/_r.jpg">
清算流程主要有4個階段(按時間順序):
C:收單行與卡組織的清算,「你的持卡人在我這里消費了,你把這筆錢劃給我吧」
D:收單行將交易金額按交易幣種劃撥給商戶。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收單行可能有不同規定,C\D兩者的順序可能不同。
B:卡組織收到收單行的請款請求後,作為中介,使用自己的匯率,把交易幣種轉換為記賬幣種,發給發卡行,同時劃撥發卡行清算賬戶的頭寸到收單行清算賬戶,跨境交易一般使用SWIFT系統。
A:發卡行收到卡組織轉交的請款請求,將交易金額按照記賬幣種記在持卡人的賬戶上,持卡人使用自己的支付幣種支付信用卡賬單(還款)。
作為一個普通的持卡人,我們首先應該關注的是B+C這個階段,卡組織在這里做了一次貨幣轉換,將交易幣種轉換成了記賬幣種;其次應該關注的是A,我們使用支付幣種還款信用卡,在支付幣種與記賬幣種不同的情況下,又發生了一次貨幣轉換。這里又有幾點需要注意:
1.清算流程和刷卡流程是非同步的。與所見即所得的刷卡消費不同,清算流程都是周期性發生在後台,一般一天一次;卡組織每天會提供一個全球通用的匯率用於貨幣轉換,當天所進行的清算處理都使用這個匯率。
2.卡組織清算所用匯率與交易時的匯率情況並不一致。VISA網站上有這樣一句提示「Rates apply to the date the transaction was processed by Visa; this may differ from the actual date of the transaction. 一般來說,銀聯的交易都是當日清算,無需收單行另行請款;而外卡組織的交易,多數以收單行請款日期作為清算處理時間,一筆POS消費交易,拖一周甚至一個月後再清算都是正常的。
3.卡組織在做B+C清算流程時,可能會收取貨幣轉換費。卡組織在做貨幣轉換的時候,匯率不會像外匯交易那樣實時變動,也就可能帶來了匯率損失的風險,為了補償這一部分風險,會向發卡行收取貨幣轉換費,發卡行一般會將這部分費用轉嫁給持卡人。銀聯目前免貨幣轉換費,Visa組織收取1%,MasterCard組織收取1.5%。對於國內而言,工行信用卡向持卡人收取的費用就採用這個標准,而其他銀行的費率會更高一些。
理論准備已經結束,接下來讓我們找下整個流程中的選擇點:
1.B+C清算流程中,我們可以選擇卡組織、卡種;
2.A清算流程中,我們可以選擇發卡行、卡的記賬幣種。
信用卡跨境消費省錢的原則有兩個:匯率要優惠,貨幣轉換費要低;
我們選擇了比較常用的6種幣種在2014年12月23日匯率進行比較,所有匯率轉換費率均來自卡組織、發卡行提供的公開匯率.需要注意的是匯率並非每日更新,如節假日VISA直接使用前一工作日的匯率,為了使比較准確,我們選了一個周二公布的匯率。
A.銀聯(匯率查詢_境外用卡服務)
B.Visa(Exchange Rate Calculator,全球匯率一致)
C.MasterCard(Welcome to MasterCard's Currency Conversion Tool| MasterCard®)
D.中國銀行(中國銀行外匯牌價)
E.工商銀行(外匯牌價-金融信息)
0.純匯率比較
下表中藍色的部分為較貴的匯率,黃色部分為較優惠的匯率。
<img src="https://pic3.mg.com/_b.jpg" data-rawwidth="686" data-rawheight="2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6" data-original="https://pic3.mg.com/_r.jpg">
我們可以看到在無貨幣轉換費的前提下,VISA的人民幣-美元匯率比較優惠,而MasterCard的其他5種匯率都更為優惠;較貴匯率中,銀聯佔了4個,VISA佔了2個。結論:無貨幣轉換費情況下,MasterCard的匯率更占優勢。
在有貨幣轉換費的情況下,除人民幣-美元外,其它5種貨幣的情形出奇一致,銀聯最優惠,VISA最貴,MasterCard在中間。
在有貨幣轉換費的情況下,銀聯最劃算,這就是銀聯一直以來宣傳的「無貨幣轉換費」這一優勢的原因;但實際上銀聯從匯率上吃了不少,從無貨幣轉換費的匯率比較中就能看出來。
下面我們終結2個流言
1.銀聯通道走人民幣清算比外卡通道走美元清算更便宜?
這是最常見的交易場景,對於美元V/M卡(或者雙標識的V/M卡)而言,交易清算流程是:交易幣種-記賬幣種(美元);人民幣購匯(美元)還款。對於人民幣銀聯卡(或者雙標識的卡),交易清算流程是:交易幣種-記賬幣種(人民幣)。
在過去沒有免貨幣轉換費V/M卡的情況下,這個流言是成立的。但現在已經有了免貨幣轉換費的V/M卡,形勢就發生了逆轉:
<img src="https://pic2.mg.com/_b.jpg" data-rawwidth="467" data-rawheight="1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7" data-original="https://pic2.mg.com/_r.jpg">
對於美元交易而言,因為現在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以人民幣記賬的V/M卡,所以只能選擇美元記賬,在這種情況下,銀聯的匯率與銀行的當日最高購匯匯率基本一致,兩個交易通道實際上差不多,甚至外卡通道會占優。
對於美元以外的貨幣而言,免貨幣轉換費的V/M卡雖然需要多一道購匯程序,但計算下來依然比銀聯通道的匯率劃算。相比之下,銀聯通道大約比外卡通道貴0.67%-0.93%
2.多幣種卡比單幣種卡劃算?
使用多幣種卡,貨幣轉換費是免了,但容易被忽略的一點便是: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還是使用人民幣還款。
在國內,人民幣與美元的匯率屬於基礎匯率,而其他幣種匯率屬於交叉盤匯率,由人民幣基礎匯率以及國際外匯市場上非關鍵貨幣與美元之間的行情套算出來,舉個例子人民幣-歐元的匯率是由美元-歐元、人民幣-美元兩次轉換的出來。由人民幣與美元的匯率比較我們可以看出,國內銀行提供的匯率高於外卡組織提供的匯率,同樣是二次轉換,使用人民幣購匯還款美元,比人民幣購匯還款歐元更劃算。舉個例子,工行12月23日提供的人民幣-加元外匯牌價最低價為5.3557,最高價為5.3801;而用人民幣購匯還款免貨幣轉換費的MasterCard美元賬戶,折算下來的人民幣-加元匯率為5.3493。
結論:免貨幣轉換費的MasterCard美元賬戶卡比多幣種信用卡劃算
綜上所述,在跨境消費中省錢的辦法主要有:
1.在沒有免貨幣轉換費的V/M信用卡情況下,使用銀聯通道人民幣賬戶更為劃算;
2.在有免貨幣轉換費的V/M信用卡情況下,使用MasterCard的美元卡更為劃算;
3.在持卡人不需要購匯還款的情況下(即支付幣種與記賬幣種相同),使用多幣種信用卡劃算;如果購匯還款,多幣種信用卡並沒有MasterCard美元卡劃算。
4.如果未來推出了免貨幣轉換費的VISA人民幣信用卡,因為VISA美元匯率長期低於其他組織,那將是最劃算的跨境美元消費信用卡。
另外需要特別強調的一點是,V/M等外卡消費交易,其清算日期至少比消費日期晚一天,也就是說我們之前所測算的匯率比較僅存在於理論中,實際的清算匯率隨匯率市場的波動而起伏。對於大額跨境消費,密切關注匯率市場,逢低吸納外幣才是省錢的最終解決辦法。
⑹ 新加坡 StarHub的賬單收不到怎麼辦
你們可以去starhub centre 訊問。你們有和約在手吧?starhub centre 有在 plaza singapura, vivo city 和cuppage centre。
希望幫到你
⑺ 新加坡手機話費怎麼查通話詳單怎麼查用電腦怎麼查
一般,預付費配套是沒得查的,只有後付費配套才能查到
預付費配套只能查詢余額,直接打去余額查詢熱線,一般這號碼是免付費的
後付費配套都有每月的賬單寄到你的住址,賬單上顯示消費情況,但一般沒提供更詳細,每通進出通訊的記錄,除非各別要求,但也許要額外收費
上網查詢也只能給後付費配套:
首先,選擇「會員服務」,進入後,再輸入你手機號碼,系統將發給你一組密碼(簡訊)到你的手機,然後,再以這密碼回去網上,繼續操作,要求顯示賬單。
⑻ 在新加坡singtel的賬單沒收到怎麼辦
你是有簽CONTRACT么
那樣的話如果這個月沒有交,可以下個月一起交啊
打電話到SINGTEL ,他們也會再寄一封過來,不過一般沒有收到的話我也不打,等下個月一起會來的
⑼ 新加坡新電信如何查話費賬單
139是以前的查詢方法,現在新電信singtel新的查詢話費的方法是撥打*100#回復1,查詢流量回復2;
如果還是查詢不了,可以撥打singtel客服電話:1800 780 0022;海外熱線:+65 6788 0022;
我之前分享過一些新加坡singtel的實用攻略,你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