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所得稅是什麼
Ⅰ 新加坡移民後,企業所得稅率是多少
新加坡稅率低,企業所得稅是按照企業所得純利來計算的,純利在10萬新幣以上,前三年免稅,超過3年的公司,首1萬交稅率4.25%,至30萬之間的純利,按8.5%的百分比交,純利高於30萬新幣的部分,按17%交。
歡迎回問~
Ⅱ 新加坡個人稅收政策
法律分析:繳稅標准:
新加坡的稅制是累進式的,收入越高稅率就越高。所得稅率是以前一年的收入扣除適當項目後,以累計式征稅。新加坡的納稅居民和非納稅居民,適用不同稅率。
納稅居民:
在估稅年度中,如符合下列條件,則被視為納稅居民:
(1)新加坡人;(2)新加坡永久公民(PR);(3)上一年度在新加坡居留或工作183天或以上的外籍人士(公司董事除外)。
納稅居民的個人所得稅稅率介於2%至22%,征稅起點為20000新幣。
減免項目:
納稅居民有權就子女撫養費、職業培訓費、保險費以及公積金(CPF)繳款等事項享受個人所得稅減免,有些人還會額外填補自己或家人的公積金戶頭,以獲得額外的稅務優惠。納稅人在報稅時,可根據個人情況去申請減免,減免總額不超過80000新幣。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三條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
(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第四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免徵個人所得稅:
(一)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部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
(二)國債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
(三)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
(四)福利費、撫恤金、救濟金;
(五)保險賠款;
(六)軍人的轉業費、復員費、退役金;
(七)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幹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基本養老金或者退休費、離休費、離休生活補助費;
(八)依照有關法律規定應予免稅的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的外交代表、領事官員和其他人員的所得;
(九)中國政府參加的國際公約、簽訂的協議中規定免稅的所得;
(十)國務院規定的其他免稅所得。
前款第十項免稅規定,由國務院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Ⅲ 在新加坡工作,個人所得稅是怎麼繳的
在新加坡工作的中國居民也是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個人所得稅的計算和國內的計算方法一樣,即(總收入-起付線)*稅率。繳稅需要到當地稅務局辦理繳納個人所得稅,如果在國外繳過個人所得稅的是可以在國內進行抵扣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一條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滿一百八十三天的個人,為居民個人。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不滿一百八十三天的個人,為非居民個人。非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納稅年度,自公歷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第七條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外取得的所得,可以從其應納稅額中抵免已在境外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稅額,但抵免額不得超過該納稅人境外所得依照本法規定計算的應納稅額。
(3)新加坡的所得稅是什麼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條個人所得稅法所稱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是指因戶籍、家庭、經濟利益關系而在中國境內習慣性居住;所稱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分別是指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和來源於中國境外的所得。
第二十一條個人所得稅法第七條所稱已在境外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稅額,是指居民個人來源於中國境外的所得,依照該所得來源國家(地區)的法律應當繳納並且實際已經繳納的所得稅稅額。
個人所得稅法第七條所稱納稅人境外所得依照本法規定計算的應納稅額,是居民個人抵免已在境外繳納的綜合所得、經營所得以及其他所得的所得稅稅額的限額(以下簡稱抵免限額)。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來源於中國境外一個國家(地區)的綜合所得抵免限額、經營所得抵免限額以及其他所得抵免限額之和,為來源於該國家(地區)所得的抵免限額。
居民個人在中國境外一個國家(地區)實際已經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稅額,低於依照前款規定計算出的來源於該國家(地區)所得的抵免限額的,應當在中國繳納差額部分的稅款;超過來源於該國家(地區)所得的抵免限額的,其超過部分不得在本納稅年度的應納稅額中抵免,但是可以在以後納稅年度來源於該國家(地區)所得的抵免限額的余額中補扣。補扣期限最長不得超過五年。
Ⅳ 新加坡的稅務主要有哪些
新加坡的稅收主要為兩大類: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是根據薪金收入以累進稅率計算,總薪金收入超過20000新幣以上才需繳稅,現行稅率為3.5%-20%。
企業所得稅現行稅率為公司年利得4.5%-17%,公司年利得是指公司經營及運作所賺取的利潤所得。
Ⅳ 新加坡企業所得稅稅率是多少
新加坡企業所得稅稅率自2008年估稅年度起(在2008年度繳納2007財年的所得稅時),企業所得稅稅率為18%;自2011年估稅年度起所得稅稅率調為17%,且所有企業可享受前30萬新元應稅所得的部分。
新加坡採取屬地主義的稅收管轄原則。在新加坡賺取的收入,或者在國外賺取、但在新加坡接收的收入都必須繳稅。稅務豁免條文在2003估稅年推出。公司之間的交易必須按正常,公平的商業關系進行。
新加坡採取屬地主義的稅收管轄原則。在新加坡賺取的收入,或者在國外賺取、但在新加坡接收的收入都必須繳稅。稅務豁免條文在2003估稅年推出。公司之間的交易必須按正常,公平的商業關系進行。
1、收入來源國在獲得該項收入的年度稅率至少為15%;
2、該筆收入已在來源國家納稅。 (如果公司在國外進行大量的商業活動,並在當地獲得稅務獎勵,因而不必為收入繳稅,也符合這個條件。)
3、評稅年度從1月1日開始,並在12月31日結束。公司在每個評稅年度,申報前一年度的收入。比方說,2002財政年度的收入是在2003評稅年度申報的。
(5)新加坡的所得稅是什麼擴展閱讀:
1、呈報程序
公司必須在財政年度結束的三個月內提交預估應課稅收入總額。公司必須在評稅年度的11月30日之前報稅。
2、公司稅法律條文
公司稅受《所得稅法令》和《經濟擴展獎勵(所得稅減免)法令》的條文管轄。
3、消費稅
在新加坡所供應的貨品和服務以及所有進口新加坡的貨品都必須繳付7%的消費稅。
進口貨物的應課稅價值是根據貨品到岸價格(成本、保險費加運費)外加傭金、其他雜費和所有應繳付關稅來計算的。貨品到岸價格(成本、保險費加運費)外加傭金、其他雜費和所有應繳付關稅來計算的。
在某些情況下,進口貨品可獲消費稅折扣。出口和國際服務則免稅。只有應納稅人才可索討當投入稅所繳付的消費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新加坡稅制
Ⅵ 新加坡的個人所得稅如何計算
新加坡是全世界稅率最低的發達國家之一。
一、 按照新加坡法律規定,新加坡公民、在新定居並成為新加坡永久居民(PR)、全面在新加坡居留或工作183天以上(含183天)的外籍人士(公司董事除外),均為個人所得稅納稅對象。如果你在新加坡境內居住不滿183天,則不交個人所得稅。
二、這里的183天,是指你再新加坡就業期間,逗留在新加坡的天數,包括周末和公共假日。就職期間因為合理理由出境新加坡,例如海外度假或者出差等,也會計算在逗留時間之內。
三、多少收入需要交稅?
新加坡的個人所得稅,實行累進稅率制,其稅率在0%-22%之間(這個稅率的計算是用繳稅金額除以扣稅後的實際所得算出的)。
四、 納稅居民有權就子女撫養費、職業培訓費和保險費以及公積金(CPF)繳款等事項享受個稅減免(這些往往是針對公民和PR的,外籍工作人士基本涉及不到)。
(6)新加坡的所得稅是什麼擴展閱讀
1、個人所得稅 0 – 20%
2、附加福利的處理:生活費調整應稅
3、附加福利的處理:住宿應稅
4、附加福利的處理:股票認購權應稅
5、附加福利的處理:汽車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免稅
6、附加福利的處理:公積金應稅
7、工資和收入以外所得的處理:利息應稅
8、工資和收入以外所得的處理:專利應稅
9、工資和收入以外所得的處理:股息應稅
10、工資和收入以外所得的處理:董事費應稅
一、任何在新加坡居住的個體便是納稅人,或者他/她。
在新加坡逗留183天或更久,或在新加坡受聘183天或更久。
二、 任何新加坡公民如果在任何一年內在海外受聘至少六個月,可在受聘海外後的估算年選擇被歸類為非居民。
三、非公民在新加坡接收的國外所得不必繳稅。
評稅年度從1月1日開始,並在12月31日結束。公司在每個評稅年度,申報前一年的收入。比方說,2004財政年的收入是在2005估稅年申報的。
(6)新加坡的所得稅是什麼擴展閱讀來源:網路-新加坡稅制
Ⅶ 在新加坡工作月收入2600新幣,需要交多少個人所得稅
如在新加坡工作滿183天及以上,月入2600新幣,換算年收入為31200新幣,前30000稅額為200,余額1200×4%=48新幣,共繳納248新幣。
如未在新加坡工作183天,則不需要納稅。
按照新加坡法律規定,新加坡公民、在新定居並成為新加坡永久居民(PR)、全面在新加坡居留或工作183天以上(含183天)的外籍人士(公司董事除外),均為個人所得稅納稅對象。
新加坡的個人所得稅繳納款項:
1、扣除個人所得稅減免之外,個人所得稅稅率共分14級,最低稅率為4%,最高稅率為45%。
2、納稅居民有權就子女撫養費、職業培訓費、保險費以及公積金(CPF)繳款等事項享受個人所得稅減免。
(7)新加坡的所得稅是什麼擴展閱讀:
關於新加坡個人所得稅納稅對象:
1、個人所得稅的征稅對象是僱傭的所得,包括工資、薪金、退職金、職務津貼、獎金、手續費、傭金; 股息、利息和貼現費。
2、租賃費、特許權使用費、溢價和其他財產發生的所得;撫恤金、年金、贍養費。
3、納稅人分居民和非居民。對居民就其在新加坡所賺取或獲得上述所得和在新加坡收到來源於國外的上述所得征稅。
4、對非居民只就在新加坡所取得的上述所得征稅。個人所得稅以應納稅所得額作為計稅依據。
5、納稅所得額是納稅人的全部所得額扣除稅法規定的個人、妻子、子女、父母、人壽保險、公積金等扣除額後的余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新加坡個人所得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新加坡稅制
Ⅷ 新加坡個人所得稅征稅范圍
僱傭的所得,財產租賃,股息,利息,經營所得。
新加坡所得稅指新加坡對個人所得徵收的一種稅,個人所得稅的征稅對象是僱傭的所得,包括工資,薪金,退職金,職務津貼,獎金,手續費,傭金,股息,利息和貼現費,財產租賃,股息,利息,經營所得等等。
新加坡所得稅指新加坡對個人,公司的所得徵收的一種稅,包括個人所得稅和公司所得稅兩個部分。